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应用意义探析
针灸结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颈椎病_气滞血瘀证_的疗效观察_汪伟

内蒙古中医药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及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临近脊髓、神经根、血管及交感神经,以颈肩痛为主要表现,疼痛可放射到头枕部或上肢,甚至重者出现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以致于四肢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少数有眩晕。
颈椎病现代医学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等[1]。
中医学认为,该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颈部气血运行不畅为主要病机的疾病,在治疗上多数以活血化瘀为主。
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6月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院老年病科病患者,采用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方法,将自愿参加该实验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
临床表现和X 线、CT 符合颈椎病诊断者;中医上符合气滞血瘀证即可入选。
哺乳、妊娠或正准备妊娠的妇女,过敏体质及多种药物过敏者,合并肝、肾、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病及精神病患者,病情危重,难以对药物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估的患者禁止入选。
对照组年龄最大为66岁,最小为46岁,平均年龄为53.7岁;男性18人,女性12人。
治疗组年龄最大为66岁,最小为45岁,平均年龄为53.4岁;男性17人,女性13人。
经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以及性别分布上无显著差异(P >0.05),实验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针灸+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针灸+安慰剂(生理盐水静点),每日一次,连续观察14天。
针刺选取大椎、肩井、风池为主,再据CT 或X 片取相应颈椎节段夹脊穴或颈部阿是穴。
颈型选加风池、天柱(均双);神经根型选加刺曲池、外关、八邪穴、灸大椎;脊髓型加灸大椎、身柱;椎动脉型可加灸大椎、百会、风池(双);交感型则加针合谷、太冲、太溪(均双)。
3疗效判定临床痊愈:疼痛、麻木或眩晕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X 线显示正常;显效:疼痛、麻木或眩晕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0%,<95%,X 线显示明显好转;有效:疼痛、麻木或眩晕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70%,X 线显示有所好转;无效:疼痛、麻木或眩晕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不足30%,X 线显示无明显变化。
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应用于颈椎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应用于颈椎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针对临床颈椎病治疗中应用针灸推拿及康复理疗的效果展开了分析。
【方法】选择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期间某院接收的120例颈椎病患者展开研究。
所有患者随机划分成对照与观察组,且两组患者有相同的人数。
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进行针灸推拿及康复理疗方法进行治疗。
【结果】对两组患者实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有更好的效果,且满意度也比较高,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
【结论】颈椎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模式有很好的效果,临床推广价值比较高。
关键词:针灸推拿;康复理疗;颈椎病患者;应用效果引言临床上,颈椎病主要是因患者颈椎间盘结构变化后破坏了周边脊髓及血管,患者年龄、外伤情况、寒冷刺激甚至长期低头工作等是引起此类疾病的重要因素。
临床治疗过程中,耳鸣、耳聋且睡眠质量差是主要症状,严重的化失去听力功能,肌肉也会出现萎缩,严重威胁日常工作及生活。
临床治疗时,常采用非甾体抗炎药与肌肉松弛药予以治疗,可很好地缓解患者身体疼痛感。
相关研究表明,治疗此类疾病是,应用针灸推拿及康复理疗模式有很好地疗效,其是参考中医学理论,针灸就是在患者身体某一穴位刺入毫针,通过针刺手法为患者提供治疗;推拿则是在患者体表特定穴位以一定手法或工具进行治疗。
康复理疗是综合运动及语言的治疗手段。
1、研究资料与方法1.1基本研究资料以某院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期间接收的120例颈椎病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
研究过程中,所有患者都进行了门诊CT与肌电图检查确诊。
对照组中,包含42例男性患者与18例女性患者,年龄为32-76岁且平均年龄在(44.8±2.6)岁;患者有5-17个月的病程,平均在(8±3.2)个月。
观察组包含34例男性患者及26例女性患者,年龄为33-78岁且平均年龄为(43.8±1.6)岁;患者有6-18个月的病程,平均病程达到(7±3.9)个月。
针灸治疗颈椎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百 虫、 后溪 、 寒痹 阻的加 风 池 、 门、 井 , 风 风 肩 气滞 血 瘀 加 天 宗、 合谷 、 曲池 、 肾亏虚加 肝俞 、 肝 肾俞 、 足三里 、 太溪 、 大椎穴 直刺 2寸 , 补平 泻。余穴 据 虚实 补泻 。② 针 刺得 气后 , 平 将 艾 条切成 3c m左 右长套于针柄上点燃 , 让其燃 尽 ( 主要为 大 椎、 夹脊穴乃 颈百虫 、 柱) 天 。 1 52 对 照组 .. 行牵 引或 理疗 , 口服维生 素及 消炎止痛 药 ,
1 1 临床资料 .
本组 4 2例颈椎综合征患者 经 x线摄 片 , 部
位 肿瘤等 。
15 治疗方法 .
分经 C T检查确诊 , 1 , 2 男 9例 女 3例 ; 龄最小 2 年 1岁 , 龄 年
最大7 7岁 ,0岁 以下 的 8例 , 1~ 0岁 的 2 4 4 5 0例 ,0岁 以上 5
综上所述 , 低场 M I R 同样 具有 良好 的软组织分 辨率及多 方位成像 特性 , 能清楚 显示肿瘤大小 、 置及宫旁 侵犯 , 位 对宫 颈癌 的诊断 和分期明显优于 临床 和其他影像 检查 , 是对 宫颈 癌制定治疗方 案及 预后评估 的最佳 检查方法 。
参考文献
[ ] 周康荣 , 1 陈祖 望. 体部 磁共 振 成像 . 海 : 海 医科 大学 出版 上 上
1 5 1 观察组 ..
①取 穴 , 相应病 变颈夹 脊穴 , 大椎 、 柱 、 天 颈
1 4例 , 病程最短者半月 , 最长者 2 O年 , 以内的 l , 1年 5例 1— 1 O年 2 2例 ,0~ 0年 5例 , 中 医分型 , 1 2 按 风寒 痹 阻型 2 0例 , 气滞血瘀 型 1 , 0例 肾虚亏虚型 l ; 医分 型 : 经分型 1 2例 西 神 5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200例临床观察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20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例颈椎病患者根据症状进行临床分型,采用针灸推拿治疗。
结果:临床治愈159例,占79.5%;显效23例,占11.5%;改善12例,占6%;无效6例,占3%;总有效率97%。
结论: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颈椎病;针灸推拿;临床观察颈椎病是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致使神经、血管、骨髓等受损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常见中老年人,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愈来愈年轻化,长期伏案工作人员,是颈椎病高危人群,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目前多采用保守疗法治疗。
近年来,笔者采用颈部夹脊穴位温针疗法为主,配合刺络放血与推拿综合治疗颈椎病20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分型及症状:全部病例均依x光片、ct或核磁共振临床检查确定诊断。
1.1颈型:颈后部疼痛、酸胀,可向枕部及肩背部放射,颈部肌肉紧张,僵硬感有压痛。
1.2神经根型:一侧颈肩反复发作的疼痛、麻木。
仰头、咳嗽时症状加重,手指麻木、活动不灵。
压头牵拉试验阳性。
1.3椎动脉型:与头颈活动相关,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觉障碍、耳鸣耳聋、头痛偏一侧,严重者可出现猝倒。
引颈旋转试验阳性。
1.4交感神经型:心慌、胸闷、手足多汗。
1.5脊髓型:双侧下肢沉重无力麻木,有踩棉花感,逐渐发展行走困难。
1.6混合型:同时出现两个以上症状称为混合型。
2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00例,男90例,女110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24岁,平均53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9年。
其中神经根型112例,占56%,交感神经型8例,占4%,椎动脉型20例,占10%,混合型32例,占16%,脊髓型28例,占14%;全部病例均依x光片、ct或核磁共振临床检查确定诊断。
3针灸方法分型选穴3.1神经根型:风池、颈夹脊穴、肩井、曲池、外关、合谷。
3.2颈型:风池、颈夹脊穴、天柱、肩井、后溪。
分析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分析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浅析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选择在近年来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实行针灸治疗,实验组在实行针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5%(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针对发病率较高的颈椎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效果比较显著,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椎病;临床效果;针灸推拿颈椎病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是由于机体供血不足造成,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活动不便、疼痛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如: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但是,这些方法治疗后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且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
近年来,针灸推拿在颈椎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1]。
为了探讨颈椎病患者中采用针灸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
对近年来在我院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
调研中,男57例,女43例,其年龄在39-84岁,平均年龄为49.5±1.5岁。
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患者均得到确诊,符合颈椎病临床诊断标准。
两组入院时间、年龄等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主穴取颈夹脊和风池穴。
(2)配穴根据临床不良症状取穴。
有上肢酸痛麻木症状患者,取肩井穴、肩外俞、天宗、曲池和外关穴;有下肢酸痛麻木症状患者,取殷门穴、环跳穴、昆仑穴、委中穴、阳陵泉和足三里,根据受累神经部位和程度辩证加取相应的经脉穴位。
(3)主穴针刺手法:针尖向主穴斜刺,刺入深度约为1-1.5寸,患者有强烈针感和放射感为宜[2]。
针灸理疗治疗104例颈椎病疗效分析

au u c r eaywi io w h t i e o t l o p a igau u c r ea yo l. eut: h t et e ae fh cp n t e hrp t pl wj b ut whlt n o u kn cp t e hrp ny R sl T et a e ci t o e u t h l a o eh c r g r t n u t s o lf v r t
床疗 效为宗 旨;②密切注 意现代 现代 医学治疗进展 ,深入研 究
编 号 :E .19 12 ( 回 : 2 1-92 ) R 10 0 0 修 0 1 .0 0
针 灸 理 疗 治 疗
1 4例 颈 椎 病 疗 效 分 析 0
Efe ta l i n te t 4 c s so e v c l f c naysso r a i 1 a e fc r ia ng 0
[ y r s Tat n A u u cueP yiteay C ri lp n 5o i Ke wod ] rci ; c p tr; h s h rp ; e c o d, s s o n o v as l s
颈椎病 是临床上中老年人 的常见病及 多发病 。其发病机 制
选择我科 2 1 0 0年 3月~2 1 0 1年 3月间,门诊 收治的颈 椎 病患者 14例 ,所有 患者入 院后行颈 椎三维 x 线片、C 或 0 T MR 检 查,结合临床症 状及 体征以明确诊断 。根据患者临床资 I
针 灸 推 拿 理 论 ,不 断 改 进现 有 治 疗 仪 器 并 研 究 开 发 出更 高效 、
更可靠 的医疗 设备 ;③拓宽研究思路与方法 ,将此二者配合药
物 或 其 他 诊 治手 段 ,推 广 应 用 到 更 大 、更 广 的 治疗 领 域 中 去 。 参考文献 :
颈椎病用针灸治疗有用吗

颈椎病用针灸治疗有用吗近年来,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普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长时间的伏案、低头、高枕卧位等不良姿势习惯造成颈椎慢性劳损,使得颈椎病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并且具有年轻化的趋势,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疾病之一。
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常用的有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现代医学疗法和针灸、推拿、中药治疗等传统中医药疗法。
在常规治疗中,很多颈椎病患者会选择针灸治疗的方式。
但是也有人会存在疑问,颈椎病用针灸治疗真的有效吗?1.颈椎病的发病原因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慢性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在临床中,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6种类型,当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颈椎病时称为混合型颈椎病。
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类型,颈椎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但是在传统中医学中并没有“颈椎病”这一具体名称,也没有““神经根型颈椎病”这一分类,其相关症状的记述多见于“痹症”、“颈肩痛”、“项强”等条文中。
比如在《灵枢·经脉》中就记载“肩似拔,糯似折……项如拔……是主筋所生病者”;再比如在《伤寒论》中,有这一的论述“太阳病,项背强几几”等,其表现与颈椎病的症状极为相似。
因此结合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目前认为颈椎病应该属于中医学中“痹症”的范围。
关于颈椎病的发病原因,一般认为分为内因和外因两部分,内因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
外因则主要是由于颈部姿势不当,过度疲劳,比如长时间看书、久坐低头、喜卧高枕等,颈部姿势长时间固定,使颈肩部筋肉痉挛、紧张,得不到适度的休息和调整,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劳损,最终出现颈痛。
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的应用及临床心得

中国农村卫生2019年5月第10期总第160期China's rural health,May 2019,No.10,Total No.16028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的应用及临床心得梅 荣(张掖市肃南县祁丰藏族乡中心卫生院 735015)【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采取针灸疗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取我院2017年4月21日至2018年6月10日80例颈椎病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在此操作下,予以观察组针灸疗法。
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无显著对比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物质生活、社会关系、生理功能及心理状况评分分别为(81.55±3.09)分、(82.90±2.26)分、(86.79±3.44)分、(81.24±4.05)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无对比意义,P>0.05。
结论:颈椎病采取针灸疗法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相关症状,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颈椎病;针灸疗法;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05-0028-01颈椎病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因颈椎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所致,可见血管、神经及脊髓受到压迫刺激[1],临床可分为脊髓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及混合型等,患者主要表现为肩颈部局限性疼痛,存在麻木感、头晕、呕吐等表现,通常采取保守治疗,如针灸、牵引等。
本文旨在分析颈椎病采取针灸疗法的临床效果,便于为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1基础资料、治疗方法1.1资料我院8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2017年4月21日至2018年6月10日),以随机基本原则为依据,均分为两组。
30例对照组:年龄[上限62岁、下限31岁、平均值(42.09±2.75)岁],男女之比为18:12,病程(1.79±0.53)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应用意义探析
发表时间:2019-05-15T13:23:43.05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作者:雷小芬
[导读] 目的:研究在颈椎病患者疾病的治疗中使用针灸的效果和应用价值。
邵阳市中医医院疼痛科 422000
【摘要】目的:研究在颈椎病患者疾病的治疗中使用针灸的效果和应用价值。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进行随机选取,将其中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抽签的方法将上述患者平均分为两组,B组30例患者实施长春西汀治疗,A组30例患者实施长春西汀联合针灸治疗,将两组患者疾病治疗的效果以及症状相关数据进行对比。
结果:A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同时其手臂麻木、颈肩痛以及眩晕的改善时间短于B组,上述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有可比性。
结论:在颈椎病患者中,采用针灸方法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具有临床广泛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针灸;颈椎病;疗效;应用价值
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间盘脱出以及颈椎骨关节炎等都属于颈椎病的范畴,是一种退行性病理改变[1]。
以往该疾病在高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但是随着人们电子产品的使用率不断升高,不良坐姿引起的颈椎病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2]。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颈背疼痛、四肢乏力、发麻、头晕以及呕吐等,不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还会使其生存期限缩短,具有严重不利影响。
因此颈椎病的治疗研究迫在眉睫,为找到颈椎病治疗方法中较为安全和有效的一种,本文对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和应用价值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具体过程和结果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进行随机选取,根据抽签的方法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
30例A组患者中男性有18例,女性有12例,年龄最高者80岁,年龄最低者29岁,年龄均值为(45.27±9.85)岁;30例B组患者中男性有16例,女性有14例,年龄最高者75岁,年龄最低者30岁,年龄均值为(47.1±9.81)岁。
为避免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使用相关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比两组患者性别以及年龄等临床资料,结果证明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症状以及诊断结果均符合疾病标准,90d之内没有进行过颈椎治疗,所有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相关同意书;若患者有严重的主要器官疾病,颈部曾有骨折或手术史,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那么不能将其纳入本次研究中[3]。
1.3方法
B组患者予以长春西汀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为:长春西汀Sig20mg,静脉滴注,1次/d,以此来改善其疾病症状。
A组患者在实施静脉输注长春西汀治疗的基础上,需同时予以针灸治疗,本次使用的主穴位为双侧颈夹脊、风府以及百会穴等,用针为毫针,手法为平补平泻法,针灸治疗之前,需要消毒针刺部位,进针要快速且准确,若患者有酸麻胀感则可以停止施针,让针在穴位上留置半小时左右,运针时间间隔为10分钟。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10d。
1.4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可以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种,若患者症状消失且颈部功能恢复视为显效;若症状以及颈部功能有较大改善视为有效;若症状以及颈部功能没有明显改善视为无效。
疾病治疗的总有效人数为显效与有效的人数相加。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的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 19.0,利用卡方检验计数数据,t值检验计量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间数据差异,
P<0.05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否则统计学意义不存在。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对比
A组3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的人数为17例,有效的人数12例,无效的人数1例,总有效率为96.67%;B组3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的人数为13例,有效的人数为8例,无效的人数为9例,总有效率为70%。
A组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3 讨论
作为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颈椎病困扰着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以往该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中,但近年来颈椎病患者的年
龄呈年轻化趋势,这是由于不良坐姿以及长时间低头工作或把玩电子产品造成的[4]。
临床上通常使用药物改善患者呕吐以及头晕等症状,或通过按摩来恢复颈部功能,但是治疗效果一般,且容易反复发作。
中医理论认为,颈椎病患者颈部血脉不畅的原因为气血亏损,所以应该采用相应的方法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来治疗疾病。
中医针灸术作为一种发展时间较长的治疗方法,通过穴位针刺来达到改善患者症状的目的,通过在其患侧风池、百会穴以及风府、颈夹脊等位置行针,可以使患者颈部炎症的吸收加快,对肌痉挛进行缓解,并且改善颈部压迫情况以达到恢复脑部供血的目的[5]。
中医针刺法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损伤,也不具有药物的副作用,安全性良好,并且操作较为简便,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在本次研究中,使用针灸方法进行治疗的颈椎病患者,其疾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方法患者,并且相关症状的改善时间也比常规方法患者短,上述差异经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综上所述,在颈椎病的治疗中使用针灸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较高,使用价值广泛。
参考文献:
[1] 时香雄.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3):161-162.
[2] 邱华明,刘光奇.针灸治疗颈椎病患者100例的远期疗效分析[J].健康必读,2018(18):215.
[3] 姜慧晶,苏昌明,胡海等.以后溪穴为主穴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6):13-13,14.
[4] 孙玉东,张凤莲.针灸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8(2):94.
[5] 毕贵秋.针灸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的效果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8(2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