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不同版本教材比较研究
最新北师大二下第七单元《时分秒》单元教材解读

谢谢
体验时间的长短。
2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关系。
3 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时间有关的简单问题。
二、地位作用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 认识整时和半时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 时、分、秒的认 识
• 对时间的体验
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
初步建立1时、1分、 1秒的时间观念
《时、分、秒》 ——单元教材解读
一、课标要求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数学课程标准》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 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 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段目标(第一学段)
1
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认读写钟面上非整时 的时间
认识秒,感受时间长 短
计算经过时间
认识秒,感受时间长 短
不同版本教材
人教版 (二上第七单元)
苏教版 (二下第二单元)
浙教版 (二下第一单元)
北师大版 (二下第七单元)
通过5分5分数的方
法认识几时几分, 认识钟面,认读写整 认识时、分,知道几
知道1时=60分
时
时几分,1时=60分
认识几时几分,知道1 时=60分
单 会用1分1分数的方 元 法认识几时几分 编
时 1时、、分1的分概实际念与有多进长率,计算经过时间
排
顺 注推重算认两读个时时间刻的时方间法 序 经过了哪些时刻
认读写钟面上非整时 的时间
认识秒,感受时间长 短
感受1分有多长,知道 1分=60秒
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小学数学内容比较

6 克与千克
7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有多重
8 统计
9 找规律
10 总复习
三年级上册
1 测量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 四边形
4 有余数的除法
5 时、分、秒
填一填,说一说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8 可能性
9 数学广角
10 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
1 位置与方向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十单元《统计》
第十一单元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方程》
第二单元《确定位置》
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
第四单元《认识分数》
第五单元《找规律》
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七单元《统计》
第八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
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十单元《圆》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方程》
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3)统计与概率
(4)综合应用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1. 元、角、分与小数
2. 对称、平移和旋转
3. 乘法
4. 整理与复习(一)
5. 面积
6. 认识分数
7. 整理与复习(二)
8. 统计与可能性
9. 总复习
四年级上册
1. 认识更大的数
2. 线与角
3. 走进大自然
4. 乘法
5. 整理与复习(一)
6. 图形的变换
7. 除法
8. 方向与位置
9. 生活中的负数
3 统计
4 年、月、日
制作年历
5 两位数乘两位数
6 面积
7 小数的初步认识
四种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对比

.整理与复习(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向与位置
.时、分、秒
.月球旅行
.乘法口诀(二)
.整理与复习(二)
.除法
.统计与猜测
.趣味运动会
.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
、《认识除乘法》
、《乘法口诀(一)》
、《认识图形》
、《认识除法》
、《口诀求商(一)》
、《厘米和米》
、《位置和方向》
、《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
、《时、分、秒》
、混合运算
、时、分、秒
实践活动:我们地户外活动
、分段统计
、总复习
二年级下册
.除法
.混合运算
.方向与路线
.生活中地大数
.测量
.整理与复习(一)
.加与减(一)
.认识图形
.加与减(二)
.整理与复习(二)
.统计
二年级下册
、《有余数地除法》
、《认数》
、《分米和毫米》
、《加法》
、《认识方向》
、《减法》
、《认识角》
、小数地初步认识
、统计—平均数
实践活动:饮水情况调查
、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
.元、角、分与小数
.对称、平移和旋转
.乘法
.整理与复习(一)
.面积
.认识分数
.整理与复习(二)
.统计与可能性
.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
、《除法》
、《年、月、日》
、《平移和旋转》
、《乘法》
、《观察物体》
、《千米和吨》
、《轴对称图形》
、《认识分数》
、《解决问题地策略》
、《可能性》
、《认识百分数》
小学数学《认识钟表》说课稿

小学数学《认识钟表》说课稿小学数学《认识钟表》说课稿(通用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认识钟表》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认识钟表》说课稿 1一、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学生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
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而且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三、设计思路本课从导入到实践活动,学生都在和两位新朋友(时间老人和琦琦)交谈着;整个背景都是以学生非常熟悉的“琦琦的一天”来设计的。
这样的设计不仅创设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而且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促使他们愿学、好学、乐学。
时间这一数学知识,本来就是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的,进行这一知识的教学,更需要体现以生活为依托,以实践为第一。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随意地玩自备的钟或电子表,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让他们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找寻数学知识,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发展,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
四、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钟面和电子表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地读、写整时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经历操作、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发展数感。
3、充分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数学《认识钟表》的说课稿(通用11篇)

数学《认识钟表》的说课稿数学《认识钟表》的说课稿(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认识钟表》的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认识钟表》的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
2、教材分析:本节课学习教材91—92页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
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3、教学目标: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5、教学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6、关键点:正确找出整时钟面上的共同特点:分针都指着12。
二、说教法学法:1、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课堂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
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快乐体验 轻松感悟——西师大版一年级《认识钟表》教学片段对比评析

快乐体验轻松感悟——西师大版一年级《认识钟表》教学片
段对比评析
杨彩红
【期刊名称】《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7(000)0S1
【摘要】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
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就理解了。
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
现就《认识钟表》一课两种不同教法的对比来体验"做"出的价值。
【总页数】1页(P35-35)
【作者】杨彩红
【作者单位】河南省灵宝市第一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5
【相关文献】
1.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化过程——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设计片段及评析 [J], 艾全贞(设计,执教);刘诒兴(评析)
2.故事贯穿趣中学诗——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咏鹅》教学片段 [J], 郑梦如
3.操作·体验·感悟——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桃子》教学片段及评析 [J], 苏奕荣;
魏炽炳
4.基于学情跨学段跨学科整合实现A-STEM教学——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认识钟表》为例 [J], 施珍梅
5.一年级柜台(人教版教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钟表) [J], 杨振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认识钟表教案十二篇
认识钟表教案十二篇篇1:认识钟表教案认识钟表北师大版教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认识钟表的面,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了解的生活情境中通过交流、合作、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数。
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不错习惯。
二.教学准备:教具:自制课件,实物钟。
学具:每小组一张情境图及每人一张时间表示图,每人一个学具钟。
三.教学重点:会看钟面的整时和半时数四.教学难点:会看半时数,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愿望。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仔细听。
(电脑放歌曲)(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2.师:猜猜它是谁?3.师: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多呢,你们想去钟表大世界看看吗?(课件出示各种不同的钟表)4.师:喜欢这些钟表吗?那我们现在就和他们交朋友吧!(板书课题)5.师:你已经了解了有关钟表的哪些知识?你还想和小伙伴交流有关钟表的哪些知识?(学生自由说)(设计意图:将好听的儿歌,作为课的开始,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动机。
各种各样的钟表在优美的音乐中播出,拓宽了学生对各种钟表的认识,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另外,老师通过对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了解,可以较好地调整自身的教学。
)(二)联系生活,感知钟表面。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要变了,(从课件演示的钟表中抽象出钟表面图)睁开眼睛,这些都是钟表的面,观察一下,钟表面上有些什么?请你用你自身喜欢的方式向你的同桌交流你对钟表面的认识情况。
(有的生拿学具钟,有的看屏幕上的钟面……)学生汇报(得以下答案):①有1~12个数字(点击闪烁)。
关于认识钟表说课稿(精选5篇)
认识钟表说课稿关于认识钟表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认识钟表说课稿(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钟表说课稿1一、说教材《认识钟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
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建立时间观念”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
根据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让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
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他们的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西师大版课件《认识钟表》教研课件1
西师大版课件《认识钟表》教研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师大版教材《认识钟表》章节,详细内容包括钟表的组成与功能、钟面的布局、认识时、分针及其作用,以及时间的读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钟表的组成,认识钟面的布局,掌握时、分针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准确地读取时间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守时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时间的读取,尤其是分钟的计算。
教学重点:钟表的组成、钟面布局以及时间读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生每人一个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忙碌的早晨,人们赶着上学、上班的场景,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么紧张吗?因为他们没有合理安排时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认识钟表,做好时间的主人。
”2. 讲解钟表的组成与功能通过展示钟表模型,详细讲解钟表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3. 认识钟面布局介绍钟面的布局,认识时、分针及其作用。
4. 时间的读取利用多媒体课件和钟表模型,讲解如何读取时间,特别是分钟的计算。
5.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解答,巩固时间读取方法。
6.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钟表的组成与功能2. 钟面布局3. 时间的读取方法4. 例题解答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请你画出钟表的钟面,并标出时、分针。
① 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2。
② 时针指向5,分针指向6。
③ 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9。
(3) 小明每天早晨7:30起床,他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准备好去上学?2. 答案(1) 略。
(2) ① 3点整;② 5点30分;③ 8点45分。
(3) 小明需要30分钟准备时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时间读取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2. 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认识钟表》教材解读
《认识钟表》教材解读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和整时刚过一点、快几时了的钟面时间,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向学生说明,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像挂钟和手表这样的,钟表面上有12个数,长针是分针,短针是分针。
另一种是电子表的数字表示形式。
由于时间和时刻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还要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习。
教师和学生都要准备钟表模型,以便课堂上进行操作和演示。
二、单元学情分析《认识钟表》这一单元,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接触,已经有了一些关于钟表的知识储备:如:上学的时间、放学的时间、看动画片的时间……有些学生会认读一些简单的时间,有些学生对钟表的知识则是完全不懂,因而学生们的这些认识都是浅显的、感性的,他们对钟表的认识是不太准确地。
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准备好钟表模型,学生们也要准备好钟表学习器,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习整时和半时的认读与写法,力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使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
2、使学生能在钟面上拨出给定的时间。
(2)过程与方法借助钟面的教具和学具,让学生认识整时、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并通过拨钟面的活动,让学生感知并建立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单元教学建议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认识整时。
这部分内容教材主要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编排的,我们将时间(准确的地说是时刻)与学生熟悉的活动对应起来,让学生不仅会看钟面和电子表认整时(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还会对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有所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版本教材
比较研究
潘桥一小 郑美乐
解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解读教材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
1.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体验时间的长短。 2.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2001年 人教版一上
解读教材——在比较 中提升
认识整时 和半时
各种版本教材的共同特点 :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认识整时。
人教版
一 上
一 下
三 上
三 下
北师大版
一 上
二 上
三 上
苏教版
一 上
二 上
三 上
三 下
人教版 册 次 一上 8认识钟表 新人教版 一上 7认识钟表 苏教版 一上 11 认识钟表 北师大版 一上 8认识钟表 浙教版 一上 17学看钟表
教 学 内 认识整时 容 认识半时 安 排
认识整时和 认识整时 认识整时 半时 认识接近整 认识接近整 认识接近整 时的时刻 时的时刻 时的时间
人教版一上解读教材——在源自较中提升2012人教版 一上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2012人教版 一上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北师大版 一上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北师大版 一上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苏教版一上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浙教版一上
解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解读教材
“认识钟表”教材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