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麦后复播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麦后复播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3关 键技 术 .
1 真 叶 期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始 问 定 苗 , 真 叶期 结 束 ,每 穴 留单 株 壮 对 2对 苗 , 培土护苗。 并
3中耕 除 草 .
抢 茬早 播 , 用 滴灌 技术 , 择 早 熟 品种 , 理 密 植 , 细 应 选 合 精 管理 , 合植保 , 综 适期 收获 。
二 、 前 准 备 播
1选 地 .
出苗后中耕 除草 12次 , — 中耕深度 1- 5厘 米 , 01 结合 中耕
进 行 开沟 培 土 , 倒 伏 。 防
4 滴水 滴 肥 .
选 择小 麦 茬 口 的 中上 等 肥 力 土地 种 植 。
2 灌 水 .

头 水一 般 在 8 中 旬现 蕾期 进 行 ,6 月 6 7米。 量 3 - 5米’ 灌 5- 4 , 以后 每 隔 1 0天滴 1 水 ,6 灌 最 3 - 0 ,生 育 期 6 7 次 67 0- 4 6
五 、 获 晾 晒 收
适 时早 播 , 种 时间 不 得 晚 于 7月 5 目。 播
2播 种 量 . 67 6 播 量 0 - .千 克 。 . 05 4
油葵 植 株 茎 叶 变 黄 , 盘 背 面 变 成 黄 褐 色 , 达 到生 理 成 花 即
3播 种 方 式 . 6 + 0厘 米 宽 窄 行 , 距 2 - 5厘 米 , 深 3H 米 , 03 株 02 播 ^ 4厘 每
树枝把 、 糖浆 盆诱 杀 棉 铃 虫 、 葵 螟 、 老 虎成 虫 。 化 学 防 治 : 油 地
用 25 . %氯氰 菊 酯 乳 油 300倍 液 ,或 2 %敌杀 死 乳 油 300 0 . 5 0
倍 液 防 治 棉 铃 虫 、油 葵 螟 ;用 7 %克 螨 特 乳 油 250倍 液 或 3 0 5 %尼 索 朗 乳 油 200倍 液 交 替 喷 雾 , 治 红 蜘 蛛 。 0 防

油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油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油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油用向日葵是新疆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

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农民种植积极性很高。

现结合昌吉生产实际,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近年来品种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新葵杂4号、新葵杂6号、美国G101及新引进的欧洲油葵,均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如果栽培技术和土壤肥力跟上,单产250-300kg/667m2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目前种植较多的是新葵杂6号和新葵杂4号。

2栽培技术2.1 选地与整地油葵耐盐碱、耐瘠薄,中等以上肥力土壤均可种植。

要想获得250-300kg/667m2,产量水平,必须选择地势平坦的秋翻冬灌地种植。

前茬以小麦、玉米、大麦、棉花为宜。

2.2合理施肥油葵是需肥较多的作物。

中上肥力地块,基施有机肥2-3t/667m2,尿素20kg/667m2,三料磷肥15kg/667m2,于犁地前施入土壤中,深翻20-25cm。

播种时,再施入尿素3kg/667m2,二铵5kg/667m2作种肥。

现蕾开花前,开沟追施尿素10kg/667m2,及时灌水。

2.3选用良种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可达20-30%。

种植油葵必须选用杂交种。

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新葵杂6号和新葵杂4号,美国G101和欧洲油葵瑞他姆也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关键是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跟上,才能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优势。

美国G101矮秆,适应性强,耐盐碱。

生育期105天左右。

株高145cm,千粒重70-80g,幼苗生长势强,含油率49-50%。

平均产量285kg/667m2,高产田可达300kg/667m2以上。

生长整齐,有利于机械收获。

2.4适期播种油葵抗寒性强,土壤化冻后即可播种。

早播土壤墒情好,蒸发少,易保全苗。

播前晒种2-3天,药剂拌种,堆闷8-12小时。

昌吉当地适播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

采用机械条播,行距50cm。

播种量1.2-1.5kg/667m2,播深4cm。

要求播行端直,下籽均匀。

2.5及时间苗、定苗幼苗现行后,2-3片真叶时间苗,4-5片真叶时定苗,若有缺株,可留双苗。

冀北优质油葵高产栽培技术要点.doc

冀北优质油葵高产栽培技术要点.doc

冀北优质油葵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油葵是承德市的特色经济作物之一。

近年来,油葵种植面积逐步扩大,2009年油葵种植面积3. 94万亩,比2008年增加0.37万亩,增长10. 4%,由于油葵具有抗逆性强,既耐高温,又耐低温,各种土质皆宜种植以及种植后管理简单,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平均亩产180—200kg,亩纯增经济效益120元以上。

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摸索出适合冀北地区优质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优良品种选用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的适宜承德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

如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赤峰分公司选育的S67、S510、S27、S18 等。

二、精细整地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灌、排良好,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耕层土壤含有机质^12g/kg, 土壤pH值在7.0左右。

播种前深翻20-25cm,整地耕翻深度以15cm—18cm为宜。

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境、净”六字标准(即深浅一致,地头、地边整齐,地面平整,土壤松软,土块碎小,墻情良好,清除杂草、茬根)。

三、适时播种播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根据气候一般气温稳定在10°C以上即可播种)。

种子包衣,每500g油葵种子用60%高巧(毗虫啡FS) 10mL,拌匀后即撒入20g益微菌剂(300亿/g芽鞄杆菌WP)进行拌种,阴干后即可播种,在拌种时拌药要均匀,可防治油葵菌核病。

播种方法以点播为好,每穴2-3粒。

点播用种量为每亩0. 4-0. 6kg,亩种植密度3000株左右。

四、田间管理1.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苗点播时可在行间播种备用苗,缺苗时及时移苗补栽,移栽时要坐水栽植或雨后及时移栽。

2.中耕除草培土油葵生育期内要进行3次中耕,幼苗现行后进行第一次中耕,中耕深度5—8cm,定苗结束后第二次中耕,深度8—12cm,现蕾前第三次中耕,深度12—15cm o3.肥水管理油葵相对比较耐旱,一般不需灌水,但在严重干旱且有水浇条件的情况下浇水1次一3次。

油葵高产栽培技术.pptx

油葵高产栽培技术.pptx
一对真叶期进行人工间、定苗,两对真 叶时定苗结束,要求留苗均匀,留壮苗,不留 双苗。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三、田间管理技术
(三)中耕除草 油葵生育期内要进行2~3次中耕
除草,第一次中耕结合间苗进行,第 二次中耕定苗一周后进行,第三次中 耕在封垄前进行,并结合中耕进行培 土,培土高度10cm,以促进油葵根 深叶茂,防止倒伏。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一、播前准备
(一)土地准备 3.土壤封闭
耙地前每667m2用氟乐灵80~100g兑水 30kg进行土壤处理,用机力喷雾器均匀喷雾, 喷后立即用耙磨,混匀药土,耙磨深度4~5cm。 4.施足底肥
每667m2施用农家肥 1500~2500kg、过 磷酸钙10~15kg、尿素3~5kg。也可选用高磷 型三元或二元复合肥, 施入量20~25 kg/667m2。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一、播前准备
(二)种子准备 1.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本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 2.种子处理 (1)晒种
播前将种子摊开在日光下晾晒 3~4d,以利提高发芽率和杀死附着 在种子表面的病菌,晒种后精选种子, 除去秕、碎、烂粒和杂质。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一、播前准备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二、播种技术
(一)播期 最佳春播期是连续4~5d内气温稳定 在10 ℃以上,5cm 地温稳定在8~ 10 ℃时。早播比晚播油葵好。 (二)播种
以机械点播或条播为主,采用 60+40cm的宽窄行或45cm等行距播 种。播深以4~5 cm 为宜,早播宜浅 3~4cm,晚播宜深4~5cm。播后将 种子和土壤压紧。
向日葵播种机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滴灌油葵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滴灌油葵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油 葵 在我 场 种 植 已有 多年 , 但 以往 种 植 大 多在 一些 瘠 薄 、 土 质 状 况 较 差 的地 块 , 且 中后 期 容 易倒 伏 , 在 油葵 需 水 需 肥 关键 期确 不 能进 行灌 水 , 致 使 产量 及经 济 效益 很不 理想 。 近两年, 由于农 场 实行 生产 费 用 全额 自理 , 同时 大 规模 调整 产 业 结 构 , 而 且 采 用 了 地膜 覆 盖技 术 , 膜 上 点播 。实 行常 规滴 灌解 决 了 中后 期 的水肥 问题 , 使 油葵 的产量及经济效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现将新湖垦区常规滴灌油 葵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选地 、 选茬: 对土 壤 要求 不严 , P H 值在 5 . 5 ~8 . 5 之 间, 含盐 量在 0 . 4 % 以下 的 重粘 土 、 粘土、 沙壤土、 中壤 土 均 能 正常 生 长 , 但 要 高 产 仍 需 选土 层 深厚 、 肥 力 中等 、 保水 保肥 能力 强 、 排 水 良好 , P H 值在 7 ~7 . 5 之 间 的 中壤 土或 沙壤 土 。


磷酸二氢钾 1 5 0  ̄2 0 0 克加尿素 i 0 0 克, 兑水 3 0  ̄5 0公斤均匀喷雾。 2 、 蕾 期管 理 : 蕾期是油葵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 时期, 需水需肥量逐渐增 大, 抓 好 蕾 期管 理对 增 加 产量 至 关 重要 。重 点工 作要 抓 好 开沟 和 滴 好 现 蕾水 ( 头 水) 工作。 ( 1 ) 、 开沟 ( 现 蕾 前) : 开 沟培 土 工作 一 次性 完成 。 开沟 前彻 底清 除 杂草, 沟深 1 6  ̄1 8 C M , 沟宽 4 0  ̄4 5 C M , 做到开沟不压苗 、 不埋苗、 不 拉沟 , 培土 良好 。 ( 2 ) 在 现 蕾 时 喷施 一 遍 硼 肥 可 起 到扩 大 花 盘 直 径 、 增 加 结 实 率

油葵-杂交谷一年两熟高产栽培技术

油葵-杂交谷一年两熟高产栽培技术
油 葵 一 杂 交 谷 一 年 两 熟 高 产 栽 培 技 术
1 . 5 田间管 理 。及 时查 苗补 苗 ,两对 真 叶 时 定苗 ,
单 株 留苗 ;及 时 中耕培 土 ,增 强 植株 抗倒 伏 和抗 旱 排 涝能 力 ;蕾期 、灌浆 期保 证 水 分供应 ;现 蕾至 开
花 期结 合浇 水追 施尿 素 l 0~1 5 、硫 酸 钾 1 0 。
谷 子 的主要 病 害 ,在谷 子 抽穗 后 至 开花前 ,用 甲基
交谷一年两熟栽培试验,每亩收益达到 2 5 0 0 元以 上 ,取得 了较 好 的效 果 。现将 栽培 技 术总 结如 下 :
1 油 葵栽 培 技术 要点
托布 津 2 0 0~3 0 0倍 液 喷雾 防 治,亩 用 药量 为 1 0 0 ~
8 1 2万 元 ,取得 了 良好 的经 济效 益和 社会 效益 。
0 5 4 5 0 0 河北省 平 乡县农 业局 刘 张 勇
1 3 ・

形成 空 白地 闲 置一 季 ,浪 费土 地 资源 。因此 ,科 学 引 导农 民合 理利 用 土地 ,提 高 种植 收 益成 为 亟待 解 决 的 问题 。2 0 1 1 ~2 0 1 3年 连 续 3年 开 展 了 油 葵 杂
常钻 入谷 子 茎基 部 危害 ,造成 倒 伏减 产 ,可 在定 苗 后 、拔节 期 用菊 酯 类农 药 喷雾 防 治 。穗瘟 病 是危 害
去 年 ,累 计在 全 县 推广 5 2 0 0多亩 ,新增 经 济 效 益
1 . 4 适 时早播 。3月 上 中旬( 1 5日以前 ) 播 种 ,采 用 地膜 覆 盖 ,亩播 量 0 . 4 k g ,播深 3 c m,表 土墒 情 要
充足 。合 理 密植 ,亩 留苗 4 0 0 0株左 右 。

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率 4 % 2
油葵一对真叶期结合 中耕及早进行人工间苗定苗 , 两对真叶 时定苗结束 , 定苗越晚花盘上粒数越少 , 籽粒越小 , 产量越低。
4 科学 施肥
山西省油葵大部分是以夏季复播为主, 土壤有机质补充形式 主要为小麦秸杆 留高茬还田,基肥主要来源于小麦剩余肥力 , 所 以施肥补肥十分重要。 根据近年主产 区土壤养分化验结果及生产 经 验 , 般 亩 产 1 0 g 花籽 的 地 块 需 要 5 g氮 、0k 氧 一 0k 葵 0 0k 2 g五 化 二磷 、0 k 4 g氧化 钾 。一 般 在播 种 时 亩 用 1~ 5k 磷 酸 二 铵 作 0 1 g 种肥 , 子 和肥 料 分 开 , 能 混 播 。现 蕾 前 后 结合 中耕 , 沟 施 追 种 不 开 肥, 亩施尿素 1~ 2k , 0 1 g施肥深度 8 1 l。建议广大农 民采用测 ~ 0c n 土配 方 施 肥 , 据 土壤 养分 状 况 , 行 科 学 的 配方 施 肥 。 根 进
5 合理密 植
在 中等 肥 力 的 地 块 采 取 行 距 6 0 m、株 距 3 m 种 植 密 度 , c 0c 亩 留苗 3 0 ~ 0 0 40 0株 ; 5 植株低 、 成熟期短 的早熟品种可适当增加 留苗株数 , 保证 田间收 获株 树在 42 0株左右 , 0 以确保单位面积 籽粒产量。
右 ; O124 春播 生育期 10 1Od 夏播生 育期 8 — 0d 含 @T 2 4 、 0 ~ l , 0 9 ,
油 率 达 4 % 以 上 , 产 2 0 3 0k ; 康 地 l2 春 播 15d左 8 亩 5 ~ 0 g⑦ 1、 0 右 , 播 9 左 右 , 油率 4 . , 品 种 耐 水 肥 、 盐 碱 、 倒 夏 5d 含 99 该 % 耐 抗 伏 , 实 率 高 , 病 性 强 , 合 性 状 表 现好 , 一 个 具 有 较 强 优 势 结 抗 综 是 的杂 交 种 ; K 2 3 生 育期 日数 为 9 ~ 0 , 重 较 一 般 品 种  ̄ WS 0 、 5 13d 容 高 1%以上 ,含 油率 4 %,亩产可 达 10 3 0k ;⑨ 矮大 头 0 8 8 ~ 6 g 5 7 W 、在 新 疆 各 春 播 区 生 育 期 为 13 17d 含 油 率 4 %~ 6D 1 ~ 1 , 5 5 %, 0 亩产量 20 30k ; 3 ~ 3 g ⑩新葵杂 4号 、 生育期 12 19d 含油 0 ~ 0 , 率 4 . %; 内葵杂 3号 、 88 ⑩ 5 春播 10d左右 , 0 亩产 20 3 0k , 5 0 g 籽 实 含油 率 4 %左 右 ; 法 国 F 、5 生 育 期 9 ~ 9d 右 , 7 ⑥ 4F 、 5 9 左 属早 熟 杂交 种 , 实 含 油 率 4 .%~ 93 , 褐 斑 ; 巴葵 4号 、 育 期 籽 7 2 4. 抗 % ⑩ 生 9~ 1 d 属 中熟 品种 , 油 率 5 . %以上 , 实 率 9 . %; 晋 5 10 , 含 03 2 结 0o ⑩ 4 葵 6号 、 育 期 春播 一 般 10 , 播 一 般 9 , 产 2 0k , 生 0 夏 d 0d亩 2 g 出油

油葵的高产栽培技术

油葵的高产栽培技术

油葵的高产栽培技术摘要:油葵属于油料类农作物品种,随着其有用价值的开发,种植经济效益也在不断增长,种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油葵生产所得的食用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占比较高,能够保证其所产出的食用油在低温环境下仍处于液体状态,且其中维生素以及氨基酸的含量也较为丰富,出油率较高,是非常值得推广种植的一种油料作物类型。

油葵种植时对于土地环境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对于大部分栽培环境均能够适应且品种优良,市场销售需求广。

通过油葵的栽培生产,能够为部分地区的农业发展以及农业经济水平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本文主要对油葵栽培生产中的优质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油葵;栽培;施肥近年来,油葵的受关注程度在不断提升,属于新型油料作物类型,油葵的生育期较短,栽培要求较为简单便捷,经济效益较高,且对多种环境均能够适应生长。

因此,农户对油葵栽培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需要对相关栽培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总结以及推广,帮助更多的农户掌握优质栽培技术,实现油葵的高品质栽培生产。

1 种植地选择油葵栽种时对于环境的要求不高,但要想能够实现高品质的种植生长,仍然需要进行栽培种植地的适当挑选,应以土质肥厚、土壤养分含量高的地块为主,且尽可能以前茬作物为小麦、玉米的田块为主要栽培地,以避免前茬同类作物栽种,导致各类油葵易感病菌的积存,影响油葵的高品质栽培生产[1]。

2 播前准备油葵的品种也是丰富多样的,需要进行优良品种的挑选,尽量以第1代杂交种子为主,且需严格按照种子标准进行挑,选种子的净度不应低于98%,发芽率不应低于85%,播种前需要进行合理的施肥管理,可对栽培地区的土壤肥力水平进行测量之后,通过配方施肥的方式提升施肥效果,整地时可以进行基肥的施入,一般每亩可施入1吨以上农家肥,配合10-15公斤磷酸二铵,1公斤锌肥,5公斤磷酸钾以及5公斤尿素,施肥之后可通过深耕深翻,以促进肥料与土壤的充分融合,同时需要加强对栽培地区杂草的清除工作,在播种之前降低杂草的生长量,对于油葵的高质量出苗以及生长是非常有利的,可以选择120毫升氟乐灵兑入30公斤水中进行土地喷施,以实现对杂草的清除和预防,药物喷施完成之后需要进行耙犁,为油葵的高质栽培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播种前整地做到土壤松散、表面平整、墒情充足、地边整齐[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一、主要技术指标: 1、产量指标:200—220公斤。 2、产量构成指标:每亩保苗5000—5500株,收获株数5000株,株高160—180厘米,花盘直径15—17厘米,盘粒重50—55克,结实率85%,千粒重65克。 3、土壤肥力指标:土壤有机质含量12克/公斤以上,速效氮100毫克/公斤,速效磷8毫克/公斤,速效钾>180毫克/公斤,土壤含盐量0.2%以下。 4、施肥指标:亩施优质有机肥1—1.5吨,化肥总量25—30公斤,其中,尿素10—15公斤,磷肥10公斤,砂质土施钾肥5公斤,锌肥1—1.5公斤。 二、栽培技术措施 (一 )、 播前准备 1、土地选择:油葵前茬以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为最好,切忌重茬,轮作周期应在4年以上,按土壤肥力要求,选择肥力均匀一致,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 2、选用优良品种;选用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的品种G101、KWS303、美葵325DMS、和新葵杂4号, 2、灌水:可采用秋翻冬灌和春翻春灌,灌水力求均匀,高备处不漏,低处不淹,亩灌量70—80立方米。 3、施肥:犁地前亩施1—1.5吨有机肥,尿素5公斤,磷肥10公斤,锌肥1—1.5公斤用细土或细沙拌均匀撒施地面,钾肥5公斤,全部做基肥均匀撒施地表后犁地。 4、整地:对秋翻冬灌的地块,在早春化冻后,及时做到干一片,耙一片进行保墒。播种前一天用轻型圆盘耙或钉齿耙整地。耙地深度8—10厘米,达到“齐、平、净、碎、松、墒”六字标准,对于春灌地,当地表发白,手捏成团落地即散时立即进行整地、耙地。 5、化除:耙地前亩用氟乐灵80—100克兑水30公斤进行土壤处理,用机力喷雾器均匀喷雾,做到不重喷,不漏喷,喷后立即用轻型园盘耙,耙摩使药土混匀,耙摩深度4—5厘米。 (二)播种 1、适时播种:适于油葵播种期的时间较长,通过调节油葵播种期可调节油葵开花期,使开花后10天内躲过高温或多雨季节达到避病提高结实率的目的。本市适宜播种期在4月上,中旬或5月下旬至6月初。但应争取早播,以4月上、中旬为宜,晚播油葵虽能成熟,但从产量,千粒重,结实率等均比早播油葵有一定的差距。 2、播种量及播种质量 2、1、播种量:播前晒种3-4天,以利提高发芽率和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晒种后精选种子,除去秕、碎、烂粒和杂质。使用普通条播机播种亩播种量700克,使用气吸式播种机播种亩播种量300-400克。 2、2、播种质量:采用60+40cm的宽窄行或45厘米等行距播种,播深4—5厘米,要求播深一致,覆土严密,无浮籽现象,早播宜浅3—4厘米晚播宜深4—5厘米,播后将种子和土壤压紧,播行要直全田无“断行”现象。 (三)苗期管理 1、查苗补种:播种时发现“断行”做好标记,播后及时补种,出苗后发现缺苗,断行立即将种子用热水催芽补种,以确保全苗。 2、早间苗、定苗:为了提高幼苗素质,培育壮苗,一对真叶期进行人工间、定苗、株距20厘米,亩留苗5000—5500株,两对真叶时定苗结束,要求留苗均匀,留壮苗,不留双苗。 3、中耕除草:要早中耕,深中耕,幼苗现行后及早中耕,中耕深度16—18厘米。防止压苗,伤苗、定苗后进行第二次中耕,结合定苗人工拨除植株窝边杂草。 (四)蕾期管理 1、中耕施肥开沟培土:现雷前后进行第三次中耕,同时进行开沟施肥,亩追施尿素5—10公斤,施肥深度8—10厘米,培土到油葵茎基部,为不定根生长创造条件。 2、灌水:适时晚灌第一水,在油葵现蕾后中午植株出现暂时性萎蔫时灌头水,灌水方法采用沟灌,灌水要均匀,灌水深度达到垄高2/3处为宜,灌水后田内无积水。 3、病害防治: 3、1、防治油葵菌核病:菌核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6—7月雨水多,田间湿度大时发病重,重茬地,地势低洼地块发病严重,防治油葵菌核病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轮作2—3以年上,不与豆科、茄科作物轮茬。种植抗病品种,清除病株残体,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抗病能力。调节播期使开花期躲过高温或多雨季节,病害严重时在开花期喷药防治用50%菌核净500倍液连喷2—3次。 3、2、防治油葵霜霉病:浇水过多,土壤湿度大的地块发病较重,连作施氮肥过多,晚播或播种过深均可加重发病。防治方法以综合防治为主,选用抗病品种播前种子用甲霜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3%,轮作5—7年,播种不宜过深,适时早播。 (五)开花至籽粒充实期管理 1及时灌水:开花期不能受旱,根据土壤质墒情,灌水1—2次。籽粒形成期是增加千粒重,减少皮壳率又是油分形成,蛋白质和淀粉积累的关健时期,应适量灌水,一般在终花后15天灌足最后一次水。 2、叶面追肥: 油葵开花 前期亩用法0.3%硼肥喷施,隔10--15天喷施一次,连喷两次. 3、 放蜂授粉:油葵是虫媒异花作物,油葵的花粉粒重,不易随风飘移,主要依靠昆虫传粉才能结实。放蜂可提高油葵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六)适时收获 油葵花盘背面呈现黄色,茎杆变黄,中上部叶片退绿变黄时即达到生理成熟。此时可进行人工收获,进行机械收获的田块,在生理成熟后8—10天花盘变成黄褐色时最佳,收获过晚易遭受鸟害、鼠害或自然落粒造成损失。收获后立即在晒场上摊开晒干、扬净、防止霉变。 油葵植株高大,需要养分不比一般作物少,而且肥料会直接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油葵大部分种植在瘠薄的耕地上,施肥比较少,为了获得高产高效,油葵必须科学合理施肥,根据地力和种子产量表现进行配方施肥,以氮、磷、钾配合使用效果最佳。 在没有基肥情况下,重视种肥的应用,一般每亩地施磷酸二铵10公斤和氯化钾5公斤。为了满足生长中后期对养分需要,在现蕾前每亩地追施尿素10公斤。为了保证油葵的正常生长发育,从土壤中均衡吸收各种营养素,尤其微量元素硼、锌的作用不可忽视。硼、锌能促进油葵开花、授粉,促进光合作用,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提早成熟。油葵缺硼“花而不实”,施硼肥有二种方法:一是每亩地用0.5~0.75公斤硼砂与种肥同施或随着翻地撒施;二是叶面喷施,在苗期和现蕾期喷施2次,方法:用25克硼砂,25克尿素,15克磷酸二氢钾,兑水15公斤,分别在苗期和现蕾期进行叶面喷施,时间最好是无风的傍晚效果最好。作用是防止植株旱衰,促进光合作用,增加产量。

配方施肥是指综合运用现代化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与肥料效应,以有机肥为基础,拟出油葵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

它包括配方和施肥两个方面,配方犹如医生看病对症开方,其核心是在生产前根据土壤作物状况开展定比、定量工作;施肥则是将所拟定的配方具体运用到油葵生长中的活动。 杂交油葵配方施肥的基本内容包括制定配方的原则、配方的方法和配方施肥技术的实施三个方面。为了做到科学施肥,制定配方应综合考虑杂交油葵、土壤、肥料及其它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具体原则如下:

(1)根据杂交油葵产量水平确定最经济的施用量。实践测定如油葵收获50公斤籽粒需氮3.7公斤,磷0.93公斤,钾8.8公斤。再按照土地情况确定产量水平,确定最经济的肥料用量,这是杂交油葵配方施肥的核心。

(2)根据杂交油葵按一定比例吸收营养元素的原理,协调各营养元素的作用,土壤缺乏某一种营养元素时,将影响其它元素发挥作用,进而影响油葵单产的提高。因而在生产中不要单一施肥,要有针对性地找出限制油葵产量提高的营养元素,并协调各营养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实施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的配合施用,以发挥诸元素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如油葵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4:1:9。

(3)处理好杂交油葵需肥与土壤供肥的矛盾,油葵生长中不但消耗土壤中的养分,同时也消耗土壤中的有机质。因此,处理好肥料投入与产出、用地与养地的关系是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油葵产量和改善油葵品质的重要措施。

如何增产单种油葵? 1、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一般在头年秋收后,适时耕翻地,结合秋耕,每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以上,普磷50公斤,碳铵40公斤。灌足冬水,初春尽早耙耱整地,做到土碎田平,上虚下实,播种前亩施磷酸二铵15公斤,尿素7.5公斤。

2、适时播种 一般以5月5日至10日播种为宜,土壤墒情好的田块播种期应适当提前,土壤墒情较差或盐碱较重的田块应在灌水后播种,播种深度4cm,每穴播2粒,品种采用美国“C101”油葵。

3、合理密植 单种一般采用大小行播种方式,即大行距80cm,小行距40cm,株距25cm,每亩留苗4400株,亩播量7-8两。

4、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缺苗地段在1对真叶时及时进行带土移栽或催芽补种。 (2)中耕除草,适时培土:1对真叶时开始进行中耕除草,一般中耕2-3次,苗高50cm时结合中耕培土10cm左右,防止倒伏。

(3)适时灌水,合理追肥:全生育期灌水3次,追肥2次,一般出苗25天、7-8片真叶时灌头水,随水亩追尿素10-12.5公斤,现蕾期灌2水,开花期灌3水,同时亩追尿素20公斤。

(4)叶面喷肥,辅助授粉:在现蕾到开花期,用微肥进行叶面喷雾,开花时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2-3次。

(5)适时收获:在油葵花盘背部变黄,花盘边缘呈褐色时,即可收获。

河北南部适合哪些油葵品种 2011-09-30 14:08 河北省南部光、热、水资源充足,近年来农民摸索出了一条早春油葵一越夏菠菜一秋大白菜一年三种三收的高效种植模式,每667平方米收获油葵250-300千克,菠菜巧oo一2以X〕千克,大白菜40(刃一5(X洲)千克。现将该种植模式推介如下。

一、油葵1.选用优良品种。选用矮大头567DW、矮早丰等杂交品种。 2.整地施肥。油葵根系较大,对养分吸收较多,必须加大底肥的投人,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2(X洲卜3《XX)千克,尿素10一巧千克,磷酸二馁20一30千克,磷酸钾20千克,耕翻深度25厘米,以保证油葵长势强,增强抗倒性。3.适时早播。油葵抗逆性好,生育期短。应遵循“春播早”的原则,可躲过春早,花期避开高温,提高自花授粉结实率,减少空壳率,可在3月上旬整地后播种,7月上中旬进人雨季前收获完毕。4.播种方式及密度。采用穴播,每穴2粒,行距50厘米,株距30一40厘米,播深3一4厘米,每667平方米留苗3500-4(XX)株。’5.田间管理。

你好,油葵的行情咋样,在哪里可以买到油葵种子,

1、品种选择 以盆栽型,即矮化分枝的最好,在这么小的空间里长出来的才更好些,而且还能开好几朵花,观赏期更长些,像我们的欢乐火炮竹、活力、帕蒂小葵就很好的盆栽品种呢 如果高杆的,不是不可以,只是需要的盆子要更大些,肥水更充足些,就和多大的人吃多大量的饭,是一样样的哈!所以要量力而行,有多大的盆种多大的向日葵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