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塑剂的研究与发展
塑料添加剂的常用类型和作用_概述及解释说明

塑料添加剂的常用类型和作用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塑料添加剂是指添加到塑料中的化学物质,其目的是改善塑料的性能、加工过程和最终产品的品质。
塑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建筑材料、农业、医疗等领域。
通过使用适当的添加剂,可以调整塑料的硬度、柔韧性、耐热性、阻燃性等特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塑料添加剂进行详细介绍:概述塑料添加剂的概念和背景,以及它们在不同类型塑料中的分类;重点讨论常见类型的三种塑料添加剂:增塑剂(塑化剂)、阻燃剂以及抗氧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同时还会给出这些添加剂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最后总结常见的塑料添加剂类型和作用,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了解不同类型的塑料添加剂及其作用,在选择和使用塑料时能够根据需求对添加剂进行合理的投入。
通过对各种常用塑料添加剂的解释和说明,读者将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些化学物质在塑料制品中的功能和应用范围,并为塑料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本文也将探讨未来塑料添加剂的发展趋势,为相关行业提供科技创新方向。
2. 塑料添加剂的概念:2.1 定义和背景:塑料添加剂是指在塑料加工过程中,为了改善塑料性能、提高加工工艺或满足特定应用需求而向塑料中添加的一类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改变塑料的机械性能、耐热性、阻燃性、稳定性等特性,并且通过调整配比和合理使用可以实现不同的效果。
开始于20世纪初期,随着塑料行业的发展壮大,塑料添加剂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2.2 塑料添加剂的分类:根据功能和作用特点,塑料添加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包括增塑剂(又称塑化剂)、阻燃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
2.3 塑料添加剂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塑料添加剂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可以改善塑料材料的可加工性、增强其机械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提升其防火安全性能等。
因此,塑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建筑材料、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包装材料等行业。
我国塑料助剂生产现状和研究进展

近 年来 , 国塑 料 助 剂 市 场 发 展 迅 速 , 计 我 预
8 ta D P装 置 和 6 ta 苯 酐 ( A) 置 。 0k/ 的 O 0k/ 的 P 装 该公 司 在 台 湾 高 雄 还 拥 有 8 ta P 5k 的 A装 置 和 / 10k/ 的 D P装 置 , 上 海 也 拥 有 10k/ 的 4 ta O 在 0 ta
摘
要
综 述 了我 国 塑料 助剂 的 生 产 现 状 和 新 产 品研 发 进 展 , 括 增 塑 剂 、 核 剂 、 燃 剂 、 包 成 阻
抗氧剂 、 稳定剂 、 稳定剂 、 击改性剂 、 联剂 、 菌剂和加工助剂等 。 热 光 冲 偶 抗 关 键 词 塑料 助 剂 生 产 研 究 进 展
塑剂 的需 求为 约 10k , 此 ,0 6年我 国增 塑 剂 6 t因 20 的总需 求 量 约 为 1 0 t 0k。从 国外 增 塑剂 发 展 趋 7
并 突破 了消耗 定 额 高 的瓶 颈 , 建工 业 化 生 产装 新 置运 行 良好 。此外 , 南 大学 、 州工 业 大 学 、 江 苏 山 西化 工研究 所 等 单位 对 柠 檬酸 三 辛 酯 、 苯 三酸 偏 酯、 邻苯 二 甲酸 二 异 壬 酯 ( I P 加 氢 等 的 研 究 , DN ) 也 已取得 令人 满意 的结果 。 江苏 雷蒙 化工 科技 有限公 司实现 了环保 增 塑 剂 柠檬酸 酯 的工业 化生 产 。该 产 品因各项技 术 指
酸酯类 、 环氧 酯 、 氯化 石 蜡 、 酸 酯 类 。邻苯 二 甲 磷 酸酯 类 占增 塑 剂 总 产 量 的 8 %左 右 , 中尤 以 0 其
D P为最多 , O 占总产 量的 约 7 %。 0 我 国增 塑剂有 近 9 %用 于 P C软 制 品 ,0 0 V 1%
关于编制地沟油制增塑剂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地沟油制增塑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高级工程师:高建关于编制地沟油制增塑剂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模版型)【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核心提示: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业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主管部门 (1)1.1.6项目投资规模 (2)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3)1.1.9项目建设期限 (3)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1.3编制依据 (3)1.4编制原则 (4)1.5研究范围 (5)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7综合评价 (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2.1项目提出背景 (7)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7)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2.3.1促进我国地沟油制增塑剂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8)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8)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9)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0)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2.4.1政策可行性 (10)2.4.2市场可行性 (10)2.4.3技术可行性 (11)2.4.4管理可行性 (11)2.4.5财务可行性 (11)2.5地沟油制增塑剂项目发展概况 (12)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2)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12)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3)2.5.4地沟油制增塑剂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13)2.6分析结论 (13)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5)3.1市场调查 (15)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15)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5)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6)3.1.4替代产品调查 (16)3.1.5产品价格调查 (16)3.1.6国外市场调查 (17)3.2市场预测 (17)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17)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8)3.2.3价格预测 (18)3.3市场推销战略 (18)3.3.1推销方式 (19)3.3.2推销措施 (19)3.3.3促销价格制度 (19)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20)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0)3.4.1产品方案 (20)3.4.2建设规模 (20)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21)3.6市场分析结论 (21)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2)4.1地理位置选择 (22)4.2区域投资环境 (23)4.2.1区域地理位置 (23)4.2.2区域概况 (23)4.2.3区域地理气候条件 (24)4.2.4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24)4.2.5区域资源概况 (24)4.2.6区域经济建设 (25)4.3项目所在工业园区概况 (25)4.3.1基础设施建设 (25)4.3.2产业发展概况 (26)4.3.3园区发展方向 (27)4.4区域投资环境小结 (28)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29)5.1总图布置原则 (29)5.2土建方案 (29)5.2.1总体规划方案 (29)5.2.2土建工程方案 (30)5.3主要建设内容 (31)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2)5.4.1给排水 (32)5.4.2供电 (33)5.5道路设计 (35)5.6总图运输方案 (36)5.7土地利用情况 (36)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36)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36)第六章产品方案 (38)6.1产品方案 (38)6.2产品性能优势 (38)6.3产品执行标准 (38)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38)6.5产品工艺流程 (39)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39)6.5.2产品工艺流程 (39)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39)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40)6.7.1总平面布置原则 (40)6.7.2厂内外运输方案 (40)6.8仓储方案 (40)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41)7.1主要原材料供应 (41)7.2主要设备选型 (41)7.2.1设备选型原则 (42)7.2.2主要设备明细 (43)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44)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4)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4)8.2.1能源消耗种类 (44)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4)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5)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45)8.4.1项目能耗分析 (45)8.4.2国家能耗指标 (46)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6)8.5.1工业节能 (46)8.5.2电能计量及节能措施 (47)8.5.3节水措施 (47)8.5.4建筑节能 (48)8.5.5企业节能管理 (49)8.6结论 (49)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0)9.1设计依据及原则 (50)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0)9.1.2设计原则 (50)9.2建设地环境条件 (51)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1)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51)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52)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3)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3)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4)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56)9.5绿化方案 (56)9.6消防措施 (56)9.6.1设计依据 (56)9.6.2防范措施 (57)9.6.3消防管理 (58)9.6.4消防设施及措施 (59)9.6.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59)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60)10.1 编制依据 (60)10.2概况 (60)10.3 劳动安全 (60)10.3.1工程消防 (60)10.3.2防火防爆设计 (61)10.3.3电气安全与接地 (61)10.3.4设备防雷及接零保护 (61)10.3.5抗震设防措施 (62)10.4劳动卫生 (62)10.4.1工业卫生设施 (62)10.4.2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63)10.4.3个人卫生 (63)10.4.4照明 (63)10.4.5噪声 (63)10.4.6防烫伤 (63)10.4.7个人防护 (64)10.4.8安全教育 (64)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5)11.1组织机构 (65)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65)11.3人力资源管理 (66)11.4劳动定员 (66)11.5福利待遇 (67)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68)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68)12.2 建设工期 (68)12.3实施进度安排 (68)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9)13.1投资估算依据 (69)13.2建设投资估算 (69)13.3流动资金估算 (70)13.4资金筹措 (70)13.5项目投资总额 (70)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73)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74)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74)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4)14.1.2产品成本 (75)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76)14.2财务评价 (76)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6)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7)14.2.3不确定性分析 (77)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80)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82)15.1项目风险因素 (82)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82)15.1.2技术风险 (82)15.1.3市场风险 (82)15.1.4资金管理风险 (83)15.2风险规避对策 (83)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83)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83)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83)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84)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85)16.1招标管理 (85)16.2招标依据 (85)16.3招标范围 (85)16.4招标方式 (86)16.5招标程序 (86)16.6评标程序 (87)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87)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7)16.9合同备案 (87)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89)17.1结论 (89)17.2建议 (89)附表 (90)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90)附表2 总成本表 (91)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93)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94)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96)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7)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8)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9)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00)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02)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03)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05)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07)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09) (113)第一章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聚氯乙烯改性研究

聚氯乙烯改性研究聚氯乙烯(PVC)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广泛的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PVC材料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脆性、低耐热性和易燃性等,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因此,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改性PVC,以提高其性能,拓展其应用范围。
改性PVC主要通过添加一些特定的添加剂或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来改变PVC材料的特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改性方法。
1.增塑剂改性增塑剂是改性PVC最常见的方法之一、通常,PVC是一种硬质塑料,但通过添加增塑剂,可以使其变得柔软和可塑性增加。
常用的增塑剂有酯类、磺酸酯类和酚醛类等。
增塑剂的作用是在PVC聚合过程中扩散到PVC 分子链中,并与PVC分子链形成物理交联或空间体积效应,从而减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提高PVC的柔软性和延展性。
2.聚合物合金改性将PVC与其他聚合物进行混合,形成聚合物合金,也可以改善PVC的性能。
将不同聚合物混合可以产生相互作用,并改变PVC的性能。
例如,将PVC与丙烯酸酯类共聚可以提高PVC的耐候性和热稳定性。
3.引入填料改性通过在PVC中添加填料可以改善其一些性能。
常用的填料有无机填料(如氧化锌、硅酸盐等)和有机填料(如纤维素、玻璃纤维等)。
填料可以增加PVC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同时减少成本。
4.化学交联改性通过化学交联可以提高PVC材料的耐热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常见的化学交联方法有辐照交联和化学交联剂引发的交联。
辐照交联是指将PVC暴露在辐射源下,通过辐射诱导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交联反应。
化学交联剂引发的交联是通过在PVC中添加化学交联剂,经热处理引发交联反应。
5.表面改性通过改变PVC材料的表面性质,可以改善其粘附性、润滑性和耐腐蚀性等。
表面改性方法包括耐候性和抗紫外线改性、等离子体处理、涂层改性等。
综上所述,聚氯乙烯(PVC)的改性研究主要通过增塑剂、聚合物合金、填料、化学交联和表面改性等方法来改善其性能。
降低建筑膜材增塑剂迁移率的研究

选 择 11时 , 材 性 能 较 好 , 增 塑 剂 的 迁 移 率 大 大降 低 。 : 膜 且
关键词 : 建筑膜材 , 类号 :S9 .7 T 15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79 (0 9 1 0 2 0 10 0 3 20 )2— 0 4— 4
膜材进行热老化 、 学性能 、 外光谱 、S 力 红 D C等 测
试, 筛选 聚酯增 塑剂 的种 类及 与小 分 子增 塑剂邻 苯 二 甲酸二 异壬酯 ( IP 的最佳 复 配 比例 。 DN )
1 实验 部 分
1 1 实 验材 料 .
层 剂分类 主要 有 聚 四氟 乙烯 ( T E) 材 、 氯 乙 PF 膜 聚 烯 ( V ) 材 、 面层 的 P C膜 材 ( P C膜 材 PC 膜 加 V 在 V 的表面再 涂覆 一层 高 分 子物 质 的 膜材 ) , 中加 其 面 层 的 P C膜材 具有 良好 的性价 比 , 体育 运 动 、 V 在 商 业 建 筑 、 化 娱 乐 、 通 等 领 域 得 到 广 泛 的 应 文 交 用 l 是 P C建筑膜 材 在使用 过 程 中 由于涂 层 。但 V
有 限责 任公 司 ) 增塑 剂 D N ( 江 锦 达公 司 ) 相 ; IP 浙 ;
对 分 子质 量分别 为 1 0 20 0 30 0的聚酯 增 塑 0, 0 , 0 0
剂 ( 江锦 达公 司 ) 硬脂 酸钙 ( 津 裕发 助 剂 厂 ) 浙 ; 天 ; 紫外 吸 收 剂 U -2 天 津 裕 发 助 剂 厂 ) 交 联 剂 V 3 7( ; ( 江锦达 公 司 ) 抗 氧 剂 C 天 津裕 发 助 剂 厂 ) 浙 ; A( ;
环氧树脂的改性与增韧研究

环氧树脂的改性与增韧研究引言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聚合物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在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的环氧树脂存在一些固有的缺点,如脆性、易开裂和低冲击韧性等。
为了提高环氧树脂的性能,研究人员不断努力开展改性与增韧研究,以满足不同领域对材料性能的需求。
一、环氧树脂的改性方法1. 添加剂改性添加剂是改善环氧树脂性能的常见方法之一。
通过添加不同类型的添加剂,如填料、增塑剂和稀释剂等,可以调整环氧树脂的硬度、抗冲击性和粘附性等性能。
填料的加入可以增加环氧树脂的强度和硬度,同时降低成本。
增塑剂的加入可以提高环氧树脂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改善其加工性能。
稀释剂的加入可以调节环氧树脂的粘度,降低粘度有利于涂层的施工。
2. 聚合物改性聚合物改性是另一种常见的环氧树脂改性方法。
将其他聚合物与环氧树脂共混,可以改变其力学性能和热性能。
常用的聚合物改性剂包括丙烯酸酯、苯乙烯和聚酰胺等。
通过共混聚合,可以在环氧树脂中引入新的相,从而改善其力学性能和耐热性。
此外,聚氨酯改性剂也常用于环氧树脂的改性,可以提高其抗冲击性和抗裂性。
二、环氧树脂的增韧方法1. 纤维增韧纤维增韧是一种常用的增韧方法,主要通过引入纤维增强相来增加环氧树脂的韧性。
常用的纤维增韧剂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纤维等。
这些纤维增韧剂具有高强度和高模量的特点,可以增加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和韧性。
此外,纤维增韧还能提高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
2. 橡胶增韧橡胶增韧是另一种常见的增韧方法,通过在环氧树脂中引入橡胶颗粒,可以提高其冲击韧性和拉伸韧性。
常用的橡胶增韧剂包括丁苯橡胶、丙烯酸酯橡胶和乙烯-丙烯橡胶等。
橡胶颗粒能吸收冲击能量,从而有效阻止环氧树脂的开裂和断裂。
此外,橡胶增韧还能提高环氧树脂的耐热性和耐溶剂性。
三、环氧树脂的改性与增韧研究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氧树脂的改性与增韧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改变添加剂的类型和含量,实现了对环氧树脂性能的精确调控。
关于编制PVC增塑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PVC增塑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高级工程师:高建关于编制PVC 增塑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模版型)【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核心提示: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业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主管部门 (1)1.1.6项目投资规模 (2)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3)1.1.9项目建设期限 (3)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1.3编制依据 (3)1.4编制原则 (4)1.5研究范围 (5)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7综合评价 (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2.1项目提出背景 (7)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7)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2.3.1促进我国PVC增塑剂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8)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8)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9)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0)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2.4.1政策可行性 (10)2.4.2市场可行性 (10)2.4.3技术可行性 (11)2.4.4管理可行性 (11)2.4.5财务可行性 (11)2.5PVC增塑剂项目发展概况 (12)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2)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12)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3)2.5.4PVC增塑剂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13)2.6分析结论 (13)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5)3.1市场调查 (15)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15)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5)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6)3.1.4替代产品调查 (16)3.1.5产品价格调查 (16)3.1.6国外市场调查 (17)3.2市场预测 (17)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17)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8)3.2.3价格预测 (18)3.3市场推销战略 (18)3.3.1推销方式 (19)3.3.2推销措施 (19)3.3.3促销价格制度 (19)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20)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0)3.4.1产品方案 (20)3.4.2建设规模 (20)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21)3.6市场分析结论 (21)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2)4.1地理位置选择 (22)4.2区域投资环境 (23)4.2.1区域地理位置 (23)4.2.2区域概况 (23)4.2.3区域地理气候条件 (24)4.2.4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24)4.2.5区域资源概况 (24)4.2.6区域经济建设 (25)4.3项目所在工业园区概况 (25)4.3.1基础设施建设 (25)4.3.2产业发展概况 (26)4.3.3园区发展方向 (27)4.4区域投资环境小结 (28)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29)5.1总图布置原则 (29)5.2土建方案 (29)5.2.1总体规划方案 (29)5.2.2土建工程方案 (30)5.3主要建设内容 (31)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2)5.4.1给排水 (32)5.4.2供电 (33)5.5道路设计 (35)5.6总图运输方案 (36)5.7土地利用情况 (36)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36)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36)第六章产品方案 (38)6.1产品方案 (38)6.2产品性能优势 (38)6.3产品执行标准 (38)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38)6.5产品工艺流程 (39)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39)6.5.2产品工艺流程 (39)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39)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40)6.7.1总平面布置原则 (40)6.7.2厂内外运输方案 (40)6.8仓储方案 (40)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41)7.1主要原材料供应 (41)7.2主要设备选型 (41)7.2.1设备选型原则 (42)7.2.2主要设备明细 (43)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44)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4)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4)8.2.1能源消耗种类 (44)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4)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5)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45)8.4.1项目能耗分析 (45)8.4.2国家能耗指标 (46)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6)8.5.1工业节能 (46)8.5.2电能计量及节能措施 (47)8.5.3节水措施 (47)8.5.4建筑节能 (48)8.5.5企业节能管理 (49)8.6结论 (49)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0)9.1设计依据及原则 (50)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0)9.1.2设计原则 (50)9.2建设地环境条件 (51)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1)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51)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52)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3)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3)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4)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56)9.5绿化方案 (56)9.6消防措施 (56)9.6.1设计依据 (56)9.6.2防范措施 (57)9.6.3消防管理 (58)9.6.4消防设施及措施 (59)9.6.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59)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60)10.1 编制依据 (60)10.2概况 (60)10.3 劳动安全 (60)10.3.1工程消防 (60)10.3.2防火防爆设计 (61)10.3.3电气安全与接地 (61)10.3.4设备防雷及接零保护 (61)10.3.5抗震设防措施 (62)10.4劳动卫生 (62)10.4.1工业卫生设施 (62)10.4.2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63)10.4.3个人卫生 (63)10.4.4照明 (63)10.4.5噪声 (63)10.4.6防烫伤 (63)10.4.7个人防护 (64)10.4.8安全教育 (64)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5)11.1组织机构 (65)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65)11.3人力资源管理 (66)11.4劳动定员 (66)11.5福利待遇 (67)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68)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68)12.2 建设工期 (68)12.3实施进度安排 (68)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9)13.1投资估算依据 (69)13.2建设投资估算 (69)13.3流动资金估算 (70)13.4资金筹措 (70)13.5项目投资总额 (70)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73)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74)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74)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4)14.1.2产品成本 (75)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76)14.2财务评价 (76)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6)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7)14.2.3不确定性分析 (77)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80)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82)15.1项目风险因素 (82)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82)15.1.2技术风险 (82)15.1.3市场风险 (82)15.1.4资金管理风险 (83)15.2风险规避对策 (83)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83)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83)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83)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84)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85)16.1招标管理 (85)16.2招标依据 (85)16.3招标范围 (85)16.4招标方式 (86)16.5招标程序 (86)16.6评标程序 (87)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87)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7)16.9合同备案 (87)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89)17.1结论 (89)17.2建议 (89)附表 (90)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90)附表2 总成本表 (91)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93)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94)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96)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7)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8)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9)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00)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02)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03)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05)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07)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09) (113)第一章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柠檬酸酯增塑剂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柠檬酸酯增塑剂的性能及应用研究李丹娜【摘要】随着增塑剂工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的毒性也受到人们的关注.绿色环保增塑剂柠檬酸酯具有无毒无味、增塑性能优良、降解性好等特点,被认为是邻苯二甲酸酯的理想替代品.介绍了柠檬酸酯的毒性、增塑性能及其在食品、医疗和儿童玩具等行业中的应用,市场前景良好.但由于价格较高限制了其大量应用.因此,降低生产成本,大力推广绿色无毒增塑剂是市场发展的必要趋势.【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7(045)024【总页数】3页(P20-22)【关键词】增塑剂;柠檬酸酯;性能;应用【作者】李丹娜【作者单位】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增塑剂是塑料加工助剂中生产和应用最大的一类助剂,随着聚氯乙烯(PVC)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增塑剂行业也显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增塑剂由于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挥发性小等特点,目前是塑料制品中应用最广泛的增塑剂。
随着DOP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生产和消费量越来越大,人们对它的毒性也开始加以关注。
据报道,DOP有潜在的致癌毒性和生殖毒性,长期使用容易患贫血、血尿、孕妇畸胎等疾病,并影响肝细胞及白细胞[1]。
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一些国家已出台相关法律,禁止DOP增塑剂在医疗用品、食品包装和儿童玩具等塑料制品中的应用[2]。
我国也开始逐步限制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在食品包装、医疗用品以及儿童玩具等领域塑料制品方面的应用。
正因为传统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的应用领域受到限制,目前增塑剂行业研究的重点是开发新型的无毒增塑剂。
研究表明,柠檬酸酯是一种绿色环保型增塑剂,具有增塑性能优良、相容性好、无毒无味、挥发性小等优点,可完全代替DOP等传统增塑剂。
天然柠檬酸最初由水果中提取,尤其是柑橘类水果中含量较多,因为具有爽口的酸味,常被作为食品添加剂。
随着柠檬酸应用范围的增大,19世纪末科学家成功研究出发酵法生产柠檬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37卷第4期广州化工从1868年海厄特布用樟脑作为硝酸纤维素的增塑剂以来,增塑剂的发展很快,它在所有的橡塑加工助剂中产量及消费量最大,品种最多。我国增塑剂的生产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起步,但发展速度缓慢,从九十年代起得到快速发展,至今增塑剂生产企业已达130多家,遍布除西藏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年生产能力估计达100万吨,而年生产能力过万吨的大型企业就有几十多家[1]。增塑剂的品种也趋于齐全,增塑剂的品种按化学结构可分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其他苯二甲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磷酸酯、环氧类、苯多酸酯类、石油酯、氯化石蜡和聚酯增塑剂等。阻燃增塑剂有氯化石蜡、液化石蜡及磷酸酯类增塑剂;耐候耐光增塑剂有环氧大豆油、环氧棉子油、环氧亚麻油、环氧酯等环氧类增塑剂;耐污染增塑剂有BBP;耐抽出增塑剂有聚酯类增塑剂;无毒增塑剂有柠檬酸三丁酯等;耐寒增塑剂有D0S、DOA、DOG、ED3等。此外还有绝缘级、食品级、医药级DOP。如今,常用的增塑剂已达30~40种。增塑剂是橡塑制品加工中极其重要的助剂,在橡塑制品中添加增塑剂,可以削弱聚合物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即范德华力,从而增加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性,亦即增加了聚合物的塑性。表现为聚合物的熔融粘度下降、流动性增加,制品的硬度、模量、软化温度和脆化温度下降,而伸长率、挠曲性和柔韧性则提高。现在,增塑剂主要用于聚氯乙烯、纤维素、醋酸乙烯树脂、合成橡胶、涂料等合成材料。增塑剂一般是由数种化工原料经多道工序合成而得到的,原料或合成过程中(副反应)难免有杂质,另外由于贮存不当亦可能带入杂质,由于这些杂质的存在而使增塑剂的质量降低,使用时往往会给制品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导致塑化物变色、发臭、出汁和体积电阻率降低。邻苯二甲酸酯类作为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主增塑剂,约占增塑剂市场份额88%,对其毒性的研究也较为深入。在早期的研究中,认为邻苯二甲酸酯的毒性较低,从啮齿动物的LD50值断定其急性毒性相当于食糖,比乙醇小90%,只有食盐的25%~50%,所以认为对人体没有急性毒害。但自从在人体组织内和尸检时检出有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存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发现大剂量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会导致老鼠致癌以后,人们又开始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毒性及致癌问题展开日益激烈的争论。2003年1月,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RoHS指令,两年后欧盟2005/618/EC决议又规定了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的最大限量。同时,美国、日本、韩国、泰国等也相继出台了类似规定。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产品在加工过程中易挥发,在PVC制品中具有渗出性和迁移性,大剂量进入人体时具有致癌性。这是欧盟等发达国家对该类产品实施“禁令”的主要原因。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和产品出口大国,70%以上的出口产品涉及到RoHS指令。据保守统计,中国出口欧盟的玩具约有60%使用了PVC原料,其中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占50%。因此,禁令”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玩具的出口,也必然会遏制其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此,各国都纷纷想方设法寻找应对措施,可分为以下两个方向:一是若继续使用邻苯酸酯类增塑剂,则应对塑料成品进行处理,减少增塑剂的渗出、迁移。处理技术有:(1)表面交联,(2)
摘要:对增塑剂的研究与发展做了全面的概述,重点介绍了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作为橡塑制品增塑剂的应用与危害,指出
了环保型增塑剂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增塑剂目前所面临的环保压力和发展状况。关键词: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环保;发展
ResearchandDevelopmentofPlasticizersZHANGYing,CHENHao-qian(GuangzhouDongfengChemicalIndustrialCo.Ltd.,GuangdongGuangzhou510730,China)
Abstract:Thereserchanddevelopmentoftheplasticizersweresummarized,especiallytheapplicationanddangersofthephthalicacidesterswereintroducedwhichusedasrubbermirufactures'plasticizers.Thedevelopmentaltendencyofpro-en-vironmentplasticizersandthecurrentpressureofpro-environmentwithdevelopmentcircumstancesinourcountrywerepointedout.Keywords:phthalate;plasticizer;environment;development
增塑剂的研究与发展张颖,陈浩乾(广州市东风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730)
49··2009年37卷第4期广州化工改变表面的亲水性和亲油性,(3)表面涂层,(4)表面抽取。但这些技术都有工艺复杂、成本高等缺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一些经处理后的产品还会改变材料原有的性能,如柔软性、热稳定性、表面特征和外观等。因此表面处理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二是寻找低渗出、低迁移或低毒性甚至无毒性的新型高效增塑剂,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本文论述的重点。1环保增塑剂新产品目前世界上对于环保增塑剂研制明显滞后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传统的材料可能会被淘汰,而研发无害、价廉、节能、助剂效果好等优点的新型环保增塑剂作为替代材料,是当下塑胶制品行业发展的关键一环。经过多年的研究,替代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新型环保增塑剂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主要有柠檬酸酯类增塑剂、植物油基增塑剂、聚合物型增塑剂和离子液体增塑剂等[2]。1.1植物油基增塑剂[3]植物油基增塑剂是通过官能团反应对天然植物油中的主要成分甘油酯进行结构改造,提高天然植物油与PVC相容性。环氧植物油增塑剂是植物油基增塑剂中最重要的一种,是一类含有三元环氧基结构化合物。目前,国内外对环氧植物油增塑剂的研究包括环氧大豆油、亚麻油、米糠油、葵花子油、蓖麻油、棉籽油、向日葵油等,其中环氧大豆油的开发应用较早,在PVC工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环氧大豆油不仅对PVC有增塑作用,而且可以迅速吸收因热和光降解出来的HCl,可稳定PVC链上的活泼氯原子,起稳定化作用。其在PVC制品中耐水性和耐油性好,增塑的PVC制品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耐候性及电性能。环氧大豆油对PVC制品有交联增韧和耐折的作用,使得制品具有耐光、耐热、抗老化、耐冲击、耐折等性能。用环氧大豆油增塑的软、硬PVC制品中,不但可以提高制品的价格,而且使制品的加工性能和物理性能均有所提高。环氧植物油增塑剂能与聚酯类增塑剂联用,对减少聚酯的迁移性有明显的协同效应,与有机金属盐稳定剂有协同效应,并用时可减少有机金属盐的用量,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我国环氧植物油类增塑剂主要以环氧大豆油为主,近几年来环氧大豆油的产量持续增长,消费量已占增塑剂总量的9%~10%。而在美国其消费量仅次于邻苯二甲酸酯和脂肪族二元酸酯,占增塑剂消费量的第三位。其他如环氧亚麻油、环氧棉子油等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规模小、分散,产量没有形成规模,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我国油料资源丰富,品种较多,特别是大豆油的产量处于世界各国的前列,环氧植物油作为一种无毒、环保型增塑剂,已越来越受到塑料加工行业的关注和增塑剂生产企业的重视,极具发展潜力。国外对于植物油基增塑剂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丹麦Daniseo公司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合成了GrindstedSoft-N-Safe,该增塑剂已被欧盟列入增塑剂的主导产品,被批准可以在食品相关领域不限量使用,美国也于2005年初正式使用该增塑剂产品。1.2柠檬酸酯系列增塑剂目前国内外柠檬酸酯系列增塑剂有50多个品种,已有15种左右用于工业生产,其中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研究比较深入、工业化技术比较成熟的一种柠檬酸酯类增塑剂[4]。ATBC属于无毒增塑剂,已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食品包装、医疗器具、儿童玩具、个人卫生用品等方面。目前我国对于柠檬酸酯系列无毒增塑剂的开发存在着品种单一、工艺落后、产品质量难以满足出口要求等问题。1.3离子液体增塑剂离子液体(IonicLiquids)是由带正电的离子和带负电的离子构成,它在-100℃~200℃之间均呈液体状态,不易挥发,与有机和无机材料都有很好的相容性。离子液体作为增塑剂的研发已有文献报道。如MustafizurRahman等用膦基系列的离子液体增塑PVC,并验证了离子液体作为替代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可行性。在紫外实验中,离子液体在远紫外照射下与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没有明显的不同,而在耐抽出和迁移的实验中,其性能优于目前广泛用于药品和日用品中的增塑剂,用该系列离子液体增塑的产品在柔软性、使用寿命、运动流失等方面都显示出优异的效果,并且克服了大多数增塑剂在加工过程中易挥发的缺点。研究结果显示离子液体在替代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具有巨大前景,变换离子液体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可以获得近万亿个的离子液体品种,大幅提高离子液体增塑剂工业中的原料来源。但由于离子液体结构变化的多样性,提高了筛选出最适当和最适合作为增塑剂离子液体的难度。虽然所有的离子液体不可能对所有的聚合物都具有良好的增塑效果,也不可能所有性能上都是优异的,但由于其结构的可调性,仍可以将它设计用于特殊用途。1.4聚合物型增塑剂聚合物型增塑剂是指用聚合物作为PVC的增塑剂,这种增塑剂的优势是挥发性低,通过分子设计可以得到与PVC塑料相容性好、渗出和挥发性能好的品种。但该类产品价格一般比较高,增塑效率较低,性能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目前已有一些产品已成功地投入市场。如2003年9月,日本理研维生素(RikenVita-min)公司开发成功一种聚交酯的增塑剂,并开始向市场销售,其中便含有食品添加剂。由于该食品添加剂具有显著的塑性,它能给予聚交酯增塑的产品以挠性及良好的抗流性,且对透明度影响很小。1.5环已烷二酯系列增塑剂德国巴斯夫(BASF)公司专为PVC的敏感性应用开发了一种创新的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HexamollDINCH。其合成反应是邻苯二甲酸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作用,打开邻苯二甲酸中的不饱和键,生成的产物称为环己烷二羧酸二酯,该产品不仅已获得了德国联邦风险评估所(BfR)的推荐,还在2006年10月初得到了欧洲食品安全署(EFSA)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