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专题作文:浅谈苏轼与苏辙的手足情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专题作文:浅谈苏轼与苏辙的手足

情深

众所周知,苏轼与苏辙兄弟俩感情非常的好;甚至有学者说他们是史上最深兄弟情,是否有夸张之说呢?那我今天就来作一探究竟吧。

一、入仕之初

“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这句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就是出自前唐韦应物的《示全真元常》。这首诗寄托着朋友间重逢的期待,经苏氏兄弟对这一诗的丰富,“夜雨对床”就显得更加的美好也有了不同的韵味。我们都知道苏轼与苏辙的夜雨对床里包含了兄弟间浓厚的情感,以至于后来不管到哪里还是哪时苏轼一直记着这个承诺,也成为了两兄弟的愿望,希望早日团聚,遗憾的是在生前一直未实现。据资料记载,郑州初别时,苏轼就曾告诫苏辙:“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夜雨对床”一开始就寄托着宦海中兄弟二人的相互警醒。他们在宦途困境中曾互诉款曲,用诗歌相互劝慰。

说到诗歌相互劝慰,我们也知道能表达兄弟俩之间的情感莫过于他们的和诗了。那我就来看就是一首入仕之初两兄弟所写的哥哥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和弟弟的《怀渑池寄子瞻兄》。前者是后者的和诗。因为苏辙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由于考中进士,未到任),又经过这里,回想起与兄长苏轼访僧留题之事,故作此诗。北宋嘉佑年间,苏轼赴任陕西路过渑池,做了这首和诗。苏轼的这首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前四句单行入律,用唐人旧格,散中有整,行文自然。从这两首诗来看,兄弟俩之间的感情非常的深厚。可见他们不仅仅是手足情,还在文学上心意相通。

二、“乌台诗案”

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在“乌台诗案”前在密州时过中秋节因思念子由所创作。中秋佳节,本应是是个团圆的好日子。而此刻的苏轼在密州做太守且和子由有七年未见,一人喝酒一人赏月直到天亮,并做了此诗。那种思念亲人的心酸又有谁能体会?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心情不悦或者遇到事情时会用酒精来麻痹自己,何况苏轼又喜爱喝酒,那么,这里苏轼的“大醉”是否想来麻痹自己对子由的怀念呢?可是那种对子由的想念又怎么能是靠酒精能麻

痹的了的呢?此词上片望月,下片怀人。由下片可看出酒精慢慢开始产生效果了,对子由的感情一泄而出。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想到了自己与子由聚少离多,再一次那种复杂而又思念的心情涌上心头。也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使得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最后一句也表达了作者的美好祝愿,也希望和子由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有些事情不发生还好,可一旦发生了心中难免会有所感触。苏轼对子由的感情本想用酒精来寄托,可是却没想到“乌台诗案”爆发了,对子由的感情也随之爆发。

“乌台诗案”爆发,苏轼进了狱中,此时苏轼以为自己不会有出头之日了,他写了一首诗《狱中示子由》:“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在绝望之际,苏轼第一时间想到了子由且能够托付的人也只有子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天上人间,悲欢离合。而此时子由不仅照顾着苏轼的家庭,而且奔走营救申请降低自己的官职来为兄长赎罪。我们都知道生活在宋朝这样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对于苏辙这样的文官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而此时此刻的苏辙却为了兄长请求降低官职;可是请求未果,牵连被贬,直至六年后才被召回,苏辙被贬也无

怨无悔只因他是兄长。这不得不感慨兄弟情深啊!从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苏轼仍然心念与兄弟“夜雨对话”的承诺,想必无法实现了吧。看得出苏辙对他的重要性使得他时刻谨记这个承诺。

三、被贬黄州

元丰三年五月,苏辙带领嫂嫂和亲眷家属从河南商丘起程,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黄州,等他把家属安顿下来后,奉嫂到黄州寻兄。苏轼闻弟弟来会,悲喜交集,因有圣旨在先,不能擅自离开黄州,无法亲自迎接弟弟,便写诗相迎:“惊尘急雪满貂裘,泪洒东风别宛邱。不向邯郸道中见,却来云梦泽南游。睽离动作三年计,牵挽当为十日留。早晚青山映黄发,相看万事一时休。”当苏辙乘坐的船驶到黄石江面时,天气突变,刮起大风,骤雨倾盆,巨浪滔天,船只不能前行,就从胜阳港拐进磁湖躲避风浪。当时船停靠在湖中一个小岛边,苏辙望着湖面白浪摇山,暴雨如注,有感于兄弟两人遭遇,百感交集,当即赋诗两首《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不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二诗答之。前篇自赋,后篇次韵》,其一:“惭愧江淮东北风,扁舟千里得相从。黄州不到六十里,白浪俄生百万重。自笑一生浑类此,可怜万事不由依。夜深魂梦先飞去,风雨对床闻晓钟。”其二:“西归

犹未有菟裘,拟就南迁买一丘。舟楫自能通蜀道,林泉真欲老黄州。鱼多钓户应容贳,酒熟邻翁便可留。从此莫言身外事,功名毕竟不如休。”磁湖惊涛拍岸,白浪冲天,但隔不断兄弟之情。苏家兄弟情深意重,款款而述,至今读来,仍感人肺腑。

苏轼见到弟弟的诗后喜极而泣,不顾圣旨在先,星夜起程,第二天赶到磁湖与弟弟相会,兄弟紧紧相拥,热泪盈眶。此后兄弟两人磁湖泛舟游赏多日,饱览山光水色,倾诉心曲,相互唱和。苏轼按苏辙诗的韵律再次奉和,作《次韵答子由》诗曰:“平生弱羽寄冲风,此去归飞识所从。好语似珠穿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山僧有味宁知子,泷吏无言只笑侬。尚有读书清净业,未容春睡敌千钟。”苏轼觉得其弟诗文句句皆为好语,像珍珠般贯穿全篇,这便是“好语似珠”的来历。而二苏磁湖泛舟,亦传为千古佳话。

还有一段是六月初,苏轼与弟苏辙渡江同游武昌西山,作《樊山记》、《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诗。苏辙在《黄州陪子瞻游武昌西山》诗中说:“千里到齐安,三夜语不足。劝我勿重陈,起游西山麓。”看得出两兄弟并没有因乌台诗案被贬后影响心情,反而更畅快的玩耍。

其后苏辙随兄到黄州,流连半月,再回九江,带亲属到江西筠州赴谪任。

四、晚年岭南

有人说,“苏轼的晚年也无风雨也不晴”,过得很平静,可我却不这么认为。苏轼晚年,一贬再贬,从定州到英州再到惠州最后到儋州,终于可以北上常州的时候,却一路不易,不幸生病,最后病情没有好转,在常州逝世。苏辙在送别苏轼去儋州时,这一别竟然就成为了最后一别,苏辙应该万万没想到这竟然是和兄长的最后一次见面,倍感心痛。苏轼也因临终前没有能够见到子由不免有多少的遗憾,特别是“夜雨对床”还未实现,只好也只能等来生了。苏轼的晚年过的并不好也不快乐,没有安享晚年。在政治上一路奔波;生活上过的也不富裕,没有一点积蓄;他自己什么都没带走,可是,他却留给了我们无数的文化财富。

苏轼晚年被贬时,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苏辙负责照顾。而此时的苏辙日子也没有好过到哪去,因为兄长的缘故牵连被贬,俸禄也少了很多,过得很清贫;何况他为人清廉不贪,加上要养活两家的人,日子可想而知。可他却未成抱怨过,只是尽着自己作为弟弟的本分。唉,不得不感慨这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