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猪蓝耳综合症防治

浅论猪蓝耳综合症防治
浅论猪蓝耳综合症防治

浅谈猪蓝耳综合症的防治

河南天行健技术部刘福根 https://www.360docs.net/doc/e63513536.html,

摘要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V) 是目前造成养猪业损失的重大疾病。本病以妊娠母猪的繁殖

障碍(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为特征,

特别是感染本病后容易导致免疫抑制而继发其它疾病。本病病毒为RNA病毒,现

证实存在2种完全不同的病毒,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均

可感染。其症状因毒株不同可分不同的临床症状。本病由于无特效治疗药物,通

过强化免疫接种,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加强卫生检疫,定期检测等综合手段来进

行防制,以减少蓝耳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猪,繁殖,呼吸综合症,诊断,防制

DISCUSS BLUE-EA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BSTRAC

PRRS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V) is the major cause loss of pig disease. The disease in pregnant sows reproductive disorders (abortion, stillbirth, mummified) and pigs of all ages, especially respiratory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piglets, in particular, is easily infected with the disease lead to other diseases secondary to immunosuppression. PRRS virus RNA virus,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2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virus, the disease is a highly contagious disease of pigs of all ages can be infected. The symptoms vary in different strains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clinical symptoms. As no specific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drugs, by strengthening immunization, good feeding and management, strengthening health and quarantine, regular testing and other means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to reduce the blue-ear disease caused economic losses.

KEY WORDS:pig, reproduction respiratory syndrome, diagnosis , control

目录

1.前言 (1)

2.病原 (1)

3.流行病学 (1)

4.1急性型 (2)

4.2慢性型 (2)

4.3亚临诊型 (2)

5.病理变化 (2)

6. 诊断 (3)

6.1临床诊断 (3)

6.2实验室诊断 (3)

7.防制 (3)

7.1强化免疫接种 (3)

7.2做好饲养管理, (4)

7.3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加强科学管理 (4)

7.4实施严密的消毒制度 (4)

7.5加强生猪检疫工作,防止疫情传播 (5)

7.6建立养猪场的治污机制,确保生猪安全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前言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是影响当今养猪业的重要疾病,1987年在美国首次发现。本病曾称为“新猪病”、“蓝耳病”、“神秘猪病”、“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猪瘟疫”“猪生殖与呼吸综合症”等,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1992年5月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召开此病的首次国际会议。会议上,决定统称此病为PRRS[1]。

2.病原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的病毒为RNA病毒,动脉炎病毒科。病毒为球形,直径为50~60nm,含有20~35nm的核衣壳,有囊膜,对乙醚、氯仿敏感。PRRSV 无血凝活性,攻击肺巨噬细胞。现已证实存在2种完全不同类型的病毒,即分布于欧洲的A亚群(lelystad株),及分布于美洲的B亚群(ATCC VR株)。该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对高温敏感。在深冻组织中病毒可存活数年,但在4℃仅存活1个月,37℃存活18h,56℃存活15min以内。在pH6.0时稳定,在pH5.0以下和pH7.0以上均易失活。

3.流行病学

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PRRSV只感染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腹腔、静脉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猪感染病毒后2~14周均可通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猪。从病猪的鼻腔、粪便及尿中均可检测到病毒。易感猪与带毒猪直接接触或与污染有PRRSV的运输工具、器械接触均可受到感染。感染猪的流动也是本病的重要传播方式[2]。

4.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差异较大,引入感染后易感猪群发生PRRS的潜伏期,最短为3d,最长为37d。本病的临诊症状变化很大,且受病毒株、免疫状态及饲养管理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低毒株可引起猪群无临诊症状的流行,而强毒株能够引起严重的临诊疾病,临诊上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亚临诊型等。

4.1急性型

发病母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发热,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妊娠后期(105~107d),母猪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母猪流产率可达50%~70%,死产率可达35%以上,木乃伊可达25%,部分新生仔猪表现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及轻瘫等症状,产后1周内死亡率明显增高(40%~80%)。少数母猪表现为产后无乳、胎衣停滞及阴道分泌物增多。

1月龄仔猪表现出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有时呈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到40℃以上,腹泻。被毛粗乱,共济失调,渐进性消瘦,眼睑水肿。少部分仔猪可见耳部、体表皮肤发紫,断奶前仔猪死亡率可达80%~100%,断奶后仔猪的增重降低,日增重可下降50%~75%,死亡率升高(10%~25%)。耐过猪生长缓慢,易继发其他疾病。

生长猪和育肥猪表现出轻度的临诊症状,有不同程序的呼吸系统症状,少数病例可表现出咳嗽及双耳背面、边缘、腹部及尾部皮肤出现深紫色。感染猪易发生继发感染,并出现相应症状。

种公猪的发病率较低,主要表现为一般性的临诊症状,但公猪的精液品质下降,精子出现畸形,精液可带毒。

4.2慢性型

这是目前在规模化猪场PRRS表现的主要形式。主要表现为猪群的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缓慢,母猪群的繁殖性能下降,猪群免疫功能下降,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猪群的呼吸道疾病(如支原体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率上升。

4.3亚临诊型

感染猪不发病,表现为PRRSV的持续性感染,猪群的血清学抗体阳性,阳性率一般在10%~88%。

5.病理变化

全身组织器官以重度淤血、出血为主,表现为皮下组织弥漫性出血。急性期可见肺部有大小不一的出血斑块和间质性肺炎,气管中有淡黄色、脓样粘液,胸水增多。心肌条纹样出血,心包液增多。脾脏肿大。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腹腔积液。胃肠黏膜呈暗红色,溃疡脱落。肝脏、肾脏表面呈点状出血[3]。

组织学变化是新生仔猪和哺乳仔猪纵膈内出现明显的单核细胞侵润及细胞的灶状坏死,肺泡间质增生而呈现特征性间质性肺炎的表现。有时可以在肺泡腔

内观察到合胞体细胞和多核巨噬细胞[3] 。

6. 诊断

6.1临床诊断

母猪主要表现为妊娠后期流产,肤发绀(耳部、肛门部),轻度发烧。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仔猪腹式呼吸,眼睑水肿。耳发紫,弥漫性间质肺炎。育肥猪临诊症状不明显,有时厌食和轻度呼吸困难。因为本病临诊症状不典型,且差异较大,最后确诊须依靠实验室诊断。

本病应与其它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应与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猪瘟、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病、猪脑心肌炎、猪血凝性脊髓炎以及其他细菌性疾病进行区分。

6.2实验室诊断

本病的实验室诊断法主要有间接荧光抗体法、免疫电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本病的主要检测方法,适于大批检测,下面主要介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操作步骤:(1)样品稀释,使用样品稀释液将待检血清按1:1体积进行稀释,用同样的方法稀释阳性、阴性血清。(2)加一抗:取稀释好的待检血清100ul加入抗原包被板反应孔中,同时设阳性、阴性对照,每种两孔,每孔加稀释好的阴性或阳性血清100ul,振匀,放入37℃,30min。(3)洗涤:将包被板中的液体倒掉,洗涤5次,加洗涤液200ul每孔,最后一次洗涤后在吸水纸上拍干。(4)加酶标二抗:每孔加入酶标二抗100ul,在37℃下30min。(5)洗涤:将包被板中的液体倒掉,洗涤5次,加洗涤液200ul 每孔,最后一次洗涤后在吸水纸上拍干。(6)加底物:每孔各加入底物A、底物B 50ul,混匀在室温下避光保存,显色10min。(7)加终止液:每孔加终止液50ul,10min内测OD630值。(8)判定:在酶标仪上测各孔OD630值,实验成立条件:

①S/N≦0.6 样品判定抗体阳性。②S/N≧0.7 样品判定为阴性。③0.6≦S/N≦

0.7,该样品重测。﹙S为样品OD630值,N为阴性OD630平均值﹚

7.防制

7.1强化免疫接种

关于疫苗接种,总的来说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免疫防制措施,目前国内外已推出商品化的PRRS弱毒疫苗和灭活苗,国内也有正式批准的灭活疫苗。然而,PRRS弱毒疫苗的返祖毒力增强的现象和安全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国内

外有使用弱毒疫苗而在猪群中引起多起PRRS的暴发,因此,应慎重使用活疫苗。虽然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有限或不确定,但从安全性角度来讲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在感染猪场,可以考虑给母猪接种灭活疫苗。如需免疫接种仔猪20d前第一次接种,断乳后第二次接种。母猪应在配种前20d免疫一次,间隔10~20d同剂量再免疫一次,以后每六个月免疫一次(灭活苗)[4]。

7.2做好饲养管理,

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猪场,应做好各阶段猪群的饲养管理。栏舍每天要打扫干净,食用器具每天要清洗,不能断水,多喂新鲜青绿饲料,饮水中加入适量广谱抗生素、维生素、电解质、糖类物质,以确保猪群的营养水平,提高猪群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从而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和由此造成的损失[6]。

7.3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加强科学管理

(1)大力推广封闭式饲养、适度规模、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分段式养殖,生态饲养等先进的养殖方式。(2)对进出养猪场的人员实施科学的管理:养猪场严禁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到场人员需做好登记,以便追踪来宾和他们的接触史;食堂严禁向外面采购相应的畜产品;不准接触和携带染疫的相关物品;不准养殖其它类动物;饲养员进入猪舍需进行沐浴、换衣、消毒,所有车辆进入猪舍必须经过消毒池消毒;在场技术员严禁对外服务;管理人员进入猪舍前应沐浴、穿好工作服和戴好工作帽,更换鞋子方可入内。(3)对养猪场的生产安全实施科学的管理:实行全进全出制,严禁出栏的生猪再运回场内,防止带入其它疫病;坚持自繁自养,同时尽量采用繁殖、培育和育成分开的分点生产模式;外来引进的生猪必须隔离一个潜伏期以上时间,经检疫合格后,再在其中混入一头本场生猪,使外来生猪适应本场微生物群体后,再放入正式饲养栏饲养;不同品种、批次、日龄的生猪禁止混养。

7.4实施严密的消毒制度

消毒工作是养猪场的一个重要环节,既可以杀灭和减少猪场的病原微生物,又可以预防外面病原的侵入,确保猪场的安全。

(1) 猪场大门口设立消毒池,旁边再建人员消毒设施,进入生产区入口处再设立消毒池,人员、车辆进出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

(2) 全场大环境每周消毒1次,走道及场内主要道路每周消毒2次;

(3) 空栏后需清洗干净、消毒、通风空一段时间后,再消毒方可重新养殖;

(4) 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消毒药物,做到定期更换,防止产生抗药性,影响消毒效果[5]。

7.5加强生猪检疫工作,防止疫情传播

实施生猪屠宰检疫网络化管理,严防病害猪肉流入市场。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应严格按照生猪屠宰检疫规程开展生猪的屠宰检疫工作,杜绝病害生猪及其产品流入市场,传播疫情。开展生猪产地检疫,把疫情控制在源头。开展生猪产地检疫工作,落实分片责任人,做到有报必检,有检必严,实施程序化操作、规范化检疫,确保对生猪疫情能早发现,早报告,依法果断处置,坚决消除隐患,把疫情控制在栏头、源头,严防疫情传播扩散。

7.6建立养猪场的治污机制,确保生猪安全

养猪场的生猪粪便和污水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也极大地威胁着生猪饲养业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养猪场本身的卫生防疫,降低了畜产品的质量。因此,养猪场必须遵循循环经济的3R(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建立完善粪便处理措施和污水处理机制,实现能源再利用,粪便和污物集中堆积发酵,制成有机肥料,达到无废物无污染的生猪生产,有效防止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病的发生,确保生猪生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吴清民.兽医传染病学[J].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青娴,徐引弟,王克领.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制[J].中国畜牧兽医学报,2010,37(2):174~176.

[3] 王炳礼.猪蓝耳病的防治[J]. 卫生防疫,2010,1.129.

[4] 董荣升.蓝耳病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J].甘肃科技,2007,10(23):30~33.

[5] 叶国强,李先囡,叶张利.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综合防控措施[J].疫病防治,2010,251:30~31.

[6] 叶德瑜,严峻.猪蓝耳病的防治方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1:48.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