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时期安徽境内的淮河流域文化

合集下载

淮南历史

淮南历史

夏年)吴灭州来,市境属吴;随着楚国势力的扩张,位于淮河上游的蔡国被迫几度迁都,求救于吴。

为便于吴蔡的相互援助,周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吴国帮助蔡国迁都于州来,改州来为下蔡。

战国初期,周贞定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47年),楚惠王灭蔡,市境属楚。

战国末期,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迁都于寿春,改寿春为郢,市境成为楚国的京畿之地。

楚王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市境淮河以南属九江郡(郡治寿春),凤台县及淮河以北属泗水郡。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首置淮南国,都六(今六安),辖九江、庐江、衡山、豫章4郡。

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英布获罪伏诛,改封刘长为淮南王,都寿春(今寿县)。

孝文六年(公元前174年),刘长获罪流放,死于途中。

文帝改封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

孝文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淮南国一分为三:淮南、衡山、庐江,分别封给刘长的3个儿子,长子刘安继任淮南王,都寿春。

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刘安获罪自尽,废淮南国,复为九江郡,治寿春。

西汉时期,市境先后属淮南国、九江郡所辖,凤台县属沛郡下蔡县。

东汉时期,市境及凤台县均属九江郡所辖,分属寿春县、下蔡县。

汉末,袁术据寿春改设淮南郡。

入魏仍称淮南郡,治寿春。

其后,魏文帝先后封其子曹邕及其弟曹彪为淮南王,明帝青龙元年(233年)移治合肥新城。

其间,市境及凤台县均为淮南郡所辖。

西晋初年,淮南郡迁治于寿春,市境为其所辖。

永嘉乱起,淮河流域沦为战乱区,江淮郡县大批废弛,北人南迁。

东晋咸和初年侨置淮南郡于丹阳郡于湖,市辖境则为侨置的南梁郡。

南北朝期间刘宋、萧齐、萧梁沿习东晋侨置淮南郡于江南,市境先后有豫州、梁郡等侨置郡县。

北魏、北齐、北周、隋时,市境复为淮南郡所辖,凤台县属汝阴郡下蔡县。

唐置淮南道,市境属淮南道寿州所辖,凤台县属河南道颍州下蔡县。

五代十国时期淮南道称谓不变,寿州、下蔡先后为吴、南唐所有。

淮南文化事迹

淮南文化事迹

淮南文化事迹
淮南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文化形态,其主要指代的是淮水流域地区的文化特征。

淮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曾孕育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事迹。

以下是淮南地区的一些重要文化事迹:
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淮南王刘安是西汉时期的皇室成员,他撰写的《淮南子》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著作,对道家、阴阳五行等思想有重要影响。

淮南王刘安的文化事迹:刘安还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他的文化事迹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淮南地区的历史遗迹:淮南地区还保存有许多古代的历史遗迹,如古代的建筑、墓葬、碑刻等,这些遗迹见证了淮南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

总的来说,淮南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当地的文化事迹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印记。

《淮河流域水系》课件

《淮河流域水系》课件

主要产业:纺织、食品、电 子、机械等
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 重工业为辅
工业布局:沿淮河两岸分布, 形成多个工业园区
工业发展特点:注重环保, 推动绿色工业发展
城市数量:淮河流域共有100多个城市 城市规模:其中大城市数量较多,中小城市数量较少 城市分布:城市主要集中在淮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 城市经济:城市经济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农业为辅
淮河源头:位于河南省桐柏山, 风景秀丽,水源丰富
淮河中游:流经安徽省,有黄 山、九华山等著名景点
淮河下游:流经江苏省,有南 京、苏州等历史文化名城
淮河入海口:位于江苏省连云 港市,有连岛、花果山等著名 景点
淮河流域的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艺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 淮河流域的民间艺术:如剪纸、刺绣、泥塑等 淮河流域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戏曲等 淮河流域的民间舞蹈:如秧歌、龙舞等
当代淮河流域:经过治理和开发, 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PART THREE
淮河流域水资源 总量:约1000亿 立方米
水资源分布:上 游水量较少,中 下游水量较多
水资源利用:农 业灌溉、工业生 产、生活用水等
水资源保护:加 强水资源管理, 保护水资源环境
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等营养 物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提升旅游设施和 服务水平:加大 对旅游设施的投 入,提高旅游服 务水平,提升游 客体验。
加强区域合作: 加强与周边地区 的合作,共同打 造具有竞争力的 文化旅游品牌。
汇报人:

生态修复:加 强淮河流域生 态修复,保护 水生生物多样

水资源监测: 建立完善的水 资源监测体系, 及时掌握水资
源状况
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源地,减少污染 生态修复:恢复河流生态,保护湿地,改善水质 绿色发展: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公众参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保活动

淮河历史故事

淮河历史故事

淮河历史故事
淮河,位于中国东部,是中国七大河之一,全长约1000 公里,流域面积广泛。

以下是关于淮河的一些历史故事:
1. 秦始皇凿渠:相传秦始皇东巡会稽过秣陵,发现此地有王气,于是下令在今南京市区东南的方山、石硊山一带,凿晰连岗,导龙藏浦北入长江以破之。

这个传说成为了秦淮河得名的由来。

2.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的统治,下令开凿大运河。

其中,淮河段成为了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南北方经济的交流。

3. 淮安水利枢纽:淮安水利枢纽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代表之一。

始建于北宋,历经多次扩建和修复,发挥了重要的灌溉、航运作用。

4. 淝水之战:公元383 年,东晋与前秦在淝水(淮河支流)之地展开了一场著名的战役,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

5. 淮河治理:自古以来,淮河流域经常发生水灾,给两岸百姓带来极大的困扰。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召开第一次治淮会议,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

1951 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为淮河治理翻开了历史性的崭新一页。

6. 水利建设:治淮工程自20 世纪50 年代开始,经过多次扩建和修复,使得淮河流域的水利设施逐渐完善,不仅提高了防洪能力,
还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这些历史故事见证了淮河流域的历史变迁,展示了我国人民与自然斗争的智慧和勇气。

今天的淮河流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经济发展区域。

近十年来淮河流域历史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淮河流域历史研究述评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中东部,横跨豫、皖、苏、鲁四省,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多重过渡性特征,是我国传统农业区,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地位。

在现代中国,淮河流域是一欠发达而又人口密集的相对落后地带,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被喻为我国中东部地区的“谷地”,其“三农”问题严重。

随着历史学界对区域社会历史研究的重视,特别是以江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逐渐兴起,学者们从不同的视野对淮河流域历史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

尤其是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分别于1498年与蚌埠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与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5年与阜阳师范学院(皖北文化研究中心承办)联合举办了三届全国性淮河文化学术研讨会,有力地推动了学界对淮河流域社会历史的研究。

现择其要者述评如下:一、经济开发学者们对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甚为关注,有关成果相对较多。

邹逸麟在《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中,从植被、土壤、人口、灾害、水系、湖泊、农业开发和城市等方面探讨了黄淮海平原的历史变迁。

淮河水利委员会编撰的《淮河志·淮河综述志》(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分自然地理、淮河水系、社会经济、自然灾害四部分,较为详尽地综述了淮河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历史状况。

王鑫义主编的《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黄山书社2001年版)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淮河流域自上古到鸦片战争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貌,细致探讨了影响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

臧世骅编纂的《中国淮河流域民间工匠习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全书共10卷188个条目,作者利用多年“田野作业”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从民俗学角度介绍和研究淮河流域匠行、匠人习俗等方面问题。

宋豫秦等著的《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初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总结了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等的发展现状与演变过程,剖析了当前淮河流域人地系统的基本特征和所存在的主要矛盾与冲突,对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程度进行了客观的评估,论证了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施对策。

淮河流域非遗项目类型及主要保护手段

淮河流域非遗项目类型及主要保护手段
淮河流域地区的传统戏曲和曲艺表演形式多样,如京剧、豫剧、评剧等,这些表演艺术以 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吸引了众多观众。
传统舞蹈与民间音乐
淮河流域地区的传统舞蹈和民间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如秧歌舞、花鼓灯等,这些舞 蹈和音乐既是当地人民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传统杂技与魔术表演
淮河流域非遗项目类型及主要保 护手段
汇报人:XX 20XX-02-03
目录
• 淮河流域非遗概述 • 淮河流域非遗项目类型 • 主要保护手段介绍 • 案例分析:成功保护实践 • 挑战与对策建议 • 总结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淮河流域非遗概述
定义与背景
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 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淮河 流域非遗特指源于淮河流域,反映该区域历史文化传统的非遗项目。
06
总结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总结本次汇报内容要点
淮河流域非遗项目类型多样,包括传 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 技能等。
当前,淮河流域非遗项目面临着传承 断层、资金缺乏、市场萎缩等挑战。
淮河流域非遗项目具有深厚的历史文 化底蕴,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 和价值观念。
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 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淮河流域非遗项目 ,包括政策扶持、学术研究、社会宣 传等。
非遗项目的保护需要大量资金,但目前政 府和社会投入有限,许多项目因缺乏资金 而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传播渠道有限
社会认知度不高
淮河流域非遗项目的传播渠道相对有限, 难以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限制了其影响 力和传承范围。
由于宣传不足等原因,社会对淮河流域非遗 项目的认知度普遍不高,缺乏对其价值和意 义的深入了解。

淮河水文化

淮河水文化
23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典型文化村落遗址分布图
24
贾湖遗址也是中原地 区最早种植水稻的代 表。贾湖遗址是淮河 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 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 提供了连接黄河中游 至淮河中下游之间新 石器文化关系的一个 连接点。
其最重要的发现除世界上最 早的酿酒坊外,还有世界上 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乐 器——骨笛,多数有7个音 孔,音孔旁钻有调音的小孔, 有的还刻划等分符号,是中 国竖吹的管乐器的祖型。据 测试,它们已具有音阶结构, 可吹奏旋律,且发音准,音 质好。这些发现,为研究中 国音乐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 标本,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推翻了“中国笛子西来说” 和“七声音阶外来说”。
石器时代的声音
27
2. 在淮河中游 (1)宿州小山口遗址。小山口村落遗址位于安徽 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小山口村北1公里处,其文 化分为若干期,早期文化距今约8000-7650年,面 积约3万平方米。小山口古村落遗址周围低矮残丘 环绕,遗址略高于周围地区,南部是海拔l00m以 上的高丘,西北部是东北流向的倒流河,东部、 北部是平原,从古村落选址的位置看有取水、避 洪、渔猎、采集、种植之。
19
曹会长还给予说明:“这个定义包括这 么几层含义:首先,淮河流域文化是以流域 文化为特质的;其次,淮河流域文化是以水 利文化为核心的;再次,淮河流域文化是以 淮河干流区域文化为代表的;最后,淮河流 域文化是千百年来生活在本流域的人们日积 月累形成的,强调说明没有人类的活动作用 过的事物无所谓文化。”这里,他认为“淮 河流域文化是以流域文化为特质的”,充分 强调了水文化在淮河文化中的地位。
10
对一个区域来说,文化是该区域经过千百年 的积淀所形成的,是当地所特有品格和魅力。 如今,重视地方文化、研究地方文化、争夺 历史文化遗迹、事件和人物已成为改革开放30余 年后的中国大地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安徽古代文化

安徽古代文化

安徽古代文化安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皖文化是炎黄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贯穿全省,由北向南形成了淮北、江淮、江南三大区域。

淮北是广袤无垠的平原,江淮是起伏绵延的丘陵,江南是郁郁葱葱的山区。

由于地形地貌、风物人情的差异,同时在长时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又不断受到周边中原、吴越、楚文化的不同辐射,逐渐形成了三个不同区域的各具特色,三个区域各具特色的文化,造成了安徽文化多样性的特点。

安徽文化的文化内涵,与周边的江苏、浙江、山东等省有着较为显著的区别,可以用吴文化、越文化、齐鲁文化来对他们的文化进行概括。

但安徽则不同,安徽是个过渡性的省份,长江、淮河分别为中国语言、气候、饮食习惯的分界,南方人说它是北方,北方人说它是南方,加之历史上安徽各地分散在不同的行政区内,因此形成了区域文化特征明显的三个文化圈。

同一个文化圈内的人们,有着相近的生产、生活方式、习俗、脾性,也使用着大体相同的方言。

淮河流域东北连齐鲁、西北接中原、西南接荆楚、东南通吴越,开放的地理环境,便于吸收融合周边地区的文化精华,形成淮河文化多样性、丰富性的一大特色。

而其中早期的老、庄思想便是文化的精髓,老子,名李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今涡阳人,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学识渊博、精深,周衰,西出函谷关退隐,从此不知踪影留下5000字的《道德经》。

庄周(约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蒙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

其著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33篇,一般认为内篇中的7篇为庄周所著。

老、庄思想是古代社会混乱时期,关心社会和民众命运的学者对理想社会模式的一种理念,是对后世有极大影响的一种思想,道家学派到庄周时,已完全成熟。

老庄思想对淮河流域的影响深刻而久远,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里产生的著名人物多属智术形,学术著作也多属倾向于道家、杂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