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关键词】初中物理美育渗透

物理教学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缜密的思维,还应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物理独特的美,让他们在审美愉悦中激活学习热情,从而更深层次地参与到物理教学中来,让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得到智力、能力、思维等全方面的提升。

一、在操作中感受曲折美

操作活动对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在操作中验证知识,主动地接纳和消化知识,获得重要的感性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再发现、再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地尝试摸索,在反复总结的基础上逐步改进,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师要做好操作活动高耗时的心理预期,不能有急躁情绪,如果以“赶场”的心态过多干预学生的活动,势必会降低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沦为按部就班、只会遵循指令的“操作工”。只有敢于放手、善于点拨,学生才能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操作活动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发挥小组合作的集体智慧,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曲径通幽”到“柳暗花明”的曲折美。

比如在“密度”的教学中,我大胆地突破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切入点,创新教学。我先给学生展示两块涂上了相同颜色的方块物

体,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为同一种物质。在学生自由作答后,我启发学生判断的依据——物质的特性,即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接着我要求学生自主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让学生自选器材,自主拟定实验方案。在分组操作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分别取几块大小不同的铁、铝等固体以及水、酒精等液体进行实验,尽管出现了液体溢出、对比不当等问题,但他们通过组内自纠,最终圆满地完成了实验,在有一定曲折的操作活动中获得了丰富而深刻的体验。

二、在观察中欣赏鲜活美

在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时融入一定的艺术情趣,能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领会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而对物理产生浓厚的长久兴趣。比如在教学“光的折射”一课时,我首先展示了一幅渔夫叉鱼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画面中鱼叉两部分(水面以上和水面以下)的不同,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光的折射现象;接着,我出示了一个空碗,在碗里放上一枚硬币,调整碗的高度让学生恰好看不见碗底的硬币,再往碗里倒入水,让学生观察现象;然后,我又展示了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即山东蓬莱的“海市蜃楼”的照片,让学生在赞叹声中进一步感知光的折射现象。通过这些画面,学生仔细观察了大自然中的折射现象,积累了充分的感性认识,使得原本较为抽象、单调的知识变得鲜活形象,为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蓄足了动力。

三、在思考中收获愉悦美

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样洋溢着美的光彩,这些光彩基于学生思考的独立性,绽放于学生思考的主动性,收获于学生成功后的喜悦。以上种种,离不开教师的精心预设和细致点拨。

(一)独立为帆

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倾向,防止过多干预学生的思考过程,让他们感受自己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发现者”的喜悦。学生在自主发现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学生独立(或者半独立)地去克服这些困难所收获的知识和能力,远比在教师“无微不至”的指导下的学习效果好得多,学生学习的信心更盛,为他们的后继学习鼓起了前行的风帆。

(二)主动为锚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而不是由教师牵着、逼着去学习。学生会在思考过程中进行自发性的反思和归因,让思维之舟航行得更加顺畅、稳健。如在教学“蒸发现象”一课时,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思考:怎样让湿的衣服尽快变干?来自于学生身边的思考素材,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他们想出了许多方法,如将衣服尽量摊开、用风扇吹、用火烘烤等等;教师再引导学生基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阐述理由,这样,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均衡发展。

(三)评价为舵

教师在教学中应科学评价学生的思考成果,挖掘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指引学生思考的方向,从而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让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积极主动地前行。比如在教学“压强”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在一次探险过程中,小明不小心陷入了一片沼泽,身体开始下沉,而在这危急的时刻,他的伙伴们又不在周围。此时,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办?在这样一个扣人心弦的物理情境中,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进行“代入”思维,积极献计献策,尽管他们想到的办法有一些不符合现实,但教师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让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同时思维的导向始终紧扣本课主题。综上,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挖掘物理中美的因子,通过开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的手、眼、脑等协同参与,让学生的兴趣、情感和意志碰撞出美妙的火花,在美的境界里卓有成效地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