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林29的特征特性及丰产造林技术
广西国有博白林场杉木育苗与造林技术

广西国有博白林场杉木育苗与造林技术作者:卢美荣莫勤秋庞先凤刘帅伶黄知娜秦超来源:《南方农业·下》2024年第05期摘要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高温多湿特点,是杉木理想生长区域。
杉木生长速度快,材质优良,是广西优质用材树种之一。
为满足广西杉木造林需要,给广西杉木用材林营造、快速生态修复等提供技术支撑,以广西国有博白林场为例,提出了适用于广西的杉木育苗与造林技术方案,从林木良种选择、苗圃地选择与整地、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分析杉木育苗技术,从造林地选择、杉木移栽、抚育管理等方面分析杉木造林技术,并针对杉木生长过程中常见病虫害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杉木;育苗;造林;抚育管理;病害防治;虫害防治;广西国有博白林场中图分类号:S791.27;S7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24.10.055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隶属于柏科杉木属,是一种常绿针叶树种。
作为高大乔木,杉木树干挺拔,树皮表面光滑,色泽呈灰色或深棕色。
其叶片披针形或窄长,常呈镰状;小枝对生或轮生。
杉木的雄球花圆锥状,而雌球花则单生或数个集生,带有绿色;其球果呈卵圆形。
在国际上,杉木主要分布于越南;在中国,杉木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秦岭以南地区。
由于木材质地优良、生长速度较快且物理性能稳定,杉木成为我国重要用材树种之一。
广西的气候与地理为杉木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是杉木主要分布区之一。
为更有效地利用杉木这一天然资源,开发适合当地条件的育苗技术、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是当地实现发展林业的重要任务。
本研究以广西国有博白林场为研究地,分析杉木育苗与造林技术,并探索研究了杉木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以期为广西国有博白林场乃至广西杉木育苗造林工作提供有效理论依据,促進当地林业发展。
1 研究区概况广西国有博白林场位于广西东南部博白县,地理位置为东经109°38′~110°17′、北纬21°38′~22°28′,属北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9 ℃,年平均降水量为1 756.2 mm,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 778.3 h。
玉米新品种新玉29号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新品种新玉29号高产栽培技术0引言早熟玉米杂交种——新玉29号,由新疆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新疆九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与推广,适宜在≥10℃的活动积温2300℃以上的地区种植。
在南疆复播新玉9号(901)增产达11%以上。
2008年在喀什疏勒县复播最高单产达720kg/667m3,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现结合生产实际总结新玉29号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1特征特性1.1植株性状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苗期生长势强,植株整齐、健壮,抗逆性强。
株高220~240cm,穗位高80cm左右,茎粗2.2cm,叶片18片,叶色绿。
叶片上冲,适于密植。
一般保苗密度5000~5500株/667m2,果穗筒形,穗长18cm,穗粗47cm,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4.5粒,穗轴白色,籽粒金黄色,硬粒型,千粒重305g,出籽率88.7%。
1.2生育期在南疆地区复播88d左右,北疆春播104d左右。
抗倒伏,抗黑粉病、穗腐病和条纹病。
一般产量550~600kg/667m2。
2栽培技术要点2.1选地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前茬以小麦、豆类、棉花等为宜,以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达到更高的产量水平。
播前要造足底墒,精耕细耙,达到地面平整,土壤细碎,上虚下实,无坷垃。
2.2种子处理播种之前晒种2~3d,以便提高种子发芽势。
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
2.3适时播种北疆地区春播以4月中旬5cm地温连续3d稳定通过12℃时播种(昌吉地区适宜播期为4月15日—20日):南疆地区在小麦收获后复播,一般在6月10日—7月5日,播种量3~4kg/667m2。
插深4~5cm,做到深浅一致。
2.4定苗4~5叶时定苗,留苗密度5000~5500株/667m2,留苗要均匀。
2.5中耕除草播后苗前,施乙草胺100~150 mL/667m2,兑水30kg/667m2,进行土壤处理。
全生育期中耕2~3次,中耕深度12~15cm,掌握由浅到深的原则,保证中耕质量,不压苗,不伤苗,以达到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培育壮苗的目的。
杉木速生丰产造林技术

杉木速生丰产造林技术林煌焱吉生丽(蕉岭县文福镇人民政府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组,广东蕉岭514160)[摘要]杉木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用材林树种,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家具和装饰等方面。
而且杉木是南方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合理规划,适度营造高质量的杉木丰产林,对于解决我国长期用材需求和储备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杉木造林是目前我国林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环境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重点介绍杉木速生丰产的基本要素、杉木造林的影响因素,并总结杉木速生丰产造林的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杉木;速生;造林技术[中图分类号]S791.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909(2021)07-81-21杉木概述杉木是主产于我国和越南的一种特色树种,又被称为杉树、正杉、刺杉、天蜈蚣和千把刀。
杉木是杉科杉木属乔木,高达30.0m,胸径2.5~3.0m;幼树树冠尖塔形,大树树冠圆锥形,树皮灰褐色;大枝平展,小枝近对生或轮生,常成二列状。
叶在主枝上辐射伸展,侧枝之叶基部扭转成二列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通常微弯、呈镰状,革质、坚硬。
雄球花圆锥状,长0.5~1.5cm,有短梗,通常40余个簇生枝顶;雌球花单生或2~4个集生,绿色。
种鳞很小,先端三裂,侧裂较大,裂片分离,先端有不规则细锯齿,腹面着生3粒种子;种子扁平,遮盖种鳞,长卵形或矩圆形,暗褐色,有光泽,两侧边缘有窄翅,长7~8mm,宽5mm;子叶2枚,发芽时出土。
花期4月,球果10月下旬成熟。
杉木为亚热带树种,较喜光,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
其在海拔比较低的山谷里面也能生长,但对于干旱及水涝等恶劣环境的抵抗力较差。
杉木适应年平均温度15~23℃、极端最低温度-17℃、年降水量800~2000mm的气候条件。
此外,杉木在生长过程中对于土壤的要求较高,在土质疏松、深厚、水分足的土壤环境下生长更为迅速,在不佳的土质环境下生长较为缓慢。
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与抚育管理探索

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与抚育管理探索摘要:文章首先分析杉木速生丰产林生物学特性,之后从选地整地、土壤选择、大苗移栽、合理施肥、除杂轮伐、病虫害管理这几个方面,给出栽培和抚育管理方法,以此培育杉木大径材,提高杉木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以此实现造林目的。
关键字:杉木;速生丰产林;抚育管理;栽培技术杉木是我国特有树种,如今已经是国家战略储备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对速生杉树栽培技术进行探究,可以提高杉木实际产量和质量,拓宽其实际用途范围,以此缓解木材市场供需矛盾问题。
基于此,文章以广西地区为例,结合当前栽培技术和抚育管理措施,给出速生杉木培育方法,为营林技术人员提供可参考性建议。
一、杉木速生丰产林生物学特性速生杉与普通杉木最大的不同在于成材时间较短,一般来讲,普通杉木成才需要15~20年,而速生杉木8~10年就可以成材,因此成为广西地区速生林和商品林的优选数种之一。
速生杉最高可超过30m,树皮呈灰褐色,树冠呈尖塔型,胸径最高可达3m,其叶在主枝上呈辐射状伸展,雌球花呈绿色,花单生,雄球花有短梗,呈圆锥状。
速生杉更加适宜生长在1000m以下的地区,属于亚热带树种,不耐严寒和湿热,多种植在年均温度在15℃~23℃的气候环境,对水分需求量较高,在降水量为800mm~2000mm的地区生长迅速,并且要想实现速生丰产目的,营林技术人员还应该选择合适的种植土壤,维持土壤养分,由于速生杉根系较浅,侧根发达,主根不明显,穿透力弱,因此应该确保种植地土壤疏松,为后续速生杉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二、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要想实现杉木的速生丰产,营林技术人员应该选择土层深厚、土质湿润、土壤疏松的山脚和阴坡地带作为造林地,控制幼龄林早晚温差和空气湿度,在确认造林位置之后,及时除杂、除灌、除草,开展整地工作。
如果需要利用炼山、劈山等方法,应该始终遵循“由外至内,由上至下”的原则,科学设置防火线,选择阴天且无风时段进行整地,如果是山地丘陵区,也可以结合带状垦地、穴状垦地、块状垦地等方法,以此确保土质疏松、土壤层深厚。
苏玉29玉米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苏玉29玉米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苏玉29玉米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阐述了玉米新品种苏玉29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措施对其产量的效应,介绍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包括适期播种、机械直播、合理密植、增施肥料与合理运筹、虫草害防治、适时化控与防止倒伏、适期晚收等。
关键词玉米;苏玉29;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苏玉29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培育的玉米杂交新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东南片区审定;2012年通过安徽省引种认定;2013年通过江苏省审定[1-2]。
2013年,进行了品比试验的同时,对其适宜的密度、施肥量、肥料运筹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摸清了其生长发育特性及高产栽培规律,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特征特性1.1 形态特性苏玉29出苗齐,苗势强,植株整齐度较好。
根系发达,抗倒性好。
株型紧凑,株高225 cm,穗位95 cm,总叶片数20张。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红色,花药红色,颖壳红色,花丝红色,吐丝集中快速,雌雄协调,后期熟相好。
果穗长筒形,穗长18~20 cm,穗粗5.2 cm左右,无秃顶,每穗16行左右,每行33粒左右,籽粒黄色,中间粒型,排列整齐紧凑,穗轴白色,千粒重320 g 左右[3]。
1.2 丰产性该品种较耐密植,株型中等,随着密度的增加穗型变化不大,穗粒数较稳定。
从密度试验结果(表1)来看,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密度从60 000株/hm2增加到82 500株/hm2,密度增加梯度12%左右,而穗粒数的减少只有1.9%~3.8%。
可见,苏玉29穗粒数较为稳定,比较适于通过增加密度夺高产。
1.3 熟期该品种在丰县麦收后播种(6月中旬)全生育期105~108 d,比郑单958晚3~5 d,属中熟偏晚品种,正适宜淮北地区一年两熟耕作制种植,有利于夺取小麦、玉米两熟双高产,是实现旱地产粮15 t/hm2的理想配套品种。
1.4 抗逆性主要表现在抗倒性和抗病性。
玉米新品种长城29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玉米新品种长城29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摘要阐述了利用78599系×黄改系的杂优模式选育的高产、高抗玉米新品种长城29的产量表现、栽培要点、生物学特性等生物性状及两亲本的来源和特征。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长城29;亲本;杂优模式;选育;特征特性1亲本来源母本齐319是从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引进的自交系。
齐319具有配合力高、结实性优良、茎秆粗壮、长势强壮、抗逆性强等较好的综合性状。
父本宁L2是以玉米双交种(烟单14×鲁宁3号)群体的中代优良株系杂交,与1992年冬组配成新的选系基础材料。
经连续多代自交选择,至1998年主要基本性状趋于稳定而育成。
宁L2生育期101d左右,株高2.0±0.3m,穗位高70cm左右,苗期基部叶鞘红褐色,叶色浓绿,叶片较窄,叶尖端下披,上位穗上叶茎秆夹角较小,株型紧凑,5叶以下叶中脉白色,以上叶中脉红褐色,全株叶片数17~18叶,穗位12~13叶,授粉后茎秆渐成紫褐色;雄穗分枝较多,一般10个以上,花药褐色,花粉量较大,雌穗苞叶适中偏长,花丝淡粉色:果穗长柱型,穗长16±3cm 左右,穗粗4.2±0.3cm左右,穗行数14~18行;籽粒橘黄色,半硬粒型,千粒重280g左右,结实性好,抗病性较好。
2品种选育长城29是山东省济宁市农科院于2000年以母本齐319与父本宁L2组配杂交组合,经多年试验筛选,选育出的中早熟、产量高、抗逆行强、综合农艺性状好、丰产潜力大的半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
该品种2006年1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玉2006003号)。
3特征特性长城29属中早熟品种,本地夏播99±4d左右,苗期基部绿色,叶片较窄、浓绿,叶尖下披,节间叶片纵向排列较均匀合理,上位穗上叶与茎秆角度较小,田间透光性好,根系发达,长势强;株高2.7m左右,穗位高95cm左右,全株叶片数20片左右,株型较紧凑,茎秆粗壮,抗倒性强;雄穗分枝多,花药绿色,花粉量大;雌穗苞叶紧实,长短适宜,花丝粉色;果穗长柱型,与茎秆夹角较小,穗长26cm左右,穗粗5.4cm左右,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45.5粒左右,千粒重410g左右;籽粒橙色,偏马齿型,穗行籽粒排列较紧实,结实性好,不秃顶。
优质高淀粉型甘薯品种烟薯29号选育及品质特征和栽培要点

优质高淀粉型甘薯品种烟薯29号选育及品质特征和栽培要点一、选育背景1.1 甘薯的重要性1.2 优质高淀粉型甘薯的需求二、烟薯29号的选育过程2.1 繁殖材料筛选2.2 杂交组合选择2.3 严格筛选和评价三、烟薯29号的品质特征3.1 外观特征3.2 营养成分分析3.3 口感和风味四、烟薯29号的栽培要点4.1 地理环境选择与土壤要求4.2 育苗技术和移栽时间4.3 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五、市场前景及应用价值5.1 市场前景分析5.2 应用价值探讨六、结论与展望一、选育背景1.1 甘薯的重要性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其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于缓解全球粮食危机、改善人类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1.2 优质高淀粉型甘薯的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于优质高淀粉型甘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这种类型的甘薯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具有较高的淀粉含量和品质,适合用于制作各种食品和饮料。
二、烟薯29号的选育过程2.1 繁殖材料筛选选育优良品种首先要选择适宜的繁殖材料。
在本次选育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多个优良品种进行杂交组合,并通过观察其生长状态和产量等指标进行初步筛选。
2.2 杂交组合选择在初步筛选后,我们选择了表现最佳的几个杂交组合进行进一步的筛选。
这一阶段主要通过观察其花期、结实率等指标来确定最终杂交组合。
2.3 严格筛选和评价经过多轮严格筛选和评价,最终确定了烟薯29号这一优质高淀粉型甘薯品种。
其生长周期适中,产量高,品质优良,适合广泛栽培。
三、烟薯29号的品质特征3.1 外观特征烟薯29号的外观呈长椭圆形,表皮光滑细腻,颜色为淡黄色。
其大小均匀,形态规整,外观十分美观。
3.2 营养成分分析烟薯29号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其中淀粉含量高达80%以上,比一般甘薯品种高出20%左右。
同时还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钾、铁等元素。
玉米种子浚单29及栽培技术

品种名称:浚单29
01
品种来源:浚单29是由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
03
选育单位: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02
特点优势
抗病性强:浚单29具有较强的抗病性,能够有效抵抗多种玉米病虫害。
01
适应性广:浚单29适应性广泛,能够在多种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
02
产量高:浚单29具有较高的产量,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03
品质优良:浚单29籽粒饱满,口感好,营养丰富,适合食用和加工。
04
栽培技术成熟:浚单29的栽培技术成熟,易于推广和应用。
05
适应地区
栽培技术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2
选地整地
规划好种植行距,确保通风透光
做好土壤消毒,预防病虫害
玉米种子浚单29及栽培技术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玉米种子浚单29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收获与储藏
玉米种子浚单29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1
品种介绍
适宜地区:浚单29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
04
品种特性:浚单29具有抗病性强、抗倒伏、适应性广等特点
01
02
03
04
05
收获与储藏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4
适时收获
观察玉米籽粒饱满度:当玉米籽粒饱满,并且没有明显的空粒时,表明玉米已经成熟,可以收获。
观察玉米籽粒水分:当玉米籽粒水分含量在25%-30%之间时,表明玉米已经成熟,可以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巨尾桉广林9\广林29的特征特性及丰产造林技术
:
摘要介绍了巨尾桉广林9、广林29的品种特性,结合五华县的气候、立地等条件,总结其造林技术,以为巨尾桉广林9、广林29造林提供参考。
关键词巨尾桉;广林9;广林29;特征;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2.3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8-0197-01
桉树原产澳大利亚,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速生树种之一,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速生丰产性能好、产量高、周期短的特点;其木材抗腐耐磨,而且林油兼备,广泛应用于工矿、建筑、造纸、精油、能源、造船、家具等行业,不仅可以培育用材林、工业原料林、油料林、薪炭林,而且是四旁绿化和沿海防护林的优良树种。
近年来,五华县大面积栽培巨尾桉广林9、广林29优良无性系品种,表现出适应
性强,抗逆性强,速生丰产,材质优良,干粗、通直的特点。
一年生树高达6 m以上,每年单位面积生长量可达45 m3/hm
2
,抗台风,但抗寒为相对较差,是五华县大力推广的速生丰产用材林树种。
1品种特征
巨尾桉广林9、广林29是以巨桉为母本,尾叶桉为父本人工育成的杂交种,具有
生长快、纸浆得率高、对低海拔干旱土壤的适应性和抗溃疡病能力强的特点。
其父本早期速生高产,母本萌芽能力强,干形通直,木材纤维可用于造纸,适宜无性系繁殖,适宜地域为花岗岩发育的厚层红壤,抗风力中等。
速生丰产,材质优良,适应性和抗逆性强,一年高度增加7 m以上,干粗,抗病虫力强,较抗台风,抗寒较差,短时间耐-3 ℃低温。
较抗青枯病、焦枯病,采穗母株萌芽力强,扦插生根率95%以上。
五华县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扦插繁殖最多的当属该品系。
适宜在
我国热带、南亚热带沿海丘陵、台地发展,是南方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毕业论文
2造林技术
2.1造林地选择
应选择在肥力较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坡度25°以下、交通方便的丘陵、平原、台地和低山下部[1]。
桉树生长的温度不能低于-5 ℃,否则易受冻害。
因此,五华县以阳坡、低山下部、丘陵、半阳坡等III(1)类地适宜种植,海拔600 m以上的山地不应选择为造林地。
2.2造林前准备
造林前期准备工作要求在造林当年春节前完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2.2.1林地清理。
要求“剃光头”式清理,先开设20 m宽的防火线,炼山时未烧
净的地方要人工清理,清除所有杂草、林木,且砍伐树桩不高于10 cm,保证造林
地现场没有杂物,造林清理最好在造林前一年7—9月进行,一般不超过11月。
2.2.2开设简易公路。
林区简易公路主要用于运送肥料、苗木,要求实土宽
3.0~3.5 m,按45 m/hm
2
设计作业。
2.2.3开设林道。
横直林道宽各1 m,密度150 m/hm
2
,横林道依山腰上部水平开设,直林道依山脊线或分界线或隔350 m开设,且要有台阶。
2.2.4拉线开穴。
开设梯形穴,上底50 cm×50 cm,下底35 cm×35 cm,深40 cm,开穴密度3 m×2 m。
拉线定穴,防火林带顺山脊走向,山坡取向开直[2]。
:
2.5 萌牙更新
萌牙更新作业法是桉树营林特点之一,目前五华县采用萌芽更新培育纸浆材、矿柱、建筑支撑材。
2.5.1萌芽更新的时间。
桉树四季砍伐均可萌芽,五华县以冬春季进行为宜。
夏、
秋雨季砍伐的树桩,萌芽生长较差,萌芽率偏低。
2.5.2整理萌芽条。
适时整理萌芽条,是萌芽更新的关键。
第1次整理应于皆伐后3~5个月,萌芽条高达1.5~2.0 m时进行,此时壮弱芽分化明显,可采取去弱留强的办法,每桩留2~3株,经1.0~1.5年培育后再进行第2次整理,最后留伐根东南部位生长粗壮的1~2株。
在整理萌芽条时,需结合密度调查,以保留1 800~1 950株/hm
2
为宜[4]。
2.5.3 抚育施肥。
为促进萌芽林速生快长,提早成林,提高产量,应加强抚育和施肥。
采伐迹地一般容易板结,应在采伐后松土除草,以利土壤疏松、通气,减少地表水分蒸发,防止杂草生长覆盖阻碍伐根萌芽及林木生长。
第2年结合定株再进行1次松土除草。
施肥最好在伐后萌芽前进行,采用伐根后坡或两侧沟施,每株施桉树专用复合肥(追肥)1.5 kg,最佳施肥季节为4—7月,此时萌芽生长最迅速,需要养分最多,吸收也最快,施肥后能收到显著效果。
3参考文献
[1] 王理平,陈少雄.巨尾桉纸浆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1997(7):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