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材料发光原理及其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子点材料发光原理及其应用
摘要:近几年,宽禁带纤锌矿半导体zno由于其在蓝光和紫外区域光器件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在短波光学装置方面已成为最佳候选材料,比如紫外探测器、激光二极管等。本文介绍了量子点材料的发光原理及其应用。
关键词:量子点发光量子点尺寸效应
近几年来,宽禁带半导体发光材料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是因为这些材料在蓝光及紫外光发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器和紫外光探测器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些器件在光信息存储、全色显示和紫外光探测上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人们已经制造出iii族氮化物和znse等蓝光材料,并用这些材料制成了高效率的蓝光发光二极管和激光器,这使全色显示成为可能。量子点(quantumdot)凭借自身独特的光电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
由于量子点所具有的量子尺寸、量子隧穿、库仑阻塞、量子干涉、多体关联和非线性光学效应非常明显,故在低维量子结构的研究中,对载流子施以尽可能多的空间限制,制备零维量子点结构并开发其应用,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和企业家的高度重视。
1、半导体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高质量半导体量子点材料的制备是量子器件和电路应用的基础,如何实现对无缺陷量子点的形状、尺寸、面密度、体密度和空间分布有序性等的可控生长,一直是材料科学家追求的目标和关注的热点。
应变自组装量子点结构生长技术是指在半导体外延生长过程中,由于衬底和外延层的晶格失配及表面、界面能不同,导致外延层岛状生长而制得量子点的方法。这种生长模式被称为sk生长模式。外延过程的初期为二维平面生长,平面生长厚度通常只有几个原子层厚,称为浸润层。随浸润层厚度的增加,应变能不断积累,当达到某一临界层厚度时,外延生长则由二维平面生长向三维岛状生长过渡,由此形成直径为几十纳米、高度为几纳米的小岛,这种材料若用禁带较宽的材料包围起来,就形成量子点。用这种方法制备的量子点具有尺寸小、无损伤的优点。用这种方法已经制备出了高质量的gan量子点激光器。
化学自组装量子点制备方法是一种通过高分子偶联剂将形成量子点的团簇或纳米颗粒联结起来,并沉积在基质材料上来制备量子点低维材料的方法。随着人们对量子线、量子点制备和应用的迫切需求,以上物理制备方法显得费时费力,特别是在批量制备时更是如此,化学自组装为纳米量子点的平面印刷和纳米有机-无机超晶格的制备提供了可能。由于化学自组装量子点的制备具有量子点均匀有序、制备速度快、重复性好等优点,且选用不同的偶联剂可以对不同的量子点前驱颗粒进行不同对称性的组装,从而能制备出不同的量子点。它的出现为批量制备高功率半导体量子器件和激光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因此这种方法被认为是制备量子点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
2、 ii-vi族半导体量子点的发光原理和发光特性
2.1 发光原理
半导体量子点的发光原理(如图1-1所示),当一束光照射到半导体材料上,半导体材料吸收光子后,其价带上的电子跃迁到导带,导带上的电子还可以再跃迁回价带而发射光子,也可以落入半导体材料的电子陷阱中。当电子落入较深的电子陷阱中的时候,绝大部分电子以非辐射的形式而猝灭了,只有极少数的电子以光子的形式跃迁回价带或吸收一定能量后又跃迁回到导带。因此当半导体材料的电子陷阱较深时,它的发光效率会明显降低。
2.2 发光特性
由于受量子尺寸效应和介电限域效应的影响,半导体量子点显示出独特的发光特性。主要表现为:(1)半导体量子点的发光性质可以通过改变量子点的尺寸来加以调控;(2)半导体量子点具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和较窄而且对称的荧光谱峰(半高全宽只有
40nm);(3)半导体量子点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半导体量子点的发光特性,除了量子点的三维量子限制作用之外,还有其他诸多因素需要考虑。不过人们通过大胆尝试与努力探索,已在量子点的发光特性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3、量子点材料的应用
鉴于量子点的独特理化性质,科学工作者就量子点材料的应用研究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纳米电子学、光电子学、生命科学和量子计算等领域,下面介绍一下量子点在这些方面的应用。
3.1量子点激光器
用量子线或量子点设计并制作微结构激光器的新思想是由日本的两名年轻的科学家在1982年提出了,但是由于制备工艺的难度很大而搁浅。随着技术的进步,到90年代初,利用mbe和mocvd
技术,通过 stranski—krastanow(s—k)模式生长in(ga)as/gaas 自组装量子点等零维半导体材料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生长出品格较完整,尺寸较均匀,且密度和发射率较高的inas量子点,并于1994年制备出近红外波段in(ga)as/gaas量子点激光器。
3.2量子点红外探测器
半导体材料红外探测器的研究一直吸引人们非常广泛的兴趣。以量子点作为有源区的红外探测器从理论上比量子阱红外探测器
具有更大的优势,这些优势包括:(1)量子点探测器可以探测垂直入射的光,无需像量子阱探测器那样要制作复杂的光栅;(2)量子点分立态的间隔大约为50mev-70mev,由于声子瓶颈效应,电子在量子点分立态上的弛豫时间比在量子阱能态上长,这有利于制造工作温度高的器件;(3)三维载流子限制降低了热发射和暗电流;(4)探测器不需冷却,这将会大大减少阵列和成像系统的尺寸及成本。因此,量子点探测器已经成为光探测器研究的前沿,并取得了重大进展。
3.3 单电子器件
电子器件是基于库仑阻塞效应和单电子隧道效应的基本原理,通过控制在微小隧道结体系中单个电子的隧穿过程来实现特定功
能的器件,是一种新型的纳米电子器件。
3.4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当某个装置处理和计算的是量子信息,运行的是量子算法时,它就是量子计算机。1998年,loss 和di vincenzo描述了利用耦合单电子量子点上的自旋态来构造量子比特,实现信息传递的方法。
除此之外,量子点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药物筛选、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等研究中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结束语我们相信量子点技术应用的未来出现很多奇迹,随着对量子点的深入研究,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还将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 hong s, hanada t, makino h, chen y, ko h, yao t,et al. band alignment at a zno/gan (0001) heterointerface [j]. appl. phys. lett. , 2001, 78(21): 3349-3351.
[2] yarelha d a, vicet a, perona a, glastre g, fraisse b, rouillard y, et al. high efficiency gainsbas/gasb type-ii quantum well continuous wave lasers [j]. semicond. sci. technol. , 2000, 15(4): 390-394.
[3] knobel r, smorchkova i p and samarth n.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