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宽需求如何估算
带宽需求如何估算

带宽需求如何估算带宽需求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应用场景、组网模式用流量工程进行测算,需要对大量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笔者不具备这些条件,只能根据一些简单假设来推算:为了更准确地反映网络流量,了解各种业务所需带宽,需要对各种业务作出流量模型。
各种业务的流量(L)属性可以有以下变量:T-平均业务时长(视音频业务,主要是视频业务)C-总用户数(覆盖用户数)c-订户(渗透用户)数量,c=C×N,N-订户比率(渗透率)。
渗透率与竞争优势、业务适应性、业务定价以及用户经济能力、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职业、行为习惯等因素相关。
M-激活(在线)订户数量,M=c×m,m-峰值激活(在线)用户比率。
主要和订户数量以及时间相关。
订户数量越大,峰值在线率越低;时间主要指时间段,比如特定节假日、特定事件、特殊内容发生时段等,还有工作时间、休息时间。
n-忙时使用率,主要和平均业务时长、内容更新速度相关。
l-单位业务流量,实际发生的单个业务流量。
主要和业务性质、编码方式相关,一旦选定就是固定的。
则某项业务流量L=L(l,T,C,c,M,n)=L(l,T,C,N,m,n)其中忙时使用率和在线率是最难掌握的两个变量,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模型,而且是随业务发展和时间变化的,需要不断统计分析。
通常的业务模型有以下几种:1、用户管理2、网络管理3、网页浏览4、文件和视音频下载(上载)5、视频通信(IP语音、视频)6、网络游戏7、IPTV(含VOD、时移电视)用户管理、网络管理是运营商自己内部的两项业务,占用的流量是基本固定的。
语音通信的忙时使用率和激活订户数量主要取决于用户本身需求,已经有足够多的传统话务理论研究和实际统计数据。
其他业务则与网络内容的提供、资费策略和用户需求之间的平衡相关,是经常变化的,是个交互的过程,需要经常统计分析、归纳调整。
流量模型应该分级——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因为流量是逐级汇聚、逐级收敛的,每层都要有合适的流量。
网络带宽配置计算方法

网络带宽配置计算方法
介绍
本文档旨在介绍网络带宽配置的计算方法。
网络带宽是指网络
传输数据的能力,对确保网络连接的速度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合理
配置网络带宽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网络性能。
计算方法
网络带宽的配置方法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用户需求
首先,需要确定用户在网络连接上的需求。
这包括用户的数量、使用网络的目的和传输数据的频率。
例如,在办公环境中,用户可
能需要同时进行视频会议、文件传输和网页浏览。
2. 带宽限制
接下来,需要考虑网络带宽的限制。
带宽限制是指网络连接的最大传输能力。
可以通过测量网络连接的速度来确定带宽限制。
通常以Mbps(兆比特每秒)为单位进行表示。
3. 流量计算
根据用户需求和带宽限制,可以计算出网络带宽的配置需求。
计算方法如下:
带宽配置需求 = 用户需求 ×单个用户所需带宽
其中,单个用户所需带宽是指每个用户在网络连接上所需的带宽。
根据用户需求的不同,可以根据经验值或测试数据来确定单个用户所需带宽的大小。
4. 确定网络带宽方案
根据计算出的带宽配置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网络带宽方案。
如果计算出的需求大于带宽限制,可能需要考虑升级网络带宽或优化网络连接以保证速度和稳定性。
总结
通过合理计算网络带宽的配置需求,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网络性能。
考虑用户需求、带宽限制和流量计算可以帮助确定适当的网络带宽方案。
带宽需求评估

带宽需求评估
带宽需求评估是对网络使用者的带宽需求进行量化和评估的过程。
带宽的评估是为了确保网络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提供稳定、高效的网络连接。
以下是对带宽需求评估的一些考虑因素:
1. 用户数量:用户数量是影响带宽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用户数量增加时,网络传输的数据量也会增加,需要更大的带宽来满足用户之间的通信需求。
2. 应用类型:不同类型的应用对带宽需求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视频流媒体和在线游戏需要更高的带宽来实时传输大量的数据,而电子邮件和网页浏览则需要较低的带宽。
3. 带宽消耗情况:通过监测网络使用情况,可以了解网络上消耗带宽的应用和服务。
常见的带宽消耗者包括文件下载、视频播放和在线会议等。
4. 用户行为和需求:用户的行为和需求也会直接影响带宽需求。
例如,如果大部分用户在同一时间段内同时访问高带宽消耗的应用,网络可能会出现拥堵,导致用户体验下降。
5. 带宽峰值需求:除了平均带宽需求外,还需要考虑到网络的峰值需求。
例如,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网络上突然出现大量的用户同时访问高带宽消耗的应用,这时候网络需要有足够的带宽来应对这一高峰需求。
6. 业务增长预期:根据企业或组织的发展计划和业务增长预期,还需要对未来的带宽需求进行预估。
这样可以确保网络的扩容和升级计划与业务需求相匹配。
带宽需求评估的目的是通过对上述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得出一个合理和可行的带宽需求量。
这样可以为网络规划和带宽采购提供参考和依据,确保网络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提供高质量的网络体验。
同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定期对带宽需求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网络资源的分配和使用。
网络带宽需求的计算方法_1

网络带宽需求的计算方法 1SZ世纪昌蓝-谢飞(20789402) 17:27:17每日增量数据/计划恢复时间*8=带宽做异步一般2~3M基本可以,但是要参考客户每天数据的增量和备份窗口时间SZ世纪昌蓝-谢飞(20789402) 17:31:05同步一般推荐10Mb以上1、电信带宽是按Bit计算的,电脑文件是按Byte计算的,1Byte=8Bit,接入光纤的带宽/8=实际使用带宽。
2、浏览网页一次2K,网络游戏、视频是交互式的一般80K就搞定了,QQ或MSN等即时工具也是占10K左右。
3、以20台电脑为例:浏览网页: 20台电脑*2K=40K网络游戏+视频:20台电脑*80K*2=3200KMSN、QQ : 20台电脑*10K=200K40+3200+200=3440K Byte3440*8=2M光纤4、ADSL带宽是非对称的的,电话线路中0~4Khz用来传输电话音频,用26Khz~1.1Mhz频段传数据,并把它以4Khz的宽度划分为25个上行子通道和249个下行子通道,输入的数据经过TCM编码及QAM调制后,送往子信道,所以理论上上行速率可达1.5Mbps, 下行速率可达14.9Mbps,考虑到干扰等情况,实际上传输速率一般为上行640Kbps,下行8Mbps 。
我们常用的2M ADSL实际速率下载约250Kbyte,上传约64Kbyte光纤带宽是对称的,上传和下载均等网络带宽计算方法这里指的是带宽网速的单位计算方式方法及关系。
在计算机网络、IDC机房中,其宽带速率的单位用bps(或b/s)表示;换算关系为:1Byte=8bit1B=8b ---------- 1B/s=8b/s(或1Bps=8bps)1KB=1024B ---------- 1KB/s=1024B/s1MB=1024KB ---------- 1MB/s=1024KB/s在实际上网应用中,下载软件时常常看到诸如下载速度显示为128KB(KB/s),103KB/s等等宽带速率大小字样,因为ISP提供的线路带宽使用的单位是比特,而一般下载软件显示的是字节(1字节=8比特),所以要通过换算,才能得实际值。
网络带宽需求的计算

网络带宽需求的计算方法1、电信带宽是按Bit计算的,电脑文件是按Byte计算的,1Byte=8Bit,接入光纤的带宽/8=实际使用带宽。
2、浏览网页一次2K,网络游戏、视频是交互式的一般80K就搞定了,QQ或MSN等即时工具也是占10K左右。
3、以20台电脑为例:浏览网页: 20台电脑*2K=40K网络游戏+视频:20台电脑*80K*2=3200KMSN、QQ : 20台电脑*10K=200K40+3200+200=3440K Byte3440*8=2M光纤4、ADSL带宽是非对称的的,电话线路中0~4Khz用来传输电话音频,用26Khz~1.1Mhz频段传数据,并把它以4Khz的宽度划分为25个上行子通道和249个下行子通道,输入的数据经过TCM编码及QAM调制后,送往子信道,所以理论上上行速率可达1.5Mbps, 下行速率可达14.9Mbps,考虑到干扰等情况,实际上传输速率一般为上行640Kbps,下行8Mbps 。
我们常用的2M ADSL实际速率下载约250Kbyte,上传约64Kbyte光纤带宽是对称的,上传和下载均等网络带宽计算方法这里指的是带宽网速的单位计算方式方法及关系。
在计算机网络、IDC机房中,其宽带速率的单位用bps(或b/s)表示;换算关系为:1Byte=8bit1B=8b ---------- 1B/s=8b/s(或1Bps=8bps)1KB=1024B ---------- 1KB/s=1024B/s1MB=1024KB ---------- 1MB/s=1024KB/s在实际上网应用中,下载软件时常常看到诸如下载速度显示为128KB(KB/s),103KB/s等等宽带速率大小字样,因为ISP提供的线路带宽使用的单位是比特,而一般下载软件显示的是字节(1字节=8比特),所以要通过换算,才能得实际值。
然而我们可以按照换算公式换算一下:128KB/s=128×8(Kb/s)=1024Kb/s=1Mb/s即:128KB/s=1Mb/s理论上:2M(即2Mb/s)宽带理论速率是:256KB/s(即2048Kb/s),实际速率大约为80--200kB/s;(其原因是受用户计算机性能、网络设备质量、资源使用情况、网络高峰期、网站服务能力、线路衰耗,信号衰减等多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
根据接口报文评估带宽的方法

根据接口报文评估带宽的方法
评估带宽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和需求来确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估方法:
1. 流量分析法:通过监测网络流量,可以分析出各种应用所产生的数据量,从而估算出所需的带宽。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专业的网络监控工具,例如Sniffer、Wireshark等。
2. 压力测试法:通过模拟大量的用户请求,测试网络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带宽利用率,从而评估带宽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专业的压力测试工具,例如LoadRunner、Tsung等。
3. 基准测试法:通过测试网络设备的基准性能指标,例如吞吐量、延迟、丢包率等,来评估带宽的质量和可用性。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专业的基准测试工具,例如iperf、BandwidthBenchmark等。
4. 应用性能评估法:通过分析特定应用的性能指标,例如响应时间、加载速度、视频流畅度等,来评估带宽的质量和可用性。
这种方法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进行测试和分析。
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评估。
同时,还需要考虑网络设备的性能、数据中心的架构、数据传输协议等因素对带宽评估的影响。
自己做网站怎么计算带宽需求

自己做网站怎么计算带宽需求
自己做网站怎么计算带宽需求?在我们开始这个问题,让我们来解决一个更基本的问题:什么是带宽?简单地说,带宽是指数据流的速度通过网络在某一段时间。
这样想:带宽就像一个管,水流通过管道是数据。
越大的管道(带宽)是,越快的水(数据)可以流动。
Web托管公司每月收取(或一年)指定数量的带宽,然后他们将对你的成本,消费者,在形式的Web 托管计划。
好的,现在我们知道带宽,我们如何找出我们需要多少带宽?如果你想获得技术,这是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你的带宽需求: 带宽=(平均页面浏览量)x(平均页面大小)x(平均每日访客)x(30)x(冗余的因素)
平均页面浏览量=平均每位访问者浏览的页面数量。
平均页面大小=平均尺寸您的web页面。
平均每日访客=总人数每月访客除以30。
冗余因素=一个安全系数介于1.3 - 1.8。
你打算怎样使用该网站最大的因素决定你的网站需要多少带宽,如果你计划在服务大量多媒体在你的网站(如视频、音乐、Flash动画,等等。
),那么您将需要更多的带宽,如果您的站点只包含文本和图片或两个,不需要太多的带宽,如果你想让人们从你的网站下载文件(如mp3、pdf文件等),你需要大量的带宽,即使你只得到少量的交通。
例如,如果您提供一个1 mb PDF文件下载,1 gb的带宽将只允许您提供大约1000的下载量。
如果你有一个200 mb的视频文件可供下载,1 gb的带宽只会让你提供5下载。
如果你注意到你的网站似乎一直缓慢,那么这是一个很好的指标,你需要更多的带宽。
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出现,那么您可能想要切换到一个专用的托管计划,这将使你更大的带宽比一个共享的托管计划。
宽带计算公式

宽带计算公式
宽带计算公式是指用户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通过计算得出所需要的宽带速度,以便选择合适的宽带方案。
它涉及到很多因素,例如网站访问速度、视频播放流畅度、下载速度等等。
以下是计算宽带所需要的一些指标和公式:
1. 网速需求
首先,你需要计算出自己的网速需求,以便选择合适的宽带方案。
可以根据以下三个方面来决定:
1)网页浏览:一般来说,检索和打开简单网页所需要的速度约为
1Mbps左右。
2)视频观看:如果是高清视频,那么每秒钟需要占用5Mbps左右的带宽,如果是普通的视频则每秒钟需占用1-3Mbps的带宽。
3)在线游戏:如果要玩多人在线游戏,那么就需要较高的带宽,通常需要5Mbps以上的带宽。
2. 计算宽带需求
一旦确定了网速需求,就需要根据以下公式来计算宽带需求:
(Bandwidth Requirements) = (Number of Users) x (Expected Traffic per User)
这个公式是指,宽带需求等于用户数量乘以每个用户期望使用的流量。
例如,如果你有三个用户,每个用户期望使用1GB的流量,那么你需
要的带宽将是3GB。
3. 确定上传和下载速度
宽带提供商通常会发布关于每个计划上传和下载速度的信息。
上传速
度通常比下载速度慢,这是由于大部分用户更多地需要下载而不是上传,因此提供商就提供了更高的下载速度。
4. 【总结】
总之,要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和宽带提供商的上传和下载速度来计算
所需的带宽。
根据宽带需求和提供商可用的方案来选择合适的宽带计划,确保你的网络使用畅通无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宽需求如何估算带宽需求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应用场景、组网模式用流量工程进行测算,需要对大量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笔者不具备这些条件,只能根据一些简单假设来推算:为了更准确地反映网络流量,了解各种业务所需带宽,需要对各种业务作出流量模型。
各种业务的流量(L)属性可以有以下变量:T-平均业务时长(视音频业务,主要是视频业务)C-总用户数(覆盖用户数)c-订户(渗透用户)数量,c=C×N,N-订户比率(渗透率)。
渗透率与竞争优势、业务适应性、业务定价以及用户经济能力、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职业、行为习惯等因素相关。
M-激活(在线)订户数量,M=c×m,m-峰值激活(在线)用户比率。
主要和订户数量以及时间相关。
订户数量越大,峰值在线率越低;时间主要指时间段,比如特定节假日、特定事件、特殊内容发生时段等,还有工作时间、休息时间。
n-忙时使用率,主要和平均业务时长、内容更新速度相关。
l-单位业务流量,实际发生的单个业务流量。
主要和业务性质、编码方式相关,一旦选定就是固定的。
则某项业务流量L=L(l,T,C,c,M,n)=L(l,T,C,N,m,n)其中忙时使用率和在线率是最难掌握的两个变量,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模型,而且是随业务发展和时间变化的,需要不断统计分析。
通常的业务模型有以下几种:1、用户管理2、网络管理3、网页浏览4、文件和视音频下载(上载)5、视频通信(IP语音、视频)6、网络游戏7、IPTV(含VOD、时移电视)用户管理、网络管理是运营商自己内部的两项业务,占用的流量是基本固定的。
语音通信的忙时使用率和激活订户数量主要取决于用户本身需求,已经有足够多的传统话务理论研究和实际统计数据。
其他业务则与网络内容的提供、资费策略和用户需求之间的平衡相关,是经常变化的,是个交互的过程,需要经常统计分析、归纳调整。
流量模型应该分级——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因为流量是逐级汇聚、逐级收敛的,每层都要有合适的流量。
比如接入层收敛比是3/5,汇聚层收敛比是1/2,总收敛比就是3/10。
下面首先对接入层流量模型进行分析。
接入按50户一个节点考虑。
各种业务流量模型:1、互联网(宽带接入、浏览网页):渗透率:N=10%订户数:c=C×N=5户。
峰值在线率:m=80%,忙时点击率n=30%l=0.5Mbps ,每个网页浏览的平均数据速率[按每个网页0.1MkByte(文字、图片)=0.8Mbit,封装以后1Mbit,点击后显示时间不超过2s计算(2s下载),每次点击需要的速率大约0.5Mbps]则L1=l×c×m×n=0.5×5×80%×30%×3=1.8Mbps2、下载渗透率:N=8% ,是上网用户的一部分,按4/5计算。
订户数:c=C×N=4户在线率:n=80%忙时并发率:m=80%l=5Mbps (3小时下载1部5.4GByte的高清电影)L2=5×4×80%×80%×3=38.4Mbps3、上载渗透率N=6%,按上网用户的3/5考虑订户数:c=C×N=3户在线率:n=70%忙时并发率:m=50%l=10Mbps (10秒发送一封带10M附件的邮件)L3=3×10×70%×50%×3=31.5Mbps4、网络游戏渗透率:N=4% ,是上网用户的一部分,按2/5计算。
订户数:c=C×N=4户在线率:n=80%忙时并发率:m=30%l=2Mbps (考虑到下一代游戏大量采用实景图像,比如环游世界、遨游太空、赛车等)。
L4=2×80%×30%×3=2.88Mbps5、IPTV渗透率:N=8% ,和上网用户有部分不重叠订户数:c=C×N=4户在线率:m=80%忙时并发率:n=50%视频业务实时性和连续性要求很高。
忙时重合率是内容热度和资费的函数,也是节目时长的函数,目前没有现成的数学模型,也很难有固定的数学模型,由于广电系统宽带上网的优势主要在视频服务,视频节目时间又很长,因此忙时重合率取较高值80%。
l=10Mbps 每个激活的AVS或H.264编码的视频数据流量L5=4×10×80%×50%×3=48Mbps6、可视电话渗透率:N=10% ,和上网用户关联度不大,但肯定会有重叠。
订户数:c=C×N=5户在线率:m=100%,电话本来没有在线率,为了和其他业务一致。
忙时通话率:n=30%,最繁忙时段用户同时通话的比率。
视频通信和语音通信有很大不同——语音通信是两个方向轮流占有信道的,还有通话间歇;视频通信双方图像始终显示,因此两个方向的流量在通信持续期间基本恒定。
假定下一代视频通信图像码率是2M,则双向共4M,语音流量可以忽略。
l=4MbpsL6=l×2×100%×30%=2.4Mbps7、视频监控渗透率N=2%。
订户数:c=C×N=1户在线率:n=100%,全天候实时监控。
忙时使用率:m=100%(与监控方式有关,如果集中存储,流量始终不间断,就应该是100%,如果本地存储,循环监控,流量就是间歇的。
此处取前者)l=2MbpsL7=2×1=2Mbps总流量是L=L1+L2+L3+L4+L5+L6+L7=126.98Mbps。
以上是从统计角度按低渗透率计算出来的流量需求。
还需要考虑单个用户的极限流量需求:用户按3口之家设定,极限情况下每人一个高清视频流(10M×3)、一个高速下载(5M×3)、一个高速上载(5M×3);可视电话(2M);视频监控(2M);按照TDD双工模式总共64M。
其它应用带宽远低于视频和高速下载,而且在上述应用情形下一般不会同时发生,因此可以在64M范围内涵盖。
以此确定单台终端设备最低有效接入速率不能低于64M。
再考虑到订户居住可能较集中,比如5个订户集中在一个单元,从工程角度考虑,不能用多个接入设备为不同订户服务,即单局端台设备需要满足50户节点的总流量,因此单台局端设备最低有效接入速率不能低于126.98Mbps。
宽带渗透率在不同住宅会有很大差异,可以从0-100%(完全可能,比如广电自己的住宅区),平均能达到20%就不错了。
因此还需要考虑平均渗透率和高渗透率的情况。
为简单起见,不再重复上述过程,把结论列在下表中:根据上表,极限情况下50户节点的局端带宽需求要高于623.1Mbps。
现在的GEPON有效可用带宽是856M,如果再考虑到以太网的效率,640M应该是比较有保障的。
也就是说,1个PON口(OLT)只能满足一到两个(上表中的速率是TDD双工方式的速率,GEPON是全双工方式)50户节点的需求。
除非采用FTTH方式,GEPON相对于千兆光纤收发器没有任何优势。
考虑到今年9月10GEPON的标准就会正式完成,3-5年后应该可以成熟应用了。
因此还有另一种组网方案,那就是采用10GEPON。
10GEPON有保证的带宽应该大于6400M,在双向完全不对称的应用情况下可以为10个100%渗透的50户节点提供服务;在双向应用完全对称的情况下,折算到TDD方式相当于带宽12800M,可以为20个100%渗透的50户节点提供服务。
此时EoC局端的最低有效接入速率必须保证在640M(不低于10GEPON ONU)以上,实现方式可以是单台单信道,也可以是单台多信道捆绑,还可以是多台分布式。
如何考虑物理层速率?当采用OFDM调制时,数据荷载子载波是总子载波数的80-90%,在一个数据帧内净荷载占60-90%(帧头、帧尾、纠错、间隔、定时等都要占用荷载),还要考虑加密、MAC层效率等因素,实际有效速率大约只能占物理层速率的50-80%。
下一代技术物理层(WiFi、 HPNA、MoCA、Home plug)基本都是1G,而且只有1G物理层速率才能保证640M有效速率,因此广播电视接入网物理层速率应该选1G。
如何考虑物理带宽?在目前技术和网络条件下QAM调制指数不宜超过1024=210,也就是调制效率不超过10bit/Hz。
照此推算,1Gbps物理层速率需要100MHz物理带宽,也就是一个信道的工作带宽需要100MHz。
如果滤波器的滚降系数是1.15,那么一个信道占用的带宽就是 115MHz。
为了降低成本,局端可以采用信道捆绑方式,如果采用4信道捆绑,每个信道30MHz就够了。
终端只要满足一户极限速率64Mbps即可,如果在较差的条件下有效速率只占物理层的50%,那么物理层速率就是128Mbps,当调制效率是6bit/Hz(64QAM)时物理带宽需要128 /6=21.3MHz,工作带宽需要21.3×1.15=24.5MHz,取24MHz。
考虑到广电系统宽带用户总体能达到20%就不错了,因此还有大量窄带需求。
为降低成本,可以使终端速率在1Mbps以下(除少数视频之外的大多数应用都可以满足)。
此时取较高调制效率10bit/Hz,物理带宽只需 100kHz.。
xPON技术的上行可用带宽从系统上行传输总带宽中减去各种系统运行开销就是上行可用带宽。
它与系统中包含的ONU数量、DBA(动态带宽分配)算法的轮询周期、承载业务的类型以及各业务所占比例等都有很大关系。
EPON和GPON都是宽带接入技术,承载的业务以IP数据业务为主。
下面将分别计算EPON和GPON在包含32个ONU,轮询周期为750s的情况下,承载纯IP业务时的上行可用带宽。
EPON的上行线路速率是1.25Gbit/s,因为采用了8B/1OB线路编码,每10bit 中有8bit有效数据,所以其有效上行传输总带宽为1Gbit/s,即1000Mbit/s。
EPON上行的系统运行开销及其占总带宽的比例如下:*用于突发接收的物理层开销:约3.5%;*以太网帧的封装开销:约7.4%;*MPCP(多点控制协议)和OAM(运行管理维护)协议开销:约2.9%;*DBA算法造成的剩余时隙(即不足以传输一个完整以太网帧的时隙)浪费:约0.6%;EPON上行总开销为上述开销之和,约为144Mbit/s,可用带宽约为856Mbit/s(即1000Mbit/s-144Mbit/s)。
上行线路速率为1.244Gbit/s的GPON,采用NRZ编码,上行总带宽为1.244Gbit/s,即1244Mbit/s。
GPON上行的系统运行开销及其占总带宽的比例如下:*用于突发接收的物理层开销:约2.0%;*GEM(GPON封装方法)帧和以太网帧的封装开销:约5.8%;*PLOAM(物理层运行管理维护)协议开销:约2.1%;*DBA算法剩余时隙引入额外的封装开销(GPON中允许分割帧,当剩余时隙不足以传输一个完整的以太网帧时,该以太网帧可以被分割成多个GEM帧传输,但每段分割的帧都要再额外增加一个新的GEM帧头):约0.8%;GPON上行总开销为上述开销之和,约为133Mbit/s,可用带宽约为1111Mbit/s(即1244Mbit/s-133Mb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