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第二节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一、“知信行”模式

“知信行”是知识、信念和行为的简称。

健康教育的知—信——行(KAP)模式实质上是认知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知信行模式认为:

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

例如,吸烟——危害健康的行为定式。

戒烟——了解吸烟的危害+戒烟的益处+戒烟的知识

但,知识转化为行为改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很多因素影响其顺利转化,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行为形成/改变的失败。

“知而不信”:所传播信息的可信性、权威性受到质疑、感染力不强,不足以激发人们的信念;

“信而不行”:建立行为或改变行为中存在一些不易克服的障碍,或者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障碍和代价抵消了行为的益处,故不产生行动。

二、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HBM)理论强调感知在决策中的重要性。

影响感知的因素很多,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

该理论认为信念是人们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的基础,人们如果具有与疾病、健康相关的信

念,他们就会采纳健康行为,改变危险行为。

图6-2 健康信念模式

影响因素:

1.感知疾病的威胁(疾病易感性、疾病严重性)

对疾病威胁的感知程度高,是促使人们产生行为动机的直接原因,更有可能采纳健康行为,防止严重健康问题的发生。

(1)感知疾病的易感性:

指个体对自身患某种疾病或出现某种健康问题的可能性的判断。人们越是感到自己患某疾病的可能性大,越有可能采取行动避免疾病的发生。

(2)感知疾病的严重性

疾病对躯体健康的不良影响:如造成疼痛、伤残和死亡等。

疾病引起的心理、社会后果:如影响工作、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

2.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

(1)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

指人体对采纳行为后能带来的益处的主观判断,包括对保护和改善健康状况的益处和其他边际收益。一般而言,人们认识到采纳健康行为的益处,或认为益处很多,则更有可能采纳该行为。

(2)感知健康行为的障碍:

指个体对采纳健康行为会面临的障碍的主观判断,包括行为复杂、时间花费、经济负担等。感觉到障碍多,会阻碍个体对健康行为的采纳。

感知越强,障碍越小,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3.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后被补充到健康信念模式中的一个因素,

强调自信心对产生行为的作用。

4.提示因素

指的是诱发健康行为发生的因素,如大众媒介的疾病预防与控制运动、医生建议采纳健康行为、家人或朋友患有此种疾病等都有可能作为提示因素诱发个体采纳健康行为。提示因素越多,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5.社会人口学因素

包括个体特征,如年龄、性别、民族、人格特点、

社会阶层、同伴影响,以及个体所具有的疾病与健康知识。

具有卫生保健知识的人更容易采纳健康行为——HQ高

对不同类型的健康行为而言,不同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的人采纳行为的可能性相异。

【案例】健康信念模式针对高血压病的低钠盐饮食行为的应用

某人60岁,近期查体发现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由于几十年来饮食口味很咸,医生建议他要把每天的钠盐摄入量降下来。

感知疾病的易感性:让他认识到自己口味很咸的饮食习惯会导致高血压。

感知疾病的严重性:高血压可能导致脑卒中,可能带来严重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

感知健康行为益处:让他相信控制钠盐的摄入对控制血压有好处。

感知健康行为障碍:他觉得改掉多年来养成的饮食习惯太难了。

自我效能:他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可以逐渐把口味变淡。

提示因素:医生帮助他做出减盐的决定。

综合以上因素,这位患者可能逐渐采纳低钠盐饮食行为。

三、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1977年)

自我效能:

指个体对自己组织、执行某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即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控制内、外因素而成功采纳健康行为并取得期望结果的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

只有相信行动能够导致预期结果,才愿意付出行动。

自我效能高的人,更有可能采纳所建议的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产生和提高自我效能4种途径:

己成功完成过某行为

他人间接的经验

口头劝说

情感激发

四、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Prochaska和DiClemente(1982年)

描述和解释了吸烟者在戒烟过程中行为变化的各个阶段以及在每个阶段主要的变化过程。理论依据:

人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而且每个改变行为的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和动机,

只有针对其需要提供不同的干预帮助,才能促使教育对象向下一阶段转变,最终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行为转变分为5个阶段(成瘾行为有第6个阶段—终止阶段):

(1)没有打算阶段(pre-contemplation):

近6个月内,没考虑改变,或有意坚持不改变,

没意识到有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及其危害性;

对行为转变没有兴趣,或觉得浪费时间,或认为自己无力改变。

特点:不喜欢阅读、谈论或考虑与自身行为相关的问题或内容,

有些人甚至有诸多理由为自身的行为辩解。

(2)打算阶段(contemplation):

近6个月内,开始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及其严重性,意识到改变行为可能带来的益处,也知道改变行为需要代价,权衡益处和代价,犹豫不决。

(3)准备阶段(preparation):

近30天内,郑重做出行为改变的承诺(向亲属、朋友宣布),

做相关咨询、买书籍,制订时间表等。

(4)行动阶段(action):

在6个月内,开始采取行动。

防止:失败(无计划性,没设具体目标、实施步骤,无社会/环境的支持)

(5)维持阶段(maintenance):

改变行为已经达到6个月以上,已取得行为转变的成果并加以巩固,防止复发。

防止:复发(自身的松懈、经不起外界的诱惑)

(6)终止阶段(termination):

成瘾性行为在此阶段中,不再受到诱惑,对行为改变的维持有高度的自信心。

虽有沮丧、无聊、孤独、愤怒,但能坚持、确保不再恢复过去的行为习惯。

研究表明,20%的人经过这个阶段便不会再复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