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作为超累积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潜力

合集下载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处理技术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处理技术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处理技术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由于工业三废和农用化学品以及矿区的污染, 有相当数量农田的土壤质量日趋下降。

其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有逐年增加之势。

土壤重金属污染可经水、大气、植物等介质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污染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

因此,寻求缓解或解决此类污染的办法成了全球关注的棘手问题。

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使其由活化态转变为稳定态;二是从土壤中去除重金属,以使其存留浓度接近或达到背景值。

当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和化学法往往需要改变土壤的原有结构,破坏土壤生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并且有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而作为生物法典范的植物修复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治理过程对原来的土壤扰动较少,能够逐渐减少甚至清除其中的重金属,且成本低廉,是真正“绿色安全”且能够标本兼治的方法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状况在世界上越发成为重要的环境议题。

尤其在我国,自2009年以来,中国连续发生了30多起重特大重金属污染事件。

据报道,中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

传统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包括化学吸脱附、客土法(从外地运载乾净土壤加入受污染土壤达到降低污染物的浓度)、现地淋洗土壤法以及现地电熔法等也存在著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包括资金耗费与化学药剂的问题等。

近年来,一种运用植物来去除有毒重金属的新型态植物修复技术给这一问题提供了另外的一套思考路径。

该技术在国外也被认为是一种低成本而有效的"绿色"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分为四类:1植物提取,即利用重金属超积累植物从土壤中吸取金属污染物,随后收割地上部并进行集中处理,连续种植该植物,达到降低或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不同肥料对土壤中重金属Cd的植物修复影响

不同肥料对土壤中重金属Cd的植物修复影响

不同肥料对土壤中重金属Cd的植物修复影响目前Cd污染农田现象普遍,植物修复技术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污染治理成本较低、污染治理效果持久,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但植物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一直是制约植物修复效率的主要限制因素。

不同肥料对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及植物对Cd的吸收影响不同,本文主要分析不同肥料对土壤中重金属Cd的植物修复的影响。

标签:肥料;土壤;镉;植物修复土壤中重金属Cd的存在形态重金属以比较复杂的形态存在于土壤中,一般分为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和残留态4种,其生物有效性逐渐降低金属稳定性逐渐加强。

土壤中存在的Cd的形态一般可以分为水溶性Cd 以及非水溶性Cd两大类。

以离子态和络合态存在的水溶性Cd等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对生物危害性较大,而非水溶性Cd比如CdS和CdCO3等不易迁移转运,无法被作物直接吸收,但水溶性Cd和非水溶性Cd可以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相互转化。

Cd污染的危害Cd是重金属当中生物毒性最强的一种元素,其在环境当中具有化学活性强、移动性强并且生物毒性持久的特点。

Cd可以通过水、大气、动植物等人类活动必需接触的介质进行侵害,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人体在长期和高剂量的情况下摄入Cd,能够引起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对骨骼和肝肾造成深度伤害,人体受Cd污染影响还会造成肾衰竭、脊柱畸形和骨质疏松等疾病。

Cd不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Cd会影响植物的正常健康生长,当植物体内的Cd累计到一定的含量时,就会使植物呈现出受毒害的症状[4],表现为植物根系的生长受到影响,从而降低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并且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也会受到不利的影响,进而引起植物内新陈代谢失常,比如降低植物的叶绿素、蛋白质和糖的合成以及降低光合强度、改变某些特定酶的活性,最终植物的产量、品质和食品安全受到影响,进而直接或者间接危害到人体的健康。

所以,Cd污染不但会对环境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还会对人体和作物产生危害。

Cd超富集植物修复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Cd超富集植物修复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均 有 很 大 毒性 的重 金 属 元 素 ,被 1971年 的 国际会 议 上部 重金 属元 素 的富 集量 超 出一 般植 物 100倍 以上 的
列为环境污染 中最具危险性的五种物质之一 ,因其性 植 物 ,这 是 1个 相对 的概 念 。超 富集 植 物 叶片 或地 上
质 与植物必需 元素 zn相似而易被植物吸收 ,且不能 部 (干重)重金属元素临界含量参考值为[1]:Co、Cu、
国际研 究 的热 点 。 目前 ,以超 富集 植物 为 基 础 的植 物 或 叶)重 金属 含量 超过 土壤 中的 重金 属含 量 ,即富集
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有巨大潜力的新兴修复治理技术已 系数 大于 1.0,有 时甚 至达 50~100;b)植物 地 上部 重
逐步被应用于 cd污染土壤的修复。
理想 的超富集植物还应具有地上部生物量大 、生长期 短 、抗病虫害能力强 、能同时富集 2种或 2种 以上重 金 属 的特点 。
迄 今为 止 发现 的超 富 集植 物有 494种 ,分 布 于 约 50个科 ,其 中 Ni超富集植物 329种 ,cu超富集植物
收稿 日期 :2012—12—16
金 属 含 量 与 根部 该 种 重 金属 含 量 的 比值 (转 运 系 数 )
1 植物修复技术
远大 于 1,表 现 出特 殊 的吸 收 、转 运重 金 属并 储 藏 于 地上部的功能 ;c)能耐受极高浓度的有效态重金属 。
植物修复技术利用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物 的吸收 、 富集 和转化能力 去除土壤或水体 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 具有经济 、绿色环保等优点 ,其技术关键是选育出对 污染元素有较强累积能力 的、生物量较大的超富集植
或不易被排出体外 ,只能沿食物链逐级 向上传递 ,在 Cr、 Ph、 Ni均 为 1 000 mg/kg, Zn、 Mn为 10 000

重金属超累积植物

重金属超累积植物

超累积植物
目前,已发现400多种植物能够超积累各种重金属。

如半卡马菊、多花鼠鞭草、布氏香芥、塞贝山榄(俗称蓝汁)、杨树、苎麻、月季、油菜、印度芥菜、遏蓝菜、酸模、海州香薷、鸭跖草、密毛蕨、蜈蚣草、大叶井口边草、粉叶蕨、牡蒿、剑叶凤尾蕨、羽叶鬼针草、紫花苜蓿、银合欢、空心莲子草、东南景天、北美车前、北美鬼针草、北美独行菜、一年蓬、裸柱菊、细叶芹、芥子草白麻、普通豚草、颠茄等。

这些植物大多在当地土生土长,可富集镍、镉、铜、钴、锰、铅、硒、砷、锌等元素,净化被这些金属污染的土壤。

苎麻基地遏蓝菜
苋科植物
蜈蚣草
一些超累积植物能同时积累多种重金属,如羊蕨属植物和具有富集重金属特性的苋科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率达到100%。

在以硫酸盐和磷酸盐为肥
料的情况下,遏蓝菜属的一些栽培变种的茎杆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苎麻以及一些藻类藻类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因此,利用超累积植物处理重金属污染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已发现的超富集植物
部分重金属的超累积植物mg/kg。

镉高(低)积累油菜品种的筛选

镉高(低)积累油菜品种的筛选

镉高(低)积累油菜品种的筛选张洋;罗晓玲;魏廷龙;胡金荣;薛高尚;胡超;杨鸿;朱传霞【摘要】以近年来在湖南省大面积推广的以及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筛选出的试验表现较好的32个油菜品种(组合)为材料,在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和湘乡市棋梓镇蛇潭村进行镉高(低)积累油菜品种的筛选.结果表明:参试油菜品种(组合)植株中镉含量在1.566~3.352 mg/kg之间;在土壤镉含量为0.904 mg/kg的条件下种植油菜,油菜籽粒中镉最高含量为0.396 mg/kg,其籽粒均符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油菜各部位镉积累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茎>根>果壳>籽粒;筛选出高积累品种创杂油5号、金黄油99、渝黄4号和低积累品种(组合)S15、G212A/P9、沣油958,可作为镉污染地区食用油品种推广种植.%The 32 oilseed rape varieties were tested in cadmium (Cd) contaminated soil from 2015 to 2016 for variety selection on cadmium high (low) accumulation and on contents of cadmium in roots, stem, shell and rapese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content of cadmium in the root was 0.611 mg/kg, the average cadmium content in the stem was 0.745 mg/kg, the average content of cadmium in the shell was 0.578 mg/kg, and the average cadmium content in the rapeseed was 0.263 mg/kg. Cadmium accumulation in various parts of oilseed rape was stem's Cd accumulation > root's > shell's > rapeseed's. The contents of cadmium in the 32 varieties' rapeseed were lower than the limited contents in the GB2762-2016 National Standard for Food Safety (Seeds: Cadmium ≤ 0.5 mg/kg). And the 32 varieties such as S15,G212A/P9 and Fengyou 958 could be used as edible-oil oilseed rapevarieties for the local cultivation promotion in cadmium contaminated areas.【期刊名称】《湖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00)008【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油菜;镉高积累;镉低积累;品种;筛选【作者】张洋;罗晓玲;魏廷龙;胡金荣;薛高尚;胡超;杨鸿;朱传霞【作者单位】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湖南常德 415000;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湖南常德 415000;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湖南常德 415000;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湖南常德 415000;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湖南常德 415000;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湖南常德 415000;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湖南常德 415000;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湖南常德 4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4由于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各种含重金属的农药和化肥,加上各种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的恣意排放,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1]。

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摘要简单描述了镉污染对粮食安全、生活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包括农业生态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在内的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概念、优势及制约因素;着重阐明了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为镉污染土壤修复提供参考和基础。

关键词镉污染;土壤修复;生物修复;研究进展镉是环境中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副族,也是《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重点监控与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的5种重金属之一;具有生物迁移性强、极易被植物吸收和积累的特点,对动植物和人体均可产生毒害作用[1],严重时甚至会造成骨痛病、高血压、肾功能紊乱、肝损害、肺水肿等疾病[2];据统计,我国每年生产的镉含量超标农产品和动物造成累积性毒害品达146万t[3],镉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超过28万hm2,年产镉超标农产品达150万t[4],我国市场上常见的市售大米约10%存在镉超标[5],对环境经济和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隐患。

近年来湖南浏阳、云南曲靖以及广西河池地区先后发生的镉污染事件[6]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控制镉污染,加大对镉污染土壤修复力度已经势在必行,笔者对目前最新镉污染土壤修复的方法予以全面概述,着重于镉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旨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1 农业生态修复农业生态修复措施是指因地制宜选择耕作管理制度来减轻重金属危害,主要包括农艺修复措施和生态修复措施。

农艺修复措施一般是通过耕作制度的改变,辅以多种植物组合间作、轮作以及套作或者通过向镉污染土壤中加入能结合游离态的镉形成有机络合物的有机肥,从而达到有效减少土壤中镉的含量、降低植物对镉的吸收的目的,实现土壤中镉的迁移、吸收和降解[7-8]。

我国在生态修复措施方面研究较多,一般通过调节包括土壤水分等在内的生态因子来实现对污染物所处环境介质的调控[9]。

农业生态修复措施既能保持土壤的肥力,又能促进自然生态循环和系统协调的运作,但存在着修复时间长、见效慢等不利因素。

镉超富集植物标准

镉超富集植物标准

镉超富集植物标准镉超富集植物是指在环境中长期暴露于镉等重金属污染物的情况下,植物体内镉积累超过正常范围的植物。

镉超富集植物具有较高的对镉耐受性和积累能力,使其成为生物修复、镉污染土壤治理和生物指示器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为了规范对镉超富集植物的研究和评价,科研工作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镉超富集植物标准,用以指导相关研究和实践。

在研究领域中,镉超富集植物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通过制定和遵守这些标准,可以保证镉超富集植物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有助于提高研究的可比性和数据的可信度。

本文将对镉超富集植物标准进行深入探讨,探讨其制定背景、内容要点和应用前景,旨在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镉超富集植物标准的制定背景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

镉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是一种易积累于植物体内的有毒物质。

在镉超富集植物的研究领域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给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规范对镉超富集植物的研究和评价,科研工作者们迫切需要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

在这种背景下,镉超富集植物标准得以制定出来。

这些标准通过梳理和整合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以及专家学者的研究经验,最终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标准体系。

二、镉超富集植物标准的内容要点镉超富集植物标准主要包括对镉超富集植物的定义、分类、检测方法、评价指标、标准要求等方面内容。

这些内容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个规范的研究框架,使得他们在开展镉超富集植物相关研究时,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首先,镉超富集植物标准明确了对镉超富集植物的定义和分类。

镉超富集植物是指在镉等重金属污染环境中,植物体内镉积累超过一定范围的植物。

根据镉的积累能力和毒性效应,镉超富集植物可分为高积累型、高耐受型以及中低积累型等不同类型。

其次,镉超富集植物标准规定了检测方法和评价指标。

镉超富集植物的镉积累量是评价其富集能力的关键指标,因此标准明确了镉的检测方法和测定指标。

Cd对油菜幼苗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Cd对油菜幼苗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定的下降趋势。 关键词 : ; 镉 油菜 ;生长 ; 生理特性
中 图分 类 号 :64 3 1 文 献 标 志 码 : ¥3.0 A 文章 编 号 :0 7 98 ( 06 O 一 O 3 一 O 10 - 04 2 0 ) 1 O9 5
近年来 , 由于工业 上 的采矿 冶炼 , 农业 上 的污水 灌溉、 农药 和 化 肥 的施 用 , 致 重 金 属 污 染 日益 加 导
江 海 东,周 琴 ,李 娜 ,孙 小芳
( 南京农 业大学作物生长调控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 , 江苏 南京 2 0 9 ) 1 0 5
摘要 : 采用 溶液培 养的方法 , 研究 了不 同浓度的镉对甘蓝 型油菜 ( rsc a u . 幼苗的 形态和生 理特性 的 B a l np sL ) sa
的忍耐 和积累能 力 , 而且生 物 量较 大 , 锅总 量大大 吸 高于 十 字 花 科 遏 蓝 菜 属 T lsice l c  ̄ 】 ha ar e e 【 。甘 p u sm 3
2 mgL 以 C C:为 镉 源 , 处 理 3次 重 复 。每 个 0 / , dI 每 重 复 选用 10粒 饱满 整 齐 一 致 的种 子 , 0 盆钵 面积 约 为 6e 0m 。每 3 d更 换 营养 液 , 1—6 第 d为 14H - / o al d培养 液 , 7—1d为 12H al d培 养 液 , gn a 第 2 / og n a 第 1d以后为 全 H al d培养 液 ,H值控 制 在 5 5 3 oga n p ,
维普资讯 iee oro o ico c ne hn s jun, f l rpsi cs 1 o e
20 。8 1 :9 4 06 2 ( ) 3— 3
C 对油菜幼苗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 的影 响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环境科学 2002,22(1)2.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香港)摘要地上部吸Cd量和对土壤的净化率均明显高于朱苍花籽油菜和参比超累积植物印度芥菜.体内Cd浓度也和印度芥菜相当,其吸收的Cd 88%以上分布在地上部且有较强的耐Cd毒能力.油菜溪口花籽具备超累积植物的特征且有较强的修复Cd污染土壤的能力.关键词油菜超累积植物中图分类号 A 文章编号2.Department of Biology,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 China).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2,22(1)The Cd uptake character of two kinds of selected mustard-typed oilseed rape and their potential as a hyperaccumulator in the phytoremediation of Cd–contaminated soil were studied with greenhouse pot cultivation experiment and hyperaccumulator of Indian mustard as comparing pla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ilseed rape–Xikou huazi has markedly higher shoot biomass, Cd uptake amount and soil purification rate than Zhucang huazi and Indian mustard when the Cd concentration in soil is 0 to 20mg/kg. The Cd concentrations in shoot and root of the two oilseed rapes and Indian mustard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bove 88% of the Cd uptake distributes in shootes with stronger resistibility of Cd toxicity. Xikou huazi has hypeaccumulator character and stronger remediability of Cd contaminated soil. Key words oilseed rape hyperaccumulator由于土壤中重金属的非降解性及难清除性,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非常困难和昂贵[1].Cd是生物毒性最强的重金属之一,它在生物圈中移动性大生物量大的Cd超积累植物[5,6].但印度芥菜有它生长的地域性,在我国没有大面积的种植.人们在大量的筛选研究中发现,印度芥菜所在的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中有很多种或基因型具有较强的吸收Cd特性[1,7].油菜是中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其中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ica)和印度芥菜是同属同种植物.中国有大量的油菜种质资源,其中某些品种在累积Cd方面可能很高.为此,对收集到的40多个芥菜型油菜品种进行了耐Cd毒和吸Cd能力的预备土培筛选试验,初步筛选出了两个具有较高吸收Cd能力的芥菜型油菜品种.本文的目的是以印度芥菜作为参比植物,进一步研究筛选出的两个油菜品种作为超累积植物修复Cd污染土壤的潜力.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用土壤采自香港新界绿田园农场的农田,收稿日期香港研究资助局(RGC)资助项目(HKBU2043/98M);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G1999011807)万方数据1期苏德纯等,土壤设5个投加Cd水平,分别为0,5,10,20,40mg/kg.把相应量的CdCI2配成溶液,分别与过1mm筛土壤反复混合均匀,然后在温室中稳定2星期并施相同量的底肥.然后按处理每盆装土750g,每个处理3次重复.待油菜和印度芥菜出苗后,每盆保留4株.生长过程中用去离子水灌溉.植株生长6星期后收获,按照微量元素采样和样品制备方法处理植株样,然后分别测定地上部和根的干重,用HNO3-HCIO4消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各样品中Cd浓度.计算不同处理的地上部和根的吸Cd 量和各处理的土壤净化率.数据用SAS软件进行统计检验.2结果与讨论2.1土壤中不同Cd浓度下油菜生物量及体内Cd浓度的变化从图1可看出,油菜朱苍花籽和印度芥菜的地上部干重在各土壤Cd浓度处理中差异均不显著,但油菜溪口花籽地上部干重明显高于印度芥菜和朱苍花籽油菜.土壤中Cd浓度达20mg/kg 时,油菜朱苍花籽和印度芥菜的地上部干重出现明显下降,但油菜溪口花籽的地上部干重不但不下降反而增加,此时油菜溪口花籽的地上部干重显著高于油菜朱苍花籽和印度芥菜.这表明在相同的生长环境和土壤Cd浓度条件下,油菜溪口花籽比印度芥菜有更高的地上部生物量和耐Cd 能力.但当土壤Cd浓度达到40mg/kg时,两种油菜和印度芥菜的地上部干重则都显著下降.图1 不同土壤中Cd浓度下油菜和印度芥菜地上部干重的变化Fig.1 Shoot dry weight yield of oilseed rape and Indian mustard grown in different Cd concentration soila, b, c, d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性图2为不同土壤中Cd浓度下两种油菜和印度芥菜根系干重的变化.从图2可以看出,两种油菜和印度芥菜根系干重随着土壤中Cd浓度增加的变化规律和其地上部变化规律相似.土壤中Cd浓度为20mg/kg的处理油菜溪口花籽的根系干重也显著高于印度芥菜和油菜朱苍花籽.用于植物修复的超累积植物,要求其有较高的冠根比,这样才容易移走其吸收的重金属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从图150 中国环境科学 22卷加,但两种油菜和印度芥菜之间差异不显著.当土壤中Cd浓度达20mg/kg时,两种油菜和印度芥菜的地上部Cd浓度均在120mg/kg以上,而此时油菜溪口花籽的地上部干重不但不降反而增加(图1).普通植物茎叶中的Cd浓度通常小于1mg/kg,茎叶中Cd大于100mg/kg而不出现毒害的植物即可作为Cd超累积植物[8].油菜溪口花籽完全符合此标准.图4根系Cd浓度的变化也有类似规律.图3 不同土壤中Cd浓度下油菜和印度芥菜地上部Cd浓度Fig.3 Shoot Cd concentration of oilseed rape and Indian mustard grown in different Cd concentration soil注同图1图4 不同土壤中Cd浓度下油菜和印度芥菜根Cd浓度Fig.4 Shoot Cd concentration of oilseed rape and Indian mustard grown in different Cd concentration soil注同图1从图3,图4还可看出,在相同的土壤中Cd 浓度处理条件下,两种油菜和印度芥菜地上部和根系中Cd浓度相当,这表明油菜和印度芥菜根系吸收的Cd均较容易向地上部转移运输.与其他植物吸收的重金属大部分累积在根部不同,这也表明两种油菜和印度芥菜一样,具有超累积植物的特征.2.2 油菜和印度芥菜的吸Cd特征和对土壤的净化率比较从表1两种油菜和印度芥菜的吸Cd规律可以看出,土壤中Cd浓度在0∼20mg/kg范围内,随着土壤中Cd浓度的增加,植株地上部吸Cd 量1期苏德纯等地上部吸Cd量和对Cd污染土壤的净化率均明显高于目前公认的参比植物印度芥菜,且其吸收的Cd88%以上分布在地上部,油菜溪口花籽有较强的耐Cd特性和吸收Cd能力.是一种较好的适合在我国生长的可用于修复Cd污染土壤的超累积植物种质资源.参考文献苏德纯(1962-),男,河北深州人,硕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重金属环境行为及植物修复等研究工作.发表论文40多篇.万方数据油菜作为超累积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潜力作者:苏徳纯, 黄焕忠作者单位:苏徳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系,北京,100094), 黄焕忠(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香港)刊名:中国环境科学英文刊名: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年,卷(期):2002,22(1)被引用次数:126次1.Ebbs S D;Lasat M M;Brady D J Phytoextration of cadmium and Zinc from a contaminated soil[外文期刊] 19972.Simon L Cadmium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sunflower plant 19983.Moreno-Caselles J;Moral A Perez-Espinosa R;Perez-Murcia M D Cadmium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cucumber plant[外文期刊] 2000(02)4.陈怀满;陈能场;陈英旭;李勋光,郑春荣,文启孝,邢光熹土壤—植物系统中的重金属污染 19965.Kumar P B A N;Dushenkov V;Motto H Phytoextration- the use of plant to remove heavy metals from soils 19956.Salt D E;Prince R C;Pickering I J Mechanisms of cadmium mobility and accumulation in Indian Mustard[外文期刊] 19957.Brown S L;Chaney R L;Angle J S Zinc and cadmium uptake by hyperaccumulator Thlaspi caerulescens grown in nutrient solution[外文期刊] 19958.王庆仁;崔岩山;董艺婷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整治有效途径[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1(02)1.张妍.刘俊辉土壤中不同含量的碳酸钠对油菜富集镉的影响[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1(19)2.范洪黎.周卫镉超富集苋菜品种(Amaranthus mangostanus L.)的筛选[期刊论文]-中国农业科学 2009(4)3.封林雄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的现代生物技术[期刊论文]-科技资讯 2008(16)4.朱桂芬.王学锋.冯颖俊EDTA作用下芥菜型油菜对土壤中Cd·Ni的富集规律[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7(11)5.梁彦秋.关杨.张显龙玉米对镉的累积特性及镉的存在形态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1(30)6.向丹.焦卫平.苏德纯不同吸镉能力油菜各器官累积镉的差异[期刊论文]-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9(1)7.张洪柏.李华萍植物对铅、镉的吸收分析[期刊论文]-总裁 2009(1)8.李荣林.王胜兵.李优琴锌硒对油菜吸收和累积镉的影响[期刊论文]-江苏农业学报 2008(3)9.王新民.魏志华.介晓磊.边传周.侯彦林干湿交替条件下磷镉交互作用在油菜上的生物学效应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06(8)10.李凝玉.李志安.庄萍.傅庆林.郭彬施肥对两种苋菜吸收积累镉的影响[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12(18)11.张远兵.刘爱荣.禹智辉.李发院9个高羊茅品种初期生长对镉胁迫的响应[期刊论文]-激光生物学报 2011(4)12.张显龙.于涛.冯婧微.王丽多.梁彦秋大豆对镉的累积特性及形态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2)13.弓晓峰.欧丽.刘足根.方红亚.李惠民氮磷钾和乙二胺四乙酸对镉污染三叶鬼针草的吸收特征研究[期刊论文]-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1(2)14.弋良朋.王祖伟土壤中三种盐对油菜富集镉的影响[期刊论文]-生态环境学报 2010(4)15.李媛.崔岩山.陈晓晨.胡东升几种含硫肥料对油菜和三叶鬼针草吸收铅镉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9(5)16.董林林.ZHAO Xian-gui.巢世军.ZHAO Yu-mei.任桂镇镉污染土壤的植物吸收与修复研究[期刊论文]-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8(3)17.赵新华.马伟芳.孙井梅.谭浩植物修复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河道疏浚底泥的研究[期刊论文]-天津大学学报 2005(11)18.陆君臣镀铬废水处理的研究与实施[期刊论文]-水土保持研究 2003(2)19.汤惠华.陈丽璇.王慧英.胡宏友.汤朝凤.卢昌义南方常见几种叶菜对镉的耐性及累积效应[期刊论文]-热带作物学报 2008(6)20.高永东.王兵.刘力行.陈捷.周熙荣木霉菌及其REMI突变株与油菜联合吸附镉污染土壤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 2008(20)21.王红新镉污染土壤的超积累植物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池州学院学报 2008(5)22.王松良.陈选阳.陈辉.陈冬梅.王峰吉.高文霞.张志坚.王建明小白菜镉耐性形成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5)23.江海东.周琴.李娜.孙小芳Cd对油菜幼苗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6(1)24.郑爱珍.李淑萍蔬菜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期刊论文]-北方园艺 2005(4)25.魏树和.周启星.王新超积累植物龙葵及其对镉的富集特征[期刊论文]-环境科学 2005(3)26.张晓斌.梁宵.占新华.周立祥.谭成海菲污染土壤黑麦草/苜蓿间作修复效应[期刊论文]-环境工程学报2013(5)27.吴飞龙.苏德纯油菜连作及施用堆肥对土壤镉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4)28.陈瑛.李廷强.杨肖娥镉对不同基因型小白菜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期刊论文]-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1)29.王激清.茹淑华.苏德纯用于修复土壤超积累镉的油菜品种筛选[期刊论文]-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3(1)30.王激清.刘波.苏德纯超积累镉油菜品种的筛选[期刊论文]-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1)31.吕波.朱旭东.张静.孙彩丽.徐朗莱镉对油菜幼苗硫吸收、转运和分布的影响?[期刊论文]-环境化学 2013(1)32.覃勇荣.覃艳花.严军.朱伟伟.李月兰.谢金梅EDTA对桑树和任豆幼苗吸收重金属Pb的影响[期刊论文]-南方农业学报 2011(2)33.彭俊杰不同叶菜对砷的累积差异研究[期刊论文]-环境科技 2011(1)34.王贵荣.邓伟妮.姚锐煤矸石堆放对周围耕作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期刊论文]-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3)35.刘西敏.冯永军.郑九华.郝桂喜采煤沉陷地新型复垦基质中Cd的植物去除效果研究[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1)36.王华.唐树梅.廖香俊.曹启民.杨安富.王汀忠锰超积累植物——水蓼[期刊论文]-生态环境 2007(3)37.茹淑华.苏德纯.王激清.邢建平积累Cd油菜吸收Cd潜力及其根分泌物对土壤Cd的活化[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1)38.孙建云.王桂萍.沈振国不同基因型甘蓝对镉胁迫的响应[期刊论文]-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5(4)39.曹福亮.郁万文.朱宇林银杏幼苗修复Pb和Cd重金属污染土壤特性[期刊论文]-林业科学 2012(4)40.张媛华.王真.佘小平增强UV-B辐射和Cd2+复合胁迫下绿豆幼苗Cd积累和光合作用的气孔和非气孔限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1(9)41.刘杨.张薇.吉普辉.杨晓霞.曹秀凤.宋玉芳沈阳张士灌区六种蔬菜的镉污染[期刊论文]-生态学杂志 2011(6)42.邓华.李明顺.陈英旭.于方明短毛蓼对Cd的富集特性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10)43.邓华.李明顺.陈英旭.于方明短毛蓼对Cd的富集特性研究[期刊论文]-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2010(3)44.刘周莉.何兴元.陈玮.徐胜.丁玮航镉胁迫下金银花的生长反应及积累特性[期刊论文]-生态学杂志 2009(8)45.李元.方其仙.祖艳群2种生态型续断菊对Cd的累积特征研究[期刊论文]-西北植物学报 2008(6)46.郝文佳.张学洪.蔡湘文.邓小玲不同水分处理对铬富集植物李氏禾生长的影响[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2008(22)47.宋阿琳.娄运生.梁永超不同水稻品种对铜镉的吸收与耐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06(9)48.吴双桃.朱慧商陆修复镉污染土壤初探[期刊论文]-河北化工 2006(11)49.张军英.刘钊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期刊论文]-甘肃冶金 2003(4)50.张守文.呼世斌.肖璇.陈玉亮.王显蕾油菜对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研究[期刊论文]-西北植物学报 2009(1)51.王立群.华珞.王学东.郭海涛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调控机理及应用研究[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6)52.郭艳杰.李博文.杨华印度芥菜对土壤Cd,Pb的吸收富集效应及修复潜力研究[期刊论文]-水土保持学报2009(4)53.LIU Yun-guo.YE Fei.ZENG Guang-ming.FAN Ting.MENG Lei.YUAN Hua-shan Effects of added Cd on Cd uptake by oilseed rape and pai-tsai co-cropping[期刊论文]-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2007(4)54.铜胁迫下甘蓝幼苗生长和铜吸收的基因型差异[期刊论文]-西北植物学报 2005(10)55.罗少辉.聂秀青.盛海彦.卢素锦.田丰.刚存武高寒干旱区乡土植物重金属富集性的研究[期刊论文]-湖北农业科学 2013(8)56.王学锋.丁雪莲乙二胺四乙酸对镉及镉铅复合污染小蓬草的影响[期刊论文]-西南农业学报 2012(4)57.王帅.吕金印.李鹰翔.齐君.叶庆富几种油料作物对铬、铅的耐受性与积累研究[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7)58.旷远文.温达志.周国逸有机物及重金属植物修复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生态学杂志 2004(1)59.杨榕.李博文.刘微胶质芽孢杆菌对印度芥菜富集土壤Cd及土壤pH的影响[期刊论文]-环境科学学报 2013(6)60.赵秀兰.李彦娥烟草积累与忍耐镉的品种差异[期刊论文]-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3)61.王华.曹启民.桑爱云.杨安富.王汀忠.秦裕波.唐树梅超积累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机理[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6(22)62.韩志萍利用芦竹修复重金属污染湿地的研究[期刊论文]-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5(8)63.RU Shu-hua.WANG Ji-qing.SU De-chun Characteristics of Cd uptake and accumulation in two Cd accumulator oilseed rape species[期刊论文]-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 2004(4)64.王激清.茹淑华.苏德纯印度芥菜和油菜互作对各自吸收土壤中难溶态镉的影响[期刊论文]-环境科学学报2004(5)65.庹瑞锐.赵运林.董萌.刘孝敏土壤重金属镉、铅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贵州农业科学2011(6)66.房妮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河北农业科学 2008(7)67.杨帆.刘雷.黄精明.刘足根.杨国华.方红亚小飞蓬对Cd的吸收特性及其EDTA效应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8(5)68.张炜鹏.陈金林.黄全能.王擎运.赵好.薛丹南方主要绿化树种对重金属的积累特性[期刊论文]-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5)69.周琼我国超富集·富集植物筛选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5(5)70.王激清.茹淑华.苏德纯氮肥形态和螯合剂对印度芥菜和高积累镉油菜吸收镉的影响[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4)71.许静.陈永快.邹晖福建省不同区域土壤、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期刊论文]-福建农业学报 2011(4)72.姚会敏.杜婷婷.苏德纯不同品种芸薹属蔬菜吸收累积镉的差异[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06(1)73.北京常见绿化树种叶片富集重金属能力研究[期刊论文]-环境科学 2014(5)74.王丽娜.商平.于华勇.何洪林生物材料治理镉污染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6(10)75.陈玉成.董姗燕.熊治廷表面活性剂与EDTA对雪菜吸收镉的影响[期刊论文]-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6)76.敖嘉.唐运来.陈梅.安冰.王丹.陶扬Sr胁迫对油菜幼苗抗氧化指标影响的研究[期刊论文]-核农学报 2010(1)77.陈瑛.李廷强.杨肖娥.金叶飞不同品种小白菜对镉的吸收积累差异[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9(3)78.陈一萍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3)79.郭彦威.王立新.林瑞华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7(3)80.温华.魏世强镉污染土壤植物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四川有色金属 2005(2)81.温华.魏世强镉污染土壤植物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4(5)82.陈瑛.李廷强.杨肖娥不同品种大白菜对镉的吸收积累差异[期刊论文]-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0(7)83.柳絮.范仲学.张斌.毕玉平我国土壤镉污染及其修复研究[期刊论文]-山东农业科学 2007(6)84.王丽英.张国印.王志军.孙世友.赵同科.云丽丽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期刊论文]-河北农业科学 2003(z1)85.甘露.朱玉梅.何麒.余龙江.栗茂腾不同甘蓝型油菜幼苗期对Ag+和Pb2+的耐性研究[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2)86.杨帆.刘雷.刘足根.杨国华.黄精明.方红亚小飞蓬对Cd的耐性与吸收特性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8(6)87.程华丽土壤镉污染及其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生物学教学 2011(8)88.李凝玉.李志安.丁永祯.邹碧.庄萍不同作物与玉米间作对玉米吸收积累镉的影响[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2008(6)89.韩志萍.胡正海芦竹对不同重金属耐性的研究[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5(1)90.高奇.师学义.李牧.唐棠.张美荣复垦村庄土壤重金属污染损失评价[期刊论文]-水土保持学报 2014(2)91.王世纪.简中华.罗杰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期刊论文]-地球与环境 2006(1)92.王一华.傅荣恕中国生物修复的应用及进展[期刊论文]-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93.李凝玉.李志安.庄萍.傅庆林.郭彬施肥对两种苋菜吸收积累镉的影响[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12(18)94.胡鹏杰.吴龙华.骆永明重金属污染土壤及场地的植物修复技术发展与应用[期刊论文]-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3)95.王学锋.林海.冯颖俊.皮运清.崔倩EDTA、柠檬酸对Cd、Ni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影响[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6)96.王兴明.涂俊芳.李晶.王立龙.刘登义镉处理对油菜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2006(1)97.潘风山.陈宝.马晓晓.杨肖娥.冯英一株镉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特异内生细菌的筛选及鉴定[期刊论文]-环境科学学报 2014(2)98.FAN Hong-li.ZHOU Wei Screening of Amaranth Cultivars (Amaranthus mangostanus L.) for Cadmium Hyperaccumulation[期刊论文]-中国农业科学(英文版) 2009(3)99.曹会聪.王金达.任慧敏.赵卫.张学林土壤镉暴露对玉米和大豆的生态毒性评估[期刊论文]-环境科学学报2007(2)100.孔维萍.程鸿镉胁迫对蔬菜生长影响及蔬菜抗镉育种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北方园艺 2013(23)101.翁添富.高建培.易锋.熊国焕.焦鹏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科技导报 2009(4) 102.张敏.谢运球硼、镉元素及其交互作用与油菜产量和品质[期刊论文]-生态科学 2007(4)103.崔雯雯.王小利.段建军.杨明.訾伟.刘晓翠土壤中重金属镉与汞污染修复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贵州农业科学 2011(7)104.Yiming Yang.Zhongren Nan.Zhuanjun Zhao.Shengli Wang.Zhaowei Wang.Xia Wang Chemical fractionations and bioavailability of cadmium and zinc to cole (Brassica campestris L.)grown in the multi-metals contaminated oasis soil,northwest of China[期刊论文]-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 2011(2) 105.熊国焕.何艳明.栾景丽.潘义宏.王宏镔.高建培龙葵、大叶井口边草和短萼灰叶对Pb、Cd和As污染农田的修复研究[期刊论文]-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4)106.熊愈辉镉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7(22)107.田耀全.郝汉舟.靳孟贵.谢先军生物修复在治理土壤污染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6(4) 108.王忠全.温琰茂.黄兆霆.李华升几种植物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适应性研究[期刊论文]-生态环境 2005(4) 109.Wei-dong GUO.Jun LIANG.Xiao-e YANG.Yue-en CHAO.Ying FENG Response of ATP sulfurylase and serine acetyltransferase towards cadmium in hyperaccumulator Sedum alfredii Hance[期刊论文]-浙大学报(英文版)(B辑: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 2009(4)110.王学礼.马祥庆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8(1)111.王红新镉污染土壤的超积累植物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池州学院学报 2008(5)112.于冰筠SrPCS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以及长喙田菁再生体系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113.肖春文.罗秀云.田云.卢向阳重金属镉污染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3(8)114.Yiming Yang.Zhongren Nan.Zhuanjun Zhao.Zhaowei Wang.Shengli Wang.Xia Wang.Wangqiang Jin.Cuicui Zhao Bioaccumulation and translocation of cadmium in cole (Brassica campestris L.) and celery(Apium graveolens) grown in the polluted oasis soil,Northwest of China[期刊论文]-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 2011(8)115.何琳燕.李娅.刘涛.何文天.王颖姣.沈雪梅.王梦驰.俞谦.盛下放龙葵根际和内生Cd抗性细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期刊论文]-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1(6)116.周开胜.潘尤虎.吕超田.赵沈慧城市街道灰尘重金属类环境激素镉污染及防治对策[期刊论文]-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3)117.黄慧.陈宏植物修复重金属汞、镉、铬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10(24)118.曹会聪.王金达.任慧敏.赵卫.张学林土壤镉暴露对玉米和大豆的生态毒性评估[期刊论文]-环境科学学报2007(2)119.韩志萍.胡晓斌.胡正海芦竹修复镉汞污染湿地的研究[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5(5)120.马牧源水生植物对微咸水体的污染修复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121.刘小梅.吴启堂.李秉滔超富集植物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5) 122.曾咏梅.毛昆明.李永梅土壤中镉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期刊论文]-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3)123.涂书新.韦朝阳我国生物修复技术的现状与展望[期刊论文]-地理科学进展 2004(6)124.周德春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125.熊愈辉东南景天对镉的耐性生理机制及其对土壤镉的提取与修复作用的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126.原海燕鸢尾属(Iris L.)4种植物镉(Cd)积累、耐性机理及影响因子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127.王利花铅、镉对作物种子生态毒理学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128.陈玉成表面活性剂对植物吸收土壤重金属的影响[学位论文]博士 2005引用本文格式:苏徳纯.黄焕忠油菜作为超累积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潜力[期刊论文]-中国环境科学 20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