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改革探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改革探析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多元智能指的是人类个体的智能结构,每个个体身上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至少存在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7种智能。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元智能理论,其目的就在于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教学环节的设计要力求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与其智能结构和特点相适应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如在发展其智能上提倡以强带弱.在教学中要以突出儿童个体智能特点的独特性为目的,在课程设计上突出多元化和个别化,通过发挥不同智能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让每个学生在课堂里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由此,笔者结合林达·坎贝尔等人提出的“通过多元智能而教”的理论,在儿童绘画创作教学中进行了开发学生多种潜能的尝试。

一是根据语言智能特点,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加强教学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二是根据数理逻辑智能特点,让学生能用审美与评判的眼光,思考归纳美术史上的人物、画风的演变及特点,能分析绘画作品的美感因素、绘画手法及方法步骤。

三是根据空间智能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更注重绘画的直观教学,重视学生的绘画直觉表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

四是根据身体运动智能的特点,在教学中可采用活动教学的方

式,注重身体感觉的运动体验,尤其是绘画中手的运动感觉与线条、笔触的因果联系。

五是根据音乐智能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寻找绘画的直觉灵感,又可以让音乐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营造一种更有效的学习环境。

六是根据人际关系智能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采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形式,在融洽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帮助学生树立平等、友善、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培养合作精神,达到共同进步。

七是根据自我认识智能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注重给学生一个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发掘学生的潜能,发展他们对形象的分析、演绎及判断能力。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多元智能理论能否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得以真正落实,关键在于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直接影响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而这中间美术教师教学手段的运用是极为关键的。传统中小学美术课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作业、作业展评、课堂小结几个环节,教学效果是预设的,结果往往是教师自我感觉良好,学生却没有兴趣。而与美术新课程标准紧密契合的多元智能模式儿童绘画创作教学,强调美术课程性质的人文性、愉悦性和创造性,强调艺术教育的个性化,主张开展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美术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养成。一方面可以把课堂带出教室,利用学

生生活中的美术教学资源,与学生共同观察、讨论、感受和体验。另一方面可以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得到及时交流,建立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课标设计要求的多元智能教学结构模式。

(一)目标的制定要突出教学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以往美术教学目标的制定,具有既定性、凝固性和封闭性,教师作为美术课程的实践者,缺乏自主性、灵活性。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新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师则可以重组、优化教学内容,自主选择校内外多种课程资源,可以对课程的发展进行创造性研究。体现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人文性。它没有沿袭罗列具体知识点的方案,而是制订导向性的内容标准,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如培养学生对视觉对象具有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了解美术在文化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协助学生创造具有个性、美感与想象力的作品;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多元智能要求的方向发展。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课前准备阶段要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本阶段意在拓展课堂外延,利用内涵更广的课外天地,寻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因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明确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其形式可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灵活多变的安排。“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心则是最

有力的支持,如果学生没有兴趣,缺少信心,被动地学习,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搞好教学前奏,“打有准备的仗”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对学习美术知识的愿望。教书是为了育人,学生获取知识是自我发展的起点,学生的内因才是获取知识的关键,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了。

(三)课堂导入阶段要突出教学的趣味性和引导性

课堂导入阶段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始,应重在吸引学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天性好奇,能抓住这个特点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能激发好奇心的“开场白”,让学生想学、爱学,并在“探”中“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发挥并扩大导入的优势作用,为教学的展开铺平道路。

(四)教学展开阶段要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和创造性

本阶段意在满足参与愿望,教师应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等。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想象、概括、动手等能力,发展语言、运动、逻辑和视觉、认识、情感等智能,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此,教师首先要利用鲜明生动的形象、形式多样的活动去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离不开直观形象,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

有设备,如挂图、画册、录像、幻灯、光碟、标本、模型等,让学生欣赏感知。通过声音、图像、音乐、游戏、魔术、故事、竞赛等多种形式刺激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其次,教师要用真挚生动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善用机智幽默的语言,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教师要通过弥补、借鉴、启发、点拨,来发挥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在课堂中既感到积极紧张,又感到轻松愉快。

(五)评价阶段要突出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和实效性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建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学生互评机制,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共同进步。因为在学生互相评价作品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帮助学生找到其他同学作品中的优点,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平等、友善、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当然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对美术作品的评价结论也会有所不同。因而在每次下课前给孩子们留点时间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分组讨论、相互评议,学生不但可以在同学面前表现自我、评价自我,还可以相互借鉴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判断、审美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宽容。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美术教育在呼唤真正人格方面有着独特的优越功能。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学生被带入一个丰富多姿、异彩纷呈的美的世界,使他们从感悟中体验,从创造中获取,从而实现自我价值,获取真、善、美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