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
低碳运营管理方案

低碳运营管理方案一、前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低碳运营管理理念逐渐被企业所重视。
低碳运营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运营和管理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减少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低碳运营管理的理念、现状和挑战,并提出针对企业的低碳运营管理方案。
二、低碳运营管理理念低碳运营管理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它不仅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更注重企业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
低碳运营管理的核心理念是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赢。
同时,低碳运营管理还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低碳运营管理的现状和挑战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碳排放问题日益严重,各国纷纷制定了大量的碳排放减排政策和法规。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低碳运营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其次,企业需要加强环保管理和监测,确保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
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和培训,推动员工积极参与低碳运营管理。
四、低碳运营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低碳运营管理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降低碳排放,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首先,低碳运营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企业的利润。
其次,低碳运营管理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投资者。
同时,低碳运营管理还可以为企业赢得政府的支持和奖励,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最重要的是,低碳运营管理符合公司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五、低碳运营管理方案1. 制定企业低碳运营管理政策企业应该制定低碳运营管理的政策,明确企业的低碳目标和责任分工,建立低碳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责任制度。
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和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推动员工积极参与低碳运营管理。
低碳背景下供应链减排决策与协调研究进展及展望

收稿日期:2020-09-15作者简介:陶子龙(1995-),男,安徽长丰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
引言长期以来,人类经济活动中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导致了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使得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不断加剧,气候变化已逐渐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之一。
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相关的碳减排计划,面对政府出台的低碳政策和公众的碳减排要求,企业应当把碳减排纳入经营决策。
在此背景下,从供应链层面研究企业减排决策问题就变得很有意义。
同时,企业间不同的契约协调方式也会对碳减排决策及供应链的收益产生影响。
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供应链减排决策与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其研究成果对人们认识供应链碳减排问题、改善及优化上下游企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碳税政策下考虑消费者偏好的供应链减排决策与协调问题碳税政策是目前实现碳减排目标的措施之一,在理论方面,国外学者已得出碳税是实现CO2减排战略目标的最有效工具[1]。
与此同时,具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也在不断增多,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已成为影响其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2]。
基于上述背景,在供应链中探讨政府碳税和消费者环保意识对碳排放以及对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就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王芹鹏等研究发现,当产品单位碳排放较低时,选择减排战略会改善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收益状况,并设计了一种收益共享契约来实现供应链成员收益的帕累托改进[3]。
Ghosh 和Shah 探讨了绿色供应链成员选择成本共摊契约的原因,并分析了绿色成本和消费者对绿色需求的敏感性对每个成员关键决策的影响[4]。
程永伟等人研究表明,碳税政策下消费者低碳偏好的存在可使碳税率降低13.2%,中性碳税政策与低碳偏好的共同作用,能够形成潜在的减排-就业“双重红利效应”[5]。
曹细玉和张杰芳通过研究制造商与零售商的碳减排、碳税成本的分摊及收益共享的组合契约实现了供应链协调,并分析了供应链碳减排量一定情况下碳税和碳减排补贴如何变化[6]。
什么是绿色供应链管理如何践行

什么是绿色供应链管理如何践行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供应链管理已逐渐成为企业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绿色供应链管理?又该如何有效地践行呢?绿色供应链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理念融入到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从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设计与制造、物流与分销,一直到产品的使用和回收处理,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在原材料采购环节,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优先选择那些环境友好型、可再生、可回收利用的原材料。
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还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比如,一家电子企业在采购芯片时,选择那些无铅、无汞的产品,就能够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排放。
产品设计阶段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设计师们需要考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如何降低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如何使产品更容易拆解和回收,以及如何减少产品包装对环境的影响等。
以汽车为例,通过采用轻量化材料和优化发动机设计,可以提高燃油效率,减少尾气排放;而设计易于拆解的零部件,则有利于车辆报废后的回收利用。
在生产制造环节,企业需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减少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一家服装厂通过改进染色工艺,不仅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还降低了废水的化学需氧量。
物流与分销环节也是绿色供应链管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优化运输路线、选择低碳运输方式(如铁路、水运)、提高车辆的满载率等措施,都能够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此外,合理规划仓储布局,减少库存积压,也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和环境压力。
产品的使用阶段,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产品使用说明和售后服务,引导消费者正确使用和维护产品,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比如,家电企业为消费者提供节能使用小贴士,帮助用户降低能源消耗。
绿色供应链管理手册

绿色供应链管理手册摘要:一、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背景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步骤三、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四、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效益五、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与挑战六、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政策与措施七、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案例分析正文:绿色供应链管理手册一、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背景绿色供应链管理,又称环境意识供应链管理,是指在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融入环境保护意识,追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供应链管理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领域。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步骤1.绿色理念的树立:企业应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将环保纳入企业发展战略。
2.绿色供应链诊断:对企业现有供应链进行全面分析,找出环境风险和机会。
3.制定绿色供应链战略: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绿色供应链目标和实施计划。
4.绿色设计与生产:优化产品设计,采用环保材料,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化。
5.绿色采购:选择环保供应商,推动供应商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
6.绿色物流与销售:降低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推广绿色包装和营销策略。
7.绿色废弃物处理:建立废弃物回收与处理体系,实现废弃物资源化。
8.持续改进与监控:建立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估体系,持续改进供应链环保绩效。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1.绿色设计:在产品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环保因素,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
2.绿色材料:选用环保、可循环利用的材料,降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3.绿色生产:优化生产过程,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化。
4.绿色物流:降低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四、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效益1.提高企业形象:展现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2.降低运营成本:通过节能、减排等手段,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提高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4.促进产业链绿色发展:推动上下游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促进产业链绿色发展。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已经成为了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两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帮助企业了解并把握供应链管理的最新动态。
一、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1.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管理是一种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全过程进行统一协调和优化的管理方式。
它着眼于整个供应链网络的最大化绩效,并通过共享信息和协同决策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1.2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历程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供应链管理逐渐受到重视,并在企业中逐步得到应用和推广。
从最初的简单物流管理到现如今的全球供应链整合,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经历了由内向外、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演变过程。
1.3 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和价值供应链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整合性、协同性、全局性、可持续性等。
它通过优化物流流程、减少库存和缩短供应链周期等方式,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市场竞争优势。
二、供应链管理的未来趋势2.1 智能化和数字化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逐渐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中。
未来,供应链管理将更加智能化和数字化,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实现供需匹配、资源优化和风险管理,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
2.2 绿色和可持续趋势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未来,供应链管理将更加注重绿色和可持续,推动低碳物流、循环经济和社会责任等概念的落地。
企业需积极采取环保措施,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2.3 网络化和全球化趋势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全球市场的扩大,使得供应链管理趋向于网络化和全球化。
未来,供应链管理将面临更广泛的伙伴合作和信息共享,促进全球供应链的整合和优化。
企业需加强跨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竞争和市场变化,提高整体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物流管理策略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物流管理策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低碳经济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制定政策的主要目标。
而绿色物流作为低碳经济的重要领域,其管理策略的制定对于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物流管理策略1. 绿色物流的定义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遵循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技术手段、管理手段等方式实现物流运作的“绿色化”。
其目的是在保障物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物流运营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利润。
2. 绿色物流管理的重要性绿色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推进,还在于其对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企业绿色物流管理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必然趋势。
其他方面,绿色物流管理可以从“减少能源消耗、优化物流结构、控制物流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份额”等多方面为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收益。
3. 绿色物流管理的策略为了实现绿色物流的目标,建立一套科学化的管理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绿色物流管理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低碳节能策略通过减少物流运输中的空车、空船,优化运作路线,采用低碳能源等方式,减少物流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运输效率,从而实现物流运营的低碳化和节能化。
(2)包装管理策略包装是物流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环,但随之产生的大量包装废弃物也在一定程度上污染着环境。
因此,对包装进行精细化管理,如推广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包装,提高包装的重复使用率等都是有效的绿色物流管理策略。
(3)信息化管理策略信息化管理策略包括物流信息化管理、供应链信息化管理等,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的手段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加强运营的可追溯性,实现物流运营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
(4)协同化管理策略物流运作涉及到供应链中的多个环节,协同化管理策略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绿色供应链管理不足及改善研究

159绿色供应链管理不足及改善研究李静琳赵东亮(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北京101149)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物流与各行业发展息息相关,其作用越来越大,绿色供应链管理逐渐成为国内物流企业长远战略的重要思想。
本文阐述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善意见,从而为其进一步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管理;改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恶化、资源紧张枯竭等现象频发,使得人们对物流这个涉及社会多方面的行业关注度及要求逐渐提升,好的物流供应链管理可以有效的节省物流资源,减少对于环境造成的压力,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渐渐成为热点。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现状分析(一)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绿色供应链管理(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又称环境意识供应链管理,即在原有供应链管理中增加对生态环境、低碳等绿色因素的考虑,即在供应链的整个过程考虑资源节约、低污染环保等问题,且通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长期合作以及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协调,使得产品从生产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废旧后回收的整个过程更加绿色高效、低碳环保,同时提升物流企业和所在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状绿色供应链管理起源于国外,最早由密歇根州大学的制造协会(1996)首次提出[1],其后随着协会及其他专家的研究深入其概念得到补充和完善;Hall (2000)提出供应链发展的可持续理念,对原材料采购、生产流通、包装加工的整个过程加入绿色管理思想,以实现环境优化的目的[2]。
2000年前后国内开始对于绿色供应链管理进行研究,但飞研究并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体系结构,包括绿色供应链技术基础、实施对象和内容,推动了绿色供应链发展;郑迎飞(2002)提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为了寻求在整个供应链中环境最优的解决方案,企业首先需要自身确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地位[4];黄凤文(2003)提出绿色供应链即绿色设计、绿色原材料的使用、绿色制造工艺、绿色包装、直至回收的整个过程[5];二、绿色供应链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对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也包括销售商、用户以及逆向物流成员的管理,绿色主要体现在对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尝试,以达到降低供应链整个过程资源消耗的目的。
物流业能源消耗与低碳减排研究报告

物流业能源消耗与低碳减排研究报告Logistics Industry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ow Carbon Emission Research ReportThe logistics industry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and meeting the demands of global trade. However,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associated with logistics activities have become a pressing concern. This research report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patterns and explore low carbon emission strategies within the logistics sector.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s primarily attributed to transportation, warehousing, and packaging processes. The transportation of goods, in particular, is a major contributor to energy consumption due to the reliance on fossil fuels. Road transportation, which accounts for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logistics activities, is a key source of carbon emissions. Additionally, energy-intensive warehousing and packaging operations further contribute to the industry's environmental footprint.In recent years, the logistics industry has made significant efforts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mitigate carbon emissions. One approach involves the optimization of transportation rout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fuel-efficient technologies. The adoption of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s, such as electric and hybrid vehicles, is also gaining traction as a means to curtail carbon emissions. Moreover, advancements in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s and eco-friendly packaging materials are contributing to the industry's low carbon initiatives.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brought about bo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logistics sector. On one hand, the disruption in global supply chains has led to increased energy consumption as companies resort to expedited transportation methods to meet demands. On the other hand, the pandemic has accelerated the adoption of digitalization and automation in logistics operations, presenting an opportunity to optimize processes and reduce energy utilization.Moving forward, collaboration among stakeholders is essential to drive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owards low carbonand sustainable practices. Governments, industry players, and consumers must work in unison to promote eco-friendly policies, incentivize energy-efficient technologies, and raise awareness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logistics activities. Additionally,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tringent carbon emission standards can further propel the industry towards a more sustainable future.In conclusion, the logistics industry'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ar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hat require proactive measures and collaborative efforts to address. By embracing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optimizing processes, and fostering a sustainability-oriented mindset, the industry can pave the way for a greener and more efficient logistics landscape.物流业能源消耗与低碳减排研究报告物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和满足全球贸易需求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低碳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
作者:王飞 张肖
来源:《价值工程》2017年第15期
摘要: 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近年来,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
性,并对其进行科学研究。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环境变化的首因,为了改善环境问题,人们
开始研究如何降低碳的排放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方向从对绿色供应链的研究发展到
对低碳供应链的研究,低碳供应链对减少碳排放、提高环境质量更加有效。本文通过对低碳供
应链管理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旨在明确低碳供应链的研究进展,为以后此方面的研究打下基
础。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en
brought forward. In recent years, people began to realize the serious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Greenhouse emissions is the first reason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people began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With the passage of the research, the
research direction developed from green supply chain research to low carbon supply chain research.
Low carbon supply chain can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and improve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low carb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iming at clearing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low carbon supply chain and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关键词: 低碳;供应链;研究综述
Key words: low carbon;supply chain;research review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5-0058-02
0 引言
低碳供应链的兴起来源于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不可避免地
遭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何在保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保护环境是现在的热点问题。环境遭到
破坏究其原因就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以解决环境问题关键是寻找办法降低碳足迹。近年
来,国家也逐渐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着手制定相应环境改善措施。低碳供应链正是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低碳供应链的提出与研究为实际生产起到指导性作用,在很大程度
上降低了碳足迹。但是低碳供应链提出时间较短,发挥作用并不完善,对此方面的研究文献还
不全面。因此,本文对低碳供应链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旨在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1 低碳供应链的提出
低碳供应链管理是在绿色供应链、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提出的。在最初的供应链管
理中,人们只是针对供应链的经济性进行管理,但随着供应链运营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研究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开始把环境因素考虑进来,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最早出现于
1996年,是由MRC提出的。虽然绿色供应链考虑了环境因素,但是对于经济、社会、环境这
三方面的协调性并没有关注,致使绿色供应链还不够完善,于是可持续供应链走入研究者的视
线。可持续供应链最初是由Drumwright提出的,此概念的提出对供应链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而低碳供应链的出现就是基于以上两种供应链的提出,碳排放被研究者关注开始于
2010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低碳供应链比绿色供应链、可持续供应链要求更为严苛,且供应链
管理复杂度更高,但是低碳供应链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
2 低碳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2.1 低碳供应链研究方法 杜少甫等在限额与贸易系统约束下建立了博弈模型,在此模型
下,博弈双方分别是一个依赖碳排放的生产厂商,一个是碳排放供应商的两级供应链模型。在
此模型下得到了唯一的纳什均衡点,碳排放供应商与依赖碳排放的生产厂商基于各自的利益,
考虑购买碳排放单位价格及生产量做出自己的最优决策。杨红娟等通过传统的DEA方法对低
碳供应链的运营状况进行了评价。杨洪娟提出五个一级指标及相应的二级指标,并且做出了八
条虚拟供应链,最后得出结论,在产出一定的情况下,为使供应链达到最优要减少要素的投入
量。
2.2 低碳供应链模型建立 赵道致等通过建立微分博弈模型,研究了单个供应商和单个制造
商长期合作的两级供应链中合作减排问题。文中分别对制造商占主导供应商跟随的博弈情况与
供应商、制造商协同纵向合作减排的状态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相应的均衡策略,并对这两种情
况进行比较,发现供应商与制造商的纵向合作减排对提高产品减排量的作用较大,同时整条供
应链的利润也得到了提高,实现了供应链企业间的协调。何华等从微观低碳的角度出发,对碳
限额、碳限额与贸易、碳限额与贸易投入绿色技术这三种情况分别建立相应的定价策略模型,
并得出结论:在碳限额政策下,企业的最优定价与利润小于无限额下企业的最优定价与利润;
在碳限额与贸易政策下,企业的最优定价位于碳限额与无限额最优定价之间;在碳限额与贸易
加入绿色技术政策下,此时,企业的最优定价主要取决于限额时产品的边际利润;另外适当的
绿色技术的投入,可以增加企业的期望利润。
3 低碳供应链管理研究趋势
低碳供应链的提出基于绿色供应链、可持续供应链。低碳供应链较以上两种供应链更为复
杂,要求更加严苛。低碳供应链要求产品从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加工、生产与回收等各个环
节减少碳排放量,弥补了以上两种供应链的不足之处,通过这样一个闭环系统,废弃物得到合
理的回收与利用,促进了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低碳供应链的研究经过了绿色供应链、可持续
供应链的研究,并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供应链研究的逐步完善,也是供
应链研究的意义与动力。最初的供应链的研究只是一些定性的分析,并不能拿出客观的数据令
人信服,但是现在低碳恭供应链的研究不管是从模型的建立还是研究方法的选择来看,其结果
的得出都有科学的数据作为支撑,这使得研究更加准确与科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 低碳供应链研究的不足之处
低碳供应链是一个新兴事物,对此的研究文献较少,还不成熟,所以在实际的经营中,低
碳供应链的建立实例并不多见。低碳供应链的研究不足之处有三:一是研究切入点都是从供应
链的外部影响因素入手,比如国家政策的提出或是企业间的合作减排,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降
低碳排放量;二是供应链涉及多个环节,如果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碳足迹的测量,现在为止还
没有科学合理的测量办法。三是低碳概念的提出,国家并没有相应的管理政策去应对低碳供应
链的管理为问题,现在国际上建立了碳限额与贸易系统,但是由于系统的初步建立,其实施的
具体要求还不规范,这就使得低碳供应链处于管理混乱的局面,不利于供应链的研究与发展。
5 结语
低碳供应链是在原有供应链的基础上加入低碳这一因素的考虑,它比绿色供应链、可持续
供应链的组成内容更为复杂,对环境保护的反应能力也更强。低碳供应链要求从产品的原材料
的采购、运输、加工与废料的回收等一系列环节降低碳排放,其实施效果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
率同时也最大力度保护了环境。但是低碳供应链管理体系并不完善,研究内容还需进一步成熟
加深研究内容,同时研究方法也须随社会的发展要求作出创新性改变,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
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雪琳,赵志鹏.“新常态”下低碳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J]. 现代商贸工业,2015(10):
50-51.
[2]赵道致,原白云,徐春秋.低碳环境下供应链纵向减排合作的动态协调策略[J].管理工程
学报,2016(01):147-154.
[3]杨红娟,郭彬彬.基于DEA方法的低碳供应链绩效评价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0
(09):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