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动因、现状及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nancial View

金融视线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05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动因、现状及展望

张宛婷 吉林财经大学 吉林长春 130117

摘要: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整个金融体制改革有关键性影响。本文将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动因,包括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金融市场开放需要、利率管制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金融创新需求等。进而在分析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现状的基础上,推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几点建议对策。关键词: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动因;改革现状;发展趋势展望

前言: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确保金融市场资源配置合理性的关键途径,其中,建立新基准利率体系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无论是从制度发展还是市场发展角度来看,基准利率形成方式都需要作出本质性变革,从而解决金融市场中价格形成机制扭曲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深入分析,立足于改革动因和现状,把握好未来的改革方向。

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动因分析

(一)市场经济改革的内在需求

利率是由借款人向所借款项支付的代价,作为放款人对延迟消费的回报。在经济金融体系运转中,利率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对金融资源配置、投资、消费、储蓄等都有直接影响,是一种货币调节的基本工具。同时利率也体现了金融市场价格信号,对宏观和微观经济发展都有显著影响。推行利率市场化,基于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货币市场中融资经营的存贷款利率水平,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经之路。利率市场化改革具体包含利率决定、利率结构、利率传导以及利率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市场化改革。

总体而言,利率市场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核心问题,关系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资源优化配置。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使其,存贷款利率由央行调控,主要出于稳定经济发展方面的考虑。但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由央行统一进行调控的利率表现出突出的不连续性,资金调配与实际市场需求不符,难以为金融机构运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同时也无法反映出实际资金供求关系。因此,在继续深入发展市场化经济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目标,提高资金利用率。

(二)金融市场开放性发展需求

从金融市场角度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金融资本的引入对国内金融市场竞争带来了直接影响。美国在1986年时就实现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相继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进入21世纪以后,更多的新兴市场国家加入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潮流中。在此情况下,我国也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对基准利率体系和利率管制体系等都作出了调整。只有尽快与国际公认的市场规则接轨,推动国内金融产业的深化改革,才能更顺利的融入国际金融市场,满足金融市场开放性发展需求。

(三)利率管制自身存在的问题

基于利率对经济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利率管制措施,其主要目的是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保障。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各国利率管制存在的弊端也凸显出来,难以满足经济全球化

背景下的经济发展求。由于政府利率管制的存在,利率的自发调节作用受到抑制,进而影响到资源配置效率,导致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长期偏低。从融资渠道角度来看,在政府利率管制政策下,正规融资渠道都处于严格的管制状态下,投资主要集中于大型国有金融机构。这必然会导致大量的资金脱离正规金融体系,这也是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我国非法集资屡禁不止、民间利率不断攀高的主要原因。

(四)金融体系创新发展的需求

进入新时代以来,金融体系的创新发展成为影响各国金融体系运转效率的关键性因素。在金融体系的创新过程中,涌现出一批金融创新工具,并被广泛使用于各个金融机构中。这导致许多实际的银行利率超出政府制定的利率管制范围,进一步导致银行陷入“脱媒危机”。在此影响下,各国政府纷纷启动利率市场化进程。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是金融体系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比如“余额宝”等新型互联网金融主体,依靠其高回报率优势,在短时间内吸收大量资金注入,直接导致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资源来源不足,进而出现利润下降。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还具有投资门槛低的优势,已经累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给传统金融的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只有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才能解决传统金融的发展困境。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现状

(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起步阶段,从1978年至1993年间,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启动,但在这一阶段,由于计划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利率市场化改革缺乏经济体制基础,主要表现在对利率管制的放松,但最终的利率浮动范围仍要经过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

2.稳步推进阶段,从1993年到1998年间,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渐走向正规,在1993年时明确制定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设想,并在1996年的金融改革会议上,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容正式呈现在相关国家文件中。按照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指示,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开放了同业拆借利率、现券交易利率和债券回购利率等,在1998年时又启动了贴现利率机制改革,开放贴现、转贴现利率,初步实现利率市场化;

3.加速发展阶段,从1999年到2015年间,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快速发展,在2000年时开放了外币利率,在2005年开放同业存款利率,在2012~2014年间,完全开放带宽利率,2015年一年,央行5次降准降系,充分发挥了利率的货币调节作用;

4.创新发展阶段,自2015年以后,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增添了新的内容,总体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朝向更加灵活、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但与此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