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原因及对策探析
中美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中美贸易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
自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调查中国知识产权侵权之最终报告并宣布对中国展开贸易制裁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逐渐升级,并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全面的贸易战。
贸易战起因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不平衡和知识产权问题的关切。
美国认为中国在贸易中存在不公平行为,例如强制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侵权以及市场准入限制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采取了一系列贸易制裁措施,包括对多个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对中国企业实施实体清单制裁,并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进行禁售等。
中国方面对于美国的贸易制裁表示坚决反对,并采取了对等的反制措施。
中国对来自美国的商品加征关税,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农产品、汽车、化工等。
中国还实施了对美国企业的制裁,如对美国电子产品制造商高通和英特尔等企业的反垄断调查以及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限制等。
贸易战对中美两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经济方面,中美贸易战使得两国的贸易往来受到了限制,出口受阻,企业面临着更高的成本和风险。
贸易战也导致了全球市场的不稳定,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政治和国际关系方面,中美贸易战使得两国之间的政治对立加剧,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受到损害。
贸易战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担忧,对全球贸易秩序带来了冲击。
贸易战也促使中美两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谈判和商讨。
双方多次举行磋商,试图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这些磋商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例如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根据该协议,中国同意增加对美国商品的采购,并承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一些问题仍然存在,尚待解决。
中美贸易战对两国经济和国际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双方通过谈判和磋商取得了一些成果,也为解决问题开辟了一条道路。
未来,中美双方应加强沟通,通过对话解决分歧,避免贸易战升级,推动构建更加稳定和公平的国际贸易体制。
简析中美贸易战

简析中美贸易战中美贸易战是指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升级为贸易战的局面。
这场贸易战开始于2018年,是美国政府在特朗普总统领导下对中国采取的一系列贸易制裁和关税征收措施的反应。
中美贸易战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备受国际关注。
中美贸易战的起因可以追溯至美国对中国长期以来的不满。
美国认为中国在贸易及知识产权等方面存在不公平竞争,严重损害美国企业利益。
特朗普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关税制裁,希望通过加大贸易压力,迫使中国做出改变。
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对美国的出口占了很大比重。
在这场贸易战中,中国受到了来自美国市场的压力,出口受到了严重影响,部分企业甚至不得不关闭或裁员。
由于中国对美国的投资也受到了制约,中国对外投资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中美贸易战也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加征使得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对美国消费者和企业造成一定压力。
贸易战也对美国的出口造成了一定冲击,一些行业受到了严重影响,导致失业率上升。
中美贸易战也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一定冲击。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两大经济体,两国之间的贸易战势必对全球贸易格局造成影响。
贸易战也对全球供应链产生一定影响,因为中国是全球产品组装和加工的重要地。
贸易战会导致跨国企业重新调整供应链布局,从而影响全球产业链的整体稳定。
贸易战的最终结果是双输。
贸易战的使命是通过加征关税和制裁等手段来迫使对方做出调整和妥协,从而达到促进公平贸易的目的。
贸易战最终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带来了更多问题。
面对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冲突,全球经济和贸易秩序受到了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变得更加不确定。
中美贸易战也引发了全球各国对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工业和经济利益而采取的各种发展政策,包括提高关税、征收反倾销税等。
中美贸易战的发生,引发了全球各国对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担忧。
中美贸易战

贸易战过程
美国
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 基于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对华“301调查”报告, 指令有关部门对从中国进口约600亿美元商品大规模加 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在此之前, 美国1月23日宣布将对进口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板以及 大型家用洗衣机征收临时性关税,3月8日宣布将对进 口钢铁和铝分别课以25%和10%的重税。由于美国3月 23日宣布暂时豁免对欧盟、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 加拿大、墨西哥、韩国等经济体的钢铝关税至5月1日, 其贸易制裁意在中国不言而喻。
“301条款”为美国《1974 年贸易法》第301条的俗称。 该条款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可 对他国的“不合理或不公正 贸易做法”发起调查,并可 在调查结束后,建议美国总 统实施单边制裁,包括撤销 贸易优惠、征收报复性关税 等,包括一般301条款、超 级301条款、特殊301条款。
本轮“301调查”于2017年8月 启动,调查重点在中国企业是 否“涉嫌侵犯美国知识产权和 强制美国企业作技术转让,以 及美国企业是否被迫与中方合 作伙伴分享先进技术”等议题。 这属于特殊301条款,是美国 继1991年4月、1991年10月、 1994年6月、1999年4月、 2010年10月之后的第六次对中 国动用301条款。
国国是、发国更中的国
家复贸新展制具国农拟
天兴易能的造比加产中
中国与美国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国与美国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引言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对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近年来,中美之间频繁发生贸易摩擦,严重影响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和全球经济的稳定。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与美国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贸易不平衡问题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是导致贸易摩擦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美贸易逆差一直存在,中国向美国出口大量商品,同时从美国进口较少商品。
这种不平衡导致美国国内工人就业岗位流失、贸易逆差扩大等问题。
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也是导致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抱有巨大期望,但在中国市场上,知识产权侵权问题严重,导致美国企业的利益受损。
这种情况引发了美国的不满和抱怨,进一步加剧了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
三、产能过剩问题中国产能过剩也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之一。
中国在一些行业中生产能力过剩,导致产品的过剩供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本土产业的发展。
美国认为中国的产能过剩对其本国产业造成了不正当竞争,因此,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与中国的产能问题密切相关。
四、政府支持经济问题中国政府支持经济的方式也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之一。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府支持措施,比如财政补贴、准入限制等,这对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造成了困扰。
这些政府干预措施被美国认为是不公平的贸易行为,进一步加剧了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
五、应对策略为了应对中美贸易摩擦频发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加强对话沟通中美双方应加强高层对话和沟通,通过协商解决贸易争端。
双方应坚持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共同寻求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
2. 推进改革开放中国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准入,改善商业环境,为外国企业提供更好的投资和发展机会。
3. 推动多边贸易体制改革中国和美国都应积极参与全球贸易体制的改革,共同推动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为全球贸易提供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环境。
中美贸易战的根本原因

中美贸易战的根本原因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增长,中美两个最大的经济体间的贸易关系也日益紧密。
然而,自2018年开始,中美贸易战爆发,给两国乃至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那么,中美贸易战究竟有什么根本原因?为何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会升级为全面贸易战?本文将从多方面解析中美贸易战的根本原因。
首先,中美贸易战的根本原因之一是贸易不平衡。
长期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存在巨大的逆差。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到了4190亿美元。
美国政府认为中国对美国商品实施了不公平的贸易政策,包括对美国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等问题。
这使得美国政府在平衡贸易关系的问题上感到不满,继而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限制措施。
其次,中美贸易战的根本原因之二是经济结构差异。
中美两国的经济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是导致两国贸易摩擦升级的原因之一。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以低成本、大规模生产闻名。
而美国则以技术和创新为核心,是全球最大的服务业经济体。
这导致了中美之间在制造业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存在着竞争和矛盾。
美国认为,中国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不公平的竞争行为,侵犯了美国的创新能力和利益。
第三,中美贸易战的根本原因之三是地缘政治因素。
中美两国在地缘政治上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和竞争。
中国的崛起被视为对美国全球霸权地位的挑战。
在亚太地区,中美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日益加剧。
此外,中美之间还存在一系列的战略竞争,包括网络安全、军事合作等方面。
这些地缘政治因素对中美贸易关系造成了极大的干扰,也加剧了两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
最后,中美贸易战的根本原因之四是政策选择。
美国政府认为,采取强硬的贸易措施是保护本国利益的必要手段,可以迫使中国在贸易问题上作出让步。
而中国政府则坚决维护国家利益,不愿在外部压力下屈服。
因此,两国政府在贸易战中存在着政策选择上的分歧,这也是导致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的原因之一。
中美贸易战的法理分析和应对措施

中美贸易战的法理分析和应对措施中美贸易战又称中美经贸摩擦,是中国和美国之间围绕贸易问题展开的一场大规模的经济斗争。
从2018年开始,两国之间出现了频繁的贸易争端,相互征收关税,导致双边贸易关系急剧恶化。
这场中美贸易战的峰值出现在2019年,当时美国对中国的3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那么,这场中美贸易战的法理分析和应对措施是什么呢?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是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问题。
美国政府以所谓的国家安全和知识产权等问题为由对中国的进口产品进行限制和打击,这显然侵犯了世贸组织的规则。
美国以“232条款”和“301条款”为依据,对中国的产品进行贸易限制和处罚,违反了世贸组织相关规定。
同时,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第一条,成员应当遵守协定中规定的各项义务,包括非歧视、自由贸易、透明度等。
而美国却使用双重标准,打着维护自由贸易的旗号,却违反了世贸组织的规则和自由贸易原则。
可以说,中美贸易战是有关世贸组织法律问题、国际贸易规则和自由贸易原则的较量。
二、应对措施对于中美贸易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以下是主要措施:1. 加强研究分析中国政府应当进一步研究和分析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现实和趋势,及时了解各种保护主义措施的影响,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2. 推进贸易多元化面对美国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中国政府应当积极推进贸易多元化,增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打造一条开放合作的道路。
3. 加强协调合作中国应加强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沟通合作,利用多边合作机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构建。
4. 保障企业权益中国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合法权益,积极维护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地位,维护各自的知识产权。
5. 加强内部改革中国应加快内部改革,提高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推动贸易结构优化调整,加大公共产品和服务开放力度,增强自身国际竞争优势。
三、结论中美贸易战的法理分析和应对措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中国政府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智慧。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行业的利弊影响分析以及应对措施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行业的利弊影响分析以及应对措施1. 引言1.1 中美贸易战背景介绍中美贸易战是指中国和美国在贸易领域之间的贸易摩擦和争端。
起因于2018年3月,美国宣布对华征收钢铝关税,随后中国对美国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
双方的贸易争端逐渐升级,导致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出现紧张局势。
中美贸易战的背景是双方在贸易、技术和投资等方面的纷争不断加剧,双方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给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这场中美贸易战不仅影响着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也对全球经济和贸易体系造成了重大影响。
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复杂多样,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寻找解决之道,以维护双边贸易关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 正文2.1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行业的利影响分析1. 减少外贸依赖:中美贸易战使得中国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市场和合作伙伴,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促进中国企业多元化发展。
2.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面对贸易战压力,中国企业被迫加快自主研发和创新步伐,从而提高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3. 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贸易战影响下,中国企业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高附加值行业的投入,推动经济结构向高端制造和服务业转型升级。
4. 提升全球影响力:在贸易战中,中国企业被迫寻找新的国际合作机会,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和地位。
5. 加快国内市场开发:贸易战促使中国企业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推动内需经济发展,减少对外贸易的过度依赖,提升国内消费水平和经济增长动力。
2.2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行业的弊影响分析中美贸易战导致中国出口受阻,很多出口产品的市场需求急剧下降,部分行业甚至面临停工、倒闭的情况。
特别是那些依赖出口市场的行业,如电子、纺织、家具等,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
中美贸易战使得中国企业面临更大的进出口贸易壁垒和压力,部分企业可能会因为无法应付额外的关税、税收等而陷入困境。
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还可能导致一些企业裁员、降薪等恶性循环。
中美贸易战分析报告

中美贸易战分析报告中美贸易战是近年来全球经济领域备受关注的重大事件,对中美两国乃至全球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贸易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多种因素。
首先,中美贸易长期存在不平衡,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这引发了美国政府的不满。
其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美国感受到了来自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压力,认为这对其产业和经济安全构成了威胁。
此外,美国国内政治因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政府为了迎合部分利益集团和选民的诉求,采取了强硬的贸易政策。
在贸易战的进程中,美国采取了一系列加征关税的措施。
从最初对部分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范围逐渐扩大,涉及众多行业和产品。
这不仅导致中国出口企业面临成本上升、订单减少的困境,也使得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承受了更高的价格,增加了其生活和经营成本。
对于中国而言,贸易战带来了诸多挑战,但也促使中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一方面,中国出口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利润下滑的压力,部分中小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另一方面,贸易战也激发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决心,加大对核心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中美贸易战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的负面影响。
全球贸易体系受到冲击,贸易自由化和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挑战。
各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投资者信心受挫。
同时,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也受到干扰,一些跨国企业不得不重新调整生产布局,增加了经营成本和不确定性。
在应对贸易战的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的立场。
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坚决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
中国加快推进国内市场的开放,扩大内需,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美国在贸易战中并未实现其预期的目标。
贸易战不仅没有解决美国自身的经济问题,反而导致了就业岗位的流失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困难。
同时,也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和信誉,削弱了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领导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美贸易战原因及对策探析 作者:吴晓宣 来源:《北方经贸》2019年第02期
摘要:作为GDP占全世界近40%的两大经济体的中国和美国发生贸易战,可能破坏全球贸易,导致全球经济滞胀,引起了世界关注。分析中美发生贸易战的原因,中国的应对策略是坚持创新驱动,加强自主研发投入与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加强人力资本积累;加强与美国在WTO框架下的沟通,避免美国退出WTO;搞好供给侧改革,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减少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开展全方位外交,巩固与发展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实现制造强国夙愿;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潜能。
关键词:中美贸易战;原因;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2-0010-05 一、中美贸易战发展梳理 2018年3月中美贸易战拉开序幕,3月22日美国根据301调查,将对部分输美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中国航空、贸易通信、机械等领域,3月23日商务部宣布将对美国进口的猪肉、鲜水果、干果等农产品加征25%关税。
2018 年 4月3 日,依据“301 调查”结果,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拟对“中国制造2025”项目的航空产品、高铁装备、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工业机器人、生物医药等大约1300个独立关税项目,约500亿美元的输美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在当日下午,也公布了对美国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
2018年5月19日,中美达成协议,同意不相互征税,并就实质性减少双边贸易赤字继续谈判。但6月15日,美国罔顾中美之间不打贸易战的协议,对中国500亿美元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中国还以颜色,针对美国大豆、高粱、汽车、飞机、化工品等500 亿美元的产品加征25%的关税。
6月15日,中美贸易战正式爆发。美国贸易代表处(USTR)7月10日公布的清单按照 HTS-8 分类共有6 031种商品,金额合计达到2017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2 000亿美元。9月24日,美国宣布对中国2 000亿美元商品征收10%的关税;随即中国开出报复清单,对600亿美元美国商品征收5%或10%的关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中美发生贸易战的原因 (一)美国政府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 2018年6月18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底特律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称攻击中国是世界上“掠夺性最强的经济体”,和中国谈论“开放和全球化”就是个“笑话”。[1]美国两党、左中右各派对华认知总体呈负面化一边倒态势,其最重要的共识是:美国自中美建交以来对中国发展方向的基本判断是错误的。[2]中国并未按照美国在过去数十年一直抱有的期望发展,即随着逐步融入美国和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朝着西方期待的方向发展。[3]美国对华强硬派日益活跃,他们批评中国领导人及其对外政策“俄罗斯化”;批评美国对华温和派、“接触派”与国际建制派,说他们将中国 “搞错”了,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得中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政治上并未发生美国希冀的 “民主化”变革,相反认为中国军事实力增强开始“威胁”世界了。[4]在美国对华强硬派更加强硬的同时,对华温和派、对华接触派、国际建制派现在也开始反思过去对中国的看法,很多人开始表达对中国政治变化的失望态度,有的甚至主张对中国强硬应对。[5] “美国将重新思考过去20年来美国对中国的政策,那种认为把竞争对手融入进国际机制和全球范围的贸易合作,将使其成为无害的成员和值得信赖的伙伴的政策。这一战略假设的大部分内容现在被证明是错误的。”[6]“新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中国军备“威胁”了美国国家安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威胁了美国领导的国际秩序;中国的发展模式挑战了西方的国际话语权;中国着力发展“锐实力 ( sharp power) ”等等。美国却坚持认为,中国会谋求取代美国的地位,挑战现有国际秩序,崛起的大国就是崛起的威胁,这是不能容忍的。在美国看来,巨大的经济增长空间,使注定会成为美国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对手”。
(二)美国对华巨额的贸易逆差是美国发动贸易战的直接原因 过去十年來,全球贸易失衡加剧, 美国认为美对华贸易逆差高达3 750亿美元,而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7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远没有那么多,为2 758亿美元,传统国际贸易统计方式以关境为界,掩盖了世界贸易的真实面目,扭曲了中间品贸易的本质,据中方统计,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59%来自外资企业,61%来自加工贸易,中国企业从加工贸易中只赚取少量加工费,而美国企业则从产品研发设计、零部件供应、营销等环节获益巨大,[7]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集中在中低端消费品、零部件和半成品,中国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截至2016年,包括电子产品、轻工业等在内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到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80%以上。而美国则牢牢占据产业链高端,在高新技术领域遥遥领先。[8]所以美方实际夸大了中美之间的货物贸易差额。科学核算贸易顺差的方法是“贸易增加值统计体系”,“贸易增加值统计体系”认为:在国际价值链中只有产品的增值部分才能真实反映一国的实际收入,增加值贸易算法仅计算一国参与全球产业链中的增加值,更能真实反映国际价值链。
(三)美国国内中期选举的需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18年2月,特朗普的支持率下降至35%,2018年11月即将展开的美国总统中期选举无疑让特朗普面临更大压力。目前特朗普所在共和党依然掌控着众议院和参议院的多数席位:在众议院的435个席位中,共和党占据了241席,在参议院的100个席位中,共和党也占有51席。[9]政绩和兑现竞选承诺是特朗普谋划连任的前提,只有将国内矛盾的注意力转移,才能赢得更多选民支持,贸易保护成为特朗普向选民拉票的重要工具。
(四)妄图逼迫中国政府无限度地开放中国国内市场 中国有13亿人口,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欲望不断增强,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市场。中国是美国重要的海外市场: 中国购买了美国56%的大豆、26%飞机、15%农产品、15%集成电路,中国是美国飞机、大豆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农产品、汽车和集成电路的第二大出口市场。[10]为摆脱经济困境,美国精英层、商人希望打开中国市场,获得一个所谓“更加公平透明的中国市场”。
(五)极力阻止中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 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卫星、无人机等领域正在赶超美国,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2018 年 4 月 3 日公布的对华“301调查”征税500亿中国输美商品建议清单中,主要涉及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技术、工业机器人、机械、生物医药、高铁设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多个行业,是 “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涉及范围,高端制造业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美国也希望牢牢把握这些领域的制高点。因此美国发动此次贸易战,征税领域直指《中国制造2025》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近年来科技产业飞速升级、发展,中美双方在高端制造链中的冲突和竞争己经凸显,美国企图限制中国高端制造业在全球的快速扩张,以继续维护其本国的科技霸主地位。[11]
目前全球都在布局5G技术,该技术是虚拟现实和无人驾驶汽车提供基础技术,中国在5G方面,已经作了很多测试,准备在2020年全面商业化,而美国的5G还处在试验阶段,离商业化还漫漫无期。华尔街日报称:与此前3G技术欧洲领先,4G技术美国领跑(4G技术为美国带来了超过4700亿的利益)不同,5G出现了中国,美国和欧洲并驾齐驱的局面,这就是美国为什么打击中兴和华为目的。
(六)弥补减税所产生的财政不平衡 根据2017年12月3日通过的法案,美国企业所得税从目前的35%减为15%,个税起征点夫妻合并申报的所得税起征点将从12 700美元升至24 000 美元。[12]减税导致财政亏空,增加关税不失为一种有效选择。
(七)美国认定现在是遏制中国的最佳时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美国实际GDP增长超过预期,美国2018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达3.2%;失业率也降至低水平,2018年6月美国非农就业岗位净增加二十多万个。特朗普政府的减税优惠和完全雇佣的劳动力市场带动了经济增长。美国在发达经济体中表现优异,就业率、股指、经济增长率都不同程度创新高,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
三、中国面对中美贸易战的对策探讨 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反映了守成大国对新兴大国蓬勃发展的恐惧和纠结,以及对新兴大国的偏见,美国作为一个守成大国,它不愿意让这个世界秩序发生太大变化,仍然想以它的绝对优势来统领这个世界,但中国的崛起,美国设计的世界秩序开始动摇,引发美国紧张,所以美国用贸易和其他手段孤立中国,中国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极大提高,只要冷静应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一)坚持创新驱动,加强自主研发投入与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加强人力资本积累 中国近年来,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超过800万,有巨大的“人才红利”。这将会使中国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取得快速进步,加大技术投入,聚集前沿技术,加大创新力度,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一定会越来越多(如中国在高铁、核电和特高压输电等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也会越来越强。
有这样的观点:我国应努力促成高科技产品、电子科技、航天技术等美国优势产品的对华出口,以此来平衡中美贸易。个人认为这是不现实的。自上世纪80年代起,美政府内部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出口技术必须保证美国在技术上要领先一到两代。[13]美国国家安全报告提出:美国将“与我们的伙伴合作共同对抗(contest)中国的不公平的贸易和经济的竞争,并限制中国获得敏感技术”。[14]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正如饭碗里主要要装自己产的粮食一样,中国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积累了雄厚的财力,也足以支撑巨额的科研投入),坚持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二)加强与美国在WTO框架下的沟通 2018年9月26日,美日欧代表举行闭门会谈,认为中国补贴国内企业,侵犯知识产权,窃取别国先进技术,迫使外国企业转让技术,要求WTO对中国作出相应处罚。
美日欧将与中国会谈,企图按照美国优先的原则重新修改WTO规则。正如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所说:美国想与中国签订一份比“广场协定”还不利的协议,确保美国及其盟友轻松收割利益。甚至出现美日欧和英国撇开WTO另搞一套,重建一套贸易规则,实行相互贸易优惠,使中国无法参与其中,无法获得贸易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