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宽需求如何估算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常用公式

计算机网络常用公式

计算机网络常用公式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贯穿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有许多公式被广泛应用于网络性能评估、传输速率计算、网络拥塞控制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机网络公式,以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践。

一、网络速度与延迟1. 传输速率(Transmission Rate)传输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的数据量,通常以bit/s(比特每秒)来衡量。

计算传输速率的公式如下:传输速率 = 数据量 / 传输时间2. 带宽(Bandwidth)带宽用于表示网络链路的承载能力,通常以bit/s或者byte/s(字节每秒)来计量。

计算带宽的公式如下:带宽 = 传输速率 / 传输路径数量3. 延迟(Latency)延迟是指从发送数据开始到接收数据的时间间隔,也称为端到端延迟。

计算延迟的公式如下:延迟 = 传输时间 + 排队时间 + 处理时间二、网络性能评估1. 吞吐量(Throughput)吞吐量用于衡量网络链路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数据量,通常以bit/s或者byte/s计量。

计算吞吐量的公式如下:吞吐量 = 传输速率 * (1 - 丢包率)2. 丢包率(Packet Loss Rate)丢包率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丢失的数据包数量与发送的数据包总数之比。

计算丢包率的公式如下:丢包率 = 丢失的数据包数量 / 发送的数据包总数三、网络拥塞控制1. 窗口大小(Window Size)窗口大小用于控制发送端并发发送的数据量,以实现网络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计算窗口大小的公式如下:窗口大小 = 延迟 * 带宽2. 拥塞窗口(Congestion Window)拥塞窗口用于衡量网络链路或系统当前的拥塞程度。

计算拥塞窗口的公式如下:拥塞窗口 = 拥塞窗口 * 乘法减小因子四、TCP/IP协议簇相关公式1. IP地址数量IPv4地址数量的计算公式如下:IP地址数量 = 2^(32-子网掩码位数)2. 子网划分子网划分的计算公式如下:子网数量 = 2^(子网掩码位数 - 主机地址位数) - 2 3. TCP滑动窗口TCP滑动窗口的计算公式如下:滑动窗口大小 = 最大窗口大小 - 未应答的ACK数量五、其他常用公式1. DNS查询时间DNS查询时间的计算公式如下:DNS查询时间 = 轮询时间 + 传输时间 + 处理时间2. 路由器转发时延路由器转发时延的计算公式如下:转发时延 = 报文长度 / 链路速率总结:计算机网络常用公式涵盖了网络速度、延迟、性能评估和拥塞控制等方面。

服务器容量评估与规划如何预估你的服务器需求

服务器容量评估与规划如何预估你的服务器需求

服务器容量评估与规划如何预估你的服务器需求服务器容量评估与规划:如何预估你的服务器需求在当今的数字时代,服务器是支撑互联网应用和数据存储的核心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系统的高性能和可靠性,准确评估和规划服务器容量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如何预估服务器需求,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指南。

一、了解业务需求在开始服务器容量评估之前,首先需要全面了解业务需求。

这包括:1. 用户数量和活跃度:确定网站或应用的用户数量,以及用户的活跃程度和使用模式。

例如,每天访问网站的用户数量和频率。

2. 数据量和类型:确定系统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和数据类型。

例如,电子商务网站需要处理的订单数量和产品信息。

3. 预期的业务增长率: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预测未来的业务增长率。

这将决定服务器容量规划的扩展性。

二、性能指标评估为了预估服务器需求,需要根据业务需求选择适当的性能指标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性能指标:1. 带宽需求:根据实际业务流量估算所需的带宽。

带宽决定了服务器能够处理的并发连接数和数据传输量。

2. 响应时间:确定系统对用户请求的响应时间要求。

较低的响应时间通常需要更高的服务器性能。

3. 处理能力:估算服务器每秒钟可以处理的请求总数。

这取决于服务器的处理器性能、内存容量和硬盘速度等因素。

三、负载测试与预估负载测试是评估服务器性能和容量需求的重要方法。

通过模拟真实的用户访问行为和业务场景,可以测试服务器在不同负载下的表现。

以下是负载测试的步骤:1. 设计测试场景:模拟真实的用户访问模式、数据传输量和事务处理量等,以及不同的峰值和峰谷时段。

2. 执行负载测试:使用专业的负载测试工具,模拟并生成大量的用户请求,同时收集服务器的性能指标和响应时间。

3. 分析测试结果:根据负载测试的数据和结果,分析服务器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和瓶颈点。

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服务器容量规划。

四、容量规划与扩展性在评估服务器容量时,需考虑长期的容量规划和系统扩展性。

带宽上下行计算方法

带宽上下行计算方法

带宽上下行计算方法篇11.带宽定义及其重要性2.上下行带宽的基本概念3.带宽上下行的计算方法3.1 使用测速工具进行测算3.2 通过网络设置查看3.3 手动计算带宽上下行4.影响带宽上下行的因素5.优化带宽上下行的建议正文带宽是指网络连接的数据传输能力,通常以Mbps(兆比特每秒)或Gbps (吉比特每秒)来衡量。

带宽对于网络连接的速度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带宽上下行的计算方法对于优化网络连接很有必要。

上下行带宽分别指上传和下载数据时所使用的带宽。

上传数据是指将数据从本地计算机发送到网络上的其他设备,而下载数据则是指从网络上的其他设备接收数据到本地计算机。

因此,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的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计算带宽上下行:1.使用测速工具进行测算:可以通过网络上的测速工具来测算带宽上下行。

这些工具通常会测试上传和下载速度,并计算出带宽上下行。

2.通过网络设置查看:在计算机网络设置中,可以查看当前连接的网络速度,包括上行速度和下行速度。

3.手动计算带宽上下行:手动计算带宽上下行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网络知识,例如IP包头、数据传输协议等。

通过计算数据包的大小和传输时间,可以估算出带宽上下行。

影响带宽上下行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网络设备的性能、网络连接的质量、数据传输协议等。

因此,优化带宽上下行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例如升级网络设备、改善网络连接质量、优化数据传输协议等。

篇21.带宽定义及其重要性2.上下行带宽的基本概念3.带宽上下行的计算方法3.1 通过测速软件或在线工具3.2 通过路由器或网络设备设置查看3.3 手动计算(提供具体公式)4.影响带宽上下行的因素5.如何优化带宽上下行速度正文带宽是互联网连接速度的重要参数,它表示了数据在单位时间内可以传输的数量。

为了更全面地评估网络连接质量,我们需要了解带宽的上下行计算方法。

首先,上下行带宽是指数据从本地到服务器(上行)和从服务器到本地(下行)的传输速度。

无线网络带宽和无线AP容量是如何计算的?

无线网络带宽和无线AP容量是如何计算的?

无线网络带宽和无线AP容量是如何计算的?前言:无线AP是使用无线设备(手机等移动设备及笔记本电脑等无线设备)用户进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主要用于宽带家庭、大楼内部、校园内部、园区内部以及仓库、工厂等需要无线监控的地方,典型距离覆盖几十米至上百米,也有可以用于远距离传送,目前最远的可以达到30KM左右,主要技术为IEEE802.11系列。

大多数无线AP还带有接入点客户端模式(AP client),可以和其它AP进行无线连接,延展网络的覆盖范围。

在搭建无线网络的时候,肯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考察环境之后怎样才能准确、科学、快速地预判出大概的无线AP需求量?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利用带宽估算无线AP的部署量。

影响无线AP数量的因素在估算无线AP数量时,需要明确四个要点,分别是网络带宽、吞吐量、AP覆盖距离、接入人数,下面分别说下这些要点对无线AP数量的影响。

1、网络带宽通常讨论链路的带宽时,是指链路上每秒所能传送的比特数,强调的是最大能达到的速率。

比如百兆以太网的带宽是100Mbps,千兆以太网的带宽是1000Mbps。

2、吞吐量吞吐量和带宽是很容易搞混的一个词。

当讨论通信链路的带宽时,一般是指链路上每秒所能传送的比特数,它取决于链路时钟速率和信道编码在计算机网络中又称为线速,也就可以说百兆以太网的带宽是100Mbps。

带宽与吞吐量的区别:带宽强调的是最大能达到的速度,而吞吐量强调的是实际情况下的速度。

由于现实受各种低效率因素的影响,通常更倾向于用“吞吐量”来表示网络的性能表现。

3、覆盖范围在非高密区域的场景,考虑无线AP个数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的面积以及推荐覆盖范围,大概确定AP的数量。

一些情况下也可以算最大覆盖距离,同时可以根据功率适当的调整覆盖范围。

4、接入人数在高密区域的场景,还需要考虑接入人数,不同型号的无线AP在不同场景下的推荐接入人数不同,可以通过并发接入用户数来确定无线AP数量(笔记本和手机稍有区别)。

信号带宽计算公式

信号带宽计算公式

信号带宽计算公式信号带宽是指信号在频率上所占据的范围,是衡量信号传输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通信系统中,信号带宽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信号传输的质量和速度。

本文将介绍信号带宽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基本概念在了解信号带宽计算公式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1.频率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信号重复的次数,通常用赫兹(Hz)表示。

在信号传输中,频率越高,信号的传输速度越快。

2.带宽带宽是指信号在频率上所占据的范围,通常用赫兹(Hz)表示。

在通信系统中,带宽越宽,信号传输的速度越快,但同时也会增加信号传输的噪声和失真。

3.采样率采样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信号进行采样的次数,通常用赫兹(Hz)表示。

在数字信号处理中,采样率越高,信号的还原精度越高。

二、信号带宽的计算公式有多种,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计算公式。

1.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奈奎斯特采样定理是指在进行模拟信号数字化处理时,采样率必须大于信号带宽的两倍,才能够完全还原原始信号。

其计算公式为:带宽 = 采样率 / 2例如,当采样率为10kHz时,信号的带宽为5kHz。

2.香农公式香农公式是指在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时,采样率必须大于信号带宽的两倍,才能够完全还原原始信号。

其计算公式为:带宽 = 采样率 / 2 * log2(N)其中,N为采样点数。

例如,当采样率为10kHz,采样点数为1024时,信号的带宽为2.44kHz。

三、应用实例信号带宽的计算公式在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数字音频处理中,为了保证音频的还原质量,需要根据采样率和采样点数来计算音频的带宽。

在数字图像处理中,为了保证图像的清晰度和还原度,需要根据采样率和采样点数来计算图像的带宽。

此外,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信号带宽的计算也非常重要。

例如,在LTE系统中,为了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和速度,需要根据信道带宽和子载波数来计算信号的带宽。

总之,信号带宽的计算公式是通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信号传输的质量和速度。

服务器需求计算方法

服务器需求计算方法

服务器需求计算方法在现代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服务器作为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核心,对于企业的信息系统以及互联网服务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服务器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正确的计算服务器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服务器需求计算方法,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和配置服务器。

一、了解应用场景在计算服务器需求之前,首先需要对企业的应用场景进行了解。

不同的应用场景会对服务器的性能、存储容量和网络带宽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

例如,一个高访问量的电商网站可能需要更高的服务器性能和网络带宽,而一个内部办公系统可能更加注重数据存储容量和安全性。

二、计算用户访问量用户访问量是计算服务器需求的基础。

企业可以通过网站访问统计工具、日志分析软件等方法来获取用户访问量的数据。

通常,用户访问量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指标来衡量:1. 同时在线用户数(CCU):即同时在线访问服务器的用户数量。

可通过统计峰值期间的最高同时在线人数来估计。

2. 日均页面浏览量(PV):即每日用户访问企业网站的页面数量总和。

可通过日志分析软件来获取。

三、估算带宽需求带宽是指服务器与用户之间传输数据时的速度。

根据用户访问量和网站的平均页面大小,可以估算出服务器的带宽需求。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带宽需求(Mbps)= 用户访问量(PV)* 平均页面大小(MB)* PV峰值时间占比/ 时间平均值1. 平均页面大小:可以通过网站的日志信息来计算,将总的页面大小除以浏览页面的总数即可得到平均页面大小。

2. PV峰值时间占比:即网站访问的高峰期占总访问时间的比例。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一般可取15%~25%。

3. 时间平均值:即一天中访问量的平均分布,假设为24小时均匀分布。

四、计算存储容量需求存储容量是指服务器用于存放企业数据、文件、图片等资源所需的空间大小。

为了计算存储容量需求,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统计各类数据的大小: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统计不同类型的数据所占的空间大小。

运营商20M、50M带宽是什么意思?告诉你家用宽带网速的计算方法

运营商20M、50M带宽是什么意思?告诉你家用宽带网速的计算方法

运营商20M、50M带宽是什么意思?告诉你家用宽带网速的计算方法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了宽带,许多人抱怨网速慢,但也只是感性认识,现在我们介绍下家用宽带网速的计算方法1.通常我们说的家用宽带速度,以ADSL 1M,2M,4M,6M,8M,光纤10M,20M,50M、100M,以后还会有更快的光纤1Gb,来表示和说明这个 1M 是 1Mb/s 的意思,类似一根水管1秒最大流出的水量。

而 1Gb 就是 1024Mb/s2.在网速计算中,b=bit ,B=byte8×b=1×B 意思是 8个小写的b 才是一个大写B两者的定义是不同的,千万不要混淆。

我们来计算下4M理论下载速度:4M就是4Mb/s理论下载速度公式:4×1024÷8=512KB /s请注意按公式单位已经变为 KB/s依此类推:2M理论下载速度:2×1024÷8=256KB /s8M理论下载速度:8×1024÷8=1024KB /s =1MB/s10M理论下载速度:10×1024÷8=1280KB /s =2M理论下载速度 8M理论下载速度50M理论下载速度:50×1024÷8=6400KB /s1Gb理论下载速度:1024×1024÷8=128MB /s公式:几兆带宽×1024÷8=几KB/s实际下载速度,具体计算刚才计算的都是理论值,现在我们来看实际值,实际值都是比理论值小的,在不开大的下载上传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宽带测速器,来看实际值依以上方法我们计算50M的理论速度:50×1024÷8=6400KB /s 实测速度峰值为: 6.23MB/s=6.23×1024=6379.52KB/s可以看到差距不是很明显,这是可以接受的,因为用户体验基本感觉不到。

实际中线路中途损耗,还有一些因为限速原因丢掉一些连接,上网高峰时段,接收客户端网卡吞吐不够都是实测速度降低的原因我们具体计算一个网速传输问题,一个6GB的文件在2Mb/s的带宽下要传输多长时间:先换算单位6GB=6×1024×1024KB2Mb/s=2×1024÷8=256KB /s两者相除:6×1024×4=24576s换算时间:24576s=409.6min=6小时49分36秒也就是说,最少需要6小时49分36秒完成传输,因为我们用的是理论速度上传速度很多时候我们只关心下载速度,实际上上传速度也影响网速和用户体验。

网桥带宽的计算公式

网桥带宽的计算公式

网桥带宽的计算公式在网络通信中,网桥是连接两个不同网络的设备,它可以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过滤,从而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网桥的带宽是指其能够支持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通常以每秒传输的比特数(bps)来衡量。

计算网桥带宽的公式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和工程师准确地评估网络的性能和容量,从而更好地规划和管理网络资源。

网桥带宽的计算公式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理论带宽和实际带宽。

理论带宽是指网桥理论上能够支持的最大传输速率,通常由硬件设备的规格和技术参数决定。

实际带宽则是指在网络实际运行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网桥能够达到的最大传输速率。

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情况下的带宽计算公式。

一、理论带宽的计算公式。

理论带宽的计算公式通常基于网络设备的硬件规格和技术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接口类型,网桥的带宽与其网络接口类型有关,例如以太网、无线局域网(WLAN)、光纤等。

2. 数据传输速率,不同网络接口类型支持的最大传输速率不同,通常以每秒传输的比特数(bps)来表示,如以太网的传输速率为10 Mbps、100 Mbps、1 Gbps 等。

3. 网络接口数量,网桥的带宽还与其具有的网络接口数量有关,例如单口、双口、四口等。

根据以上参数,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网桥的理论带宽:理论带宽 = 网络接口类型×数据传输速率×网络接口数量。

例如,如果一个以太网网桥具有4个10 Mbps的网络接口,则其理论带宽为:理论带宽 = 以太网× 10 Mbps × 4 = 40 Mbps。

这个计算公式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和工程师在选型和规划网络时,准确地评估网桥的理论传输能力,从而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和技术方案。

二、实际带宽的计算公式。

实际带宽是指网桥在网络实际运行中能够达到的最大传输速率,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网络拓扑结构、数据流量、设备性能、信号干扰等。

计算实际带宽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通常采用以下公式:实际带宽 = 理论带宽×网络利用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宽需求如何估算 带宽需求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应用场景、组网模式用流量工程进行测算,需要对大量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笔者不具备这些条件,只能根据一些简单假设来推算: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网络流量,了解各种业务所需带宽,需要对各种业务作出流量模型。各种业务的流量(L)属性可以有以下变量:

T-平均业务时长(视音频业务,主要是视频业务) C-总用户数(覆盖用户数) c-订户(渗透用户)数量,c=C×N,N-订户比率(渗透率)。渗透率与竞争优势、业务适应性、业务定价以及用户经济能力、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职业、行为习惯等因素相关。

M-激活(在线)订户数量,M=c×m,m-峰值激活(在线)用户比率。主要和订户数量以及时间相关。订户数量越大,峰值在线率越低;时间主要指时间段,比如特定节假日、特定事件、特殊内容发生时段等,还有工作时间、休息时间。

n-忙时使用率,主要和平均业务时长、内容更新速度相关。 l-单位业务流量,实际发生的单个业务流量。主要和业务性质、编码方式相关,一旦选定就是固定的。

则某项业务流量L=L(l,T,C,c,M,n)=L(l,T,C,N,m,n) 其中忙时使用率和在线率是最难掌握的两个变量,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模型,而且是随业务发展和时间变化的,需要不断统计分析。

通常的业务模型有以下几种: 1、用户管理 2、网络管理 3、网页浏览 4、文件和视音频下载(上载) 5、视频通信(IP语音、视频) 6、网络游戏 7、IPTV(含VOD、时移电视) 用户管理、网络管理是运营商自己内部的两项业务,占用的流量是基本固定的。语音通信的忙时使用率和激活订户数量主要取决于用户本身需求,已经有足够多 的传统话务理论研究和实际统计数据。其他业务则与网络内容的提供、资费策略和用户需求之间的平衡相关,是经常变化的,是个交互的过程,需要经常统计分析、 归纳调整。

流量模型应该分级——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因为流量是逐级汇聚、逐级收敛的,每层都要有合适的流量。比如接入层收敛比是3/5,汇聚层收敛比是1/2,总收敛比就是3/10。下面首先对接入层流量模型进行分析。接入按50户一个节点考虑。

各种业务流量模型: 1、互联网(宽带接入、浏览网页): 渗透率:N=10% 订户数:c=C×N=5户。 峰值在线率:m=80%,忙时点击率n=30% l=0.5Mbps ,每个网页浏览的平均数据速率[按每个网页0.1MkByte(文字、图片)=0.8Mbit,封装以后1Mbit,点击后显示时间不超过2s计算(2s下载),每次点击需要的速率大约0.5Mbps]

则L1=l×c×m×n=0.5×5×80%×30%×3=1.8Mbps 2、下载 渗透率:N=8% ,是上网用户的一部分,按4/5计算。 订户数:c=C×N=4户 在线率:n=80% 忙时并发率:m=80% l=5Mbps (3小时下载1部5.4GByte的高清电影) L2=5×4×80%×80%×3=38.4Mbps 3、上载 渗透率N=6%,按上网用户的3/5考虑 订户数:c=C×N=3户 在线率:n=70% 忙时并发率:m=50% l=10Mbps (10秒发送一封带10M附件的邮件) L3=3×10×70%×50%×3=31.5Mbps 4、网络游戏 渗透率:N=4% ,是上网用户的一部分,按2/5计算。 订户数:c=C×N=4户 在线率:n=80% 忙时并发率:m=30% l=2Mbps (考虑到下一代游戏大量采用实景图像,比如环游世界、遨游太空、赛车等)。L4=2×80%×30%×3=2.88Mbps

5、IPTV 渗透率:N=8% ,和上网用户有部分不重叠 订户数:c=C×N=4户 在线率:m=80% 忙时并发率:n=50% 视频业务实时性和连续性要求很高。忙时重合率是内容热度和资费的函数,也是节目时长的函数,目前没有现成的数学模型,也很难有固定的数学模型,由于广电系统宽带上网的优势主要在视频服务,视频节目时间又很长,因此忙时重合率取较高值80%。

l=10Mbps 每个激活的AVS或H.264编码的视频数据流量 L5=4×10×80%×50%×3=48Mbps 6、可视电话 渗透率:N=10% ,和上网用户关联度不大,但肯定会有重叠。 订户数:c=C×N=5户 在线率:m=100%,电话本来没有在线率,为了和其他业务一致。 忙时通话率:n=30%,最繁忙时段用户同时通话的比率。 视频通信和语音通信有很大不同——语音通信是两个方向轮流占有信道的,还有通话间歇;视频通信双方图像始终显示,因此两个方向的流量在通信持续期间基本恒定。假定下一代视频通信图像码率是2M,则双向共4M,语音流量可以忽略。

l=4Mbps L6=l×2×100%×30%=2.4Mbps 7、视频监控 渗透率N=2%。 订户数:c=C×N=1户 在线率:n=100%,全天候实时监控。 忙时使用率:m=100%(与监控方式有关,如果集中存储,流量始终不间断,就应该是100%,如果本地存储,循环监控,流量就是间歇的。此处取前者)

l=2Mbps L7=2×1=2Mbps 总流量是L=L1+L2+L3+L4+L5+L6+L7=126.98Mbps。 以上是从统计角度按低渗透率计算出来的流量需求。还需要考虑单个用户的极限流量需求:

用户按3口之家设定,极限情况下每人一个高清视频流(10M×3)、一个高速下载(5M×3)、一个高速上载(5M×3);可视电话(2M);视频监控 (2M);按照TDD双工模式总共64M。其它应用带宽远低于视频和高速下载,而且在上述应用情形下一般不会同时发生,因此可以在64M范围内涵盖。以此 确定单台终端设备最低有效接入速率不能低于64M。再考虑到订户居住可能较集中,比如5个订户集中在一个单元,从工程角度考虑,不能用多个接入设备为不同 订户服务,即单局端台设备需要满足50户节点的总流量,因此单台局端设备最低有效接入速率不能低于126.98Mbps。 宽带渗透率在不同住宅会有很大差异,可以从0-100%(完全可能,比如广电自己的住宅区),平均能达到20%就不错了。因此还需要考虑平均渗透率和高渗透率的情况。为简单起见,不再重复上述过程,把结论列在下表中:

低渗透率 覆盖用户 订户 渗透率 在线率 忙时使用率 单位数据量 单位时长 单位业务流量 流量 说明

业务 C(个) c(个) N m n MByte T(秒) l(Mbps) L(Mbps) 网页浏览 50 5 10% 80% 30% 0.1 2 0.5 1.8 每订户3口人

下载 50 4 8% 80% 80% 5400 10800 5 38.4 每订户3口人 上载 50 3 6% 70% 50% 10 10 10 31.5 每订户3口人 游戏 50 2 4% 80% 30% 2 2.88 每订户3口人

IPTV 50 4 8% 80% 50% 10 48 每订户3口人 可视电话 50 2 4% 100% 30% 4 2.4

视频监控 50 1 2% 100% 100% 2 2

总计 126.98 平均渗透率 覆盖用户 订户 渗透率 在线率 忙时使用率 单位数据量 单位时长 单位业务流量 流量 说明

业务 C(个) c(个) N m n MByte T(秒) l(Mbps) L(Mbps) 网页浏览 50 10 20% 70% 30% 0.1 2 0.5 3.15 每订户3口人

下载 50 7 14% 70% 80% 5400 10800 5 58.8 每订户3口人 上载 50 6 12% 60% 50% 10 10 10 54 每订户3口人 游戏 50 4 8% 70% 30% 2 5.04 每订户3口人

IPTV 50 8 16% 70% 50% 10 84 每订户3口人 可视电话 50 5 10% 100% 20% 4 4

视频监控 50 3 6% 100% 100% 2 6

总计 214.99 高渗透率 覆盖用户 订户 渗透率 在线率 忙时使用率 单位数据量 单位时长 单位业务流量 流量 说明

业务 C(个) c(个) N m n MByte T(秒) l(Mbps) L(Mbps) 网页浏览 50 50 100% 40% 30% 0.1 2 0.5 9 每订户3口人

下载 50 25 50% 50% 80% 5400 10800 5 150 每订户3口人 上载 50 20 40% 50% 50% 10 10 10 150 每订户3口人 游戏 50 15 30% 30% 30% 2 8.1 每订户3口人 IPTV 50 40 80% 40% 50% 10 240 每订户3口人 可视电话 50 40 80% 100% 10% 4 16

视频监控 50 25 50% 100% 100% 2 50

总计 623.1

根据上表,极限情况下50户节点的局端带宽需求要高于623.1Mbps。 现在的GEPON有效可用带宽是856M,如果再考虑到以太网的效率,640M应该是比较有保障的。也就是说,1个PON口(OLT)只能满足一到两 个(上表中的速率是TDD双工方式的速率,GEPON是全双工方式)50户节点的需求。除非采用FTTH方式,GEPON相对于千兆光纤收发器没有任何优 势。考虑到今年9月10GEPON的标准就会正式完成,3-5年后应该可以成熟应用了。因此还有另一种组网方案,那就是采用10GEPON。 10GEPON有保证的带宽应该大于6400M,在双向完全不对称的应用情况下可以为10个100%渗透的50户节点提供服务;在双向应用完全对称的情况 下,折算到TDD方式相当于带宽12800M,可以为20个100%渗透的50户节点提供服务。此时EoC局端的最低有效接入速率必须保证在640M(不低于10GEPON ONU)以上,实现方式可以是单台单信道,也可以是单台多信道捆绑,还可以是多台分布式。

如何考虑物理层速率?当采用OFDM调制时,数据荷载子载波是总子载波数的80-90%,在一个数据帧内净荷载占60-90%(帧头、帧尾、纠错、间 隔、定时等都要占用荷载),还要考虑加密、MAC层效率等因素,实际有效速率大约只能占物理层速率的50-80%。下一代技术物理层(WiFi、 HPNA、MoCA、Home plug)基本都是1G,而且只有1G物理层速率才能保证640M有效速率,因此广播电视接入网物理层速率应该选1G。

如何考虑物理带宽?在目前技术和网络条件下QAM调制指数不宜超过1024=210,也就是调制效率不超过10bit/Hz。照此推算,1Gbps物理层速率需要100MHz物理带宽,也就是一个信道的工作带宽需要100MHz。如果滤波器的滚降系数是1.15,那么一个信道占用的带宽就是 115MHz。为了降低成本,局端可以采用信道捆绑方式,如果采用4信道捆绑,每个信道30MHz就够了。终端只要满足一户极限速率64Mbps即可,如 果在较差的条件下有效速率只占物理层的50%,那么物理层速率就是128Mbps,当调制效率是6bit/Hz(64QAM)时物理带宽需要128 /6=21.3MHz,工作带宽需要21.3×1.15=24.5MHz,取24MHz。考虑到广电系统宽带用户总体能达到20%就不错了,因此还有大量 窄带需求。为降低成本,可以使终端速率在1Mbps以下(除少数视频之外的大多数应用都可以满足)。此时取较高调制效率10bit/Hz,物理带宽只需 100k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