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店蔡家沟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说明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草店镇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说明

第一章背景综述

一、概况

甘草店镇位于榆中县东南部,地处苑川河中游,距县城25公里。北靠韦营乡,南连

高崖镇,西依清水驿乡,东邻定西安定区。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全镇辖13个行政村,84个村民小组。甘草店镇是历史上甘肃中部的重要交通枢纽,是连接甘、陕、川、青的“旱码头”,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丝路古镇。

据史料记载,甘草店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居住,上古时为羌、戌住地。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属榆中县。据专家考证:十六时国西秦乞伏国仁所筑勇士城及后来的子城都在甘草店。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年—1861年)甘草店已有集市,由于该地盛产中药甘草,陕西药商经常云集此地,收购甘草,并开设“万和堂”等多家国药店,作为向全中国销售甘草的集散市场。当地居民为便于旅商住宿、饮食、应运而开设多处马车店、饭店。因为该地适居西安通往兰州古道重要驿站,往返驿使均经此投宿,故双关语为甘草店。

如今的甘草店,交通四通八达。公路、铁路运输十分便利,国道312线、省道109线、巉柳高速公路纵贯全镇,境内有火车站一处,陇海铁路横穿而过,形成了兰州距定西之间的交通枢纽。

中药甘草

甘草店镇耕地面积万亩,其中水浇地6696亩。平均海拔1860米,年均气温℃,年降雨量400毫米,无霜期159天。全镇辖13个行政村84个村民小组,4378户17358人,其中农业人口16594人。

甘草店镇公路全膜双垄沟玉米甘草店镇立足当地实际,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2008年在全镇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种植新技术,全镇共推广种植双垄沟全膜玉米5216亩,占任务的%,农户从4月中旬开始点种玉米种子。

甘草店镇2008年早动手、早安排,与13个行政村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双垄沟全膜玉米种植任务分解落实到村、社、农户。双垄沟全膜种植在全镇13个村全面推广,建立了蔡家沟村连片种植点800余亩,果园村种植点500余亩和钱家坪种植点400余亩。

蔡家沟村位于甘草店镇,东临车道岭村,南接咸水岔村,西接甘草店镇东村,北连克

涝村。有县乡公路过境,(原旧312国道)。耕地面积9275亩,其中梯田6000亩左右,占总耕地面积的60%。全村由堡子沟、吉庆湾、毛家沟、中庄、李家沟、岔里沟、和岘口、转咀子、咀子上、脑上、坪上、三坪、郝家铺、东岭、白土窑、双虎子沟16个自然村组成,辖9个村民小组388户1309人,村内主要有张、蔡、王、魏、李、窦、古、郭、罗、刘、沈、马、田、伏、林、唐、何、全、武、杨、甘等21个姓氏。蔡家沟村属沟壑山台地区、形成七沟八梁,海拔1600米-2180米。无霜期153天,年降雨量380毫米,年蒸发量1450毫米左右,土壤属黄白土、褐土。

民国时期,蔡家沟村实行保甲制度,解放初成立农会,建立初级社、高级社、时属高崖公社,甘草店大队,蔡家沟中队,1962年设车道岭公社,蔡家沟中队体制变小,分蔡家沟大队、瓦房大队、白土窑大队。当时蔡家沟大队由脑上社、坪上社、咀子社、三坪社组成了4个小队;瓦房大队由堡子沟、吉庆湾、毛家沟、李家沟社、中庄社、岔里沟社、和岘口、转咀子组成所辖八个社。白土窑大队辖东岭、郝家铺、白土窑、双虎子沟4个小社。1965年9月开始社教运动,1966年初撤并车道岭公社,成为甘草店公社,三个大队也合并成一个大队--蔡家沟大队,下设9个生产小队。1983年成立蔡家沟村民委员会,下设9个村民小组。蔡家沟村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留下有明代烽火台一处,村内有姬家娘娘庙2座、关帝庙一座

丝路古镇

甘草店是一个交通要道。明代,陕西驿道自西安、平凉、隆德、会宁、安定(今定西县)过金县甘草店、清水驿、定远驿,进入兰州。据清人祁韵士《万里行程记》、林则徐《荷戈纪程》载:陕甘驿道自西安西去,过平凉、隆德、静宁、会宁、安定县称沟驿、皋兰县(今榆中县)车道岭(瓯落地)。清代还有一条新驿路,即自车道岭至甘草店,过夏官营、买子堡(来紫堡)、响水河(小水子)至皋兰县东岗镇。

民国时,经过榆中县内的干支线由12条。干线由县东清水驿经甘草店过车道岭入定西界,通陇东大道,在榆中境内35公里;由甘草店向南经大营川、水家坡,向东折经花寨子至符家川入定西界,通陇南大道。始建于民国23年(1934)的西兰公路(G312线中段),次年全线修通。县内自西向东经来紫堡、金崖、太平堡、清水驿、甘草店、车道岭至景家泉入定西,甘草店是必经的大站。

民国26年至民国28年,进行全线路面改善,路线自西向东经柳沟河、猪嘴岭、定远、麻家寺、石头沟、三角城、接驾嘴、甘草店,翻越车道岭入定西。前线和改建的线路,甘草店是必经的大站,来往车辆,都习惯于在这里就餐。如今的甘草店,交通四通八达,通讯设施完善。公路、铁路运输十分便利,国道312线、省道109线纵贯全镇,境内有火车站一处,陇海铁路横穿而过,馋柳高速公路穿境10公里,形成了兰州距定西之间的交通枢纽。

军事要地,从西汉开始,历代兵家在县内修筑城池,营堡,用以防守,元代大部分倾废,明清时再度重修添建,清代有72营堡。甘草店有1营5堡,即:三墩营、项家堡、邵家堡、正川堡、吴家堡、甘草店堡。宋、元、明三代,县内修筑了27土墩(烽燧),其中甘草店就有3处烽燧遗址。同治五年(1866)春,河镇王营进驻金县。3月,总兵彭楚汉率南字三营驻甘草店、三墩营,经裁汰,有马兵21名,步兵14名,守兵6名。光绪三十年(1904),金家崖改为兰州城守营驻防,金县城守营移驻甘草店,遇军事活动,则在甘草店、金家崖两地调动。清代在境内设14塘:甘草店有车道岭、甘草店、三墩营3塘,每塘有兵50名。

晋孝武帝宁康元年(373)十一月,前秦授乞伏司繁为使特节、都督镇守勇士川(在

甘草店至东古城一带),后卒,子国仁代行其职。清同治三年(1864)5月,甘草店人赵云花,刘克笃与回民反清军激战,杀知县蔡同等人。后由清军先锋高金庆收复。12月,回民反清军进攻甘草店等地。

明代至民国末,来甘草店经商的山西、陕西、河南商贾,是甘草店流动人口的主要来源。

甘草店蔡家沟烽火台

第二章现状分析

一、整体环境质量差

蔡家沟村主要以山地为主,山大沟深社与社之间相距较远,有较陈旧的老村社,也有新建的村社,但整体环境质量较差,且破旧的建筑与环境也难以满足住户对现代生活质量的追求。

整个村内环境建设力度不够。村镇绿地不成系统,绿化植被较少,行道树缺乏。山村内有多条河沟,但大部分沿河地段没有绿化,树种也比较单一,街道两侧缺少可观赏性植物,有的地段垃圾成堆,对河流形成污染。

第三章设计依据、指导思想与原则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

6、建设部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

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2011)

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

9、《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10、《甘肃省城乡规划条例》

11、《甘肃省城镇规划管理技术规程》(试行)DB62/T25-3048-2010

12、《榆中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25年)》

13、《榆中县县城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2-2025年)》

14、《榆中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15、《城镇规划绿化与环境卫生规范》(GB50337-2003)

16、国家、省市有关城市规划技术标准、技术规范

17、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

二、指导思想

蔡家沟村“美丽乡村”风情旅游观光区是兰州市周边景观的重要节点,是兰州市避暑度假、体味农家风情、亲近自然山水、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绝好境地。随着“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