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普锐斯Prius混合动力车

合集下载

丰田 PRIUS(车型概述)

丰田 PRIUS(车型概述)

车型概述
注意事项
混合动力
发动机
底盘
车身电气
设备
全景式滑动天窗系统 –该系统提供了更大面积的玻璃天窗区域
-A
-K
-W
-Q
滑动天窗开关
31
车型概述
注意事项
混合动力
发动机
底盘
车身电气
设备
方向盘衬垫开关
音量 +/行程开关
-A
-K
-W
-Q
显示 开关
模式 A/C 内循环/ 车外空气循环
方向盘按钮 向上/向下
DISP 开关
-A
-K
-W
-Q
: 按下
能量监控器
设置显示
动态雷达巡航控制系统 / 预碰 撞安全系统 / 车道保持辅助系 统 Hybrid 系统指示器 后座椅安全带警告 (-W)
警告信息显示 5 min. / 1 min. 燃油消耗记录 历史行程燃油消耗记录
21
车型概述
注意事项
混合动力
发动机
底盘
车身电气
9
-A
-K
-W
-Q
*:借助电动机减速行星齿轮机构将扭矩提高2.64倍 新 PRIUS 系列 / 并联式 5ZR 4气缸, 直列 1798 (109.7) 73 kW (98 HP) @ 5200 rpm 142 N·m (105 ft·lbf) @ 4000 rpm AC 650 V 60 kW (80 HP) 207 N·m (153 ft·lbf) * 546 N·m (403 ft·lbf) AC 650 V DC 201.6 V 168 块 (6 格 x 28 块) 100 kW (134 HP) 上一代车型 ← 1NZ-FXE ← 1497 (91.3) 57 kW (76 HP) @ 5000 rpm 111 N·m (82 ft·lbf) @ 4200 rpm AC 500 V 50 kW (67 HP) 400 N·m (295 ft·lbf) AC 500 V ← ← 81 kW (109 HP)

02PRIUS商品说明

02PRIUS商品说明

1997年发动机最大功率世界最低的耗油量 3.6L/100km电动机最大功率43kW/4000 r.p.m 30kW/940-2000 r.p.m进化发动机最大功率世界最低的耗油量 3.2L/100km小规模改款,大幅度提高系统效率2000年电动机最大功率53kW/4500 r.p.m 33kW/1040-5600 r.p.m尽享飞越激情引导时尚潮流置身舒适空间掌握领先科技新款PRIUS普锐斯诞生2003发动机最大功率世界最低的耗油量 2.8L/100km电动机最大功率57kW/5000 r.p.m 50kW/1200-1540 r.p.m行驶行驶环保环保外观外观装备装备2005年,首次在日本以外生产——中国PRIUS普锐斯诞生!中国市场通常的商品体系1000cc 级别1500cc 级别2000cc 级别3000cc 级别PRIUS 普锐斯油耗动力自第一代PRIUS上市到现在为止,在日本、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及其它地区的总销售量,已经达到45万辆左右。

富有高级感的外观·整体组合满载最尖端的技术功能作为环保领域的旗舰车型,体现无与伦比的环境保护性能通过『丰田油电混合动力系统』, 充分体会驾驶本身带来的乐趣POINTPOINTPOINTPOINTPOINT12345<外形尺寸><底盘>规格配备表<发动机>发动机型号 型式 发动机排气量 cc1NZ-FXE 1.5L(丰田混合动力专用) 双凸轮轴 VVT-iL4 16V 1497最大功率(SAE 净值)kW/rpm57/5000最大扭矩(SAE 净值)N·m/rpm115/4000燃油系统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规格配备表<电动机>型式 最大功率 最大扭矩 kW/rpm N·m/rpm 同步交流电动机(永磁型) 50/1200—1540 400 / 0—1200<蓄电池>型式 模块数量 电压 V 密封Ni—MH(镍氢) 28 201.6先进的外观车前部前部外观 组合前大灯 发动机舱盖车侧面侧面外观 车门表面 车顶和车窗 15英寸的铝制轮车后部后部外观 后部产品标志 组合尾灯 后辅助窗先进的外观• 前部外观洋溢着未来气息的设计愈加明显。

Prius混合动力系统分析

Prius混合动力系统分析
关 系 , 人 国 际市场 。 进
( 玉 争 )
收稿 日期 : 0 7— 3—1 20 0 3
上海汽车
20 . 5 0 70

3・
维普资讯
表 1 P is 要 参 数 r 主 u
P s9 7 打u 1 9 Pis 0 ru 2 o1 Pr s 0 4 i 20 u
以上 后 , 动 机 开 始 喷 油 , 时 MG1进 入 发 电模 发 同 式 , 图 2所 示 , 如 如果 电池 的充 电需 求 为 零 , 发 则 动机在 运 行约 2S后停 机 。图 3为发 动 机 冷 起 动 时系统工作状 况。发 动机被 M 1 G 拖动 到 10 mn 20r i / 左右后 约 2S 才开始 工作 , 这实 际上 包含 了发 动机
发动 机起 动 分为 热 起 动 、 起 动 。热 机 状 态 冷 下, MG1 为 电 动 机 拖 动 发 动 机 达 到 10 / i 作 0 0 rm n
长/ 高( 宽/
mm)
4 1 × 6 5 4 1 19 4 5 12 3 0 19 30× 65 4 4 × 7 5
× 16 4 5 ×1 6 4 5 ×17 45
驱动电机最 大功率 (W) 3 / 90~ 3 f0 0~ 5 / 10 k 0 (4 3 / 14 0 ( 20~
( / n rmi ) 20 0 0) 50 6 0) 14 5 0)
驱动电机最 大转矩 ( m) N
(/ i ) rr n a
35 0/
3 0 5/
高新技术产品少、 长期投资不足 , 已成为制约汽车 产业发 展 的关 键 因 素 。“ 一 五 ” 间 , 车零 部 十 期 汽
件 工业 要全 面 提 升 产 业 竞 争 力 , 能再 走 单 纯 靠 不

混合动力车(HEV)系统及控制方式剖析

混合动力车(HEV)系统及控制方式剖析

混合动力车(HEV)系统及控制方式剖析在2009 年日本国内新车销量中,丰田普锐斯(Prius)以超过20 万辆的业绩高居榜首,如今EV title=HEVHEV 已完全成为大众型汽车。

HEV 通过充分利用马达,大大改善了发动机汽车起动及减速时的能耗和尾气排放等缺点,同时还解决了EV 存在的行驶距离和充电时间等问题。

本文将对HEV 系统的种类及特点进行介绍。

混合动力车(HEV)系统完美融合了发动机汽车和电动汽车(EV)的技术,对EV 采用的马达及电池技术进行了充分利用。

EV 尽管从汽车黎明期就已出现,并在1900 年以前达到了实用水平,但迄今为止一直未能实现全面普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汽油紧缺时期,EV 作为替代能源汽车开始在日本上市。

1949 年日本国内EV 产量达到3299 辆,占到当时日本汽车保有量的3%。

但是,随着发动机汽车的改进以及加油站的普及,EV 的势头开始在日本逐渐衰退。

之后,汽车业界从1971 年起将EV 定位于环保汽车展开了开发。

当时日本的通商产业省工业技术院利用大型项目制度(由汽车、电机及电池厂商参加)启动了EV 的研发,众多汽车厂商及部件厂商投入了极大的精力。

但在1980 年以后,随着发动机汽车尾气净化技术的进步,EV 再次消失了踪影。

在20 年过后的1990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制定了尾气排放规定ZEV 法案(零排放车辆法)。

当时,除了EV 以外,没有任何一种汽车能够达到这一规定,因此EV 的开发再一次被启动。

ZEV 法案的实施时间为1998 年,由于必须要销售规定比例的EV,因此各公司开始奋力开发。

但是该规定并未按期实行,最终以数年的限量生产而告终。

采用EV 要素技术的HEV如上所述,EV 存在行驶距离、充电时间及成本方面的课题,迄今只在叉车等特定用途领域实现了普及。

而解决了EV 的上述课题,燃效比发动机汽车出色且。

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组成及其维修培训

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组成及其维修培训
5
任务分析
要熟悉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特点,掌握丰田混合动力 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混合动力控制系统,需以下几个步骤:
1
归纳总结普锐斯混合动力系统的技术特点
2
分析丰田混合动力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分析丰田混合动力控制系统
6
一、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特点
THS-Ⅱ组成简图 1-减速器 2-行星齿轮机构 3-发动机 4-MG1(发电机) 5-HV(混合动力汽车)蓄电池 6-变频器 7-MG2(电动机)
15
丰田混合动力系统主要部件的位置(2)
16
1. HV(混合动力汽车)变速驱动桥
MG1和MG2 1-MG1 2-MG2
17
发电机(MGl)和电动机(MG2)电路图
18
发电机(MGl)和电动机(MG2)的工作原理
19
2. HV蓄电池
HV蓄电池
20
3. 变频器总成
变频器总成
21
(1)作用及组成 变频器总成用于将高压直流电(HV 蓄电池)转换为 交流电(发电机MG1和电动机MG2);反之亦可,将交 流电(AC) 转换为直流电(DC)。其组成部件包括增 压转换器、DC/DC转换器和空调变频器。
发动机驱动车轮
34
(3)发电机(MGl)由发动机通过行星齿轮机构带动旋 转,为HV蓄电池充电
发动机发电
35
(4)车辆减速时,车轮的动能被回收并转化为电能, 并通过电动机/发电机为HV蓄电池再次充电
车轮的动能回收
36
2. 工作原理
车辆行驶状况
37
行星齿轮组与发动机、MG1和MG2连接关系 1-驱动链 2-发动机 3-MG1 4-太阳轮 5-环齿圈 6-MG2 7-行星架

普锐斯混合动力车主体结构及关键技术剖析毕业设计论文

普锐斯混合动力车主体结构及关键技术剖析毕业设计论文

南京林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普锐斯混合动力车主体结构及关键技术剖析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年月日摘要混合动力汽车是指车上装有两个以上动力源,包括有电机驱动,符合汽车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汽车,车载动力源有多种:蓄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内燃机车的发电机组,当前复合动力汽车一般是指内燃机车发电机,再加上蓄电池的汽车。

其目的是减少汽车的污染,提高纯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

本文以丰田的普锐斯为例子探讨了混合动力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目前车用混合动力的动力混合方式,混合动力车的主要分类方法,混合动力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及电池管理控制策略,本文分5个章节进行介绍,第1章混合动力汽车的概述,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的必要性,第2章混合动力车的国外国内研究的情况,第3章透视普锐斯,介绍了普锐斯的关键核心技术,第4章普锐斯的主体动力组成和能量管理策略,第5章丰田普锐斯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对未来混合动力车的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混合动力车,普锐斯,主体结构,关键技术AbstractHybrid vehicle is a vehicle equipped with a more than two power source, including a motor drive, with automobile traffic, safety regulations car, car power source has a variety of: battery, fuel cell, solar cell, diesel generating set, the current composite power automobile generally refers to the diesel generator, coupled with the storage battery car. Its purpose is to reduce vehicle pollution, improve the pure electric vehicle mileage.Based on the Toyota Prius hybrid car for example discussed th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introduces the current vehicle hybrid power hybrid, hybrid classification method, hybrid energy management control strategy and battery management control strategy,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5chapters are introduced, the first chapter overview of development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ybrid vehicle is necessary, the second chapter of hybrid vehicle in domestic and abroad research situation, 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ius, Toyota Prius crucial core technology, chapter fourth Prius subject dynamic composition and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the fifth chapter Toyota the Prius's key technologies and development trend for the future, hybrid prospect.Key Words:Hybrid electric vehicle, the Prius, the main structure, key technolog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第1章绪论 (6)1.1 混合动力汽车的概述 (6)1.1.1混合动力汽车的定义 (6)1.1.2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点 (6)1.1.3混合动力汽车的缺点 (6)1.2 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的必要性 (7)第2章混合动力车的研究情况 (10)2.1 混合动力车的国外研究现状 (10)2.2.1 日本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 (10)2.2.2 美国在混合动力车开发生产中的表现 (12)2.3 欧洲对于混合动力汽车的观点 (12)2.2 混合动力汽车在国内研究情况 (12)第3章透视普锐斯 (13)3.1透视丰田第一代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13)3.2透视丰田第二代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15)3.2.1第二代普锐斯概况 (16)3.2.2 TO YO TA油电混合动力系统 (17)3.2.3无级变速系统 (18)3.2.4 1.5L VVT-i发动机 (18)3.2.5电动机 (19)3.2.6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S-VSC) (19)3.2.7电动变频空调 (19)3.2.8 EV驾驶模式 (19)3.3丰田第三代普锐斯混合动力车重装上阵 (19)3.3.1普锐斯三代成长历程 (20)3.3.2第三代普锐斯的全面升级 (21)3.3.3普锐斯工作原理 (23)3.3.4普锐斯的市场前景 (24)3.4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车制动系统的发展 (25)3.4.1制动能量回收液压制动的协调控制 (25)3.4.2第一代普锐斯混合动力车的制动系统 (26)3.4.3能够实现更精确控制的线控电磁阀 (26)3.4.4面向未来的电控制动器{ECB) (29)3.5丰田普锐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31)3.5.1基本性能 (32)3.5.2结构特点 (33)3.5.3电气系统规格 (33)3.5.4 PHV与HV区别 (35)3.5.5.普锐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试验与品质保证 (36)3.5.6辅助蓄电池与电控单元 (37)第4章普锐斯的主体动力组成和能量管理策略 (38)4.1 历代丰田普锐斯的主体结构 (38)4.2 动力组成方式 (42)4.3 整车能量管理与动力系统控制 (45)4.4 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 (46)第5章丰田普锐斯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47)5.1 丰田普锐斯的关键技术 (47)5.1.1发动机 (47)5.1.2 普锐斯变速箱结构 (47)5.1.3普锐斯变速原理 (48)5.1.4 普锐斯的电池 (48)5.1.5 刹车系统 (49)5.2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趋势 (51)总结与展望 (54)参考文献 (55)致谢 (56)第1章绪论1.1 混合动力汽车的概述1.1.1混合动力汽车的定义混合动力汽车是指车上装有两个以上动力源,包括有电机驱动,符合汽车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汽车,车载动力源有多种:蓄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内燃机车的发电机组,当前复合动力汽车一般是指内燃机车发电机,再加上蓄电池的汽车。

一汽丰田普锐斯1.5L发动机(1NZ-FXE混合动力系统)

一汽丰田普锐斯1.5L发动机(1NZ-FXE混合动力系统)

一汽丰田普锐斯1.5L发动机(1NZ-FXE混合动力系统)作者:来源:《汽车与运动》2006年第12期从单纯的发动机意义上来说,这款发动机没有什么先进性,不过混合动力系统的使用,让这款发动机有了更特殊的定义。

我们的评委会让这款发动机进入复选名单,更多的考虑是为了鼓励清洁能源的使用。

毕竟在这个提倡“节能环保”的社会里,普锐斯的混合动力系统的存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这款发动机采用的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更有效地组合了串联式和并联式,使两者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发动机的动力由动力分割机构分割,一部分直接驱动车轮;另一部分被用于发电其使用比例可自由控制。

由所产生的电能驱动电动机,电动机的使用比例比并联式更大。

尤其是在起步阶段,电动机的响应速度要明显强于一般的燃油发动机。

这也让混合动力系统在我们试车中的表现异常地出色,受到了众多评委的交口称赞。

1.5升WT-i发动机上的高膨胀比循环和智能正时可变气门系统WT-i保持在最佳状态,减弱了摩擦带来的能量损失,进而实现了优异的动力性能和高效的能源利用率。

动力控制单元(变压器、转换器,交直变换升压电路系统)通过可变电压控制系统,最高电压可提高到500V,同时对HV蓄电池的直流电流和驱动电动机、发电机的交流电流进行最佳控制,并实现能量电路的小型化。

无级变速系统(动力分离装置,发电机,电动机和发动机组合)通过无阶段地改变发动机转速、发电机及电动机转速实现加速、减速和后退。

滚珠轴承等部件的合理化配置使摩擦消耗大大降低,整个动力系统的运转损失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能耗。

评委会一致认为,混合动力系统。

电动系统和清洁燃料动力系统是发动机研究的未来方向,普锐斯的混合动力系统在这个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但在这次的评选中,由于这套系统的特殊性和不可比性,评委会最终没有让这套混合动力系统讲入到十佳名单。

评委意见混合动力系统的特点就是环保节能。

它的核心技术是丰田第二代世界最为先进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它是将发动机和电动机有效地结合,使多余的能量储存起来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丰田PRIUS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分析与建模

丰田PRIUS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分析与建模
第 34 卷
第6期
丰田 PRIUS 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分析与建模
31
文章编号 : 1004- 2539( 2010) 06- 0031- 05
丰田 PRIUS 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分析与建模
赵晓静 武一民 王海霞
天津 300130)
( 河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
摘要 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建模是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能量控制策略开发 、 仿真和优化的 基础 。对比分析了三代丰田 PRIUS 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 建立了传动系统发动机 、 动力分离装置、 电动 / 发电机和动力用蓄电池等各子系统模型 , 基于统一的动力传动系统结构建立了丰 田 PRIUS 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运动学 、 动力学和能量守恒模型 。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建模 传动系统 行星齿轮
行星轮 A 点和 B 点的线速度应为其自转
速度和随行星架绕太阳轮公转速度的合成, 并且分别等 于太阳轮 A 点和齿圈 B 点的线速度, 即
cS cR pP = pP = sS rR
( 3) 太阳轮旋转 c、
由式 ( 3) 可知 , 行星架旋转角速度 角速度
!
和齿圈旋转角速度 c ( R + S) = sS + rR
1
丰田 PRIUS 混合动力传动系统概述
丰田 PRIUS 所 搭 载 的 油 电 混 合 动 力 系 统 THS
32
机械传动
2010 年
了实现 MG 2 小型轻量化和使系统更加紧凑 , 与前两代 PRIUS 传动系统相比 , 三轴结构采用行星齿轮机构作 为 MG 2 的减速机构 , 取代了原结构中的传动链和中间 齿轮 , 提升了薄型电动/ 发电机 MG 2 的转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内首款昏合动力轿车———普锐斯(PRIUS)2005年12月5日在长春一汽丰田合资工厂下线,此次国产1.5L排量普锐斯有织物座椅版和真皮座椅版两款,售价分别为28.8万元和30.2万元,2006年1月15日正式上市。

普锐斯在世界各地的价格对比:
美国欧洲日本中国
21725美元(17.38万元人民币)
24950欧元
(25万元人民币)
15万~22万元人民币28.8万元和30.2万元
普锐斯高定价主要是因为国产化率低、政府没有补贴、产量小。

据了解,目前普锐斯的国产化率只有3.4%,只有风挡玻璃和轮毂是国产的。

根据目前国家的相关政策,像普锐斯这样用进口大件组装生产的整车,国家将按照整车来收税,这成为普锐斯价高的重要原因。

另外,在日本、美国针对普锐斯这样的环保车,政府有一定的补贴,如普锐斯在美国的售价比同级车大概高了20%,但可获得美国联邦税务局税收减免2000美元的补贴,在日本,政府将补贴普锐斯高出其同级别车部分的四分之一。

普锐斯是世界首款批量生产的、也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成熟的混合动力轿车。

1997年12月第一代丰田Prius投放市场,它是一种5座小型轿车。

2000年第二代丰田Prius推出,被美国“汽车工程国际”杂志评为“2001年世界设计最佳轿车”。

发动机电动机蓄电池
功率扭矩功率扭矩重量体积
第一代
43千瓦/
4000转/分
102牛顿米/
4000转/分
30千瓦/
2000转/分
305牛顿米/
0-940转/分
减轻了30% 减少了60%
第二代
53千瓦/
4500转/分
111牛顿米/
4200转/分
33千瓦/
5600转/分
350牛顿米/
0-400转/分
内部机械构造
蓄电池氯氢化金属最大功率25千瓦额定电压274伏特
蓄电池放在后排座与行李箱之间,通过把内部电流通路分为两处降低内电阻,实现了高性能和轻量化。

当电量降低时,即使车辆处于停驶状态,发动机仍然驱动发电机给蓄电池充电,因此不需要外接电源充电。

首次采用的无级变速系统通过无阶段地改变发动机转速、发电机及交流永磁式电动机转数(与车速成正比)来实现加速、减速和后退;通过采用了滚珠轴承和低摩擦机油,将摩擦消耗降低了30%左右。

发动机横向直列4缸16气门双顶置凸轮轴VVT-i电喷汽油机
排量 1496毫升缸径×行程75.0×84.7(毫米)压缩比 13.0:1
发动机以1NZ—FXE为基础,采用混联的混合动力系统模式,高膨胀比循环和智能正时可变气门系统达到最佳,这样减小了摩擦带来的能量损失,提高了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排放也达到了欧Ⅳ标准。

动力控制单元通过采用可变电压系统,实现了最大500V的高电压,对蓄电池的直流电与驱动电动机和发电机的交流电进行最佳控制,使驱动电路被统一,实现能量电路小型化。

因为内燃机在低速时力量并不是最佳的,排出的废气也多,要到达一定的转速才进入最佳的工作状态;而电动机的特性则是一启动扭矩就达到最大,排放为零,但速度越高、消耗能量越大。

所以内燃机比较适合高速,电动机则适合低速。

Prius的混合动力思路,就是低速时由电动马达负责驱动,中高速时由汽油发动机介入驱动,从而发挥各自最佳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Prius在各工况下的工作原理如下:
1)起步、低速行驶和倒车(纯电模式)
只要电池有充足的能源,0到20km/h以内Prius一般只使用电动机作为驱动源,而发动机不用启动,这样就避免了发动机在低转速时的低功效和恶劣排放。

倒车时原理相同,只不过电动机的转向相反。

2)通常高速行驶状态下(纯油模式)
这时候发动机启动,并只有发动机作为驱动源,发动机的能量一方面传输给汽车的驱动轮,一方面传输给发电机发电,电能再由电动机转化成驱动力传输到驱动轮上。

3)急加速状态(油电混合模式)
急加速过程通常需要更大驱动力,因此在此状态下发动机和电动机同时运转已获得最大的扭矩。

Prius 的1.5L发动机的功率只有56kW,而且始终是以优化功效的工作模式运行。

然而加上电机的辅助,最大输出功率可以超过100kW,最大输出扭矩可以超过500N·m。

4)制动过程(动能转化电能模式)
该过程是Prius不同于一般汽车的地方,一般汽车在该过程中的动能只能是转化成制动钳(蹄)与制动盘(鼓)之间摩擦的热能而流失,而Prius在该状态下则是停止发动机喷油,电动机便转变为发电机,利用原本做为热量散发掉的动能驱动电机发电,向蓄电池充电,让蓄电池时刻处于电力充足的状态以备后用。

5)停车状态
停车状态时,发动机和电动机会同时停止工作,此时油耗和排放均为零。

不过在该状态下电池处于亏电状态,那么发动机会继续运转驱动发电机向电池充电。

此外,Prius的环保空调完全由电力驱动,因此关闭发动机后也一样可以运行。

设计吸引不可少
第一代Prius外形上是一部比较怪诞的三厢车。

第二代则改为更加新潮时髦的两厢式车身。

造型上突出轮廓,注重空气动力表现(风阻系数仅0.27),细节追求简洁,前脸和善,尾部分层玻璃和透明灯罩则充满时代感。

内饰方面,空间和外形尺寸的不成比例更显特色:整体横向的仪表台、消失了的中控台和挡杆,使得前座空间开扬,视野宽广,后座腿部和头部空间也达到介乎中级轿车和MPV之间的水平。

中控台设计得像一个整洁的工作台,按钮很少,空调、音响可在中央显示屏上触屏控制,或用方向盘上的按钮遥控。

两张前座的中间有一个又长又深的储物箱,实用性一流。

方向盘呈轻微的扁椭圆形,不仅握持和转动的感觉十分好,还给驾驶座腾出了更充足的腿部空间。

挡杆是Prius设计上的一大妙笔。

这“颗”挡杆已经退化到方向盘右下角的仪表台上,N、D、R挡都是单触式的,停车挡P被一个按钮代替。

宝马7系也是采用类似的设计,其实具体功能和一般变速箱并无不同,但操作起来更有高科技感。

丰田Prius行驶电脑显示屏可显示混合动力的操作模式。

性能参数
基本参数:
生产厂商一汽丰越
品牌普锐斯
型号(款式) 普锐斯1.5AT织物座椅版
生产时间(年式) 2005
驱动形式前驱
油耗(L/100km) 4.7
排放标准欧4
燃料种类97号无铅汽油
主要尺寸与质量:
长/宽/高(mm) 4450/1725/1510
轴距(mm) 2700
轮距 (前后)(mm) 1510/1480
最小离地间隙(mm) 160
油箱容积(L) 45
整备质量(kg) 1345
总质量(kg) 1745
发动机参数:
发动机位置前置
发动机型式 1.5升16V 4缸直列双凸轮轴16气门气缸数 4
缸径/行程(mmXmm) 75.0*84.7
排量(mL) 14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