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研究方法的三个水平:整体、器官和系统水平

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物质转化&能量转换)、兴奋性(刺激强度、作用时间及变化率)、适应性(行为&生理)和生殖

二、内环境:1、体液量(60%体重)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组织液、血浆、淋巴液)

2、内环境: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3、稳态:内环境的理化因素相对恒定或处在动态平衡中

三、生理功能的调节

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特点:快速、短暂、精确种类:非条件反射vs. 条件反射)

2、体液调节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的运输,对机体某些组织或器官的活动进行调节

特点:缓慢、持久、广泛分类:运距分泌、旁分泌、神经分泌

3、自身调节概念:组织器官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是由其自身特性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特点:范围局限、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

四、反馈调节系统: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返回作用于控制部分的过程

1、正反馈:加速体内某一生理过程完成

2、负反馈:维持体内环境稳态

第二章细胞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1、分子组成:脂类(磷脂、胆固醇、糖脂分子)、蛋白质(镶嵌蛋白、外周蛋白)、糖类

2、结构:液态镶嵌模型,即流动的液态脂类双分子层为基价,其中镶嵌着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少量的多糖分别与类脂和蛋白质结合成糖脂和糖蛋白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如氧、二氧化碳等

影响因素:a.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b.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2

非脂溶性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顺浓度差或电位差跨膜扩散

(1):通过载体蛋白的构型改变完成物质转运,如葡萄糖(G)、氨基酸(aa)等营养物质。

特点:a.高特异性,即某种载体只选择性的与某种物质特异性结合

b.

有饱和现象,载体数量有限,转运的物质增加到一定限度时,转运量不再增加

c.

(2):在通道蛋白(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的帮助下完成,如

离子

特点:通道蛋白的开放和关闭控制着物质的转运a.特异性不高; b.无饱和现象;

3、主动转运:非脂溶性物质分子等从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谁主动谁耗能),消耗ATP。

(1)钠泵(Na-K依赖性ATP酶,当胞内Na↑或胞外K↑时→钠泵酶激活→分解ATP→ADP+E→3Na细胞内:2K细胞外逆向转运)的意义:①造成膜内外Na和K的不均匀分布,建立浓度势能储备;

②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胞质渗透压、体积;造成膜内高K,为细胞代谢的必需条件

③是细胞产生电信号的基础

④钠泵活动造成的膜内外Na浓度势能差是其他物质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动力

(2)继发性主动转运(间接利于ATP分解释放的能量完成的物质转运,需要特殊的转运蛋白):G、aa—小肠黏膜上皮的主动吸收

4、出胞入胞:大分子物质(细菌、病毒、异物、脂类物质等),耗能。入胞(血细胞吞噬细菌);出胞(神经轴突末分泌神经递质)

二、细胞的跨膜电变化

兴奋性:可兴奋性组织、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阈强度: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反应(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一)跨膜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静息电位:可兴奋细胞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内负外0,哺乳动物的肌肉和神经细胞为-70~-90m

极化状态:细胞在安静状态下,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状态

超极化状态:静息电位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

去极化:静息电位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时

反极化:膜内电位由负变正时

复极化:细胞去极化或反极化后,又恢复到原理的极化状态→负后电位→正后电位

2、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静K动Na ,

产生前提:a.细胞内外离子分布和浓度不同; b.细胞膜在不同情况下,对不同离子有着不同的通透性

本质:静息状态下,膜对K+通透性大,对Na+通透性小,细胞内外K+有势能储备,K+经细胞膜易化扩散,扩散到膜外的K形成阻碍K+继续扩散的正电场力,形成接近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改变细胞外K+浓度将影响Rp值(膜内负压)

(二)跨膜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发生兴奋后,细胞膜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迅速而短暂的电位倒转和复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2、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主要由Na内流形成接近Na的电-化学平衡电位,阈刺激→膜Na通道少量开放→Na少量内流→膜发送局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动作电位→膜Na通道大量开放→Na顺浓度差由膜外快速流向膜内→膜内电位迅速升高,膜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状态→膜电位对Na继续内流构成阻力→促使Na内流的浓度差与阻止Na内流的电位差相等,Na停止内流

3、Na通道的失活和膜电位的复极:

1)上升支:去极化和反极化过程,膜电位由-90~-70上升至+20~+40mV,主要是Na内流;

2)下降支:复极化过程,膜电位由+20~+40下降为-90~-70 mV,主要是K外流

3)兴奋期间兴奋性的周期变化上升支时,A:绝对不应期:兴奋期=0,Na通道关闭,给予多的刺激也没反应

下降支时,B;相对不应期:正常>兴奋性>0,Na通道恢复

负后电位时,C:超常期:兴奋性>正常,Na通道恢复,阈下刺激就可以引起兴奋

正后电位时,D:低常期:兴奋性<正常,Na通道准备(因为钠泵被激活,升胞内负电位)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相反,从而使未兴奋部位的膜内电位升高,膜外电位降低,即局部发生去极化。当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该部位就产生了动作电位。

特点: a.不衰减传导,即电位幅度不会因距离增大而减小

b.“全或无”现象,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大小不随刺激强度而改变的现象);

c.双向传导,刺激神经纤维的中段,产生的动作电位可沿膜的两侧传导。

第三章血液

一、血液的组成与特征

(一)血液组成:血浆(50-60%)、血细胞

1、血浆组成:水(90%)、晶体物(氯化钠等小分子物质)、胶体物(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血浆蛋白的功能: 运输、营养、缓冲PH系统

维持血浆胶压-----白蛋白

提高免疫力---球蛋白;

参与凝血----纤维蛋白原。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二)理化特性:

1、比重血液:1.05~1.06,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即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比)

血浆:1.02~1.03,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2、黏度:取决于液体中分子或颗粒间的摩擦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