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数字电广播发射设备技术参数和指标要求

合集下载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的研究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的研究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的研究张保同;郭丽丽;王亚飞【摘要】在诸多应用领域当中,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独具优势,但因受经济及相关设备的影响,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文章围绕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展开了一系列讨论.【期刊名称】《无线互联科技》【年(卷),期】2016(000)018【总页数】2页(P9-10)【关键词】数字电视广播;模拟电视;单频网【作者】张保同;郭丽丽;王亚飞【作者单位】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财务管理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8;河南省广播电视监测中心,河南郑州 450002【正文语种】中文1.1 数字化的基本特征数字化基本特征主要有两点:第一,在对数据实施传输、拷贝及存储操作时,不易受外界干扰;可与其他数字化数据进行叠加使用;数据易于处理和管理。

第二,可对所使用信号数据进行压缩并纠正数据错误;整理和管理信息内容;在对数字信号进行过载时若数据丢失则无法恢复;若误码率过高且超出系统纠错能力范围时,数据信息也会丢失;加密数字信号会出现一定延时[1]。

1.2 地面数字电视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模拟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有着诸多优势:第一,具强抗干扰能力。

传统的模拟电视因受外界干扰较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重影问题,而地面数字电视可通过利用信道编码、正交频分复用等方式来增强抗干扰能力,从而弥补模拟电视的这一缺陷。

第二,单频网。

单频网是数字电视广播的特殊产物,是指在同一个网络当中,具相同频率的多台发射机可同时发射相同的节目。

单频网的使用一方面大大节省了频率资源,另一方面可降低发射机的发射功率,有效减少电磁污染。

第三,接收方式多元化。

地面数字电视不仅支持固定接收,而且还可依照不同的业务需求提供便携式接收和车载移动接收,相比于传统的有线电视或是卫星广播,地面数字电视的接收方式更加多样。

第四,高频谱利用率。

数据压缩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地面数字电视的频谱利用率也逐渐提高。

DTMB地面无线覆盖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总体要求(培训内容二)

DTMB地面无线覆盖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总体要求(培训内容二)
• 下面结合莆田的实际谈谈(模拟、数字) 电视广播的覆盖。
1、技术政策
• 我国模拟电视广播,是由国家、省、设区 市和县开办的电视节目组成四级混合覆盖 网。
• 电视制式确定为PAL-D,并且原则规定了各 级节目的传输、覆盖手段,因地制宜的功 率等级和合理布局。
• 1993年,国家正式发布实施GB/T144331993《彩色电视广播覆盖网技术规定》。
无线广播电视发展历史
•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全国第二次办电视的热潮 中,各地的电视广播事业也开始了零的突破。
• 1983年,中共中央以37号文件确立了四级办广播 电视的体系,使莆田电视广播无线覆盖得到空前 的发展。
• 建设以壶公山发射台为主体,仙游县电视转播台 为辅,和莆仙15个山区乡镇小功率电视转播站构 成的莆田市地面无线模拟电视广播网,覆盖着莆 田沿海、平原和部分的山区,
• 构建单频网具有以下特点:整个区域覆盖网只用 一个频率,节省频率资源;山区可以小功率多布 点,扩大覆盖范围;兼顾固定和移动接收,特别 移动接收不必更换频道,但是需要解决同步问题。
(1)单频网
• 同步指的是统一时间、频率、数据比特。 • 根据DVB-T标准,选用GPS信号作为同步
基准,GPS输出的精度可达10E-12的 10MHz基准频率信号和1PPS时钟信号作为 标准时基信号,实现信号传输网络发端和 收端适配器的精确同步。
3、频道规划
• 按照我国无线电频谱划分规定,广播电视专用频 道除了米波频段的12个(DS1-DS12)外,分米 波还有36个(DS13-DS48)。
• 对于众多的分米波频道,我国技术标准规定,分 米波(UHF)频道的分组方案如表1所示。表中所 有同一组号的各频道均可在同一发射台内工作, 每个组可提供3套电视节目用。

高山台站地面数字电视信号覆盖测试分析

高山台站地面数字电视信号覆盖测试分析

高山台站地面数字电视信号覆盖测试分析摘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严格执行“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的安全播出方针政策,为了确保宣传好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在高山台站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节目覆盖信号质量的监测、分析和研判,保障台站的信号安全、传输安全。

关键词信号传输覆盖;信号强度;MER;BER0 引言地面数字电视对信号覆盖范围和连续性要求很高,单个发射机覆盖必然产生信号盲区和弱区,需要对这些区域进行信号的覆盖和增强。

本文主要介绍使用广播电视专业设备,对某高山台站1台输出功率为300瓦的发射机进行电视信号强度(dBuV)、调制误差率(MER)、误码率(BER)3个信号传输质量关键指标测试和统计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辖区信号覆盖情况。

1 地面数字电视1.1概念地面数字电视是数字电视技术的一种,即通过电视塔发出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再由用户以天线的方式接收下来,因此也被称为“无线数字电视”。

1.2信号传输方式地面数字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用户需要具备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功能的电视接收设备或者数字电视室外天线,将电视信号接收下来。

1.3信号传输覆盖信号传输覆盖是指能够覆盖到的范围,信号覆盖的范围主要受到信号发射台的位置、天线的高度、传输距离、地形地貌、建筑物等因素的影响。

通常情况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在平原地区的覆盖范围较广,而在山区、丘陵地区的覆盖范围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 信号覆盖测试2.1 测试方法本次信号覆盖测试采用开路测试方法,高山台站通过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和天馈系统发送一定功率的信号,经过无线传输后,由测试人员使用广播电视专业仪器进行移动接收测试。

2.2 测试仪器本次测试使用德力S7000综合测试仪、DTMB接收天线、DTMB测试接收机、GPS接收器、笔记本电脑和U盘等专业设备。

2.3 测试概况技术人员通过乘坐测试车使用S7000综测仪路测功能,沿事先规划好的路线移动测试信号覆盖主城区及周边部分乡镇。

广播发射机技术

广播发射机技术
37
2.
3.
调频广播

用以上三部分信号对主载波信号调频, 总频偏仍为75kHz,其中导频信号固定 占用7.5kHz,主、副信号合用90%, 这样便形成了导频制立体声调频广播 信号。
38
调频广播

这种导频制立体声复合信号的频谱如图:
39
调频广播

第一段30Hz~15kHz和信号M,这也是 调频广播单声的整个频带,当接收机为 普通的单声道收音机时,只解调这一段, 此段以上部分只需简单的低通滤波器滤 除即可。
广播发射机
内容简介

无线电广播基础知识

电波

频段划分 传播特性

广播电视系统基本构成

发射机概述 常用广播发射机
2
无线电广播基础知识
广播:以无线电波(或导线) 传送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狭义的广播专指声音广播, 电视广播则指电视。
无线电的发明
1. 1820年---偶尔的发现电磁现象 2. 1831年---法拉弟发现电磁感应 3. 1864年----麦克斯韦(无线电之父)发现 不用导线就可传播的电波。 4. 1884年---德国的赫兹验证电磁波的产生、 发射和接收的方法。
47
中、短波调幅广播

用调制信号(音频信号或视频信号)去 控制改变高频载波信号的振幅,从而使 高频载波的振幅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 化,即为调幅(AM)。
48
模拟电视发射机
我国模拟电视广播的视频信号带宽为 6MHz,射频带宽为8MHz(包括图像和伴 音)。也就是说,一套电视节目在传输时 需占据8MHz的带宽。

调频指数:是以弧度为单位的调频波的最大相 位偏移。调频指数和调制信号的振幅成正比, 和调制信号的角频率成反比。

发射台业务学习题库(2018年)

发射台业务学习题库(2018年)

昆嵛山台业务学习题库(2018年)一、填空题。

1、我国电视信号的预加重时间常数是 50 μs,电视发射频道带宽为8MHZ,伴音载频与图象载频的间隔为6.5MHZ。

电视信号的主要技术参数是 DG、DP、亮度非线性、信噪比;对应的甲级指标分别是≤5%、≤5o、≤10%、≥50dB。

2、我国调频信号的预加重时间常数是 50 μs,频道带宽200KHZ,最大频偏为±75KHZ。

调频三大指标是信噪比、失真度、频率响应;对应的甲级指标是≥58dB 、≤1.0% 、≤±0.5dB 。

3、视频信号频谱中,低频分量反映图像的大面积,高频分量反映图像的细节。

微分相位失真在图像上反映色调的变化,微分增益失真在图像上反映饱和度的变化,4、电视伴音和调频广播信号采用调频制,为提高载频稳定度采用锁相稳频技术保证,通过预加重方式提高接收信号信噪比。

5、我国一个电视频道的带宽为8MHz,带肩比规定为信号中心频点功率与偏离中心频道+/- 4.2 MHz处功率的比值,单位为dBc。

6、调制误差率(MER)是评价数字电视发射机调制器的关键参数,是数字调制器特有的指标。

7、换算关系:0dBmV= 60 dBuV8、相位噪声通常定义为在某一给定偏移频率处的dBc/Hz 值。

9、UHF是特高频的简称,其频率范围是300~3000 MHz;10、MER在 23~24 dB时,就会出现马赛克, 23 dB以下时会随时断线,甚至无法收看。

11、广电总局的维护总方针是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

12、新建广播电视技术系统投入使用前,试运行时间不得少于一个月;试播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13、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事故分为责任事故、技术事故、其它事故三类,事故级别分为特大、重大和一般三级。

14、恢复节目信号播出时,应当遵循“先中央、后地方;先公益、后付费”的原则。

15、根据发射台的覆盖范围和影响程度,发射台安全播出保障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我台应达到二级保障要求。

2015年地面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参数

2015年地面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参数

2015年地面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参数一、设备参数备注:货物具体参数需符合《四川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器遥控器设计与技术规范》、《泸州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技术规范》要求,附后。

二、商务要求投标人的服务承诺应按不低于招标文件中提出的所有服务要求的标准做出响应。

其基本服务要求如下:(一)供应商所提供的货物开箱后,发现有任何问题(包括外观损伤),必须以使用方能接受的方式加以解决。

(二)明确售后服务能力(包括售后服务、维护响应时间(至少提供4 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到场维修并排除故障、提供备用配件等)。

(三)设备质保期限至少须为一年(若某些产品有更长保修期要求的,以较长时间为准),在质保期内,同一设备、同一质量问题连续两次维修仍无法正常使用的,须更换同品牌、同型号新设备,并对产品质量实行“三包”服务。

在质保期外,提供设备的更换、维修只收取成本费用,不收取人工技术费用。

(四)提供完整的培训计划,为采购人培训1 至2 名维护、操作人员,直至能独立操作。

(五)在设备的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投标人应能保证使用方更换到原厂正宗的零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投标人应写明保修期后的维修收费标准,维修备件库地点(离泸州最近)、及厂家维修站地点(离泸州最近)。

(六)列出易损件及主要配件保障情况及价格。

(七)其他增值服务。

泸州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技术规范2015年4月15日目录前言 41.范围 (4)2. 规范引用文件 (4)3. 定义和缩略语 (8)3.1定义 (8)3.2 缩略语 (9)技术要求121.接收机的总体技术要求 (12)2.硬件平台要求 (14)2.1信道解调 (14)2.2 信道性能 (15)2.3 模拟复合视频输出 (17)2.4音频输出 (17)2.5显控板接口 (18)2.6电源 (18)2.7 RS-232串行数据接口 (18)2.8 配件 (19)2.9 使用条件 (19)2.10其它要求 (19)3.软件功能 (19)3.1节目菜单结构(推荐) (19)3.2应急广播 (20)3.3 节目搜索 (22)3.4换台要求 (23)3.5系统设置 (24)3.6 系统信息 (25)3.7动态更新功能 (25)3.8条件接收 (26)3.9 其它要求 (26)前言按照四川省地面数字电视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运行”的原则,为规范泸州市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的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广播电视国家技术标准目录

广播电视国家技术标准目录
现行有

56
GB/T17953-2012
标准清晰度电视4:2:2数字分量视频信号接口
规定了工作在
GB/T14857-1993中4:2:2模式下的625行标准清晰度电视系统的数字分量视频信号接口。
适用于工作在
GB/T14857-1993中
4:2:2模式下的数字分量视频信号接口。
现行有

55
GB/T17881-1999
规定了符合
GB20600-2006的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室外固定接收信号覆盖质量的客观评估
适用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室外固定接收。
现行有

和测量方法。对于能够确保同样测量不确定度的任何等效测量方法也可以采用。
74
GB/T28437-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监测
技术规程
规定了符合
GB20600-2006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监测项目、技术指标和监测方法。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系统实施指南
描述了符合
GB20600-2006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系统的主要特征,给出了建立符合GB20600-2006的广播网络的指导性意见,包括对单频网和多频网网络结构的一般性描述、节目分配、与模拟电视共用发射站点的可能性和制约性以及网络规划等内容。
适用于符合
GB20600-2006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可作为建立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络的技术依据,用于规范并指导广播网络的实施和运行。
现行有效
81
GB/T34999-2017
广播中心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技术指标和测量方法
规定了广播中心数字■&频录制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对于能够确保同样测量精度的任何等效测量方法也可以采用,有争议时应以本标准为准。

ADTBT技术特点

ADTBT技术特点

【流媒体网】摘要: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2006年8月公布了数字电视地面标准“《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技术标准》”。

该标准的要紧技术基础之一确实是上海交通大学连年积存的ADTB-T技术。

本文针对我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需求,论述了ADTB-T技术的特点,指出了ADTB-T技术的具体内容。

本文进一步以国标ADTB-T技术的部份测试结果,推行应用情形辅证了国标ADTB-T技术的优势。

一、数字电视地面广播需求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业务需求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是广播电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与卫星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和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和其它辅助系统一路彼此协同提供全面的受众覆盖。

目前,我国有约2/3的用户通过模拟无线方式接收电视号。

全国共有亿户家庭,其中有线接收为亿户,无线接收超过2亿户,他们大多散布在城郊和农村,这些用户迫切需要更多更稳固的电视节目。

制定数字电视地面标准的要紧目的是为广大无线接收用户提供靠得住的数字电视接收方案和标准。

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也充分的看到了以上我国电视广播体系的特点,从他们的多次公开发言中可以预见,当明年8月后,该标准正式执行后,地面固定覆盖仍是主流业务,解决广大中西部用户看电视难将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标准的应用将主要集中于地面固定覆盖上。

另一方面,标准的新技术将催生新媒体,车载、楼宇、便携的商业模式的逐渐形成,而手机电视标准将会另行制定。

另外,在自然灾害、战争等情形下,较之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而言,地面电视是最有效的具有快速恢复广播电视覆盖能力的传输系统。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技术要求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研究开发和制定,第一需要最大程度知足我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业务需求。

针对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业务需求,关于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的技术要求总结如下:覆盖范围要求广电总局提出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各项业务需求中,对覆盖范围的要求是最全然的。

在数字电视时期,判别覆盖范围能力的依据应该是:利用现有的模拟发射点,以尽可能小的功率发射来有效覆盖所有的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设备技术参数和指标要求(一)、基于卫星传输的地面数字单频网技术参数和指标要求(规格型号:KFSJ-VI-805)1、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符合国标(GB 20600-2006)、并且可用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支持基于卫星传输的单频网)的采购技术规范,并用于出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2、参照标准GB 20600-2006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GB/T 28436-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28434-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14433-1993 《彩色电视广播覆盖网技术规定》GD/J 066-2015 《基于卫星传输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适配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D/J 067-2015 《基于卫星传输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3、技术参数要求3.1一般要求3.1.1环境条件环境条件要求如下:a)环境温度4正常工作:5℃~45℃;允许工作:0℃~50℃;b)相对湿度正常工作:≤90%(20℃);允许工作:≤95%(无结露);c)大气压力:86kPa~106kPa。

3.1.2工作电压a)电压幅度:176V~264V AC。

b)电源频率:50Hz±1Hz。

3.2接口要求a)数据输入采用ASI接口,BNC接头,阴型,输入阻抗为75Ω;b)10MHz时钟输入采用BNC接头,阴型,输入阻抗为50Ω,AC耦合,600mV≤VP-P≤900mV;c)1pps输入采用BNC接头,阴型,TTL电平,输入阻抗为50Ω;d)射频输出采用SMA或BNC或N型接头,阴型,输出阻抗为50Ω;e)监测输出采用SMA或BNC接头,阴型,输出阻抗为50Ω;f)遥控、监控接口采用RS232或RS485或RJ45,其中RS232采用DB9接头,阳型;RS485采用DB9接头。

3.3功能要求3.3.1 工作模式:支持GB 20600-2006规定的所有工作模式,在各种工作模式下激励器开始调制的第一个超帧为0号,即偶数超帧。

各种工作模式下,系统(8MHz带宽)最大净码率符合标准规范。

4该指标同时应满足当地温度、湿度和气压环境条件。

3.3.2 码流备份和切换:每台激励器至少提供两路码流输入接口,互为备份,并具有手动和自动切换功能,要求实现无缝切换。

3.3.3 预校正:具有线性和非线性预校正功能。

通过预校正,可改善发射机输出信号的频谱特性。

3.3.4 工作频道及频率范围满足技术分册附件1的要求,并符合GB/T 14433-1993规定。

3.3.5 频率参考源:有外参考源时,激励器优先使用外部参考源;无外参考源时,激励器将启用内部参考源。

内外参考源可手动或自动切换,切换不应对解调后图像产生可察觉损伤。

3.3.6 功率控制:提供手动电平控制(MLC)和自动电平控制(ALC)两种功率控制方式。

3.3.7 监控和报警:提供实时监控和报警功能。

监控系统检测激励器各部件的工作状态,发生异常情况时,给出报警指示,报警情况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端口进行查询。

监控内容和报警条件见下表:表1 监控内容和报警条件其中CRC校验算法如下:第185-188字节为32比特的CRC校验字, 其值为从SIP包第一个字节0x47开始,到CRC32之前,共184字节的CRC32值。

CRC生成多项式为x^32 + x^26 + x^23 + x^22 + x^16 + x^12 + x^11+ x^10 + x^8 + x^7 + x^5 + x^4 + x^2 + x + 1。

3.3.8 自动保护:提供自动保护功能。

当激励器的某些部件发生严重故障时(如输出过载,功放过热等),或由于外部原因造成激励器损伤时,或由于TS流出现中断时,监控系统会自动切断激励器的射频输出或关机,避免进一步的损害。

在激励器异常通断电时,激励器输出的瞬间杂波不应对发射机造成损坏。

激励器在单频网状态下,当在输入码流丢失或错误时,激励器可根据要求设置射频输出关断功能,当上述异常状态消除后,激励器自动恢复到正常单频网组网工作状态。

激励器在单频网状态下,当在输入码流的SIP丢失时,激励器应保持调制输出,并且在输入码流的SIP 恢复正常时恢复到正常的单频网工作状态。

在外参考时钟失效时,激励器可根据要求设置射频保持功能。

3.3.9 监测输出:提供10MHz 监测输出、本振监测输出、IF 监测输出(可选)和RF 监测输出。

监测输出信号用于系统设备性能测量、实时监控和广播网络运营维护。

3.3.10 组网方式:支持多频网(MFN)和基于卫星传输分发的单频网(SFN)组网方式,其中基于卫星传输分发的SFN 组网方式要求应符合GD/J 066-2015的有关规定。

在基于卫星传输分发的单频网模式下,为保证所有入网的激励器传输的数据一致,应将输入的数据进行如下处理:1)将检测到的MPEG-2格式的空包删除。

2)将检测到的SIP 包重新更换为MPEG-2的空包格式,该空包包头的四个字节以16进制表达为0x47、0x1F 、0xFF 、0x10,该空包剩余的184字节均为0xFF ,见图1。

同时SIP 包更换后的空包作为开始调制的第一个数据包。

3)将检测到的符合GD/J 066-2015中规定的单频网适配数据包重新更换为图1中定义的MPEG-2的空包。

图1 MPEG-2的空包格式3.4性能要求一般性能要求见表2。

表2一般性能要求采用内部参考源时,频率稳定度:110-7; 采用外接参考源时,频率稳定度:110-10 5-188 4321±1s≥100s(二)、 GPS/北斗双模授时器技术参数和指标要求(规格型号:KFJY-I-04)1、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络的GPS/北斗双模授时器的采购技术规范,并用于出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2、通用技术参数2.1一般要求2.1.1环境条件1a)环境温度工作温度:0℃~50℃;运输和储存温度:-25℃~85℃;b)相对湿度正常工作:≤90%(20℃);允许工作:≤95%(无结露);c)大气压力正常工作:86kPa~106kPa。

2.1.2工作电压a)电压幅度:176V~264V AC或三相342V~418V AC。

b)电源频率:50Hz±1Hz。

2.2接口要求GPS/北斗双模授时器应具备GPS北斗天线接口、10MHz信号接口、1pps信号接口、监控信号接口。

a)天线输入接口1该指标同时应满足当地温度、湿度和气压环境条件。

天线输入接口采用N型接头,阴型,输入阻抗50Ω,提供DC +5V馈电;b)10MHz信号输出接口提供至少8路10MHz信号输出的接口,采用BNC接头,阴型,正弦波,幅度12±1dBm,输出阻抗50Ω;c)1pps信号输出接口提供至少8路1pps信号输出的接口,采用BNC接头,阴型,TTL电平,输出阻抗50Ω;d)监控信号输出接口提供2路监控信号输出的接口,每秒输出1帧(帧格式见:三、监控数据帧格式),采用RS232接口,DB-9接头,阴型;接口参数:波特率9600,数据位8位,停止位1位,无奇偶校验位。

2.3功能要求2.3.1能同时接收GPS信号和北斗导航系统信号GPS/北斗双模授时器需同时接收GPS信号和北斗导航信号共同提供的时间信息和定时信号,当其中一套系统失效时能转换到另一套系统继续稳定工作。

2.3.2自动驯服锁定的功能GPS/北斗双模授时器以GPS系统或北斗导航系统为参考标准。

动态调整高稳恒温晶振的频率准确度,当驯服锁定后,GPS/北斗双模授时器的时间和频率同步于GPS或北斗导航系统,频率准确度溯源于GPS 系统或北斗导航系统。

2.3.3免配置免维护功能具备免配置免维护功能,出现断电、重新安装均不需要任何配置,只需要正常加电和连接好天线,系统即可正常工作。

2.3.4守时功能高稳恒温晶振被GPS系统或北斗导航系统驯服锁定后,当GPS系统或北斗导航系统信号丢失时,同步时钟可以保持高精度的时间和频率输出,监控信号、1pps信号和10MHz频率均有输出。

2.3.5时间日期及状态显示功能GPS/北斗双模授时器应具备液晶和指示灯显示,可显示UTC时间和日期,卫星状态及锁定颗数、设备状态及频率准确度信息,指示灯能直观显示卫星及设备状态。

2.4性能要求3、监控数据帧格式采用BCD码:sync char 1 || sync char 2|| class&ID || position type || satellite status || satellite number || BD Sat num || GPS Sat num || ocxo status || reserved || end bytesync char 1 || sync char 2|| class&ID || year-2000 || month || day || hour || minute || second || leap second|| end byte本协议用二进制表示class&ID == 0x00时sync char 1 同步字节1,0x47sync char 2 同步字节2,0x42class&ID 类和ID,各占4bits,用于扩展,取值0x00,代表0类0IDposition type 定位类型:0为混合,1为北斗,2为GPSsatellite status 卫星状态:0为未定位,1为已定位satellite number 可用卫星个数BD Sat num 北斗卫星个数GPS Sat num GPS卫星个数ocxo status 恒温晶振状态: 0为加电;1为预热;2为卫星已经锁定,晶振处于调整状态;3为卫星失锁,晶振处于自由振荡状态;4为卫星、晶振均已经锁定,系统正常状态;5为卫星曾经锁定,现失锁晶振处于保持状态;6为晶振初始化状态reserved 保留end byte 结束,0x45class&ID == 0x01时sync char 1 同步字节1,0x47sync char 2 同步字节2,0x42class&ID 类和ID,各占4bits,用于扩展,取值0x01,代表0类1IDyear-2000 年-2000month 月day 日hour 时minute 分second 秒leap second 闰秒end byte 结束,0x45(三)、 1KW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技术参数和指标要求(规格型号:KFS-II-813)1、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符合国标(GB 20600-2006)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的采购技术规范,并用于出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