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高一地理小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组★

主编:王汝华 于爱华 审核 吕乐梅 高玉英 徐连娜

学习地理要“三善”(善记、善思、善问)

1.夯实基础 —“善记”。

每年高考的地理考试说明中都会明确提出对识记能力的考查,这就是“善记”。 (1)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重要的地理数据。所谓“重要”是指出现频率高、或基础性的地理事物和数据。

(2)记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地理学科的概念、原理、规律是构成地理学科知识的骨干知识,如“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等。

(3)记关键的知识点。所谓“关键”是指知识点对其他的知识起着统领或提示作用,例如,在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中,我们只需要记住几条典型的经线(0°、 30°E 、60°E 、90°E 、120°E 、180°、60°W 、90°W 、120°W )、纬线(赤 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40°、南北极圈)经过的地形区、气候区、国家、重要的城市等。

(4)记“原生”知识。“原生”知识是指能“派生”其他知识的知识。例如,地转偏向力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可以推理出“赤道上的地转偏向力为零,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通过“赤道上的地转偏向力为零”又可以推理出“赤道上没有台风”等。我们在记忆时,就不要记忆“推理出”的知识,而应该记住“推理前”的知识。 2.把握知识 —“善思”。 思考是复习的灵魂。

(1)保持问题意识。要让大脑处在思维状态,对所学的知识要善于问“为什么”和“怎么样”。例如,“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首先我们要弄清规律本身(是什么),然后要分析原因(为什么),最后还要研究意义(怎么样,如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2)理清知识结构。因果框架图、画“脑图”的方式(以某知识为起点,在头脑中联想与其相关联的各个知识点及其树枝状结构)。 3.解决疑难 —“善问”。

(1)问自己,学会独立思考。想一想需要哪些前景知识、知识之间的逻辑结构如何,过去碰到过类似问题没有,生活中是否有值得借鉴的经验等。

(2)问同学,学会合作学习。如果时间和精力都允许,先要选择与同学讨论。 (3)问老师,学会利用资源。充分利用老师这个“学习资源”,有利于把握知识本质,让自己在学习中少走弯路。疑难问题解决以后,要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

第1版

1

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

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

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2.节气与季节

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动15°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

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动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3.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候

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

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引起的一种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对比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才是季风气候。

4.气象、天气与气候

气象是表明大气特征的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总称。包括气压、气温、温度、风、云、降水等要素。

天气是指短时期某地大气中的气象变化情况。它是由各种气象要素综合表述的大气物理状况。

气候则是指一地区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气象情况。天气是多变的,而气候则较为稳定。

5.热岛效应与温室效应

热岛效应是指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交通、居民生活等放出大量的人为热而使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温室效应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而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两者都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结果,但影响的地域空间不同,热岛效应只局限城市,而温室效应具有全球性的特征。

6.热力环流与大气环流

由于空气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大气环流是指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主要由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和季风环流组成。

(一)什么样的天气看烟花最妙

每到“国庆节”、“五一”这样盛大的节日,人们总希望别下雨,碧空无云最好。因为这一天的晚上,往往有大家翘首以待的烟花盛会。其实,碧空无云并非最好的施放烟花的气象条件,无云的天空好比一个黑洞,很难衬托出强烈的烟花效果。

看烟花最妙的气象条件是:有较多的分散性的低云、碎积云,云底高度在1000米左右,相对湿度70%以上,有较多的水汽,风力小于3级,能见度6公里以上。有毛毛雨、有薄雾也无碍。

在上述的气象背景下燃放烟花,通过云中小水滴微粒散射和折射作用,能烘托出意想不到的灿烂背景,达到梦幻般朦胧境界。加上云层对声波的多次反射,延长交混响时间,天地共鸣,更有气吞山河之势。

(二)一天中什么时间空气最好

城市绿地中的园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机营养的同时,向环境中释放氧气,维持城市空气的碳氧平衡。北京城近郊建成市区的绿地,每天可以吸收3.3万的二氧化碳,释放2.3万吨氧气,全年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42 4万吨,释放氧气295万吨。对于维持清新的空气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要吸进750克的氧气,呼出1000克的二氧化碳,而一棵胸径20公分的绒毛白蜡,每天可以吸收4.8千克的二氧化碳,释放3.5千克的氧气,可以满足大约5个成年人全天呼吸的需要。

早晨随着太阳的出升,绿地中园林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于是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渐降低,到中午左右二氧化碳含量降到最低点,夜晚,植物光合作用停止并且也开始进行呼吸作用,而由于城市人的活动、车辆等的运转,都向空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开始升高。所以在绿地中锻炼,从环境空气的清新程度上来说,是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最好,而在清晨并不是最好的时间。

(三)说说服装气候

人穿上衣服后,在衣服和皮肤之间就形成一个温暖的空气层。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能保持人体热量不快速散发,同时衣服有较好的吸汗和透气性能,于是在这一小气层内就形成舒适的小气候——服装气候。

穿上衣服感到最舒适时,皮肤平均温度为33℃,衣服内层与皮肤间空气温度为32℃左右,相对湿度约50%。衣服越厚,空隙中含空气越多,保温性越好。环境温度较低时,增加衣服厚度可维持最舒适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