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一带一路”视域下高职国际合作办学研究

“一带一路”视域下高职国际合作办学研究

“一带一路”视域下高职国际合作办学研究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高职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高职院校在国际合作办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高职国际合作办学研究对于提升我国高职教育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国际合作办学研究有助于培养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国与相关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高职院校通过与相关国家的合作办学,可以了解当地的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为培养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指导和支持。

高职国际合作办学研究有利于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国内高职院校通过与国外高职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可以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材。

在国际合作办学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可以建立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机制,促进双方的相互学习和经验分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高职国际合作办学研究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通过与国外高职院校合作办学,高职院校可以拓宽国际视野,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和能力。

在国际合作办学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可以借助合作伙伴的资源和平台,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并提高在国际教育领域的竞争力。

高职国际合作办学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学校之间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可能会影响合作的顺利进行。

学校之间的教育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适应。

高职院校在国际合作办学中还需要解决合作伙伴选择、资金来源和学分认证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高职国际合作办学研究可以借鉴国际合作办学的成功经验。

国内高职院校可以与国外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办学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高职院校还可以加强国内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形成合作办学的联盟,共同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研究和实践。

“一带一路”视域下福建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以福州

“一带一路”视域下福建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以福州

第 32 卷 第 10 期2019 年 10 月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Vol.32 No.10Oct.2019“一带一路”视域下福建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陈雅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摘 要: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为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带来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合作情况为切入点,对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过程中的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并探索解决之道,旨在加强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其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097(2019)10-0089-020 引言2015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明确指出,要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

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提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

1 “一带一路”建设与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1.1 “一带一路”建设为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提供新机遇长期以来,部分高职院校的国际教学水平还比较薄弱,交流合作对象大多是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形式也停留在短期的考察、培训、学习、互访等层面[1]。

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给高职院校的对外合作交流提供了更多机遇。

截至2017年,我国已与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合作协议,与53个沿线国家建立734对友好城市关系[2]。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策略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策略

[摘要]“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政策的提出让高职院校教育也走向了国际化,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

高校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关键途径,那么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抓住这一次机会,努力前进,走国际化教育路线,对人才的培养也更为积极,最后达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因此,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策略做出分析研究,希望可以给相关教育工作者一些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职院校;国际化;战略;政策[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1-0106-02“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策略丁宁群(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办公室,广东东莞523808)“一带一路”的提出为我国的多个行业和产业指明了道路,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要发挥出产能优势和技术优势,开启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在此,人才是不可或缺的要素,高校教育的责任更为重大,那么就需要抓住这个契机,更好地走国际化路线,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也让人才更为适应适合的发展节奏。

那么,以下就对“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发展策略做出分析研究,希望可以更好地带动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一、“一带一路”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力量之源在当前的国家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推动了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高职院校也承担起了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任务。

“一带一路”背景之下,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加,通过技术开放还有互通管理的办法让文化、经济以及政治之间相互渗透,不断地交融,让教育也发生转型。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过程中已经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可以和国外高水平院校进行交流与合作,这是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必要途径。

从这个层面上看,“一带一路”极大地推动了高职院校国际化的发展,也成为其力量之源。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开拓国际交流的新路径成为培养优秀者还有新型人才的一条途径,也是促进高职教育办学水平提升的一种有效办法。

一带一路视阈下高职院校境外办学的影响因素及推进策略研究

一带一路视阈下高职院校境外办学的影响因素及推进策略研究

"一带一路"视阈下高职院校境外办学的影响因素及推进策略研究摘要: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合作之门,使得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探索在这些国家开展境外办学的机会。

本文就一带一路视阈下高职院校境外办学的影响因素及推进策略的研究。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职院校境外办学;影响因素;推进策略一、"一带一路"视阈下高职院校境外办学意义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高职院校境外办学具有很强的意义。

首先,高职院校境外办学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一带一路”国家中,许多国家缺乏技术人才和技术培训机构,而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可以对相关技术进行培训和传授,填补其人才和技术缺口。

其次,高职院校境外办学有利于促进中外交流与合作。

高职院校境外办学使学生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教育模式,有助于开阔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语言能力。

而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境外办学搭建平台,扩大国际视野,增进交流与合作,促进项目和合作机会。

第三,高职院校境外办学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

通过在“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教育合作和办学,可以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广泛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外语能力和职业技能,并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高职院校境外办学还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力。

境外办学活动可以提高高职院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不断完善和提升办学质量和服务水平,也能帮助高职院校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总之,高职院校境外办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推动国家人才和技术的对接与互动,培养更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同时也有助于高职院校提升国际影响力,挖掘国际市场潜力。

二、"一带一路"视阈下高职院校境外办学的影响因素(一)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推动高职院校境外办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政府推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为高职院校在境外建立分校提供了政策支持和鼓励。

广西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合作交流经验与趋势研究

广西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合作交流经验与趋势研究

广西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合作交流经验与趋势研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推进,教育合作交流已成为各相关国家间的重要合作领域之一。

广西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积极响应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号召,加强与相关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合作模式,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1. 开展姊妹学校交流与合作广西高职院校积极与“一带一路”国家的高职院校进行友好交流与合作,开展姊妹学校合作项目。

通过双方学校之间的合作协议,共同探讨合作办学、教师互派、学生交流等合作方式,进一步促进了两国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开展留学生招生与培养广西高职院校通过拓展“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招生渠道,积极向相关国家推广我国的高职教育,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华就读。

并针对“一带一路”国家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为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服务,培养更多的优秀留学生。

3. 积极参与国际性教育项目广西高职院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性教育项目,如联合开办国际班、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组织国际文化活动等。

通过此类项目的参与,学校能够与国际上的知名高校加强合作与交流,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4.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广西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教育合作,不仅仅是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多的是通过双方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广西高职院校积极邀请相关国家的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共同探讨合作研究项目,促进双方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利共赢。

2. 推动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广西高职院校将继续拓展留学生招生、加强中外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深化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推动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

通过注重高职教育与产业对接,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更多适应当地发展需求的真正“技术工匠”。

4.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广西高职院校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开展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教育合作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鼓励学校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与领域,为学校的国际化教育合作提供更多的政策保障。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作者:范亚丽来源:《现代企业》2020年第12期高职院校建立良好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交流关系有利于促进与沿线国家的友好关系,促使沿线国家人民互相信任,从而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与中国高职院校进行国际合作和交流,促进国家青少年之间文化交流,深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建设。

一、“一带一路”对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影响1.“一带一路”开辟了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途径。

我国坚持“一带一路”建设,带动沿线国家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较多,连接着东亚经济圈,实际涉及范围比较广泛,与沿线东亚、中亚、东南亚、欧洲中东部发达国家以及部分非洲国家保持密切联系,我们应与沿线国家深入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进步。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达成重要合作,共同进行国际交流。

“一带一路”的发展,不仅使更多国家了解到中国,并保持合作贸易往来,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发展,带动高职院校教育领域的革新,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让世界了解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和交流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虽然高职院校努力推动国际合作和交流的进程,但是具有一定局限性,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主要集中于同欧美发达国家的交流,与“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合作和交流的机会比较少,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将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和交流。

2.“一带一路”调整了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方向。

现如今,我国高职院校对于国际合作和交流的教育方式比较重视,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活动,学习西方先进国家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引进先进教育资源,从而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师的素质,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发展,促使更多国家参与,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国际合作和交流的过程是双向的,我国高职院校逐渐转变交流理念,更多高职院校进行学校教学理念和资源的输出工作,将学校的优秀教学资源和先进教学理念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推广,从而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路径探究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路径探究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路径探究“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路径探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高职院校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如何将“一带一路”倡议与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相结合,为培养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做出贡献?本文将深入探讨高职院校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化发展路径。

首先,高职院校需要树立国际化发展意识。

高职院校应该了解和认识“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和意义,明确其对国际化发展的引领作用。

通过组织学术研讨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加深师生的认识和理解,提升高职院校的国际化意识和责任感。

其次,高职院校需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高职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可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交换生项目、教师互访以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

通过这些合作交流,不仅可以提高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国际化教育平台,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进一步,高职院校应注重国际化课程的开设与创新。

高职院校需要根据“一带一路”倡议的需求,创新和调整课程设置,增加与沿线国家的经贸、文化、语言等相关的课程。

同时,高职院校应引进国际化教材和教学资源,提升国际化课程的质量与水平。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满足学生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专业需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另外,高职院校还需积极推动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

高职院校应开展教师培训计划,提供机会让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培训课程。

此外,高职院校还可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和教授来校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高职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全球视野,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和指导。

最后,高职院校要加强国际化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应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创新创业竞赛和项目实践,提供创业孵化和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拓展国际市场。

通过这些实践机会,学生可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化经营的能力,更好地适应“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化发展需求。

“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的发展趋势

“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的发展趋势

“一带一路” 背景下职业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的发展趋势摘要:随着我国综合素质教育改革新要求的不断深入,实用性专业人才培养成为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事业的主导思想。

职业院校作为我国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孵化地,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推进,在带动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发展的同时,亦是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深入,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事业发展重要导向。

本文主要分析“一带一路”对职业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的深远影响,重点对“一带一路”战略下,职业院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发展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一带一路;职业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趋势前言: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在推动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目标的同时,极大程度上带动了沿线国家的文化层面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推进我国职业院校的国际化发展脚步。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专业型技术人才的主要孵化地,为了充分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国际化发展,职业院校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是为我国推进社会经济国际化发展孵化专业性国际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

因此,职业院校应当充分抓住沿线国家合作发展为职业院校所带来的国际化发展契机,加强自身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在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当前职业院校教学形式进行积极的创新与改革,为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一、“一带一路”对职业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的深远影响(一)“一带一路”为职业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开辟新路径职业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中重要环节之一,但是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部分职业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的发展状况的分析,发现部分职业院校虽然都在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发展,但是在其推进路径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大部分的职业院校在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更倾向于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文化交流,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交流缺乏足够的重视[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策略研究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策略研究摘要:“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提出及《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并对国内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和成功案例进行剖析,笔者提出各高职院校要解放思想观念、开放政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水平“引进来”、规划式“走出去”,提升高职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4-0011-02一、背景在这个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的时代,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等重要文件,积极响应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号召,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以全新的面貌走出国门、走向国际,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各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迈向高潮。

二、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大意义1.主动服务于国家倡议的需要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对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并把丰富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作为重点部署工作之一。

强调“要通过教师学生友好往来等平台,完善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相关制度”。

[1]2016年7月,教育部关于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更是将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行了系统化设计。

“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指出“要广泛吸收和借鉴沿线68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优势,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互融、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为高职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2]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局面,主动服务于国家“教育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两大倡议。

2.契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通用型技术人才,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首先和主要的任务是人才培养,满足该任务应培养的国际化人才有三大类:不同领域的工程技术、项目设计与管理等专业人才;大量通晓当地语言、熟知当地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和人文地理的人才;大量的国际贸易人才。

[3]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新时代所需的国际化人才。

3.契合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要通过不断为教师提供各种教育与实践的机会,帮助其在教学、研究、服务、管理等方面不断提高,从而最终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软实力。

[4]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师资培养是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海外学习,可以开阔高职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更新管理人员、专任教师的管理和教学理念,将国外高职教育的管理经验、教学模式、教学经验成果恰当应用于管理和教学实践中,进一步促进教师了解专业相关领域发展的国际前沿动态,从而提升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三、成功案例分析笔者对近年来国内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成功案例进行搜集、整理、剖析,分析其特点,总结其经验如下。

1.结合时代背景,服务国家倡议“中国制造2050”“一带一路”等倡议的提出,为高职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

如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把握“一带一路”倡议机遇,打造中俄教育合作典范。

该校立足自身特色,打造强强联合项目;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专业建设;拓宽交流渠道,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开展留学/就业服务,铸就合作品牌。

2.依托学校特色,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去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国际铁路员工培训,开办全日制留学生教育,泰国留学生学习铁路专业知识。

定期为坦赞铁路总局、埃塞俄比亚轻轨、吉布提铁路公司技术人员提供培训,并派出专业教师赴摩洛哥援建“建筑与公共工程职业技术学校”,选派专职管理人员赴埃塞俄比亚协会协助其进行“亚吉铁路”的运营筹备工作,助力中国铁路走出去。

3.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区域性国际化特色高职院校区域优势明显的高职院校,一般来说,国际化道路中体现较强的区域特色。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设有8系35个专业,覆盖温州主要支柱产业和特色行业。

该校以“专业共建――技术研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办学理念,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合办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项目,该项目获得浙江省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优秀的成绩通过合作院校方五年中期检查。

4.搭建校?H、校企合作平台,多方面提升院校国际化水平通过搭建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高职院校得以在师资培养、课程开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多方面实现国际化。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与台湾三所大学合作办学,开展引进师资、开发教材、共享课程、引进台湾资格证书考试、与台资企业订单培养学生、开展专业见习等,做优合作办学项目,提升专业建设内涵。

四、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策略结合上文的经验总结,及笔者的前期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株洲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调查与分析》[5],提出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策略,总结如下:(一)解放思想,开放政策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首先是要解放思想、开放政策。

解放思想,指各高职院校应树立全球意识,尊重、吸纳、并包容沿线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开放政策指职业院校须从顶层进行系统化、科学化规划和设计[5],合理规划倡议,建立健全服务体制和机制,以开放的政策引领国际交流与合作,要均衡考量国内外、区域内外、行业与企业、双边与多边等因素,形成开放的双向流通机制。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调动国内外、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因素,发挥院校自身优势,积极开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行业、学校、机构等多种合作方式,并注重专业设置的国际性、人才培养的跨界型、师资培养的跨界性、人才评价体系的多元化,要借助多种资源、多方力量、多条途径提升高职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建立健全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既要为社会输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更迫在眉睫的是要以建设一支国际化的高职专业师资队伍为前提。

(三)高水平“引进来”这些年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对发达国家理念的学习、经验的借鉴,但是有些经验和模式无法简单复制,需要进行二次研发。

在研发中需要借鉴包括行业标准、实训模式、质量保证等在内的一系列课程体系,比如学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等,引进来不等于简单的模式复制,而是先进经验的本土化。

引进来的关键,是将这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模式融会贯通之后,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四)规划式“走出去”我国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培养社会、产业、行业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校企合作、产教协同等在我国高职人才培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中国制造2025”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我们要发展与中国企业及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巩固这些企业和产品的国际市场,使其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总结我国高职院校“走出去”的经验,主要集中在政府主导、产教协同、校际合作、联盟作战等几种模式。

高职教育“走出去”,要以国家倡议、政策为行动纲领,讲究竞争策略,准确定位,有规划、分步骤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国际化倡议;结合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如专业特色、区域优势等,将各方目标有机结合,让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真正成为各校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支柱之一。

五、结语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度与深度,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程度。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占山曾指出:“我们一定要开门办学、为我所用。

”“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提出更高的要求,“一带一路”倡议带来更大的挑战,同时高职院校将获得更多的机遇、拥有更大的平台,吸引国外优质资源“高水平”地走进来,引导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有策略”地走出去,培?B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Z].[2]教育部.关于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Z].教外[2016]46号.[3]瞿振元.“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家教育新使命[M].光明日报,2015-08-13.[4]宋文红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及其组织模式: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M]济南:人民出版社,2011:58.[5]刘子璇.“一带一路”背景下株洲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调查与分析[J].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6]徐华,黄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研究[J].江苏高教,2016(4).Abstract: The proposal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and the issue of “the Vision and Actions on Jointly Building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have brought up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y analyzing the significance of conductinginternational exchange & cooper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studying successful examples of som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is field,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a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liberate mind, open policy,innovate talents cultivating mode, bring in with high standard and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with sophisticated plann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better serve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and area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责任编辑:于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