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的自然资源概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海市的自然资源概况

中广网2006-12-25

[] [] [字号 ] []

地理位置

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黄河上游,毗邻宁夏,是华北与西北地区交汇处,东北、华北通往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宁蒙陕”经济区的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心,是新疆、甘肃、宁夏经济开发运行的东大门,在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

面积、人口、民族

乌海市总面积1754平方千米。除高山、裸岩等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外,有可利用土地约1282平方千米,其中:易农地200平方千米,现已开发利用农林地约70平方米千米。全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千米。乌海市现辖海勃湾、乌达、海南三个县级行政区。总人口万人,其中城区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农区人口万人,占全市人口的%。共有2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24个,即:蒙古族、回族、满族、达斡尔族、朝鲜族、壮族、锡伯族、东乡族、布依族、藏族、苗族、土家族、鄂伦春族、彝族、侗族、鄂温克族、维吾尔族、俄罗斯族、畲族、水族、土族、保安族、黎族。

自然环境

一、地貌

乌海市是36亿年前鄂尔多斯古大陆的一部分,系古地中海浸区经第三次喜玛拉雅山隆起而成。历经沧海桑田,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三山两谷一条河”的基本地形地貌特征。

东部是绵延百里的桌子山,中部为岗德尔山,西部为五虎山,各山体均属贺兰山脉的北端余脉,三山成南北走向平行排列,中间形成两条平坦的谷地。黄河沿岗德尔山西谷流经市区,阻断乌兰布和沙漠进入河套地区。全市地势东西两边高、中间低。域内地貌分为四大类:构造侵蚀中低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40%,剥蚀丘陵区占全市总面积的20%,山前堆积冲洪积扇区占全市总面积的30%,黄河冲积堆积阶地占全市总面积的10%。

二、水文

地表水年径流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丘陵区大于平原区和山区。山区岩石裸露,地面坡度较大,径流深较大,一般在3—5毫米。丘陵地区植被差,地面坡度较大,径流深—3毫米,宽谷沟地植被较多,地面坡度缓,其土壤多为沙壤土,径流深在毫米以下,个别地区沙化严重,不产生径流。径流量年际、年内变化大,丰水年与枯水年水量相差悬殊,从几倍到几十倍,这剧烈变化使得用地表水灌溉用水保证程度很低。以年内变化看,径流量集中在6—9月份,个别年份10月份有径流,其他时间一般无径流,由于雨量集中,一般情况,降雨历时短,强度大,常形成暴雨山洪,造成水土流失。乌海市的水土流失区主要集中在丘陵区,其侵蚀模数为100—1000吨/平方千米。径流水质一般较好,矿化度小于1克/升,多为碳酸型水,适于农林牧业灌溉用水。黄河和山洪水泥沙含量大,又富有有机质,是引洪淤灌的良好水源。

地下水主要靠降水入渗和少量凝结水回灌入渗及黄河侧向入渗补给而形成。乌海市的地下水以黄河两岸最为丰富,冲积洪积扇次之,山地丘陵地区较少而且分布极为不均衡。总的趋势是由黄河两岸向东西逐步递减。按其成因、分布、埋藏和水特性划分,可分为:第四纪冲积洪积砂卵石层潜水和承压水及奥陶系石灰岩裂隙喀斯特水、三迭系砂岩孔隙裂隙水和承压水、寒武系石灰岩裂隙水、石炭系孔隙裂隙潜水和承压水五大类。

1、第四纪冲积洪积砂卵石层水和承压水

(1)全新统冲积粉细砂潜水。分布于黄河冲积阶地一带,含水层为粉细砂夹少量砾石,厚约5—20米,埋藏稳定,潜水位线一般小于5米,至黄河边1米即见水,水质良好。

(2)全新统冲洪积砂砾石潜水。分布于宽谷洼地及山间沟谷中,含水层为中细砂及砾石,厚约2—10米。近山麓水量较大,水位较深,向洼地中心至沟谷中水位变浅,沟谷上下游的水位与水量也有所不同。一般上游含水层厚度薄,水量较少,水位较深,至下游含水量增厚,水量较少,水位埋深变浅,水位埋深一般小于5米,近山麓深度可达10米。

(3)全新统一更新统冲积洪积砂卵石潜水和承压水。分布于海勃湾北部和乌达冲积洪积扇的下部,含水层以松散的卵石、砾石、中粗砂为主。冲积洪积层很厚,含水层埋藏在70米以下,上部以潜水为主,下部及部分地段有粘土及砂质粘土隔水层形成承压水。更新统含水层分布稳定、变化小、厚度大、水量丰富,是该市最有希望的含水层之一,水质良好,矿化度在1克/升以下,单井涌水量一般在100立方米/小时以上。

2、三迭系砂岩孔隙裂隙水和承压水

主要分布在桌子山、岗德尔山中部的宽谷洼地及海南区的公乌素一带。含水层以中粗砂、石英岩为主,局部地段有页岩沉积物构成承压水。潜水层厚度近60米,水位一般在10—20米,含水层不均,富水性较差,水质较劣。

3、寒武系石灰岩裂隙水

主要分布在岗德尔山一带,含水层为竹叶状灰岩和深层石灰岩,含水层受裂隙程度的控制。由于石灰岩泥质成分高,裂隙和喀斯特溶洞不太发育,因此,富水性较差、水量小,但在断裂带附近裂障发育,富水性较好。

4、石炭系孔隙裂隙潜水和承压水

在卓子山西麓和拉僧庙一带有大面积分布,含水层主要为中粗砂岩,裂隙较发育。在石炭系的上部有潜水,水位一般在10米以内,个别达10余米,下部为承压水含水层,承压水头很高,富水性较差。

5、奥陶系石灰岩裂隙喀斯特水

主要分布桌子山、岗德尔山和拉僧庙一带,山露面积甚广。在200米深度内,石灰岩破碎、有裂隙、

喀斯特溶洞发育,储水构造大,补给区广,水埋藏于深部的溶洞中,水量丰富,但水量受裂隙和喀斯特发育程度的影响,富水性变化大。一般看来,石灰岩断裂带含水性较好,断裂带喀斯特泉水水量大,该含水层水质较好。

二、气候

乌海市地处大陆深处,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冬季少雪,春季干旱,夏季炎热高温,秋季气温剧降。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可见光照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日照时间数为小时,年平均接受太阳辐射能千卡/平方厘米,平均无霜期为156—165天;历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平均相对湿度42%,平均蒸发量3289毫米;年平均风速米/秒,瞬间最大风速33米/秒。乌海是发展种养业及高效农业光热资源最充足、最理想的地区之一,所有北方的农作物都适宜在这里种植,并产高质优。

三、自然资源

(一)矿产资源

乌海市矿产资源丰富,矿种较多,多数质量较好,分布集中,配套性较好。域内拥有煤、铁、铅、锌、铜、镍、金、银、锗、镉、电石灰岩、水泥灰岩、制碱灰岩、熔剂灰岩、耐火粘土、高领土、水泥配料粘土、膨润土、白云岩、辉绿岩、紫砂粘土、砖瓦粘土、矿泉水等37种,矿产地82处,有探明储量的矿产25种。矿产规模达到大型的矿床有8处,中型21处,小型25处。域内迄今已探明的主要矿种的保有储量为:煤炭27亿吨、铁矿757万吨,制镁白云岩514万吨,耐火粘土36940万吨,软质耐火粘土81万吨,高岭土213万吨,溶剂灰岩35642万吨,制碱灰岩14340万吨,电石灰岩2554万吨,水泥灰岩18333万吨,含钾而岩2367万吨,水泥配料及砖瓦粘土7436万吨,硅质原料矿产1113万吨,紫砂粘土358万吨,石膏1304万吨。潜在的经济价值为4278亿元。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优势,为乌海市矿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和工业“食粮”。

(二)土地资源

乌海市境内多山,山地丘陵约占总面积的2/3.东部是桌子山、岗德尔山,西部有五虎山山,均呈南北向带状延伸。中间为宽谷沟地,由桌子山、岗德尔山西麓、五虎山东麓的冲积洪积扇与黄河冲积阶地构成,约占总面积的1/3。黄河纵贯南北。域内土壤有6个土类,11个亚类,22个土属,157个土种。6个土类分别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比例是:灰漠土占%,棕钙土%,栗钙土%,风沙土%,草甸土%,盐土%,除以上六种土壤类型外,其余均为难利用的土地。其中:有平沟床、流动沙丘、裸岩等无法利用的土地公顷。本市植被稀疏。覆盖率小于5—10%面积很大,加之土壤多为沙质或第四纪冲积物,其结构松散,在水、风的作用下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全市有宜耕地公顷,宜果地公顷,宜林地公顷,宜牧地、宜封禁育草地公顷,不宜利用地公顷。宜耕地主要分布在黄河两岸一二级阶地上。土地利用现状为农用地公顷,建设用地公顷,未利用地公顷。

黄河两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扬水灌溉,是发展灌溉式、绿洲式、观赏型农业的良好地带。大量的未利用土地为城市建设和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土地后备资源。

(三)水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