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体会!

一、实验内容要有趣味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这个特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进而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自觉地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去。如在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科学》时,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就安排了一个“吹泡泡”的游戏实验,让学生利用提供的多种材料吹出一个又大又不容易破的泡泡。学生对吹泡泡这项活动非常熟悉,但要吹出一个又大又不容易破的泡泡对他们又非常具有挑战性,所以他们的兴致极高,认认真真投入实验探究了。

二、实验方式要有探究性

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动学生科学探究水平的形成。探究性实验相对于验证性实验,两者原理不同,前者是指人们在结果、现象未知的情况下通过实验设计去探索,进而获得结论,而在探究中往往有新发现,因而指向性不强。在实验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坚持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例如在“蚂蚁对不同气味的反应”实验中有同学就得到不同的实验现象与结果,我们就协助学生,深入探讨蚂蚁对不同气味的反应的其它影响因素,以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的水平,同时又培养他们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实验材料要具多样化

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光靠一张嘴巴、两根粉笔是远远不够的,更多

的是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实验、研究。学生提出的假设是多样的,教师就要为验证这些假设提供多样的材料,而不能把学生框死在几种固定的材料上。那如何准备多种多样而且有结构的材料呢?我的做法是:

1、合理利用小学科学工具箱器材,因为它是与教材配套,而且适合分组实验(每种材料分十组)。

2、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在每上一个单元前,我就开出一张材料清单,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实验材料。

3、在前两种方法无法准备的材料则由教师收集。

通过这三种途径准备的材料全部汇集起来,设立一个“材料超市”,随着学习的深入,“超市”内的材料越来越丰富,对学生的探究学习也有更大的协助。

四、实验形式应具开放性

科学教材中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体现在实验内容、方法、设计等方面的开放性,如在学习“摆”一课时,教材中原来安排要先了解伽利略发现摆的秘密,然后再来理解什么是摆及摆摆动快慢与什么相关?而摆、摆动的现象学生在生活已有一定的理解,所以我提供了支架、细线、钩码、秒表等材料,让学生做一个摆,并达到每10秒摆动20下的要求,学生在活动中不但完成了摆的制作,而且在制作过程中摆线长短、摆锤轻重的调节与摆摆动快慢的关系也一清二楚。学生做摆的过程、途径、方法不同,这些独具个性的经历、体验,说明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本课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成功的解决问题,这使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愿望获得满足,而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这种满足感、兴奋感的体验又是各不相同的。这些孩子在课堂上研究的经历远比原教材中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的结论更重要。

另一方面很多探究性活动,由课堂内向课堂外开放活动空间,学生探索活

动的空间除了教室外,更多的应是大自然。因为学生要理解探索的就是大自然中的秘密,所以,要大力提倡科学课回归大自然,做到室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如理解蚂蚁、蟋蟀,理解叶、花、果实,理解石头、到校园里去观察土壤、到学校旁的鲥渔港研究水污染情况等,都要让学生到大自然中自己去“摘”科学。实验中很多具体内容(材料、步骤、方法等)都不应作硬性规定,具有灵活性,这有助于实行开放性实验。

五、实验实施要小组合作化

科学实验教学倡导合作性学习方式,因为学生之间存有知识、习惯、心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应合理搭配,使实验水平强的学生得到更大进步,同时也使实验水平相对弱的同学,得到即时的辅导和协助,获得锻炼与提升。促动实验小组合作性的形成,合理组合实验小组并定期交流,充分发挥实验小组对实验教学的作用。这有助于集体主义、科学精神和情感等的培养,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和信息交流。例如在研究“物体都能导电吗”实验中,各小组到“材料超市”选择感兴趣的材料,到组装好的电路中检测哪些物体能导电,哪些不能导电,每个小组内材料员、操作员、记录员、监督员、汇报员等都分工合作,安排得井然有序,学生展开小组比赛,激发了学生协调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六、实验操作要体现主体性

科学教学强调学生收集处理、分析总结、观察和创新等水平的培养,我们能够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讨论、自主思考来达到自我持续完善的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实验全过程的积极状态,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教师必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己提出探究实验的方法,自己动手实验,通过观察实验活动,锻炼学生,提升他

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究未知的水平。如在学习《弹性》一课时,学生对于弹性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于是我让他们在课前就收集自己认为有弹性的物体带到课堂上来,并且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它有弹性。因为各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成员间的见解会有所不同,而这些矛盾会在他们进一步的研究中解决。这就是让学生“真刀实枪”地做科学。

七、实验信息实现共享化

观察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思考和分析发现和理解规律。当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取到充足的感性理解后,教师要启发学生让他们自己实行讨论,通过度析、综合的思维加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现象及通过实验产生的想法。教师要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供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当学生对科学问题实行探讨时,不论他们的发言是否准确,教师都不要急于表态,而是要认真倾听。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辨别是非,形成共识,得出准确的结论。使感性理解上升到理性理解,初步形成科学概念。实验信息交流是科学研究重要环节之一。而探究性的实验丰富多彩的信息,为学生实行交流创造了广阔的交流机会和内容空间。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总结、表达等水平,体验不同观点的碰撞,经历人际的交往。

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启发引导他们动口、动手、动脑、亲自经历科学发现的全过程,自行获取科学知识,并且持续地提升学科学、用科学的水平,以适合终身学习和探索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