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自然保护区名录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白线树蛙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白线树蛙近日,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一种稀有的蛙类——白线树蛙。
这一发现引起了保护区内外的广泛关注。
白线树蛙是一种珍稀物种,它的发现为当地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数据,也为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增添了新的动力。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雷山县和公安县交界处,是贵州省北部较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该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复杂,植被丰富,被誉为“贵州省的生物宝库”。
保护区内拥有多种动植物资源,是珍稀濒危物种的重要栖息地。
最近,该地区在保护区巡护员的努力下发现了白线树蛙,这对于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言是一大喜讯。
白线树蛙(Leptobrachium leishanense)是一种独特的两栖动物,在国内外都属于珍稀物种。
它们的体型偏大,身长约5-7厘米,具有典型的蛙形,皮肤呈绿色或褐色,并具有白色的纵纹。
白线树蛙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灌木林和草地中,以昆虫为食,喜欢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
白线树蛙是一种典型的林栖动物,其数量极为稀少,且受到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种群数量更是逐渐减少,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其发现及时向我们提醒,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其保护工作。
据悉,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设立以来,一直在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学研究工作。
多年来,保护区管理部门不断加大对于珍稀濒危动植物的保护力度,积极推进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通过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加强巡护员队伍建设,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多种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也在逐渐增加,白线树蛙的发现无疑是这一系列保护工作的成果之一。
白线树蛙的发现,给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
它的发现为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也为推进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通过对白线树蛙的研究,我们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同时也将有助于提升我们对于当地其他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意识。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材腐朽菌

WU , 一l n i g’ a ,D IY A u—c e g L a —h i h n 2 IT i u '
, ,
Z O u se Q W n—mn , A GZ —mn s H UX — hn , m e i WN i i , g
维普资讯
第2卷 第3 6 期 20 0 8年 1月
贵 州 科 学
GUI ZHOU Cm NCE 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 12 No 1 o. 6. .
Ma . 0 8 r2 0
贵 州 雷公 山国家 级 自然保 护 区木 材 腐朽 茵
吴兴亮 , 戴玉成2李泰辉4周绪申2秦 问敏2王子明 , 家福 朱跃宏 , , , , 毛 ,
w o tug i t jr eeao fh rs ee i usd odr inh ma gt i o tef etw r ds se. of e o v tn n o s c
KEY ORDS Guz o W ih u;L i o g Mo n an;w o o u g eg n u t i o d rtf i n
1 5 s e is 5 e e a a d 1 a l s n d a c my ee a e 1 p c e , e e a a d 3 f i e .An h 1 p ce , 1 g n r 7 fmi e ,a s o c t s h v 1 s i s 5 g n r n a l s n i e m i d te
G ag ogMi oi oyIstt5 0 7 ;.N t nl a r R sr f u huL i n ona , 5 0 0 undn c b l tue 10 0 5 a oa N t e eev o i o eg gM ut n 5 60 ) r og ni i u e G z o i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河北塞罕坝等19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范围及功能分区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河北塞罕坝等19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范围及功能分区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8.01•【文号】环函[2007]276号•【施行日期】2007.08.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河北塞罕坝等19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范围及功能分区等有关事项的通知(环函〔2007〕276号)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四川省、贵州省、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国务院已批准新建河北塞罕坝等19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河北塞罕坝等19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国办发〔2007〕20号)的要求,现就19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范围及功能分区等事项通知如下:一、19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范围及功能分区(一)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029.8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7213.31公顷,缓冲区面积6083.89 公顷,实验区面积6732.60公顷。
保护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最北部,范围在东经116°53′-117°31′,北纬42°22′-42°31′之间。
东以阴河林场的三道沟起,经亮兵台至北曼甸林场的石庙子为界;南从阴河林场的三道沟起,向西经千层板林场的头道沟、南沿子窑、羊场,三道河口林场的羊肠河、果园至西路口,以与御道口牧场草原湿地自然保护区北区界为界;西北面从三道河口西路口起,经三道河口、二道河口、千层板的南沿子窑、北曼甸的四道沟与石庙子止,与内蒙古多伦县、克什克腾旗接壤的吐里根河和县(旗)界为界。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新纪录——红翅凤头鹃和灰斑鸠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新纪录——红翅凤头鹃和灰斑鸠[简要]笔者于2020年9月20日和10月27日,分别在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到两只鸟。
经查阅有关文献和相关专家鉴定,分别确定为红翅凤头鹃(Clamator coromandus)和灰斑鸠(Streptopelia decaocto),系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新纪录。
[关键词]红翅凤头鹃;灰斑鸠;鸟类;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纪录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中部,于198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7年11月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4县,地理位置东经108°5'—108°24',北纬26°15'—26°32',区内最高海拔2178.8m,最低海拔650m,东西横延约15km,南北纵深约30km。
总面积4.73万hm²,区内生物资源丰富,已鉴定的生物种类达5147种,其中:动物229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5种),高等植物2593种,大型真菌263种[2][3]。
2020年9月20日,笔者在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院楼(E108°9'30.234",N26°22'49.9224" )下,发现一只身体还有余温的死鸟,经查看全身,除了头部有血迹外未发现其它部位受伤,可能是撞到玻璃窗致死。
经将照片与《中国鸟类识别手册》[1]核对,确定为红翅凤头鹃(Clamator coromandus)见图1图2。
图1:笔者在雷公山保护区管理局院坝拾到头部有血迹的红翅凤头鹃图2:这是笔者将捡到的红翅凤头鹃进行摆拍2020年10月27日14时10分,笔者在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雄伟的带队下,与同事吴必锋、余永富、顾先元一起到辖区巡山护林,当来到白岩检查站下方一条步道(E108°9'23.1912",N26°22'56.0844")上,走在最前面的雷公山管理站顾先元站长发现不远处,一只野鸟正在觅食,激动地道:“宗才,快点来,这里有一只鸟”。
黔东南州施秉县云台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名录初报

(. 里 学 院环 境 与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 州 凯 里 1凯 贵 5 6 1 ;. 里 学 院 环 境 与 5012凯
生命科学学院 20 0 8级 学 生 ,贵 州 凯 里 5 6 1 ) 5 0 1
摘 要 :0 0年 4 6月 , 黔 东 南 州施 秉 云 台 山 自然 保 护 区进 行 了初 步 调 查 .经 整 理 鉴 定 后 , 21 - 对 列
地果 ( 瓜藤) 地 F.t o a i u k
紫 麻 属 O ec ie rond
紫 麻 O r t cn .f ue e s s
水麻 属 De rg a i b e e sa 水 麻 D.o ina i re t ls
粗 叶榕 F i a .h r t 蓼 科 P lg n ca oy o a ee 蓼 属 P lg n m oy o u
桦 木科 B tlc a eua e e 鹅耳 枥属 Ca p n s r i u
榆i
紫 弹 树 ( 弹朴 ) .b n i 紫 C i di o
桑 科 Mo a e e rc a 柘 属 Cu a i dr na
华 千 金 榆 C o d t v r hn n i .c r aa a .c ie s s 贵 州 鹅 耳 枥 C wec o n i .k i we s h s 大 庸 鹅 耳 枥 C a og n .d y n ia 荨 麻 科 Uri ca t a ee c 冷 水 花 属 P la i e 翅 茎 冷 水 花 P u c ra e .sb o ica 楼 梯 草 属 E ao t lt e s ma 楼 梯 草 E n ourtm .i v l ca u
~
1 8 1 2 6 E, 。 3 5 02 ~ 27 04 5 0 。 0 5 .0 ” 27 1 6 。 1
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类新纪录

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类新纪录作者:宋志红李小海陈继军来源:《湖北林业科技》2018年第04期摘要: 2017年6月16~22日,在贵州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进行两栖动物资源监测过程中,发现一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类新纪录:台北纤蛙(Hylarana taipehensis)。
标本现保存于茅台学院标本室。
关键词:新记录;两栖类;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中图分类号:Q9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8)04-0070-02Abstract: During the amphibian resource monitoring project, which was carried out from 16 to 22 June 2017, one specimen of Hylarana taipehensis was collected by us. Through identification, we conside that it is a new record of amphibian species in Leigo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The specimen has been kept in the specimen room of Maotai college.Key words: new record; amphibian; Leigongshan State Natural Reserve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腹地的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之间,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地理位置为东经108°05′~108°24′,北纬26°15′~26°32′,总面积47 792 hm2。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于198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贵州省情介绍

第一章贵州省情介绍地理地貌贵州省位于中国大西南东部,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份,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
全省国土总面积17.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4%,居全国第十六位。
省会贵阳市距重庆长江口岸300多千米,距广西北海直距约500千米。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通称贵州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
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境内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分布范围广泛,喀斯特(出露)面积10.9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且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气候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气温在15℃左右,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
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
1月平均气温为3~6℃,比其他同纬度地区暖和。
年均降水量在1100~1300mm之间,多集中在夏季。
分布趋势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
全省有三个多雨区和三个少雨区。
三个多雨区分别位于省之西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
其中西南部的晴隆县,年均降雨量达1588mm,是全省最多雨量中心。
三个少雨区分别在威宁、赫章县和毕节一带,各少雨区的年降水量在850~1100mm之间。
日照时数在1200~1400小时之间,地区分布特点是西多东少,年日照时数比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地区少三分之一以上,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
年相对湿度高达82%,而且不同季节之间的变幅较小,各地湿度值之大以及年内变幅之平稳,是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所少见,气候特点在垂直方向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贵州可游玩的溶洞名单

贵州可游玩的溶洞名单
1.黑龙潭溶洞-位于贵阳市白云区,是贵州省内比较著名的一座溶洞,以其石笋、石柱、石幔等景观而著称。
2. 燕子岩溶洞 - 位于贵阳市南明区,是一座古老的溶洞,内部有各种奇特的岩石景观,如龙宫、天池、猴王殿等。
3. 石林溶洞 - 位于贵阳市云岩区,是一座石灰岩溶洞,内部石笋、石柱、石幔等景观琳琅满目,且有多个地下湖泊。
4. 左线溶洞 - 位于遵义市桐梓县,是一座具有较高科考和旅游价值的溶洞,内部有石笋、石幔、石柱等奇特的地貌景观。
5. 空中花园溶洞 - 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是一座石灰岩溶洞,内部有多个大型地下湖泊和各种奇特的岩石景观。
6. 梅花山溶洞 - 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是一座石灰岩溶洞,内部景观绚丽多彩,如金龙宝殿、水晶宫等。
7. 葫芦溶洞 - 位于铜仁市石阡县,是一座石灰岩溶洞,内有各种奇特的岩石景观,如石柱林、奇石丛等。
8. 石门溶洞 - 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是一座石灰岩溶洞,内部有石笋、石柱、石幔等景观,且有多个地下湖泊。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沙福建柏自然保护区
金沙县
150
福建柏及其生境
199911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9911
57
威宁妥打自然保护区
威宁县妥打
9393
白冠长尾雉及其生境
1993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93
58
威宁黄杉自然保护区
威宁县么站、黑石
936
黄杉及其生境
200008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2000年08月
59
纳雍大坪箐县级自然保护区
遵义县沙湾
10000
森林及野生动植物
200411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2004年11月
5
红花岗区大板水自然保护区
红花岗区
3132
森林生态
1998.11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98年11月
6
双河溶洞自然保护区
绥阳县温泉镇
53667
溶洞群
2001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2001年
7
后水河自然保护区
绥阳县蒲场镇
7500
森林、水源地
27
关索岭自然保护区
普安县盘水镇
1050
森林及野生动植物
199701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97年01月
28
油沙地灌木林自然保护区
普安县三板桥
175
天然灌木林
199701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97年01月
29
莲花山十里杜鹃自然保护区
普安县地瓜镇
338
杜鹃林
199701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97年01月
30
普安牛角山自然保护区
威宁县草海镇
9600
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及黑颈鹤等
1985年
省级政府人大
国家级
国务院1992年10月
8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沿河县思渠镇
31113
黑叶猴等珍稀动物及其生境
1987年08月
县级政府人大
国家级
国务院2003年06月
9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荔波县
21285
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
1986年04月
199809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98年09月
47
王燕喀斯特植被自然保护区
安龙县梨树
667
森林生态系统
199808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98年08月
48
青山绿塘自然保护区
安龙县德卧
667
森林生态系统
199806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98年06月
49
安龙青龙山自然保护区
安龙县德卧
133
森林生态系统
199809
66
岑巩瓦窑坝上自然保护区
岑巩县思阳镇
1
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
199812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98年12月
67
岑巩大树林自然保护区
岑巩县水尾
1
古树
199812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
24
沙子塘自然保护区
普安县龙吟镇
38
天然阔叶林
199701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97年01月
25
风火砖水库水源林自然保护区
普安县罐子窑镇
175
水源涵养林
199701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97年01月
26
旧屋基自然保护区
普安县白沙乡
35
天然阔叶林
199701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97年01月
序号
保护区名称
地 点
面积(公顷)
主要保护对象
始建时间(年、月)
始建批准机关
保护区现级别及批准时间(年、月)
1
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
水城县野钟乡
1362
黑叶猴及森林生态系统
1989年12月
市级政府人大
市级1969年12月
2
桐梓黄连柏箐保护区
桐梓县
2542
森林生态
1985年
市级政府人大
市级2005年
3
坡岗喀斯特植被自然保护区
24800
马尾松、猕猴及森林植被
1986年09月
县级政府人大
市级2003年
15
麻江老蛇冲自然保护区
麻江县坝芒乡
8678
森林生态系统
1992年12月
县级政府人大
市级1998年08月
16
丹寨老冬寨州级自然保护区
丹寨县扬武乡
4513
珍稀动植物及水源涵养林
2003年06月
县级政府人大
市级2003年06月
县级保护区101个
2001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2001年
8
杉木箐自然保护区
绥阳县枧坝镇
2400
森林、水源地
2001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2001年
9
石盘垭自然保护区
绥阳县
2333
马尾松、防护林等
2001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2001年
10
万里水库自然保护区
绥阳县郑场镇
2667
水源地、森林生态系统
2001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2001年
11
县级2005
53
大方福建柏自然保护区
大方县黄泥
56
福建柏及其生境
199204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9204
54
黔西娃娃鱼自然保护区
黔西县重新乡
2000
大鲵及其生境
1985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85
55
冷水河自然保护区
金沙县太平、箐门
8133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福建柏等
199209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9209
施秉佛顶山自然保护区
施秉县马号乡
2133
水源涵养林、野生动植物
198412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84年12月
64
三层洞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
岑巩县龙田、客楼
3465
森林及珍稀植物
199812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98年12月
65
槠木林自然保护区
岑巩县龙田
3
槠木林
199812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98年12月
6
龙头大山自然保护区
贞丰县龙场镇
2817
森林及野生动植物
1997年07月
市级政府人大
市级1997年07月
7
仙鹤坪自然保护区
安龙县兴隆镇
3005
杜鹃林、天然常绿阔叶林
1997年04月
市级政府人大
市级1997年04月
8
上塘朱家山自然保护区
黄平县上塘
12346
水源涵养林
1985年
县级政府人大
市级2002
9
43
落凡自然保护区
册亨县
3200
森林生态系统
1998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98年
44
者冲口自然保护
册亨县
733
阔叶林及野生动植物
1998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98年
45
安龙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安龙县梨树
533
森林生态系统
199808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98年08月
46
扳烟自然保护区
安龙县洒雨
33
森林生态系统
200002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2000年02月
21
石家岭自然保护区
印江县永义乡
8815
森林生态系统
200003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2000年03月
22
晴隆花贡镇竹塘县级自然保护区
晴隆县
4533.33
野生动植物及森林生态
2008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2008年
23
册亨赖子山自然保护区
册亨县
3512.6
野生动植物及森林生态
纳雍县
1100
森林生态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
60
纳雍杉木箐自然保护区
纳雍县
600
森林生态
2008218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2008年Biblioteka 月61龙泉山自然保护区
丹寨县龙泉镇
330
杜鹃林
199007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90年07月
62
平溪大湾山自然保护区
黄平县平溪
1867
水源涵养林
2002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2002
63
县级1997年01月
37
一把伞恒河猴自然保护区
普安县龙吟镇
350
恒河猴及其生境
199701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97年01月
38
布岭箐自然保护区
普安县楼下镇
33
鹅掌楸及其生境
199701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1997年01月
39
鲁沟古大珍稀[银杏]资源自然保护区
普安县地瓜镇
412
银杏及其生境
199701
县级政府人大
凤冈县
8400
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物
200212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2002年12月
15
湄潭百面水自然保护区
湄潭县茅坪
18500
黄杉等森林生态系统
2001
县级政府人大
县级2001年
16
洞水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