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课例与评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课堂课例与评析

用生态课堂的视角来评析

张冬霞老师的《母亲的纯净水》课堂教学

保山市实验小学梅雪丽

“生态课堂”要求有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对课堂的构建与评价。笔者在参加国培过程中,看了张冬霞老师《母亲的纯净水》课堂实录后(这是一次作业要求),深为张老师的课堂所感动。这里从生态课堂的视角,来分析解读这节课,以期对我们小学语文老师有所启发。由于水平有限,所做评述只为一家之言,供参考。

课堂实录与点评:

一、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咱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请大家齐读课题(评:简单提问,用意在于回收学生的注意力.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用齐答方式收学生的注意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生:《母亲的纯净水》

师:声音非常洪亮。那么,课文大家都已经读过了,来说说你们对课题都有什么了解吧!

生1:我知道了“母亲的纯净水”其实就是凉白开水。

生2:我知道了母亲用一瓶纯净水教育了小女孩儿,让女孩儿考上了大学,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评:了解学情,这是“以学定教”的前提。教师用了较少的时间直奔主题。)

二、检查预习

师:正像同学所说的,这篇课文向咱们讲述的就是这样一段由纯净水变成凉白开的故事。现在老师想请五位同学把课文读一遍,让咱们大家一起再来感受感受。谁愿意来?(评:一般老师会这样提问:“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教师成了学习的检查者,学生自然有心理压力。而这里老师顺势提出任务,自然亲切之感便在学生心中产生了。)

学生纷纷举手,师指其中五名同学分读课文(生1读第一自然段;生2读

水”)咱们一块儿看看前面这个小姑娘写得怎么样?(评:语文的字词书写如何进行教学?这个环节值得老师们参考。“课文中出现了’真诚’的反义词,是谁,写下来”这样听写方式,增加了思维容量,使得这个教学环节丰满而张力)

生七嘴八舌:她写错了一个;最后一个写错了……

师:(指其中一生)你说说。

生:最后一个写错了。应该是“不菲”,她给写成“薪水”了。

师:为什么应该写“不菲”?

生:因为,要是表示工资很高的话就是“不菲”,如果要是表示工资就是“薪水”。

师:刚才老师一说完这个词的意思的时候大家的说法不一样,有的说是“薪水”,有的说是“不菲”。这个小姑娘才中选择了“薪水”,应该是——生(齐声说):不菲

师:谁来改一改?

生争相举手,师指其中一位到黑板上改正。(评:让学生自己改,而不是教师直接在黑板上打叉,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师:两个人合作把这次听写任务完成了(评:“两个人合作”既是对后边这位学生的肯定,也没有否定前边那个学生,体现了学生无过错原则)。(师指板书)一定要记清了:这个是表示工资不少;这个才是用来表示工资。(师面向全体同学)老师还想知道你们写得怎么样?都谁全写对了?暂时没写对的词课下多写两遍。课文中的生词你们还有不理解的吗?

生:没有。

(评:“以学定教”是生态课堂的根本原则之一。教师在本段教学中做到了“在阅中读,在读中阅”。在读中对生字词进行教学,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的字词教学原则。尤其是教师说同义词、反义词而不是直接听写文章中的词,增加了课堂思维容量,巧妙地处理了教学密度问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相信没有了这些字词的障碍,咱们再来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同学们肯定会

有更多的收获。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评:前边都是有声地读,这里改成默读。有声地读叫阅,无声地读叫做览,课堂都做了兼顾),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同时把课文中你没读懂的问题在书上标记下来。

生按要求自读自读。

师: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以下共有20次发问,这里逐一进行记录。发问1:属高水平问题)

生1:我觉得讲得是一次体育课后一个小女孩儿的同桌没有带纯净水,然后这个小女孩儿她就随手递了上去。她的同桌喝了一口说:“这水像是凉白开。”她十分生气,回家便责问她的母亲。她的母亲为她讲了一番道理,她明白了。后来她拿着不菲的薪水,但依然喜欢喝母亲的纯净水。

师:她把课文中从“一次体育课”到“后来发生的故事”全都概括出来了。那么,之前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谁能结合这位同学(指生1)所说的,还有老师刚才的一点儿提示再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发问2,属高水平问题。评:教师的理答既对学生进行了肯定,又给别的同学留下了空间。教师理答时最好不用“是”、“完成正确”之类的评语)

生2:一个穷苦家的小女孩儿一直喝妈妈灌给她的凉白开,最后一个同学发现了,于是她去问妈妈这是不是凉白开,最后妈妈给她讲了个道理,她明白了:再穷也得看得起自己,如果看不起自己的话,心就穷了,那可就真穷了。最后她考上了大学,找了个不错的工作,拿了不少的薪水,可是她还是喜欢喝母亲的凉白开。

师:你们觉得他概括的怎么样?尤其是之前发生的那部分内容,你们觉得这样说好不好?(发问3,评:教师把理答把评判权放给了学生而不是自己一开就做出判断。一般我们的老师在这个环节处理得太急,自己就喜欢做一个“是”或“不是”的简单判断,进而扼杀了课堂生态)

生3:我觉得不算好。因为她之前并不知道,在给同桌之后她才明白了她一直喝的是凉白开,她在之前只认为她喝的是纯净水。

师:也就是说,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如果是你,你怎么概括?(发问4,只针对个人的提问)

生3:如果是我,我会这么概括:每逢体育课下课之后,同学们都会喝上一

瓶纯净水,她也不会例外。

师:不知道同学们认真倾听了没有,后两个发言的同学与第一个发言的同学所说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发问5,高水平问题)

生4:蔡说的是母亲给小女孩讲了一个道理,他没说是什么道理。而陈是说母亲给小女孩讲了一个道理,是第17自然段:再穷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穷了,那可就真穷了。他把这个道理详细地说了出来。

师:十分详细地把母亲所讲的道理说了出来。那么,你们觉得是“十分详细地说出来”好,还是就像他这样就说“母亲给她讲了一番道理,小女孩向明白了”好?(发问6:高水平问题)

生5:我觉得把他们两者结合一下,给陈简略一些,而蔡再加上一个概括出这句话的词语来修饰这个道理,我觉得这样会更好!

师(面对生5):你再说一遍。

生5:讲了一个耐人寻味、深刻的道理。

师:哦,你想这样概括。你能连贯地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发问7,针对个人的提问)

生5:每逢体育课下课之后,同学们都会喝上一瓶纯净水,她也不会例外。在一次同学忘记带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喝的都是凉白开,她觉得母亲很虚伪。但当母亲给她讲了一番很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之后,她不再怪母亲,也不怕同学嘲笑她。长大后,她有了不菲的薪水,但她还是喜欢喝母亲的纯净水。

生6:老师,我想给她(指生5)说一下,这是母亲给她的纯净水,要不然的话,不知道这篇课文的还以为是她自己买的呢!

师:哦,你是说第一自然段应该说“每次体育课小女孩儿都会喝母亲给她的纯净水。”提得好!(评:如果是我们的老师教学,这个环节肯定少不了“棒棒棒,你真棒!”之类的表演了!)还有没有你觉得说的不太合乎这篇课文内容的地方?(发问8,由于过细,这个问题学生难以回答是难免了,可以定为无效问题)

(见学生没有反应,师提示)小女孩儿的这瓶纯净水里边其实装的就是凉白开,这个事实是小女孩从同学那里知道的吗?(生依旧没有反应,师让学生浏览课文相关内容。)同学喝了那瓶纯净水之后只是说:“你的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