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

合集下载

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

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

腹部手 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 阻是手术 常见的并发 症之一 。
有资料报道 ,腹部外科手术后约 9 %有粘连 ,0 0 4 %以上会发生粘
连性肠梗阻。 我院 2 0 0 5年 1 ~20 月 0 7年 6 月共收治腹部手术后 发生粘连性肠梗 阻 4 9例 , 因此 , 我们认 为手 术后发生粘 连性肠 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很重要 , 现报道如下 。
裂, 术后更易引起粘连.肠梗阻 。 I 生 3 病情观 察 , 2
补液 , 纠正水 、 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 有效抗生素抗炎治疗 , 密 切观察体 温变化 , 如体温超过 3. ̄ 伴有腹痛 、 8 C, 5 腹肌紧张 、 白细
( 下转第 2 1 ) 2页
目前 大多数 学者认 为粘连性 肠梗 阻首先 应选 用非手 术治
全部治愈 。结论 术后要加强病情观察 , 采取心理护理 , 有效 胃肠 减压 , 补液 , 纠正水 、 电解质及 酸碱失衡 , 抗炎治疗 , 中药治 疗及进行术后早期活动等方法能使肠蠕动尽早恢复 , 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 【 关键词】腹部 ;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 临床观察 ;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43 R 7. 6
2 6 中国 现 代 医 生 C N 1 HIAMOD R OC OR E ND T
维普资讯
20 年 6 08 月第 4 卷第 1 期 6 8

临床 护 理 ・
1 , 次 以后可 1 2 ~ h观察 1次。皮瓣成活 关键在 于 良好 的血 液供 给[ 因此观察皮瓣 的色泽及毛细血管充盈 反应 , 般皮瓣颜色要 3 1 , 一 经过苍 白一暗红一 淡红色这一演变过程 。皮瓣供血不足 时 , 皮瓣 颜 色苍 白, 毛细血管充 盈迟缓 ; 瓣静脉 回流不 畅时 , 皮 皮瓣 呈紫 红色或紫黑色。 皮瓣 若肿胀 , 可用 3 %浓盐水湿敷。 术后要注意血

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23例临床护理

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23例临床护理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 P< . l 0O
医生及 时处理 。③评估尿量 、 比重 、 色 , 4h观察并 记录 尿 颜 每
1次 。每 2h观 察 并 记 录 1次 皮 肤 弹 性 和 黏 膜 情 况 。④ 注 意
片示有液气平面 , 断为粘 连性肠 梗 阻。按入 院 时 间随机 分 诊 为观察组 与对 照组 各 2 3例。观察 组男 1 3例 、 1 , 龄 女 0例 年
7例 , 其他腹部术后 3例 。两组性别 、 龄 、 年 病程 、 病变 部位 、 手 术方式 等一般资料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0 ) .5 。 12 治疗方 法 对照 组 : . 行常 规 治疗 与护理 。指 导患 者 禁 食、 禁饮 。为其放置 胃管行持续 胃肠减压 , 同时行静脉营养 支 持, 维持水 、 电解质酸碱平 衡。行抗 感染 治疗。观 察组 : 对 在
腹 部 后 , 红 外 线 灯 照射 腹 部 , 用 2次/ 。⑤ 加 强 口腔 护 理 , 日 d 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用金银花 、 甘草 煎水 清洗 口腔。每 日向插 管鼻腔滴 石蜡 油 , 早
晚 各 1次 , 减 少 胃 管 对 鼻 黏 膜 的 刺 激 。⑥ 做 好 心 理 护 理 。 以 向 患 者 讲 解 粘 连 性 肠 梗 阻 的相 关 知 识 , 绍 治 疗 、 理 的 计 划 介 护
保 留灌肠 , 1剂/d; 使用 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穴 , 2次/d 睡前 ;
用 温水 足 浴 , 1次/d 。 13 统计学方 法 . 应 用 SS1. P S0 0统 计 软 件 包 , 数 资 料 的 计
及 重要 性 , 稳定患者情绪 , 帮助其树 立战胜疾 病 的信 心。⑦加
强饮 食 护 理 。若 肠 梗 阻 缓 解 , 者 开 始 排 气 、 便 , 痛 、 胀 患 排 腹 腹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作者:孙萍隋艳安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14期【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腹我科收治的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病例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8例患者中,有33例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广谱抗生素、生长抑素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综合措施治愈,肠梗阻缓解平均时间为8.5 d;手术治疗14例,有半数不同程度的出现术后并发症,梗阻缓解平均时间为11.5 d。

结论术后要加强病情观察,采取心理护理,有效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抗炎治疗,早期活动等方法能使肠蠕动尽早恢复,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关键词】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护理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发生黏连性肠梗阻多数是由于急性炎症反应渗出、水肿,腹腔组织的创伤、缺血、炎症刺激和腹腔化疗等多种因素所致,尤其开腹手术后并术前伴有肠梗阻、穿孔和肠破裂者,术后腹胀、肠麻痹时间长,更易发生黏连性肠梗阻[1]。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腹我科收治的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病例38例。

通过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收到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8~62岁,平均年龄49岁。

其中发生于急性阑尾炎手术后15例,上消化道穿孔手术后6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后7例,胆囊穿孔或胆囊切除手术后3例,胃手术后2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手术后5例,左半结肠切除术后2例。

发生于伴有腹膜炎的急腹症手术后21例,占全部病例的55.26%,术后肠梗阻发生时间在6~21 d,平均8.9 d。

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呕吐、停止排便排气、腹部柔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

1.2 诊断①有近期腹部手术史,术后2~3 d均有肠蠕动恢复情况,常于5~22 d出现梗阻症状;②肠梗阻症状、体征典型,腹胀较重,腹痛相对较轻;③腹部X线透视、摄片示肠腔扩张、积液积气;④全腹CT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以显示肠壁水肿、增厚、粘连、肠腔积液积气、肠管扩张和腹腔渗出等现象,同时帮助排除其他腹部病变(如腹腔感染、机械性肠梗阻等)[2],也有助于判断有无肠坏死情况。

肠梗阻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方式

肠梗阻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方式

刘静梅肠梗阻的发生率比较高,指的是肠内容物在肠道中受阻,是当前普通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

一、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针对肠梗阻的特殊性,在临床研究中需要有序进行诊断,一般情况下以立位腹平面X线为主,此类检查方式本身有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饮食护理指导中,按照医嘱饮食,确保少食多餐,食用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针对肠梗阻的特殊性,在临床研究中需要结合实际症状表现和病因等选择非手术方式或者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一般情况下对患者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治愈。

肠梗阻也是当前常见的一种外科急腹症,部分患者存在诊断困难的现象,病情发展得比较快,常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引起重视,有序接受护理指导。

根据发病原因将其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和动力性肠梗阻等,结合血运的实际情况,有序护理能减少不良反应。

(一)肠梗阻类型1. 机械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发生率比较高,是由于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导致的,一般是肠腔内阻塞、结石和寄生虫等因素导致。

肠管受到外部压力之后,会出现腹腔内肿瘤压迫以及粘连等现象。

肠壁病变的发生率比较高,包括肿瘤、肠套叠和先天性肠道闭锁等。

2. 动力性肠梗阻。

动力性肠梗阻属于神经反射或者毒素刺激引起的肠壁肌肉功能紊乱的现象,在当前临床报道中,胃肠蠕动或者肠管痉挛等现象比较严重,容易导致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行。

如果自身出现肠腔狭窄的现象,势必造成其他不良影响。

3. 血运性肠梗阻。

肠系膜动脉以及静脉栓塞等可能会出现肠管血运障碍的现象,在临床治疗中,迅速抑制肠管的活动,由于整个阶段出现明显受阻的现象,容易导致病情恶化。

(二)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针对肠梗阻的特殊性,在临床研究中需要合理进行诊断。

腹痛和腹胀以及呕吐等都是常见的症状,在整个阶段需要进行腹部压痛的进一步分析,由于患者可能存在肠鸣音的现象,在整个阶段合理诊断后能促进恢复。

在当前临床治疗中,肠梗阻的治疗可以缓解梗阻的不良症状,恢复肠管的功能,确保通畅。

急性案例临床干预治疗很重要,近些年来在诊断中,整体的病死率达到8%左右,在发病36 h之后进行手术,病死率可高达25%以上,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2 护理
护理工作,加强病情观察。腹部手术患者常由于腹部创伤 、异物
刺激、腹腔化疗 、术后炎性反应、缺血等均能诱发粘连性肠梗阻,
特 别是术前就 患有穿孔 、梗 阻 、破裂者 、便秘 ,为 了降低术后肠 粘
连的发生率,在术后应利用一些有效的手段,并且要仔细的观察,
倘若有征象出现就可以尽快的治疗 ,以免耽误病情。预防肠梗阻可 以在早期采取关键性的护理措施 ,例如对患者排气排便情况进行 观察,患者排气排便情况能够透露一些信息,所以也要留意一下。
腹肌紧张、白细胞升高等 ,应立 即告诉医师 【 1 ] 。④在治疗过程 中 ,患者会出现腹痛 、恶 t l , 、腹胀 、呕吐等症状 ,这时候的患 者会烦躁 ,易产生恐惧 、焦虑 ,对一些护理工作不予理解 .有
时出现抵触情绪 ,甚至会有不配合治疗的状况发生 。
3 结 果
病到就诊时间1 —7 d ,住院时长1 3 O d ,平均1 2 . 5 d 。可闻及气
血 、腹 腔 炎性 反应 等 ,机械 性肠梗 阻首要 病 因是腹 部手术 后肠 梗 阻造 成 的 ,表 现形 式也 不太 一样 ,经 常给 诊断 带来麻 烦 ,对 治疗 效果 也会 产生 影响 。对护 理体 会进 行总结 ,现 报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本 组 7 2 例 ,男 3 4 例 ,女3 8 例 ,年 龄8 —7 0 岁 ,发
抗生素加强治疗 ,但一定按 医生所吩咐的使用 ,同时密切观察
脉搏 、体温 、呼吸及腹胀、Βιβλιοθήκη 痛 、呕吐等变化情况 。要依照患
者 的病 情情 况 确 定 补 液 的 多 少和 速 度 。准确 地 记 录 2 4 h 出入液
水 、酸碱平衡 , 禁食期间按医生的要求输液,精确记载出人量,配 制合适的营养液,输液的速度要适中。

粘连性肠梗阻健康教育PPT课件

粘连性肠梗阻健康教育PPT课件

治疗方法有哪些? 后续护理
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关注肠道功能恢复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防止再次发生。
谢谢观看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紧急症状
若出现剧烈腹痛、持续呕吐,或无排便排气等症 状,应立即就医。
这些症状可能预示着严重的肠梗阻。
何时就医?
定期体检
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肠道检查,及时 发现潜在问题。
早期发现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
何时就医?
咨询专业医生
如有疑虑,可随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必要的检 查和评估。
高风险人群包括经历过腹部手术的患者、患 有慢性腹部疾病的人。
这些人群需要定期检查,注意相关症状。
谁会受到影响? 症状表现
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呕吐和排便困难 等。
及时的症状识别对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谁会受到影响? 特殊人群
老年人和儿童更易患此病,因其身体机能和 免疫力较弱。
建议家属对这些群体给予更多关注。
什么是粘连性肠梗阻? 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腹部手术后形成的粘连、慢性炎 症和肿瘤等。
了解病因有助于预防及早发现。
什么是粘连性肠梗阻? 流行病学
粘连性肠梗阻在腹部手术后最为常见,约有10% 至30%的患者可能出现此情况。
女性、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人群风险更高。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风险人群
专业建议能帮助患者做出更有效的健康管理。
如何预防粘连
在腹部手术后,遵循医生的术后护理建议, 减少粘连形成几率。
包括适当的活动和饮食调整。
如何预防粘连性肠梗阻?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 肠道健康。
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促进肠道蠕动。

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效果观察

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效果观察


死 亡率 可 以达 到 8 % ~1 3 % J 。
1 资料和方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收集我 科收治 的腹 部手术 患者 2 8 0例进行 分析讨 论 ,其 中男 性患 者 1 3 4例 ,女 性 患者 1 4 6例 ,年 龄在 2 1~ 7 9岁 , 平 均年 龄在 6 4 . 2 9±3 . 2 0岁 , 其 中阑尾手术 的 患者有 1 0 1例 , 肠 道 手术 的患 者有 1 0 9例 ,胃手术 的患 者 有 7 0例 ,随机将 其 分 为 两组 ,对 照组 患 者实 施 常 规 的 护理 措 施 ,观 察 组 患 者 实 施 预 防术 后 粘连 性 肠 梗 阻 的护 理 干 预措 施 ,两 组 患 者 的年龄 、性 别 、手术 方式 以及 病 情进 行 比较无 显 著差 异 ( 尸 >0 . 0 5) ,具 有临床 可 比性 。
1 . 3 方法
对 照组 实施常 规 的护理措施 ,观察组 患者实 施预 防术后 粘 连肠梗 阻 的护理 干预措施 具体 如下 :
日常活 动 。 1 . 3 . 4 发现和处理便 秘 护士要 做好 每天评 估患 者是 否有排 便 ,对 长期 卧床 ,懒 散 少 动 、少语 甚 至不 语或 无法 交 流的 患者 要重 点进行 观 察 , 必要 时每 日进行 腹 部 检查 ,发 现腹 部 异 常及 时 处 理 。对 三 日以上 无 大便 者 一 定 要 实行 有 效 的措 施 ,可 以 使用 缓 泻 剂 剂 、灌 肠操 作 等 ,并 对 于 给 予 的措 施 追 踪效 果 及 记 录 。对 出 现便 秘 严 重 者 ,使 粪 便 硬 结嵌 顿在 肠 内,实施 通 便 效果
1 . 2 术后粘连肠梗 阻诊 断标准
① 近 期有 腹部 手 术史 ,术 后 2~ 5 d均有 肠 蠕 动恢 复 的 情 况 ,常 于术 后 5~ 1 5 d出 现梗 阻症 状 ; ② 均 表 现 为 肠梗 阻体 征 、症 状 、腹 胀 典 型 ,腹 痛 程度 较 轻 ; ③ 腹 部 检 查进 行 x线透视 、提 示肠 腔积 液积气 ,肠 腔扩 张 ; ④ 全腹 C T检 查 具有 重要 的诊断 价值 , 有肠 壁增厚 、 水肿 、 粘连 、 肠 管扩 张 、 腹 腔 渗 出 等现 象 ,同时 能够 准 确 的 排 除腹 部 其 他病 变 ( 机 械 性肠梗 阻 、如腹 腔感染 等 )术 后 出现 粘 连 性肠 梗 阻是 比较 常见 的并 发 症 之 有 资料报 道 ,腹部外 科手 术后 约 9 0 % 以上会发 生粘 连 , 4 0 % 以上 会 引起 粘 连 性 肠梗 阻 】 。粘 连 性肠 梗 阻导 致 术 后

肠梗阻的术后护理,你要知道

肠梗阻的术后护理,你要知道

肠梗阻的术后护理,你要知道张医生是急诊科一名医生,前段时间接诊一名病患,患者是由家属通过简易担架送到医院,来时患者表情极其痛苦,捂着肚子发出痛苦呻吟,在医生临床诊断后确诊肠梗阻。

结合临床资料发现,肠梗阻是因为不同原因发生肠道障碍,最终造成肠道与全身病理变化,比较典型临床症状:腹痛和腹胀等,同时还会存在恶心与呕吐等。

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是以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均有较为理想治疗效果,为了保证患者临床疗效,还需要全面展开护理干预,避免发生术后复发等。

那么,对肠梗阻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需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呢?下文主要针对肠梗阻术后护理进行阐述。

1肠梗阻肠梗阻是因为不同原因造成肠内容物无法正常运行,是临床比较常见急腹症。

对于肠梗阻患者来讲,通常先出现功能性变化,然后发生体液与电解质流失,使其出现继发感染等,最终造成休克和死亡。

如果患者未进行有效诊断和治疗,并缺少相应处理措施,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目前,肠梗阻常见临床表现:腹痛与腹胀,同时还会出现肛门不能排便排气等,其中腹痛症状比较典型,甚至出现阵发性加重,使其病情持续发作,从而出现呕吐症状。

如果梗阻部位较高,呕吐频率较高,梗阻部位偏低发生呕吐情况也会明显减少,一旦患有肠梗阻,可以将其分为急性与慢性,在患者休息后症状未发生好转,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目前,比较常见病因为饮食不节和饮食缺少规律性,部分患者还做过腹部手术治疗,从而引发肠管粘连,此类患者较多,同时还需要注意老年人和儿童,应该对其予以高度重视,以便于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法。

由此可见,肠梗阻患者需要尽早采取有效治疗方法,例如:狭窄性肠梗阻患者,向患者进行早期手术方式治疗,患者病死率8%,如果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患者病死率会达到20%-75%左右。

2肠梗阻术后护理方法2.1 体位护理对患者进行常规给氧治疗,并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发生误吸情况。

麻醉清醒状态4-6h,即患者生命体征维持平稳状态,需要取卧位状态,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主要是指观察其生命体征与腹部症状,判断患者是否出现腹痛与腹胀情况,注意患者呕吐和肛门排气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
发表时间:
2014-08-25T15:17:50.7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0期供稿 作者: 伍瑛
[导读] 所有患者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给予患者持续胃肠减压,常规禁食水、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联合应用抗生素及胃肠外营养。

伍瑛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二科 637000)
【摘要】目的 总结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 总结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要点,重点及原
则,及治疗的各项护理经验。结果
56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在给予非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其余6例患者均采用再次的手术治疗,再次手
术后,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腹部术后肠梗阻患者经过密切的观察及综合性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315-01
肠梗阻(ileus)系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当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时,则可产生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排便障碍等一系
列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肠壁血供障碍,继而发生肠坏死,如不积极治疗,可导致死亡。肠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腹部术后最为常见的
并发症是粘连性肠梗阻,腹部术后约有
9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粘连,而其中有超过40%的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约占
所有类型的肠梗阻的
30%。现对我科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56例进行特殊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56例。其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8~71岁。
1.2梗阻的原因
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急性炎症渗出、局部的水肿、腹腔内黏膜组织的创伤、组织细胞的缺血、局部的炎症刺
激、腹腔内化疗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当患者术前伴有肠梗阻、肠穿孔以及肠破裂时,手术治疗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更高。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给予患者持续胃肠减压,常规禁食水、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联合应用抗生素及胃肠外营养。如
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出现肠狭窄的情况时,则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如果选择手术时机需要在护理过程中严密的观察患者症
状的变化。
1.4护理
1.4.1心理护理 腹部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因为担心再次进行手术而产生恐惧及焦虑等负面的心理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
要在术后的护理过程中向患者耐心的讲解治疗的各种相关知识,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治疗。
1.4.2一般护理 禁食水并给予持续的胃肠减压,同时观察胃管内的液体性质,如发现液体呈血性,则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密切观察
生命体征、伤口敷料及引流情况,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
1.4.3综合性护理 积极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纠正酸碱失衡,同时给予患者全身抗感染治疗。当患者突然体温升高时伴有腹壁肌
紧张时,应考虑肠梗阻的发生。
1.4.4针灸与按摩采用针刺足三里、天枢等穴,同时按摩患者的大杼穴及白环俞等穴,可以促进患者的肠道蠕动。减少患者术后肠梗阻
的发生。
1.4.5中药治疗术后可以给予患者大承气汤灌肠,以促进肠管的收缩和肠道蠕动,从而减少肠梗阻的发生。
2.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需要进行再次手术治疗。对于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密切的观察患者的
病情,以确定最佳的手术时机。(
1)腹部术后3~4d肠蠕动会逐渐恢复正常,在此之前,患者会出现腹胀的情况。如果术后4~5d,患者
仍未出现肛门排气的情况,并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则应考虑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2)如果患者经过持续胃肠减压及全身抗感染治疗之
后,患者的病情仍未好转,并且患者出现持续性的腹痛、压痛、血压下降、心律加快、腹穿抽出血性液体等急腹症的症状,应做好急诊开
腹手术治疗的准备。因此,对腹部术后患者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可以及时的对粘连性肠梗阻做出诊断,以决定患者是持续的非手术治
疗,还是进行再次的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措施主要有:术后尽早开始各种适应性的运动,包括主被动的变换体位,并让患者尽
早的下床活动;术后每日用温水泡脚,通过刺激足底反射区,可以有效的促进肠道的血液循环,从而增强肠道的蠕动力,促进肛门尽早的
排气;术后可以采用药物刺激患者的肛门,以促进肛门排气的发生,达到减少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通过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和给予特
殊的护理,可以减少肠梗阻的发生,减少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
综上所述,对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应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同时给予患者综合性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并可以确定非手术治疗及再次手术的时机。
?参考文献
[1]范小华,任东林,梁学敏,等.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J].?辽宁中医杂志.
[2]朱维铭,李宁.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