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表面耐水性测定法教学提纲
A08 M-64.10-2005(耐水)

6 结果评定
6.1 与空白对照板进行性能对比,评级标准见表 1。 泡、变软等现象
Rw1
附着力 Gt0~Gt1、光泽、色差无变化
涂层无剥落、起皱、起泡、变软等现象
Rw2
附着力 Gt1、失光率≤5%,色差ΔE≤1
有轻微起泡、起皱或变软等现象
Rw3
附着力 Gt1,失光率≤10%,色差ΔE≤3
Rw4
起泡、起皱或变软等现象较严重,失光明显。
6.2 以三次平行试验中,两次相同的等级为最终耐水性的测试结果。
2
I
A08 M-64.10-2005
油漆性能试验方法 第 10 部分:耐水性
1 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各种涂层耐水稳定性的测定。 本部分规定了涂层耐水性的测定方法和评定等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油漆性能试验方法 第 10 部分:耐水性
2005-08-02 发布
2005-09-10 实施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发布
A08 M-64.10-2005
前言
A08 M-64《油漆性能试验方法》分为: ——第 1 部分:色差; ——第 2 部分:遮盖力; ——第 3 部分:抗石击; ——第 4 部分:耐车用化学品; ——第 5 部分:耐酸性; ——第 6 部分:耐碱性; ——第 7 部分:耐酸雨性; ——第 8 部分:耐温变性; ——第 9 部分:耐高温性; ——第 10 部分:耐水性; ——第 11 部分:表面粗糙度; ——第 12 部分:桔皮; ——第 13 部分:抗擦伤性; ——第 14 部分:打磨性; ——第 15 部分:重涂性; ——第 16 部分:抛光性; ——第 17 部分:修补性; ——第 18 部分:耐鸟粪性; ——第 19 部分:电阻率; ——第 20 部分:稀释率; ——第 21 部分:流挂性; ——第 22 部分:耐沥青性; ——第 23 部分:漆膜样板制备法。 本部分与 GB/T 1733-1993《漆膜耐水性测定法》在技术上一些差别,主要修改内容在第 5 章试验 步骤和第 6 章结果评定。这样更增加了本部分的可操作性和试验结果的量化。 本部分是 A08 M-64《油漆性能试验方法》的第 10 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材料部表面防护研究室负责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纳新,周胜蓝。 本部分的最终解释权归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材料部表面防护研究室。
药用包材附录(EP)

耐水性对试验A、B和C中所述的条件下得到的萃取液进行滴定检测。
进行C法测试如果不确定其为I类玻璃还是II类玻璃。
设备高压灭菌锅,要求能保持温度在(121±1)℃, 配有温度计或已校准的热电偶装置,需要一个独立于灭菌锅之外的温度测试装置,并且有一个合适的记录器,压力表,排气阀及能容纳上述水位测试所需容器数量的托盘;使用之前用纯化水彻底清洗高压灭菌锅及其附属设备;-合适体积的滴定管;-标定过的1000ml容量瓶;-移液管和烧杯;-100ml和250ml锥形瓶;-水浴锅;-金属箔片(例如:铝,不锈钢)。
使用前,将测试用的烧瓶和烧杯加入纯化水放入高温灭菌锅中在121℃至少灭菌1小时。
测试法A:玻璃容器内表面耐水性测试(表面测试)试验选用未使用过的玻璃容器。
下表列出了最终测定所要求的供试液体积。
3.2.1-2 试验用液体的体积和滴定次数清洗:除去碎屑及灰尘。
试验开始前,用纯化水彻底冲洗每个玻璃瓶至少2次。
在开始测试已冲洗的玻璃瓶之前,再用纯化水和去二氧化碳水再各冲洗一次。
整个冲洗过程从第一次冲洗到结束应在20~30分钟内完成。
密闭管在测试前不得清洗。
灌装和加热:加去二氧化碳水至灌装装量。
用惰性材料盖住每个容器,例如用倒扣的底部大小同样品容器边缘相当的烧杯。
也可以用铝箔盖住安瓿瓶和玻璃瓶。
将注射器和药筒放入烧杯中并盖上洁净的铝箔。
将样品集中放在玻璃皿或其他适合容器中置于高温灭菌锅的置物架上。
将置物架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高压灭菌锅中且确保置物架不接触水面。
将外校过的测温装置通过同热电偶直径相当的孔插入容器中并将其连接到外部测量装置。
如果容器太小不足以插入热电偶,将热电偶装入一个更小的合适的容器。
关闭高压灭菌锅门或盖子但让排气阀开着。
以固定速率加热以使蒸汽从排气阀中喷出,并在20~30分钟后开始自动记录温度和时间,持续保持蒸汽喷出10分钟。
如果使用蒸汽灭菌锅则不必在100℃保持10分钟。
关闭排气阀,将温度以每分钟1℃的速度在20~22分钟内从100℃升至121℃. 当达到此温度时,将温度保持在121±1℃,持续60±1分钟。
PU皮革耐水解的三种测定方法.doc

人造革合成革试验方法——耐水解性试验试验方法 1:xx 耐候试验
1 试验样品尺寸: 150mm× 150mm
2 试验方法 1:
2.1 将试样吊挂于恒温恒湿器中潮热老化,恒温恒湿温度70℃±2℃,相对湿度 95%以上。
2.2 潮热处理 3~10 周后(周期时间误差在± 2h之内),取出试片,在温度23℃±2℃,相对湿度 45%~55%的条件下放置 2h,观察表面变化情况,测试试样的剥离负荷或耐折牢度。
2.3 注:
潮热处理时间及耐水解性指标以供需双方商定为准。
3 试验方法 2:耐碱性试验
3.1 试验样品尺寸: 100mm× 20mm
3.2 试验步骤及结果:
在温度为 23℃±2℃,相对湿度 45%~55%的条件下,将试样浸泡在
10%NaOH水溶液中,放置 24h 后用镊子将试样取出,并用水冲洗干净,在
100℃±2℃烘箱内烘干后,观察试片表面侵蚀龟裂情形或测试试样的剥离负荷。
人造革合成革试验方法——耐黄变试验
1试验装置紫外线光源照射箱
2样品大小: 60mm× 90mm.
3试验方法:
将样品夹入夹具中,试片一半暴露,一半以样品夹盖住 ;将试片连同样品夹放入紫外线灯箱内进行测试。
紫外辐照光谱和辐照量(光源之瓦数强弱、照射
距离及照射时间等)视情况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如:
灯泡紫外线光源 30W;照射距离 250mm;试验箱温度 50℃±1℃;照射时间4h)。
暴露后取出,按 GB/T250-1995进行判定。
3-药包材化学性能检验知识介绍(定稿) 陈水廷

三氧化二硼测定法 121℃内表面耐水性测定法 玻璃颗粒在121℃耐水性测定法 砷、锑、铅、镉浸出量测定法
云南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
11
药用玻璃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化学性能检验仪器设备一览表 检验项目 三氧化二硼的含量 121℃颗粒法耐水性 内表面耐水性 砷、锑、铅、镉浸出量 配备设备名称 分析天平,马弗炉 高压蒸汽灭菌器,恒温干燥箱 高压蒸汽灭菌器 高压蒸汽灭菌器、紫外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三氧化二硼含量=
MV 0.03481 100 % G
式中: M——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液的浓度(mol/L); V—— 滴定消耗氢氧化钠标标准滴定液的体积(mL); G —— 称取样品的重量(g)。 0.03481—— 每 1mL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1.000mol/L]相当 的B2O3的质量,g。
云南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 18
结果的表示方法 计算滴定结果的平均值,以每克玻璃
颗粒消耗盐酸滴定液(0.02mol/L)的体积(ml)表示。 分级 玻璃颗粒的耐水性应根据盐酸滴定液(0.02mol/L) 的消耗量(ml)按下表进行分级。
表 玻璃颗粒试验的耐水性分级
玻璃耐水级别
1级
每克玻璃颗粒耗用盐酸滴定液(0.02mol/L)的 体积,ml
云南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
12
(一)三氧化二硼的含量
三氧化二硼的含量是提高玻璃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的主要成分,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其含量的提高,玻 璃的性能越好。三氧化二硼含量的测定既可控制玻璃 的使用性能,又能反映出玻璃成分的类型。
本法适用于各类药用玻璃包装材料三氧化二硼的含量 测定。
本法是将供试品经研磨、烘干后,用碱熔融和酸分解 后,加入碳酸钙使硼形成易溶于水的硼酸钙与其它杂 质元素分离。加入甘露醇使硼酸定量地转变为醇硼酸, 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根据消耗 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计算出三氧化二硼含量。
名词解释耐水性

名词解释耐水性
耐水性是指材料或物体能够在水的存在下维持其功能、结构和外观的能力。
它是涂料、绝缘材料和复合材料的衡量指标,也是建筑物、家具和其他物品维持其质量、安全性和寿命的关键因素。
耐水性的测试是通过模拟在水中暴晒材料的情况来确定材料是
否耐水的。
这种测试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强制浸渍和短期疲劳测试。
在强制浸渍测试中,将材料放置在水中一段时间,然后观察其变化,以评估其耐水性。
短期疲劳测试则是在一段时间内经常将材料放入水中,每次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观察材料的变化,以评估其耐水性。
耐水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组成、孔隙结构、表面粗糙度和水的碱性程度等。
材料的组成因素,如粘合剂、树脂、纤维和颜料等,将直接影响材料的耐水性。
颜料,如金属铝颜料和金属锌颜料,可以改善涂料的耐水性;树脂用量较少,则会使材料对水更加敏感。
孔隙结构可以缩小和阻止水渗透到材料内部,从而提高材料的耐水性。
表面粗糙度和水的碱性程度也会影响材料的耐水性,粗糙度越高,水的碱性程度越高,材料越耐水。
为了提高耐水性,可以通过使用耐水性更高的材料,改变材料的组成结构,增加表面粗糙度等方法来提高材料的耐水性。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特殊技术,如水性涂料、热喷涂和电镀等,以提高材料的耐水性。
总之,耐水性是衡量涂料、绝缘材料、复合材料和其他物品的关
键指标,可以在测试中通过模拟暴晒在水中的情况,来确定材料的耐水性,为提高耐水性,可以采取更换材料、改变材料的组成结构、增加表面粗糙度和使用特殊技术等措施。
玻璃4-玻璃耐水化学稳定性的测定

此外,H2O分子也能对硅氧骨架直接反应,而 导致玻璃网络骨架的破坏。 由于大多数玻璃都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这 就使得完全按实际条件来测定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变 得很困难。因此,采用强化实验条件的方法,如增 加试祥表面积、提高实验温度、加大侵蚀介质的浓 度等缩短测试时间。
三、测试仪器及设备
1.水浴锅 1台 2.酸式微量滴定管 1支 3.带盖聚四氟乙烯烧杯 6个 4.烘箱(公用)。 5.钢制研钵。6.筛子(孔尺寸0.42mm及0.25mm) 7.分析天平(公用) 8.水银温度计(100℃)1支 9.镊子1把 10.无水酒精 11.中性蒸馏水 12.0.01N标准盐酸 13.甲基红指示剂(0.1%) 14.磁铁1块 15. 量筒50m1 16.×5或×10放大镜
废;
特别是医用的包装瓶,如药瓶、盐水瓶等,会因玻璃溶解而影响瓶中
药液的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这些玻璃制品的生产中必须严格检测其化学 稳定性,对于化学稳定性不合格的产品应禁止出厂。
测定玻璃化学稳定性的方法很多,如重量法、 滴定法、比色法等,目前工业上最常用的粉末法 和表面法。粉末法是在规定的粒度范围和条件下, 测定玻璃粉末的侵蚀量,表面法是在规定的测试 条件下测定玻璃制品单位表面的侵蚀程度。 本实验根据国际委员会推荐方法,采用德国 工业标准DIN12111测定玻璃的耐水性。
将0.42~0.25mm的玻璃粉末铺在光滑的白纸上, 用磁铁吸去研钵上落下的铁屑。
将玻璃粉末倒在倾斜光滑的木板上(其大小约为 70×50cm) ,用手轻敲木板的上部边缘,圆粒即滚 下。而扁粒停留在木板上弃去。将滚落下来的玻璃 颗粒撒在黑纸上,(借助放大镜)用镊子选取大小相 近的圆形颗粒,尖角的、较小的以及针状的颗粒弃 去。选好的颗粒用无水酒精洗掉粉尘,在 110~120℃的温度下烘干,装在磨口玻璃瓶中,存 在干燥器内备用。
保温杯行业油漆耐水煮测试指导书
测试作业指导书文件
编号:
版本:A01
测试名称:油漆耐水
煮测试
页数:1-1 制作
日期:
操作步骤:
1、准备好被测试产品,水浴锅水量以能够完全浸泡被测试产品为准(图一图二)
2、接好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图三)
3、设置加热至95℃保持恒温,按SET键,进入加热温度设置模式,按TIME降
低加热温度,按ALM键升高加热温度(图四)
4、等水浴锅水温度至95℃时,把产品放入里水浴锅中,用秒表倒计时20分钟(图五图六)
5、秒表倒计时20分钟报警后,把产品拿出,自然风干后,检验产品不允许有水印、变色(图七)
图一图二图三
图四图五图六
图七
核准:审核:制作:。
涂层耐水性试验方法探讨
.
பைடு நூலகம்
涂层 耐水 性试 验 方 法探 讨
摘要 : 涂 层 耐 水 性 是 评 价 汽 车 涂 层 耐 久 性 优 劣 的一 个 重 要 指 标 。现 行 有 效 的涂 层 耐 水 性
试 验 方 法有 4 种 。本 文 按 照这 4 种 试 验 方 法 对 装 饰性 复 合 涂 层 进行 耐 水 性 考 察 , 探 讨 了不 同试 验 温 度 和试 验 时 间 对涂 层 的光 泽 变 化 率 、 色 差 及 附 着力 的影 响 , 并 对 改 进 现有 涂 层 耐 水 性评 价 方 法 提 出 了建 议 。
水试验法 、 浸沸水试验法 和 8 0℃浸水试验法 。
耐水性 的测 定 浸水 法 》 ; 试 验方 法 3 为 浸沸水 试验 法, 按G B / T 1 7 3 3 — 1 9 9 3 ( ( 漆 膜 耐水 性测 定法 》 ; 试 验
方 法 4为 8 0℃浸 水试 验 法 , 具 体 试 验 条件 和 评 价
关键词 : 耐水性
光泽变化率
色差
附着力
中图 分 类 号 : T G1 7 4 . 4 6
文献 标 识 码 : B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 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
张馨月 王纳新 张 澍 庞 红
卢 伟 吴丙军
汽车涂层在使用过程 中经常接触到水 ( 如泥水 、
1 0 0℃
a . 耐水性 试验 后复合 涂层 的光 泽有 的降低 、 有 的升 高 , 并 不是 只 有 失光 一 种 现象 , 所 以用 “ 光 泽 变化率” ( 以前 用 “ 失光率” ) 描述 耐 水性 试 验后 的
涂 层状态更 为准确 。
防水材料产品性能测试方法
防水材料产品性能测试方法防水材料是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为了确保防水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需要进行相应的产品性能测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防水材料产品性能测试方法。
一、耐水性测试方法耐水性是评价防水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的耐水性测试方法包括浸水试验和喷水试验。
1. 浸水试验:将防水材料样品完全浸没在水中,观察其在一定时间内是否发生渗漏现象,以及渗漏程度。
根据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可以确定具体测试时间。
2. 喷水试验:将防水材料样品暴露在喷水装置下,使用一定压力和喷水量进行指定时间的喷水,评估样品的防水性能。
根据需求,可以设置不同的喷水强度和持续时间。
二、耐压性能测试方法耐压性是衡量防水材料抗压能力的重要指标,常用的耐压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压缩试验和冲击试验。
1. 压缩试验:将一定面积的防水材料样品放置在平台上,然后施加一定的压力(通常使用压力机)进行持续时间的压力加载,并观察样品是否出现破裂、变形或渗漏等现象。
2. 冲击试验:将一定厚度的防水材料样品固定在冲击台上,然后用特定的冲击工具对样品进行冲击,观察样品是否出现裂纹、破损等现象。
三、耐温性能测试方法耐温性是评估防水材料应用范围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的耐温性能测试方法包括热稳定性测试和低温柔性测试。
1. 热稳定性测试:将防水材料样品放置在高温环境中,观察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包括颜色变化、膨胀、变形、破裂等。
测试温度和持续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2. 低温柔性测试:将防水材料样品放置在低温环境中,观察其在一定时间内的柔性变化情况,包括变硬、脆化、开裂等。
测试温度和持续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四、耐化学性能测试方法耐化学性是评估防水材料抗化学腐蚀性能的重要指标,常用的耐化学性能测试方法包括酸碱侵蚀试验和腐蚀性试验。
1. 酸碱侵蚀试验:将防水材料样品浸泡在酸碱溶液中,观察材料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包括颜色变化、膨胀、溶解、变形等。
耐水色牢度测试方法
耐水色牢度测试方法1. 背景介绍耐水色牢度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某种材料或产品在水中浸泡或湿润条件下的颜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该测试方法可以帮助生产商评估产品在湿润环境下的耐久性和稳定性,以确保产品在日常使用中不会因为水的接触而导致颜色的褪色或变化。
2. 测试原理耐水色牢度测试主要通过将待测试样品与水接触一定时间后,使用特定的评估方法来确定颜色的变化程度。
通常,该测试会模拟实际使用情况中可能遇到的不同湿润程度,例如浸泡、喷淋或人体汗液接触等。
3. 测试步骤耐水色牢度测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3.1 准备样品根据需要,选择代表性的样品,并确保其代表了产品的不同颜色和材料。
样品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测试要求,并根据需要进行预处理,例如清洗、烘干等。
3.2 浸泡或湿润样品将样品放入含有水的容器中,根据测试要求确定浸泡或湿润的时间和温度。
在测试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模拟不同湿润程度的条件,例如循环浸泡或周期性湿润。
3.3 评估颜色变化将浸泡或湿润后的样品取出,并使用特定的色彩评估仪器或方法来测量颜色的变化。
通常使用的评估方法包括比色法、光谱分析法等。
通过与未经处理的样品进行比较,可以确定颜色的变化程度。
3.4 结果分析和报告根据测试结果,评估样品的耐水色牢度等级,并将结果记录在测试报告中。
根据需要,可以对不同样品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4. 注意事项在进行耐水色牢度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4.1 样品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并确保其与实际产品的材料和颜色一致。
样品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测试要求。
4.2 测试条件根据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浸泡或湿润条件,包括时间、温度和湿度等。
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模拟不同湿润程度的条件。
4.3 评估方法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来测量颜色的变化。
常用的方法包括比色法和光谱分析法等。
确保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4 数据分析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
可以根据不同样品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表面耐水性测定法
121℃内表面耐水性测定法
121℃ Neibiaomian Naishuixing Cedingfa
Tests for Hydrolytic Resistance of Interior Surfaces
本法适用于采用滴定法对各类药用玻璃容器内表面耐水性的测定和分级。
本法是一种表面试验法。
将试验用水注入供试容器到规定的容量,并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通过滴定浸蚀液来测量容器受水浸蚀的程度并分级。
试剂试验用水
试验用水不得含有重金属(特别是铜),必要时可用双硫腙极限试验法检验之(参见GB12416.1-90药用玻璃容器的耐水性试验方法和分级标准参考件),其电导率在25℃±1℃时,不得超过0.1mS/m.。
试验用水应经过老化处理的烧杯中煮沸15分钟以上以去除二氧化碳之类的溶解气体。
试验用水对甲基红应呈中性。
即在50ml水中加入4滴甲基红指示液时,产生一种相当于pH5.5±0.1的橙红色。
该水亦可用于做空白试验。
试验用水通常可在具有磨口玻璃塞的烧杯中贮存24小时而不改变pH值。
仪器高压蒸汽灭菌器、滴定管、烧杯、烧瓶(注:新的烧杯、烧瓶需经过老化处理,即用纯化水至瓶颈上部,然后按测定法中的热压条件反复处理,直到其中的纯化水对甲基红呈中性)。
供试品供试容器的数量取决于容器的容量、一次滴定所需浸提液的体积和所需的滴定结果的次数,可按表1计算。
表1 用滴定法测定耐水性时所需容器的数量
测定法供试容器的清洗过程应在20~25分钟内完成,清除其中的碎屑或污物。
在环境温度下用纯化水彻底清洗每个容器至少2次,灌满纯化水以备用。
临时前倒空容器,再依次用纯化水和试验用水各冲洗1次,然后使容器完全排干。
取清洗干净后的供试容器,加试验用水至其满口容量的90%,对于安瓿等容量较小的容器,则灌装水至瓶身缩肩部,用倒置的烧杯(经老化处理的)或其它适宜的材料盖住口部。
将供试品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开放排气阀,匀速加热,使蒸汽从排气阀喷出持续10分钟,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在19~33分钟内,将温度升至121℃,到达该温度时开始记时。
在121℃保持60分钟±分钟后,缓缓冷却和减压,在38-46分钟内将温度降至100℃(防止形成真空)。
从灭菌器中取出供试品,冷却至室温。
按表1规定,对灌装体积小于等于100ml的玻璃容器,将若干个容器中的浸提液合并于一个干燥的烧杯中,用移液管吸取浸提液至锥形瓶中,同法制备相应的份数。
按表1规定,对灌装体积大于100ml的玻璃容器,用移液管吸取容器中的100ml浸提液至锥形烧瓶中,同法制备3份。
以水作为参比液,在相应条件下进行空白校正。
每份浸提液,以每25ml为单位,加入甲基红指示液2滴。
用盐酸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微红色,并用空白试验校正。
结果表示方法计算滴定结果的平均值,以每100ml浸提液消耗盐酸滴定液(0.01mol/L)的体积(ml)表示。
分级玻璃容器应根据盐酸滴定液(0.01mol/L)的消耗量(ml)进行分级,见表2。
表2 玻璃容器内表面试验的耐水性分级(滴定法)
注:HC1级适用于的硼硅酸盐玻璃制成的玻璃容器的分级;HC2级适用于以钠钙玻璃制成的内表面经过特殊处理的玻璃容器的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