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12月社科纵横

总第22卷第12期S OC I A L SC I E NCES RE V I E W新理论版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

王文义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商丘 476100)

【内容摘要】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使其体现时代性、针对性,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课题。文章对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及整体性、针对性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对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07)12-0248-02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但是如何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使其体现时代性、针对性,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对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祖国母亲的保护,人们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履行爱国的责任或义务,是对祖国母亲的报答。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最主要的是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感情,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育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4.爱自己的国家。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贡献力量。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对待祖国的感情,既有一致的方面,也有差异的方面,甚至有对立的方面。爱国主义的这些特点,要求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去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爱国主义,将其放到历史发展的链条中,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去进行评价,尊重历史。

二、对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反思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养、了解祖国的灿烂文明、掌握历史知识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还需要我们去不断创新和发展。目前许多人从词面上理解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爱国主义者或教育受教育者爱国”。如果从这一视角来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就很容易推导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受教育者不是爱国的,或者基本上不爱国的”,这显然是不能成立的。应该说,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具有一种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这种情感往往是长期以来人们的民族意识和祖国意识的积淀,它通常潜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如果没有一定的外界刺激和引导,一般很难活跃于意识层面,更不可能物化为自觉的爱国行为,这个外部刺激和引导的条件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因此,本文认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者从本国、本民族的发展需要出发,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受教育者激活爱国情感,并将朴素、非理性的情感提升为理性的爱国思想和观念,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爱国行为的活动。当前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性不强,缺乏创新。党和国家虽然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也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仍然需要创新。目前学术界和教育界对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缺乏从理性角度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律、内容、方法和手段、评价等。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爱国主义教育学,

842

就是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种学科来研究,如余龙进教授在《爱国主义教育学》中就从理论基础、目的、价值、对象、方法、环境、载体、管理等方面详细论述了爱国主义教育学。这只是一种研究视角,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律、本质,探寻爱国主义教育范畴的多个维度,分析爱国主义教育过程的结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如何坚持与时俱进,结合爱国主义的教育对象和环境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制度的构建等。

2.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性不强,缺乏系统性、层次性。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涉及许多要素、环节、各子系统及其互动,某一环节的断裂或缺失,都会影响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效果”。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与校园文化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各个环节相协调,还要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与家庭教育、社区精神文明环境建设相结合。就爱国主义教育的客体而言,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考虑教育客体的认知水平,还要考虑客体的情感需要和意志力,同时还要结合客体的行为实践能力等。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是否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层次性,决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与生命。长期以来,爱国主义教育在时间上缺乏连续性,在空间上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表现在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社会等不能得到有机结合;在内容上缺乏层次性,表现在对丰富的教育资源缺乏系统的选择、整合、优化等深度加工;在教育过程中没有考虑教育客体的层次性:一是不同客体的层次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如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没有形成层次性。二是相同客体内在需要的层次性不能体现,如知、情、意等内在要素没有体现层次性。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效果,妨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

3.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感、现实感不强,缺乏针对性。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很强的现实性。然而,纵观现时代爱国主义的教育活动,时代感和现实性表现并不明显,对教育的开放性认识也不到位。爱国主义教育应着力增强爱国主义的时代感和现实性,即培养他们辩证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辨别国际社会中各种理论和思潮,正视本国的历史和国情,认清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形势和地位以及发展目标,把对祖国的满腔热情与对现实的理性思考结合起来,把自己的学习、工作、活动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联系起来,用实际行动促进祖国的繁荣与壮大,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对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探索

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模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教学模式是教育思想与教学规律的反映,是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等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它规定了师生双方在实施教学活动中的基本程序,是师生双方教与学活动的指南。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是关系到教学活动能否有效运行及教学实效性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在继承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需要根据时代特点、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坚持与时俱进,遵循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创新教育教学形式,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笔者认为应着重在以下方面坚持教学模式的创新。

1.渗透式隐性型爱国主义教学模式的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非常广泛。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自然风光到物产资源,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瑰宝。要善于运用国情资料,并注意挖掘和利用各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因此,要充分运用我国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渗透式隐性型教学。爱国主义渗透式隐性型教学就是要根据爱国主义的丰富教育资源蕴藏在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将爱国主义教育任务贯穿于各个学科教学之中。比如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处处都是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教师通过历史教学,应让大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形成文化认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但是,从目前来看,渗透式隐性型教学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主要原因是,爱国主义渗透式隐性型教学尚未引起各学科任课教师的重视,教师的教学仍以知识传授为主,难以将教学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联系起来。同时,各学科教育也没有充分挖掘爱国主义的教育素材,教育内容与学科知识内容结合不紧密。在教学评价上,评价教学质量的好坏仍以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要标准。所以,渗透式隐性型教学模式需要进行包括机制、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评价等多方面的创新。

2.反思性研究型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创新。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还应创新反思性研究型教学模式。反思性研究型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反思、批判、探究的思维方式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有选择的消化、吸收。教师可以通过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材、媒体和教师教学活动中没有涉及的领域,让他们去探寻、了解历史和现实真相,引导他们以科学的态度、精神和方法去研究中华民族现实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能力。开展反思性研究型教学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逐步产生复兴民族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

3.艺术熏陶型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创新。运用艺术美育功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为国奋斗的目标。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合进艺术教育之中,发挥艺术教育的独特功能,让文学艺术、音乐艺术、绘画艺术、影视艺术等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

4.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创新。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爱国主义教育创造了新的平台,拓展了新的空间。教师可以发挥网络开放性、丰富性、快捷性的优势,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网站,对中国古今的爱国主义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和系统整合,并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各种争鸣和学术交流活动,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一个自我教育的平台,充分利用虚拟世界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

[2]刘洪仁.论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J].思想教育研究, 2005(5).

[3]王建新.论当前高校爱国主义的若干误区及相关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

9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