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著名期刊

国内著名期刊
国内著名期刊

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参考名录

《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民族研究》、《世界民族》、《求是》、《国际问题研究》、《人民日报》理论版、《解放军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自然辩证法通讯》、《马克思主义研究》、《国际共运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高校理论战线》、《自然辩证法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孔子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新华文摘》、《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国人才》、《经济法制》、《党建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法学》、《法学评论》、《中国人口科学》、《史学月刊》、《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哲学动态》、《中国科技论坛》、《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道德与文明》、《社会学研究》、《社会》、《社会学》、《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宏观经济管理》。

《中国语文》、《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辞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古代语研究》、《红楼梦学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民族语文》、《文艺理论与批评》、《方言》、《民族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中国语言学报》、《外国语》、《外语界》、《现代外语》、《美学与艺术学研究》、《语文建设》、《语文研究》、《语言研究》、《当代语言学》、《当代作家评论》《鲁迅研究月刊》、《文艺争鸣》、《新文学史料》、《中国比较文学》、《电影艺术》、《民族文学》、《明清小说研究》、《中国藏学》、《西藏研究》、《语言与翻译》、《回族研究》、《蒙古语言文学》、《中国民族教

育》、《外语学刊》、《外语研究》、《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育》、《外语与外语教学》。

《人民音乐》、《音乐创作》、《中国电视》、《舞蹈》、《黄钟》、《音乐艺术》、《中国书法》、《中国音乐学》、《音乐研究》、《中国音乐》、《美术》、《美术研究》、《中国摄影》、《舞蹈艺术》、《中国油画》、《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中国工艺美术》、《雕塑》、《装饰》、《中国纺织美术》、《中国服装》、《服装科技》、《中国包装》、《国外包装技术》、《中国广告》、《国际广告》、《家具》、《中国陶瓷》、《中国宝玉石》。

《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近代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党的文献》、《历史教学》、《历史档案》、《文物》、《考古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西欧研究》、《美国研究》、《考古》、《文献》、《考古与文物》、《中国钱币》、《中国博物馆》、《敦煌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图书情报知识》、《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资料工作》、《中国出版》、《出版广角》、《出版科学》、《出版参考》、《现代出版》、《编辑学报》、《编辑学刊》、《图书发行研究》、《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图书评论》、《编辑之友》、《科技与出版》、《中国地方志》、《中国档案》、《档案学研究》、《档案学通讯》、《新闻战线》、《中国记者》、《中国广播》、《中国广播影视》、《中国有线电视》、《广播与电视技术》、《新闻大学》、《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电视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传媒》、《中国报业》、《中国编辑》、《中国摄

影》、《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电视》、《现代广告》、《广播与电视技术》。

《政法论坛》、《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法学家》、《人民司法》、《人民检察》、《人民公安》、《法学研究》、《现代法学》、《刑事技术》、《公安研究》、《警察技术》。

《教育研究》、《心理学报》、《中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心理科学》、《课程教材教法》、《心理科学进展》、《电化教育研究》、《人民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体育与科学》、《教学与研究》。

《经济研究》、《经济科学》、《中国经济史研究》、《世界经济》、《计划经济研究》、《经济研究资料》、《国际经济评论》、《财政研究》、《财贸经济》、《国际贸易》、《中国统计》、《统计研究》、《会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商业时代(理论版)》、《金融研究》、《审计研究》、《国际技术经济研究学报》、《保险研究》、《财政》、《中国人口研究》、《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工业产权》、《税务研究》、《投资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经济学动态》、《管理世界》、《旅游学刊》、《数理统计与管理》、《生产力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管理》、《中国软科学》、《国际金融》、《经济学家》、《财经研究》、《管理现代化》、《企业管理》、《现代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对外经贸实务》、《中国城市金融》、《农村金融研究》。

《数学学报》、《中国科学〃A、B、C、D、E、G辑》、《数学年刊〃A辑》、《数学年刊〃B辑》、《数学进展》、《科学通报》、《计算数学》、《计算机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应用概率统计》、《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应用数学学报》、《运筹学杂志》、《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软件学报》、《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机器人》、《自动化仪表》、《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电气自动化》、《电信科学》、《计算机应用与软件》、《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小型计算机系统》、《科技导报》、《中国能源》、《计算机应用研究》。

《物理学报》、《光学学报》、《声学学报》、《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高压物理学报》、《低温物理学报》、《化学物理学报》、《数学物理学报》、《红外研究》、《光谱与光谱分析》、《计算物理》、《物理实验》、《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计算机科学》、《强激光与粒子束》、《波谱学杂志》、《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物理学进展》、《低温与超导》、《材料研究学报》、《半导体技术》、《光子学报》、《量子电子学报》、《力学与实践》。

《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分子催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应用化学》、《环境化学》、《无机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催化学报》、《感光科学与光化学》、《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化学通报》、《结构化学》。

《地理学报》、《地质学报》、《地质科学》、《地质论评》、《天文学报》、《气象学报》、《海洋学报》、《海洋科学》、《空间科学学报》、《地球物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

研究》、《冰川冻土》、《经济地理》、《中国岩溶》、《地球化学》、《地层学杂志》、《岩石学报》、《沉积学报》、《古生物学报》、《岩矿测试》、《天体物理学报》、《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报》、《地震学报》、《地震地质》、《人文地理》、《干旱区地理》、《山地学报》、《地理科学进展》、《高原气象》。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古生物学报》、《动物学报》、《植物学报》、《动物分类学报》、《植物分类学报》、《昆虫学报》、《遗传学报》、《生理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微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多样性》、《中国生物工程杂志》、《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自然科学史研究》、《生物物理学报》、《古脊椎动物学报》、《生态学报》、《人类学学报》、《植物生理学报》、《生物化学杂志》、《真菌学报》、《病毒学报》、《生物数学学报》、《昆虫分类学报》、《水生生物学报》、《细胞生物学杂志》、《植物研究》、《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植物生态学报》、《植物保护》、《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中国生物防治学报》、《蛛形学报》、《西北农业学报》、《应用昆虫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畜牧兽医学报》、《麦类作物学报》、《保鲜与加工》、《中国马铃薯》、《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导航学报》、《环境科学学报》、《系统科学与数学》、《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煤炭学报》、《石油学报》、《测绘学报》、《化工学报》、《建筑学报》、《水利学报》、《土木工程学报》、《铁道学报》、《金属学报》、《硅酸盐学报》、《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半导体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工程热物理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原子

能科学技术》、《力学学报》、《机械工程学报》、《仪器仪表学报》、《宇航计测技术》、《中国环境科学》、《大气环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软科学研究》、《管理现代化》、《煤炭工程》、《煤炭科学技术》、《矿山测量》、《石油勘探与开发》、《矿物学报》、《矿床地质》、《燃料化学学报》、《测控技术》、《中国铁道科学》、《化学工程》、《化工机械》、《化工冶金》、《中国造纸学报》、《纺织学报》、《食品科学》、《中国酿造》、《冶金自动化》、《建筑结构学报》、《水力发电学报》、《岩土工程学报》、《中国公路学报》、《水运工程》、《有色金属》、《材料科学进展》、《粉末冶金技术》、《复合材料学报》、《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焊接学报》、《无机材料学报》、《中国稀土学报》、《材料热处理学报》、《发光学报》、《钢铁研究学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电子科学学刊》、《无线电工程》、《中国激光》、《光电工程》、《通讯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信息与控制》、《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核聚变与等离子物理》、《核科学与工程》、《核技术》、《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工技术学报》、《机械工业自动化》、《中国机械工程》、《太阳能学报》、《内燃机工程》、《动力工程》、《内燃机学报》、《空气动力学报》、《航空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实验力学》、《爆炸与冲击》、《爆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动》、《电工技术杂志》、《中小型电机》、《大电机技术》、《制造技术与机床》、《轴承》、《低压电器》、《电气传动》。

《压力容器》、《铸造》、《塑性工程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石油机械》、《锻压技术》、《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金属热处理》、《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矿冶工程》、《北京科技大学学报》、《工业水处理》、《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金属矿山》、《煤化工》、《中国冶金》、《物流科技》、《工业计量》、《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安全与环保》。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科学进展》、《环境保护》、《中国环境监测》、《农业环境保护》、《辐射防护通讯》、《上海环境科学》、《环境污染与防治》、《农村生态环境》。

《地质与勘探》、《地球科学》、《地球学报》、《矿物岩石》、《第四纪研究》、《地质地球化学》、《地质科技情报》、《地层学》。

《地质通报》、《中国地质》、《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国土资源遥感》、《西北地质》、《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地学前缘》、《现代地质》、《测绘科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高校地质学报》、《岩石矿物学杂志》、《矿产与地质》、《中国煤炭地质》、《测绘通报》、《遥感信息》、《中国土地科学》。

《建筑科学》、《工程抗震》、《工程勘察》、《建筑技术通讯》、《建筑结构》、《暖通空调》、《施工技术》、《给水排水》、《建筑机械》、《特种结构》、《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学报》、《中国给水排水》、《工程管理学报》、《室内设计》、《地下

空间》、《市政设施管理》、《城市道桥与防洪》、《建筑学报》、《城市煤气》、《小城镇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程质量》、《建筑设计管理》、《建筑技术与设计》、《中国城镇供水》、《城乡建设》、《建设监理》。

《中国水利》、《水利水电技术》、《水利发电》、《工程地质学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水利规划与设计》、《水技术处理》、《物探与化探》、《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水力发电》、《工程与冻土》、《水文》、《灌溉排水学报》、《人民长江》、《人民黄河》、《干旱地区农业研究》、《节水灌溉》、《水资源保护》、《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水科学进展》、《水电能源科学》、《地下水》、《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国水能及电气化》(原名《农村电气化》)。

《中国电力》、《电网技术》、《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中国电业》、《电力电子技术》、《电工电能新技术》、《电力自动化设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高电压技术》、《华东电力》、《热力发电》、《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力建设》、《电力科技与环保》、《电力系统通信》、《电力信息化》、《电力安全技术》、《变压器》、《高压电器》、《汽轮机技术》、《电测与仪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技术监督》、《中国计量》、《中国标准化》、《中国质量认证》、《中国质量》、《计量技术》、《中国纤检》、《汽车》、《汽车技术》、《汽车运输》、《公路》、《公路交通科技》、《公路工程》、《精细化工》、《天然气化工》、《日用化工》、《摩擦学学报》、《特种橡胶制品》、《中国建材》、《中国建材科

技》、《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水泥》、《非金属矿》、《中国石棉制品》、《玻璃纤维》、《玻璃钢/复合材料》、《中国玻璃》、《建筑与工业玻璃》、《特种玻璃》、《化学建材》、《玻璃玛赛克》、《摩擦材料》、《水泥工程》、《中国食品工业》、《食品工业科技》、《食品与发酵工业》、《中国纺织》、《中国轻工》、《中国造纸》、《纸和造纸》、《中国包装工业》、《中国包装》、《中国化妆品》、《印染》、《产业用纺织品》、《针织工业》、《棉纺织技术》、《毛纺科技》、《合成纤维》、《纺织器材》、《人造纤维》、《纺织科学研究》、《染整技术》、《纺织机械》、《钢铁》、《炼铁》、《耐火材料》、《燃料与化工》、《煤》、《煤矿安全》、《地方煤矿》、《煤矿自动化》、《矿山机械》、《矿山机电》、《选煤技术》、《洁净煤技术》、《煤田地质与勘探》。

《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土壤学报》、《园艺学报》、《畜牧兽医学报》、《植物病理学报》、《菌物系统》、《林业科学》、《植物保护学报》、《水产学报》、《农业工程学报》。

《西北林学院学报》、《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生态经济学报》、《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农史》、《中国水稻科学》、《中国果树》、《中国糖料(原中国甜菜)》、《中国甜菜糖业》、《农业经济问题》、《农业现代化研究》、《生态农业研究》、《果树学报》、《中国水土保持》、《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通报》、《土壤通报》、《土壤》、《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农业技术经济》、《农业机械学报》、《农机试验与推广》、《农机推广》、《农机与食品机械》、《土壤与作物》、《中国

蔬菜》、《中国牛业科学》、《中兽医医药杂志》、《中兽医学杂志》、《畜牧兽医杂志》、《畜牧与兽医》、《水生生物学报》、《中国烟草学报》、《林业科学研究》、《木材工业》、《中国林业》、《经济林研究》、《林业实用技术》、《世界林业研究》、《中国畜牧杂志》、《国外畜牧科技》、《中国草原》、《中国草地》、《中国草食动物科学》、《草业科学》、《草业学报》、《草地学报》、《中国沙漠》、《中国兽医杂志》、《中国兽医学报》、《兽类学报》、《动物学研究》、《动物学杂志》、《中国兽医科学》、《国外兽医学一畜禽传染病》、《中兽医医药》、《中国家畜》、《中国家禽》、《中国奶牛》、《黄牛改良》、《中国养兔》、《中国蜂业》、《猪与禽》、《中国饲料》、《中国人畜共患病》、《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中国兽医寄生虫病》、《中国畜禽传染病》、《中国动物检疫》、《肉品卫生》、《中国农机化学报》、《农业机械》、《排灌机械》、《农村机械化》、《中国水产科学》、《中国水产》、《中国渔业经济》、《淡水渔业》、《海洋渔业》、《水利渔业》、《中国沼气》、《新能源》。

《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中华耳鼻喉科杂志》、《中华眼科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检验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中华理疗杂志》、《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中

华肿瘤杂志》、《中华核医学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华放射医学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护理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学报》、《营养学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地方病学杂志》、《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华法医学杂志》、《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卫生研究》、《中国公共卫生》、《中国妇幼保健》、《现代康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中国食物与营养》。

《解剖学报》、《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国病毒学》、《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细胞与分子免疫学》、《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生命的化学》、《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华物理医学杂志》、《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中国医史杂志》、《医学教育》、《医师进修杂志》。

《生理学报》、《生理科学进展》、《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国医药工业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癌症》、《肿瘤》、《中国急救医学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国急救医学》、《中国危重病杂志》、《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国外医学(各专业学科分册)》、《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中国医学文摘(含各专业学科)》、《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国输血杂志》、《高

血压》、《中国高血压杂志》、《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心电学杂志》、《临床心血管病》、《临床消化病杂志》《消化内镜杂志》、《中国防痨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神经病学杂志》、《中华精神病学杂志》、《中华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神经科学》、《功能性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杂志》、《临床神经科学》、《中华神经科杂志》、《临床神经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激光医学杂志》、《中国神经科学杂志》、《神经解剖学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解剖学杂志》、《普外临床》、《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基础医学与临床》、《综合临床医学》、《临床荟粹》、《临床内科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临床检验杂志》、《中国肿瘤临床》、《中国肛肠病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临床骨科杂志》、《中国胸心外科临床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实用泌尿外科杂志》、《男性学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生殖医学杂志》、《遗传》、《中国实用妇产科与产科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新生儿杂志》、《小儿急救医学杂志》、《中华眼外伤职业性眼病杂志》、《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中华烧伤杂志》、《中华眼底病学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实用眼科杂志》、《眼科研究》、《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现代口腔医学杂志》、《中国麻风》、《中国皮肤性病杂志》、《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实用疼痛学杂志》、《麻醉与重症监测治疗》、《中华病理外科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华放射肿瘤学

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杂志》、《临床医学影像学杂志》、《医用放射技术杂志》、《同位素应用杂志》、《医学影像技术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中国病毒病杂志》、《免疫学杂志》、《人民军医》、《色谱》、《微生物学通报》、《病毒学报》、《卫生毒理学》、《卫生毒理学杂志》、《中华放射》、《中级医刊》、《实用护理杂志》、《护士进修杂志》、《护理学报》、《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疾病预防控制通报》、《中国消毒学杂志》、《中国卫生》、《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中国疫苗和免疫》、《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中国卫生检验杂志》、《中国医院管理》、《中国学校卫生》、《卫生职业教育》、《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杂志》、《中国防疫杂志》、《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环境与健康杂志》、《辐射防护》、《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工业卫生与职业病》、《中国厂矿医学》、《劳动保护》、《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药学学报》、《中国药理学报》、《中国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药物分析杂志》、《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海洋药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药房》、《中国药事》、《药学进展》、《中国现代应用药学》、《中国抗生素》、《新药与临床》、《现代应用药学》、《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医药学报》、《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针灸》、《中国骨伤》、《中国中医眼科杂志》、《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草药》、《中国中医药科技》、《中成药》、《中医药学报》、《中药新药与临床》、

《实用中西医结合》、《中药通报》、《针刺研究》、《新中医》、《中药药理与临床》、《中药材》、《中医研究》、《中医教育》、《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疾病监测》、《中国卫生统计》、《中国公共卫生管理》、《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环境卫生学杂志》、《中国预防医学杂志》、《中国儿童保健杂志》、《中国健康教育》、《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中国食品卫生杂志》、《中国辐射卫生》、《中国循证医学》、《西部中医药》、《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护理学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器官移植》、《中国癌症杂志》、《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内镜杂志》、《中国全科医学》、《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循证儿科杂志》、《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地方病学杂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华耳科学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临床营养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眼底病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华新药与临床药理》、《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国社会医学》、《医学和社会》、《医学与哲学》、《中国医药史》。

《生殖与避孕》、《人口研究》、《人口与经济》。

《中国公安大学学报》、《中国刑警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院学报》、《成都体院学报》、《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医科大学学报》、《第一军医大学学报》、《同济医科大学学报》、《西安医科大学学报》、《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四军医大学学报》、《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医科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西医科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医科大学学报》、《上海医科大学学报》、《沈阳药科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中国医科大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医科大学学报》、《军医进修学院学报》、《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中央美术学院学报》。

最新xx集团报刊出版管理制度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s://www.360docs.net/doc/dd796767.html,/tmxk_docin;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 新奥集团报刊出版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目的 为规范集团报刊出版工作,确保集团报刊出版质量,坚持正确舆论宣传导向,根据有关政策、法规,结合集团实际,制订本制度。 1.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 2 管理职责 2.1 集团办公室负责集团各种报刊出版的归口管理工作。 2.2 各成员企业综合办公室负责本企业报刊的出版工作及集团报刊的分发、保管工作。 3 责任 3.1集团各成员企业和各部门需要出版某种报刊,应就报刊的主要内容、发行范围、版面、期数、印数及费用预算等形成书面报告,报集团办公室审核,经集团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3.2企业报刊实行主编负责制。企业报刊不得发表违反企业保密制度、损害企业形象、进行人身攻击以及宣扬不健康思想的文章。 3.3企业报刊不得违反国家新闻出版的相关政策、法规。 3.4集团办公室定期检查各种企业报刊,负责把握、引导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 4 《新奥人》报纸和《新奥》杂志的出版 《新奥人》报纸和《新奥》杂志(以下简称一报一刊)是集团的

主要报刊。 4.1 通讯报道 4.1.1集团办公室负责一报一刊的编辑、出版、发行等相关工作。 4.1.2各成员企业应以本企业综合办公室为中心,建立一支稳定的一报一刊通讯员队伍,集团公司各部门至少指定一人为一报一刊通讯员。集团办公室在业务上对通讯员进行归口管理和指导。 4.1.3一报一刊实行通讯报道责任制。每年年初由集团办公室向各成员企业和各部门下达年度通讯报道任务,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考核指标,由集团办公室统一进行监督和考核。 4.1.4集团办公室每半年集中举办一次通讯员业务培训。 4.1.5集团办公室每年评选通讯报道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4.1.6集团办公室每年对通讯员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转交人事部,作为人事考核的参考资料。 4.2稿件采写 4.2.1一报一刊的稿件主要由编辑采写的稿件、通讯员及其他员工采写的稿件、特约稿件三部分组成。 4.2.2通讯员及其他员工采写的新闻类稿件,必须经本企业或本部门主要领导签字认可或加盖公章后方可刊发。 4.2.3通讯员及其他员工投稿时,必须在稿件上注明作者的工作单位和真实姓名。除纯文学作品外,一报一刊不允许使用笔名。 4.2.4稿件的内容以反映集团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经营信息、工作业绩、员工生活、好人好事以及相关行业的国家方针政策为主。 4.3编辑、出版与发行 4.3.1一报一刊每两个月召开一次编务会,集团办公室主要领导、一报一刊主编及全体编辑人员参加,总结前段时期工作经验,明确后段时期工作重点。 4.3.2每期报纸出版前5天、每期杂志出版前15天召开编前会,一报一刊主编和责任编辑参加,确定本期的报道重点。 4.3.3一报一刊实行“三校”制度,一校由校对负责,二校由责任编

重要核心期刊目录分析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2014年版) 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 第二编经济 第三编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自然科学 第五编医药、卫生 第六编农业科学 第七编工业技术 共计:1983 种 《总览》各版学科类目数量统计表 注:1. 统计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为准 2. 指标体系: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被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基金论文比、Web 下载量、论文被引指数、互引指数。 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整理(2015.10)

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A/K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 中国社会科学 2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 学术月刊 4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6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8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 社会科学 1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3 江海学刊 14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5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6 文史哲 17 学术研究 18 江苏社会科学 19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1 社会科学研究 22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3 社会科学战线 24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5 浙江社会科学 26 江西社会科学 27 南京社会科学 28 天津社会科学 29 学习与探索 30 河北学刊 3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2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3 学海 34 江汉论坛 35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6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7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8 甘肃社会科学 39 浙江学刊 40 人文杂志

核心期刊目录(北大版2017)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北大核心目录(第七版) 来源: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学术界对某类期刊的定义,一种期刊等级的划分。它的对象是,中文学术期刊。是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所划分的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目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按照惯例,北大核心期刊每四年由北大图书馆评定一次,并出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一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已于1992、1996、2000、2004、2008、2011和2014年出版过七版,主要是为图书情报部门对中文学术期刊的评估与订购、为读者导读提供参考依据。为了及时反映中文期刊发展变化的新情况,编者开展了新一版核心期刊的研究工作。课题组认真总结了前五版的研制经验,对核心期刊评价的基础理论、评价方法、评价软件、核心期刊的作用与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评价方法,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力求使评价结果尽可能准确地揭示中文期刊的实际情况。 序号中文刊名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 中国社会科学 2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 学术月刊 4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6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 学 8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 社会科学 1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3 江海学刊 14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5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6 文史哲 17 学术研究 18 江苏社会科学 19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1 社会科学研究 22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3 社会科学战线 24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5 浙江社会科学 26 江西社会科学 27 南京社会科学 28 天津社会科学 29 学习与探索 30 河北学刊 3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2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3 学海 34 江汉论坛 35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6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7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8 甘肃社会科学 39 浙江学刊 40 人文杂志 4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3 求索 44 求是学刊 45 贵州社会科学 46 思想战线 47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 探索与争鸣 49 广东社会科学 50 中州学刊 51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2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3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4 国外社会科学 55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6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7 东南学术 58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9 山东社会科学 60 东岳论丛 61 云南社会科学 62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3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4 河南社会科学 65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6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7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8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9 社会科学辑刊 70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1 学术交流 72 学术论坛 7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4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 学术界 76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7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8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9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80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2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3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4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5 湖北社会科学 86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8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9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0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2 北方论丛 93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4 齐鲁学刊 95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6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7 江淮论坛 98 北京社会科学 99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0 学习与实践 101 天府新论 102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03 湖南社会科学 104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5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6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7 理论月刊 108 学术探索 109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10 社会科学家 111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2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3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4 内蒙古社会科学 115 兰州学刊 116 高校理论战线(改名为:中国高校社会 科学) 117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8 广西社会科学 119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20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2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改名为:中国 青年社会科学) 122 宁夏社会科学 B(除B9、B84).哲学(除心理学) 1 哲学研究 2 哲学动态 3 道德与文明 4 世界哲学 5 中国哲学史 6 伦理学研究 7 现代哲学

解读报纸期刊出版管理规定

解读报纸期刊出版管理规定

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解读报刊管理新规 9月30日《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由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公布,两个规定将于12月1日起施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施行后,施行了15年之久的《报纸管理暂行规定》、 17年之久的《期刊管理暂行规定》和《〈期刊管理暂行规定〉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同时废止。与《暂行规定》相比,新《规定》从规章的结构、内容以及条款都做了哪些调整,增删了什么内容。究竟《规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修改内容?又为我们传递了怎样的政策讯号呢?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王国庆座客人民网为网友在线解读了这两个规定,现将有关内容整理摘登如下。 问:这两个新的规定,跟原来的暂行规定相比,在结构上有什么变动,在内容上主要做了哪些修改? 答:修订后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主要体现了这么几个特征。 第一,就是体现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报刊管理和报业改革发展的几个要求。为了适应报业的发展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特点,以及跨地域办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强化属地管理,明确了属地管理的职能范围和基本的原则;随着整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和报业发展的需要,建立报刊的优胜劣汰的机制从根据上改变只生不死的置业发展的问题;规定还体现了中央管理报刊治理总的精神,制止报刊摊派,规范报刊市场这方面做了一些规定。这些都有利于建立健康有序的报刊发展秩序。 第二,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报刊出版秩序。主要是重点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突出的管理问题,还有社会反映比较大的问题。一方面从出版内容方面对于一些重大题材的报道,内容要进行核实。第二方面,在出版秩序做了规定。比如说,规范发行秩序,制止虚假广告和虚假报道以及加强新闻机构诚信建设的有关规定。同时,对“一号多报(刊)”转让出版权等违规出版活动做了明确的界定。 第三,总结了多年报刊管理行之有效的经验。有一些长期的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措施上升为报刊管理的基本原则和重要制度。比如说出版的事后审读制度,多年来形成的重要的管理手段,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作程序和管理内容。 第四、适应报刊业改革和发展管理的要求。主要管理工作从审批为主向社会监管,公共服务来转化,这方面调整了一些审批项目,取消了一些如定价、增版等审批事项。同时对发展当中可预见的管理内容留下了借口,确立了报纸出版评估制度,报刊出版质量标准体系以及新闻采编从业资格制度等,为进一步保障依法管理提供依据。 主要修改的内容:新增的内容是一个是建立了四项监管制度,在我们国家的报刊管理已有的基本制度,包括审批制度、事后追惩制度,这次的规定当中,又明确了报刊出版事后审读制度,报刊出版质量评估制度,报刊年度核验制度,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确

四大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体系

四种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体系资料介 绍 对中国内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以下几种版本: 第一种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限理工科期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中信所每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发布上一年的科研论文排名。排名包括SCI、Ei、ISTP 分别收录的论文量和中国期刊发表论文量等项指标。《引证报告》以1300多种中、外文科技类期刊作为统计源,报告的内容是对这些期刊进行多项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类进行“影响因子”排名。 第二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1996年出版了第一版,2000年出了第二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 《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 在《引证报告》和《要目总览》中每次都被评为核心期刊的期刊在其刊名前面加注了“#”,共597种。被《要目总览》1996年版,2000年版都定为核心期刊的社科类期刊,加注“=”,共434种。此外,被1999年EI和SCI收录的期刊,分别注以“+”(71种)或“ &”(28种)。 第四种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它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和社科文献计量评价中心共同建立的核心期刊库,我校在科研成果认定中均认定为核心期刊。 国内核心期刊,我院以最新版(目前以2004版)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将核心期刊分为A、B、C、D四类。 国际国内重要检索系统简介 一、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外文文献参考网站

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Dspace https://www.360docs.net/doc/dd796767.html,t.hk/dspace 包括香港科技大学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等内容,均可免费获取全文。 Openj-gate https://www.360docs.net/doc/dd796767.html,/ 提供4350种开放获取的期刊的数百万期刊全文文献。 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和区域数字馆藏 https://www.360docs.net/doc/dd796767.html,/escholarship/ 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和区域数字馆藏研究项目。eScholarshipRepository主要提供已出版的期刊论文、未出版的研究手稿、会议文献以及其他连接出版物上的文章1万多篇,均可免费阅读。 剑桥大学机构知识库 https://www.360docs.net/doc/dd796767.html,/ 由Cambridge University Library和University Computing Service维护,提供剑桥大学相关的期刊、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等电子资源。 发展中国家联合期刊库 https://www.360docs.net/doc/dd796767.html,.br/ 非营利的电子出版物服务机构,提供来自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古巴、印度、印尼、肯尼亚、南非、乌干达、津巴布韦等)的开放获取的多种期刊的全文。 美国密西根大学论文库 https://www.360docs.net/doc/dd796767.html,/index.jsp 美国密西根大学论文库2万多篇期刊论文、技术报告、评论等文献全文。包含艺术学、生物学、社会科学、资源环境学等学科的相关论文,另还有博硕士论文。标识为OPEN的可以打开全文。 jfg CERN Document Server http://cdsweb.cern.ch/ 主要覆盖物理学(particle physics)及相关学科,提供360,000多篇全文文献,包括预印文献、期刊论文、图书、图片、学位论文等等。 kl ArXiv https://www.360docs.net/doc/dd796767.html,/ ArXiv是属于Cornell University的非盈利教育机构,面向物理学、数学、非线性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定量生物学等学科提供16种免费电子期刊的访问。 NASA Technical Reports Server https://www.360docs.net/doc/dd796767.html,/?method=browse 主要是关于航空航天领域研究的科技报告和会议论文。 National Service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ublications https://www.360docs.net/doc/dd796767.html,/ncepihom/ National Service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ublications提供的是美国环境保护总署(EPA)出版物。可以通过EPA出版号或题名检索EPA National Publications Catalog。 Energy Citations Database https://www.360docs.net/doc/dd796767.html,/energycitations/ 提供美国能源部的科技信息摘要。学科范围: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计算机、能源和物理。文献类型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和专利。 网上免费全文期刊FullText https://www.360docs.net/doc/dd796767.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dd796767.html,提供7000多种学术期刊的免费全文获取。 Open J-Gate 开放获取期刊门户

外国传教士与中国近代期刊

2007年8月 第10卷第3期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 l o fX ia 'n U niversity of A rts and Science(Soc ial Sc i e nces Edition) A ug .2007 V o.l 10N o .3 收稿日期:2007-05-28 作者简介:朱小琴(1972 ),女,陕西西安人,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 外国传教士与中国近代期刊 朱小琴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陕西西安 710065) 摘 要:中国近代期刊的产生和发展与外国传教士有着密切的联系,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刊的活动对国人 有着强烈的刺激,促使国人自强,自办报刊;外国传教士的办报刊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编辑理论和技术方面为国人自办报刊提供了借鉴,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为市场的开发、读者作者群的开阔提供了便利。外国传教士办报刊对于国人的启示作用是不可否定的,中国近代期刊在此基础上生发成长。 关键词:外国传教士;中国近代;期刊;中图分类号:G 09;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77X (2007)03-0061-03 近代,随着殖民主义的大肆入侵,资本主义的经济侵入中国,变革中的清政府被迫开始接受西方的 经济生产方式。革新派是近代中国变革的推动者和倡导者,他们中有留洋的学生,有对外交往中接受新的资本主义方式的朝廷官员,更有在与外国海上商贸中获利的封建商人,同时,接受新的方式对于封建的中国来说也是应该变革的时候了。既然从内部无法打破封建的固有模式,那么殖民主义的入侵则给清王朝封建模式的变革创造了时机。近代中国的变革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而且深入到生活、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改革势在必行。这些变革体现在文化领域则与外国传教士有很大关系。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对外的宗教交流,并且是中外交流的最主要方式。佛教的传入,唐朝蔚为大观的宗教传播活动:玄奘 西天取经!、鉴真东渡、长安城众多的外国僧侣都是宗教开放性传播的明证。而到了清朝,随着殖民主义的入侵,西方国家的传教士又一次大量 来访!,但已不是唐朝意义上的取经学习了,而是侵略所必须的思想传教,目的是从意识形态上控制强化中国人。 一、基督教的传入 基督教作为西方国家的信仰宗教,很早就与中 国有往来传播,只是因为中国固有的宗教和佛教的传入,基督教不能打动中国人的信仰变迁,所以其在中国一直不能得到发扬光大。近代,西方列强为了利于其殖民地的发展巩固,在经济掠夺的同时派遣大量的传教士来华进行传教活动,目的是进行思想意识的侵蚀。基督教的传教活动,是殖民主义的一个基本方式,也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在中国建立教堂,吸收徒众,传播?圣经#教义;另一方面在中国创办报刊,宣扬上帝对人类的创造,利用文字传播道义,为其更好地进行思想意识形态的侵略控制作好宣传。 二、传教士在华创办报刊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早在唐朝就有了 邸报!,宋代印刷术的发展, 邸报!比唐朝有了扩大,出现了专业的编辑出版,但由于封建统治者的闭关自守、思想禁锢,使中国的报业发展缓慢,期刊没能随着 邸报!而产生发展。而早在17世纪6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的报刊得到了发展,且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大幅跨越一样,超过了中国的报刊现状。而中国小农经济的缓慢发展使得报刊犹如资本主义的萌 ? 61?

关于核心期刊的各种FAQ,欢迎大家提问&补充~

核心期刊是指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确定核心期刊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其一主办机构的权威性,其二文章作者的权威性,其三,文章的被引用率及文献的半衰期(测定文章内容新颖性的指标,一般科技文献半衰期较短,社科文献则较长)。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国际上三大索引: 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我们通常所说的中文核心期刊,是指被北大图书馆每四年出版一次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列出的期刊。一共分为七编: 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 第二编经济 第三编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自然科学 第五编医药、卫生 第六编农业科学 第七编工业技术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来源期刊简称为CSCD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核心库期刊:669种(以*号为标记); 扩展库期刊:378种(动态)。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简称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

厦门理工学院关于印发《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认定原则(试行) 》的通知

厦门理工学院 厦理工〔2013〕83号 厦门理工学院关于印发《权威期刊 与核心期刊认定原则(试行) 》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厦门理工学院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认定原则(试行)》经校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厦门理工学院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认定原则(试行)

厦门理工学院 2013年5月29日附件 厦门理工学院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认定原则(试行) 一、权威期刊认定原则 1.厦门理工学院权威期刊主要以国家部委(不含下属研究院所)主办的本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刊物,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科院所属研究院所主办的本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刊物、国家一级学会、研究会会刊、各学报英文版为基准,并为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或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 2.国家“985工程”大学学报以及5所体育类、艺术类高校学报,原则上亦为权威期刊,名单如下: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

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东华大学(自然科学版)。 3.被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工程索引(EI)、艺术人文引文索引(A&HCI )收录的学术论文以及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CHINA DAILY(理论版)(每篇不低于3000字)和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每篇不低于2000字)转载的学术论文,原则上视为权威期刊论文。 二、核心期刊认定原则 除上述权威期刊外,收录在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以及中文核心期刊(北大版)的期刊(不包括扩展版),工程索引(EI)会议录论文、科技会议录索引(CPCI-S)、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CPCI-SSH)以及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为核心期刊论文。 三、几点说明 1.工程索引会议录论文(EI)、科技会议录索引(CPCI-S)论文、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CPCI-SSH)论文,在职称评审中只计一篇为核心。

维普中文期刊,知网期刊文献资源帐号

如何在校外下载期刊全文 全文期刊: EBSCO/UMI/SDOS三个数据库扫荡一下,这三本都有全文。 硕博论文全文下载 http://202.120.13.45/umi/index.htm ,这是英文的博士论文。 中国期刊网是中文学位论文 图书馆全文无法下载,需要用户卡 图书馆全文下载数据库 PQDD https://www.360docs.net/doc/dd796767.html, Proquest数据库 cnki硕博论文全文https://www.360docs.net/doc/dd796767.html,/cdmd.html 学校图书馆的清华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没法下载硕博士论文。可以通过中国期刊网在上海交大图书馆的镜像登陆。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d796767.html, 账号:syshjd 密码:shjd 右边数据库列表中选择第二项: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MD) 第一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可以在我们学校的期刊网联接中进入。 cnki: syshjd,shjd没有此帐号 图书馆提供:cdmd,cdmd过期

图书馆下载毕业论文全文摘要 https://www.360docs.net/doc/dd796767.html,/ 202.120.13.45/umi/index.hlm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密码要小写,从东大镜像点上,https://www.360docs.net/doc/dd796767.html, 用户/密码:NJ0080/njdxts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 http://202.199.155.201:85/ https://www.360docs.net/doc/dd796767.html,/帐号和密码都是syzjdx 全文论文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d796767.html,/index.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dd796767.html,/index.asp John Wiley出版社电子期刊可否下载全文? 可以,用10.10.2.51,2.52都可以的,或上动态

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

〔收稿日期〕2001-06-11 〔作者简介〕姚琦(1962-),男,安徽安庆人,历史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近世史坛】 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 姚 琦 (韶关大学社会科学系,广东韶关512005) 〔关键词〕中国近代;报刊业;社会变迁 〔摘 要〕1815-1915年中国出版了近2000种中文报刊。这些报刊在内容上反映了近代中国从最初西潮东来到洋务、维新、反清革命、创建民国的全部过程。在名称上折射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社会变迁和国人对中外大势的认识。在出版地上由东南沿海不断向内陆辐射,体现了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对中国近代报刊的宏观考察分析,可知中国近代报刊发展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线索基本一致,从诸多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1)06-0122-06 报刊是近代社会表达政治意向、传播思想文化和社会信息的重要工具,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1815年中国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创刊到1915年《青年杂志》出版的100年间,中国大陆和海外总共出版了近2000种中文报刊。中国近代的报刊发展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线索基本一致,是近代中国各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和变迁的缩影。 一 尽管远在唐宋时期中国就产生了刊载 封建皇帝诏书和封建王朝法令的中国最早报刊——邸报,但严格意义上的近代中文报刊是19世纪初才出现的。1815年8月5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出版了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从19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前,外国传教士和商人在南洋和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创办了60余种近代中、外文报刊,如1823年7月创刊于雅加达的《特选撮要每月统纪传》,1857年1月创刊于上海的《六合丛谈》等。这一时期正是中国由闭关自守、愚昧自大的封建帝国遭受西方列强的冲击、侵略,初步沦为丧失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 122—

核心期刊的区别

常见核心期刊的含义与区别(初稿)

所谓核心期刊是泛泛的概念,一般期刊封面是核心期刊的,都会把核心期刊的荣誉写上,例如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它的封面就会写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即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即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即社科院CHSSCD),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国家对论文发表要求相当规范的期刊的奖励),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第一届重庆出版政府奖获奖期刊,重庆市十佳社科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很多学校要求在上面或者同等期刊荣誉的期刊上发一篇到两篇文章,拿一个教育部或者国家社科课题,就可以当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甚至是教授了。因此,同学们,目前就中国文科而言,各个学校科研处或者你找工作的时候,学校对老师发表论文权

威性的要求或奖励,一般是按以下数据库划分的,即: SCI上发的论文>=EI>上发的论文>=SSCI上发的论文>ISTP上发的论文(国际化嘛)>RCCSE>=CSSCI上发的论文>=CSCD>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CHSSCD上发的论文>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遴选)>一般期刊。(注明:中国很多核心期刊背后关系较多,不是文章质量问题,特别是大学学报,文科东西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以上只是一般的参考比较,因为有的期刊会有多种荣誉。虽然文理不同,但是文科类的文章,稍微偏理的发在理科类的期刊上,大概也是这样比较的。对于研究生来说,发CSSCI可能性非常小,排除一些牛人。而且发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也是很不容易的,但是CHSSCD和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遴选)上发的论文是比较容易的。在一些一般垃圾期刊或以交钱发论文的期刊上发文章,就不说了,没有意义。一般情况,CSSCI发论文是不要钱的,如果要钱,正常的是400-600每一个版面(约3000字),北大核心也是这个价。至于那些版面费高得出奇的,一般是期刊编辑想找钱,私下干的,或者是网上论文中介经手的,

新奥集团报刊出版管理制度

新奥集团报刊出版管理制度 1 总则 目的 为规范集团报刊出版工作,确保集团报刊出版质量,坚持正确舆论宣传导向,根据有关政策、法规,结合集团实际,制订本制度。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 2 管理职责 集团办公室负责集团各种报刊出版的归口管理工作。 各成员企业综合办公室负责本企业报刊的出版工作及集团报刊的分发、保管工作。 3 责任 集团各成员企业和各部门需要出版某种报刊,应就报刊的主要内容、发行范围、版面、期数、印数及费用预算等形成书面报告,报集团办公室审核,经集团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企业报刊实行主编负责制。企业报刊不得发表违反企业保密制度、损害企业形象、进行人身攻击以及宣扬不健康思想的文章。 企业报刊不得违反国家新闻出版的相关政策、法规。 集团办公室定期检查各种企业报刊,负责把握、引导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 4 《新奥人》报纸和《新奥》杂志的出版 《新奥人》报纸和《新奥》杂志(以下简称一报一刊)是集团的主要报刊。 通讯报道 集团办公室负责一报一刊的编辑、出版、发行等相关工作。 各成员企业应以本企业综合办公室为中心,建立一支稳定的一报一刊通讯员队伍,集团公司各部门至少指定一人为一报一刊通讯员。集团办公室在业务上对通讯员进行归口管理和指导。 一报一刊实行通讯报道责任制。每年年初由集团办公室向各成员企业和各部门下达年度通讯报道任务,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

考核指标,由集团办公室统一进行监督和考核。 集团办公室每半年集中举办一次通讯员业务培训。 集团办公室每年评选通讯报道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集团办公室每年对通讯员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转交人事部,作为人事考核的参考资料。 稿件采写 一报一刊的稿件主要由编辑采写的稿件、通讯员及其他员工采写的稿件、特约稿件三部分组成。 通讯员及其他员工采写的新闻类稿件,必须经本企业或本部门主要领导签字认可或加盖公章后方可刊发。 通讯员及其他员工投稿时,必须在稿件上注明作者的工作单位和真实姓名。除纯文学作品外,一报一刊不允许使用笔名。 稿件的内容以反映集团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经营信息、工作业绩、员工生活、好人好事以及相关行业的国家方针政策为主。 编辑、出版与发行 一报一刊每两个月召开一次编务会,集团办公室主要领导、一报一刊主编及全体编辑人员参加,总结前段时期工作经验,明确后段时期工作重点。每期报纸出版前5天、每期杂志出版前15天召开编前会,一报一刊主编和责任编辑参加,确定本期的报道重点。 一报一刊实行“三校”制度,一校由校对负责,二校由责任编辑负责,三校由主编负责。差错率应控制在万分之二以内,必须杜绝明显错误。 一报一刊每期印数应根据集团发展及相关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各成员企业和各部门如需调整本企业和本部门所需报刊的发行数量,应及时与集团办公室联系。 一报一刊在集团内部、外部同时发行。对内发行对象是集团领导及全体员工;对外发行对象是中央、省、市机关及主要领导,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有关新闻媒体及记者。 《新奥人》报纸半月一期,每月5日、20日出版;《新奥》杂志两月一期,第二个月中旬出版。 一报一刊出版当日,责任编辑负责集团网站上电子报刊内容的更新。

中文核心期刊的含义及意义

中文核心期刊的含义及意义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中文核心期刊的依据、定义,简述了它的确定步骤和方法,并进一步讨论了研制中文核心期刊的意义。 关键词:中文核心期刊含义意义 一、中文核心期刊的概念 随着人类文化的进步,知识积累的速度不断加快。现代社会中,期刊的巨大出版量也出现了“文献爆炸”现象。因而如何有效地处理期刊信息,怎样评价、鉴别和选择刊物,以及这些工作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已成为日益紧迫且有着极大实际效用的需要。 1943年英国著名文献计量学家布拉福德(S. C. Bradford)发现并提出了文献离散律“Bradford’s Law of Distribution)。这一统计研究揭示出一次文献(学术论文)在刊物中的分布规律:即对于某一特定主题来说,相关的学术论文大量地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刊物上,其余的论文则分布在为数众多的大量刊物之中。1948年,《科学引文索引》( S I“Science Citation Index”) 的创始人加菲尔德(E. Garfield),通过对二次文献(文摘、题录、索引)的分析也证实,从分布状况看,事实上少量刊种提供了多量引文,较多刊种只提供中等数量引文,而大量期刊仅提供了少量引文。这些统计分析表明,学科文献在产生、加工和使用过程中都存在着集中与分散的现象,这一现象的揭示成为确认核心期刊的依据。 所谓核心期刊,是指刊载与某一学科或专业有关的信息较多,且水平较高,能够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受到该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那些期刊。核心期刊是按一定的科学方法筛选出来的,旨在揭示一定时期中文期刊的发展概况,为图书情报界以及学术界提供的一种参考工具。 核心期刊的鉴定与确认工作在国外已经进行了许多年。根据国内中文期刊出版渐趋稳定和成熟的状况,北京地区高校期刊工作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共同发起研究、编制,于1992年9月出版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它以1988年至1990年的文献为研究对象,第一次给出了具有权威性的中文核心期刊表。在此基础上,1996年8月,又以1992年至1994年的文献为依据,出版了第二版。第三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正式出版。

岩土领域权威核心期刊

国内岩土类、地质类核心期刊导引 A.国内岩土工程期刊 1.岩土工程学报 本刊于1979年创刊,是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本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连续多年确认为核心期刊,并在建筑类核心期中列首位;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本刊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多个国内重要的数据库收录,并能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网和重庆维普网全文检索;本刊被美国工程索引Ei网络版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主编:陈生水 国际标准刊号:SSN 1000-4548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124/TU 地址:南京市虎踞关34号 邮政编码:210024 期刊类型:双月刊 创刊日期:1979年 2.工程地质学报 本刊是我国工程地质学科综合性的高级学术期刊。1993年批准创刊发行,现为季刊,16开本,每期96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工程地质学报》办刊宗旨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工程地质科学的理论,应用和技术的发展,使工程地质学科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工程地质学报》着重于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结合。学报主要介绍当前规划、设计和在建国家重点工程的工程地质和地质环境实例及其论证;讨论理论进展和方法创新;讨论在土木、水电、铁路、公路、及矿山建设、城乡规划、地质环境和灾害治理,以及能源和工业采掘等方面的新技术和经营、适用于科研工作者、高校师生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阅。《工程地质学报》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由工程地质力学重点研究室实验室、协同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及国际工程地质学会中国国家小组编辑。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工程地质学会副主席王思敬教授任主编的编委会由国内外知名的工程地质学家和工程师构成。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主编:王思敬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966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249/P 地址:北京德外祁家豁子(北京9825信箱) 邮政编码:100029 Email:

期刊出版质量管理规定(2008)

期刊出版质量管理规定 [关键字词] 期刊出版质量管理规定 [法规类别] 规范性文件 [发布机关] 新闻出版总署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期刊质量管理机制,规范期刊出版秩序,促进期刊出版业的繁荣和发展,保障精神消费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形式规范》等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的期刊。 第三条期刊的出版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个方面。期刊的出版质量等级设置为合格和不合格。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均合格的,其质量为合格。内容、编校、设计、印制有一项不合格的,其质量为不合格。 第四条期刊的出版质量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二十七和二十八条规定的,其内容质量为合格。不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二十七和二十八条规定的,其内容质量为不合格。 第五条期刊编校的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三的,其质量为合格。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三的,其质量为不合格。期刊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方法按照本规定附件《期刊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注:暂无附件)执行。 第六条期刊的整体设计(包括封面、封二、封三、封底等)符合《期刊出版形式规范》的,其质量为合格。期刊的整体设计封面中有一项不符合《期刊出版形式规范》的,其质量为不合格。 第七条期刊的印制符合《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CY/T 2-1999)规定的,其质量为合格。不符合《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CY/T2-1999)规定的,其质量为不合格。 第八条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全国期刊出版质量管理工作,依照本规定对期刊出版质量进行管理、检查和监督,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检查结果。 第九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期刊出版质量管理工作,依照本规定进行管理、检查和监督,并及时将检查结果报送新闻出版总署。 第十条期刊的主办和主管单位应当履行其主办、主管职责,协助新闻出版行政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