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1
112.817245
-0.92
-6.54
5-8A
113.920942
0.00
0.00
5-9A
113.901696
0.00
0.00
5-10A
113.905996
0.00
0.00
5-11A
114.022045
0.00
0.00
5-12A
114.009715
0.00
0.00
5-13A
114.014716
3.
3.1.
(1).控制网精度
观测周期内对控制网进行了多次复测,所测基准点高程与前次相比,高差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可视为基准点稳定,基准点高程采用原值。本工程中控制基本稳定,故采用原值。
(2).沉降观测精度
每次观测按附合路线,闭合差计算的每测站高差全中误差均在限差内。
3.2.
⑴.质量三检制度
项目实行质量“三检”制度。保证原始数据的齐全、完整、准确、符合成图要求标准。
沉降观测的目的是监测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以及使用阶段沉降变化情况,并为施工、监理、设计、管理等部门提供有关资料及有效数据,同时又可为有关部门提供本工程结论性意见。
XXXXXXXXXXXX(一期)位于XXXXXXXXX以北,XXXXX以西。5#楼为18层,建筑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筏板基础。
1.2.
本工程5#楼沉降观测于2011年9月15日开始首次观测,至2012年5月25日主体封顶完成19次观测,历时253天。首次观测时从-1层开始。施工阶段每层观测1次,到目前为止共观测19次。
①、按水准网环线或附合路线闭合差wi(mm)计算测站高差中数中误差mw(mm):
式中,N—水准环数;n—各环的平均测站数。
②、按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i(mm)计算测站高差中数中误差m△(mm):
式中,N—测段数;n—各测段的平均测站数。
⑵.观测结果的计算
数据处理分4部分:手簿计算、平差计算、精度评定、沉降量计算。平差计算采用《导线(水准)测量平差》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精度评定、沉降量计算、沉降观测成果表均采用固定表格,在计算机上完成。
作业人员固定5人,每期进行观测。仪器使用苏一光(DS05级)精密水准仪配合铟瓦水准尺。
本项目设置基准点9个,均为埋石基准点。基准点经复测和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5#楼沉降观测点共14个(其中主体观测点7个,裙楼观测点7个)。观测过程中没有发现建筑物异常的沉降情况,沉降观测工作按计划进行。
2.
2.1.
⑴.《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0.00
0.00
5-14A
113.965150
0.00
0.00
2.3.
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二级沉降观测主要精度指标如下表。实测时,所有指标均满足要求。
二级沉降观测(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测站高差中误差(mm)
最大视距(m)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视距累积差(m)
视线高度(m)
0.5
50
≤2.0
≤3.0
≥0.3
二级沉降观测(水准测量)的限差(mm)
本项目每次观测成果均经过“三检”合格后才进入下一观测程序。
⑵.管理程序:
①.严格执行本单位质保体系规定的各项内容,强化全体员工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信誉第一”的思想。
②.现场观测人员需要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③.用于观测的仪器设备进场前必须进行检定,观测过程中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使仪器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的运行状态。
5#
253
-16.30
-15.83
0.063
0.064
从上表可以看出,5#楼在施工阶段处于不稳定阶段。
5.3.
见附图。
5.4.
见附图。
5.5.
见附图。
5.6.
见附图。
6.
根据表统计数据及等沉降曲线图、沉降量-时间-沉降速率曲线图、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可见:在整个施工阶段,随着楼层的不断升高载荷量不断加大,有些点位沉降量稍大,处于不稳定阶段。由于裙楼在本阶段观测过程中,累计沉降量较小,处于稳定阶段,所以不再对裙楼进行单独的沉降过程分析。
控制点稳定性检查采用比较法:以2倍测量中误差(如首次0.40 mm,n为检查时设站数)为限差,对高差观测值进行分析,首先剔除观测误差的影响。相邻控制点高差变化大于该数值的,经过复测予以确认。
(3).成果整理
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要求,二级沉降观测控制点和观测点数字取位:边长0.001m,高程0.01mm,沉降量0.01mm。成果、图表及各种检验分析数据,完整、清晰、无误。
⑵.《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2006)。
⑶.《XXXX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建(构)筑物工程沉降观测管理工作的通知》(XX建〔2006〕327号)。
⑷.《XXXX市沉降观测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⑸.《XXXXXXXXXXXX沉降观测技术设计》。
2.2.
所用苏一光DS05级仪器观测均按要求定期鉴定,使用状况完好。每次使用前i角检验均小于15秒。所用铟瓦水准标尺经尺长检验合格。
2.5.
采用四等水准与城市高程点联测,引入城市高程系统。为便于利用,本工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6.
沉降观测点标志,根据实际,采用墙(柱)标志。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依据施工图设计,由施工单位埋设。每栋楼沉降观测点均安装在-2层,20cm高度左右位置。
2.7.
⑴.作业组织
本项目由专人负责,人员、仪器相对固定。
-0.95
-6.48
5-6A
112.833462
-1.08
-3.78
112.832604
-0.86
-4.64
112.831767
-0.84
-5.48
112.830949
-0.82
-6.29
5-7A
112.819726
-1.23
-4.06
112.818925
-0.80
-4.86
112.818168
-0.76
④.依据建设方及设计方要求制定完善的观测技术方案,观测开始前由本项目技术负责人对现场观测人员进行详细技术交底。
⑤.加强观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键环节设置质量管理点
4.
本项目观测过程中没有发现异常变形情况,工程施工及沉降观测均按正常程序进行。
5.
5.1.
建筑物沉降稳定阶段的认定,以最后100d(d表示天)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一级检查为小组自检和校核。在作业中加强自查、自检、校核工作,每次观测成果自检合格后上交质量检查组。
二级检查在小组自检、校核的基础上由主任工程师负责组织进行全面的检查,签署审核意见。同时负责组织对项目成果资料的分析论证。
三级检查由副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准确全面的评价,签署审定意见。
在三级检查的基础上,由公司总工程师负责组织,会同公司生产、技术部门,对成果进行最终检查和验收,最后提交甲方进行验收。
基辅分划
读数之差
基辅分划
所测高差之差
往返较差及
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单程双测站
所测高差之差
检测已测
测段高差之差
0.5
0.7
≤1.0
≤0.7
≤1.5
注:n为测站数
2.4.
基准点设置基准点9个,均为埋石基准点。由于场地狭窄,可选择的埋设位置有限,根据现场情况和地质条件,基准点埋设深度达到卵石层。基准点桩孔采用机械成孔,直径300~400mm,现浇混凝土。基准点标心采用不锈钢材料,上部为球形。基准点设立井盖,井内设排水,避免积水,保持美观、便于保存、方便使用。经过15天的稳定期。
112.826922
-0.88
-1.90
112.826179
-0.74
-2.64
5-6A
112.837244
0.00
0.00
112.836071
-1.17
-1.17
112.835354
-0.72
-1.89
112.834539
-0.81
-2.70
5-7A
112.823782
0.00
0.00
112.822698
⑵.测量程序及方法
每栋楼均从基准点出发,到每栋楼的1A号观测点之间采用双转点双测站往返测。每栋楼观测点之间组成闭合水准测量路线。
联系点作为临时控制点每次均重新设置和测量,数量根据线路布置确定,测量时尽量双站上点,单站上点时,加标尺零点差。
观测点主要布置在观测线路上,局部点位采用间视法观测。
(3).精度控制
沉降量(mm)
标高
(m)
沉降量(mm)
标高
(m)
沉降量(mm)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5-1A
112.812158
-1.21
-4.11
112.811248
-0.91
-5.02
112.810606
-0.64
-5.67
112.809603
-1.00
-6.67
5-2A
112.900015
-1.14
112.859670
-1.20
-3.80
112.858777
-0.89
-4.69
112.857989
-0.79
-5.48
112.857086
-0.90
-6.38
5-5A
112.825018
-1.16
-3.80
112.824243
-0.78
-4.58
112.823285
-0.Baidu Nhomakorabea6
-5.53
112.822337
具体分为3种情况:
①.沉降速度小于0.02mm/d,可认为进入稳定阶段;
②.沉降速度介于0.02~0.04mm/d之间为亚稳定;
③.沉降速度大于0.04mm/d为不稳定。
5.2.
施工阶段5#观测19次,沉降变化情况如下:
楼号
观测天数
累计沉降量最大值
mm
平均沉降量
mm
平均沉降速率
mm/d
最大沉降速率
mm/d
XXXXXXXXXXXX5#楼
沉降观测技术报告
(施工阶段)
二○一二年五月
XXXXXXXXXXXX5#楼沉降观测技术报告
1.
1.1.
本公司从2011年9月开始承担了XXXXXXXXXXXX5#楼的沉降观测任务。按二级沉降观测等级,分3个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使用阶段)进行观测。本次报告是针对施工阶段所做的报告。
-0.74
-1.73
112.857321
-0.79
-2.52
5-4A
112.863467
0.00
0.00
112.862572
-0.89
-0.89
112.861705
-0.87
-1.76
112.860875
-0.83
-2.59
5-5A
112.828820
0.00
0.00
112.827799
-1.02
-1.02
-3.76
112.899064
-0.95
-4.71
112.898269
-0.79
-5.50
112.897576
-0.69
-6.20
5-3A
112.856235
-1.09
-3.61
112.855366
-0.87
-4.48
112.854673
-0.69
-5.17
112.853800
-0.87
-6.04
5-4A
2011年10月8日
2011年10月18日
2011年10月29日
标高
(m)
沉降量(mm)
标高
(m)
沉降量(mm)
标高
(m)
沉降量(mm)
标高
(m)
沉降量(mm)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5-1A
112.816273
0.00
0.00
112.815123
-1.15
-1.15
112.814286
-0.84
7.
(1).沉降观测成果表;
(2).水准基点平面布置图;
(3).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4).等沉降曲线图;
(5).沉降观测点展开图;
(6).沉降量、时间、沉降速率曲线图;
(7).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XXXXXXXXXXXX5#楼沉降观测成果表
观测点号
第01次
第02次
第03次
第04次
2011年9月15日
精度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二级要求执行,相关操作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执行。实际作业时,主要限差控制到≤1/2限差范围,困难条件下保证满足2/3限差。
2.8.
⑴.观测结果的验算
每期观测后,在进行平差计算之前,对观测结果进行必要的验算,主要是验证测站高差中数中误差是否符合规定的限差(≤±0.5mm)要求。测站高差中数中误差计算采用以下方式:
-1.99
112.813371
-0.91
-2.90
5-2A
112.903774
0.00
0.00
112.902803
-0.97
-0.97
112.902015
-0.79
-1.76
112.901155
-0.86
-2.62
5-3A
112.859844
0.00
0.00
112.858854
-0.99
-0.99
112.858113
-1.08
-1.08
112.821797
-0.90
-1.98
112.820953
-0.84
-2.83
XXXXXXXXXXXX5#楼沉降观测成果表
观测点号
第05次
第06次
第07次
第08次
2011年11月11日
2011年11月21日
2011年12月3日
2011年12月10日
标高
(m)
沉降量(mm)
标高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