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政府干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外,2003年国际油价也曾暴涨过,原因是以色列与巴勒
斯坦发生暴力冲突,中东局势紧张,造成油价暴涨。几次石油
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2、石油资源的分布与国际石油市场的供 求关系
石油资源和水资源在国计民生中占有极其重 要的位置,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不可缺少 的资源。石油、天然气等是重要的能源资源。 在现代文明社会,如果没有了能源,一切现 代物质文明也将随之消失。冷战结束以来, 全球面临经济发展与能源紧缺的双重压力。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短缺已成为世界性问题, 能源安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第三次危机(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
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
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美国、英国经济加速陷入 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国际能源机构启动 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 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
20世纪50年代初——经济恢复期 5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经济高速增长
期 7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经济滞胀及调
整期 90年代以来——新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时期
一、经济恢复期
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恢复较快的原因:
1、拥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 ①战前工业发达,虽经战争破坏,但工业基础尚存 ②战前就拥有丰富的高素质劳动人口,战后又出现了人



菲利普斯曲线
自然失业率 r 0
失业率
g= −ε( u − u’)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⑴ 政府无法在同时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 微观经济主体不应有过高的奢望; ⑵ 如果政府愿意在一方面(如失业率)付出 代价的话,那么,另一方(如通货膨胀)肯 定会获得改善。 ⑶ 政府可以在二者之间选择较为合适的组合 (萨缪尔森、索罗)
1、全球三次石油危机
第一次危机(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 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 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 价权,并将其积陈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 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 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 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 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 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口回流及移民等,补充了战争造成的劳动力损失
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混合 经济”体制
①国家干预宏观经济日常运转过程 ②推行国有化政策 ③推行经济计划化 ④推行“福利国家”等社会经济政策
3、美国的扶持
①对战败国推行“不赔偿主义”,减轻其经济负 担
②对欧洲国家推行“马歇尔”计划,提供大量援 助
②“滞胀”产生的原因
凯恩斯主义:来源于供给方面 石油危机导致物价上涨 工资提高过快,拉动物价上涨和失业增多
货币主义学派:各国政府不断采取扩张性的财政货 币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预期所致;
供给学派:凯恩斯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一方面导致政 府支出从而总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政府税收的提高 降低了微观主体的投资和工作意愿,导致失业率提 高。
第二次危机(1978年):1978年底,世界
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
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
二次石油危机。此时又爆发了两伊战争,全
球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 到100万桶以下。随着产量的剧减,油价在 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 1980年的34美元。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 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 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中东(5国):以色列(0.935);科威特 (0.916);塞浦路斯(0.914);卡塔 尔(0.910);阿联酋(0.903
大洋洲(2国):澳大利亚(0.970);新西 兰(0.950)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特征: 生产力高度发展 生产关系进入垄断阶段 社会经济结构十分稳定成熟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
石油危机(石油资源也是世界经济研究的 重要内容)
石油危机为世界经济或各国经济受到石油价 格的变化,所产生的经济危机。1960年12 月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立,主要成员 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 南美洲的委内瑞拉等国,而石油输出国组织 也成为世界上控制石油价格的关键组织。迄 今被公认的三次石油危机,分别发生在 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为了寻找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时的经济政策,西方经
济学家借助菲利普斯曲线说明失业与通胀的交替关 系。这一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于1958年提 出的。他根据英国1861-1957年的统计资料,描绘 出一条表示失业率与工资变动率之间反向关系的曲 线。由于西方学者认为,物价上涨与货币工资的增 长率有关,所以该曲线又代表物价上涨或通货膨胀 与失业率之间的反向关系,即二者可以并存,但是 有替代关系,社会经济必须采取一定政策,使二者 均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否则社会将不安定。
第七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 济发展与国家调节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 国家对经济生活全面调节的手段、目标和影 响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
美洲(3国):加拿大(0.966);美国 (0.956wk.baidu.com;巴巴多斯(0.903)
亚洲(3国):日本(0.960);新加坡 (0.944);韩国(0.937)
③主导建立国际经济组织,为西欧日本的经济恢 复提供国外资金和市场
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1、这一时期的特征: 经济高速增长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被称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2、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①科技进步 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运用的成功
三、“滞胀”与调整时期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滞胀
①“滞胀”(stagflation):经济发展停滞、 失业增加和通货膨胀三种现象并存
资料:两缺口模型和菲利普斯曲线
根据凯恩斯理论,国民经济存在通货膨胀或通 货紧缩两个缺口:在有效需求不足,即存在 通货紧缩缺口时,会出现失业和资源的闲置; 反之,在需求过度,即存在通货膨胀缺口时, 会达到劳动力和其他要素充分就业。通货膨 胀与失业不并存。所以凯恩斯主义因此无法 解释“滞胀”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