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信息披露研究综述
低碳经济下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究——以中石化为例

低碳经济下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究——以中石化为例近年来,随着全球碳排放问题日益突出,各国纷纷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者之一,中国也积极推动碳减排工作。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备受关注,相关研究成为重要的话题。
本文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为例,探讨低碳经济下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一、低碳经济下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的背景低碳经济的核心是通过减少碳排放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作为主要的碳排放源之一,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碳会计作为一种衡量企业碳排放和碳减排能力的工具,对于企业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而碳会计信息披露则能够提供企业碳排放和碳减排情况的透明度,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中石化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中石化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企业,碳排放量庞大。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中石化在过去几年中的碳排放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然而,中石化的碳会计信息披露仍然存在一定的缺失。
目前,中石化公开披露的碳排放数据主要集中在总量上,并未提供详细的分项数据和碳减排措施。
同时,中石化也缺乏完善的碳会计制度,无法对碳排放和碳减排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这些问题都制约了中石化碳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三、中石化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中石化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意识问题:公司高层和管理人员对于低碳经济理念和碳会计的重要性认识程度较低,缺乏对于碳会计的重视。
2. 监管缺失:碳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相关监管政策和规范,缺乏必要的制度、流程和标准,导致企业在碳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随意性和不规范性。
3. 数据不完整性:中石化在碳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缺乏详细的分项数据,无法提供碳排放的来源和碳减排手段等重要信息。
四、提升中石化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为了改善中石化的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企业内部的碳会计制度建设,建立科学、规范、全面的碳会计体系,包括分项数据的明确、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的规范等。
碳信息披露研究:国内外研究综述

碳信息披露研究:国内外研究综述刘叶容【摘要】由于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碳信息披露这一概念近年来受到监管层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现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关于碳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披露内容、披露模式、影响因素、披露质量等方面;目前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如碳信息披露口径不统一,规范化程度较低,实证研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某些研究结论存在分歧等问题.【期刊名称】《商业会计》【年(卷),期】2013(000)021【总页数】2页(P76-77)【关键词】环境会计;碳信息披露;CDP【作者】刘叶容【作者单位】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23【正文语种】中文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企业碳氧化合物的大量排放是其首要因子,而碳信息的披露是碳管理最直接的数据来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环境管理会计领域的前沿。
一、碳信息披露研究现状(一)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由于没有碳排放会计准则的约束,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比较广泛,形式比较灵活。
国外学者环境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分为外部环境管制政策信息、内部环境信息、环境负面影响和正面的保护措施对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这三部分,另外,M.Ali.Fekrat,Caria.Inclan 和 Davia Petroni(1996)认为环境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还要求披露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管理行为的反应。
而我国学者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环境财务数据信息、环境绩效评价的信息,以及成本和负债会计处理方式。
其中,将环境内容细化为:与环境有关的收益和支出,环境管理绩效,环境问题对公司的资产负责表、现金流量表的影响,相关的环境会计政策等。
(二)环境信息披露模式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不同的途径下披露的环境信息程度存在差异。
由小到大依次为年报、公司网站、独立报告,大部分企业倾向于运用独立环境报告形式,使用公司网站对年报进行补充披露,并且逐渐使用非传统、新的披露方式。
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研究

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企业碳信息披露成为了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的凸显。
本文将就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展开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
一些企业只披露了自身的碳排放数据,而忽略了具体的排放来源和控制措施,无法全面地展示企业的碳管理情况。
第二,信息披露方式不规范。
企业在披露碳信息时,缺乏统一的披露标准和指南,导致信息披露形式各异,难以比较和评估。
第三,信息披露缺乏独立审计。
许多企业的碳信息披露并没有经过独立的第三方审计,缺乏可信度和公信力。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也阻碍了社会对企业碳减排行为的监督和评估。
针对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首先,建立统一的碳信息披露标准和指南,明确企业应披露的内容、格式和频率,提高披露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其次,加强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监管和审计,要求企业的碳信息披露必须经过独立的第三方审计,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同时,加大对企业违规披露的处罚力度,增加违规成本,提高企业披露的自觉性和规范性。
此外,鼓励企业主动披露更多的碳管理信息,包括碳减排目标、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举措等,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深度。
最后,政府、企业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对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碳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引导企业规范披露行为。
企业应积极响应,加强内部管理和系统建设,提高碳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效果。
社会各界要加强监督和评估,倡导企业透明披露,推动碳信息披露向更高质量、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建立统一的披露标准和指南、加强监管和审计、鼓励主动披露等措施,可以提高企业碳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推动企业更好地履行碳减排责任,为应对气候变化和。
我国发电行业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以华能国际为例

我国发电行业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以华能国际为例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减少碳排放、实现低碳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发电行业作为其中的主要碳排放源,其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发电行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与问题,并以华能国际为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完善我国发电行业碳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提供有益的参考。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global climate change issue,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and achieving low-carbon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the common focus of attention for all countries. As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carbon emitting countries, China's power generation industry is the main source of carbon emissions, and the issue of carb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carbon accounting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China's power generation industry, and to conduct in-depth analysis using Huaneng International as an example,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in China's power generation industry.本文首先对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与外延。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研究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研究电力行业是一个关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其在全球碳排放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作为上市公司,对碳排放的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的角度展开研究,旨在提高上市公司对碳排放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促进电力行业的低碳发展。
一、研究背景电力行业作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411亿吨,其中电力行业占比30%左右。
这意味着电力行业一直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发展的过程中,电力行业的碳排放信息披露质量显得至关重要。
而作为上市公司,电力行业企业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对碳排放信息的公开披露,以满足社会公众和投资者对环保、社会责任的关切,提高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文献综述当前,关于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
国内外学者对碳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指标、方法都进行了相关研究。
Sheng et al. (2017)基于信息披露原则和环境信息披露框架,构建了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进行了评价。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规模、行业属性、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且环境管理水平对碳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周宇等(2018)也对碳信息披露质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经济的碳信息披露评价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发现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绩效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这些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三、研究内容本文将从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角度出发,探讨影响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并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内容包括:1. 影响因素分析:对影响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企业规模、环境管理水平、企业治理结构、行业属性等因素,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对这些因素的影响进行梳理和总结。
中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研究ʻ南洋理工大学㊀袁㊀睿作者简介:袁睿,南洋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初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审计理论㊂摘要: 双碳 目标提出后,碳排放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㊂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降低碳排放,加强碳管理,进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㊂了解中国上市公司碳信息相关内容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企业的碳信息披露,因此对中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㊂本文搜集近六年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碳信息披露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中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现状并分析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对相应问题提出较为可行的改进建议㊂关键词:碳信息㊀描述性分析㊀信息披露中图分类号:F230㊀F239.4目前在中国碳信息披露制度下,企业自主自愿披露的碳信息是信息使用者了解该公司碳信息相关情况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为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于碳信息的需求,各企业应准确且全面地披露碳信息㊂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㊁信号传递理论和代理理论为基础,立足于目前中国上市公司披露的碳信息,归纳分析其披露现状并发现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为解决这些问题寻找可行途径㊂一㊁文献综述(一)碳信息披露质量对于碳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㊂一方面的研究是针对个体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㊂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对于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缺乏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因此很多学者尝试通过实证研究建立合适的评价体系㊂例如赵选民和孙武峰[1]构建了包含低碳战略㊁碳减排战略和碳减排核算等评价体系的综合评价模型;另一个方面的研究是基于目前各企业碳信息披露情况对整体的披露质量进行分析㊂例如杨璐等[2]针对2012 2014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进行统计发现,碳信息披露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很多企业披露的碳信息仅为定性的文字描述,这些信息多为表外信息,对于企业决策影响度低,披露的碳信息对企业使用价值不大㊂范坚勇和赵爱英[3]通过对2008 2016年中国A 股上市企业碳信息披露情况的归纳分析发现,碳信息披露存在着监管环境薄弱和披露渠道不规范的问题㊂(二)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在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内外有多位学者对于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㊂苑泽明等[4]从宏观经济环境㊁利益相关者角度以及企业微观因素三个方面对于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进行分类㊂Luo 和Tang [5]通过研究发现,企业的文化维度㊁权利距离和不定性规避的强烈程度会对碳信息披露造成影响㊂朱和平和陈颖[6]从公司特征和公司治理这两个角度来分析上市公司自愿性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㊂刘东晓和彭晨宸[7]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碳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并且结合中国国情,考虑政府监管对于公司自愿性碳信息披露的影响,除了行业和市场因素对于碳信㊃91㊃息披露水平有影响外,政治因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㊂马歆等[8]也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制度环境和政治关联都是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㊂(三)碳信息披露经济后果在碳信息披露经济后果的研究中,苑泽明等[4]在归纳总结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后,列举了碳信息披露可能带来的两方面的经济后果㊂一方面,从环境经济学角度出发,得出碳信息披露可以增加信息对称性,特别是增加了公司与公司权益所有者之间的信息对称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资本成本,同时也使得利益相关者可以有效评价企业受托责任;另一方面,碳信息披露在非强制披露的情况下,对于投资者决策价值的影响并不显著㊂李秀玉和史亚雅[9]研究得出了碳信息披露质量提高的同时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并且这些影响有跨期性的结论㊂高伟俊和李海萍[10]站在企业的角度分析碳信息披露带给企业的经济后果发现,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碳信息披露带来的收益与成本不匹配,且披露与否对其影响不大㊂刘东晓和彭晨宸[7]认为,企业提升碳信息披露质量,可以向市场传递一个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形象,有利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㊂二㊁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一)样本选择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有强制披露和非强制披露两种方式㊂本文主要选择三类企业作为研究样本㊂第一类为强制披露企业中具有显著代表性的A股和H股同时上市的企业,该类企业受到强制披露限制(这类企业后文称为 样本一 )㊂截至2023年4月,笔者搜集了150家样本一企业2017 2022年碳信息披露情况;第二类为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企业,此类A股上市企业的碳信息披露处于非强制披露状态㊂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国总体发展良好的上市公司(这类企业后文称为 样本二 )㊂截至2023年4月,笔者搜集了229家样本二企业2017 2022年碳信息披露情况;第三类为剔除样本一和样本二企业后依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行业分类,从各行业大类中分别选择的其他普通的上市公司代表,样本中不包含被标记ST/PT的企业(这类企业后文称为 样本三 )㊂截至2023年4月,笔者搜集了226家样本三企业2017 2022年碳信息披露情况㊂(二)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现状进行研究,通过披露现状找到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适当的改进建议㊂对于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现状的描述将从披露企业的数量㊁披露信息的质量㊁信息披露的发展历程㊁是否与企业发展程度有关等方面进行阐述㊂三㊁中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表1为2022年度样本企业碳信息披露情况的统计㊂基于披露数据占比和披露内容分析,笔者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存在下列问题㊂表1㊀2022年度样本企业碳信息披露情况统计披露方式强制披露非强制披露样本代表意义强制披露下的中国上市公司(样本一)非强制披露下总体发展良好的上市公司(样本二)非强制披露下其他普通上市公司(样本三)样本来源A股和H股同时上市的企业沪深300指数成分股A股上市的除前两类外的其他企业样本数量150家229家226家2022年披露数量占样本总量比例100%70.74%21.59%㊃02㊃续表1披露方式强制披露非强制披露样本代表意义强制披露下我国上市公司(样本一)非强制披露下总体发展良好的上市公司(样本二)非强制披露下其他普通上市公司(样本三)披露企业中定性披露占比038.27%67.35%披露企业中定量披露占比029.63%14.28%披露企业中定性且定量披露占比100%32.1%18.37%披露渠道指定渠道渠道分散渠道分散披露质量高较差差披露水平高较差但不断提高差但不断提高与企业发展水平有关否是数据来源:企业官网与巨潮资讯网㊂(一)碳披露企业的数量存在差异样本一在强制披露的约束下实现了100%的碳信息披露㊂而目前中国境内上市企业处于自愿披露碳信息的政策背景下,因此并未实现完全披露,其中样本二企业2022年度披露占比为70.74%,样本三企业2022年度披露占比仅为21.59%,这说明非强制披露状态下中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数量少,且存在企业发展程度的差异,即总体发展良好的上市公司披露碳信息的意愿比其他普通上市公司高㊂(二)碳信息披露质量存在差异通过三类样本企业的对比可知,强制披露的企业都是依据‘香港联合交易所环境㊁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后文称为‘指引“)规定的标准格式统一规范地进行披露的㊂这一披露标准中不仅有定性披露信息标准还有定量披露信息标准,同时规定了核算方法,并且披露内容不断与时俱进㊁不断发展更新,因此强制披露的碳信息质量高且披露内容不断完善㊂但反观非强制披露的碳信息披露质量,总体来说,与强制披露企业相比差距很大㊂1.对于缺乏强制披露制度和标准的企业来说,样本二和样本三中定性且定量完整披露碳信息情况的企业占比较低㊂而仅定性或者仅定量披露碳排放信息是不全面且缺乏可比性的,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参考价值较低㊂同时披露质量存在行业差异,主要表现为受企业自身发展程度和所在行业和地区政策的影响㊂以银行业为例,在所选取的样本中,上海银行为披露信息最为全面的企业,其依据‘上海银行授信政策(2021版)“‘绿色金融发展指南“和‘上海银行绿色金融推进委员会工作规程“等系列文件,较为全面地披露了企业碳信息数据,与之相比其他银行业样本企业披露内容较少且缺少编制依据㊂2.从披露的信息内容上来说,从定性披露来看,同样是仅进行定性披露的企业,样本二所代表的非强制披露中的中国发展较好的上市公司的定性披露的内容往往包括企业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措施㊁企业本年节能减排采取的措施和企业下一年节能减排任务等㊂但这些披露内容在样本三企业中披露较少,由此来看非强制披露下总体发展良好的上市公司定性碳信息披露质量较好㊂非强制披露的两类代表企业与强制披露代表企业相比,其定性披露质量远不如强制披露企业;从定量披露来看,样本三企业多数在企业年报中报告本年碳减排总数,相对而言样本二定量披露的企业会披露本年较㊃12㊃以前年度的变化趋势等内容,披露信息较多㊂所以从披露信息内容的角度来看:强制披露的上市公司>非强制披露下总体发展良好的上市公司>非强制披露下其他普通上市公司㊂3.披露水平不断提升但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图1为2017 2022年碳信息披露企业数量的变化趋势㊂图1 碳信息披露企业数量变化趋势(数据来源:根据企业官网与巨潮资讯网数据整理)图1中竖轴代表样本二和样本三中披露碳信息的企业数量合计㊂由1图可知,中国境内发布碳信息的上市公司均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特别是2020年开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㊂这与2020年提出的 双碳 目标关系密切㊂在2020 2022年较多企业均在其社会责任报告或者年报中提及 双碳 目标㊂例如中国东航在其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及 公司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黄金山银山理念,落实 3060双碳目标 ,助力推动碳达峰㊁碳中和进程 ,但披露水平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㊂四㊁碳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从监管机构角度分析1.缺乏强制披露机制由于中国还缺乏碳信息强制披露机制,所以中国境内上市企业碳信息披露均取决于企业自愿㊂企业碳信息披露缺乏统一的披露框架和核算标准,因此境内上市企业只有部分进行碳信息披露,而且披露的数据核算标准并不统一,降低了披露信息的可使用性㊂‘指引“文件要求享有碳排放权交易权的企业单独对此部分进行披露,但境内上市企业披露的信息中很少涉及碳排放权交易内容,因此缺乏强制披露机制影响了碳信息披露的质量㊂2.缺乏奖惩机制目前中国相关监管机构对于企业是否披露碳信息缺乏一个较为完善的奖惩机制㊂相关部门会对上市公司中一些排放超过标准的子公司提出重点关注,该上市公司会在企业年报中对于这些被重点关注的企业给予披露,但缺少对于主动披露且披露信息较为全面准确的企业进行奖励,这一奖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鼓励未披露的企业尝试披露㊂当中国强制披露机制建设完成时,需要建设配套的奖惩机制㊂这就不同于目前建设阶段仅仅奖优的政策,配套的奖惩机制还要对于不披露或者不按标准披露的企业进行惩罚,逐步规范并保障中国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质量㊂(二)从市场角度分析1.市场对于碳排放信息披露缺乏正向反馈目前因为碳信息披露不存在强制披露的要求,因此市场对于企业碳信息披露的需求小㊂企业披露自身碳排放信息,在除去强制披露以应对气候问题的因素影响外,当企业考虑到披露碳信息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以及社会利益时,企业也会更主动并且准确地披露碳排放信息㊂但就目前中国境内上市企业而言,它们所处的市场环境没有强制企业披露碳排放信息且披露的企业数量较少,如果企业选择不披露也不会为企业带来经济以及社会形象的损失㊂如果企业选择自愿披露碳排放信息时,往往要为核算和披露信息支付一定的成本,而目前的市场很难为披露信息的企业带来经济上和企业形象上的回报㊂市场对于自愿披露碳信息的企业缺乏正向回馈和引导,这一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境内上市企业碳信息披露进程㊂2.缺乏碳会计和碳审计体系目前中国碳会计㊁碳审计的研究和实践还处在探索阶段,还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㊂(1)根据中国碳排放交易网的定义,碳会计是指 以能源环境法律㊁法规为依据,货币㊁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表达的形式对企业履行低碳责任,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进行确认㊁计㊃22㊃量㊁报告和考核自然资源利用率,披露企业自然资本效率和社会效益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 ㊂在碳会计研究领域的人才培养方面,很多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相关专业书籍也较少㊂目前中国碳会计核算缺少科学㊁完整㊁规范的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没有专门的培养计划和方略㊂(2)从碳审计领域来看,目前中国的碳审计主要存在两个问题㊂一是碳审计缺乏完整的碳审计机制和评价标准㊂就目前来看,包括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国内所有可以进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中,较少有事务所可以进行碳审计㊂因为没有规范的审计体系可供遵循,进行碳审计的事务所参考的都是以往审计经验和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二是缺乏专门的碳审计人才㊂对于审计质量来说,独立性和专业性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目前碳审计的专业性受到严峻挑战㊂目前的事务所从业者虽然具备丰富的会计和审计知识与经验,但缺乏对于碳相关知识的了解㊂而专门的咨询评价机构,例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㊁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㊁中山大学等教育科研类事业单位咨询评价机构,工作人员虽然环境知识丰富,但缺少必要的审计知识与经验㊂(三)从企业自身角度分析1.企业对碳排放信息披露重视程度不够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对于碳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碳信息披露缺少强制披露时,选择主动披露碳信息的企业数量少,企业披露的碳信息质量也较差㊂由于碳信息披露没有强制披露的限制,样本二与样本三企业仍将经济目标放在首要位置,甚至仍可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㊂2.缺乏专门的从业人员目前中国境内披露碳排放信息的企业都缺乏专门的碳会计人员㊂企业披露的碳排放信息多数是由公司财务部门核算,但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相比专业碳会计人员而言专业性较差,由此得出的数据质量差,并且根据观察已披露的信息发现,定性披露的信息往往大同小异,而定量披露的信息缺少解释说明,披露的信息缺乏专业性㊂五㊁中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改进建议(一)监管角度改进建议近年来,气候变化等涉及碳信息的话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 双碳 目标提出后,监管机构以及企业都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但从目前碳信息披露质量来看,监管机构仍应该加强对碳信息披露监管的重视程度,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尽快建立较为完备的碳信息强制披露和监管机制㊂同时,从长期来看,为提升碳信息披露质量,管理部门还应建立专门的碳信息披露平台,制定统一的碳信息核算标准和披露框架,强制要求企业对披露的碳信息进行碳审计,并对疏忽或者包庇等原因造成的虚假披露进行严厉处罚,采用多方面举措来提升碳审计披露质量㊂目前碳信息披露实现强制披露和具有完备的碳信息披露制度和标准仍有较长一段路要走㊂短期内,相关部门可以对主动披露自身碳信息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政策优惠, 奖优 的同时也要对虚假披露的企业进行处罚;同时在指定专门披露渠道之前,企业可以尝试在公司年报中进行较为详细地披露碳信息㊂除此之外,笔者认为,企业还应在年报中披露企业年度碳排放总量㊁企业碳减排目标和方针政策㊁企业的碳排放权交易情况和企业采取的低碳措施等碳排放相关信息;审计机构要将碳排放信息审计作为其审计工作中的一个重点项目,以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可靠㊂(二)市场角度改进建议针对市场缺乏披露信息正向反馈和缺乏碳会计与碳审计体系问题,除了监管机构建立强制披露机制和相关奖惩机制外,为了建设规范有效的披露环境,市场也应为提升碳信息披露质量做出努力㊂首先,碳审计机构作为市场中的独立第三方审计机构,提升碳审计能力并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有利于促进碳信息披露问题的解决㊂高校应开设专门的碳会计和碳审计专业课程,源源不断地为碳会计和碳审计领域培养后备力量;其次,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的法㊃32㊃律法规,保障碳审计的独立性;最后,国家应颁布全国统一的碳会计与碳审计标准,增强碳审计报告的可比性,为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奠定基础㊂(三)企业自身角度改进建议对于企业自身来说,首要的是企业要提升碳信息披露意识㊂意识增强会促使企业主动加强碳信息核算并主动真实披露碳信息㊂树立并不断增强碳信息披露意识是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提升的第一步㊂对于已经选择主动披露碳信息的企业来说,在规范化的核算方法和披露框架出现以前,企业应聘请或培养专业的碳会计核算人员对本企业的碳会计信息进行核算,并且逐步尝试披露包括碳排放权交易情况在内的更为丰富且实用的碳信息;对于未主动披露碳排放信息的企业而言,这些企业应加深对于碳信息披露意义的认识,加大有关方面的投入,向已披露的企业学习,尝试披露本企业自身的碳排放信息并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㊂中国上市企业应在强制披露标准出台以前不断完善自身的披露情况,并且不断积累有关经验,为强制披露机制的建设做出贡献㊂六㊁研究展望从目前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来看,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各界会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企业的碳信息披露也将得到更多关注㊂目前中国已经对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采取了一些措施,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管理部门将加强对于碳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快相关披露机制的建设,培养专业的碳会计和碳审计人才,多方共同努力逐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㊁符合中国实际的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体系,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提供更为丰富且可靠的参考信息㊂参考文献:[1]赵选民,孙武峰.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研究 以重污染行业为例[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4(2):8-15. [2]杨璐,吴杨,唐勇军,等.公司治理特征与碳信息披露 基于2012 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17(3):20-25,129. [3]范坚勇,赵爱英.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会计之友,2018(9):44-47. [4]苑泽明,王金月,李虹.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67-72[5]Luo L L,Tang Q L.Does national culture influence cor-porate carbon disclosure propensity[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Research,2016,15(1):17 -47.[6]朱和平,陈颖.自愿性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2012 2016年CDP报告案例研究[J].财会通讯,2018(31):12-16.[7]刘东晓,彭晨宸.政府监管㊁碳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J].财会通讯,2018(27):17-23,129. [8]马歆,杨益鹏,王希胜.制度环境㊁政治关联与碳信息披露水平[J].财会月刊,2018(18):37-45.[9]李秀玉,史亚雅.碳信息披露:文献综述及未来展望[J].财会通讯,2017(6):117-120. [10]高伟俊,李海萍.雾霾治理视角下的上市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山西农经,2018(22): 70-71.责任编辑:姜洪云㊃42㊃。
论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

论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情况评析引言: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成为国际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
作为重要的经济主体,上市公司在低碳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旨在评析我国上市公司在碳信息披露方面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改进措施,以推动我国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工作。
一、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现状1. 碳信息披露的意义碳信息披露是企业自愿性公开其碳排放数据、碳管理成果和碳减排战略的行为,它有助于投资者判断企业的环境风险和资产长期价值,促进企业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相关政策和规定我国相关政策和规定对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包括《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等文件。
3. 当前情况评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整体水平仍然较低。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仅有少数上市公司对自身的碳排放量以及减排措施进行了公开披露。
这给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碳排放状况和环境风险的了解带来了困难。
二、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面临的问题1. 缺乏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目前,我国缺乏统一的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标准,导致上市公司对于什么样的信息要披露、如何披露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使得信息的比较和评估变得困难。
2. 碳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部分上市公司在披露碳信息方面存在滞后或信息不准确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投资者对企业环境风险及未来发展走向的判断出现误差。
3. 披露的碳信息缺乏细节有些上市公司在披露碳信息时,仅停留在表面层面,缺乏具体细节。
这使得投资者难以全面了解企业的碳排放状况、减排措施和环境治理情况。
三、改进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工作的建议1. 制定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政府和相关监管机构应当与上市公司、专家学者等共同努力,制定一套统一的碳信息披露标准,明确企业应披露的内容和方式,并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
2. 完善碳信息披露渠道和平台建立统一的碳信息披露渠道和平台,提供便捷的数据查询和比较功能,方便投资者和公众获取和分析碳信息,增加企业信息的透明度。
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与优化研究——以水泥行业上市公司为例

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与优化研究以水泥行业上市公司为例ʻ浙江农林大学㊀吴裕卿作者简介:吴裕卿,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初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㊂摘要:碳高排放企业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根源之一,而碳会计信息披露是实现 双碳 目标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政府对碳排放的监督和治理㊂水泥行业是碳高排放企业,为研究碳会计信息披露情况,本文以2019 2022年水泥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碳会计信息披露内容㊁披露方式及披露质量等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水泥行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的优化建议,有助于水泥行业碳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为高污染行业碳会计信息披露提供借鉴㊂关键词:碳会计㊀碳会计信息披露㊀水泥行业㊀优化研究中图分类号:F275一㊁引言碳会计信息是与企业碳活动相关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是企业落实 双碳 目标的直观体现㊂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在‘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中指出企业应当披露碳排放信息㊂但总体上,企业披露碳会计信息主动性不强,仅对要求披露的内容进行陈述㊂水泥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行业,同时也是碳高排放行业,对其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并指出水泥行业上市公司应健全碳会计信息披露体系㊁提高披露质量㊁加强鉴证和监督㊂文章对推动碳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及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㊂二㊁文献回顾(一)关于碳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方面信息披露是企业向外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碳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与碳会计内容息息相关㊂Bebbingto 等认为碳会计主要指碳会计的核算[1]㊂但随着碳相关制度和市场的完善,王廷章提出在绿色发展背景下,碳会计信息披露还需包括碳排放权引起的发放配额㊁交易数量㊁金额的变化情况,以及企业的节能减排战略措施等会计信息[2]㊂碳会计的研究内容逐渐广泛,殷俊明等突出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碳管理,计量采购㊁生产㊁运输等环节碳的成本效益,并在企业管理会计控制系统中纳入碳排放信息[3]㊂袁广达等认为与碳有关的财务㊁费用㊁管理和审计都可以作为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4]㊂(二)关于碳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方面鉴于我国还没有完善的碳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和指引,且披露主体不同,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多样化㊂王洪林认为低碳会计报告类型应当视公司规模大小而异,可分为独立低碳会计报告㊁报表内外结合披露㊁非独立低碳会计报告[5]㊂刘小海提出应该采用多种形式披露碳会计信息,增加社会对企业碳会计信息的获取渠道[6]㊂闫华红建议监管部门统一碳信息披露渠道,将社会责任报告作为披露载体,便于信息使用者获取信息[7]㊂部分学者建议将碳会计信息以报表和报表附注的方式披露,王德发等引入碳单位并通过表内外结合披露,对碳信息进行定量和定性说明[8]㊂闫华红认为应以财务报告附注及表内外结合的方式披露,并编制独立的碳排放披露报告㊂王廷章提出碳会计信息可以披露在三大报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上㊂(三)关于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方面一些学者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㊂聂建平通过 内容分析法 ,对所收集到的重污染上市公司数据内容初步分类,再细分项目进行赋值量化并统计,分析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9]㊂杨方蕾予以碳会计信息披露载体㊁形式㊁内容不同权重,计算重污染行业各年度的质量分数,以研究碳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10]㊂研究发现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会给企业带来诸多影响㊂沈洪涛等认为建立碳信息披露制度可以提高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原因是法律制度的约束和监督,可以促使企业披露碳减排信息[11]㊂王彦林等以37家钢铁板块上市企业2017 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证明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㊁企业规模㊁碳交易试点城市㊁经济环境有正向关系,而与负债程度具有显著负向关系[12]㊂靳馨茹实证研究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会影响企业社会声誉,披露质量越高企业声誉越好,且正面报道会使两者相关关系更显著[13]㊂综上所述,碳会计信息披露应当涵盖企业碳排放情况㊁能源利用效率㊁碳创新投入和成果,同时采用定量与定性㊁表内外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种报告进行披露,如年度报告㊁社会责任报告㊁碳专项报告等㊂此外,碳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主要受到内容㊁方式㊁法律制度㊁企业规模和自身治理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企业声誉和形象产生影响㊂当前国内对于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定量分析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定量分析,较为直观地揭示该行业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供针对性建议,助力水泥行业实现 双碳 目标,为其他行业提供借鉴㊂三㊁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以2023年东方财富网水泥建材中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选择的标准为:①属于A股上市公司;②属于环保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③属于2022年‘财经“杂志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2022)“中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前100名;④不包括ST和∗ST公司㊂因2018年,我国已启动建设全国性碳交易市场,进一步加强了对碳排放㊁碳交易的管理㊂通过以上筛选,最终选择2019 2022年4个会计年度11家A股水泥行业上市公司,共66份报告作为研究样本(见表1)㊂本文的碳会计信息披露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环保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来源于环境保护局㊂表1㊀选取的水泥行业上市公司名单公司代码公司名称600449宁夏建材600326西藏天路601992金隅集团600801华新水泥公司代码公司名称000789万年青000401冀东水泥002233塔牌集团000877天山股份公司代码公司名称600585海螺水泥600720祁连山000672上峰水泥资料来源:东方财富网㊂(二)水泥上市公司披露现状分析1.披露数量分析根据表2可知,2019年和2020年,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只占27.27%,自愿披露意愿较低㊂在2021年发布了‘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后,2021年碳会计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度增加,2022年披露比例达到100%㊂由此可见,我国对碳信息披露制度的规范和完善,以及在低碳经济发展下水泥行业上市公司对碳信息披露的重视㊂表2㊀2019 2022年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数量及比例年份披露数量披露比例2019327.27%2020327.27%年份披露数量披露比例2021763.64%202211100.00%资料来源:对各年度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的手工整理㊂2.披露内容分析从表3可以看到,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情况向好㊂整体上看,2020 2022年碳会计信息披露各项内容的公司数量逐年增多㊂但不同内容披露程度有差异,上市公司披露主要集中在强制性披露内容,如2022年,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披露占比100%,但自愿性披露内容较少; 2019年和2020年,几乎没有上市公司对企业碳战略和应对气候变化进行披露;2021年,上市公司基于 双碳 目标,碳会计信息披露情况有很大改观,其中企业碳战略的披露占比由0%上涨至36.36%,然而披露不等同于披露质量;2022年,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全面程度有差距,如海螺水泥和天山股份公司披露表内所有内容,但万年青和宁夏建材等公司只披露其中两三项内容㊂表3㊀2019 2022年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年份对国家政策及项目的响应情况企业碳战略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温室气体减排措施能源利用情况碳技术创新情况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制造201927.27%0.00%27.27%27.27%27.27%18.18%9.09%18.18% 202027.27%0.00%27.27%27.27%18.18%27.27%9.09%18.18% 202154.55%36.36%63.64%72.73%54.55%54.55%27.27%27.27% 2022100.00%45.45%81.82%100.00%81.82%63.64%54.55%45.45%资料来源:对各年度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的手工整理㊂3.披露方式分析从表4中可以看出,不同上市公司在披露载体和形式上存在差异㊂披露载体包括年度报告㊁社会责任报告和ESG报告,披露形式既包括单纯文字叙述,也包括文字与数字结合㊂从信息披露载体来看,在2019年和2020年,主要通过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以其他载体进行披露的几乎没有㊂到2022年,11家上市公司都以年度报告的方式披露㊂从披露形式来看,已披露碳会计信息的上市公司基本使用文字和数字相结合的方式,但还是以文字叙述为主,以数字方式披露的信息主要是碳排放量信息,其他信息定量披露较少㊂表4㊀2019 2022年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年份披露载体披露形式年度报告社会责任报告ESG报告单纯文字文字+数字2019130 100.00% 2020030 100.00% 2021631 100.00% 202211459.09%90.91%资料来源:对各年度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的手工整理㊂4.披露质量分析本文运用 内容分析法 对碳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分析,对披露明细项赋分并计算汇总㊂赋分要求为定量披露可得2分,定性披露可得1分,未披露则得0分㊂其中由于社会责任报告和ESG 报告是独立报告,质量较高,因此将分值计为2分㊂表格中将碳会计信息分类为披露载体㊁碳管理㊁碳投入㊁碳治理与碳绩效4个模块,并且根据4个模块进行计算分析,标准中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最大得分为17分㊂以下开始对数据进行正式分析,运用此方法得出的分值如表5所示㊂2022年,11家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状况如表6所示㊂从表6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均披露了碳会计信息以及对国家政策的响应情况,大多数上市公司对碳减排量及其措施进行了披露㊂公司碳战略㊁应对气候变化和原料替代情况的平均分较低,小于最大值的50%,说明公司对以上模块的披露信息较少且质量不高㊂表5㊀碳会计信息披露评分标准项目披露明细评分标准披露载体公司年报未披露为0,披露为1社会责任报告或ESG报告未披露为0,披露为2碳管理对国家政策响应情况未披露为0,披露为1公司碳战略未披露为0,披露为1应对气候变化定量披露为2,定性为1,未披露为0碳投入碳技术创新投入定量披露为2,定性为1,未披露为0碳治理与碳绩效碳减排情况定量披露为2,定性为1,未披露为0原料替代情况定量披露为2,定性为1,未披露为0转换用能结构情况定量披露为2,定性为1,未披露为0绿色制造定量披露为2,定性为1,未披露为0表6㊀2022年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评分统计披露明细最大值最小值均值标准差公司年报11 1.000.00社会责任报告或ESG报告20 1.640.77对国家政策响应情况11 1.000.00公司碳战略100.450.50应对气候变化200.640.64碳技术创新投入20 1.090.90碳减排情况21 1.820.39原料替代情况200.910.90转换用能结构情况20 1.550.78绿色制造20 1.180.83资料来源:对各年度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的手工整理㊂结合表5碳会计信息评分标准以及计算EDI= 11j=1EDI ij/17,计算得出分数如表7所示,其中EDI ij表示第i家公司的第j条项目,有则按表5中的分数相加,无就加0,17分为完全信息披露分数㊂从表7可以看出,2019 2022年水泥行业上市公司4年中分数值都呈上升趋势,其中,华新水泥㊁上峰水泥4年中分数值稳步上升,海螺水泥4年中的分数值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冀东水泥㊁西藏天路和万年青在4年中分数值较低,说明公司披露程度各异,质量良莠不齐㊂表7㊀2022年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评分表上市公司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金隅集团0.000.000.410.71华新水泥0.410.410.470.82祁连山0.000.000.120.71冀东水泥0.000.000.180.35塔牌集团0.000.000.350.71上峰水泥0.410.410.530.76宁夏建材0.000.000.000.82续表7上市公司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西藏天路0.000.000.000.35海螺水泥0.820.760.820.88万年青0.000.000.000.29天山股份0.000.000.590.88资料来源:对各年度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的手工整理㊂四㊁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中可以看出,水泥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主要存在4个问题㊂(一)法律法规不完善,披露内容不完整目前,我国的规章制度仅要求公司披露碳排放信息,对其他披露内容没有统一规范,因此,自愿性披露意愿较低的上市公司仅对要求内容说明㊂西藏天路在年报环境与社会责任报告里只披露了减少排放量及措施;万年青在年报里只披露了减碳措施,且只是简单叙述,甚至没有披露减少排放CO2当量;冀东水泥没有按照要求披露碳排放量㊂另外,参加碳交易试点的上市公司未披露具体的碳履约额㊂自愿且积极披露碳会计信息的上市公司披露内容涵盖面较广,而被动披露的上市公司披露内容一般只包含碳排放量和减碳措施,产生两级分化㊂(二)碳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不健全,披露方式不统一由于碳会计信息披露在初始阶段,披露体系还不完善,因此,披露方式存在多样性㊂各上市公司有不同的披露方式,使得水泥行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缺少企业间的横向可比性,增大了信息使用者收集公司碳会计信息的难度,不利于对水泥行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㊂在2022年,还有9%的上市公司停留在单纯使用文字描述来披露碳会计信息,缺少量化信息,部分公司定量披露的碳会计信息只包含碳排放当量,其他都通过文字性描述,使得水泥行业上市公司披露质量不高㊂(三)监督机制不完善,披露质量差异大我国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参差不齐,从表7中可以看出,每年得分最高者比最低者高出0.5,个别上市公司披露质量亟待提高㊂另外,我国还未建立有关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管理机制和鉴证机制,对于水泥行业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真实性㊁合法性和效益性无法进行全面评价和监督㊂上市公司可能会因为私利,通过掩盖真实的碳会计信息来维护其成本利益㊁公司形象等,而有效的监督和鉴证可以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保障水泥行业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有利于行业落实低碳政策,承担社会责任㊂(四)政策宣传不到位,自愿披露意识弱部分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缺乏积极主动性,甚至有些公司在‘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发布一年后才披露,存在滞后性㊂正是一些上市公司披露意识的薄弱㊁自愿性不强,导致公司只对减碳措施进行披露,并用文字一笔带过,定量披露信息较少,披露质量不高㊂另外,上市公司对于因违规或超标排放温室气体等污染物而受到的处罚或其他负面信息自愿披露极少,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对公司情况的全面了解,不利于其做出相关决策㊂五㊁完善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与建议(一)健全碳会计信息披露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碳会计信息披露法律体系,政府应该结合我国经济形势和碳会计披露情况,完善现有碳会计信息披露法律法规,将碳绩效和碳减排等纳入法律法规体系中,明确企业披露责任及未披露的惩处措施,提高政府执法效率㊂水泥行业应在国家制度的基础上,制定适合自身行业的碳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如结合‘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制定水泥行业产能范围㊁生产时间和碳排放量等披露规则,促进企业的规范披露㊂执法机关应加强对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对披露不规范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监督企业做好整改工作㊂(二)加速建立碳会计信息披露体系随着碳会计交易市场的发展,需加快建立并完善碳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增加信息的透明度㊂首先,明确企业碳战略,将水泥行业上市公司年度的减排目标㊁进度和取得碳绩效等纳入战略目标,并以定量和定性的形式披露;其次,在水泥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内增加有关碳排放的科目,如果水泥行业纳入碳交易体系还可以增加碳交易科目,如在资产负债表里增加碳排放权金额及其变动科目,在利润表中增加碳支出科目,披露企业发生的减碳成效收入㊁减碳行动支出㊁碳研发支出等;再次,在财务报告外的附注中,单独列示碳排放量和碳汇等碳足迹以定性的方式披露;最后,披露方式因公司规模而异,中小规模的公司可以在年报的环境与社会责任部分对报告期内发生的碳成效和碳污染进行披露,大型公司应单独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和ESG报告对碳会计信息进行披露㊂(三)加强碳会计信息审计鉴证碳审计和碳会计相辅相成,是实现 双碳 目标的重要手段,水泥行业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审计的核查㊂一是完善水泥行业碳会计相关的审计准则,联合水泥行业专家制定对水泥行业碳资产㊁碳负债㊁碳排放等具有针对性的审计准则;二是在初始阶段,利用政府审计的强制性,加强以政府审计为主,内部审计和第三方审计为辅的核查工作,在有一定审计经验后,可过渡至以第三方审计为主,政府监督为辅的审计机制;三是加快碳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如果水泥行业被纳入碳交易体系,将涉及碳汇减排项目,审计需对碳核查方法进行技术创新,增加核查结果的精确性,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㊂(四)提高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意识提高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意识,可以促进上市公司披露的主动性和自愿性,同时也是提升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之一㊂提高披露意识,一是加强企业碳文化建设,增强对员工的低碳培训,提高员工低碳环保意识;二是培养水泥行业碳会计人才,并开展针对管理层的碳管理培训,提升碳管理质量和碳会计信息披露意识;三是提高碳信息管理水平,公司高管应树立正确的低碳发展观,做好水泥行业碳发展战略,利用技术创新把节能减排运用到各生产线㊂此外,可以把碳信息融入到公司内部管理系统,实现碳线上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使得碳会计信息披露有迹可循;四是政府加快引导,政府应该出台相应规定和政策,规范水泥行业披露的内容㊁形式等,推出政策鼓励企业积极披露有效信息㊂参考文献:[1]Jan Bebbington,Carlos Larrinaga-Gonzalez.Carbontrading: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issues[J].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08,17(4):697-717.[2]王廷章.绿色发展背景下碳会计核算与披露的再思考[J].会计之友,2020(17):47-49.[3]殷俊明,邓倩,江丽君,等.嵌入碳排放的三重预算模型研究[J].会计研究,2020(7):78-89. [4]袁广达,徐德越.双碳目标衔接的碳会计研究[J].会计之友,2023(2):101-107.[5]王洪林.低碳会计报告框架构建浅析[J].财务与会计,2014(1):53-54.[6]刘小海.企业碳会计核算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8(10):79-82.[7]闫华红.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信息披露现状研究[J].会计之友,2018(11):2-6[8]王德发,王照.论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3(32):46-49.[9]聂建平.重污染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基于低碳经济背景[J].会计之友,2018(5): 18-22.[10]杨方蕾.高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财会通讯,2018(25):10-14. [11]沈洪涛,冯杰.舆论监督㊁政府监管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J].会计研究,2012(2):72-78,97. [12]王彦林,张子璇,盖玉风. 双碳 与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 基于钢铁板块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23(9):51-57. [13]靳馨茹.碳会计信息披露㊁媒体态度与企业声誉研究[J].会计之友,2017(23):20-24.责任编辑:田国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i 。 e c 。 e a n d T 。 e 蠹 盘 瑟 翟 { e 嚣 。 。 e t R 。 e 。 s e a r c h
2 0 1 4 N 。 . ・ 7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7 6 9 5 . 2 0 1 4 . 0 7 . 0 4 9
f o r e n t e pr r i s e .T h e n ,i t e x p o u n d s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i n t h e a s p e c t o f t h e i mp a c t a b o u t c a r b o n i n f o ma r t i o n d i s c l o s u r e o n e c o — n o mi c c o n s e q u e n c e s a n d s o c i a l e f f e c t .B a s e d o n t h i s ,i t p o i n t s o u t t h e l a c k o f e x i s t i n g r e s e a r c h a n d f u t u r e r e s e a r c h d i r e c — t i o n s .T h i s p l a y s a f u n d a me n t a l r o l e i n e n r i c h i n g 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s t u d y o f c a r b o n i n f o r ma t i o n d i s c l o s u r e,a n d w i l l p r o v i d e
( 1 . S h e n z h e n G r a d u a t e S c h o o l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S h e n z h e n 5 1 8 0 5 5 , C h i n a ; 2 . F o s h a n L o c a l T a x a t i o n B u r e a u ,F o s h a n 5 2 8 0 0 0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Re c e n t l y e n t e r p r i s e c a r b o n i n f o r ma t i o n d i s c l o s u r e t o p i c i s t h e n e w h o t s p o t i n t h e f i e l d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a e — c o u n t i n g r e s e a r c h .B a s e d o n t h e p r e v i o u s l i t e r a t u r e s ,i t o f f e r s a s y n e r a r c h o n c a r b o n i n f o r ma t i o n d i s c l o —
A Re s e ar c h Re v i e w o n Ca r bo n I nf or mat i o n Di s c l o s u r e
L I L i ,YANG Y u a n h u a , N I U Gu o h u a ,S UN L u
究 奠 定 基 础 ,为 实证 研 究 提 供 借 鉴 。 关 键 词 :碳 信 息披 露 ;经 济 后 果 ;综 述 中 图 分 类 号 :F 0 6 2 . 5 ;X 2—1 文 献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0— 7 6 9 5( 2 0 1 4 )0 7— 0 2 3 4— 0 7
碳 信 息 披 露 研 究 综 述
李 力 ,杨 园华 ,牛 国华 ,孙 璐
( 1 .哈 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 究生院 ,广 东深圳 5 1 8 0 5 5 ; 2 . 佛 山市地 方税务局 ,广 东佛 山 5 2 8 0 0 0 )
摘 要 :企业碳 信息披 露课题 是新近环境会 计学领域的研 究热点 。基 于现有 文献 资料 对 国 内外主要 的碳 信 息披 露 文献进行详 实的梳理 ,介绍企业碳信 息披 露研究的理论 基础 ,分析 企业碳信 息披 露现状 并阐述碳信 息披 露给企 业带来的经济后果方面的研 究进展 ,在此基础上指 出现 有研 究的不足及 今后 的研 究方向 ,为进一 步深化理 论研
s u r e a t ho me a nd a b r o a d.I t i n t r o d uc e s t he t he o r e t i ca l ba s i s a nd a n a l y z e s t he r e s e a r c h s t a t u s o f c a r b o n i n f o r ma t i o n d i s c l o s u r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