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独立学院的转型与发展(终稿)
独立学院转设推进情况汇报

独立学院转设推进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校独立学院转设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
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下面,我将就我校独立学院转设推进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我们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其次,我们加强了学科建设,优化了专业设置。
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发展
规划,调整了专业结构,增设了新兴专业,优化了传统专业,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提高了学院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
此外,我们加大了校企合作力度,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
我们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促进了校企双方的共同发展,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再者,我们加强了学院管理,优化了管理体制。
我们完善了学院的管理机制,
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强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执行,确保了学院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最后,我们加强了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我们积极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拓展了学院的国际视野,提升了学院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总的来看,我校独立学院转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质量为中心,不断加强改革创新,努力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独立学院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独立学院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相对较差。一方面,资金短缺是独立学院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独立学院缺乏稳定的财政支持,在教师招聘、教学设备更新等方面投入不足,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弱。独立学院往往无法吸引到高水平的教师加盟,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独立学院的学术研究能力也相对较弱,缺乏科研支持。
独立学院的学科设置较为单一。许多独立学院只开设一两个专业,缺乏专业的多样性和综合性。这导致学生的选择面相对较窄,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与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不相匹配,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独立学院的办学理念和管理体制存在一定问题。独立学院往往注重企业化办学和利润导向,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和价值,以及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独立学院的管理体制较为僵化,决策权集中在校长手中,缺乏民主和科学决策。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 加大对独立学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政府应当加大对独立学院的财政赞助力度,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加大对教学设施的投入,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
加强独立学院的师资建设。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教师津贴、打造优秀教师团队等方式吸引优秀教师加盟。独立学院可以与其他学校或企业合作,共享师资,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加强独立学院的学科建设。独立学院应当与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开设更多有特色和市场需求的专业,增加学生的选择面。独立学院可以与其他高校进行联合培养、合作研究等方式加强学科建设。
改革独立学院的管理体制和办学理念。独立学院应当从校长个人权力至上的模式转变为科学民主的决策模式,充分发挥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参与主体作用,提高管理效能。独立学院要坚持以教育为本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办学条件差、学科设置单一、办学理念和管理体制问题等挑战。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师资建设、改革学科建设和管理体制,将有助于提高独立学院的发展水平和办学质量。
浅谈独立学院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

崔永兵 {
【 摘 要] 随着我国教 育体制改革的发展 ,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兴的教 育模式经过 十年 的发展取得 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也存在着若干
问题 本 文 力 图通 过揭 示独 立 学 院的 发展 现 状 和存 在 的 问题找 到 解 决 办 法 , 旨在 对 独 立 学院 的发 展 起 到 一定 的 促进 作 用 。
现状 问题 分析
处 于转 型期 和 过 渡 期 的 独 立 学 院 ,面 临 一 个 非 常严 峻 的 现 实 : 果 转 型 成 功 将 在 高等 教 育 系 统 占据 举 足 轻 重 的 地 位 , 一 如 而 旦 失 败 , 面 临被 停 止 办学 的境 地 。 在 笔 者 看 来 , 则 目前 就 现 状 来 看 主要 存 在 以下 问题 : 第 一 , 乏 独 立 办 学 和 独 立 颁 发 学 历 文 凭 的 资 格 , 脱 离 对 缺 要 母 体 学 校 的 依 附 尚需 较 长 时 间 。独 立 学 院 自创 办 之 初 就 由于 其 自身 不 具 有 申办 权 、不 具 有 独 立 办 学 和 独 立 颁 发 学 历 文 凭 的 资 格 , 母 体 学 校 具 有 较强 依 附性 。虽 然 随着 独 立 学 院 的发 展 这 种 对 依 附 } 政 策 干 预 和 引 导 下 , 以及 独 立 学 院 自身 努 力 下 有 所 削 生在 弱 ,但 是 由于 独 立 学 院 服 务 母 体 学 校 利 益 的 前 提 决 定 了 它 和 母 体学校盘根错节 的关系 , 且创 办一所高校是一个 长期 的过程 , 况 需 要 几 届 甚 至 几 十 届 毕 业 生 的积 累 。独 立 学 院 要 培 养 自己 的 师 资 队伍 , 大 生 源 , 立 办 学 , 扩 独 尚需 较 长 时 间 。 第二 , 目追求 “ 、 、 ”办学条 件尚显不足 。独 立学 院 盲 短 平 快 , 从 最初 的依 赖母 体师资 ,招聘退休人员 为主到逐渐拥有 自己的 师 资 力 量 , 要 过 程 。 软硬 件设 施 建 设 绝 非 一 夕 之 功 , 专 业 设 需 在 置 上 以母 体 学 校 的 优 势 学 科 、 色 专 业 为 自身 特 色 , 高 校 扩 招 特 在 的 大形 势 下 取 得 了一 定 的 效 果 , 引 了部 分 生 源 , 致 一 些 独 立 吸 导 学 院 领 导人 盲 目扩 大 招 生 规 模 , 软 硬 件 设 施 建 设 不 协 调 , 源 与 资 短缺 , 达不到教学要求 , 引起师生和家长的不满。 第 三 , 争 机 制 导 致 招 生 环 节 出 现 弊 端 , 目扩 大 招 生 规 模 竞 盲 引 发一 系列 问题 。独 立 学 院 的 招 生 是 通 过 学 院 办 学 所 在 的 省 市 ,
新形势下独立学院会计专业转型发展思考

财会研究新形势下独立学院会计专业转型发展思考张明凯(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云南昆明650106)摘要: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进步,会计领域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比如“会计机器人”、大数据、云会计、区块链、财务共享中心等会计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给会计人员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适应会计领域出现的新形势,独立学院应该思考新形势下会计专业如何进行转型发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应对会计行业面临的威胁,论文对新形势下独立学院会计专业的转型发展进行了探讨,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新形势;独立学院;会计专业;转型发展1引言德勤“会计机器人”的消息一经传出,几乎是一夜之间,会计领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数据、云会计、区块链、财务共享中心等会计领域的新技术、新手段相继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一时间,财会人感觉自己的职业生涯面临到了巨大的威胁,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机构,独立学院应该认真思考新形势下会计专业如何进行转型发展的问题,使学生能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能够应对将来面临的威胁。
2会计专业师资发展的思考新形势带来的变化对独立学院会计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教师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无论是学校的发展还是学生的成长,都会受到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影响,因此,新形势下会计专业的转型发展,师资队伍的发展是关键。
独立学院教师的来源结构较为复杂,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从有无实际工作经验划分,主要分为理论型和实践型两种类型的教师,前者从学校到学校,不具备实践工作经验,后者从企业到学校,具有相应的从业经验,理论扎实、实践丰富的教师数量较少,由于新技术手段的出现和应用只是近几年的事,因此,多数会计专业的教师对新技术的思想和新技术的应用没有一定的认识,为了提高会计教师对新技术手段的理解,需要对会计专业的师资进行培养,可以分批派遣会计教师到新技术研发企业或新技术应用好的企业去挂职学习,教师对新技术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会计专业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试论我国独立学院的发生、发展与前景

试论我国独立学院的发生、发展与前景独立学院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富有发展活力、能够较好地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发展特点的高等教育创新模式。
它的发生、发展不是偶然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及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必然。
独立学院的出现,拓展了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空间,提高了本科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贡献。
可以预料,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进一步促进独立学院的快速而又规范化的发展,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有效推动高等教育多途径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标签]独立学院发生发展前景战略选择经过短短几年的实践,全国各地已经涌现出一批办学质量高、深受社会各界欢迎的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的出现,拓展了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空间,提高了本科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形势,可以预料,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进一步促进独立学院的快速而又规范化的发展,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效推动高等教育多途径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独立学院的出现乃历史发展之必然众所周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从精英教育阶段跨越到大众化教育阶段。
2002年全国高等院校在校生已达1600万人,比1999年扩招前净增860多万人,整整翻了一番。
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公办大学的潜力已经充分发挥,容量已经接近饱和,部分高校甚至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然而,根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预测,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将达到3 300万在校生的总规模,就是说,还要翻上一番。
而从本科教育来看,假定招生比例仍保持占总招生人数40%的低水平,到2020年本科生的总量也将比目前净增680万人。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多年来,“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使我国政府的教育财政负担非常沉重。
独立学院的转设工作总结

独立学院的转设工作总结
近年来,独立学院的转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学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
全体教职员工团结一心,积极投入到转设工作中,克服了种种困难和挑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以下是对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总结和展望。
首先,转设工作的开展是学院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学院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学生的需求,学院积极进行转设工作,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其次,转设工作的开展是学院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转设工作,学院不仅能够
拓展学科领域,提高教学水平,还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转设工作也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为学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转设工作的开展是学院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发展日新
月异,学院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的趋势。
通过转设工作,学院能够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转设工作的开展是学院发展的希望所在。
通过转设工作,学院将迎来新
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学院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院将继续加大转设工作的力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的转设工作总结表明,学院在转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学院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将继续坚持转设工作的方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时期独立学院转设的SwoT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

新时期独立学院转设的SwoT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作者:***来源:《高教学刊》2020年第18期摘要:为规范独立学院的发展,国家积极引导其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转设是独立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好机遇,但在转设中不免遇到风险与挑战。
文章通过SWOT分析法,对独立学院在转设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分析总结独立学院在转设的背景下如何找准定位,提高核心竞争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让独立学院在转设的过程中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转设;SWOT分析;发展战略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8-0057-04Abstract: In order to reg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China actively guides them to be separated from their parent schools to become independent privat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t is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independent colleg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risks and challenges are unavoidable in the process. With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in the transi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how to identify the right posi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in the transition, how to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on and build a dynamic and efficient system and mechanism, it aims to help independent colleges maintain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in their separation from the parent schools.Key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s; independent colleges transferring privat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SWOT analysis; developing strategy上個世纪末期,高等教育探索改革创新,按照新机制和新模式在公办高校建立了一批民办机制的二级学院,即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转设推进情况汇报

独立学院转设推进情况汇报为了更好地推进独立学院的转设工作,我们对目前的推进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汇报。
自从确定了独立学院转设的方向和目标以来,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我们在推进独立学院转设的过程中,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们与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次深入的沟通,就转设的具体方案、时间表、资金支持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协商和讨论。
通过与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我们已经完成了独立学院转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取得了初步的认可和支持。
其次,我们在推进独立学院转设的过程中,着力解决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
我们针对转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资金支持、师资队伍、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们已经就资金支持、人才引进、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安排,确保了转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外,我们还在积极开展宣传和推广工作,为独立学院转设争取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我们利用校园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向师生和社会各界介绍了独立学院转设的意义、目标和计划,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我们还邀请了相关专家和学者,就独立学院转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得到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独立学院转设工作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转设工作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
其次,转设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利益和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和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
最后,转设工作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的来说,独立学院转设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全力推进转设工作。
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解决好各种关键性的问题,扩大宣传和推广工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我们相信,在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独立学院转设工作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新时期独立学院的转型与发展之路According to the independent colleges in the new perio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oad◆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杨帆Zhicheng College of Fuzhou University YangFan【摘要】本文认为,独立学院的产权结构决定了其性质为面向市场的民办教育,目前其生存仍是靠依附母体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展开生源争夺,违反市场竞争规则和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分层化的发展战略。
因此,加大步伐转型势在必行,其转型之路就在于解决几个深层次问题,去除依附性,走向独立,成为真正的民办高校。
【关键词】高校独立学院母体公办高校产权民办An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Independent College in The New Era [Summary] :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decided the Independent College's characteristic is a market-oriented private education. Nowadays, the independent colleges still scramble students by depending on its parent-on universities. That way is against the competition rules and the strategy of China's hierarchical development and diversification higher education. Therefore, it is a tendency to transform quickly. The way to transform is to solve several deeper problems and remove independent college's dependence so that the college could become truly independent.[Keyword]: Independent College, Parent-on universities, ownership, private.高校独立学院起源于1993至1995年期间,产生在公办高校内部以民办机制运行的二级学院。
形成规模于1999年全国高校的大面积扩招时期。
名正言顺并取得官方认可于2003年4月教育部相关文件的颁布。
所谓高校独立学院是指我国高等教育普通本科教育阶段在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现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相对独立的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一项创举。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发“教发[2003]8号文”即《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教育部8号文”),对该办学形式予以正式承认并加以规范。
本文对这类院校统称为高校独立学院。
教育部8号文将高校独立学院界定为“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并将“新机制”明确定义为“民办机制”,“新的办学模式”定义为“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此外,教育部8号文特别强调“一些普通本科高校按公办机制和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它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不属此范畴”。
以上阐述部分表明了独立学院在机制和模式上的运行特点,但没有突出独立学院的本质所在。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与其他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根本区别不是“机制”与“模式”。
机制转换与模式不同不是根本,产权结构的不同才是本质所在。
经济学对产权的阐述认为,如果一个组织可以通过使用一个以上的资源所有者的生产资源来提高生产效率的话,那么就会产生一份把这些资源结合起来使用的合约。
合约的形成包括以某种形式部分转让产权①。
因此,独立学院是国有公办高等院校与其他能提供教育服务所需要素的所有者,为提供共同约定的教育服务,而把自有资源整合起来,根据各自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并约定按各自投入的生产资源比例分享实际收益的一种合约。
它包括以下五层含义:第一,独立学院属于民办教育范畴;第二,独立学院是一种合作契约关系,其应至少包含公办高等院校在内的两个及两个以上主体;第三,主体在办学过程或提供教育服务过程中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第四,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建立互相监督和约束机制;第五,契约各方拥有与其投入资源比例相一致的办学收益索取权。
因此,独立学院的产权主体是多元的。
以上形成了独立学院与一般高等教育组织机构最根本的区别,也是独立学院的本质所在。
一、独立学院产权的构成形式独立学院自形成以来,各校的办学形式差异较大。
其产权的构成形式,即主要办学形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1、“学府”型,即公办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同创建的独立学院,产权主体主要是由“公家”组成;2、“挂靠”型,即民办高校挂靠公办高校,各出其资源,合建独立学院,其产权主体由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各股东组成;3、“联姻”型,公办高校与企业共同投资创办独立学院,其产权主体由公办高校与企业组成;4、“吞并”型,原公办大专、中专学校划归公办高校所有,挂牌升格成为独立学院,其产权主体由公办高校与“新晋”学院组成,也是由“公家”掌管;5、“侨办”型,公办高校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共同出资设立的独立学院,其产权主体由公办高校与侨胞或侨资其他团体组成。
二、独立学院目前的生存状况截止2011年上半年,全国至少已有12所独立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断奶”脱离母体公办高校,改设为民办普通高校(附表:1)。
另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的此前报道:2010年的审计结果显示,全国一共有1164所地方所属的普通高校有地方政府性债务,金额约2634.98亿元,债务规模引人深思,而这场债务运动的起因之一与投资独立学院密不可分。
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就是,独立学院的产权主体之一,也是必不可少的产权所有人——母体公办高校,已陷入过去只有国企才会陷入的复杂关系的债务危机之中。
我们似乎已经嗅到,高校独立学院本轮脱离母体公办高校的小浪潮和公办高校的资产与负债调整有着密不可分的暧昧关系。
甚至不单单是母体公办高校已经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形,就连旗下的独立学院也因缺乏外部资本投入,仅以靠学费和银行贷款来维系教学而出现负债累累的情况。
本文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出现明显好转及中国的通胀压力得到有效遏制的信号没有到来之前,未来三到五年高校独立学院不排除会迎来新一波“断奶”风潮。
附表:1全国各省独立学院数量变化一览表(2010.3-2011.5)省份数量省份数量2010 2011 2010 2011 北京 5 5 河南10 9天津10 10 湖北31 27河北18 18 湖南15 15山西8 8 广东17 17内蒙 2 2 广西9 9辽宁20 18 海南 1 1吉林10 9 重庆7 7黑龙江8 5 四川13 13上海 5 4 贵州8 8江苏26 25 云南7 7浙江22 22 陕西12 12安徽11 11 甘肃 5 5福建9 9 宁夏 2 2江西13 13 青海 1 1山东12 12 新疆 5 5备注:阴影部分为数量减少的数据;独立学院总数:2010年322所、2011年309所,期间减少13所。
三、独立学院要发展必须解决的几个深层次问题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机制和模式的创新之举,高校独立学院不可否认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独立学院要发展就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协调独立学院的公益性与营利性矛盾我国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
而《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
上述已阐明,高校独立学院的产权结构决定了其性质为投资人按照股比建立的民办教育,所以出现了公司化的经营理念,又因为许多参资方来自教育系统以外,教育系统内部的约束机制对其作用非常有限,加之其教育理念缺乏、思想高度不够等因素,面对定位于本科教育具有庞大市场需求缺口的独立学院,有些参资方为缩短投资周期就想盲目扩大招生规模,这就无异于直接的企业投资行为,必然存在不符合教育规律的现象,甚至决策上还有可能突破有关教育法规的规定。
要实现独立学院教育的公益性与营利性的统一和协调,关键是理顺政府、市场、社会和独立学院四者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调控独立学院办学方向,协调发展的规模、速度与布局。
要确保干预的合理性,首先,要丰富调控的手段。
政府要通过计划、行政、法律、经济与评估的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来实现调节的有效性。
其次,要促进调控主体的地方化。
独立学院是一种基于地方特点发展起来的办学模式,在管辖权上应更突出地方政府的职能。
另外,从市场、社会与独立学院本身来看,独立学院必须立足市场,提升竞争能力。
高等教育市场是投资、服务与供求关系的载体,是连接各类办学资源和独立学院的中介。
独立学院首先要积极投身市场,积极主动地面对社会需求与市场竞争,做出灵活、迅速的反应。
此外,独立学院还应珍惜市场,注重自身品牌建设,主动维护自身形象。
品牌和形象是独立学院吸引学生的重要资源,因而,切不可为一时之利而自毁声誉。
2、解决独立学院的自我角色定位相对于民办高校来说, 高校独立学院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利用母体公办高校的实体办学资源,如品牌、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图书资源、管理资源等。
在教育部8号文出台之前,独立学院甚至干过“挂羊头卖狗肉”的营生,即打着母体公办高校的招牌和民办高校对垒争夺生源,其毕业生甚至可以颁发母体公办高校的毕业文凭。
作为一项制度而言,不可想象一所高校长期既打着公办机构的旗号,又享受着民办机构的利益。
因此,教育部8号文规定“新的办学模式”,赫然指明了独立学院办学的方向即走向真正的“独立”。
从长远来看,如果独立学院不试图走向独立,一味依附公办高校,其结果必定是不仅无法正常成长甚至可能胎死腹中。
从竞争规则来看,由于独立学院的依附优势造成竞争起点上的不平等,其必将直接冲击白手起家的民办高校。
这显然不符合已经是WTO成员国的中国市场的竞争规则,也不符合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分层化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