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人机在海事监管领域的应用
浅析无人机巡查助力海关监管

浅析无人机巡查助力海关监管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称UAV)是一种以无人驾驶的方式进行飞行的航空器。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日渐广泛,其中海关监管是其中之一。
无人机巡查能够提高海关监管的效率。
相比于人工巡查,无人机可以快速地覆盖大范围的区域,并通过高清摄像头记录、传输和回放现场的监管情况。
无人机具备快速、灵活、高空环境适应能力等特点,能够加快监管速度和准确性。
无人机配备了先进的导航和遥控系统,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下执行巡查任务,提高监管的全天候性。
无人机巡查具有较强的监管能力。
无人机可以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和设备,实现多种监管功能。
通过热像仪可以检测货物的温度,了解是否存在偷逃税款情况;通过气体传感器可以检测危险品等。
无人机还可以结合智能识别技术,自动识别车辆、货物和人员,提高监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无人机巡查可以降低监管的风险和成本。
传统的海关巡查需要海关人员长时间的巡逻和监控,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成本。
而无人机巡查可以避免人员在复杂环境和危险区域的巡查,减少了人力资源的占用,降低了巡查的风险和成本。
无人机具有较低的维护和运营成本,能够节省资源和费用。
无人机巡查为海关监管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
无人机可以通过搭载传感器和相机,实时采集和传输监管现场的数据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海关情报分析和决策制定,帮助海关加强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无人机还可以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为海关监管工作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支持。
无人机巡查助力海关监管具有诸多优势,能够提高监管效率、增强监管能力、降低监管风险和成本,为海关监管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无人机巡查在海关监管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无人机在海上监管方面的作用

DCWTechnology Analysis技术分析1 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背景和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技术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海上监管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潜力。
无人机技术是一种遥控无人机飞行器技术,它可以通过遥控器、计算机、自主程序或一组传感器控制飞行器飞行。
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包括物流配送、农业植保、影视拍摄、消防救援等。
在海上监管领域,无人机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海上巡逻、海上救援、渔业监管、船舶监测、环境保护等[1]。
应用无人机技术的意义在于提高海上监管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
海上监管是一个涉及面广、任务繁重、风险高的领域,传统的监管手段往往存在着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
而无人机具有灵活、高效、低成本、无人员伤亡等优势,可以帮助监管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
2 海上监管领域的现状和挑战目前,海上监管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海上监管区域广阔,监管任务繁重,传统的监管手段存在着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
其次,海上监管的气象条件不稳定,极端天气条件下船只、飞机等监管工具难以正常工作,从而影响监管效果。
此外,海上监管还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如监测范围受限、信息传输不及时等问题[2]。
3 无人机技术发展概述3.1 无人机技术的起源与发展无人机技术起源于二战时期,最初用于军事侦察和情报收集。
随着计算机、通信和传感器等技术的持续进步,无人机技术也迅速发展。
现在,无人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民用场景,如物流运输、农业植保、火灾救援等。
同时,无人机在海上监管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3]。
3.2 无人机技术的分类与特点无人机技术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照载荷分类,可以分为普通无人机和载人无人机;根据使用环境,无人机可分为陆地、海洋、空中和太空等多个类别;按照飞行方式划分,可以分为无人机在海上监管方面的作用修 健(河北海事局后勤管理中心,河北 秦皇岛 066000)摘要: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广泛地应用了无人机技术,尤其是在海洋监管领域,其巨大潜力得到了充分展示。
浅析无人机巡查助力海关监管

浅析无人机巡查助力海关监管无人机巡查是指海关使用无人机进行监管和巡查的一种新型技术手段。
与传统的海关巡查相比,无人机巡查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广的范围和更具灵活性的优势,能够提高海关监管的效果和质量。
本文将从无人机巡查的应用场景、优势和挑战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浅析。
无人机巡查在海关监管中的应用场景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用于海关边境地区的巡查和监管,无人机能够飞越复杂的地形和地势,对边境线上的非法交易、偷渡等活动进行监测和打击。
另一类是用于口岸进出口货物的监管,无人机能够实时监测货物运输车辆的行驶情况、货物的装卸情况和人员的活动情况,提高口岸的安全性和货物的质量。
无人机巡查在海关监管中具有的优势主要有三个方面。
无人机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可以自由飞行,避开复杂的地形和地势,覆盖更广的范围,检测到更多的问题。
无人机能够实时传输图像和视频等信息,实现实时监控和追踪,能够帮助海关及时掌握情况,快速做出反应。
无人机具有高空俯瞰的视角,可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识别到更多的细节,帮助海关发现问题和隐患。
无人机巡查在海关监管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挑战,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和图像传输的质量需要不断的改进和优化。
其次是法律法规的挑战,无人机的使用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民航局的飞行许可和隐私保护的规定等。
最后是安全风险的挑战,无人机的飞行和监控会涉及到网络安全和飞行风险等问题,需要加强相应的管理和保护。
无人机巡查在海关监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力。
通过无人机的使用,可以提高海关监管的效率和质量,帮助海关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保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无人机巡查也需要克服一些挑战,包括技术挑战、法律法规的挑战和安全风险的挑战等。
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法律法规的完善,提高无人机巡查的效果和质量,实现更好的海关监管。
浅析无人机在海事动态综合执法中的应用

海事局管理辖区通常存在较为苛刻的水文气象环境, 应用普通消费级无人机将受到较大的制约。因此,选取适合 的无人机至关重要,据了解调查,有三类无人机较为适合现 有海事监管模式,详细性能参数见表 1。
表 1 多类无人机的性能对比(实验室数据)
ᙗ㜭
රਧ
㔝㡚ᰦ䰤˄࠶ 䫏˅
守职能的前提下,做到分身有术。极大地强化
ᐑ䙫㡷 ⎧ᐑ㡷 $ 䖞 ⎧ᐑ㡷 % 䖞
⨶؞䍩⭘৺༷Ԧ⎸㙇
⟳⋩⎸㙇
了对通航密集及危险区监控,有效减少了监管 盲区,实现辖区监管全覆盖。 3.1.2 提高船舶在航道中航行的安全性系数
利用无人机对辖区内航道进行规划巡航,
垂起固定翼式无人机根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需要一
定的场地作为降落起飞用途,比较适合地面控制,其系统组
成如图 1 所示。
序等内容,增强应急救助程序和应急方案的实用性、针对性 和可操作性,并将日常运营的邮轮(大型客船)舱室图纸、 消防部署、应急方案等资料提交专业救助机构备案。与此同 时,省级搜救中心和专业救助力量与军民航应建立健全大规 模人命救助紧急快速转运机制,利用大型运输机快速转运救 援设备到邮轮(大型客船)事故现场抛投,避免发生事故时 因为资料收集或设施设备转运不及时等原因耽误不必要的 救援时间。 3.3 加大投资投入,研究引进先进技术装备
3 无人机在动态综合执法中的应用
3.1 无人机在通航管理中的应用 3.1.1 提升对重点水域的巡航范围
现有巡航模式中,巡逻艇与电子巡航联动,对辖区重 点水域在重点时段实施监控,应用无人机作为创新型监管方 式加入,可设定巡航时间,规定飞行路线,在保留巡逻艇值
表 2 2018 年度巡逻艇成本核算 单位:万元
无人机在海洋监测与海事领域的应用与海洋保护

无人机在海洋监测与海事领域的应用与海洋保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创新,无人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其中,在海洋监测与海事领域,无人机作为一种高效、灵活且精确的工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人机在海洋监测与海事领域的应用,并探讨其对海洋保护的积极影响。
一、海洋监测1. 海洋生物监测海洋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了解海洋环境的变化及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价值。
无人机配备了高分辨率的相机和传感器,可以从空中捕捉到海洋中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生物的栖息地、种群分布以及数量变化等关键信息,为海洋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水质监测水质是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指标之一。
传统的水质监测方法工作繁琐且耗时,而无人机可以通过在空中携带水样采集器进行快速采集,并利用高精度传感器监测水质。
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监测的效率,也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通过对大量水质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
3. 海洋污染监测无人机可以通过搭载高精度的气体与颗粒物传感器,实时监测海洋中的污染物排放情况。
与传统的监测方法相比,无人机能够高效地监测大范围的海域,并及时发送数据给相关部门。
这使得海洋污染治理能够更及时、精准,从而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二、海事领域1. 海上救援无人机在海事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海上救援。
在海难事故发生后,无人机可以迅速到达现场进行搜索与救援,极大地提高了救援效率。
无人机通过搭载红外热像仪等设备,可以在夜晚和恶劣天气下检测到溺水者的热能,准确地指导救援人员进行救援行动。
2. 海上巡逻与监视海事巡逻对于维护海洋安全至关重要。
传统的巡逻方式存在局限性,而无人机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
无人机可以通过高空俯瞰视角提供全局监视,并利用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海上活动。
这种方式提高了巡逻的效率,也能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浅析无人机巡查助力海关监管

浅析无人机巡查助力海关监管无人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为海关监管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过去的几年里,无人机已经成为了海关巡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无人机在海关监管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无人机在海关巡查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的海关巡查工作通常需要巡查人员步行或驾驶车辆进行,这不仅耗费时间和人力,还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而无人机可以通过自主飞行的方式实现空中巡查,可以快速而准确地获取目标地点的信息。
无人机配备了高清摄像头、红外线扫描仪等高科技设备,可以实时采集图像和数据,将无人机拍摄到的图像传输到指挥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
相比之下,无人机巡查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巡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无人机在海关监管中也可以提高工作的安全性。
海关巡查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危险和复杂的情况,巡查人员需要进入危险地带、厂房或者狭窄的地方进行巡查。
传统的巡查方式不仅不方便,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而无人机可以凭借其灵活性和操作性,可以进入人力无法进入或不安全的区域,为巡查人员提供实时的视角和信息。
无人机还可以携带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目标地点的环境状况和气象变化情况,提前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以保障巡查人员的安全。
无人机在海关监管中还可以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海关是国家的重要机构,承担着监管和管理进出口货物、防止非法贸易的重要职责。
由于监管范围广泛、工作繁杂,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巡查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而无人机可以实现全方位的巡查和监控,可以提供客观、真实和可信的数据和图像。
巡查过程中所获取到的数据和信息可以与其他渠道的数据进行对比和验证,以确保巡查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无人机在海关监管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无人机需要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自主飞行能力,才能在各种复杂的气象和地理条件下正常工作。
无人机的运营和管理也面临着一定的技术、法律和道德问题,例如无人机飞行的安全规范、隐私权保护等等。
浅析无人机巡查助力海关监管

浅析无人机巡查助力海关监管无人机在海关监管中的应用是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它能够巡查海关禁区、快速侦测违法违规行为,具有高速、高精度、高效率等优势。
本文将从无人机在边境巡查、海关安全检查和打击走私活动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无人机在边境巡查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边境地域广阔,巡查难度大,传统巡查方式效率低下,而无人机可以快速地飞越边境线进行巡查。
无人机配备高分辨率的摄像头,能够远距离拍摄边境禁区的情况,及时掌握边境情报。
无人机还可以搭载红外热像仪,能够在黑暗和恶劣天气条件下发现隐蔽在树丛和草地中的人员和物品。
这些信息和情报可以及时传回到海关指挥中心,为海关及时制定应对措施提供支持。
无人机在海关安全检查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传统的安全检查方式人工成本高、效率低,而无人机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面积区域进行全面巡查。
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能够对集装箱和集装箱垛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并能够对集装箱进行拍摄和录像,为海关证据收集提供支持。
无人机还可以搭载空气质量监测设备,以及气体和辐射监测设备,用于监测可能存在的危险化学品和放射性物质。
这些设备配合无人机的高度和灵活性,使得安全检查更加全面、快速和安全。
无人机在打击走私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走私活动一直是海关监管的重要工作内容,而无人机可以在不暴露自身的情况下对可疑走私行为进行监测。
无人机配备的红外热像仪可以跟踪和定位走私人员和走私物品,无人机还具备高速追踪的能力,能够在走私活动中迅速定位和跟踪目标。
无人机还可以通过搭载音频设备,实时获取环境中的声音信息,进一步提高对走私活动的监测能力。
无人机通过高速追踪和精准定位,为海关执法人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提高了打击走私活动的效果和效率。
无人机在海关监管中的应用能够为海关工作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便利。
通过无人机的巡查,海关能够及时了解边境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国家安全。
通过无人机的安全检查,海关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无人机在海洋监测与海事领域的应用与海洋保护

无人机在海洋监测与海事领域的应用与海洋保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称无人机)作为一种高效、灵活且成本低廉的技术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海洋监测与海事领域,无人机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为海洋保护和环境管理做出重要贡献。
一、无人机在海洋监测中的应用1.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无人机可以搭载高清相机、多光谱相机和红外相机等设备,通过航拍和遥感技术,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高分辨率的监测。
它可以实时获取海洋生态系统的数据,并通过智能算法对图像进行分析,判断水质、海藻分布、珊瑚礁健康状况等因素,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2. 海洋资源勘探无人机搭载声纳设备,可以快速、精准地勘测海底地貌、海洋矿藏和油气资源,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无人机的协同作业,可以实现对较大范围的海域进行全面勘探,同时降低勘探成本和风险,提高资源勘探的效率。
3. 海洋气象观测无人机配备气象观测设备,可以定时飞行并收集海洋气象数据,如海面风向风速、海浪高度、气温湿度等。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天气预报、海洋灾害预警以及气候变化研究,为海岛居民和海上航行提供安全保障。
二、无人机在海事领域的应用1. 海上巡逻与监测为了维护海上的治安和安全,无人机可以搭载高清摄像设备、红外热像仪等传感器,进行边海巡逻和海上监视。
它可以快速侦测并跟踪海上违规行为,如非法渔船、盗窃船只等,提高海上执法效率,并减少人身和物质的安全风险。
2. 救援与人道主义任务无人机可以携带医疗救援设备、通信设备等,并通过高速传输和定位功能,实时监测和救助遭遇海难的船员或被困人员。
在海上人道主义救援任务中,无人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灵活性,可以提供宝贵的时间窗口,提高救援行动的成功率。
三、无人机在海洋保护中的应用1. 海洋垃圾监测与清理无人机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和智能图像识别算法,快速准确地检测和识别海洋中的垃圾,并指导清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无人机在海事监管领域的应用作者:陈剑栋蔡程上官信来源:《珠江水运》2019年第08期摘要:本文以广州南沙海事处为例,南沙海事处辖区通航密度大,监管对象复杂,业务种类齐全。
传统的海巡船巡航监管手段存在监管视程短、监管范围小、成本高等不足,难以满足海事现代化监管要求。
无人机巡航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监管手段的不足,提高了巡航执法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人命救助能力。
关键词:无人机海事监管事故调查1.引言广州南沙海事处辖区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扼守珠江出海口,是全国通航密度最大的水域之一,监管对象复杂、业务种类齐全。
被划定为国家自贸实验区以后,大型水上工程增多,邮轮、游艇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航运因素不断增加,海事监管难度持续增大,水上安全监管、海上人命救助和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任务日益繁重。
传统的海巡船巡航监管手段存在监管视程短、监管范围小、成本高等不足,难以满足海事现代化监管要求。
如何通过创新科技手段来解决海事监管领域的这些新问题和新挑战?无人机巡航执法作为一个新型的巡航和执法手段,弥补了传统监管手段的不足,提高了巡航执法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人命救助能力。
2.无人机在海事监管领域的优势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
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
地面、舰艇或母機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无人机凭借其自身优势,已经在植保、电力巡检、森林防火、资源探测、抢险救灾、农林监测、气象环保监测以及公安警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同样,在海事监管领域,相对于传统的海巡船巡航监管手段,无人机拥有如下优势:2.1机动灵活,反应快速相对于海巡船、有人驾驶飞机,无人机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起飞比较方便,需要跑道较短或不需要跑道,对起飞环境要求较低,可以在岸基或海巡船上进行起降。
目前海巡船巡航速度普遍为12-20节,无人机巡航速度普遍在30节以上(55km/h),能更快速地到达目标区域,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2巡视区域广,实时性强无人机天生“上帝视角”,飞得高,看得远,视野比海巡船要宽广得多,巡视面积远高于海巡船,同时,无人机可深入事故灾害中心区域,不受限于水面水下的特殊情况(诸如浅滩、潮水情况以及油污、有毒烟气等危险情况),可最大限度接近被观测目标,近距离、多角度地拍摄记录有用情报信息,并能够通过现有的通信网络将图像数据实时远程传输到指挥中心,为上级部门应急决策提供更具有时效性的、更有决策价值的信息。
2.3操作简便,无人员伤亡风险相对于海巡船、有人驾驶飞机,一般人员在经过短时间的理论、实践操作培训后,就可以熟练操作,而且无人机在巡航过程中,如果遭遇恶劣天气、机械故障或其他异常情况,因为操作人员都是远程操作,不存在人员安全风险,最坏的结果就是发生意外无人机及设备无法进行回收,所以风险很小。
在无人机的实际使用中严格遵守操作和使用规程,更可以将上述风险降至最低。
2.4成本低,可灵活配置执法设备相较于动辄上百万的海巡船,无人机在成本方面占据很大优势。
海巡船的人工、油耗、维护、保养等高消费、高能耗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巡船的使用,无人机价格较低、维护简单,运行成本远低于海巡船,且大部分无人机为锂电飞行,在环保方面更加符合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要求。
同时,无人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配置高清摄像头、喇叭、强光灯、红外热成像仪、救生圈等设备,提高海事监管效率,提升人命救助能力。
3.无人机在海事监管领域的应用为满足水上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发展对海事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海事监管能力,完善海事监管体系,加快海事陆海空立体化系统建设的步伐,引入无人机搭载相关设备进行海事监管势在必行。
结合无人机特点和海事监管业务职能,笔者认为无人机主要适用于通航环境整体把控、违法行为调查取证、水上活动全面保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海事事故调查与取证、危化品污染监管等方面。
3.1通航环境整体把控海巡船巡航速度为12-20节,使用海巡船进行辖区全覆盖巡航大约需要4-6小时,巡航过程中如处理碍航船舶、违章取证等特殊情况,则需花费时间更长。
而目前无人机巡航速度普遍在30节(55km/ h)以上,利用其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可当做移动CCT V,对辖区通航环境和通航秩序进行巡查,将船舶航行情况、助航标志情况、码头靠泊情况、锚地锚泊情况等现场图像实时传送至电子巡航室,同时利用机载大功率警笛、喊话系统及时纠正船舶在桥区水域锚泊、多船并靠等违法行为。
如在无人机巡航过程中发现无牌无证船舶停泊、未备案水工船舶进行水工作业等情况,必要时指派海巡船前往现场处理,大大提高了海事精准监管能力,提高了海事对通航环境的监管效率。
3.2违法行为调查取证海事部门是代表国家对水上交通安全依法实施统一管理的主管机关,海事行政处罚是海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事执法的重要手段。
作为行政处罚中的一个分支,证据,对于海事行政处罚过程也是极为重要的。
目前对于水面上的海事执法调查和现场取证主要通过海事执法人员搭载海巡船,使用执法记录仪、相机等设备来进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上船舶趋于大型化和快速化,船舶交通流密度也越来越大,现有的海巡船难以满足现场海事人员进行海事执法调查的要求。
以目前南沙海事处辖区为例,大虎水道是广州港进港咽喉要道,日均船舶流量超过1500艘次,由于航道水深限制,许多进港大型船舶需要在潮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安排进港,而在涨潮或者潮水比较高时,大量的进港船舶为了节约成本(如燃料成本)利用涨潮或者减少浅水效应集中进港或者在退潮时集中出港,这样造成单位时间内船舶流密度大。
同时,在涨退潮过程中由于潮水的影响也会造成船艇的操纵困难。
在现场取证过程中,需要叫停嫌疑船舶取证,而此时因船舶密度大加之船舶操纵困难容易引起事故发生,现场海事员取证也困难。
此时,无人机的优势便大大的体现出来:船舶密度大、潮水对于无人机的操纵几乎没有影响,同时利用其快速性、灵活性可有效弥补海巡船硬件和速度方面的不足,它能够迅速出动,及时到达现场,利用机身搭载高清摄像头近距离、多角度记录船舶违法证据,有效防止肇事船舶破坏现场。
3.3水上活动全面保障无人机搭载喊话设备在水上重大活动、交通组织等方面播发航行通(警)告,搭配高分辨率数码相机对活动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异常船舶时通过语音喊话提醒进行驱离,保障重大水上活动顺利进行。
自无人机列编以来,南沙海事处参与保障了虎门二桥S4标坭洲水道桥先导索过江作业、粤港澳游艇自由行首航活动、首届广州南沙国际帆船节、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广州停靠站、维多利亚号邮轮首航等重大水上活动,充分体现了无人机在保障水上活动中的优势。
3.4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当水上发生突发事件时,“科学决策、快速高效、以人为本”是成功处理突发事件的根本。
无人机发挥其快速机动的特点及时到达事故地点,一方面,将突发事件现场情况实时传输至电子巡航室,为应急决策提供更具有时效性的、更有决策价值的信息,有效地提高了应急处置准确率;另一方面,在紧急情况下,以往的通讯手段难以为继时,无人机可以发挥信息传递中继站的作用,它通过搭载信息终端在事故现场的上空作为临时的中继站联通事故现场和决策部门;也可以通过搭载的喊话系统安抚失事船舶船员情绪。
同时,根据气象及潮水情况,无人机科学设置飞行路线,搭载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快速搜寻落水人员,利用搭载的红外热成像仪可对遇险人员与周围环境进行颜色区分,从而可以快速搜寻到遇险人员。
无人机定位系统精确定位遇险人员的具体位置,引导救助船舶和过往船舶前往营救,必要时无人机可抛投救生圈、急救药品等,给予遇险人员第一时间的救助,为搜救人员争取救援时间,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助成功率。
3.5海事事故调查与取证无人机在海事中调查取证的优势在2017年“8·23”风灾事故中得到了直接而充分的体现:“天鸽”台风过后,当时珠江口风浪依旧比较大,无人机分别对青州岛搁浅船舶、桂山风电场水域沉没船舶等进行现场取证,特别对海巡船无法进入的水域进行取证,获得了十分珍贵的第一手图片、视频资料。
同样在其他海事事故中,尤其在船舶碰撞事故调查中,无人机调查取证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船舶碰撞的损害部位许多时候是海事人员难以靠近取证的(如球鼻艏、锚链孔、船尾舵叶以及离水面较高的船壳等),而现场的勘验对判断船舶碰撞角度、损害程度有着直接的帮助。
这时候,无人机利用其灵活性,可搭载高清摄像头进行近距离、多角度取证,为海事调查工作提供有力的视频图像资料。
3.6危化品污染监管无人机在危化品污染监管工作中同样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第一,在执行针对危化码头靠泊船舶的装卸货、危化锚地船舶过驳作业的现场巡航检查的任务中,可提前设定无人机的巡航路线以及巡航频率实现对危化品过驳作业过程中风险源的精准防控。
对于现场发现的问题立即通知作业单位现场整改;第二,危化品泄露的应急处置。
当发生危化品泄露,无人机可以无惧毒雾,可最大限度接近泄漏点,提供更迅速更准确的提供现场信息,从而达到控制并消除危险源的目的;第三,溢油污染的应急处置。
在溢油污染的应急处置过程中,水面溢油的監测是处置溢油事故的重点,也是难点。
目前主要依靠海巡船现场巡视,海巡船现场巡视受制于海巡船的视野高度以及巡航速率,无法对溢油情况进行全面监测,无人机的使用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同时无人机对辖区溢油污染应急处置及油污回收有极大的用武之地,利用无人机的广袤视野,对辖区溢油范围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观察,利于追查溢油源头,并设立安全隔离区不至于油污进一步扩散,将“油污”锁定在安全范围,投放吸油毡,在事故发生地下游就近安排油污回收船,布放围油栏并安装收油机与喷洒装置对水上的油污进行清理回收等。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南沙海事处积极与辖区内港航企业开展危化品污染的风险防控、现场整改以及应急处置方面的合作,危化品泄露应急演练中,无人机最大限度接近“泄漏点”,为港航企业和海事决策部门提供及时的决策情报,同时利用其较为广阔的视野与海巡船联动有效对周围交通进行疏导,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在水面上的溢油事故处置过程中,无人机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无人机为载体实现区域联动、资源共享、运作有序,为领导处置油污等应急事件提供高效、可行的决策。
4.结束语随着海事部门监管模式转型升级的需要,各项新的科技手段不断的在海事应用中得以尝试,目前,南沙海事处在无人机巡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证明了无人机完全能够很好地应用到海事监管领域中,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手段,进一步补充完善了海事监管服务体系。
实践证明,无人机的加入,提高了巡航执法、应急处置和人命救助能力,使得海事部门在维护水上安全形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更好地履行“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