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广播电视台简介

合集下载

安徽广播电视台播控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安徽广播电视台播控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不同状态, 而且以进度条的方式展现出当前进度; 圆 囵 绿色 用会越来越广泛 。 百分比进度条表示任务进度正常, 区卫 口 红色进度百分条表示 互 由于系统采用的是迭代增强的软件开发方式 , 本系统现在仅仅初
任务进度滞后 。
5 .问题 跟 踪 可 视 化
步实现了企业项 目 研发济 翌及人员管理等—些必要的企业管理功能。 萌 经过用户试用之后, 还需要针对反馈意见, 从而满足企业更多的管理需要。


i 诚
器镜象播 出、 主备播 出服务器均预 留应急上载通道 的系统设计 ,
有效避免 了素材上载过程中的频繁操 作对 播出服务器安全性 的 影响 。对于直送带可通过应 急上 载通道快 速上 载到播出服务器
播 出 , 充分利用服务器模 块化设计的优点 , 将各频道 由不 同模块播出 , 大限度地减少单 最 个模块 出现故障时对整个系统安全播 出的影 响 ;循 环垫片 由上
载服务器播出 . 为系统提供主—备一第三备的服务器视频信号 。
播控系统的 安全性设计
孙 玉发
( 徽 广播 电视 台) 安
摘 要: 安徽 广播 电视 台 8 道 电视 播 控 系统 在 系 频
统 安 全 性 设 计 方 面 采 用 多重 备 份 方 式 和
服务器在数据存储 方面采用高可靠性的 S N存储结构 ; A 磁盘阵
关键词 : 频服务 器 视
矩阵
切换 台
播 出控 制
共享 , 系统无单一崩 溃点 , 包括所有频道共 享 的主备 2台 eet vr z
18 1 8数 字矩 阵 、每频 道 一 台共 8台 eet Q 2  ̄2 vr MC切 换 台 。 z Q MC切 换台为外 置矩阵设计 , 提供 P M、 S 、 MG、YP S G PTE B A S4

灾难性新闻事件与应急突发报道——以新冠肺炎疫情下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报道为例分析

灾难性新闻事件与应急突发报道——以新冠肺炎疫情下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报道为例分析

广告与品牌研究新闻文化论坛49NEWS CULTURE CONSTRUCTION 新闻文化建设灾难性新闻事件与应急突发报道——以新冠肺炎疫情下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报道为例分析廖 玉 田 诗摘要: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铺天盖地的报道在互联网无处不见。

这类的新闻事件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可以称得上为“灾难新闻”。

眼下互联网盛行的年代,处在纷扰复杂的开放环境下,应急突发报道就是此类新闻报道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文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下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系列报道为例,探讨两者结合的新闻报道走向。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突发报道一、灾难新闻报道的解释(一)灾难的普遍定义灾难,指自然的或人为的严重损害、灾祸造成的苦难。

灾难事件一旦发生,将给百姓、社会、国家带来重大的损失,影响经济、政治、生活等各个方面。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以及蔓延,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是重大打击。

灾难发生后,人们能够迅速获悉第一手信息,这得益于日益开放的新闻报道[1]。

(二)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及记者角色灾难新闻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它是紧急状态下对不确定事件做出的无章可循的传播,因而对于媒体和记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灾难发生之后,公众普遍处于恐慌的状态,记者不仅要代表政府发出声音,而且在传递信息的同时更要告知公众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应对危机,抚慰受伤民众的心理,稳定公众的情绪;另一方面,要代表公众对灾难进行调查,监督政府承担起责任。

灾难发生时,新闻便具有一种力量,当灾难新闻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时,它就会对灾难的处理起到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在公众情绪的感染下,记者必须保持理智、冷静,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全局意识,在正确引导中努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任何灾难性新闻报道都会形成一定的舆论焦点,影响大众的观念,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能够塑造良好的国家和政府形象。

二、灾难新闻报道的典型:报道灾难事实,回归新闻本性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3月19日,美国正式对伊拉克宣战,这场战争造成了很多民众无辜死亡,并且使伊拉克一些城市缺水、断电,恶劣的环境严重威胁着伊拉克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018年度安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作品奖

2018年度安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作品奖
电视主持
安徽广播电视台
马滢
2
《新闻第一线》特别节目《改革开放再出发》
电视主持
安徽广播电视台
袁媛
3
江淮风暴“决胜执行难”
电视主持
安徽广播电视台
吴志斌
4
老爸老妈——非遗传承人牛家海的剪纸人生
电视主持
安徽广播电视台
夏子珺
5
党建根军工魂
电视播音
合肥市广播电视台
杨春水(春水)
6
淮北新闻联播
电视播音
淮北市广播电视台
张敏
14
《脱贫也要好乡风》
电视播音
阜阳市广播电视台
李媛媛
15
《桃花劫》
电视播音
阜阳市广播电视台
王跃骦
16
淮南新闻联播
电视播音
淮南市广播电视台
罗莉、解俊
17
《今晚看滁州》
电视播音
滁州市广播电视台
朱虹、张岩
18
《滁州新闻联播》
电视播音
滁州市广播电视台
赵青
19
裕安新闻
电视播音
六安市广播电视台
吴声
20
六安新闻联播
濉溪县广播电视台
李倩晨、张宇红
8
《走进农家》
电视主持
亳州市广播电视台
宋续博
9
再见梅爸爸!
电视播音
亳州市广播电视台
许婷
10
《药都时空》
电视主持
亳州市广播电视台
殷海璐
11
百姓对话·文体篇
电视主持
蒙城县广播电视台
张西云、刘芬
12
《寻找最美扶贫人》
电视主持
利辛县广播电视台
郭尔卓

宿州发射台新台址接地系统介绍

宿州发射台新台址接地系统介绍

作者简介:孙璐安徽广播电视台宿州发射台工程师宿州发射台新台址接地系统介绍孙璐安徽广播电视台宿州发射台安徽省宿州市234000【摘要】广播电视设施的特殊性,使其受雷电的危害更为严重。

因此对机房、天线、地网、天调室、发射机前端设备等的接地都有严格的技术规范要求,尽可能降低接地电阻。

【关键词】天线防雷高频接地接地电阻【中图分类号】TN948.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6-0751(2018)01-0022-04宿州发射台整体搬迁至东二铺是一项技术性强且十分复杂的工程,对机房、天线、地网、天调室、发射机前端设备等的接地有着严格规范的技术要求。

整个台区的接地系统与土建工程同步进行,历时8个月,陆续布设完毕。

雷电对人类和设备的危害众所周知。

由于广播电视设施的特殊性,其受雷电的危害更为严重。

没有一种绝对有效的措施消除雷电灾害,人们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利用现有的防雷器件去预防它、避免它,尽可能的减轻它的危害。

1天线的防雷接地东二铺台区共架设96米自立塔两座、76米自立塔一座。

天线通常是周围最高的物体,容易招引雷电,如果天线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由它引入的雷电将对整个天调网络、发射设备产生严重的后果。

中波天线和电视调频天线不同,其底部不是直接入地,而是完全和大地隔离,仅靠塔座底部的放电球进行放电来完成。

对于一个避雷系统来说,接地电阻的高与低直接关系到放电效果如何。

在做天线底座预埋时就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

首先总接地电阻应小于4Ω,对不同的防雷设施,地线的埋设方法也不同,但总的原则是埋设地点的土壤电阻系数愈小愈好,地线的接地体与接地线要选择适当,接地体与泥土的接触面积要大、接触要紧。

在埋设方法上,为使接地电阻的阻值尽量的小,设计采用多根接地体并联组成,进行多点接地。

如图1所示。

--77图1发射塔地线埋设示意图以96米自立塔基础底座为例,具体方法是:采用直径长2.5米、边宽为60×60毫米的热镀锌角钢(热镀锌角钢防腐性强可以延长使用寿命),下部做成尖端打入土中。

蚌埠广播电视台简介

蚌埠广播电视台简介

蚌埠广播电视台简介蚌埠市电视事业兴起于70年代。

1973年5月1日建成电视差转台1座,使用黑白电视差转机,用二频道转播安徽电视台节目。

1979年更换设备,安装1台中频调制彩色电视发射机。

1980年以后,陆续购进摄像机、录像机、编辑机和特技机等设备。

1984年,电视台新开四频道,开始自办电视节目。

1985年,电视部门拥有大中型电视设备33台,可转播中央台、安徽台节目,并自办蚌埠台节目。

电视覆盖半径为25公里,市区及郊区均可收视。

一、节目1973年5月后,电视差转台可转播安徽台节目。

1979年,电视台可转播中央台节目。

1984年10月始有自办节目,每周播出3次。

节目种类有电视新闻、电视专题、纪录片、电视剧、综合文艺、电视小品等,固定栏目是《蚌埠新闻》。

1985年,九频道全年转播中央台节目,共3919小时;四频道全年转播安徽台节目和播出自办节目,共1900小时。

新闻节目1984年10月开办,每周上一档2次,每次10~15分钟,每周四、六晚上7时30分播出。

1985年9月增加口播新闻。

同年12月,新闻节目改为每周上二档播4次,为每周二、四、六、日晚7时30分播出。

到1985年底,累计播出电视新闻889条。

1984年、1985年,电视台采播的节目中,有6篇分别在全国和省内获奖。

其中,《五河县发展养殖业》获省电视新闻一等奖,《蚌埠市查获一起把国库券折价作人民币购买商品事件》获全国优秀电视新闻二等奖,另有《送货下乡》等4篇获安徽省电视新闻三等奖。

专题报道1984年10月开办,不定期播出,每次15分钟左右。

该栏目分新闻性专题、知识性专题、风味小吃专题、风光片专题等。

电视台曾摄录合成纪录片《蚌埠新貌》和《淮上明珠——蚌埠》节目,播出后很受欢迎,其中《淮上明珠——蚌埠》录像还赠送来访的日本大阪府摄津市代表团。

1984年,电视台与电视剧艺术委员会联合摄制纪录片《蚌埠食品工业展翅飞》,也先后在蚌埠台和安徽电视台播出。

1985年,共制作和播出专题节目56个。

全国电视频道汇总

全国电视频道汇总

3319003
3319015 3319020 3319009 3319021 3319016 3319013 3319006 3319005 3319010 3319011 3319023
2220001
南宁市电视台 柳州市电视台 桂林市电视台 北海市电视台 玉林市电视台 梧州市电视台 钦州市电视台
2320002 2320003 2320004 2320007 2320008 2320009 2320012
合肥市电视台 阜阳市电视台 安庆市电视台 马鞍山市电视台 黄山市电视台 淮北市电视台 巢湖市电视台 六安市电视台 宿州市电视台 蚌埠市电视台 淮南市电视台 池州市电视台 滁州市电视台 铜陵市电视台 宣城市电视台
2312002 2312003 2312004 2312005 2312006 2312007 2312008 2312009 2312011 2312012 2312013 2312014 2312015 2312016 2312017
北京电视台
2201001
福建电视台
2213001
福州市电视台
2313002
厦门市电视台
2313003
龙岩市电视台 三明市电视台 漳州市电视台 泉州市广播电视 台 莆田市广播电视 台 南平市广播电视 台 宁德市广播电视 台 甘肃电视台
2313005 2313006 2313008 3313004 3313009 3313007 3313010 2228001
百色市广播电视 台 贵港市广播电视 台 来宾市广播电视 台 贺州市广播电视 台 崇左市广播电视 台 河池市广播电视 台 防城港市广播电 视台
3320005 3320006 3320014 3320015 3320011 3320013 3320010

信息碎片化时代如何做好广播新闻节目

信息碎片化时代如何做好广播新闻节目

信息碎片化时代如何做好广播新闻节目作者:宁燕来源:《新媒体研究》 2017年第3期宁燕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安徽合肥 230001摘要随着互联网和移动客户端的兴起,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广播新闻节目必须在节目设计、编排、主持和包装四个方面做出必要调整,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做出精品。

关键词信息碎片化时代;广播新闻节目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3-0132-02作者简介:宁燕,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

1971 年,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提出这样的理论,他认为现代人的注意力非常匮乏,因为信息过多: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

而随着互联网和移动客户端的兴起,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根本无法集中,因为可以获取的信息非常多样,比如说手机、微信、微博等,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看到自己关注的信息。

在信息碎片化的大语境下,比起其他的媒体,广播受众的收听更加具有伴随性和随意性。

根据权威调查机构——赛立信的调查数据显示,85.0% 的听众一边收听广播,一边会做其他事情,比如开车、学习、步行、锻炼等。

现如今,广播的“伴随性”特性更加明显,比起以往,听众收听广播更加随意,注意力更加不集中,随时随地可能换频率。

不管我们是不是承认,信息碎片化时代已经到来,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作为相对语言量较大的广播新闻节目,如何能够将随意收听的受众留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从节目设计,新闻编排以及主持人语言多方面做出调整,才能适应变化。

1 节目设计——改变大板块模式,节目碎片化在信息碎片化时代,人们接收信息的习惯也出现了变化。

首先,篇幅较长的文字、音频以及视频信息很难吸引受众的注意,因为大家没有耐心阅读,观看或者收听,相对来说,简短、精彩的内容更加吸引受众的注意。

其次,受众的口味更加挑剔,面对海量的信息,往往只会接受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广播新闻节目也得把节目的大板块揉碎了来办,办成碎片化节目。

2013年安徽省广播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金鹿奖和金帆奖)评审结果

2013年安徽省广播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金鹿奖和金帆奖)评审结果
戏曲
王国栋、吴雨、曹海
二等奖
黄梅戏《春风送暖到襄阳》
蚌埠市广播电视台
戏曲
高振新、梅润之
二等奖
半个西瓜
安徽广播电电视台
广播剧
杨勤生、高敏、陈琨
三等奖
广播短剧《淮北市“燕飞”志愿者服务队》
淮北市广播电视台
广播剧
郝勇、张壮志、刘颖
三等奖
拉魂腔
安徽广播电电视台
音乐
吴俊生、钱军、王志刚
一等奖
原创歌曲
《美丽中国》
李祥子、黄蕾
三等奖
"飞越"老人院
亳州市广播电视台
语言
熊先锋、李洁、尹卓凡
三等奖
获奖节目
获奖单位
类别
获奖人员
获奖
等级
国学
安徽广播电电视台
广告
吴俊生、吴咏梅、钱军
一等奖
广播人宣言
蚌埠市广播电视台
广告
田源、梅润之
二等奖
光盘行动
合肥市广播电视台
广告
彭莉、胡波
三等奖
华东片花
安徽广播电电视台
片花
吴俊生、袁家芬、陈明
漆园风
蒙城县广播电视台
专题
丁岩王春光
朱蓉张芳
三等奖
科学发展成就辉煌-明光市2012年城乡建设成就展
明光县广播电视台
专题
陈勇吴学艳
王宝慧陈福永
三等奖
服务农家
蒙城县广播电视台
专题
丁岩王滨
曹政李保志
三等奖
红色记忆-半塔保卫战
来安县广播电视台
专题
彭斌孙媛
彭庆龙高春敏
三等奖
大爱让徐锋重生
歙县县广播电视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广播电视台
安徽广播电视台成立于2010年12月,是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新媒体等多种业务为一体的省级广播电视综合传媒机构。

现拥有10套电视节目、9套广播节目、20座传输发射台站、1家报社以及网络广播电视台、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多种新媒体。

品牌建设成效突出。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了以安徽卫视为龙头、地面频道和广播频率为两翼的频率频道品牌集群,其中安徽卫视非本地观众占比92%,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传播平台。

制作拍摄的广播影视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新闻奖、华表奖、飞天奖、金熊猫奖、金话筒奖等国际国内重要奖项,2013年全台有29个部门和栏目荣获全国性荣誉称号,42篇广播电视作品获国家级奖项。

2013年投资拍摄电视剧22部近1000集,电影4部,其中有7部电视剧登陆央视播出。

广播电视覆盖国内领先。

安徽卫视覆盖人口近13亿,连续4年获得国家广电总局“TV地标”省级卫视覆盖传播力和综合影响力第一名的荣誉,是全国率先全面覆盖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省级卫视。

9套广播频率在省内全部实现双频覆盖,在全省共有55个发射点,覆盖人口6500多万,综合覆盖率达97%,名列全国省级广播前茅。

创新栏目和品牌活动形成强势影响。

安徽卫视全民健身榜样节目《男生女生向前冲》连续4年保持省级卫视同时段收视冠军。

创新节目《我为歌狂》在音乐节目中独树一帜,平均收视破1。

《超级演说
家》以独特的语言节目魅力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专文表扬,并荣登“TV地标(2013)”省级卫视最具创新影响力栏目十强。

《全星全益》将公益性和观赏性完美融合,取得收视口碑双丰收。

《超级笑星》引领风气之先,打造业内标杆品牌,对本土语言类节目人才的培养和挖掘产生深远影响,《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给予大幅报道和评论。

《2013国剧盛典》收视排名全国所有可视频道同时段第一,已连续举办5届,成为广电主管部门关心、行业从业人员关注、广大电视观众喜爱的中国电视剧行业最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

产业链条不断拓展。

坚持合理布局产业链,着眼长远增量。

2013年,实现广播电视经营创收42.6亿元。

加快IPTV发展,全省IPTV用户突破100万。

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信号覆盖全省16个地级市及55个县级区域,用户数达到80万。

网络电视互联网平台浏览量全年达2.03亿人次,同比增长57.6%。

社交电视应用平台“啊呦”上线三个月用户突破40万。

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安徽广播电视台在北美、欧洲、澳洲等地区开设14个外宣窗口阵地。

安徽国际频道覆盖北美、欧洲、澳洲和亚洲40多个国家。

先后在欧洲、美洲、澳洲、非洲等地成功举办18届中国安徽电视周。

事业发展实现跨越。

目前全国省级广播电视台技术一流、设备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安徽广播电视台新中心建成启用,采编、播控、演播、传输四大技术平台全部投入使用,全台9个频率、10个频道所有节目在新中心一次性顺利开播,安全圆满实现新老技术系统的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