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政治选修二3.1《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运用“罗斯福新政”在经济活动方面的重要实例,解释“凯恩斯革命”的涵义。【教材分析】

本课是专题三的第一框,主要介绍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的恢复起到重大作用,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适应了高中政治学习的习惯,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对有限,基础相对薄弱,基础知识可以通过预习解决,但新政的特点、实质,尤其是新政的现实意义还不明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实际,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新课改要求加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既要落实国家思想政治意志,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又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以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提高学生用历史唯物

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奥巴马政策和罗斯福新政联系,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改革,增强社会责任感。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难点: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关于1929年经济危机、罗斯福生平、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原因、措施的相关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提取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最终运用于课堂教学。

2、编制导学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收集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设计意图:

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能更好的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认识罗斯福新政的本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收集资料获取、解读、归纳、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前我们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了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的发酵效应,深刻认识到危机给美国甚至全世界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那么我们是否知道1929年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面对灾难,新上任的罗斯福总统是怎么样解决危机的?罗斯福新政带来了哪些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让我们走进本节课《罗斯福新政》。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载体,明确本课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PPT展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有目的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探究活动1

师:请同学观看视频,结合预习分析,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从视频中获取哪些信息?

2、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危机?

3、美国经济危机的表现是什么?有何特点?

4、罗斯福为什么要实施新政?

生:小组合作,回答问题。

师:小组互评,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总结归纳

一、勇挑重担——新政的背景

1、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2、胡佛反危机(自由放任)的失败

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4、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视觉材料能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对视频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提高获取信息能力和概括能力,深刻理解新政的背景。过渡:罗斯福采取哪些措施化解危机呢?下面我们以角色模拟的模式来探讨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二、新政的内容

展示材料1

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5500家,有900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问题探究:若你是金融学家,为解决这一问题,你会给刚刚上任的新总统什么建议呢?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生:整顿金融业,重建人民对银行的信心。

展示材料2

(2)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美分一磅,牛肉五美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美元。

问题探究:若你是农业经济专家,为解决这一问题,你会建议刚上任的罗斯福总统采取什么措施?目的是什么?

生:恢复和稳定农业,提高农产品价格,稳定农业经营者的收入。

展示材料3

(3)1933年的一天,有一位市民上街买了一件商品见上面印有这个标志,他不明白这代表什么意思就向作为企业主的你请教。

问题探究:你能简单给他介绍一下吗? 通过该标志说明政府采取何种措施?目的是什么?

生:复兴工业,实现工业复兴,促进工业生产增长。

展示材料4—图片

问题探究:(4)左图反映了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哪一举措?政府的目的是什么?生:建立宽泛的社会保障,增加就业、刺激消费、保障全体公民的最低生活。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综合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

提出问题:罗斯福所采取的措施与胡佛的措施之间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生:国家干预经济

脑洞大开1:新政的特点

问题探究:综合上述材料请回答:罗斯福新政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由此用一句话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生: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脑洞大开2:新政的实质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

探究活动2

2008年,美国爆发了惨重的金融危机,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尝试解决美国面临的诸多难题时,他正有计划地向罗斯福总统学习。有人评价说,如果说这次美国经济危机堪比“大萧条”的话,这项83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使得奥巴马的种种措施更像罗斯福新政,因此称其为“奥氏新政”还算贴切。

师:结合材料,小组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1、奥巴马为什么要向罗斯福学习?

2、奥巴马政府采取的政策和罗斯福有什么相似之处?

3、罗斯福和奥巴马有没有从根本上化解危机?为什么?

生:小组合作回答问题,小组互评

师:点评总结。

过渡:罗斯福新政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危机,这可以说是罗斯福新政的消极影响,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新政的积极一面

师:展示数据

生:总结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三、新政的影响

设计意图: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地看待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学生谈本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反思,明确本课学习目标,构建知识体系,

练习:罗斯福新政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设计意图:讲练结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板书设计

罗斯福新政:

一、背景

二、内容

三、影响

【教学反思】

此部分内容历史学科已经接触过,但仍有很多同学印象不深刻,而且高中阶段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应根据重点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材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多维度、多层面的考虑问题,以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