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蕙莲之死

合集下载

宋哲宗昭怀皇后死亡之谜 昭怀皇后非自杀是他杀

宋哲宗昭怀皇后死亡之谜 昭怀皇后非自杀是他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宋哲宗昭怀皇后死亡之谜昭怀皇后非自杀是他杀导语:两宋后宫少内斗,因此迷案不多,这是史学界公认的常识,原因之一,就是祖宗家法严,迫使历代后妃不得不以“冲淡”自守,和平共处。

《明史》两宋后宫少内斗,因此迷案不多,这是史学界公认的常识,原因之一,就是祖宗家法严,迫使历代后妃不得不以“冲淡”自守,和平共处。

《明史》在“马皇后列传”里也特别提到,马秀英入主六宫,“以宋多贤后,命女史录其家法,朝夕省览。

”但是赵炎读《宋史》,仍然发现了一个迷雾重重的“自杀门”:哲宗昭怀皇后刘清菁之死。

姐很坚强,不会自杀。

刘清菁这个女人,有些来历不明,父亲是谁,母亲是谁,原籍是哪儿,哪一年进宫的,史书上均无交代。

现在可以查阅到也能确认的,是她的出生时间,即1079,这一年,宋哲宗三岁。

如果按照史料的说法,说她“自幼进宫、初为御侍”,那么,哲宗即位之日,应是她进宫之时,大概在1086或1087年间。

七八岁的小女孩,专门服侍小皇帝,两个孩子在一起成长,虽然身份地位悬殊,但不会影响他们之间建立起青梅竹马的交情。

从“黑户”女佣登上皇后宝座,刘清菁用了十三年时间,其升职秘诀,完全是一个古典版的“杜拉拉”。

她没有任何背景,甚至没有受过任何教育。

靠个人奋斗,她与向太后、朱太妃及哲宗母子建立了不错的关系;靠娇美的容貌,率真的性格,赢得了哲宗的爱情;靠聪明才智,内外勾连,打败了后宫三千佳丽,最终获得了成功。

“杜拉拉”坚强不?刘清菁比“杜拉拉”更有韧劲。

关于这段经历,《宋史》的描述不可谓不具体:“昭怀刘皇后,初为御侍,明艳冠后庭,且多才艺。

由美人、婕妤进贤妃。

生一子二女。

生活常识分享。

试析南宋女词人的悲剧情结

试析南宋女词人的悲剧情结

试析南宋女词人的悲剧情结[摘要]南宋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词这一艺术形式在这个时期得以发展成熟。

随着词的发展和普及,社会上涌现出一批有知识、有才情的女词人。

她们的出现,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亮点,也为南宋词坛增色不少。

但由于时代的原因,这些女词人的生活、情感和创作大多充满了悲剧色彩。

本文结合这一时期主要女词人的生活背景、创作经历,从当时的政治时局、伦常礼教、等级制度三个方面揭示南宋时期女词人的悲剧情结。

[关键词]南宋女词人才情悲剧情结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中国正统文化是排斥女性的,男性的创作始终是文学的主流。

宋词的创作亦不例外。

但是我们知道,词在题材上多以展现情感为主,从文学本质上讲,更适合女性来创作。

因此在词坛在南宋时期就涌现出了一批著名女词人,按年代先后大致有李清照、朱淑真、唐琬、吴淑姬、严蕊、张玉娘、王清惠、徐宝君妻等。

她们的词作流传于世多少不等,或数十首,或一两首,数量上自不能与男性词相抗衡,但却用女性最温婉的语言写下了她们对时代、对情感、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在词的浩瀚世界里发出璀璨的光芒。

然而,在内忧外患困扰、“存天理,灭人欲”的南宋王朝这个黯淡背景下,在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才藻非女子事的封建社会格局里,这些有知识、有见地的女词人是最为悲哀的群体。

政治时局的动荡不安、生存条件的先天不足、伦理纲常的歧视压制,时时处处都在给这个群体制造苦难。

所以这些南宋女词人的生活、情感和创作往往是跟悲剧交织在一起的。

一、朝代更替、政权易变造成的悲剧宋王朝是一个屈辱的朝代,统治者苟安偷生,虽有禁军百余万之众,却不抵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频频侵扰,在持续了一个半世纪的斗争后,北、南两宋相继被金、元所灭。

在这抗金、抗元的斗争中,宋代词坛也受到了重大影响。

政权易变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词的创作空间,但频仍的战火也给词人们带来了深重灾难,打乱了词人们平淡、安逸的生活环境,影响了他们的精神状态。

金瓶梅人物

金瓶梅人物

西门庆的女人和男人
(亡妻)陈氏―――― 西门大姐(陈敬济) 续妻 吴月娘(小玉)―― 孝哥 2妾 李娇儿 3妾 卓丢儿(开篇已死)
3妾 孟玉楼 有生命底线 4妾 孙雪娥(陈氏的陪嫁丫头) 5妾 潘金莲(庞春梅) 6妾 李瓶儿 (绣春 迎春)―官哥 妓女:李桂姐、吴银儿、郑爱月、郑爱香 仆妇:宋蕙莲、贲四嫂、如意儿、惠元 人妇王六儿(伙计韩道国之妻): 林太太(王三官之母) → 书童、王经 24人
{西

庆 {
妻 妾 丫鬟 外室
男宠
{庞春梅、迎春、绣春、兰香
↗张大户
↗武大郎
潘金莲→西门庆没有生命底线↘琴童16岁
↘陈经济
↘王潮
李瓶儿的男人们
↗梁中书(妾)
↗花子虚(妻)
李瓶儿→蒋竹山(妻)没有生命底线↘西门庆(妾)
庞春梅的男人们
↗西门庆(丫鬟)
庞春梅→陈经济没有生命底线↘周守备(先妾后妻)
↘周义(仆人)
↗第一任丈夫:杨宗锡(布商)
孟玉楼→第二任丈夫:西门庆有生命底线
↘第三任丈夫:李拱璧(知县儿子)继室孙雪娥:西门庆、来旺
王六儿的男人们
韩道国
王六儿韩二捣鬼
西门庆有生命底线
何官人
、韩二捣鬼
陈经济的女人和男人
↗西门大姐
↗潘金莲
女人→庞春梅
↗↘韩爱姐
陈经济↘葛翠萍
↘↘冯金宝
男人→金宗明
↘侯林。

她12岁当皇后,23岁离奇死亡死因成谜

她12岁当皇后,23岁离奇死亡死因成谜

她12岁当皇后,23岁离奇死亡死因成谜本文导读:今天我们讲的郭皇后出生于大富大贵人家,可是她却不像是传统的那种书香之家的子女。

对于郭皇后来说,她的性格就跟普通女孩子一样,会有嫉妒心,会有小心眼,可是她同样不矫情,又有很大气的一面,最大的优点自然是长相很漂亮。

郭皇后12岁的时候,14岁的宋仁宗赵恒也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于是皇太后刘娥就下旨,让各位官员把自己的女儿送到皇宫里面,其中就包括郭氏。

经过了层层的选拔,郭氏和另外一个大将军的孙女张氏都被选中了。

而宋仁宗看了一眼张氏,便表示要选择她,可刘太后更加看重郭氏。

宋仁宗非常孝顺,不敢不听太后的话,于是刚满12岁的郭氏就成为了大宋朝的皇后。

郭皇后在结婚之后,年纪尚小,有很强的嫉妒心,所以她对宋仁宗管束非常严。

当她看到宋仁宗宠幸其他妃子时,表现极为生气,常常因此惹怒宋仁宗,导致的后果便是郭氏逐渐失去了皇帝的宠爱。

不过郭氏十分会讨好婆婆,对刘太后的事情非常上心,只要是刘太后喜欢的,她一样会喜欢。

郭氏能够当上皇后,对于宋仁宗来说,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两人性格并不合适,可是碍于刘太后喜欢郭皇后,宋仁宗也没有办法。

等到刘太后因病过世后,宋仁宗得知养育了自己20年的老太后,并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而亲生母亲早就被太后害死了,这样他对过世的刘太后记恨在心,和郭皇后关系自然是更加不和谐了。

刘太后在世的时候掌控朝廷十多年,所以在朝廷当中也有一定的势力,宰相吕夷简便让宋仁宗把和太后亲近的大臣统统处死,借以来稳定宋仁宗在朝中的地位,并慢慢培养自己的人。

郭皇后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对宰相吕夷简非常不满,并且还对宋仁宗说,吕相这么多年一直都跟随着刘太后,所以他才是刘太后最信任的人。

宋仁宗听后觉得郭氏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就把吕夷简给罢免了,吕夷简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最后搬起石头来砸了自己的脚。

对于这件事情来说,吕夷简在朝廷当中也是有权威的人,皇宫里面自然也有眼线,所以很快就知道是郭皇后在皇帝身边指使的。

《瓶儿哭官哥·金瓶梅》原文及赏析

《瓶儿哭官哥·金瓶梅》原文及赏析

《瓶儿哭官哥·金瓶梅》原文及赏析当下李瓶儿卧在床上,似睡不睡,梦见花子虚从前门外来,身穿白衣,恰活时一般。

见了李瓶儿,厉声骂道:“泼贼淫妇,你如何抵盗我财物与西门庆?如今我告你去也!”被李瓶儿一手扯住他衣袖,央及道:“好哥哥,你饶恕我则个!”花子虚一顿,撒手惊觉,却是南柯一梦。

醒来,手里扯着却是官哥儿的衣衫袖子。

连哕了几口,道:“怪哉,怪哉!”一听更鼓时,正打三更三点。

这李瓶儿唬的浑身冷汗,毛发皆竖起来。

到次日西门庆进房来,把梦中之事,告诉与西门庆。

西门庆道:“知道他死到那里去了!此是你梦想旧境。

只把心来放正着,休要理他。

你休害怕,如今我使小厮拿轿子接了吴银儿,晚夕来与你做伴儿;再把老冯叫来,伏侍你两个。

”玳安打院里接了吴银儿来。

那消到日西时分,那官哥儿在奶子怀里,只搐气儿了。

慌的奶子叫李瓶儿:“娘,你来看,哥哥这黑眼睛珠儿只往上翻。

口里气儿,只有出来的,没有进去的!”这李瓶儿走来,抱到怀中,一面哭起来,叫丫头:“快请你爹去,你说孩子待断气也!”可好常时节又走来说话,告诉:“房子儿寻下了,门面两间二层,大小四间,只要三十五两银子。

”西门庆听见后边官哥儿重了,就打发常时节起身,说:“我不送你罢!改日我使人拿银子和你看去。

”急急走到李瓶儿房中。

月娘众人,连吴银儿、大妗子,都在房里瞧着。

那孩子在他娘怀里,把嘴一口口搐气儿。

西门庆不忍看他,走到明间椅子上坐着,只长吁短叹。

那消半盏茶时,官哥儿呜呼哀哉,断气身亡。

时八月廿三日申时也,只活了一年零两个月。

合家大小,放声号哭。

那李瓶儿挝耳挠腮,一头撞在地下,哭的昏过去,半日方才苏省。

搂着他大放声哭叫道:“我的没救星儿,心疼杀我了!宁可我同你一答儿里死了罢!我也不久活于世上了!我的抛闪杀人的心肝,撇的我好苦也!”那奶子如意儿和迎春在旁,哭的言不得,动不得。

西门庆即令小厮收拾前厅西厢房干净,放下两条宽凳,要把孩子连枕席被褥抬出去那里挺放。

那李瓶儿躺在孩儿身上,两手搂抱着,那里肯放。

七、《金瓶梅》与世情小说

七、《金瓶梅》与世情小说

小说中,几乎没有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正面 人物”。正如张竹坡《第一奇书非淫书论》 中所说: “西门庆是混帐恶人,吴月娘是奸险好人, 玉楼是乖人,金莲不是人,瓶儿是痴人,春 梅是狂人,敬济是浮浪小人,娇儿是死人, 雪娥是蠢人,宋慧莲是不识高低的人,如意 儿是顶缺之人,若王六儿和林太太等,直与 李桂姐一流,总是不得叫做人,而伯爵、希 大辈皆是没良心的人,兼之蔡太师、蔡状元、 宋御史皆是枉为人也。”

逐 着 永 无 休 止 的 满 足 。
西 门 庆 是 一 个 新 兴 的 暴 发 户 似 的
西门庆肆滥宣泄的生命力和他最终的纵欲身 亡,喻示着他所代表的社会力量在当时难以
得到健康的成长。
小说借西门庆这个集官僚、恶棍、富商于一 体的新兴阶层的代表人物的形象,及其家庭 生活的描绘,暴露了晚明丑恶的社会现实与 统治者的荒淫无耻的生活,揭示了封建一夫 多妻制的罪恶及对人性的扭曲。
书名由小说中三个主要女性潘金莲、李瓶儿、 庞春梅的名字连缀而成,显示了作品以家庭 生活为主的创作主旨。
具体成书时间不可定,据史料可知,明万历 年间,已有了《金瓶梅》的抄本流传。 袁宏道万历二十四年(1596)写给董其昌的 信,说从董处抄得此书的一部分。并极为赏 识,赞其“云霞满纸”。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说,在万历三十七 年(1609),从袁中道处抄得全本,此后又 几年,才有刻本流传。创作时间虽不可定, 历史上有嘉靖与万历两说。
2、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的揭示广泛 而深刻。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说,我国戏曲、小说 的特质之一,是“往往说诗歌的正义,善人 必有其终,而恶人必罹其罚”。 即是《水浒传》,也还是让正义得到不同形 式的伸张,给黑暗社会抹上一层理想色彩。 《金瓶梅》中,我们却看到许多无告的沉冤, 难雪的不平。

《金瓶梅》中人物形象分析——以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为例

《金瓶梅》中人物形象分析——以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为例

综合论坛新教师教学郑振铎说:“《金瓶梅》的出现,可谓中国小说发展的极峰”,又说“实是一部可诧异的伟大的写实小说”。

写实是《金瓶梅》所一贯用的手法,他并没有站在道德高地对官场腐败,人欲横流,道德沦丧,寡廉鲜耻,世态炎凉等拍案而起,痛加鞭挞,而是用异常冷静的笔触,纯然不动感情的客观描写“来娓娓地展现一幕幕的人间黑暗和世态奇观”(《刘心武评点<金瓶梅>》)。

清人张竹坡在《评点第一奇书<金瓶梅>》时有一段话说:“西门是混帐恶人,吴月娘是奸险好人,玉楼是乖人,金莲不是人,瓶儿是痴人,春梅是狂人,敬济是浮浪小人,娇儿是死人,雪娥是蠢人,宋蕙莲是不识高低的人,如意儿是顶缺之人。

若王六儿与林太太等,直与李桂姐一流,总是不得叫做人。

而伯爵、希大辈,皆是没良心的人。

兼之蔡太师、蔡状元、宋御史,皆是枉为人也。

”唏嘘,洋洋洒洒百回《金瓶梅》,竟然是如此一个黑暗的世界,见不到一点人性的正义光明的景象。

西门庆就是作者树立起来的一个撑起人间黑暗大幕的旗手。

1 可恨可敬的西门庆在这部书中西门庆的人物性格刻画是最深刻的,在他出场时“专在县里管些公务,与人把揽说事过钱,交通官吏,因此满县人都惧怕他”的描述,实在是把一个恶霸的专横跋扈样子浮现在了读者眼前。

西门庆要做到“满县人都惧怕他”就要有势力,要有势力就需要贿赂官府,要贿赂官府就需要钱财。

可是西门庆聚敛财物的手段并不是正经劳动或者说做生意赚来的,实是靠“奸巧”得来,比如他在等待迎娶潘金莲时,听说孟玉楼“手里有一分好钱”,便亟不可待的先于潘金莲迎娶到家。

对于更大财富的李瓶儿,西门庆先是不惜气死自己的结拜兄弟花子虚,后又唆使地痞混混赶走蒋竹山,颇用了一番下作的手段。

而对亲家陈洪寄存在他这里的“许多箱笼”,包括陈家及四大奸臣之一的杨戬的赃物,他更是照单全收。

以及放高利贷、偷逃税银……,不一而足。

他对金钱的欲望十分强烈,为了钱不折手段,不顾爱情,不念友情,甚至连亲情都可以牺牲,实是一个自私、贪婪之人。

《春尽江南》读后感(通用7篇)

《春尽江南》读后感(通用7篇)

《春尽江南》读后感(通用7篇)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尽江南》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尽江南》读后感篇1《春尽江南》这本书的主人公取名端午,也许隐喻屈原,还有睡莲,也许代表着社会中那出淤泥而不染的极少部分人,他至始至终参与社会变革之中,却以旁观者和局外人的视角冷眼看待其他人在生活急剧变化中的各种表演,他代表着社会中极其稀少的那部分人,在强大的社会变革和急剧的社会变化中,无从适应、力不从心,每天堕落一点点。

关于作品的表现形式。

《春尽江南》读起来好象和米兰。

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生命之轻》有点类似,包括书中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都有相似之处。

这也体现了作者作为学者型的作家,对于小说结构和叙述方式的超强掌控能力,体现了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尽管,我们更看重的是内容,但完美形式上的阅读效果,往往也不容忽视。

关于与生命和解的思考。

在通向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得学会宽容和怜悯,在繁华落尽之际,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一切都终将过去!在经历了人生的是是非非之后,我们回过头重新审视走过的人生路,做过的人生事,一定会顿悟很多、觉悟很多……也许唯有爱,和解,宽容,能够解决社会中的矛盾,尤其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因此,在作品的后面,绿珠原谅了陈守仁,选择了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让心灵归于宁静。

好的作家往往是对社会的生存困境最有深刻体验和揭示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格非老师的《春尽江南》无疑是一部非常难得的好作品!《春尽江南》读后感篇2格非江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翻开书就已经有点眷恋,希望能够慢点看——但事实上还是忍不住一口气翻到了最后一页。

谭端午继承了一些谭功达的理想主义,却只剩下了躯壳,内心的细腻与懦弱相对他老子而言有增无减。

作为八十年代的诗人,理想破灭只是一瞬,自此之后就是一辈子的流放。

他遇到了李秀蓉,诗人的放荡只持续了半夜,后半夜就变成拿了对方的钱坐火车离开了——诗人在那个年代就是到处白吃白喝白拿的,而且还有一堆妹子等着奉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蕙莲之死《金瓶梅》前前后后一百回,以众多的人物和庞杂的关系写尽世态人情。

而在这些复杂的情节中,作者用第二十二回至二十六回浓墨描绘了一个宋蕙莲形象。

其凝练的笔法使得短短五回在琐碎之中脱颖而出,通过宋蕙莲在西门府中短暂的绽放,深刻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当时社会环境的恶劣黑暗,并点出了全书故事情节的发展方向。

正如文龙先生所说:“蕙莲果死矣,本有所死之道。

然人皆知死于雪娥之打,而不知实死于金莲,更不知实死于玉楼。

”宋蕙莲之死不仅仅是争宠的失败那么简单,更是西门府中错综复杂的黑暗关系综合作用的结果。

宋蕙莲出身低贱贫寒,父亲宋仁以卖棺材为生。

先前她被卖在蔡通判家房里使唤,因与蔡通判有染,遂被蔡通判的老婆逐出家门,嫁与厨役蒋聪为妻。

后来又跟来旺“刮上了”关系,在蒋聪死于非命后被月娘买来,娶与来旺为妻。

“月娘因他叫金莲,不好称呼,遂改名为蕙莲。

”蕙莲“生的白净,身子儿不肥不瘦,模样儿不短不长,比金莲脚还小些儿。

”性格明敏,善机变,会妆饰,是个聪明灵巧的美人儿。

只因她的美从小就伴随着猥亵,于是蕙莲变成了“嘲汉子的班头,坏家风的领袖”。

其出身和淫荡正与潘金莲十分相像。

这样的女人在西门庆家中的情形便可想而知,蕙莲稍作打扮,就被西门庆“睃在眼里”(二十二回)。

首先,宋蕙莲的死是她自身性格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宋蕙莲生的容貌姣好,出身贫贱却不甘于此,抓住各种机会来反抗,好胜心强,做出许多与自己身份地位不相符的事情,遭到西门府上下众人的厌恶。

初到西门庆家时在灶上做饭,没有什么打扮,也不甚引人注目。

过了一个月有余,因看见玉楼、金莲众人的打扮,也难免心动了起来,于是“便把鬏髻垫的高高的,头发梳的虚笼笼的,水髩描的长长的”,绣像本评之为“虽非婢学夫人,却亦渐入佳境”。

在蕙莲看来,奴婢使女也跟妻妾娘们一样,有追求美的权利。

宋蕙莲浅薄的个性是她被众人瞧不起,以致日后埋下祸根的重要原因。

在西门庆以一匹蓝缎子为代价收买了她的身体之后,蕙莲就自以为攀上了高枝,愈发神气了。

西门庆许给她一些银两、首饰,她就“在门首买花翠胭脂,渐渐显露,打扮的比往日不同”(二十二回)越发在人前花哨起来,还跟众奴仆小厮打情骂俏、肆无忌惮。

“自此以后,常在门首成两价拿银钱买剪截花翠汗巾之类,甚至瓜子儿四五升里进去,分与各房丫鬟并众人吃。

头上治的珠子箍儿,金灯笼坠子,黄烘烘的。

衣服底下穿着红璐绸裤儿,线捺护膝。

又大袖子袖着香茶、香桶子三四个,带在身边。

见一日也花消二三钱银子”。

她阔起来了,还不停向别人招摇,显摆她与西门庆有染之事。

西门庆安排她从大灶到小灶,她就自以为不同于一般的奴仆,还与人炫耀,常常不做事,同西门庆的妻妾在一处玩耍,甚至还主子一般的使唤起与她地位同等的奴仆来。

二十三回中月娘与人掷骰儿,宋蕙莲还自以为是地在一旁“指点”,最终招来一顿羞辱。

元宵节上,西门庆与家小开宴席合欢,别的下人都忙着服侍,唯有宋蕙莲一个下人“却坐在穿廊下一张椅儿上,口里嗑瓜子儿。

等的上边呼唤要酒,他便扬声叫:‘来安儿,画童儿,上边要热酒,快趱酒上来!贼囚根子,一个也没在这里伺候,都不知往那去了!’”(二十四回)她不仅不干活,还骂画童儿,教他打扫自己磕了一地的瓜子皮。

宋蕙莲侍宠的举动招致众人的反感。

她在小灶上负责月娘屋里的伙食,就不屑于给前厅的客人送水端茶,把责任推给“上灶的”蕙祥,蕙祥因烧饭忙而耽误了待客的茶水,西门庆追究下来,使蕙祥受了罚。

蕙祥事后对蕙莲的一顿痛骂正代表了西门家的下人对蕙莲的看法:“贼淫妇,趁了你的心了!罢了,你天生的就是有时运的爹娘房里人,俺们是上灶的老婆来?巴巴使小厮坐名问上灶要茶,上灶的是你叫的?你识我见的,促织不吃癞蛤蟆肉──都是一锹土上人。

你恒数不是爹的小老婆就罢了。

就是爹的小老婆,我也不怕你!”(二十四回)宋蕙莲对自身贫贱地位的反抗性,使得西门府上下都容不得她,上面妻妾容不得她侍宠,下面奴仆容不得她欺压,那么宋蕙莲妄图凭借自己的身体来改变命运的这种方式,必然使她的梦想不能实现。

宋蕙莲对自我价值的高估,以及随之而表现出来的优越性,也导致了潘金莲的嫉恨与处之而后快的决心。

宋蕙莲的个性不可避免的使她参与了自身悲剧的创造,她的的追求与她所处的环境、与她的身份、地位是不相容的。

其次,潘金莲是导致宋蕙莲自杀的重要因素之一。

“霸拦汉子”的潘金莲,在妻妾中总要争宠争出个高下,更不用说与宋蕙莲这个下人争抢西门庆了。

宋蕙莲希望依靠西门庆为自己取得财富地位的,潘金莲是第一个绝对不会让她得逞的,在潘金莲严重,一切有可能或者已经成为她“霸拦汉子”的障碍都必须扫除干净。

蕙莲在西门府众人面前毫不顾忌的侍宠的举动,被潘金莲看在眼中,便成为了蕙莲自寻死路的表现。

潘金莲最早发现宋蕙莲与西门庆的首尾。

在西门庆家中,以西门庆的本性和他们身处的低俗的环境来说,潘金莲要想一人独占西门庆当然是不可能的,潘金莲也深知这一点,只要没有危及自己在西门庆心里以及在西门府中的地位,潘金莲是可以容忍西门庆与别的女人小偷小摸。

所以在第一次发现他们的事情时,潘金莲采取包容态度,对西门庆说:“你既要这奴才淫妇,两个瞒神谎鬼弄刺子儿。

”此后,“性明敏,善机变”的宋蕙莲“每日在那边,或替他造汤饭,或替他做针指鞋脚,或跟着李瓶儿下棋,常贼乖趋附金莲。

”(二十二回),使得潘金莲认为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有时反而为他二人苟合提供条件。

这时的宋蕙莲在潘金莲眼中不仅不是她的障碍,反可以成为她向西门庆邀宠的工具。

所以潘金莲对谁都没有言说此事。

可是此后宋蕙莲的举动触怒了潘金莲,让潘金莲发现问题的严重性。

蕙莲第二次在藏春坞雪洞与西门庆苟合时故意向西门庆展示自己的脚比潘金莲的小,并嘲笑潘金莲的脚不“周正”,继续又讽刺潘金莲与西门庆是“露水夫妻”。

蕙莲没有想到,自己小人得志的一番话被潘金莲一字不漏地听入耳中,气的她两只胳膊都软了。

蕙莲对自己的不尊重使金莲慢慢感到威胁的存在。

可是轻薄的蕙莲还不就此罢休,当得知金莲与陈敬济的私情后,蕙莲在元宵夜走百病儿途中不停与陈敬济打情骂俏,还套着金莲的鞋外出,向众人展示她的小脚。

这些行为在金莲眼中无疑是对其的一种挑衅,泼辣狠毒的潘金莲受到了侮辱便必然予以致命的还击。

当蕙莲的丈夫来旺得知她与西门庆的奸情之后,醉酒大骂,还扬言要对西门庆“红刀子进,白刀子出”,同时“把潘家那淫妇也杀了”,骂金莲“在家摆死了头汉子五大”“还挑拨我老婆养汉”。

(二十五回)这下潘金莲被彻底激怒了,劝西门庆斩草要除根:“你若要她这奴才老婆,不如先把奴才打发他离门离户!”而最后使西门庆下定决心除掉来旺的也是潘金莲:“我那等对你说的话儿你不依,倒听那贼奴才淫妇话儿。

随你怎的逐日沙糖拌蜜与他吃,他还只疼他的汉子。

依你如今把那奴才放出来,你也不好要他这老婆了,教他奴才好藉口,你放在家里不荤不素,当做甚么人儿看成?待要把他做你小老婆,奴才又见在;待要说道奴才老婆,你见把他逞的恁没张致的,在人跟前上头上脸有些样儿!就算另替那奴才娶一个,着你要了他这老婆,往后倘忽你两个坐在一答里,那奴才或走来跟前回话,或做甚么,见了有个不气的?老婆见了他,站起来是,不站起来是?先不先,只这个就不雅相。

传出去,休说六邻亲戚笑话,只家中大小,把你也不着在意里。

正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你既要干这营生,不如一狠二狠,把奴才结果了,你就搂着他老婆也放心。

”(二十六回)潘金莲深知来旺一死宋蕙莲也无活日,于是便称心如意地除掉了自己“霸拦汉子”的障碍。

宋蕙莲的好胜心强,终究强不过潘金莲。

来旺醉酒出狂言的事情被人告发后,还替来旺赌誓,叫西门庆不要相信谣言:“又吃纣王水土,又说纣王无道!他靠那里过日子?”她甚至还怂恿西门庆差来旺出去办事,这样他跟西门庆“说句话儿也方便些”。

蕙莲原来意欲两头兼顾,可西门庆一家妻妾之间关系的错综复杂又怎是她所能驾驭的了的呢。

在来旺被投入监狱后,蕙莲自己设计的一套拯救来旺的办法,竟还是靠西门庆,她太过于相信自己的能耐、对自己在西门庆心中的地位太过于自信了。

于是她轻信了西门庆说要放了来旺的话,还为自己的“魅力”沾沾自喜。

蕙莲竟然还指使西门庆“看奴之面”为来旺再寻个老婆,说自己“常远不是他(来旺)的人了”。

西门庆听了甚是高兴,便信口答应她放了来旺,并给她买三间房子娶她做“老七”。

轻薄的蕙莲听到西门庆许下的这等美好未来就喜出望外,认为西门庆果真给了她面子,这下她最初与西门庆勾搭时所给自己设计的前程得以顺利实现,因此蕙莲在还未成为真正的“宋七儿”的时候不改本性得意地逢人就招摇。

被金莲听到风声,恨之入骨:“真个由他,我就不信了!今日与你说的话,我若教贼奴才淫妇,与西门庆放了第七个老婆,我不喇嘴说,就把潘字倒过来!”潘金莲的最后劝说使得西门庆下定决心除掉来旺,来旺被发配后蕙莲自以为是的“面子”在人前丢尽,争强好胜的蕙莲在西门庆家被潘金莲轻易击败,落花流水,她成了人家脚底下的污泥,从此永无翻身之日。

蕙莲憧憬的自我价值不但没有实现,反而被一家大小眼睁睁看着破灭,她看清了西门庆的本质,意识到自己的一切前途都是幻想,这种由自我认同的荣耀的高峰一下跌入谷底的羞辱,是心高气傲的宋蕙莲所不能承受的羞愧。

于是第一次悬梁自尽就这样发生了。

被救下来的蕙莲这时候已经彻底看清了西门庆以及西门家、乃至整个社会环境的真实面目,不再有任何奢求,只听了玉箫的劝,“好死不如赖活着”。

可接下来潘金莲在蕙莲与孙雪娥之间相互挑拨,这条离间计使得暗地与仆人来旺儿有私情的孙雪娥和与主子通奸的宋蕙莲各怀忿气而相争,这对已无活下去的信心的蕙莲来说,无疑又是一记重击。

最终蕙莲在孙雪娥一激之下,忍气不过,最终自缢身亡。

这一羞一气便成了宋蕙莲悲剧产生的最直接原因。

正如文龙先生在资堂本手书中的批语一般,“蕙莲果死矣,本有所死之道。

然人皆知死于雪娥之打,而不知实死于金莲,更不知实死于玉楼。

”细看《金瓶梅》第二十二回至二十六回,不难发现,孟玉楼在对待蕙莲与西门庆的首尾这件事上,显示出了她的圆滑世故,《秋水堂论金瓶梅》一书中,认为玉楼“在处世方面,原是宝钗一流人物”。

这就要从来兴向潘金莲告发来旺骂主说起。

蕙莲与西门庆的首尾原是潘金莲第一个发现,但她对谁都没有说。

但是蕙莲侍宠如此明目张胆,丫头小厮们也在私下传递各种信息,这件事即使没有挑明,也应是府中上下人人心中有数的,连西门大姐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更何况身为西门庆小妾的孟玉楼呢。

然而在同潘金莲一起听了来兴告发来旺,玉楼听了“如提在冷水盆内一般,吃了一惊”,还问潘金莲道:“真个他爹和这媳妇子有?”那么这时的玉楼只能是在故作惊讶了,她大概是碍于潘金莲的颜面。

此事潘金莲已然恼羞成怒,而这时玉楼若说我早就已经知道了,那么潘金莲更该何堪。

玉楼既是西门庆的妾,那必然如潘金莲一样有嫉妒之心,只是不如潘金莲那般扭曲。

“嗔道贼臭肉在那里坐着,见了俺每意意似似,待起不起的,谁知原来背地有这本帐!论起来,他爹也不该要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