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流电池
液流电池简介演示

如果发现电池性能下降或出现 故障,需要及时清洁或更换相
关部件。
此外,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 整电解液的浓度和温度等参数 ,以保证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成本分析
液流电池的成本主要包括设备 折旧、运营和维护成本等。
设备折旧成本主要包括电池单 元、电解液和相关设备的购置 成本,折旧期限通常为5-10年
电极制备包括选择适当的电极材料、 制备浆料、涂布和干燥等过程,以确 保电极的结构和性能满足要求。
电解液注入是将电解液注入到电池单 元中,与电极发生反应,实现电能的 储存和释放。
维护保养
01
02
03
04
液流电池的维护保养主要包括 定期检查、清洁、更换部件和
调整参数等步骤。
需要定期检查液流电池的外观 、电解液的浓度和温度等参数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液流电池的正负极溶液分别存储 在两个独立的储罐中,通过离子 交换膜实现离子的传输和电能的
产生。
离子传输
在充电过程中,正极溶液中的正 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向负极迁移 ,同时负极溶液中的负离子通过 另一侧的离子交换膜向正极迁移
。放电过程则相反。
电能储存与释放
在离子迁移过程中,正负电极之 间产生电势差,从而储存或释放
优点
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可快速充电 。
缺点
对过充和过放敏感,成本高,且可 能引发安全问题。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
运营和维护成本主要包括电费 、人工费和日常维护费用等, 这些费用会随着使用时间和规 模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相比之下,液流电池的初始投 资成本较高,但运营和维护成 本相对较低,长期来看具有较 高的经济效益。
05
液流电池 分类

液流电池分类液流电池是一种利用液体来存储和释放电能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再将化学能转化回电能。
液流电池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流动电池、液流电池、液流金属电池、液流纳米电池和液流高温电池。
流动电池是一种将液体电解质流动起来以维持电池正常工作的电池。
它的特点是可以通过调整电解液的流速来调节电池的功率输出,并且可以实现快速充放电。
流动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液流电池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电池。
它的特点是电解液和电极是分离的,可以通过更换电解液来实现电池的充放电。
液流电池的优点是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周期寿命,可以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灵活应用。
第三,液流金属电池是一种利用金属和液体电解质来存储和释放电能的电池。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金属与电解液反应生成化学能,并通过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来实现电池的充放电。
液流金属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较长的寿命,适用于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第四,液流纳米电池是一种利用纳米材料作为电极材料的电池。
它的特点是具有高比能量和高功率密度,可以实现快速充放电。
液流纳米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智能穿戴等领域。
液流高温电池是一种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电池。
它的特点是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可以在高温环境下实现高效能的电池工作。
液流高温电池适用于能源储存、太阳能发电等领域。
总结起来,液流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池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高功率输出的优点。
它的分类包括流动电池、液流电池、液流金属电池、液流纳米电池和液流高温电池。
这些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储能系统、电子设备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流电池有望实现更高能量密度和更长周期寿命,为能源领域带来新的突破。
液流电池性能优化

液流电池性能优化液流电池性能优化液流电池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能源储存技术,可以提供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
然而,为了优化液流电池的性能,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
第一步:电解液优化电解液是液流电池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还会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和稳定性。
在优化电解液时,我们可以考虑选择能够提供更高离子传导率和更稳定化学性质的材料。
此外,我们还可以研究添加其他化合物或添加剂来改善电解液的性能。
第二步:电极材料改进电极是液流电池中储存能量的部分,因此优化电极材料可以显著改善电池的性能。
在寻找电极材料时,我们可以考虑选择具有高电导率和高比表面积的材料,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效率。
此外,我们还可以探索新型的电极材料,如纳米材料或多孔材料,以增加电池的储存容量和循环寿命。
第三步:流体动力学优化液流电池中的电解液和电极材料之间的流动是实现高效能量转换的关键。
在流体动力学优化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和优化电池内部的流通路径和流动速度来减少质量传输阻力和电池内部的浓度极化。
此外,我们还可以研究电解液的流变性质,以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能量转换效率。
第四步:系统集成和控制策略液流电池作为一种能源储存解决方案,需要与其他能源系统进行有效集成。
在系统集成和控制策略方面,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智能控制算法来实现对电池的最优控制和管理。
此外,我们还可以探索电池与其他能源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和平衡。
综上所述,液流电池的性能优化需要从电解液优化、电极材料改进、流体动力学优化以及系统集成和控制策略方面进行综合思考和改进。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液流电池有望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领域的重要技术。
液流电池电堆结构

液流电池电堆结构引言液流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由多个电堆组成。
电堆是液流电池的核心部件,负责产生和储存电能。
本文将对液流电池电堆结构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介绍。
1. 电堆概述液流电池电堆是由正负极板、隔膜、液流循环系统和外壳等组成的。
正负极板分别负责氧化还原反应,隔膜用于阻止正负离子间的直接接触,液流循环系统用于将溶液循环输送,外壳则用于保护内部结构。
2. 正负极板正负极板是液流电池电堆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
2.1 正极板正极板通常由导电材料如碳纸或碳布制成,表面经过特殊处理以增大活性表面积。
在正极板上发生氧化反应,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2.2 负极板负极板通常由导电材料如金属网制成,表面也经过特殊处理以增大活性表面积。
在负极板上发生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3. 隔膜隔膜是液流电池电堆中起到隔离正负离子的作用。
它通常由多孔材料如陶瓷或聚合物薄膜制成。
隔膜具有良好的离子传递性能,同时可以阻止正负离子直接接触,避免短路等问题的发生。
4. 液流循环系统液流循环系统是液流电池电堆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负责将溶液循环输送以实现反应物的供应和产物的排出。
4.1 液体储罐液体储罐用于储存正负极溶液,通常由耐腐蚀材料如聚丙烯或玻璃制成。
液体储罐具有一定容量,可以保证长时间运行。
4.2 泵和管道泵和管道用于将溶液从储罐中抽取并输送到正负极板之间。
泵通常采用电动泵或气动泵,管道则由耐腐蚀材料如聚氯乙烯制成,以保证溶液的流动。
4.3 液流控制系统液流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溶液的流速和流量,以满足电堆运行的需求。
它通常包括流量计、阀门和传感器等组件,可以实时监测和调节液流状态。
5. 外壳外壳是液流电池电堆中起到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
它通常由耐腐蚀材料如不锈钢或塑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机械强度。
6. 工作原理液流电池电堆的工作原理基于正负极板上的氧化还原反应。
正极板上发生氧化反应,负极板上发生还原反应,通过隔膜分离正负离子,并通过液流循环系统实现反应物的供应和产物的排出。
液流电池 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国内企业
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电联储能等公司 在内的一批国内企业也在液流电池领域进行 了布局和研发,推出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液流电池产品。其中,宁德时代在液流 电池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均较为突出 。
03
液流电池未来趋势分析
液流电池市场预测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液流电池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扩大。
液流电池市场规模与增长
当前全球液流电池市场规模约为数十 亿美元,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持续增 长。
VS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之一, 液流电池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未 来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液流电池主要企业及产品
国外企业
包括Vionx Energy、ElectraTherm、 Sumitomo等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均已推出 液流电池产品,并已在市场上得到一定应用 。
案例四:液流电池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与示范
总结词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液流电池在智能 电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通过将液流电池与 智能电网相结合,可以实现分布式能源的储存与利用, 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详细描述
智能电网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电力系统 ,可以实现电力的高效、安全、可靠传输和分配。液流 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的储能技术,可以与智能电网相结合 ,实现分布式能源的储存与利用。例如,通过在智能电 网中加入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可以在电力需求高峰期时 释放储存的电能,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
05
液流电池案例分析
案例一:大规模储能电站建设与运营
总结词
大规模储能电站是液流电池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主要用于 平衡电力系统、调峰调频等。目前,多个大规模液流电池储 能电站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例如中国张北储能电站等。
锌铁液流电池工作原理

锌铁液流电池工作原理锌铁液流电池(Zn-Fe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可再充电电池,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锌和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存储和释放电能。
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低成本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储能、电网稳定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
在放电过程中,锌负极上的锌粉最先发生氧化反应,将金属锌(Zn)转化为锌离子(Zn2+)。
这些锌离子在电解质中移动,向正极铁板逐渐形成薄层的极化物,同时释放出电子。
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动,完成电能传输。
在正极铁板上,锌离子接触到铁表面时,发生还原反应,将锌离子还原为金属锌。
金属锌沉积在正极铁板上,形成固体锌层。
同时,铁正极中散布的水分子也参与了反应,生成了氢气,通过正极板上的钢网微孔散出。
在充电过程中,电流的方向相反。
外部电源提供电流,使正极铁板氧化,将固体锌层溶解为锌离子,并将铁板表面的极化物转化为铁离子。
锌离子通过电解质向锌负极移动,同样释放出电子。
在锌负极上,锌离子被还原为金属锌,并在电极表面沉积。
重复放电充电循环可以在锌负极和铁正极之间实现锌和铁的氧化还原反应。
锌铁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在于通过这种氧化还原反应来存储和释放电能。
相对于传统的电池,锌铁液流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循环寿命。
锌铁液流电池在储能和电网稳定方面有广泛应用。
它可以存储大量的电能,以应对高能耗峰值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通过外部电源进行充电,以平衡电网的供需关系。
此外,由于锌铁液流电池的低成本特性,它也被广泛应用于可再生能源领域,用于存储风能和太阳能等不稳定的能源。
总之,锌铁液流电池通过锌和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存储和释放电能。
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和低成本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储能、电网稳定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
随着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锌铁液流电池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储存技术。
iec 62932液流电池国际标准

在撰写这篇文章之前,请先允许我对IEC 62932液流电池国际标准进行一些深入的了解和评估。这将有助于我撰写一篇更加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文章。
让我们简要了解一下IEC 62932液流电池国际标准的背景和意义。IEC 62932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关于液流电池的国际标准,液流电池是一种能储存和释放能量的设备,具有高效、环保和可再生等特点。这个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液流电池技术的发展,促进全球能源储存领域的创新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将逐步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对IEC 62932液流电池国际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文章大纲如下: 一、IEC 62932液流电池国际标准的意义和背景 1.1 IEC 62932标准的发布背景 1.2 液流电池的定义和特点 1.3 IEC 62932的意义和影响
二、IEC 62932液流电池国际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2.1 标准的基本架构和组成 2.2 液流电池在标准中的规范和要求 2.3 对液流电池生产、使用和管理的指导和建议 三、IEC 62932液流电池国际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和推广 3.1 国际上对IEC 62932标准的响应和采纳情况 3.2 液流电池技术在全球能源领域的应用和前景 3.3 IEC 62932标准对于全球能源转型的积极作用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 4.1 对IEC 62932标准的认识和看法 4.2 液流电池技术在未来能源发展中的角色和地位 4.3 对液流电池技术和标准的展望和期待
通过以上大纲,我将以较为系统和有条理的方式对IEC 62932液流电池国际标准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并撰写一篇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中文文章。这将使我能够更深入、全面、灵活地理解和应用这一主题。
请耐心等待,文章将稍后提交给您。一、IEC 62932液流电池国际标准的意义和背景
1.1 IEC 62932标准的发布背景 IEC 62932液流电池国际标准的发布背景是因为液流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储存技术,具有储能密度高、可循环使用、环保等优点,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为了规范液流电池的生产、使用和管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了这一标准,旨在推动液流电池技术的发展。
液流电池分类

液流电池分类液流电池是现代新能源科技领域的一种重要储能技术,可以作为电网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和移动储能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液流电池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的同时,其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本文将围绕液流电池分类来展开讨论。
一、按照电解液的形态1. 高浓度电解液液流电池这种液流电池的电解液浓度较高,通常在0.8~1.6 mol/L的范围内,能够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而且这种电池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液流量都比较小,更加适合在工业制造和微型储能领域中应用。
2. 低浓度电解液液流电池低浓度电解液液流电池的电解液浓度相对较低,通常小于0.5mol/L。
这种液流电池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能够在长时间运行中保持一定的电化学性能,是电网储能领域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一种液流电池。
二、按照电极材料1. 钴钢液流电池钴钢液流电池的正极为铝锰氧化物,负极为钴钢,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能够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稳定运行。
这种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工业制造和矿井照明等领域。
2. 钒液流电池钒液流电池的正负极均为钒电极,能够在长时间充放电过程中保持很好的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网储能领域。
三、按照电化学反应类型1. 酸液流电池酸液流电池的电极和电解液均为酸性物质,如硫酸、氢氟酸等,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反应速度和较高的能量密度,但其腐蚀性较强,需要采取一定的防腐措施。
2. 碱液流电池碱液流电池的电极和电解液均为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小的液体流动阻力,但同时也受到碱性物质的腐蚀作用。
综上所述,液流电池具有种类繁多的特点,不同种类液流电池各有其特殊的电化学性能和应用领域,对于选择液流电池应根据具体应用条件和要求进行评估和选择。
随着新能源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液流电池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4 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长寿命是未来 液流储能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因此, 需要加强液流储能电池关键材料(如电解液、 离子交换膜、电极材料等)及电池结构的研 究,提高电池可靠性和耐久性。同时,应进 行关键材料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开发,实现电 池关键材料的国产化以显著降低成本,并且 积极开展应用示范,为液流储能电池的产业 化和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4.1.1 全铅单液流电池原理
4.1.2 电池特点
❖ 最主要的缺点是正负极物质的沉积速度不同 致使电池在经过几次的充放电之后 负极沉积 了大量的铅 使电池性能降低直至失效
❖ PbO2电极动力学问题是全铅单液流电池发展 瓶颈
❖ 此种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密度为 10-60mA/cm 放电电 压约为 1.55 V 库伦效率超过 85% 能量效率约为 65%
❖ 5.2 与双液流电池相比,沉积型单液流电池具 有结构简化、比能量高、成本低等特点,但 是单液流电池的容量受固体电极所限,寿命 有待提高。沉积型金属电极的均匀性和稳定 性以及兼顾正负电极性能的电解液等问题也 有待进一步解决
❖ 5.3 新型液流电池技术,如钒/空气液流电池、 (Fe3+/Fe2+)液流/甲醇燃料电池或半固体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离子液流电池,目前正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 无论性能还是可靠性和循环寿命,都不能满 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因此这些新技术要成为 成熟的商业化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5 半固态双液流电池
❖ 半固态锂离子液流电池采用与传统双液流电 池相同的结构设计,不同之处在于半固态锂 离子液流电池将传统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 粉末分散到溶液中形成电极材料的悬浊液, 利用这种悬浊液电极取代双液流电池中的惰 性碳电极。悬浊液电极既充当了传统双液流 电池电解液中的活性物质,发生电化学反应, 同时又是电化学反应场所
❖ 作为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电池技术,钒/空气单 液流电池的研究前景光明,但仍然存在重要技术屏 障需要克服
4.4 可再生液流/燃料电池
❖ 可再生液流/燃料电池将溶有氧化还原对的正 极溶液与负极燃料以单液流的形式供给到电 池正极,氧化还原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燃 料通过透膜行为。扩散到负极发生氧化,实 现能量从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是一种新型 的电池技术。放电结束后,在电池的负极一 侧通入空气,利用空气中氧气的还原反应实 现正极高价氧化物的再生。单极可再生液流/ 燃料电池的典型实例主要为(Fe3+/Fe2+)液 流/甲醇燃料电池
❖ 主要的氧化还原体系 铁铬体系、铁钛体系、全钒体系、钒溴体系、 多硫化钠溴体系、钒镉体系、铁钒体系
3.2.1 全钒液流电池
❖ 全钒体系是目前技术相对成熟,最接近商业
化的体系。由于正负极活性物质为同种元素,
消除了正负极活性物质交叉污染的问题。但 是的由能于量密V5度+的,溶并解且度V较5+低的,溶极解大度地与限温制度了呈电负池相 关,随着温度的升高会有V2O5沉淀析出,使 得钒电池的工作温度局限在10~40 ℃内。为 了扩展全钒液流电池的工作温度,提高能量
❖ 电池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有少量的Cu粉和 PbO2粉末进入电解液中,造成电池容量损失
❖ 实验中,循环450 次后 电池性质几乎不衰退 得到的平均电压为1.29 V。 库伦效率达到了 97% ,能量效率也达到了83%
4.3 钒/空气单液流电池
❖ 钒/空气单液流电池是在全钒液流电池和燃料 电池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池新概念,该 电池采用了全钒液流电池的负极体系作为负 极半电池,采用了燃料电池中的空气或者氧 扩散电极作为正极半电池
液流电池
姓名:hzf 学号:
一 工作原理
液流电池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大规模高效电化 学储能(电)技术,通过反应活性物质的价 态变化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换与能量存 储。在液流电池中,活性物质储存于电解液 中,具有流动性,可以实现电化学反应场所 (电极)与储能活性物质在空间上的分离, 电池功率与容量设计相对独立,适合大规模 蓄电储能需求
b. 正负极电对为同一个变价元素则该元素至 少有 3 个价态 例如 全钒液流储能电池
❖ 2.3 按电解液数目分 分为双流动电解液和单流动电解液
❖ 2.4 按电堆的功能分类 分为单纯蓄电和双功能—蓄电/电化学合成
三 双液流电池
3.1 电池特点
❖ 双液流电池的储能活性物质与电极完全分开, 功率和容量设计独立,易于模块组合;
二 液流电池分类
❖ 2.1按电极反应形式 a. 无沉积反应 即离子在电极表面变价后又回 到液流中去的反应 例如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 池 b. 有沉积反应 b1.双沉积反应 例如全沉积型铅酸液流电池 b2单沉积反应 例如锌/溴电池 全铁电池
❖ 2.2 按电化学体系分 a. 正负极电对为两个变价元素 a1阳离子变价 例如 Ti-Cr Cr-Fe 体系 a2阴离子变价 例如 多硫化钠/溴液流电池 a3阴阳离子变价 例如钒/溴液流电池
密度,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电解液的
改性方面。利用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作为 支持电解液,在钒浓度为3.0 mol/L的条件下 将全钒液流电池的工作温度扩展到-5~50 ℃ 范围,有效地拓展了钒电池的工作温度。
3.3 铁钒液流电池
Fe-V体系液流电池是一种最新提出的双液流电池体 系,这种电池利用Fe3+/Fe2+作为正极电对,V3+/V2+ 作为负极电对,采用正负极电解液相混的方法避免 活性物质的渗透带来的容量损失。由于正负极电对 的溶解度较高,并且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从 而有效地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拓宽了电池的工 作温度,但是这种电池的开路电压较低,功率密度 较低,并且需要严格控制充电状态,以避免正极电 解液中的V3+/V2+被氧化成更高价态,产生沉淀,极 大地限制了这种电池体系的应用。
4.4.1 电池特点
❖ 种电池是一种单液流电池,结构简单,辅助 设施少,成本较低,并且由于燃料直接参加 电化学反应,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 由于混合燃料中氧化还原电对的限制,单体 电池的开路电压较低。因此寻找能被氧气高 效氧化,并且具有较高的平衡电位的氧化还 原对,是提高单极可再生液流/燃料电池能量 和功率密度的有效途径。
❖ 该电池使用PbO2/PbSO4电对作为正极活性 物质,在硫酸介质中的极化过电势很小,所 以电池的极化主要来自Cu负极。
4.2.3 电池特点
❖ Cu负极不形成枝晶,又由于其较高的电极电 位,不发生析氢反应。因此,Cu负极具有较 高的充电效率
❖ 电池的PbO2正极充放电状态要控制在50%以 下,仅有部分的Cu2+和PbO2参与电极反应, 损失了电池的容量
4.3.1 电池特点
❖ 与全钒液流电池相比,由于钒/空气单液流电池采用 了空气/氧气扩散电极取代了液流正极半电池,钒电 解液用量减少一半,钒/空气单液流电池系统的能量 密度提高一倍,显著地降低了储能装备成本。
❖ 由于正负极活性物质的相态不同,会出现正极一侧 氧气向负极一侧扩散和负极一侧溶液向正极一侧渗 透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造成电池容量的损失,也 极大地影响了电池的长期稳定运行。
谢谢
❖ 这种半固态液流电池的研究刚刚处于起步阶 段,无论是电极材料选择、膜材料的选择, 还是电池结构的设计都需要深入的研究
五 总结
❖ 5.1 对于传统双液流电池来说,在逐步实现全 钒液流电池等成熟技术商业化的同时,开发 具有溶解度大、化学性质稳定、电极反应可 逆性高、无析氧/析氢副反应、电对平衡电位 差大等特点的新电对以及非水体系是一项很 有意义且充满前景的工作
四 沉积型单液流电池
❖ 沉积型单液流电池是在双液流电池基础上发展而 来的一种新型液流电池技术。沉积型单液流电池中 的正极、负极共用一种电解液,在充放电过程中, 至少有一个氧化还原电对的充放电产物沉积在(或 原本在)电极上。根据电化学沉积反应的数目,沉 积型单液流电池又分为双沉积型单液流电池和单沉 积型单液流电池。与双液液流电池相比,单液液流 电池不需要离子交换膜 电池的成本及电池系统的复 杂性都有所降低
❖ 电解液储存于储罐中不会发生自放电; ❖ 电极只提供电化学反应场所,自身不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 ❖ 电解液可以在充放电过程带走热量,避免热
失效问题
3.2 常见双液液流电池
❖ 氧化还原电对是液流电池实现储能的活性物 质,是影响液流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为了 断提升电池性能,许多氧化还原体系被尝试 用于液流电池系统。
4.5.1 电池特点
❖ 电池能够将能量储存到固相物质中,而不是 电解质溶液中,从而提高电池系统的能量密 度,其能量密度约为传统双液流电池系统能 量密度的10倍
❖ 由于采用了半固态的悬浊液作为活性物质, 形成液/固两相电化学体系,使电化学反应与 传质过程的矛盾十分突出,在规模化应用过 程中遇到了明显的障碍
4.2 单沉积型单液液流电池
❖ 单沉积型单液流电池是指电池使用过程中, 只有一个氧化还原电对的充放电产物沉积在 电极上,另一个电极反应为固态相变的电池 类型。
❖ 主要有:锌-镍单液流电池、二氧化铅-铜单液 流电池、醌-镉单液流电池
4.2.1二氧化铅-铜单液流电池
4.2.2 电池电极
❖ 二氧化铅-铜单液流电池的正极采用了与传统 铅酸电池相同的PbSO4/PbO2固态电极,负为 Cu/Cu2+沉积型电极,以CuSO4的酸性水溶液 为电解液。
4.1 全沉积型单液流电池
❖ 全铅沉积型单液流电池是全沉积型单液流 电池的典型代表,最早由Pletcher等于2004 年提出。该电池以酸性甲基磺酸铅水溶液作 为电解液,充电时正负极分别在惰性基体上 沉积金属Pb和PbO2;放电时沉积物溶解转化 为Pb2+回到溶液。在电池充电/放电过程中, 正负电极材料需要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电极 接触和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