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生物学特征和解剖生理特点

合集下载

大小鼠解剖生理特点

大小鼠解剖生理特点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经过物 理和化学消化,最终将营 养物质吸收进入血液。
消化系统功能
消化系统负责摄取、消化 和吸收营养物质,维持生 命活动。
呼吸系统
呼吸器官构成
大小鼠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 气管、肺等。
呼吸过程
通过呼吸运动,氧气进入肺部,二 氧化碳排出体外,维持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功能
呼吸系统负责气体交换,维持内环 境稳态。
大小鼠的免疫系统较为发达,能够抵 御多种病原体。
详细描述
大小鼠的免疫系统包括非特异性免疫 和特异性免疫两部分。非特异性免疫 主要由皮肤、黏膜等屏障组成,而特 异性免疫则由T细胞和B细胞介导。
行为特点
总结词
大小鼠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详细描述
在实验条件下,大小鼠经常表现出对新事物的探索行为,如觅食、打洞等。同时,它们也具有一定的社交行为, 如互相理毛、追逐等。
行为学研究
大小鼠的生理机制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 因此可以用于研究人类的生理机制,如代谢、 免疫、神经传导等。
大小鼠的行为学研究在心理学、神经科学等 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小鼠的行为 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人类的认知、 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机制。
05
大小鼠的饲养和护理
饲养环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温度和湿度
骨骼功能
骨骼系统为大小鼠提供保 护、支撑和运动的功能, 维持身体形态和姿势。
肌肉系统
肌肉构成
大小鼠的肌肉系统包括躯干肌、四肢 肌和头部肌等。
肌肉功能
肌肉系统负责运动、呼吸、消化、排 泄等生理活动,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 。
消化系统
消化器官构成
大小鼠的消化系统包括口 腔、食管、胃、小肠、大 肠等。

小鼠 大鼠 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2011)

小鼠 大鼠 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2011)




血压较低,收缩压为81mmHg;
对X-ray敏感; SPFA平均寿命为400天;
主要亚系

A/J ,928 年Clondman→1948年Jax →A/J,特征见上。
A/He, 1938年 Heston→A/He→1951年 NIH→A/HeN A/WySn, Wolley →Snell →A/WySn

遗传:aabbCCdd ,淡棕色,H-
2q(DBA/1) , H-2d(DBA/2)
生物学特征
老年雌鼠有乳腺癌发生,61.5%,白血 病 8.4%; RBC增多; SPFA 400—600天; 几乎全部繁殖后的雌鼠可见心脏钙质沉 着。

其它亚系
DBA/1JN DBA/2JN
2.形似梭, 面部尖突,眼鲜红,耳耸立呈半圆形
3.乳头5对: 胸部3对、腹部1对、腹股沟1对。
4.毛色品型多: 白色,黑色,野生色,褐色, 肉桂色,白斑色 5.阴暗群居,昼伏夜动
6.性情温驯,胆小怕惊
7.喜欢啃咬,雄性好斗 8.杂食性,但以粮食作物为主
(二) 解剖学特性
1.齿式
1003 =16 1003

该小鼠是研究老年病的理想动物模型,也是 研究老化肾虚的自发性动物模型。
4 dwdw小鼠

dwdw小鼠, dwarf
mice


矮小畸形鼠或称侏儒症鼠.
因其缺乏脑下垂体前叶的生长素和促甲状腺 素,故生长发育障碍. 该鼠两性均不育,所以只能用杂合子将其基 因保留下来.该鼠广泛用于内分泌研究.

5 dydy小鼠

产后妊娠,边哺乳、边怀孕,可以提高产量
机械刺激宫颈可产生假性妊娠,转基因或克隆动物常利 用此特性

大鼠解剖方面的资料

大鼠解剖方面的资料

1. 外观大鼠外观与小鼠相似,但个体较大。

一般成年大鼠体长不小于18-20cm。

尾上覆有短毛和环状角质鳞片,数量多于200片。

上下颌各有两个切齿和六个臼齿,共16颗牙齿。

齿式为(1003/1003)×2。

2. 大鼠骨骼约105-108块,大鼠的生长发育期长,长骨长期有骨骺存在,不骨化。

切齿终生不断生长,大鼠需不断啃咬磨牙以维持其长度恒定,故垫料中应有部分小木块供其啃咬。

3. 大鼠唾液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

分别位于下颌骨后缘至锁骨的腹外侧、下颌骨后缘和胸腔入口的腹侧、颌下腺口侧。

颈区肩胛部间沉积的脂肪组织呈腺体状,称为冬眠腺,在产热中起着重要作用。

4. 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胃为无腺区,后胃为有腺区,前后两部分由一个界限嵴分开,食管通过界限嵴的一个褶进入胃小弯,此褶是大鼠不能呕吐的原因。

5. 肠道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

其中小肠最长,约114cm(102-126),盲肠较长,约6-8cm。

6. 肝脏呈紫红色,占体重的比例大,约为体重的1/25,由四叶组成(右侧叶、中叶、左叶和尾叶)。

肝脏的再生能力强,经部分肝切除术后仍可再生。

成年大鼠切除肝2/3,在一周内肝脏生长最快,三周内肝脏重量可恢复到接近正常。

大鼠无胆囊,各肝叶的胆管会合成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

胰脏位于胃和十二指肠的弯曲处,呈淡粉色,形状不规则,似脂肪。

7. 心脏重量约占体重的1/30-1/20,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组成。

左心室发出主动脉弓,由此分出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无名动脉又分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

主动脉弓到心脏背侧沿脊柱下行,形成背主动脉,背主动脉再分支到髂部和四肢。

8. 肺脏为海绵状,淡粉色,位于胸腔中部,分为左、右两部分。

左肺为一个大叶,右肺分为4叶(前叶、中叶、副叶、后叶)。

9. 肾脏呈暗红色、蚕豆状,位于腹腔背侧脊柱两侧。

每侧肾都和一条白色细长的输尿管相连,输尿管下接膀胱。

大鼠解剖方面的资料

大鼠解剖方面的资料

1. 外观大鼠外观与小鼠相似,但个体较大。

一般成年大鼠体长不小于18-20cm。

尾上覆有短毛和环状角质鳞片,数量多于200片。

上下颌各有两个切齿和六个臼齿,共16颗牙齿。

齿式为(1003/1003)×2。

2. 大鼠骨骼约105-108块,大鼠的生长发育期长,长骨长期有骨骺存在,不骨化。

切齿终生不断生长,大鼠需不断啃咬磨牙以维持其长度恒定,故垫料中应有部分小木块供其啃咬。

3. 大鼠唾液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

分别位于下颌骨后缘至锁骨的腹外侧、下颌骨后缘和胸腔入口的腹侧、颌下腺口侧。

颈区肩胛部间沉积的脂肪组织呈腺体状,称为冬眠腺,在产热中起着重要作用。

4. 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胃为无腺区,后胃为有腺区,前后两部分由一个界限嵴分开,食管通过界限嵴的一个褶进入胃小弯,此褶是大鼠不能呕吐的原因。

5. 肠道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

其中小肠最长,约114cm(102-126),盲肠较长,约6-8cm。

6. 肝脏呈紫红色,占体重的比例大,约为体重的1/25,由四叶组成(右侧叶、中叶、左叶和尾叶)。

肝脏的再生能力强,经部分肝切除术后仍可再生。

成年大鼠切除肝2/3,在一周内肝脏生长最快,三周内肝脏重量可恢复到接近正常。

大鼠无胆囊,各肝叶的胆管会合成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

胰脏位于胃和十二指肠的弯曲处,呈淡粉色,形状不规则,似脂肪。

7. 心脏重量约占体重的1/30-1/20,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组成。

左心室发出主动脉弓,由此分出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无名动脉又分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

主动脉弓到心脏背侧沿脊柱下行,形成背主动脉,背主动脉再分支到髂部和四肢。

8. 肺脏为海绵状,淡粉色,位于胸腔中部,分为左、右两部分。

左肺为一个大叶,右肺分为4叶(前叶、中叶、副叶、后叶)。

9. 肾脏呈暗红色、蚕豆状,位于腹腔背侧脊柱两侧。

每侧肾都和一条白色细长的输尿管相连,输尿管下接膀胱。

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点及应用(共99张PPT)

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点及应用(共99张PPT)

四、饲养管理
(一)环境
小鼠对环境变化敏感,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过冷 过热易诱发疾病。
(二)笼具和垫料 一般采用无毒塑料制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鼠盒,不锈钢丝制 的笼盖,饮水器为玻璃瓶或塑料瓶。
垫料应有强吸湿性、无毒、无刺激气味,无粉尘,不可食
(三)饲料及饮水
• 应喂全价饲料,并保持饲料相对稳定。
4叶:左叶、右叶、中叶、尾叶 ②肝脏分 ③在阴道口形成的阴道栓碎裂成3~5块
恒河猴、食蟹猴、熊猴(阿萨密猴,蓉猴);
由于犬可以通过短期训练能够配合实验,所以适合于进行慢性实验,如条件反射实验、各种实验治疗效果实验、毒理学实验、内分泌腺摘除实验
等可。用于③脑功脾能,脏血液有循环贮、血血型、、呼吸造生理血、内功分泌能、 ,与其他动物不同
(2)C3H/He(C3):野生色。 乳腺癌发病率为97%,对致肝癌因素敏感,对狂犬病病毒敏
感,对炭疽杆菌有抗力。用于肿瘤学、生理学、核医学、免疫 学的研究。国际使用最广泛的品系
(3)BALB/c(C):白化。
乳腺肿瘤发生率低,但对致癌因子敏感。肺癌发病率雌 性26%,雄性29%。对放射性照射极为敏感。广泛应用于 肿瘤学、生理学、免疫学、核医学和单克隆抗体等研究中 。
③神经递质等活性物质的释放
⑥雌鼠乳腺发达5 3对位于胸部, 对, 幼鼠主要从外生殖器与肛门的距离判断,近者为雌性,远者为雄性.
(三)肿瘤学、白血病研究
2对位于腹部
栖居于树木和岩石坡面,群居性强,活动范围较固定
⑦小鼠无汗腺,靠尾部散热 断尾猴、台湾岩猴、平顶猴(猪尾猴)。
④评价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及药物副作用的研究。
②性周期短,繁殖力强
发情周期4~5d,发情后2~3h可排卵;

大小鼠解剖生理特点

大小鼠解剖生理特点

大鼠很少争斗,雄性可同笼饲养,但雌鼠哺乳时 不能容忍其他雌鼠。
精选课件ppt
8
Ⅲ. 生理学特点
• 1. 生长发育
– 卵,输卵管壶腹部受精 – 桑椹胚,进入子宫,小鼠3天、大鼠4天 – 囊胚,着床,小鼠5天、大鼠7天 – 妊娠期,小鼠19-21天、大鼠21-23天 – 新生小鼠、大鼠
精选课件ppt
9
精选课件ppt
10
精选课件ppt
11
精选课件ppt
12
精选课件ppt
13
精选课件ppt
14
精选课件ppt
15
精选课件ppt
16
大小鼠和人胚胎发育时期的变化比较
时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胎龄(日)
小鼠 大鼠
1
1
2
2
2
3.25
2.5
3.5
3
3.75
3.5
4
4
54.56 Nhomakorabea5
精选课件ppt
28
精选课件ppt
29
Ⅲ. 生理学特点
• 3. 血液学常数
– 淋巴细胞是主要的白细胞,大鼠占80% – 噬碱性粒细胞少 – 粒细胞计数,雄性高于雌性;同时,大鼠淋巴
细胞计数,雄性高于雌性。
• 4. 尿
– 浓度高,含大量蛋白,牛磺酸和肌酐 – 尿pH 值 7.3-8.5 – 小鼠平均尿比重1.058,大鼠1.04-1.07
Breeding onset: Male
65-110 d
Female
65-110 d
Estrous cycle length
4-5 d
Gestation period

大白鼠

大白鼠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区分为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最后以肛门开口体外。消化腺 包括唾液腺、肝和胰脏。
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包括唇、颊、硬腭、软腭、舌、齿和唾液腺等部。大白鼠的齿式为,即表示上颌每 侧有一个门齿,无犬齿和前臼齿,三个臼齿;下颌牙齿同上颌。上下颌牙齿总数为16个。应指出,大白鼠上颌每 侧仅一个门齿,称单门齿型,区别于兔的双门齿型(兔的上颌前排一对大门齿,后排一对小门齿)。大白鼠的咀嚼 动作是由下颌齿前后滑动所完成。
2.交配
大鼠90日龄以上可配种。随机交配的配种有两种主要方式,其一是频密繁殖法,即一公一母长期同居;其二 是一公多母同笼交配,每周检查母鼠及时提出临产母鼠于单笼饲养以待分娩。一公多母循环交配法是配种时一公 一母放入笼中交配,出现阴栓后,提走受孕母鼠,再放入另一母鼠与公鼠交配。在交配期,日粮中应给予含有丰 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饲料。
鼠伤寒:发病时病鼠拒食,腹部膨大,活动减少,腹泻,粪便黄绿色,粘液泡沫状,恶臭,有时混有血液。 病初体温升高至41.5℃左右,而后降至正常。剖检可见病鼠肠粘膜潮红、点状出血或其内容物呈浅黄色,肝、睥、 淋巴结内有坏死结节。预防该病,首先要消灭动物饲料中的菌类及毒素,并消灭逃鼠、野窜、蚊蝇等,以防传播 疾病,同吋将病鼠同笼大鼠全部淘汰,焚烧其尸体,粪便及饲料残渣,笼具彻底消毒。消毒药品有:石炭酸,克 辽林、来苏儿、福尔马林等,煮沸也能消毒,氯霉素、土霉素、金霉素对该病有疗效。
繁殖
大鼠性成熟在60~75日龄后,性周期为4~5天,一般在80日龄后性周期才趋于稳定。最适繁殖日龄公鼠为90日 龄,母鼠为80日龄,大鼠发情期多在夜间,排卵多在发情后的第二天早上2~5对(通常是自发而不是诱发排卵)。 要抓好大鼠的生产繁殖,必须抓好以下环节:

小鼠 大鼠 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共118张PPT)

小鼠 大鼠 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共118张PPT)
新西兰兔
恒河猴
比格犬 小型猪
绵羊
第一节 小 鼠
小鼠(Mouse)是野生鼷鼠的变种,来源于野 生的小家鼠,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啮齿 目、鼠科、小鼠属。
一、生物学特性
(一)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1.体形小,易于饲养管理。
小鼠是哺乳类实验动物中较小型的动物: 成年体重可达
40-50g。体长为。尾与身体等长。出生时左右,哺乳一月后可达 12~15克,1.5~2月即可达20克以上,即可供实验需要(一般1825g)。可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实验动物。
个别鼠排出乳 白色分泌物
阴门变小,阴 道壁变薄
返回
3.体温和水调节能力差 对环境变化敏感
没有汗腺,仅耳、尾散热,饮水量4-7ml/d,怕热畏寒。
体小娇嫩,不耐饥饿,不耐冷热,对环境的适应性差,对疾 病的抵抗力也差,因而遇到传染病时往往会发生成群死亡。如 果饲料中断和饮水中断会发生休克,恢复后对体质会带来严重 损害。特别怕热,一出汗就易得病死亡。
下颌骨形态稳定 遗传监测的指标
和免疫缺陷性疾病的研究、病毒学和肿瘤学研究等 。
3 SAM小鼠
2 日本京都大学胸部疾患研究所老化生物研究室 ,在美国引进的AKR/J小鼠(胸腺肿瘤模型小鼠) 中发现突变小鼠,用20年时间精心培育成功快速 老化模型小鼠(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 ,SAM)。
饲料消耗量少,一只成年小鼠的食料量为4~8克/天,饮水量 4~7毫升/天,排粪量,排尿量1~3毫升/天,需要的饲养条件也较
简单,因个体小,可节省饲养场地。
2.形似梭, 面部尖突,眼鲜红,耳耸立呈半圆形 3.乳头5对: 胸部3对、腹部1对、腹股沟1对。
4.毛色品型多: 白色,黑色,野生色,褐色, 肉桂色,白斑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鼠生物学特征和解剖生理特点
一.大鼠的基本特征
1. 大鼠性哺乳钢,啮齿目,鼠科,大鼠属动物。
2. 繁殖快。大鼠2月龄时性成熟,性周期4天左右,妊娠期20(19~22),哺乳期21天,
每窝产仔平均8只,为全年、多发情性动物。
3.喜啃咬、夜间活动、肉食,白天喜欢挤在一起休息,晚上活动量大,吃食多,因此白天除
实验必须抓取外,一般不要抓弄它。食性广泛,喜吃各种煮熟的动物肉。对光照较敏感。
4. 性情较凶猛、抗病力强。大鼠门齿较长,激怒、袭击抓捕时易咬手,尤其是哺乳期的母
鼠攻击性更强,常会主动咬工作人员喂饲时伸入鼠笼的手。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成年鼠很
少患病。
5. 一般情况下侵袭性不强,可在一笼内大批饲养,也不会咬人。
6. 无胆囊:大鼠、鸽、鹿、马、驴、象等动物没有胆囊,它们的总胆肝管括约肌的阻力很
少,肝分泌的胆汁通过总胆管进入十二指肠,受十二指肠端括约肌的控制。
7. 不能呕吐:因此药理实验时应予注意。
8. 垂体一肾上腺系统功能发达,应激反应灵敏。行为表现多样,情绪敏感。
9. 视觉、嗅觉较灵敏,做条件反射等实验反应良好,但对许多药物易产生耐药性。
10. 大鼠血压和血管阻力对药物反应敏感,但对强心甙的作用较猫敏感性低671倍。
11. 肝脏再生能力强,切除60~70%的肝叶仍有再生能力。
12. 对营养、维生素、氨基酸缺乏敏感,可发生典型的缺乏症状。体内可以合成维生素C。
13. 对炎症反应灵敏。它的眼角膜无血管。
14. 生长发育期长,长骨长期有骨骺线存在,不骨化。
15. 成年雌鼠在动情周期不同阶段,阴道粘膜可发生典型变化,采用阴道涂片法(Yaginal
Smear Test)来观察性周期中阴道上皮细胞的变化,可推知性周期各个时期中卵巢、子宫状
态与垂体激素的变动。
16. 大鼠(包括小鼠)心电图中没有S-T段,甚至有的导联也不见T波,如有T波也是与S
波紧挨着,或在R波降支上即开始,以致看不到等电线的S-T段。但心电图其他成分稳定,
重复性好。豚鼠以上较大的动物均有明显的S-T段,在选择动物品种时应以注意。
17. 大鼠垂体较脆弱地附着在漏斗下部,不需要很大的吸力就可以除去而不破坏鞍膈和脑
膜,适宜于制作去垂体模型。大鼠也很适于作肾上腺和卵巢等内分泌腺切除手术。
18. 大鼠肠道较短,盲肠较大,但盲肠功能不发达。不耐饥饿,肠内能合成维生素C。双子
宫。胸部和鼠蹊部各有三对乳头。胰腺十分分散,位于胃和十二指肠弯曲处。染色体为21
对,寿命3~4年。
19. 大鼠的体温39(38.5~39.5)℃,心跳频率475(370~580)次/分,呼吸频率85.5(66~
114)次/分,通气量7.3(5-10.1)ml/分,潮气量0.86(0.6~1.25)ml,耗氧量2000mm3/g体重,
麻醉时收缩压116(88~138)mmHg红细胞总数8.9(7.2~9.6)百万mm3,血红蛋白14.8(12~
17.5)g/100ml血,白细胞总数:5000~15000/mm3,血小板10~30万/mm3,血容量占体重的
7.4%,红细胞比重1.090,总蛋白7.2(6.9~7.6)g%。

二.常用的大鼠品系
1. SD大鼠: 生长快,繁育性能好,大多用于安全性试验及营养与生长发育有关的研究。 该
品系对性激素敏感,对呼吸道疾病有较强的抵抗力。广泛用于药理、毒理、药效及GLP实
验。
2. Wistar大鼠 :Wistar大鼠由美国费城Wistar研究所育成。常用的既有近交系,也有远交
群。其被毛呈白色,特征为头部较宽、耳朵较长、尾的长度小于身长。Wistar大鼠性情温顺,
性周期稳定,早熟多产,平均每窝产自10只左右,生长发育快,乳腺癌发病率很低,对传
染病抵抗力强。
3. Fisher 344大鼠:简称F344大鼠,1920年由哥伦比亚大学肿瘤研究所Curtis育成。我国
从美国国立卫生院引进。书近交系大鼠,其被毛呈白色。平均寿命2-3年,旋转运动性低,
血清胰岛素含量低。原发和继发性脾红细胞免疫反应性低。乳腺癌、脑垂体腺瘤、甲状腺瘤、
睾丸间质细胞瘤发病率高。广泛用于毒理学、肿瘤学、生理学等领域。
4. SHR大鼠:又称自发性高血压大鼠,1963年 由日本精都大学医学部Okamoto从Wistar
大鼠种选育而成。属突变系大鼠,其被毛呈白色。SHR大鼠自发性高血压发病率高,且无
明显原发性肾脏或肾上腺损伤,心血管发病率高。但其生育能力,存活寿命无明显下降。
5. ACL大鼠:ACL大鼠由哥伦比亚大学肿瘤研究所Curtis和Dunning培育。属近交系大鼠。
其被毛呈黑色,腹和脚呈白色。平均寿命2-3年,易发生先天性畸形,肿瘤发病率高。其仔
鼠矮小,繁殖力差,胚胎死亡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