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球运动科研状况知识图谱分析
乒乓球专项训练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乒乓球专项训练的现状调查及分析乒乓球专项训练的现状调查及分析摘要为了了解乒乓球专项班训练和通级的现状, 使乒乓球专项学生的专项训练得到更好的发展。
运用问卷调查法, 分别对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2019~2019级乒乓球专项学生参加专项训练的动机、专项训练的出勤、通级的时间、平时自己加练的次数、单球或多球训练以及对乒乓球专项课设置的意见等等进行调查。
关键词乒乓球动机专项训练课程设置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 研究对象:教育学院2019-2019级乒乓球专项学生。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针对相关的内容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
于2019年9月对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2019-2019级乒乓球专项学生发放问卷68份, 回收68份, 回收率100%。
其中有效的问卷68份, 有效率100%。
3.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 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学处理, 为撰写论文提供论据。
二、选择乒乓球的原因分析兴趣是个体积极认识、探究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
而学生们在选择乒乓球这一运动时也大都从这点出发考虑的。
如何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 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1)告诉学生乒乓球运动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主要是由于乒乓球运动集健身性、竞技性、娱乐性于一体, 具有良好的健身价值。
(2)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表扬比批评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为, 表扬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 对学习有促进作用。
(3)有效地针对学生的良性行为进行表扬, 明确学生的行为值得表扬。
教练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设置情境使其有成功的体验, 避免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4)训练中, 经常进行一些测验, 比赛。
在比赛标准上体现鼓励进步和团结互助, 这样有利于使先进更先进、后进变先进、团结友爱向前进, 有利于防止自卑心理、骄。
中国乒乓球研究特征与热点演变——基于Cite_Space_V可视化分析

652023年3月刊(总第119期)运动训练中国乒乓球研究特征与热点演变——基于Cite Space V 可视化分析王海云1,李佐惠2(1. 广州商学院公共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1363;2.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摘 要:本文利用Cite Space V 软件对近40年来中国乒乓球的整体研究发展脉络进行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乒乓球研究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研究学者分布与科研合作上经历了多点分布、线状网络、多网间合作模式的转变。
研究机构以专业体育院校类和综合师范院校为主,科研合作经历了科研院所+专业队、专业体育院校+综合示范类院校的转变。
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技术打法与战术分析、各类教学、各级训练、竞赛规范、项目普及与人才培养。
建议通过设立相应的乒乓球专业机构来整合各方面科研力量,进一步提升中国科研实力。
在已有的技战术分析与训练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同时要对今后的项目制胜规律有更加客观的认知和把握。
项目的全民化普及与培养基地的相关研究是今后的一个侧重方向。
关键词:乒乓球;研究领域;知识图谱;热点本文以Cite Space V 软件对近40年中国乒乓球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全面深入地展现各阶段的发展特征与不同领域的演变。
通过呈现当前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热点、趋势与方向,以期为今后乒乓球相关研究学者提供参考方向。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 研究对象中国乒乓球研究特征与热点演变。
1.2 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用主题、关键词、篇名为乒乓球、乒乓检索条件,发表时间为1974—2020年。
去除研究文献中的公告、通信、会议、新闻等,补充并完善作者、机构、题目、摘要、关键词、来源期刊和发文年份等,共得到中国乒乓球研究相关文章7377篇。
1.2.2专家访谈法 本文在前期指标筛选与数据下载方面对相关专家进行访谈,并在后期知识图谱分析中向不同方向的专家进行咨询。
乒乓球学术研究报告

乒乓球学术研究报告一、引言乒乓球是一项充满激情和技术挑战的运动,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的室内体育运动。
它具有高度的技巧性和速度感,对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反应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要求极高。
乒乓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庞大的参与者和观众群体。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乒乓球运动的历史、技术、训练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问题,为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学术支持。
二、乒乓球的历史乒乓球起源于19世纪,最初是在英国的贵族社交活动中出现的。
后来,乒乓球逐渐传入欧洲和亚洲等地区,并成为了一种世界性运动。
乒乓球通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成为了一项专业的体育运动,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并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在中国,乒乓球更是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培养,培养出了诸多世界冠军和优秀运动员。
三、乒乓球的技术特点乒乓球作为一项高度技巧性的运动,其技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快速的反应能力:乒乓球比赛的球速极快,需要运动员具备敏捷的反应能力,才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处理。
2. 精准的控制技术:乒乓球需要运动员能够精准控制球拍和球的位置,包括正手、反手以及各种各样的旋转球。
3. 灵活多变的技术:乒乓球比赛中,各种技术的组合和应用都需要高度的灵活性和多变性。
四、乒乓球的训练方法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主要包括基本功训练、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
1. 基本功训练:包括持拍、站位、移动、发球等基本技术的训练。
2. 专项训练:根据不同选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正手、反手、侧旋等专项技术训练。
3. 综合训练:集中训练乒乓球比赛中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战术策略的综合能力。
五、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技术实力,促使运动员更好地应对比赛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1. 注意力控制:乒乓球比赛中,需要运动员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
2. 压力应对: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经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包括来自对手、观众、自己等方面的压力。
我国乒乓球科研发展现状分析

20 年 的 8年时 间, 08 发表 论文篇 数最 多 的年份是 20 06年 , 计 3 7篇 1 .5 ; 次 是 20 占 74% 其 00年 和 20 05年 , 为 3 均 0篇 , 较 20 06年低 23个百分点。 .
20 0 3和 20 04年是最少 的 2 篇 , 20 1 较 06年低 了 7 5 .4个 百
2 0  ̄2 0 d p t r r h e eo i g d rc in a d wa f u u e t l e n s s in i c r sa c r m h 00 0 8 a u sf wad t e d v l pn ie t y o t r a e tn ce t i e e h f n o o n f b i f r o te
n u l p b i e a e s e e r h c ne t rt n . a n a u l h d p p r ,r s a c o tn sa d w i ru t s n e i K y wor s:t l e n s ce t i e e r h u r n o dto e d b a e tn i ;s in i c r s a c ;c re tc n i n;C ia f i hn
表 1 2O 20 O O一 0 8体 育 类核 心 期 刊发 表 的 乒 乓球 论 文 统 计 表
年奥运会 中国失去 了乒乓球 比赛分量最重的男单金牌 , 国人 学院学报》 使 。
上的创新多达 2 7项。但是 , 国球类 运动 的科学研 究相对 于 我 运动实践 , 还显得一定程度 的滞 后… 。通过调研 发现 , 乓球 乒 的科研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乒乓球科研发展现状分析
An lsso n ii n o b e Te n sS in i c Re e r h i i a ay i n Co d to fTa l n i ce tf s a c n Ch n i
乒乓球运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乒乓球运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研究现状: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但是乒乓球运动普及的并不是很好。
目前,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迅速,但是在一些地方其发展还不是很好。
这些地方有着共同的特点:乒乓球运动参与者少、乒乓球器材短缺、乒乓球运动不规范、在其运动上显现出很多的弱点及错误。
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认为社区型体育健身应成为我国体育运动的主体,体育健身中乒乓球运动有时我们不可或缺的一个运动项目。
后奥运时代已经来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和“花钱买健康”理念的建立,高唐县的乒乓球运动也在迅速发展。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研究意义研究意义:虽然国内外基于乒乓球运动展开了多层次性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学者或是站在全国的角度,或是重点考察大城市的乒乓球运动的开展,很少关注小城市乒乓球运动开展状况,因此有必要对中小城市的乒乓球运动的开展状况做深入的了解,既可以为当地体育主管部门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又可以丰富我国乒乓球研究的内容。
通过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梳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明鉴后继研究的方向,对高唐县乒乓球运动参加居民的年龄、性别、动机、运动场所、消费及运动损伤等方面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主管部门制定政策和制度,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重点和难点:问卷的发放、回收及以后的数理统计和分析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研究步骤:1、查阅文献资料2、选题、开题3、设计调查问卷4、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5、进行访谈6、对问卷进行数理统计7、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8、得出结论与建议预期结果:1、参加乒乓球运动的群众基础良好2、参加乒乓球运动居民的性别比例不均衡、年龄层次差异大3、参加乒乓球运动的居民动机不同4、比较较大城市的发展,高唐县乒乓球运动还有较大发展空间5、居民对乒乓球运动的看法不同论文主要内容(提纲): 1.前言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研究结果与分析:3.1 高唐县乒乓球运动普及程度3.2 参加乒乓球运动的居民的特征分析 3.3 居民参加乒乓球运动的行为特征分析3.4 居民对乒乓球运动的看法3.5与济南、青岛较大城市的比较 4.结论与建议进度安排:1、2010年11下旬至12月收集文献资料,完成选题开题报告。
我国乒乓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现状分析

读令书
令
文令摘令
我 国 乒 乓 球 运动 员体 能训 练 研 究现 状 分 析
口 赵正 浩 摘
要 采 用 文 献 资料 法 对近 1 0 年 来 与 乒乓 球 运 动 员体 能训 练 研 究 相 关 的 文 献 资料进行 整 理和 归 纳 得 出 了 相 应 的 结 论
,
:
。
关 键 词 乒乓 球 ; 体 能训 练 ; 现 状分 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动作 的规 范 性 ; 其 还 在 2 0 0 4 年对 从 事专 业 乒乓 球 训 练青 年 运 动 : 员 的身 体 形态 进 行对 比分析 研 究结 果表 明 青 年乒 乓 球运 动 员 持 拍 手 臂 围 度 大 于 非 持 拍 手 臂 两 臂形 态 失 衡 大 于 在校 生 其 0 型 腿 的 比 例 大 于 在校 生 ; 乒乓 球 专业 训 练 的青年 脊 柱 向侧 弯 曲 脊 柱 胸 弯后 凸 增 加 明 显 ; 男 运 动 员 0 型 腿 脊 柱 向侧 弯 曲 脊 柱 胸 弯后 凸 增 加 比女 运动 员 明 显 差异 有显 著性 意 义 ; 除 此 以 外 王 小 燕 陈谦等 人 也从 分 别 不 同 的角 度 对乒 乓 球 运 动 员 身 体 形 态 特 征 展 开 了 研 究 并 获得 了 非常 有 价值 的研 究 成 果 但纵观 以 往 有 关 乒乓 球 运 动 员 身 体 形 态 方 面 的研 究 可 发 现 绝 大 多 数 研 究 主 要 集 中对 乒 乓 球运 动 员 某 一形 态 指 标 的分析 而 从 整 体 上 针 对 乒 乓球 运 动 员 的形 态 特 征 进行研 究 的文 献 还 很 少 其次 : 机 能 方 面 具 有 代表 性 的研 究 如 1 9 6 1 年 由背 景 体 育 科学 研 究 所 运 动 训 练研 究 室 发表 的一 份 关 于 比 赛 中运 动 员 量 科研报告 对 乒 乓 球 训 练量 和 强 度 的安 排 具 有非 常 有 价值 的意 义 ; 彭 瑞 在 其 硕 士 论 文 中探对 乒 乓球 运 动 员 有 氧 无氧代 谢状 况 与 乒 乓 球 专 项 特 点 吻合 度 进 行探讨 并 根据 乒 乓 球运 动员 的能量 供 应 系 统 的特 点 及 比 赛 中血 乳 酸 的测 定 提 出 在运 动训 练 中应 该 注 意 的 问 题 又 探讨 了 多球 训 练对发展 乒 乓球 运 动员 的能量 代谢 系 统 的促 进 作用 及 其 影 响 ; 张 振 民 等 人 运 用 神 经 电 生 理学 与 运 动 心 理 学 相 结合 的方 法 分析 了 中 国 乒 乓 球世 界 冠军 运 动员 脑 功 能 特 征研 究 并 绘制 了 脑 电 图 脑 电 地 形 图 压 缩谱 阵图像 等 为 优 秀乒乓 球 运 动员 竞技 状态 的监控提 供 了 科 学依 据 ; 除此 以 外 杨 国 智等 人 还 就 如何 安 排 高原 训 练来 有效地促进 乒乓 球 运 动员 生 理 机 能 和 运 动素 质 水平 的发 展 进行 了 探讨 并 获 得 了 非 常 有 价 值 的研 究成 果等等 3小 结
乒乓球运动科研现状的文献学分析 —基于近15年的体育核心期刊考察
Advances in Physical Sciences 体育科学进展, 2015, 3, 37-43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5 in Hans. /journal/aps/10.12677/aps.2015.32007Philology Analysis of Scientific ResearchPresent Situation of Table Tennis—Based on the Inspection of Nearly 15 Years Sports Core JournalsZiye Li, Rongzhi Li*China Table Tennis Colleg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Email: *lirongzhi2003@Received: Jun. 7th, 2015; accepted: Jun. 22nd, 2015; published: Jun. 26th, 2015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Abstracts: On basis of careful reading of every essay and by adopt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documentati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authors have made an analytical and statistical study of 405 research papers on table tennis published in the 13 major sports pe-riodicals (indexed in Full-Text Database of Periodicals in Chinese) during the fifteen years between 2000-2014 when the 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Association made three important reforms. Re-sults show that school publications of sports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es are the main carriers of research papers. The whole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is increasing and most of the papers are co-authored by two or more people. The authors’ age range is mostly middle-aged above 36 and old-aged above 50. The research subjects range fairly wide mainly on intercross subjects as sports medicine, sports biomechanics, and sports physiology. But subjects on table tennis related issues are rarely, and researches are chiefly made on skills and tactics, table tenni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Very few researches are made on the so-called “overseas corps” and the disabled table tennis players. It is proposed that along with the extensive research on competitive sports, emphasis shall be laid on the research of popularization of the table tennis. That is to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table tennis with the good-health plan of the whole people, to enhanc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able tennis in China and to explore an effectiv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approach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the “third start” of table tennis, then to accelerate the progress of ta-ble tennis globalization.KeywordsTable Tennis, Sports Core Journals, Philology Analysis*通讯作者。
我国青少年乒乓球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青少年乒乓球发展现状分析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青少年乒乓球的普及和基础是非常扎实的。
在许多学校和社区,都设有乒乓球培训班和俱乐部,为青少年提供了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我国在国际乒乓球赛场上的成绩也是举世瞩目的,这无疑为青少年乒乓球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动力和榜样。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青少年乒乓球的发展现状还是值得肯定的。
与此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青少年乒乓球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些地区和学校的乒乓球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了一些青少年乒乓球爱好者无法获得良好的培训和锻炼机会。
一些培训班和俱乐部的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一些孩子因此没有得到真正的专业指导和培训。
一些家长和学校对于青少年乒乓球的重视程度不够,也导致了一些孩子对于乒乓球的兴趣和热情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培养。
尽管我国青少年乒乓球取得了不少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还是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和政策来促进我国青少年乒乓球的健康发展。
要加大对青少年乒乓球教学资源的配置力度,使得每个地区和学校都能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乒乓球教学和培训机会。
要加强对乒乓球教练师资力量的培养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要鼓励并支持更多的乒乓球专业人才和团队参与到青少年乒乓球的培训和指导中来,为孩子们提供更专业和有效的帮助。
要加强家长和学校对于青少年乒乓球的重视和支持,鼓励更多的孩子参与到乒乓球锻炼中来,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只有通过这些积极的措施和政策,才能够全面提高我国青少年乒乓球的水平和发展质量。
除了政策和措施,我们也要从青少年乒乓球运动自身去寻找发展的路径和方向。
乒乓球教育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精神,让他们在乒乓球运动中得到全面的提高和成长。
乒乓球教育要注重对学生竞技水平的培养和提高,引导他们参加各种比赛和锻炼,丰富他们的乒乓球运动经验和技术。
乒乓球教育要注重对学生自身品格的塑造和提高,引导他们在乒乓球运动中培养正确的竞技心态和道德观念。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体育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体育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随着知识图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学科领域开始运用这一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
在体育史研究领域,借助知识图谱技术进行可视化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清体育史上的事件、人物和发展脉络,还可以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更为立体和深入的视角。
本文将基于知识图谱的技术,对我国体育史进行研究与可视化分析,并提出相关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知识图谱在体育史研究中的应用知识图谱是一种以图形化形式展示知识之间相互关系的技术手段,它能够将大量的文本、数据和知识进行语义化建模,形成结构化的知识关联网络。
在体育史研究中,知识图谱可以构建起人物、事件、组织、地点等多个维度的关联关系,从而呈现出更为立体和丰富的历史脉络。
知识图谱还能够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将复杂的关系呈现给研究人员,使他们能够更为直观地理解和分析相关的历史数据。
在体育史研究中,知识图谱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事件的关联分析:通过构建事件之间的关系,分析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和相互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体育史的演变过程;2. 人物关系的可视化分析: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将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和可视化,为研究人员提供更为清晰的人物交流和互动网络;3. 地理空间的关联呈现:通过知识图谱技术,将历史上的体育事件和组织与地理空间进行关联,展现出我国体育活动的地域特点和发展规律。
二、我国体育史知识图谱的构建通过上述的知识图谱构建和建模,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立体且丰富的我国体育史知识图谱,为研究人员提供更为便捷和直观的历史分析工具。
这一知识图谱也能够为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提供更为实用和有趣的数据资源。
三、可视化分析技术在我国体育史研究中的应用通过以上的可视化分析技术应用,研究人员可以更为直观地了解我国体育史的事件、人物和地理分布情况,从而更为深入地探索体育史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
中国乒乓球运动研究综述
中国乒乓球运动研究综述中国乒乓球运动一直以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作为中国的国球,乒乓球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国乒乓球运动进行研究,总结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前景。
中国乒乓球运动历史悠久,自1952年起,中国乒乓球队开始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在此之后,中国乒乓球运动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训练体系和管理体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乒乓球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他们在世界乒乓球舞台上创下了无数辉煌的战绩。
对于中国乒乓球运动的研究,过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历史演变和现状研究:这类研究主要探讨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包括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发展阶段和主要特点等。
训练体系和研究方法: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独特的训练体系和研究方法。
这类研究主要从训练理论、训练方法和训练内容等方面入手,探讨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培养的成功经验。
管理体制和竞赛体系:中国乒乓球运动的管理体制和竞赛体系也是研究的重点。
这类研究主要中国乒乓球运动的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和竞赛制度等方面,分析其优势和不足。
科技支撑和产业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对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
这类研究主要探讨科技对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支撑作用,以及乒乓球运动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前景。
文化内涵和推广策略:乒乓球运动在中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这类研究主要探讨乒乓球运动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推广乒乓球运动和弘扬乒乓球文化。
中国乒乓球运动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例如,如何将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成功经验应用到其他体育项目中,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国际竞争力,如何加强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和推广等。
针对这些问题,未来研究可以以下几个方面:对乒乓球运动开展跨文化研究。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体育项目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模式,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性,为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 网络分 析的新 一代信 息 可视化技 术 软件 。该 软件将 信 息可视化 方法 、 文献计 量方法和数据挖掘算法集成起 来, 主要用来分析某 一知识 领域 中的新 趋势 , 本研究 采 用该 软件 目前最 新版本 为 3 . 8 . R 1 。
3 . 结 果 与分 析
C S S C I 数据 库中我 国乒乓球研究 机构共现 网络 图谱 ( 图 2 ) 。该图反 映 了我 国乒 乓球 研 究机 构共 现 网络 , 图 中 每个圆圈状的节点代表一个机构 , 节点越大表明其 出现 频率越多 ; 颜色代表不 同 的年份 , 从 冷色调 到 暖色调 的 渐变代表时间不断推移 ; 各节点之间 的连线代表着我 国 乒乓球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 , 其粗细程度反 映着 各机构之间合作 的密切程度 。该 图共包含 2 3 7个节 点 , 出现 了 1 0 7次科研 机构间的合 作 。
分析 , 从 宏观上直接把 握该项运动科研发展的趋势 。
关键词 : 乒乓球 ; 可视化 ; 知 识 图谱 ; C i t e S p a c e l I I
1 . 前 言
本文利用可视化知识 图谱绘制技术 , 以C S S C I 数 据 库 中所收录的乒乓球相关科研文献为数据来 源 , 绘制 出 我 国乒乓球运动研究可视化知识 图谱 , 这将有利 于我 国 学者进一步清晰 明了的分析我 国乒乓球运动科研状 况 , 为我 国乒乓球运动 的发展提供 帮助 。
作 者简 介 : 李秋 萌 ( 1 9 9 3 . 1 1 一) , 女, 汉族 , 河 南省新 乡人 , 河 南师 范 大学体育 学 院 , 学士 , 研 究方 向 : 体 育教 学训练 理论 与 实践 。
2 . 数 据 来 源 及 研 究 工 具
了第一个高潮 , 出现 了下滑趋势 , 但到 了 2 0 0 4雅典 奥运 会前后 出现 了上升趋 势 , 到了 2 0 0 8年北京 奥 运会前 后 达 到了第二次高潮 , 年收 录量达 到 了最大 , 随后 出现 了 断层式下 降 , 从整体来看 , 1 6年 间我 国乒乓 球运 动科 研 论文 的 出现 了 不 稳 定 性 , 以奥 运 年 前 后 的 收 录 量 为
2 . 2 研 究 工 具
馨謇善善誉罾菪誊誊§菪莒 詈暑誉菪
H N N N c q
图1 C S S C I 数据 库乒乓 球运 动科 研论 文年数 量 分布
3 . 2 乒乓球研究机构分布
科研 机构的共现分 析可 以直观 表现 出休 闲体育科 研 的主要 力量 分 布情 况 , 对 比各个 科研 机 构之 间 的差 异。在 C i t e S p a c e I I I 主控界 面将 N o d e T y p e 设 置确 定 为 I n s t i t u t i o n ( 机构 ) , 设定 阈值 为 “ S e l e c t t o p 1 0 0 m o s t c i t e d
3 . 1 乒乓球运 动科研论文 时间分布 乒乓 球运 动科研 论文 的时间分 布一定 程度 上反 映 了我国乒乓 球 运 动发 展 的程 度 , 在 1 9 9 8年 到 2 0 1 3年 间, 被 C S S C I 数据 库收录的乒乓球相关核心论文数呈 波 浪起伏 的趋势 ( 如 图 1所示 ) , 2 0 0 0年悉 尼 奥运会 前后
图 2中清晰反 映出我 国乒乓球 研究 机构 排名前 两 位 的是北京 体育 大 学 和广州 体 育学 院 , 这 两 个机 构 被
C S S C I 数据库 中所 收录 的乒乓 球相 关科 研论 文分 别 高
被该数据 库收录的乒 乓球文 献数量 达 到 2 2篇 , 进 人 到
基 金项 目: 河 南师 范大 学研 究 生科 研 创新 项 目计划 资助 ( 项目 编号: Y W2 0 1 4来自0 6 ) 。 最 大。
2 . 1 数据来源
本文依据布拉福德 文献离 散规律 , 选取“ 中文社 会 科学引 文索 引” 数据 库 进 行休 闲体 育 研究 文 献 检 索 。 该数据库具有层次 高 , 涵 盖面宽 的特 点 , 其英 文简称 为 C S S C I , 收录了包 括体 育 学 等 2 5大 类 5 0 0多 种学 术 期 刊, 来源文献近 1 0 0余万 篇 , 引文文 献 6 0 0余万 篇。研 究对象 的数据采集 时间为 2 0 1 4年 1 2月 1 3日数据采集 以“ 乒乓球 ” 为 主题词 共检 索 出相 关文 献 3 1 5篇 , 经 必 要 的处理后作 为研究对 象进行 分析。
第 4期 ( 总第 7 4 2期 ) 2 0 1 5年 4月
体育世界 ( 学术 ) S p o r t Wo r l d( S c h o l a r l y )
N O . 4 ( S u m N O . 7 4 2 )
Ap r 2 01 5
中国乒乓 球运动科 研状况知识 图谱 分析
o r o c c u r r e d i t e m s f r o m e a c h s l i c e ” , 运行程 序, 绘 制 出
一
本研究采用 的研究 工具为 C i t e S p a c e I I I , 该工具 由美 国德 雷赛 尔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博士所研发 , 是 种基于 J A V A平 台 的一 种适 于多 元 、 分时、 动态 的复
李秋 萌
摘
要: 借 助共现可视化分析 工具 C i t e S p a c e I I I , 以C S S C I 数 据 库所 收 录乒乓球 运 动的相 关科 研论 文 为研 究对
象, 从 文献的时间分布 , 科研机 构分布 , 核 心作者 分布 以及 乒乓球 运动科研 的热 点前沿 等维度进行 聚类及 可视化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