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辨析并修改病句 教案

合集下载

山东省临沭一中高三语文二轮之辨析并修改病句学案

山东省临沭一中高三语文二轮之辨析并修改病句学案

山东省临沭一中高三语文二轮之辨析并修改病句学案(教师版)【复习目标】一、熟悉高考病句题的常见题型。

二、高考病句题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导入学习】一、明确高考要求2019考试大纲规定: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二、考情分析《考试大纲》中的“辨析并修改”是指本考点不仅考查病句的辨析,也考查病句的修改。

辨析病句是指对病句的辨别与认识,即认清句子有无语病,有什么语病,语病的主要特征和表现形式是什么。

这是修改病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近几年语病考查的重点。

修改病句是指动手修正有语病的句子,它是辨析病句的一种延伸,也是语言表达较高层级的要求。

《考试大纲》规定的六种病句类型都是考查重点,近几年这六种类型均有涉及,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设题的频率较高,尤以“搭配不当”居首。

在修改病句题中,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是设题的重点。

【自主学习】一、高考典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2018年全国卷Ⅰ)“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

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

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

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

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

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并可根据需要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

“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

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辨析并修改病句
√,④篮球,⑤女,⑥一位,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多层定语排列顺序:
(1)表示所属的名词、代词或短语(谁的) (2)指示性的代词或短语(那一个?) (3)表示数量的词或短语(多少?) (4)动词、动词性短语(怎么样的?) (5)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什么样?) (6)表示性质的名词(什么?)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构造日常用的句大子块,石经过头比压较断,了“问手的题骨就删清”去楚。。了”。如:
(6)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
(7)在开山造田的紧张劳动中,赵大喜不幸被大块石头 将他的手骨压断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四.逻辑意义分析法:
“伪” 就是
“仿造”
有的病句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分的析意,思这。
(2)这次世界杯足球赛各个强队厉兵秣马、觊觎桂冠.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二.抽取主干法;这种病句分析方法,也称为“紧缩法”。就是 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先删去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 补语),紧缩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它们之 间的搭配有没有问题.如果主干没有问题,再检查附加成分 与主语、谓语、宾语之间,附加成分与附加成分之间有没有 不协调的毛病。运用这种方法,对于检查搭配不当、语序不 当、成分残缺等毛病,颇为有效。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6)小明来到海边暸望台上值班,交班的同志虽然没有发现 什么情况,但是小明还是十分警惕,两眼密切注意远海的动 静。
两个分句的主语不相同, 第一分句的关联词应该放 在主语之前。应把“虽然”
放在“交班”之前。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四)对应关系位置错乱
当一个句子出现互相呼应的几个对应关系的时候,要 注意对应关系是否搭配得当,否则,就会表达不清。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和辨识方法。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提升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2. 辨识病句的方法:划分句子结构、寻找标志词、逻辑分析等。

3. 修改病句的方法: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保持原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辨识和修改病句。

2. 难点:找出病句的病因,进行准确修改。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病句案例,让学生辨识和修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病句的辨识和修改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则新闻报道为例,让学生找出其中的病句,引发学生对病句的关注。

2. 讲解:介绍病句的基本类型和辨识方法,分析常见的病因。

3. 练习:给出一些病句,让学生辨识并修改。

4.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修改病句的方法和经验。

6. 作业:让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寻找病句,并进行修改。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关注学生在写作中的实际应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作文修改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病句辨识和修改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课堂互动性。

3. 通过写作实践,评价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写作质量。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病句,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

2. 推荐一些关于病句辨识和修改的书籍、文章,供学生课后阅读,提高知识储备。

3. 组织病句辨识和修改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八、教学资源1. 病句案例库:收集各类病句案例,供教学使用。

高考二轮复习语文直播讲座课件:辨析并修改病句【优秀课件】43页PPT

高考二轮复习语文直播讲座课件:辨析并修改病句【优秀课件】43页PPT
高考二轮复习语文直播讲座课件:辨析并 修改病句【优秀课件】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高考复习辨析、修改病句教案

高考复习辨析、修改病句教案

高考复习辨析、修改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方法。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培养学生严谨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2. 病句的辨识方法:划分句子成分、逻辑分析等。

3. 病句的修改技巧: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保持原意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病句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病句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方法,分析典型病句的错误原因。

3. 练习:让学生辨识和修改给出的病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修改病句的心得体会。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病句辨识和修改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病句修改的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长期观察: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病句发生情况,了解教学成果的持久性。

五、教学资源:1. 病句案例:收集各类病句实例,用于教学演示和练习。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书籍、文章等资源,供学生课后自学。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病句的知识和技巧。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病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各种病句类型。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辨析和修改病句。

3.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的写作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修改病句。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改正。

七、教学实践:1. 病句辨析:让学生阅读文章,找出其中的病句,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2. 病句修改:根据学生找到的病句,指导他们进行修改,并讨论修改的合理性。

3. 病句大赛:组织学生进行病句辨析和修改的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写作训练: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写作能力。

八、拓展与延伸:1. 病句研究:让学生深入研究病句的产生原因,探索修改病句的技巧。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优秀教案第一章:病句的定义与分类1.1 病句的定义:病句是指在语法、词义、逻辑等方面存在错误或不完整的句子。

1.2 病句的分类:1.2.1 语法错误:主谓不一致、动词时态错误、主语缺失等。

1.2.2 词义错误:词语使用不当、词义混淆等。

1.2.3 逻辑错误:逻辑矛盾、推理不当等。

第二章: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2.1 主谓不一致:修改方法是根据主语的单复数形式选择合适的动词形式。

2.2 动词时态错误:修改方法是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时间关系选择合适的动词时态。

2.3 词语使用不当:修改方法是根据词语的词义和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第三章:病句的识别与修改技巧3.1 通读全文:通过阅读整个句子或段落,判断句子是否存在病句。

3.2 划分句子成分:分析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判断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或错误。

3.3 逻辑分析:检查句子的逻辑关系,判断是否存在逻辑矛盾或推理不当。

第四章:病句修改练习4.1 练习题:提供一些含有病句的句子,让学生识别并修改。

4.2 学生互相批改:让学生互相交换练习题,进行批改和讨论。

第五章:优秀病句修改案例分析5.1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优秀的病句修改案例,让学生分析修改前后的句子,并解释修改的原因。

第六章:复杂句式的病句辨析与修改6.1 长句的病句辨析:分析长句的结构,查找可能存在的语法、词义和逻辑错误。

6.2 从句的病句辨析:重点关注主从句的一致性,时态和逻辑关系。

6.3 修饰语的病句辨析:检查修饰语与被修饰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语法正确性。

第七章:常见错误案例分析7.1 错误案例展示: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错误案例。

7.2 学生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并提出修改建议。

7.3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的修改意见,给出正确的修改方法和理由。

第八章:病句修改实战演练8.1 模拟考试:设计模拟考试题目,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病句的识别和修改。

8.2 学生自我评估:让学生自我评估修改后的句子,检查是否还有遗漏或新的错误。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课件41张-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二、搭配不当
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一定的结构规律。 主、谓、宾、定、状、补六种成分搭配要 符合这一结构规律。
搭配不当:就是指句子的某些成分不 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或者是搭配在一起不 合事理,从道理上说不通;或者是不符合 语言习惯,强行搭配。搭配不当包括以下 类型: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 搭配不当、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以及前后照应 错误。
(7)、动词的施受方向不确定造成表意不明。 如:“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 准备的。”“进攻”的施事者是谁?可理解为 巴勒斯坦,也可认为是以色列。 (8)、多项定语或状语不当造成表意不明。如: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 定要有新的起色。”“几个”放在“学校”之 前,既可理解为几个学校的领导,又可理解为 一个学校的领导。 (9)、语序不当造成表意不明。如:“这个精致 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 给他。”这个句子“作为”之后由于语序不当 ,让人误解为“得分最高的嘉宾”和“他”是 两个人。
例2:他主动参与处理社会灾害性事故, 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分析:“责任”一词缺少相应的谓语 动词,应在“参与”前加上“承担起”。 例3: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 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 水浸湿了她们的衣衫。
分析:“再现”缺少宾语,可在 “衣衫”后加“的场景”。
2.成分赘余 ①成分赘余包括主语赘余、谓语赘余、
例4: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 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分析:属于强加因果的错误。去了南方回 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 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 的“结果”呢? 例5:去年的学习成绩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及教学反思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及教学反思1.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考点要求,学会修改病句。

2、完成有关训练,提高做题能力。

教学重点方法指导和病句修改。

教学难点:病句的修改。

教学方法:指导方法,剖析范例,研讨训练。

教学过程:一、简单导入:由考点“辨析病句”和“修改病句”的关系简单导入。

二、考点解读:1、这一部分是考点5“辨析病句并修改病句”的第二部分,考查能力等级是D 级。

2、修改病句是在辨析病句的基础上进行的,考查方式一般是主观题,放在试卷的第Ⅱ卷上。

3、修改病句和辨析病句的不同点:A、选用的材料不同。

修改病句试题选用的材料一般是应用文,是一个比较长的语段;辨析病句一般是对句子的辨析。

B、考查的内容不同。

修改病句试题中修改的材料容量大,考查带有较强的.综合性,一段文字中往往有多种语病、多处病点;辨析病句中的句子语病一般很单纯,不太复杂。

C、答题的方式不同。

修改病句多是主观题,一般要求按题干的规定进行修改,用文字表达出来;辨析病句则只是从待选项中选出正确的或错误的就行了。

对照试题精选2、3题分析。

三、修改原则:修改病句的总原则:“多就少改”1、不要改动原意,修改不是再创作,按要求改动错误的地方。

2、改动尽量要少,能调语序的就不增删,能改一处一字的就不改两处两字。

3、保持语句的简洁通畅,决不可改出新“病句“来。

——举例说明。

四、范例剖析:1、指导审题。

2、分析修改。

3、对照验证。

(见《语文核按钮》60页)五、方法指导:修改病句的大致程序如下——Ⅰ、审明要求:认真阅读并分析题干,了解要求,明确修改的目标和思路。

Ⅱ、诊断语病:同“辨析病句”部分。

回忆学过的病句类型和辨析的方法。

Ⅲ、对症修改:主要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增”“删”“换”“调”。

六、验证效果:一是看是否按题目要求全部进行了修改,二是看修改后是否消除了病点。

1、师生互动,共同研讨。

2、验证“程序”,启迪思考。

2.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反思篇二教学时,老师首先让同学们温故知新,自己运用学过的四种符号修改三个病句,找找错在哪里,怎么修改,并渗透修改的原则和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D(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 考点分析: 该知识点包括“辨析”和“修改”病句。前者重在辨别,考查形式为选择题;后者重在修改,考查形式为主观题。该知识点在高考命题中属常考题型。分值为3-6分,一般不超过6分。题量不超过3个。其中辨析病句试题每年至少出了一个客观题,98年、2003年全国卷出了两个选择题。修改病句试题不常考。其考查往往以综合考查的形式出现,即放在第六大题中,与标点、词语使用、是否得体等结合进行综合考查,试题材料主要是应用文。

主要知识点: 1、了解常见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2、掌握辨析病句的方法。 3、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4、了解高考病句试题选肢的常见错误形式,明确辨析常见病句的一般思路。

知识点详解: 一、常见病句类型 考试说明规定为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下面详叙之。

A、语序不当。 不同的语序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这是汉语的一大特点,语序如果不当将会使表意不明等。语序不当主要有四种:词序不当、句子成分顺序不当、主客体颠倒、分句位置不当。

其一:词序不当 例1、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词语可以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词语的顺序则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应改为“听取研究”。 例2、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应改为“领导、老师、学生”。 有些副词和连词是可以有几个位置的,必须在每个句子里把它安排在最恰当的位置上。如: ①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不”应移到“趁现在”前。 ②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断章取义,就变成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③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其二、句子成分顺序不当。 例3、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这个句子涉及到多项定语的次序问题。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c.动词或动词短语; 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e.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所以上句的正确次序是: 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女(名词)教练。 下面的句子里的附加语的次序是不符合一般习惯的。 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附近的”移到“许多”前面。 ②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蕴藏着的”移到“无穷的”前面。 ③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列宁过去所使用的”移到“各式各样”前。 ④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把“一连串”移到“事情”前。 ⑤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广泛”应移到“讨论”前,“地”改为“的”。 ⑥他把我们几个团的负责干部叫到一起。 “几个”应放在“负责干部”前。 ⑦广大农村青年表现了无比的学科学学文化的积极性。 “无比的”放在“表现了”后与放在“积极性”前没有什么表意差异,但应放在“积极性”前才符合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律。 ⑧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这“文物”究竟什么时候“出土的”?按原句表述,则为“两千多年前”,实际上不是,这就因语序不当而导致了表意的错误,应将“新出土的”移至“展出了”后。 例4、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交谈。 正确次序为: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的(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这涉及到多项状语的顺序。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 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b.表时间或处所的; 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 d.表情态或程序的。 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下面句子的错误是没认清某一附加语的隶属关系,因而弄成张冠李戴了。 ①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 “不禁”应移到“打”的前面。 ②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 “与白人”移到“平等”的前面。 ③这期研究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5月底举办的。 表示时间的介词结构“于今年5月底”应提到表示情态的状语“联合”前边。

其三,主客体颠倒 例5、数学对于我不感兴趣。 此句中主体是“我”,客体是“数学”,应改为“我对于数学”。 又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可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陌生的”。 其四,分句位置不当: 例6、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粮了。 递进关系不当,应改为“不但不吃国家救济粮了,而且还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 又如: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B、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其一,主谓搭配不当: 1、由于不理解词义的配合或粗心大意而造成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①清晨参加象征性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 “驰骋”是指人骑着马奔跑,改为“跑”。 ②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 “呼啸”指发出高而长的声音,改为“沸腾”。 ③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品质”无形无影,很抽象,怎能有具体形象“浮现”在脑海中呢?应把谓语改成“我永远不会忘记”。 2、陈述对象不明确,暗中更换主语,也是造成主谓搭配不当的一个原因。 ①人们精神面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焕发,干劲十足。 “焕发”只能用来陈述“精神”,“干劲十足”只能用来陈述“人们”,都不能用来陈述“面貌”。应改为:“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神焕发,干劲干足。” ②虽然狂风暴雨从半空中一起倾泻下来,但大家无所畏惧。 “倾泻下来”陈述的是“暴雨”而不是“狂风”,以“暴雨”作主语,删去“狂风”就通了。 ③今年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 “长势良好”说的是“水稻”不是“生产”,应将“生产”删去。 3、多个主语并列,同用一个谓语,往往易造成搭配不当。 例: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技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月光… …发出沙沙的响声,主谓搭配不当。由并列短语充当句子成分时,要注意并列短语中每一项与有关成分全面呼应,否则,顾此失彼,文理不通。)

其二、动宾搭配不当: ①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长桥大队自力更生解决饲料问题的经验。 “参观……经验”是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把“参观”改为“学习”,或者使全句变为:“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到长桥大队参观,学习了他们自力更生,解决饲料问题的经验。” ②周围漆黑一片,在车箱内伸手不见五指,只听到列车猛烈的嘶叫声,打破了沉寂的环境。 “打破了沉寂的环境”,动宾不能搭配,应改为“打破了环境的沉寂”。 ③根据与鲁迅非常接近的亲友回忆,鲁迅对瞿秋白这篇论文是完全肯定并且确实发生了深刻的感激情绪。 “确实发生了深刻的感激情绪”,动宾搭配不当,可以改为“由衷的产生了感激之情”或“产生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④《女神》的出现,像一阵狂风飙卷起了一代新的诗风,开拓了新诗的领域,为新诗运动奠下了显著的实绩。 “奠下了”,是不能同“实绩”搭配的,可以改为:“为新诗运动奠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可以改为:“显示了新诗运动的实绩”。 ⑤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闪烁着……”与“……观点”是不能搭配的,按句意,“观点”可以改为“光芒”“光辉”之类的词。

其三,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①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手”可以能干的,但“聪明”的“手”就使人无法理解了,应去掉“聪明”。 ②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基础”可以是“打下”的对象,“知识”不能是“打下”的对象。如果要保留“知识”,就得把定语中的“打下”改为“掌握”,“学到”之类的动词,同时去掉“基础”,把“坚实”改为“丰富”。如果要保留“打下”就得把“知识”去掉,让“基础”和“打下”搭配。 ③对不起,这次我们对你们照顾得太不周全了。 补语“太不周全”与中心语“照顾”不能搭配,“周全”是完整全面的意思,多用来形容说话,不能用“照顾”构成补充关系,应把“周全”改为“周到”。

其四,主宾意义上的配合不当: 主语和宾语无语法关系,不是直接成分。但意义上或逻辑上有关系。 用“是”“为”等作述语的句子,它的宾语同主语常常都表示事物(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或都表示行为活动。主语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的句子,好多是由于违背了上述配合原则。 ①社员耕种的符合政策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 修改:社员耕种符合政策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 ②世界是一个永远不停地运动、变化和转化的过程。 修改:“世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过程”,或者改为“世界是永远不停地运动、变化和转化的。” ③知识分子钻研业务,搞科研,写书,那时也被看作是自留地,而加禁止、取消,害得文化教育战线几乎成为一片荒漠。 前半段应改为“知识分子钻研业务、搞科研、写书,那时也被看作是种自留地。” 有些用动词作宾语的句子,宾语在意义上也有和主语能否配合的问题。 ④小组的出勤率也有很大增加。 “出勤率”不能说“增加”,应该改为“提高”。 ⑤一些长期有争议的问题,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有争议的问题有了进展”表意不明白,看不出是增多了或减少了,还是得到解决了。如果把“进展”改为“解决”表意就确切了。 我们在检查句子是否有毛病时,特别是注意检查并列短语。它充当的句子成分同有关成分搭配时,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这里再着重谈一下: a.化肥厂,农具厂,农忙托儿所等都已建成,并投入生产。 修改:化肥厂,农具厂都已建成并投入了生产,农忙托儿所也已建成并接受幼儿入托。 b.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从半空中倾泻下来。 修改:墨似的乌云布满天空,倾盆大雨顿时倾泻下来。 c.动人心弦的音乐给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带来亲切,希望,光明。 修改:动人心弦的音乐,给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带希望和光明,使他们感到亲切。 d.到了海边,小林张开嘴巴尽情地呼吸着海水,阳光和最清新的空气。 修改:删去“海水……阳光”,或改为:“到了海边,小林面对着海水,迎着阳光,张开嘴巴呼吸着最新的空气。” e.采取多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 修改:去掉“培养”。 f.她那灿烂而深沉的感情惊动了四座。 修改:删去“灿烂而” g.我们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修改:删掉“整整齐齐”。或把“干干净净”后的顿号改为逗号。再在“整整齐齐”之前加上“收拾得”三个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