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优质高蛋白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合集下载

大豆新品种南农48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新品种南农48高产栽培技术

技术推广大豆新品种南农48高产栽培技术吴才君1高鹏2徐小娟1吴秀华1朱红文3(1.高邮市汤庄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高邮225600&.高邮市农业农村局,江苏高邮225600&.江苏丰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高邮225600)摘要:南农48是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利用:T22033/Q963069杂交选育的大豆新品种,参试名称为南农9178,201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南农48,审定编号:苏审豆20170001。

该品种高产、稳产,籽粒外观性状好,抗性较好。

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作夏播或秋播大豆种植。

本文介绍南农48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大豆;品种;栽培技术1特征特性南农48的特征特性是:淮南中熟夏大豆品种。

其幼茎基部为紫色,株高91.6cm,植株直立,抗倒性好。

叶片为卵圆形,棕毛,紫花。

亚有限结荚习性,结荚高度15.2cm个,主茎19.6节,有效分枝2.8,单株结荚53.5个,每荚2.3粒左右,成熟时落叶性好,不裂荚,豆荚淡褐色,弯镰形。

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淡褐色,百粒重21.4g,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质含量39.3%,粗脂肪措施,深耕种植能够促进农作物的发展,增加农作物的抗病能力,消灭病虫害,达到杀菌的理想效果。

在农作物种植完成之后,还需要及时清理杂草和落叶,这些落叶会成为病虫害的主要栖息地,所以田间的杂草需要及时清理,彻底清理病虫害,提高病虫害的恢复能力,还要注意实施好的化肥,避免病虫害的加重。

3.5建立有效的保护机制农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需要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建立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小组,解决防治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促进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责任还需要具体落实到人,定期召开工作会议,集中信息反馈,解决防治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保证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3.6做好全面防治技术的推广工作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当前之所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较差,最根本就是基层群众文化素质所决定的,鉴于该现状下,就更加突出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

南阳市小麦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

南阳市小麦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

南阳市小麦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作者:曲良梅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02期摘要介绍了南阳市小麦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良种选用、土壤选择与处理、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河南南阳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2-0084-01小麦品质的形成不仅受品种遗传特性的制约,而且受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的影响。

因此,优良品种只有同适宜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栽培技术相配套,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潜力。

与此同时,还要考虑无公害和生产成本,保证节本增效。

现将南阳市小麦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用良种良好的遗传性是充分利用自然与栽培条件的重要前提。

在小麦优质高产无公害生产中,良种应具备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等特点。

小麦良种的选用还应根据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的自然气候、栽培条件、产量水平以及耕作种植制度特点进行选择。

南阳市小麦主要选用衡观35、西农979、郑麦366、洛麦21、新麦19、豫麦70-36、郑麦9023、偃展4110、豫农949、内农科201等高产品种,搞好品种布局,实现一品一方。

2土壤选择与处理无公害小麦种植区土壤应具有较高的肥力和良好的结構,具备获得高产的基础。

要求土壤耕作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养分充足,通气性与保水性能良好。

小麦播种前要完成施足底肥、土壤处理、精细整地3个环节。

3 种子处理籽粒饱满的大粒种子储藏的养分丰富,麦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分蘖发生早。

因此,可通过机械筛选等方法精选种子和进行种子包衣。

未包衣的种子播种时用小麦拌种剂拌种,拌后堆闷3~4 h,晾干后播种,以减轻病虫害发生[1-2]。

4播种适宜的播期是小麦高产的基础,根据南阳市地理位置和实际气温等条件,小麦播种以10月中下旬为宜。

播种规格:行距20 cm、窝距10 cm,用种量为120~150 kg/hm2,基本苗225万~270万株/hm2,以充分利用地力、光能资源,保证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为小麦优质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南阳市小麦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

南阳市小麦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

农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2期小麦品质的形成不仅受品种遗传特性的制约,而且受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的影响。

因此,优良品种只有同适宜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栽培技术相配套,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潜力。

与此同时,还要考虑无公害和生产成本,保证节本增效。

现将南阳市小麦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用良种良好的遗传性是充分利用自然与栽培条件的重要前提。

在小麦优质高产无公害生产中,良种应具备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等特点。

小麦良种的选用还应根据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的自然气候、栽培条件、产量水平以及耕作种植制度特点进行选择。

南阳市小麦主要选用衡观35、西农979、郑麦366、洛麦21、新麦19、豫麦70-36、郑麦9023、偃展4110、豫农949、内农科201等高产品种,搞好品种布局,实现一品一方。

2土壤选择与处理无公害小麦种植区土壤应具有较高的肥力和良好的结构,具备获得高产的基础。

要求土壤耕作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养分充足,通气性与保水性能良好。

小麦播种前要完成施足底肥、土壤处理、精细整地3个环节。

3种子处理籽粒饱满的大粒种子储藏的养分丰富,麦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分蘖发生早。

因此,可通过机械筛选等方法精选种子和进行种子包衣。

未包衣的种子播种时用小麦拌种剂拌种,拌后堆闷3~4h ,晾干后播种,以减轻病虫害发生[1-2]。

4播种适宜的播期是小麦高产的基础,根据南阳市地理位置和实际气温等条件,小麦播种以10月中下旬为宜。

播种规格:行距20cm 、窝距10cm ,用种量为120~150kg/hm 2,基本苗225万~270万株/hm 2,以充分利用地力、光能资源,保证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为小麦优质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播种时最好采用机播,无条件的应采用条播或窝播。

5合理施肥5.1以有机肥为主积极推广施用生物有机肥,以弥补无公害生产中自然有机肥的不足。

生物有机肥中含有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通过它们在土壤中的生长繁殖,可转化空气中的氮素,分解土壤中的磷和钾,供给作物有效养分,还可培肥地力,有效减少化学肥料的用量,使小麦生产用肥达到优质高产无公害标准[3-4]。

双高大豆新品种郑03-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双高大豆新品种郑03-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双高大豆新品种郑03-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海朝;张辉;文自翔;李金英;武永康;卢为国
【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2(041)007
【摘要】郑03-4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郑99130为母本、
JN9816-03为父本,通过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集高蛋白、高油、高产、抗病于一体的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44.66%,脂肪含量20.26%,超过国家大豆双高优质品质标准.该品种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夏播种植.
【总页数】2页(P62-63)
【作者】李海朝;张辉;文自翔;李金英;武永康;卢为国
【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1
【相关文献】
1."迷你南瓜03-4"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J], 沈吾山;许小江;黄伟忠;褚剑峰
2.国审双高大豆新品种泛豆1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J], 孙硕亮;段改菊;李霄培
3.双高大豆新品种沧豆七号的选育 [J], 曹金锋;陈桂林;卢思慧;高广居;王茹芳
4.河南选育成功大豆新品种“郑03-4” [J], 胡宇
5.双高多抗春大豆新品种衡春豆8号的选育 [J], 刘宏英; 张红; 李建仁; 马玉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阜阳市颍泉区优质高蛋白大豆高产栽培应用技术

阜阳市颍泉区优质高蛋白大豆高产栽培应用技术

2 1 2 d , 年均降水8 2 1 — 9 3 8 m m, 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 。近
年来 , 颍泉区引进 了一大批优质高蛋 白大豆新 品种在全 区进行推广种植 , 通过品种对 比试验和大面积示范, 总结 出了一套完整的优质高蛋 白高产栽培技术。
情、 子粒大小对播量作适 当调整 。对于百粒重 1 6 — 2 0 g , 播量应为6 0 —7 5 k g / h m ; 百粒重2 0— 2 4 g , 播量应为7 5 —9 0
安徽农学通报 , A n h u i A g r i . S e i . B u l 1 . 2 0 1 7 , 2 3 ( 1 5 )
3 5
阜 阳市颍泉 区优质 高蛋 白大 豆高产 栽培应 用技术
张灯彩 范克汝
( 阜 阳市颍泉 区农业 委员会 , 安徽 阜阳 2 3 6 0 0 1 )
子 包 衣处 理 。微 肥 拌 种 和种 子 包 衣 同时应 用 时 , 应 先 微
尿 素1 5 0 / h m , 复合J ]  ̄ 3 0 0 —4 5 0 蛔/ h m
分别作底肥和追肥 , 其 中: 复合肥和尿素用量6 0 %做底肥

进行拌种 。钼酸铵拌种用量为 1 5 0 — 2 0 0 g / h m , 用硼砂拌
种 时用 量为7 5 —1 5 0 g / h n  ̄ 。
覆 土均匀 , 对 覆 土不 匀 的要进 行 人工 覆 土 , 防止跑 墒 而影
( 1 ) 晒种 : 在贮藏条件 差或种子含水量较 高的情况
响出苗 , 确保一播全苗 , 苗匀、 苗齐 、 苗壮。
下, 播种前应晒种2 ~ 3 d 。晾晒后 , 将种子摊开散热降温 ,
再装入袋 子备用 , 应避免在水泥场上暴 晒 , 以免损伤胚 芽, 降低种子的发芽率 。 ( 2 ) 拌种 : 一是进行根瘤菌拌种。大豆种子使用根瘤 菌剂拌种使用量应控制在4 5 0 0 ~ 6 0 0 0 g / h m ; 二是微肥拌

耐荫型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贡夏豆1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耐荫型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贡夏豆1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种子世界■中图分类号:S56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547(2020)06-0052-031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余鳞四川自贡收稿日期:2020-11-17第一作者:向仕华,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工作,硕士研究生,E-mail:**********************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中“南方大豆优质高产广适新品种培育”项目(2017YFD0101503-5),四川省“十三五”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课题“优质大豆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2016NYZ0031),四川豆类杂粮创新团队技术研究岗位“春大豆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推广研究岗位”(SCCXTD-2020-20)**通讯作者:杨华伟,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大豆育种与推广研究,E-mail:**************贡夏豆13是四川省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夏大豆新品种,也是我省第一个同时通过夏大豆晚熟组试验和特殊类型套作大豆自主试验的品种。

该品种具有耐荫性好、高蛋白、熟期适中、籽粒大等特征特性,可净作、亦可“玉米/大豆”套作或“高粱/大豆”套作,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及低山地区种植。

1选育过程贡夏豆13原参试代号贡夏369-1,是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3年用贡选1号作母本,南京农业大学大豆所材料X24005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2004—2010年,连续7年系谱选择育成。

2016年参加四川省夏大豆晚熟组区域试验,2017年续试,2018年参加生产试验,2019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豆20190007。

为了成为耐荫性大豆品种,2018年又参加四川省特殊类型套作大豆自主区域试验,2019年同种子世界■步续试和参加生产试验,2020年再次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套作品种,审定编号为川审豆20203002。

2产量表现2016年参加四川省夏大豆晚熟组区试,平均产量1796.85公斤/公顷,较对照贡选1号增产6.1%;2017年夏大豆晚熟组续试,平均产量1700.70公斤/公顷,较对照贡选1号增产4.2%;2年平均产量1748.85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5.2%,2年11个试点,7点增产,增产点率64.0%。

大豆新品种濮豆857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大豆新品种濮豆857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大豆新品种濮豆857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杨彩云;于会勇;李江涛;王晓莲【摘要】本文从地块选择、种子处理、整地施肥、抢墒播种、合理密植和田间管理等环节总结介绍了濮豆857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3页(P225-227)【关键词】夏大豆;濮豆857;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作者】杨彩云;于会勇;李江涛;王晓莲【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农业科学院濮阳457000;河南省濮阳市农业科学院濮阳457000;河南省濮阳市农业科学院濮阳457000;河南省濮阳市农业科学院濮阳457000【正文语种】中文大豆新品种濮豆857由濮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14年“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濮豆857试验示范”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2014-2015年濮阳市农科院对濮豆857进行了高产潜力攻关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200~250 kg/亩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品种栽培、土肥、植保高产优质综合配套技术体系。

大豆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是依据大豆品种的生理特性,通过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施肥技术,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充分发挥品种群体生产潜力的技术体系,其目的是使品种对光、温、水、肥的利用达到最佳效果。

宜选择平整连片、排灌方便、肥力中上等(小麦亩产400 kg以上);且2年以上未种过大豆、无菟丝子和胞囊线虫病发生过的正茬地。

2.1 种子精选播种前用人工或机械剔除病虫粒、破损粒、秕粒和杂质。

作为高产优质栽培的种子要符合国家原种或良种质量标准,籽粒饱满,整齐均匀,纯度98%以上,净度98%以上,发芽率85%以上。

2.2 药剂拌种用大豆种衣剂包衣,防治地下害虫、根腐病等苗期病虫害;或用钼酸铵、硼砂等微肥进行拌种。

根据试验结果和生产实践得知:采用精甲·咯菌腈、丁硫克百威,或高巧牌种衣剂拌种,可防虫防病,增产效果显著。

10种专用大豆新品种的比较

10种专用大豆新品种的比较

10种专用大豆新品种的比较摘要选取10个有代表性的大豆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郑交107、濮豆6018、豫豆25、周豆12、许豆3号、郑92116等6个品种坷较对照豫豆22增产,其中郑交107、濮豆6018、豫豆25等品种较对照增产达0.01极显著水平,属高蛋白品种,其适应性强,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可在南阳市大力推广应用;周豆12、郑92116等品种产量表现一般,前者是高油品种,后者是高异黄酮品种,可根据需要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专用大豆;新品种;比较试验文献标识码A大豆是南阳市传统种植中重要的粮油作物,目前.常年种植面积在6.67万hm2以上。

随着大豆加工新技术的应用,大豆已成为南阳市多种产业发展的基本原料,广泛应用于畜牧养殖、食品、制药和纺织等领域,对蛋白质、脂肪含量有着较高的要求,但该地大豆品质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而依赖外购,因此发展优质专用大豆非常迫切。

依据区划,南阳是高蛋白大豆适生区,兼可种植高油大豆,为了筛选出适合南阳市种植的优质专用大豆新品种,笔者进行了优质专用大豆新品种的比较试验。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参试大豆品种分别是郑交107、郑90007、郑92116、豫豆25、豫豆22、周豆12、许豆3号、濮豆6018、商豆1099、滑豆20(河南省农技总站提供),以南阳市当家品种豫豆22为对照(CK)。

1.2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设在南阳市方城县券桥乡,试验田土质为黄壤土,地势平坦,有排灌条件,前作小麦.每公顷产量6000 kg。

1.3试验设计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设3次重复,每处理小区长5m,宽2.5 m,面积12.5m2,区组为南北走向。

人工开沟,3粒摆播,单株留苗,各品种行距×株距为50m×11m,种植密度为18万株/hm2,试验地四周种植6行大豆作保护行。

收获时取重复参试品种小区中间3行。

随机取样10株考种,考种后种子放回原处,称量小区产量。

1.4田间管理2006年6月10日耕耙、播种,整地时随犁每公顷施入有机肥1.5万~2.25万kg、磷酸二铵225 kg做底肥,播后喷施50%乙草胺乳油封闭除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 推广和应用。实践证明,优质 高 白大豆在 南阳的栽培种植有很好的前景 ,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分析 ,都具有优越性。 蛋 从
关键词 :大豆;高蛋白 ;栽培技 术



研 究 目的
用 新 复 距 法 分 析 ,豫 豆 2 、郑 9
1 、种 植 密 度 的 研 究 。适 宜 南 阳市
豫 豆 2 、郑 9 16 品 种 。这 些 品 种 具 5 2 1等
种 植 的 优 质 高 蛋 白 大 豆 品 种 有 郑
9 16 2 1 、豫 豆2 等 ,本试验选 用的品种 5 为郑 9 1 6 2 。根 据2 0- 2 0 年在 卧龙 1 06 07 区潦 河镇 张茂庄 村 五组 杜龙 堂试 验 田 及社 旗县郝 寨镇 韩庄 村李 昂试 验 田不
农 业科 学
N oN G YE KE UE X
南阳优质高蛋白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南 阳市 卧龙 区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心



要 :通过多年的品种 试验 和大田肥料 、病 虫害防治试验数据及调 查总结 ,研究 了优质 高蛋 白大豆在 南 阳的标准化栽培技术 ,并进行
05 g .k 的比例配成水液喷种 ,边喷边 拌 , 晾干 播种 ,拌种 时 不能 用 铁 制 工具 。
现 象普 遍 存 在 ,致 使单 产 水 平 较低 ,
经济 效益 较低 ,严重 影 响 了农 民种 植 高蛋 白大豆 的积 极性 。 二 是 品种 多 ,
2 、优质高蛋 白大 ̄ 2 0 g 6 m 高 _ 5 k/ 7 2 6
产水 平 的施 肥 技术研 究 。根 据2 0 年 06
乱 、杂现 象 比较突 出 ,主推 品种不 明
大 豆是 国家重要 的粮 、经 、饲作 物 ,大 豆蛋 白因 其安 全 性 和环 保 性 , 除应 用 于食 品领域 外 ,已在 医药 、纺 织 、化工等领域越来越 多地受到关 注 , 国内外 市场需 求量 迅速增 加 。这 一形 势直 接拉 动 了市场 对高 蛋 白大豆 的需
求 。 但 是 ,南 阳 市 高 蛋 白大 豆 生 产 存
民收 入 。 二 、研 究 结 果
7 鄙 6 株 数 单 株粒数 ( 粒) ( ) 株
m2
百粒重 (
单株粒 重 (
( 一)优质高 蛋 白大豆 品种 比较试
验与筛选
经方差 分析 ,郑 9 16 2 1 、豫 豆2 的 5 产量 水平 和其 他 品种 间差 异达 极显 著 水平 ,试验数据可靠。
不及 整地 的地块 ,在 生产上 ,可 以采
取施用种 肥的办法 ,弥补底肥 的不 足。
种肥 以腐 熟的有机肥 以及磷钾肥为 主 , 配合 少量 氮肥 ,将肥料集 中在播种 沟。 另外 ,采 用微量 元素 拌种 ,也是 一项 行 之有效 的增产 措施 。 目前 施用 最多
的是用 钼酸铵 拌种 ,按 1钼 酸铵 拌种 g
9 2 、中黄 1 品种 间差异 不显 著 ,豫 55 3 豆2 商 19 品种 间差 异 不显 著 ,与郑 2 09 9 16 2 、豫 豆2 品种 间差异极显著 。 1 5 根据 三 年 品种 比较试 验结 果 ,从 中筛 选 出综合 性状优 良 、增 产显 著 的 优质 高蛋 白大 豆 品种 为 主推 品种 ,如
根据 大豆 蛋 白质形 成对气 候 条件 的要求 ,我市夏大豆应争取在6 1 月 0日
前播种 ,9 53 月2 1前后成 熟 ,有利于保 持大豆原品种蛋白质应有的含量 。 ( 四)施用种肥,并用微量元素拌种 我 市大 豆为豆 、麦 两熟 。对 于来
表 4 优质高蛋 白大豆郑 9 1 6叶面喷肥不 同处理测产 结果 2 1
显 , 品 种 种 植 分 散 ,一 个 乡 镇 种 植 几
表 1 方差分析结果
个乃 至十 几个 品种 。三是 高蛋 白大 豆 品种 与其 他普 通品种 混种 、混 收 、混 销 ,没有 实现规 模化 专 门生产 ,限制 了高 蛋 白大豆 的发展 。 因此 ,引进 推
广适 宜南 阳地 区的高 蛋 白大豆 主导 品
有抗 病抗 倒抗裂 荚等 优 良性 能 ,稳产 高产 ,结 荚密 ,增产 潜力 大 ,蛋 白质
含量大于4 %,且粒色黄 、有光泽 、商 5 品性 优 、种植效 益高 ,具 有广 阔 的市 场前景。 ( 二)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
1 0 株 的密度 试验 中 ,6 7 65 0 6 m 最佳 种 植密度为1 o 株,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 250 增产 。
河南农业 2 1 02年第 9期( ) 下
KE xUE
表 3 优质高蛋 白大豆郑 9 " 6 同施肥水平测产结果 2 不 1 1
作 用 ,按 照大 豆的需 肥规律 结合 土壤 化 验结 果 ,确定 施肥 的品 种 和数 量 , 并 与有 机 肥 料 同时 翻入 土 壤作 基 肥 。 在大 豆生 长后期 ,喷施 l %的磷酸二氢 钾 ,具有 良好 的增产效果 。 ( 三)适时早播
种 并且 研究 与其 配套 的优 质高 产规 范
化栽 培技 术 意义 重 大 。
该 项 目旨在通 过试 验示 范 ,筛选 适 宜本 地 区种植 的优 质高蛋 白大豆 主
推 品种 ,探 索适 宜的优 质 高产规 范化
栽 培技 术并 加 以推广 ,解决 南 阳大豆 生 产 中长期存 在 的低产 低效 问题 ,从 而 全 面提 高 高 蛋 白大 豆 的生 产 水 平 , 增 强产 品 的市 场竞 争力 ,进 而增 加农
同种 植 密 度 下 的 产 量 表 现 调 查 结 果 看 ( 表 2 ,郑 9 16 每 亩 密 度 为 85 0 见 ) 2 在 1 0 株 、 1 0 株 、 1 0 株 、 1 0 株 、 05 0 250 45 0
在 三 个 限制 因素 :一 是 比较 效 益 差 。 由于 没有 实 现规 范 化 、标 准 化 生 产 , 栽培 管理 措施 粗放 ,不施 肥 ,不用 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