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图)

合集下载

基于激光导引头的四象限光电探测器检测电路研究

基于激光导引头的四象限光电探测器检测电路研究

象限探测器 。四象限探测器再配合 自动驾驶仪 等动 力装置 , 以很方便可靠 的完成制导 、 可 跟踪任务。位
作者简 介 : 匡冬权 ( 9 5 )男 , 16 一 , 辽宁沈 阳人 , 高级工 程师 , 工学士 , 研究方 向 : 通用装备检测与除废。 20 2
《 装备制造技术)o2年第 2 ) 1 2 期
薄 弱 的顶装 甲 ; 整个 射击 过程 中 , 在 只需 在最 后 8 用 s 激 光 照射 器 照 射 目标 , 减少 了照 射器 暴 露 的机 会 ; 在 探测 器 组件 ;如 俄罗 斯 红 土地 末 制 导 炮 弹 采用 双 四
有其它照射器协助 的情况下 , 可间接射击 。
收 稿 日期 :0 1 1— 4 2 1- 2 0
导 弹 的 大 脑 ,导 引 头 是制 导 系 统获 取 外 界信 息 的必 的制导体制 ,O 2 世纪 9 年代发生的几起局部战争表 O
明 ,激光半 主动寻的制导武器已成为现代战场的主 打击 效果 。通过对本课题 的研究可 以对半主动激光 战武 器 之一 。 制 导 导 引头 的组 成 原理 有 较 深 入 的 了解 ,并 提 出相
要 途 径 ,它 的性 能 好坏 直 接 影 响 到激 光 制导 武 器 的
应 的改进方案 ,对提高激光制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器的战场生存能 1 课题背景和意义 力和打击能力有重要意义 。 选用激光半 主动制导体制可 以使导 弹的射程更 在激光半主动寻 的制导 中,激光导引头经 常使 远 ( 6 m 以上 )可 以采用 曲射弹道攻击坦克较为 用的有双四元 、 四元 、 达 k , 单 三元和二元等多种形式 象限
动导引攻击 、 成本 相对较低等优点 ; 与激光驾束和及 作用翻 。为改变这一状况 , 国均在努力改进制导武 各 激光指令制导等遥控制导体制相 比,具有发射点与 器的性能并 积极探索新 的制导方法 。激光半主动寻

75毫米的传奇——漫谈旧时代的各种75毫米山野炮(中)

75毫米的传奇——漫谈旧时代的各种75毫米山野炮(中)

75毫米的传奇——漫谈旧时代的各种75毫米山野炮(中)这一部分内容是比较沉重的,因为在这一部分中要说一说“侵华日军”也就是“鬼子”的各种75毫米炮。

在“十四年抗战”中,日军火炮数量众多,弹药充足,占尽了优势,令中国军队吃了大亏。

关于日军火炮的问题,许多抗战书籍里记载过了,即使是近年刚刚出来的书也有不少比如去年王树增写了三本《抗日战争》(蓝皮的),再比如余戈先生的“滇西抗战三部曲”《1944,松山战役笔记》《1944,腾冲之围》《1944,龙陵会战》等,杂志里面关于日军火炮的文章就更多了……比如《世界军事》里面,《兵器》里面,《兵器知识》里面等等……在《军事史林》201303期有一篇《侵华日军的炮兵》,里面用表格的形式把日军的各种型号火炮列举出来了!日寇大口径炮一般编入专门炮兵联队旅团不下放在师团里日本鬼子的火炮,数量多、种类口径齐全而且炮弹十分充足,当年中国军队就在炮火上吃了他们的大亏。

但平心而论,日军的炮兵比起欧美各大发达国家来,还算是比较落后的……主要就表现在他们的100毫米以上的火炮比美苏德等国少多了,大部分火炮还是用马来拉着。

日军的100毫米以上的重型炮都编在专门的炮兵联队旅团里面,战时加强给各个步兵师团或旅团,步兵师团旅团直属的火炮还是各种75毫米山野炮。

据徐焰将军在《从抗战时中日武器对比看军队战斗素质》(《兵器知识》200903A期)一文中讲到:“日军一个甲种师团支援火炮有24门四一式75毫米山炮,12门三八式75毫米野炮”。

而《世界军事》201406期《军博神器之四一式75毫米山炮》则补充到“日军开发了性能更好的94式山炮以后,把41式山炮下放到了步兵联队,增强了联队一级的火力。

”《兵器》杂志201612有文章《昨日为敌我搏杀,今日成珍贵文物——陈列馆里的日制三十八年式75毫米野炮》系统介绍了三八式野炮。

据不完全统计,日军的75毫米炮大约有以下这些种类:山炮有比较少的六年式,产量最大的四一式,性能最好的九四式。

国外炮兵压制武器装备发展态势分析

国外炮兵压制武器装备发展态势分析

摘要:野战炮兵的压制火力作为战场综合火力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整个陆军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为增强炮兵武器在现代信息化战场的作战能力,各国普遍对现役装备进行改造、更新,使其作战效能有突破性的提高。

典型介绍了美、俄、英三国炮兵压制武器装备的发展现状,并说明在高新技术兴起的今天,世界各国军队的建设和炮兵压制武器装备的发展呈现出由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由人力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的总体趋势。

关键词:炮兵压制武器,信息化战场,身管火炮,多管火箭炮,战役战术导弹中图分类号:E924文献标识码:A国外炮兵压制武器装备发展态势分析琚章锋,刘娟,刘慧玲(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太原030006)文章编号:1002-0640(2013)增刊-0001-02Vol.38,SupplementAug ,2013火力与指挥控制Fire Control &Command Control 第38卷增刊引言西方军事家的研究表明,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80豫左右的战场人员战斗伤亡将是野战炮兵和步兵所致。

因此,尽管高技术战场的特点对火力战手段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现代空中火力手段对野战炮兵火力形成了一定的挑战,野战炮兵的压制火力仍为战场综合火力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战役战术范围内仍是中坚力量,并且是整个陆军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

1炮兵压制武器装备发展现状国外现役炮兵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美、俄、英、德、法等发达国家比较先进,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列装的产品,如美军1993年装备的M109A6“帕拉丁”榴弹炮、德军2003年装备的PzH2000自行榴弹炮、俄军2004年初开始列装的“伊斯坎德尔”地地战役战术导弹;印、日等国比较落后,迄今仍保留相当数量的50年~60年代产品。

1.1美国炮兵压制武器装备现状二次大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陆军野战炮兵的装备技术水平落后于前苏联,甚至与英、法、德等北约国家军队相比也并无明显优势,20世纪70年代后,美军力求扭转这种局面,经过近30年的努力已取得一定进展,尤其在高技术于野战炮兵武器系统中的应用方面,已居当今世界领先地位。

国外弹道修正技术在弹药中的应用概况

国外弹道修正技术在弹药中的应用概况

国外弹道修正技术在弹药中的应用概况【摘要】弹道修正技术是目前各国争相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该技术在国外弹药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概况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弹道修正;弹药;应用1 弹道修正技术的需求背景在现代及未来的战争中,武器系统中最常用、最大量的打击载体仍然是常规非制导弹药,火力压制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能够使己方武器的射程远大于对方,就能在对方的火力圈以外实施攻击作战,且能够让己方受到的损伤大大减小。

这一作战思想一直激励世界各国采用各种增程技术提高弹药射程。

但是射程提高以后,对目标的命中密集度却降低了。

当射程超出50km甚至到100km时,普通弹药的密集度散布就不能满足要求,实际效费比很低。

解决普通炮弹的射程和密集度散布相互制约的途径有两个:一是研制精确制导炮弹,它主要用于对付军舰等“点目标”;二是发展弹道修正引信,它主要对付的是“面目标”,如坦克集群、岸防部队等。

美国国防部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对于典型的炮射无控弹药,射程为30km时其圆概率误差(CEP)为240m,如果采用惯性制导引信,其圆概率误差可以减小到64m。

因此可以看到,在达到同样的对目标毁伤概率的条件下,仅仅更换一个弹道修正引信,可以减少90%的弹药消耗量,其效费比无疑是巨大的。

2 弹道修正技术国外研究概况目前,弹道修正技术有三种发展方向:外部制导、自定向和目标定位。

2.1 外部制导外部制导的发展方向有激光半主动制导型和雷达跟踪型。

激光半主动制导型弹丸的工作原理是用激光照射目标,然后末制导弹丸利用目标的反射激光来导向目标。

其优点是在指挥和控制环路中有人操作,能可靠识别目标,可直接观测毁伤效果。

美国的“铜斑蛇(copperhead)”即是这类弹药。

但是,在关于炮射弹药是主要用于攻击面目标还是用于攻击点目标的争论中,多数国家认为火炮仍然主要是面射击武器;除此之外,每发“铜斑蛇”炮弹约3.5万美元,费用高显然是其一个主要的缺点。

浅谈精确制导武器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浅谈精确制导武器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浅谈精确制导武器对现代战争的影响中文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国呈多元化发展,信息技术水平快速提升,高水平局部战争时有发生,其中,精确制导武器作为常规武器的利刃,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精确制导武器能识别重点目标并命中,相对其他武器装备有较高的直接命中率,在作战中可有效打击敌方重点要害的军事基础设施。

本文结合近些年国外战争中使用的现代化武器装备进行讨论分析,并探讨了精确制导常规武器对于现代战争的影响。

关键词:精确制导武器武器装备现代战争引言:精确制导武器作为精确打击、高效毁伤的核心武器装备,是维护国家安全、应对安全威胁的重要手段,结合近期俄乌军事冲突,俄军开战首日通过部署大规模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精准摧毁了包括国民卫队司令部等乌军大量军事设施,攻击精准破坏既定目标。

由此可见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直接关系着战争的主导权。

1精确制导武器概述1.1精确制导武器的概念最早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就已诞生精确制导武器,美国曾将精确制导炸弹应用于越南战争中,因其具备精确的制导装置,作战效果十分惊人,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点关注。

对于精确制导武器,我军界定其为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包括了制导地雷、制导炮弹以及制导导弹等。

1.2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在现代作战中,精确制导武器作为陆、海、空战争中的常规武器,具有一定的战略威慑力量,在战争中受到了各国军队的青睐,是不可或缺的战争利器。

近年来,关于精确制导武器相关技术,各国都在加大力度研究,旨在实现对精确制导武器的创新,当前可从四个方面来展现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1.2.1命中精度高美军在海湾战争期间,将“战斧”巡航导弹投向了伊拉克,共计发射288枚,该导弹达到了80%以上的命中率。

近年来,在不断的改进下,“战斧Ⅲ”巡航导弹命中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其误差可控制在3m内,而激光末制导炸弹精度则可控制在1.5m之内。

1.2.2可实施远程精确打击对比常规非制导武器与精确制导武器,两种武器装备在“射程-精度”概念存在一定差异,如末制导精确制导武器其精度并不会受射程增大而降低。

灵巧弹药——精选推荐

灵巧弹药——精选推荐

灵巧弹药灵巧弹药是介于⽆控弹药和导弹之间的弹药,它包括敏感器引爆弹药(末端敏感弹药)和末制导弹药。

在当前发展阶段更⼴泛⼀些,它还可把弹道修正弹药和简易控制弹药包含在内。

敏感器引爆弹药由载体抛撒后落向⽬标区,在有效作⽤范围内敏感到⽬标后,起爆战⽃部形成爆炸成型弹丸毁伤⽬标,是⼀种射击—毁伤的攻击⽅式,其搜索⾯积较⼩,主要⽤于攻击集群装甲⽬标;末制导弹药能跟踪⽬标,并最终击中⽬标,主要⽤于攻击战场上纵深的装甲队列,其毁伤机理是战⽃部碰撞后起爆毁伤⽬标,是⼀种击中—毁伤的攻击⽅式。

导弹:有制导系统,⽆级修正弹道跟踪⽬标,做到“百发百中”末敏弹:⽆制导系统,⼏次弹道修正,弹道末端敏感,⽤于顶攻时,命中概率⾼但威⼒有限末制导弹:修正弹道弹:在已存在的弹上装弹道修正模块,由GPS或地⾯雷达探知飞⾏中的弹丸在某⼏个时刻的空间位置,将此位置与地⾯⽕控计算机中预先装订的理想弹道相⽐较,根据偏差⼤⼩,指令修正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弹药领域发⽣了⽇新⽉异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型弹药,灵巧弹药就是其中⼀类。

此类弹药是在外弹道某段上能⾃⾝搜索、识别⽬标,或者⾃⾝搜索、识别⽬标后还能跟踪⽬标,直⾄命中和毁伤⽬标的弹药。

11.1 末敏弹11.1.1 概述末敏弹是国外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种⽤于对付坦克、⾃⾏⽕炮和步兵战车等装甲⽬标的新型灵巧弹药,它是⼀种敏感器引爆弹药,是把先进的敏感器技术和爆炸成型弹丸技术应⽤到⼦母弹领域中的⼀种新型弹药。

末敏弹是末端敏感弹药的简称,这⾥末端是指弹道的末端,⽽“敏感”是指弹药可以探测到⽬标的存在并被⽬标激活。

所以,末敏弹就是弹道末端能够探测出装甲⽬标⽅位并使战⽃部朝着⽬标⽅向爆炸的炮弹,末敏弹多采⽤⼦母弹结构,母弹内装多个⼦弹,母弹仅仅是载体,只有⼦弹才具有末端敏感的功能。

11.1.1 概述⼦弹事实上可以⽤多种载体运载,如炮弹、远程⽕箭、航空⽕箭、撒布器等,⼀次发射(或投射)可攻击多个不同的⽬标,末敏弹专门⽤于攻击集群坦克装甲车辆等的顶部装甲,是⼀种以多对多的反集群装甲⽬标的有效武器。

国外弹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_王树魁

国外弹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_王树魁

综 述国外弹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王树魁(北京2413信箱10008) 〔摘要〕 本文概述了近10年来国外弹药的发展特点,并着重指出常规弹药灵巧化是未来制导弹药发展的重要趋向。

〔关键词〕 灵巧弹药 制导炸弹 末制导弹药 反坦克导弹 智能雷 近年来弹药的发展极为活跃,在众多的领域已取得可喜的进展。

常规弹药灵巧化已成为弹药发展的重要趋向;末敏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着反坦克弹药领域的发展;末制导炮弹正在向发射后不管方向发展;底排技术和火箭发动机等增程技术极大的提高常规弹药的射程;可撒布地雷技术及传感器技术的采用正在使地雷的作用发生根本的变革;近程反坦克武器将出现质的飞跃,炮射导弹的引入提高了坦克的远战能力,而新一代灵巧坦克炮射弹药的开发将使坦克炮弹药发生根本的转变;防空弹药的发展正在引入新的手段;新概念弹药及软杀伤弹药也在不断涌现。

总而言之,高技术的发展为弹药注入了新的活力,弹药正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弹药的发展不仅使整个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出现质的飞跃,而且将对未来战争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

1 国外弹药发展特点1.1 防空弹药1.1.1 采用弹道修正技术提高高炮弹药性能在高炮弹药中采用弹道修正技术(或称简易制导技术)是提高高炮弹药命中精度和毁伤效能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近年来高炮弹药发展的一个重点。

意大利奥托梅拉拉公司率先将弹道修正技术引入到76mm舰炮之中,从而为高炮弹药的改进提供了一条成功之路。

这种76mm弹道修正弹的特点是利用数据接收机接收来自火控系统和弹道计算机提供的弹道修正数据,利用位于弹体周围的10个小型火箭发动机进行弹道修正,以确保弹丸准确地命中目标。

此外,博福斯公司研制中的40mm GJC4P弹(气体喷射控制可编程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也采用相同的弹道修正原理,从而使高炮弹药命中精度有较大幅度提高。

1.1.2 利用新型战斗部技术和可编程引信提高小口径高炮弹药的反导和防空作战效能为提高小口径弹药防空和反导作战效·1·第1期 弹 箭 技 术本文于1996年6月收到能,瑞士厄利空·康特拉夫斯公司研制了一种全新概念的可编程引信预制破片弹,即35mm AH EAD(先进的命中效能和摧毁)弹药。

俄罗斯推出最新型2S19火炮系统

俄罗斯推出最新型2S19火炮系统

俄罗斯推出最新型2S19火炮系统作者:李补莲,原树兴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5年第5期★李补莲原树兴据报道,俄罗斯目前正在向出口市场高调推出一款可以发射北约标准型155毫米弹药,并且装备有一个双模块装药系统(BMCS)的最新型2S19火炮系统……155毫米2S19M1型。

随同该武器系统一起推出的还有一款最新型的标准型152毫米2S19型自行火炮系统,后者是俄罗斯152毫米2S3自行火炮系统的换代产品。

在新型自行火炮系统推出之前,其前身2S3型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热销型号。

据粗略估计,在俄罗斯国内和海外市场上已经销售的2S3型系统超过650辆之多。

尽管152毫米2S19型自行火炮系统的武器与其前身2S3基本相同,仍然还是152毫米口径,但其包括防护、机动和火力在内的所有性能都得到了全面改进和提高。

与此同时,为了寻求用户所期望得到的更大的火力和更广泛的通用性,乌拉尔车辆制造研究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组成部分——乌拉尔运输机械厂还开发研制出了可以发射北约标准型弹药的155毫米2S19M1型自行火炮系统,并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推向外贸市场。

布局与T-90坦克相似按照最初的合同规定,俄罗斯出口型155毫米2S19M1自行火炮系统被设计为适于在全球各地部署使用。

其可以正常操作的环境温度范围为50~+50度,适用最高海拔3 000米,适用最大相对湿度为98%。

最初,155毫米2S19自行火炮系统在制造过程中曾经采用了T-80主战坦克(MBT)和T-72 MBT的一些主要组成部件,但这两种MBT的生产线都已经关闭了。

所以,目前155毫米2S19M1型自行火炮系统采用的是T-90 MBT的组成部件。

尽管出口型155毫米2S19M1型自行火炮系统看起来类似于早期的生产型152毫米2S19自行火炮系统,但仔细看其下部结构会发现,它与后者存在相当大的差别,而且炮塔的垂直面也很不相同。

正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其布局与T-90 MBT非常相似,包括其前面的驾驶舱、中间的炮塔,以及后部的动力单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谈“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使用远程火炮准确打击坚固工事和移动点目标,一直是困扰炮兵部队的技术难题。

从二战时期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常规身管火炮的距离公算偏差都在1/200~1/300之间,方向公算偏差也在1密位左右【注1】,由于目标定位误差和弹丸散步误差的存在,炮弹在20公里射程上,实际弹着点很可能会偏离目标50~100米,要想打出理想精度,就必须使用足够多的弹药,或者反复校射来提高命中率。

二战时期的经验也表明,远程火炮对点目标的命中率只有2%,使用常规弹药远距离精确打击点目标无异于天方夜谭。

随着激光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古老的身管火炮焕发了活力,精确制导炮弹应运而生,通过在弹药系统中引入制导技术,排除了人工操作和射弹散布的偏差,使火炮的射击精度有了质的飞跃,常规火炮开始具有远距离首发命中和有效摧点目标的能力。

1979年美国研制出M712式155mm“铜斑蛇”激光制导炮弹,苏联也不甘落后,随后推出以“红土地”(Краснополь/Krasnopol)为代表的制导炮弹,以及9K116“堡垒”(Бастион/Bastion)为代表的炮射导弹。

“红土地”制导炮弹由苏联著名的图拉仪表设计局(KBP/КБП)荣誉出品,仪表设计局1921年成立于图拉市,全称为“国立单一制企业—仪表设计局”(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унитарноепредприятие«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бюроприборостроения»),由1400多个军工企业组成,苏联最大的国防工业托拉斯之一,也是精确制导武器的最大研制和生产单位,苏军大部分枪炮、导弹都出自该设计局的手笔。

仪表设计局这个称呼跟中国国内很多兵工厂叫某某机器厂、某某工具厂一样很低调,从字面并不能看出这个企业是干什么的。

图拉仪表设计局从70年代开始,先后共研制了5种激光制导炮弹,分别是:红土地(Краснополь/Krasnopol)、厘米(Сантиметр/Santimetr)、勇敢者(Смельчак/Smelchak)、基托洛夫(Китолов/Kitolov)-2、基托洛夫(Китолов/Kitolov)-2M、红土地M(Краснополь-М/Krasnopol-M),其性能参数如下表所示:红土地Kr asno pol红土地-MKrasnopol-M基托洛夫-2/2MKitolov-2/2M米尺Santimetr勇敢者Smelchak武器系统型号2K252K25MKM=32K241K113弹径(mm)152155120/122152240配属火炮D-20牵引火炮西方制式155诺娜120mm152mm牵引火2S4式240mm自行迫击炮或2S3式、2S1 9式自行加榴炮mm榴弹炮迫榴炮、D30榴弹炮、120mm迫击炮炮或自行加榴炮弹长(mm)1300955122511951635质量kg全备弹54325/2749.5134.2 战斗部20.5210/27232装药6.365.0/5.56 32战斗部类型杀伤爆破杀伤爆破杀伤爆破杀伤爆破杀伤爆破等效TNT当量(kg)8 8 68.532射程(km)2最大17,可提高至209/122~8/6.5~12(3БОФ63装药)3.6~9.2制导状态初始段制导方式弹道飞行无制导弹道飞行无制导弹道飞行无制导弹道飞行无制导弹道飞行无制导弹道中段制导方式惯性制导惯性制导惯性制导惯性制导惯性制导弹道激激激激激光半主末段制导方式光半主动寻的光半主动寻的光半主动寻的光半主动寻的动寻的寻的制导时间(秒)0.1~30.1~30.1~30.2~30.1~3激光目标指示器/测距机型号1D15法制DHY3071D151D15/1D21D15/1D20质量(kg)6≤8660/3060/30 照射距离(km)5~77 70.2~5.00.2~10照射时间(秒)6~156~156~153 6~15测距精度(米)5~755~75 5同步装置型号1A351A351A351A35AK/1A35I1A35AK/1A35I质量282220装备现状已装备外销外销已装备已装备红土地152毫米制导炮弹红土地155毫米制导炮弹(前端是保护鼻锥)红土地-M制导炮弹红土地M使用的法制DHY307激光照射/测距机基托洛夫120毫米制导炮弹勇敢者240毫米制导炮弹2K24厘米152mm激光制导炮弹系统所使用的30F35炮弹,它与红土地的区别是没有火箭增程发动机。

红土地是苏联最旱研发的激光半主动制导炮弹,武器系统型号为2К25,绰号红土地(Краснополь),该弹于1977年开始工程研制,1984年定型并少量装备部队试用。

1992年首次对外披露,随即开始出口销售,第一个客户是东亚某国。

由于苏联解体导致俄罗斯国力衰弱,两国在技术和预算上的此消彼长,俄罗斯和中国军队实际部署红土地的时间其实很接近,都在1995年前后。

从2000年5月解放军报一篇文章可以看出,中国从80年代就开始跟踪搜集激光制导炮弹技术,南京炮兵学院对此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使我军在90年代引进“红土地”以后,很快就掌握了俄制激光制导弹药技术。

反观印度,1999~2002年印度以4万美元的单价进口了一万枚红土地炮弹,但不知是印度军队的使用原因,还是俄国人的质量原因,红土地在印度军队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实弹发射总体命中率只有28%,而且至今也未听说这个南亚大国有任何自行生产的意图和消息。

红土地的内弹道指标与普通152毫米加榴炮完全一致,可直接使用老式D-20式151mm牵引火炮或2S3式152mm自行火炮发射,也可用新式152mm2S19式自行加榴炮发射。

最大射程20km;全弹质量50kg,战斗部为杀伤爆破型,装药为钝黑铝混合炸药,质量20.5kg;带有4个燃烧室的单推力单喷管助推发动机;配用带有4组编码的1Д15(1D15)式激光目标指示照射器/测距机,激光器的照射距离为5~7km,主要用于攻击坦克、装甲车、工事和炮兵阵地等目标,可攻击速度小于10米/秒的活动目标(相当于目标速度36公里/小时)。

红土地全系统,左为飞行状态,右为全备弹,上为照射器红土地的全备弹状态该弹采用鸭式气动布局,两对相互垂直的气动舵装在弹体前部,舵片和尾翼均为折叠式; 这种气动布局是将舵面布置在弹的前部,其舵转角产生的升力与全弹升力方向一致,所以控制效率很高。

其主要缺点是由于舵面偏转对弹翼产生的下洗影响,使舵差动运动时会在弹翼下产生反向诱导滚转力矩。

所以鸭式舵多用于不需要滚转控制的滚转弹。

红土地之所以能够采用鸭式布局,还跟它采用杀伤爆破战斗部,因而无须像破甲战斗部一样必须把装药设计在弹体前段有关。

全弹可分成前面的控制部分和后面弹药部分。

这两部分可以完全分开,分别独立包装,再共装在一个包装箱内,只是在发射前才将两部分插接在一起。

这给生产、组装、总装和运输带来极大方便。

这种结构也是鸭式气动布局容易做到的,若是正常气动布局就难以实现。

红上地采用火箭增程方式,可显著地增大火力控制范围,提高火力使用的灵活性、命中精度、毁伤概率和可靠性,作战时,按照红土地炮弹使用教范要求,观察员照射点距离目标约5公里处,要求观察员与火炮夹角不能大于45度(750密位),观察员与目距离不能大于5000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把观察点设在火炮目标方向夹角为正负100密位(6度)的扇形区外,以免被炮弹掉下来的部件(譬如脱落的鼻锥)误伤。

先由前沿观察员搜索、确定所要攻击的目际、测定其距离和方位,用无线电通报发射阵地,指挥发射。

炮弹出炮口后25米左右稳定尾翼张开到位,5~10秒后火箭助推发动机开始工作,当弹丸接近弹道顶点,程控装置按预先装定的时间使惯性陀螺解锁,开始测量下滑角。

弹丸在升弧段及一部分降弧段是无控飞行的。

当下滑角达24°时,自动驾驶仪工作,弹丸进入惯性制导阶段,保持其下滑角不变。

与此同时,保护鼻锥部脱落,自动导引头作好准备。

在炮弹距目标约3000米,也就是在弹道未段的6~15秒时间内,由同步器或手动计时启动激光测距/目标指示器,对目标进行照射。

弹上的激光导引头可搜索地面直径为1千米区域内的激光反射信号,当导引头接收到目标反射来的足够强度的激光编码信号后,即捕获到目标并激活导引头位标器,导引头陀螺解锁加速旋转并进入跟踪状态,导引头给出含有重力补偿的比例导引信号,靠舵片操纵炮弹自动导向日标,当接近自标数百米时从低伸弹道转入俯冲弹道,以35~45°的着角攻击目标顶部,随即延迟引信引爆战斗部,摧毁目标。

红土地制导炮弹的作战过程现今制导炮弹的三大流派,即半主动激光制导、主动寻地制导和末端敏感弹药,都各有优缺点。

在作战使用时,激光半主动制导炮弹因为有人参与组成闭环系统,由人操纵激光照射器可灵活选择不同的目标-活动或固定不动的坦克、装甲车、导弹发射车、指挥车、工事或重要的点目标等,能区分敌我,因此可实现指那打那。

而自主寻地制导和末端敏感弹药炮则能自动攻击装甲目标,实现了“发射后不管”,但它们仅能攻击装甲目标,而且攻击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美国和苏联虽然都在70年代开始研制激光制导炮弹,但美苏军队对这种炮弹的定位却有很大差别。

美国人认为半主动激光制导炮弹不能实现“发射后不管”,操作上较被动寻地型炮弹复杂,而且在发射前要测距、通报目标坐标和气象云高,确定激光编码,需要同步器的无线电联络,武器系统及其操作都很复杂,容易受干扰。

所以,美国陆军比较热衷于使用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技术的自主寻地和传感器引爆弹药。

俄罗斯则认为,半主动激光制导能够打击战场上几乎所有目标,不受目标背景对比度限制,具有较高的命中率(目前为止,地球上现有的精确制导弹药类型中,精度最高的还是激光制导弹药),研发成本比较低,技术风险比较小。

这样红土地和铜斑蛇在技术上就有很多差异,如图表所示:铜斑蛇制导炮弹红土地制导炮弹备注射程4~16公里3~20公里命中概90% 90% 圆概率误差率命中精度0.4~0.9米小于1米圆公算误差战斗部种类聚能破甲战斗部杀伤爆破战斗部战斗部装药B炸药钝黑铝混合炸药破甲深度266mm以上一次装定诸元时,可打击目标散布直径2000米1000米以内(纵向)400米以内(横向)攻击点照射点照射点上方导引头视场±12.5°照射距离5公里5公里照射激光编码8组4组目标最大速度72公里/小时36公里/小时弹体控制尾翼稳定,不旋转鸭翼控制,旋转引导规律比例引导弹道根据云高设定标准和低伸弹道火箭增程弹道末端修正时间15秒1~3秒红土地的命中率较高,人民解放军装备该弹以后,历次演习演练中实弹射击都能达到俄方技术资料显示的90%以上的命中率,基本符合我军对该弹首发命中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