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翻译文章-上市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设计)研究目标:
世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本文旨在研究环境会计在我国上市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实现我国环境会计体系的完善,进而从上市企业开始打响我国环境会计的第一枪,从企业这个环保主力方面解决全球环境问题。
二、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国外出现立足于生态环境的新的发展观,社会-环境-经济的内在规律及相互联系的观念对人们思考人类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而传统会计无法为此提供足够的信息,更不能反映企业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经济后果。
比蒙斯( F.A.Beams)和马林(J.T.Malin)在英国《财会月刊》上发表了第一篇环境会计的文章。
Gray(1992)、Mathews(1997)、Lehman(1999)针对传统会计的不足,阐释了可持续会计的可能。 Gray、Milne(2002)比较明确地提出,企业的可持续会计是为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和人类社会服务的,考虑了生态公平的同时也包含了效率与效力。
(二)外部性角度
Pigou(1920)首先提出了外部性理论,他明确区分了边际净社会产品和边际净私人产品, 并将他们之间的区别称为外部性。
研究路线:1.通过国内外对比分析了解环境会计在国内外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找寻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实施方案。2.针对问题,结合国外经验进行思考总结,提出可操作性建议。
进度计划
1.阅读文献,完成文献综述。(2018年12月18日—2019年1月7日)
2.根据文献综述选定题目,编写开题报告并拟定提纲。(2019年1月8日—2019年1月21日)
(三)环境会计指标与分类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专业:会计学一、前言部分(一)写作目的最近几年,在我国国内发生了我国上市公司伊利股份高层管理人员未经董事会同意挪用公司资金、创维数码董事局主席私自将上市公司款项打入自己创办企业等重大事件,这些事皆同内部控制失效有关。
内部控制是否得到完善执行也就成为如今关注的焦点。
2006年,我国出台了两部《内部控制指引》,虽说各上市公司对其信息都相应的进行了披露,但形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却没有所谓的实质性内容,相对而言,形式主义占了上峰,在上市公司披露的自愿性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采取强制性措施以及让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看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收益性,提高其自愿性等。
通过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提出相应的一些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内部控制信息的质量,以完善我国的内部控制建设。
(二)相关概念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提高员工的效益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
建立并维持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当局的责任。
由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投资者逐渐要求了解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此情况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应运而生。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指企业管理当局依据一定的标准向外界披露本单位内部控制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评价的信息以及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报告审核的信息。
(三)综述范围本文参考了2004-2009年间发表于《会计之友》、《财会月刊》、《商业经济》、《财经问题研究》、《财会通讯》、《商业经济》、《商场现代化》、《会计研究》等学术杂志中的研究论文,借鉴了东北师范大学等硕士论文,通过分析与总结这些文章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体把握,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四)相关主题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分别从管理者信息披露意识不强、披露披露内容和形式不具体、责任主体不明确等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900字》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Moskowite(1972)是最早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进行经验研究的学者,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研究领域。
现代西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所谓研究成果主要沿着两条线索进行:意识相关理论研究;二是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研究,包括外在的压力和内在驱动力。
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一词的是西方学者谢尔顿,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满足产业内外人们需要的责任相联系,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含有道德因素。
弗里德曼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在遵守法律和相应的道德标准的前提下赚尽可能多的钱”,这种定义被认为是股东价值最大化倡导者最极端的一个定义,即把企业社会责任限定在经济责任范围之内。
卢代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进行了修正,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公益的义务”。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认真地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
Roberts(1992)、Mitchell等(1995)研究证实,负债比权益的比率越高,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就越高。
但是Becchetti等(2008)、Mc Guire等(1988)、Orlistky等(2003)的实证研究却发现财务风险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负相关关系。
Nazli & Ghazal(2007)等研究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与国家持股数正相关,与公司内部董事的持股数负相关。
Delphine & Evans(2009)发现,政府和机构投资者控股的石油公司相比家庭控股石油公司,能够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
Cowen等(1987)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最高的是化工行业,而其他类别的社会责任信息与行业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献综述)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献综述)正文:引言: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向投资者和公众披露重要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过程。
它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增加市场透明度和维护市场稳定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文献综述,分析其重要性、要求和实践。
一:信息披露的概念及重要性1.1 信息披露的概念1.2 信息披露的重要性1.2.1 保护投资者利益1.2.2 提高市场透明度1.2.3 维护市场稳定二:信息披露的要求2.1 法律法规规定的信息披露要求2.1.1 证券法相关规定2.1.2 公司法相关规定2.1.3 监管机构规定2.2 上市规则要求的信息披露内容2.2.1 财务信息披露要求2.2.2 非财务信息披露要求三:信息披露实践3.1 信息披露的媒体与途径3.1.1 定期报告3.1.2 半年报告3.1.3 年度报告3.1.4 公司公告3.2 信息披露的时间与频率3.2.1 定期信息披露时间表3.2.2 临时信息披露3.3 信息披露的方法与技巧3.3.1 披露内容精准度与准确性3.3.2 披露方式的选择3.3.3 披露语言的规范与清晰度四:信息披露的问题与挑战4.1 披露真实性与可靠性问题4.2 披露滞后问题4.3 披露不完全问题4.4 披露过载问题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内容,请参考附件中的相关表格、图表和数据。
法律名词及注释:1. 证券法:指对证券市场和证券交易的规范进行统一管理的法律法规。
2. 公司法:指对公司组织、运作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
3. 监管机构:指负责监督和管理证券市场的机构,如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
4. 上市规则:指上市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要求和规范,包括信息披露、财务指标要求等。
结束语:通过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综述,可以看出信息披露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市场透明度和维护市场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上市公司应按照法律法规和上市规则的要求,积极履行信息披露的义务,提高披露内容的精准度和准确性,以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4500字》

从理论方面来看的话,从我国上市公司的三表一注的披露到我国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扩大了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这些也表现了内控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本文以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目前状况以及存在哪些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进一步丰富完善内控信息披露理论上的体系。
从现实意义方面来看的话,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对于相关部门具有监督促进的作用。其次,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我国上市公司起到借鉴的作用。上市公司通过对比参照,寻找自身的不足,积极找寻好的方法去使其内控信息披露更加完善。最后,对于有关投资者来说,它有决策指导的作用。
[13]彭文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问题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6):44+46.
基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式,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剖析对我国其他上市企业建立丰富内部控制体制更加有实际效果。
创新之处如下:本文使用了案例结合的方法,是通过具体案例揭露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把中国上市企业整体情况作分析来与一个案例分析相结合来展现我国上市企业内控信息披露的现实状况,能更好的佐证前面的理论分析。
四、研究工作进度
序号
时间
内容
1
2017.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5-2017.11.18
完成文献查询工作,最终确定论文题目
2
2017.11.19-2017.12.05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的拟写并上交定稿
3
2017.12.06-2017.12.23
进行开题答辩
4
2017.12.31-2018.02.26
毕业论文拟写、修改阶段
袁蓉丽(2017)明确表示:现代公司所有权以及运营权的分离,造成公司里出现了两大制约主体,也就是公司所有者以及接受委托运营者。双向制约主体之间的权益不尽相同、信息不相符,导致实际生活里会计相关信息真实性较差,所以必须要增强现代公司会计制约。如此一来,才可以保证现代公司体制得以正常执行。
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献综述)在撰写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文献综述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信息披露的定义和背景。
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披露公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计划等相关信息。
信息披露对于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全面综述,内容包括以下几个章节:1、信息披露的概念和背景1.1 信息披露的定义1.2 信息披露的重要性1.3 信息披露的法律依据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主体2.1 上市公司的义务2.2 公司高级管理层的责任2.3 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责3、信息披露的内容要求3.1 公司基本信息的披露3.2 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3.3 公司经营和风险信息的披露3.4 公司治理结构的披露4、信息披露的披露方式和途径4.1 定期披露4.2 临时披露4.3 其他披露方式5、信息披露的质量评价方法5.1 信息披露的定性评价5.2 信息披露的定量评价5.3 信息披露的质量监督6、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6.1 信息披露的不对称问题6.2 信息披露的滞后和不及时问题6.3 信息披露的操纵和失真问题7、国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经验借鉴7.1 美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实践7.2 欧洲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实践7.3 亚洲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实践通过对上述章节的详细综述,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内容和实践经验,并对信息披露的问题、挑战和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和讨论。
附件:附件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法规附件二、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法律名词及注释:1、信息披露:指上市公司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披露公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计划等相关信息。
2、上市公司:指已经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
3、公司治理结构:指公司内部各个层级和组织结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等。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600字》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1环境信息披露现状(1)信息披露内容关于环境会计披露的目标:通过孟凡利教授(1999)1的研究可以得知,环境信息披露的基本目标就是让企业自觉利用报告等方式对除了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以外的人员披露同环境有关的财务信息,让外界了解企业不仅仅是在生产经营方面,更多的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贡献。
朱丹(2001)2提出了绿色会计的学说结构系统,阐述了绿色会计革命的基本假想、一般原则、确认和比量,以及最终的信息披露。
张英(2005)3论述了环境会计的总体目标是促成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经济,社会和生态共同利益的提高。
Patrick de Beer和Francois Friend(2005)4在研究中探讨了在环境会计上以EEGECOST为模型,为企业评估替代项目和过程提供了框架,并评估了当前特别是未来的经济和环境绩效。
关于环境会计披露的基本内容分析,汤亚莉、陈自力(2006)5在他们所著的研究论文的实证研究过程中采取了事件分析法,货币信息披露,非货币信息披露以及没有披露等等一些基本章程,而最终通过各项实证得出,对于公司来说,他们的规模与财务绩效跟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就是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能够对企业的发展与规模建筑一定的积极效应。
金阳、褚阳(2008)6构建环境会计理论体系,将绿色会计纳入业绩考核中去。
李文彦、田治威(2008)7提出了环境会计理论相关新的理论基础,也就是和谐社会理论,对“和谐发展系数”进行界定,基于此理论对环境会计基本假设和目标对基础理论产生的影响开展分析研究。
袁广达(2010)8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把现代企业的环1孟凡利.论环境信息披露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J].会计研究,1999,000(004):16-25.2朱丹.论绿色会计的理论结构体系[J].上海会计,2001,000(006):20-21.3张英.司法会计鉴定的方法与意义[J].财会通讯,2005(09):49.4Beer P D,Friend F.Environmental accounting:A management tool for enhancing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J].Ecological Economics,2006,58(3):p.548-560. 5汤亚莉,陈自力,刘星,等.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000(001):158-159.6金阳,褚阳.构建环境会计理论体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4):107-108.7李文彦,田治威.和谐社会背景下环境会计理论基础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67-70.8袁广达.高校人才培养成本的会计学分析[J].阅江学刊,2010(05):46-52.境经济活动与环境管理活动当做研究对象,把生态环境的有关信息引进会计信息系统,着重叙述了环境风险控制、环境会计的成本核计,探索了有关企业实现维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途径。
《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

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引言社会责任与经济发展是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期望目标,而在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对市场参与者进行ESG等非财务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完善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际上公认的遵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机构投资者,贝莱德CEO表示,贝莱德的目标不光是为投资者“创造利润”,同时更应该促进“社会进步”;高盛则表示称,ESG因素应作为投资过程中发现风险和寻找机会的重要载体,对投资业绩有促进作用。
在各国养老金的实践中,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GPIF)已将ESG因素融入到投资决策流程中,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投资原则。
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声称,环境和社会问题将长期围绕着资本市场,在追求可持续的超额投资回报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ESG信息披露正在成为分辨上市公司具有更好投资价值的标准之一。
在西方国家,政府监管机构非常重视ESG信息披露,以促进ESG投资的发展。
很多国家目前已经要求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中披露ESG信息。
在世界50大经济体中,多数国家已经发布了ESG披露原则和指引,并且有些国家要求强制性披露。
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ESG投资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得到了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证券交易所等有关部门的关注。
从2016年开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在促进ESG投资方面,举办了多起论坛、信息调研和国际研讨会,以推广ESG投资的理念。
2 国外研究现状20 世纪80 年代,企业社会责任(CSR)率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不仅企业界受到重视,在学术界同样受到关注。
社会各界对于社会责任、环境责任指标的测量和评价得到了相关的成果。
关于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指标的测定方法方面,Chatterji 和Toffel(2018)在KLD 数据库中找到14 个二分类变量,构建虚拟变量,包括“初始评级很差”“初始评级混合或良好”,使用公司的有毒污染来衡量环境绩效,并计算各公司的有毒化学物质排放量与收入之比,以此来衡量企业环境效率[1];Matsumura(2019)等通过研究碳排放和自愿披露碳排放行为发现与企业价值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专业:会计学班级:07级1班作者:张璠指导老师:高敏
由于其重要地位而在经济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上市公司,我国已经规定了公司信息披露的原则要求和内容体系。
然而,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在现实社会中存在很多问题,也随着中外很多报表欺诈案的出现,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问题研究越来越激烈,这些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对策及建议,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献主要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以及如何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行撰写。
笔者主要查阅了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中国期刊论文网、万方数据库和图书馆等资料进行查询,共搜索多篇论文资料,主要的文献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和《浅议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等。
下面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研现状一些专家和作者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
1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概述及意义
1.1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概述
曹飞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中提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从维护投资者权益和资本市场运行秩序出发,按照法定要求将自身财务经营等会计信息情况向证券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且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公告。
1.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意义
周彤云在《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探讨》中指出证券市场是一个信息的聚集地,信息尤其是会计信息是必不可少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信息使用者都需要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投资和决策,从而使证券价格反映企业的价值。
因此,系统、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保证,信息披露制度是构筑证券市场的基石。
2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
2.1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所暴露出一系列的会计失败案例中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存在很多问题,魏明海等(2000)[7]、黄世忠(2002)[8]对此作了比较深入地研究,主要问题如下:
2.1.1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真实
吴琳芳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指出这是上市公司会计
信息披露中较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大量的会计审计失败案例均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比较典型案例的像:红光实业、琼民源、银广夏、郑百文造假案等等。
2.1.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时
孙鹏云在《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分析》中指出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过时的信息其效用会大打折扣或者根本没有任何的作用,因此会计信息的及时披露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招股说明书纪念报的披露的基本上能够做到按照国家规定的期限内披露,但也有一些公司未能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披露。
2.1.3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
孙长峰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对于会计信息的披露一要做到及时披露,二要做到充分披露。
虽然我国政府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出台很多规范来界定信息披露的内容,以求达到充分披露,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这方面的问题仍不容乐观。
特别表现在关联方及一些重大的事项上,如大股东占用资金以及关联方之间的相互担保。
例如在2005年年报中,比较典型的为兰光科技、聚友网络、太极实业、江苏索普、安彩高科、上海科技、雄震集团等上市公司[10]。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披露》的规定,企业必须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关联方关系,如果存在关联方交易的话,应当披露交易的性质、内容及金额。
强制性披露尚且如此,对于非强制性的披露,如环保事项、社会责任状况等非常重要的信息,披露的就更加少,这样显然有悖于充分披露的原则。
2.1.4上市公司信息批露不规范
曹飞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中提出尽管我国为了规范会计信息的披露出台了不少规范,但还是有很多公司并未真正按照这些法律法规来执行,在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格式和时间上不是非常规范,造成了会计信息披露的随意性。
如从2001年到2005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中,分别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公司数为:55家、45家、36家、50家和58家,其中约有半数是由于没有遵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而被出具了保留意见。
3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陆欢在《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中指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有以下几点:1、有关管理部门执法不严,部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责任人员法制观念淡薄。
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大执法力度,特别要严加追究违规公司领导人责任,强迫那些私欲膨胀、以身试法者能反省和收敛自己的趋利行为,使会计信息在
法制的维护下恢复其本来面目。
2、上市公司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导致其地位不高,利益得不到保障。
同时,应该在法律上、实践中进一步强化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明确会计人员的法律地位,有关部门应该给坚持原则、忠于职守的会计人员撑腰,保障他们不受打击报复,维护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注册会计师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没有履行其应有的职责。
为保证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应坚持不懈地进行注册会计师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宜传和教育,加强注册会计师素质的建设,对不负责任及违反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要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
4、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会计制度。
上市公司应该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作用,赋予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中的相对独立的地位。
4提出解决对策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位专家、学者们针对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观点和看法。
柴定国在《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的思考》中提出以下对策:1、构建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与审计执业规范体系。
2、完善证券立法。
3、改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4、加快会计职业杜会化进程。
5、继续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改革,建立真正独立的审计体系。
邹国卿还在《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内控制度:(1)优化股权结构。
我国的上市公司绝大多数为国有企业转制而来,只有三分之一的社会公从股可以流通。
这种股权设置不仅人为地加大了中国股市的泡沫,也使得信息容易被少数大股东公司管理层操纵。
(2)完善公司内部机构设置。
具体包括:⑴将董事会职责具体化,完善其决策和监督功能;⑵增设独立董事人数,强化独立董事职责,赋予独立董事对股东大会的召集权;⑶减少董事会与高管人员的交叉任职,特别是董事长与总经理避免由一人担任;⑷加强监事会独立性,以提升其监督功能。
5 结束语
通过以上文献,我们知道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已经成了广大经济学者研究的一个课题,同时各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的出现也极大地推动了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健康有序发展。
但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较多,相关理论较为不成熟。
研究结果与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还有较大的差异。
结合我国发展现状,发展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对于推进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显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淑蓉.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经济师, 2003,(11):12-14.
[2] 曹飞.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10):9-13.
[3] 邹国卿.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J]. 金融经济, 2007,(04):15-18.
[4] 李彬.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林副特产, 2004,(02):14-17.
[5] 李巧巧.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J]. 计划与市场, 2001,(11):25-28.
[6] 柴定国. 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的思考[J]. 财会通讯, 2001,(12):12-19.
[7] 陆欢.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 现代管理科学, 2002,(09):22-23.
[8] 孙鹏云. 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分析[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3,(02):13-16.
[9] 孙长峰.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财会月刊, 2004,(02):28-30.
[10] 王凡,赵慧. 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 科技信息, 2006,(10):14-16.
[11] 王珍义. 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J]. 经济师, 2003,(10):17-20.
[12] 王子权 ,李凤华. 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成因的分析[J]. 审计理论与实践, 2002,(12):25-27.
[13] 吴琳芳.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 企业技术开发, 2007,(09):10-14.
[14]何国良. 浅谈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_成因及对策[J]. 科技资讯, 2006,(02):11-13.
[15]肖海燕.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J].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7,(07):91~95.
[16]王秀婷,陈兴述. 浅议我国市场的财务信息透明度建设[J]. 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 2007,(05):367~378. [17成蕾. 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以自愿性信息披露为手段[J].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 2006,(12):6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