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most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十三五”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项目成果
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 中医药人才队伍规模逐年增加,专
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 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广泛认可,受
益人群数量明显增加。 - 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效果大幅提升,取得源自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项目成果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成果显著 - 中医药服务平台覆盖面广
,用户数量大幅增加。 - 中医药电子病历系统得到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项 目“十三五”行动计划
工作总结
目录 项目背景 项目进展 项目成果
项目背景
项目背景
项目目标:提高中医药服务能 力,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 推广。 项目时间:2016年至2020年( “十三五”期间)。
项目背景
项目重点:加强中医药服务队伍建设、 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优化中医药服 务环境。
项目进展
项目进展
中医药服务队伍建设 -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
高中医药医生的专业能力。 - 完善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
,吸引更多人才从事中医药工 作。
- 推进中医药师承传统学习 模式,保护和传承中医药传统 知识。
项目进展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 - 建设中医药服务平台,整合中医药
资源,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 推广中医药电子病历系统,提高中
医药诊疗效率和质量。 - 加强中医药数据收集和分析,为政
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进展
中医药服务环境优化 - 完善中医药服务规范,提
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
- 加强中医药诊所和医院的 建设和管理,提升服务环境和 设施。
- 加强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 结合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更有 效的治疗方案。
项目成果
推广应用,提高了医疗信息的 沟通和共享效率。
“十三五”期间上海市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情况、亮点及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十三五”期间上海市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情况、亮点及能力
提升策略研究
李华章;王庆华;王春艳;聂爱国;舒丽娜;颜彦;邴守兰;秦莹;张鞠华
【期刊名称】《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年(卷),期】2022(36)8
【摘要】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研究课题组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在打造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中医药协同创新、加快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等4个方面的现状和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在分析当前存在的瓶颈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十四五”期间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协同合作、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大科技创新财政投入、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策略建议。
【总页数】4页(P1-4)
【作者】李华章;王庆华;王春艳;聂爱国;舒丽娜;颜彦;邴守兰;秦莹;张鞠华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药协会;复旦大学;上海市浦东卫生发展研究院;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
【相关文献】
1.以科技为引领以创新促发展--“十三五”规划重大改革举措亮点集萃
2.“十三五”期间提升上海城市创新能力的战略举措
3.“十三五”期间福建省科技人才创新驱
动发展策略研究4.“十三五”期间陕西民办高校教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5.繁荣科
技出版,助力科技强国
——"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图书出版情况梳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药剂科十三五规划(合集五篇)

药剂科十三五规划(合集五篇)第一篇:药剂科十三五规划药剂科“十三五”规划转瞬已经到了2015年的中期,回首2011-2015这五年的历程,药剂科发生了很多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
五年中,药品收入逐年递增,药品采购工作顺利完成由零散采购到集中托管采购的过渡,并在几年的托管采购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院的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按照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要求,逐步增加基本药物品种,使用率逐年上升,并于2013年10月实施了药品零差价政策,同年11月按照医保统筹政策,80多种药品半价销售,这几项政策的实施使患者节约了大量的就医支出,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除了在药品采购、管理、销售等环节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外,在临床药学方面我们也开始起步,五年内,培养临床药师1名,获得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药师证书;在处方点评、药物不合理应用监测、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方面都做了一定的工作,虽然因条件的限制,和省内先进单位还有一定差距,但几年的经验积累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即将开始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里,药剂科的全体员工有决心、有毅力、有能力改善工作中的不足,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未来的五年,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规划:1.药品采购:完善采购制度,严格控制库存,开展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以制度约束管理,杜绝采购中的不正之风,在条件允许的时候,争取实现零库存采购,节约人力物力,避免多环节产生的药品积压浪费,减少药品采购占用资金。
2.药品销售:把药品安全放在首位,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实行“三控二查”,即入库控制,出库控制,发出控制,月月自查,质量控制核心组抽查。
在严把质量关的基础上,逐步运用先进的管理软件系统,把患者的取药信息与工作人员的发药信息纳入智能化管理,避免医患纠纷。
3.窗口服务: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多种便民服务业务,从最小的细节入手,给予患者最贴心的服务,将年龄大的工作人员组织起来,为患者提供细致耐心的便捷服务。
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
新专项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
•【公布日期】2017.05.26
•【文号】国科办社〔2017〕44号
•【施行日期】2017.05.2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
规划》的通知
国科办社〔2017〕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总体部署,为加速推进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发展,特制定《“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做好落实工作。
附件:医疗器械规划
科技部办公厅
2017年5月26日。
药剂科“十三五规划”

药剂科“十三五规划”引言概述:药剂科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学科,负责研究和应用药物的制备、质量控制、药物合理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为了推动药剂科的发展,我国制定了药剂科“十三五规划”,旨在加强药剂科的研究与应用,提高药物研发和治疗水平。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药剂科“十三五规划”的内容。
一、加强药物研发能力1.1 提高药物研发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药物研发的资金投入,引导企业加强科研合作,推动药物研发技术的创新。
1.2 加强药物研发的国际合作:与国际药物研发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享研发成果和技术资源,提高我国药物研发的国际竞争力。
1.3 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质量:优化研发流程,加强药物的质量控制,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药物生产与质量控制2.1 强化药物生产的规范管理:制定并执行药物生产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加强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2.2 强化药物质量监管:加强对药物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药物的质量安全。
2.3 推动药物生产的绿色化、环保化:推广使用环保的药物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促进药物合理使用3.1 加强药物信息的宣传和普及:向医务人员和患者普及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药物的合理使用率。
3.2 加强对药物的监测和评价: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
3.3 加强对药物的教育培训:培养医务人员对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副作用的认知,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四、推动药剂科的教育与培训4.1 完善药剂科的教育体系:加强药剂科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培养高素质的药剂科人才。
4.2 推动药剂科的职业培训:组织药剂科人员参加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4.3 加强药剂科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组织药剂科的学术研讨会和交流活动,促进学术合作和经验分享。
五、加强药剂科的管理与服务5.1 建立健全药剂科的管理体系:制定药剂科的管理规范和流程,提高药剂科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科技部:“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先进医疗器械是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推进医学诊疗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是优化医疗服务供给的核心引擎,也是引领医学模式转变的变革性力量,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带动性和成长性,其战略地位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是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全民健康保障能力的重要标志。
为加速推进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服务我国医疗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以及《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一)战略需求一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全民健康保障能力的战略需求。
医疗器械是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保障国民健康的战略支撑力量,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由于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基础薄弱,我国医疗设备自主保障水平不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高端医疗设备主要依赖进口,成为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一”。
切实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在医疗器械这一关键驱动领域的科技发展方面实现新的跨越。
二是支撑医疗卫生健康体系建设,引领服务模式变革的迫切需求。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城乡医疗资源差距较大,边远地区医疗服务覆盖率低,农村、乡镇和社区医疗需求大,健康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提升我国医疗器械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国产创新医疗装备的应用示范和推广,是建立高效、分级、协同、均质、可及的医疗和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转变健康服务模式的重要支撑。
三是加快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升级,提升国产装备全球竞争力的重大需求。
近年来,全球医疗器械高科技产业创新活跃、竞争激烈。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不强,高端医疗器械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仍未改变,许多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本土优势企业抢占市场。
药剂科十三五规划

药剂科十三五规划一、引言药剂科是医院中负责制剂药品配制、药品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的重要科室之一。
为了适应医疗服务的发展需求,制定药剂科的十三五规划是必要且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药剂科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措施。
二、目标1. 提高药剂科的配制效率:通过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药品的配制效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2. 加强药品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稳定性。
3. 提升药学服务水平:加强药剂师的培训和专业技能提升,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药学服务。
4. 优化药剂科的管理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科室整体运行水平。
三、内容1. 设备更新与升级为了提高药品配制效率,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对药剂科的配制设备进行更新与升级。
引进自动化配药系统、智能药柜等先进设备,提高配药的准确性和效率。
2.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药品采购、验收、储存、配制和使用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加强药品的质量把控,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加强药剂师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组织药剂师参加各类药学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引进国内外优秀的药学专家进行指导和讲座,提高药剂师的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
4. 优化药学服务流程通过优化药学服务流程,提高患者的用药体验和满意度。
建立患者用药档案,提供个性化的用药指导和咨询服务。
开展药品知识宣传活动,提高患者对药品的正确使用和合理用药的意识。
5. 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建立科学、高效的药剂科管理机制,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流程。
加强对药剂科的绩效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科室整体运行效率。
四、实施措施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2. 落实资金投入,保障药剂科十三五规划的实施。
3.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与沟通,形成协同工作机制。
4.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激励药剂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药剂科“十三五规划”

药剂科“十三五规划”引言概述:药剂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科室,负责药物的配制和管理工作。
为了推动药剂科的发展,我国制定了“药剂科‘十三五规划’”。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一规划的内容。
一、加强药剂科技术创新1.1 提高药剂科技术水平。
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药剂科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推动药剂科技术的创新发展。
1.2 推广先进的药剂科技设备。
引进和应用先进的药剂科技设备,提高药物的配制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药物治疗效果。
1.3 加强药剂科研究。
加大对药剂科研究的投入,推动药剂科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为医院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优化药剂科管理体系2.1 完善药剂科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药剂科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流程,提高药剂科的管理效能。
2.2 强化药剂科药物质量控制。
加强药物质量的监控和控制,确保药物的配制和储存符合相关标准,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3 提高药剂科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推动药剂科的信息化建设,实现药物管理的电子化和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三、加强药剂科人员培养和队伍建设3.1 完善药剂科人员培训机制。
建立健全药剂科人员培训制度,加强对新进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药剂科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3.2 加强药剂科人员队伍建设。
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和加强内部培养,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药剂科人员队伍,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3.3 加强药剂科人员的职业发展支持。
为药剂科人员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和晋升机会,激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药剂科与其他科室的合作4.1 加强药剂科与临床科室的合作。
建立起药剂科与临床科室的紧密联系和沟通机制,加强药物治疗的协同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4.2 加强药剂科与药品供应商的合作。
与药品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药物的供应和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物治疗。
4.3 加强药剂科与科研机构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