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61047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经管类各专业授课单位:经济管理系

学分:4 学时:54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管理学基础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经管类专业中居于主导地位。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也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掌握和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课程设计理念:通过理论讲述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通过项目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等管理的基本职能。

课程设计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情境单元课程为主题,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

程的课程体系。在具体学习项目的选择和编排中,以情境单元为基础,基本依据是:一是按照“管理认知、制定决策、编制计划、明确分工、领导艺术、沟通技巧、有效激励、检查纠偏”的逻辑顺序;二是从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角度,保持管理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之间的内在必然关系。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表1 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四、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对管理学基础课程学习,使学生学会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树立良好的管理理念、管理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思想。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一)专业能力

1.认识和理解管理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了解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理解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的内容。

2.理解并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

3.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进行具体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在学完课程后对管理实践进行考察。

4.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具有不断开拓创新的意识。

3.具备企业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方法能力

1.具有编制工作计划的能力。

2.具有组织、沟通、激励、领导和纠偏能力。

3.具有正确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参照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标准和技术要求确定本课程的职业能力目标,用具体、可校验的语言,准确描述课程实际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对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要达到的职业能力培养提出明确的要求。

五、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按照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参考相应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内容。(见表2)

六、课程实施条件

1.教师基本要求

本科以上学历,具备一些企业实践经验,对企业经营管理及运作比较熟悉。

2.教学场地要求

教学场地主要集中在教室和实训室,实训室的文化氛围体现办公室的特征。

(1)专项实训课程集中在实训室内完成,实训室内集中办公用桌凳,安装投影,配备配套的办公用品及相应的实训器材与工具等,学生具有完成学习和实际操作任务的活动空间。

(2)学生与教师统一在实训室完成岗位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指导教师充分互动,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简单的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

3.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1)充分利用校内已有的实训设施,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管理岗位设计开发教学项目,以实训为主要的教学载体,配备完整的工具、材料等,作为教学实施的主要场景。

(2)开发实训指导书、教师指导书、网络资源等;

教材选用王栓军主编《管理学基础》,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2.6

参考教材:邢以群编著《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

杨强主编《管理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

单鸿儒主编《管理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路宏达主编《管理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3)选择部分企事业单位建立一批较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4、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分三个部分:职业素养考核、知识考核、技能考核:

(1)职业素养考核,包括平时的出勤率、听课态度,完成书面作业任务的情况等,占总评价成绩的30%左右。部分内容重点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其学习态度、努力的程度以及表现出来的效果。

(2)期末综合实训,根据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综合管理问题的处理,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 。

(3)期末考试,卷面考核学生对理论的实际掌握情况,占50%左右。

(4)鼓励学生参加管理类职业资格考试。

七、其他说明

1.该课程标准中的全部项目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

2.本课程标准所列的总学时及项目学时为建议学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增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