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完整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学

第一章肺系病证

第一节感冒

针灸治疗→[列缺合谷大椎风池太阳]

一、概念:

【感冒】: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二、历史沿革:

a.感冒病名首见《仁斋直指方·诸风》;

b.明清时期,多将感冒与伤风互称;

c.时行感冒:

*《诸病源候论》提示其属“时行病”之类,具有较强传染性;

*《类证治裁》中明确提出“时行感冒”之名。[2012.57]

三、病因病机:

⑴.【病因】

①外感六淫,风为主因→因四时六气各有偏盛→风邪常与当令之气相合伤人→风寒,风热,暑湿。

②时行疫毒→若时行疫毒伤人→病情重而多变→相互传染。

⑵.【病机】→邪犯肺卫,卫表不和。[因病邪在外,在表,故以卫表不和为主]

四、病证鉴别:

五、治疗原则:

①解表达邪;

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③滋阴解表、益气解表、助阳解表。[2011.163]

六、预后转归:

①感冒初起→多以风寒或风热之邪为主,一般预后较好;

②风热不解或寒邪郁而化热→肺热;

③病邪传里化热,表寒未解→表寒里热证→双解汤;

【注】*双解汤→《医方集解》:荆芥、银花、薄荷、桑皮、大黄、黄芩、石膏、赤芍、丹皮。

④反复感邪,正气耗散→由实转虚;

⑤体虚感邪→正气愈亏,均可形成正虚标实之证。

七、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本病邪在肺卫,故属表实证。但须究其病邪的性质,区别风寒、风热及其兼夹。

①辨风寒风热②辨不同兼夹③辨偏实偏虚

【注】银翘散:心悸[邪毒犯心+生脉散];感冒[风热犯表/葱豉桔梗汤];肺痈[初期];

耳鸣耳聋[风热上扰]

八、临证备要[新]:

1.治疗禁忌:临床当辨清病邪之性质,若风寒之候误用辛凉,汗不易出,病邪难以外达,反致不

能速解,甚或发生变证;而风热之证误用辛温,则有助热燥液动血之弊,或引起传

变。除虚体感冒兼顾扶正补虚外,一般均忌用补敛之品,以免留邪。

2.寒热二证不显者,可予辛平轻剂。

3.寒热杂见者当温凉合用。并须根据寒热的主次及其演变,适当配伍,方如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

4.对有并发症和夹杂症者应适当兼顾。感冒病在卫表,一般无传变,但老人、婴幼儿体弱或感受

时邪较重者,可见化热入里犯肺,逆传心包的传变过程,当以温病辨治原则处理。原有宿疾,再加新感,当据其标本主次,适当兼顾。小儿感冒易夹惊夹食。

第二节咳嗽

针灸治疗→[外感:肺俞列缺合谷;内伤:肺俞中府太渊三阴交]

一、概念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分而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二、历史沿革

a.张景岳[张介宾][2009.70]→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类。

b.《医学心悟》:“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

三、病因病机

⑴.【病因】→

①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咳嗽。

②内邪干肺→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咳嗽。

⑵.【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肺为娇脏→易受内外之邪侵袭→肺宣肃失司→肺为祛除病邪→肺气上逆冲击声门→咳嗽。

①外感咳嗽→属于邪实,为六淫外邪犯肺,肺气壅遏不畅所致。

②内伤咳嗽→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

⑶.【病位】→肺,肝,脾,肾。

四、治疗原则

五、转归预后

①感冒与咳嗽的疾病转化:

咳嗽可以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直接发病也可由其他疾病发展而来。如果感冒不及时治疗,失治误治,或体弱者后期迁延,病邪深入,进一步伤及肺系,可发展为咳嗽。

②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转化:

【注】

a.外感咳嗽:病尚浅而易治,但燥与湿二者较为缠绵。

b.内伤咳嗽:多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其病较深→病久可转化为劳损、肺胀[累及心、肺、脾、肾]。

六、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①辨外感内伤

②辨证候虚实:外感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邪实;

内伤→虚实夹杂、本虚标实。

2.证治分类

证型主证治法方剂加减

风寒袭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

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征。舌苔薄白,

脉浮或浮紧。疏风散寒宣肺止

三拗汤+止嗽散

风热犯肺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

咳痰不爽,痰粘稠或黄,咳时汗出,或见

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

浮滑。疏风清热宣肺止

桑菊饮

风燥伤肺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

干燥,无痰或痰少黏,而不易咯出,初期

或伴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

黄,脉浮数或小数。疏风清热润燥止

桑杏汤/

杏苏散

☆黛加沙,二三清——带[黛]上袈裟[加沙],内伤咳嗽病就清了二三分。

【注】

沙参麦冬汤:咳嗽[肺阴亏耗];噎膈[津亏热结];悬饮[阴虚内热+泻白散];虚劳[肺阴虚]。

三子养亲汤:内伤咳嗽[痰湿蕴肺+二陈平胃散];哮证[发作期—风痰哮];喘证[实—痰浊阻肺+二陈汤];肺胀[痰浊阻肺+苏子降气汤]。

七、临证备要[新]

1.治疗禁忌:外感咳嗽忌用敛肺、收涩的镇咳药;内伤咳嗽忌用宣肺散邪法。

2.注意审证求因,切勿见咳止咳。

3.病有治上、治中、治下的区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